#糖尿病

易疲勞、腰痠背痛 恐是營養攝取不均所致

易疲勞、腰痠背痛 恐是營養攝取不均所致#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據國健署2013年所公布職場員工外食比例調查發現,有高達5成以上,每周三餐外食5天以上,雖然外食方便取得,但現在的飲食型態大多西式、精緻化,也易有高GI、高油脂、高糖份等「3高」問題,使得多數人明明身體沒任何疾病,卻經常感到腰痠背痛、疲勞困乏、注意力不集中等「亞健康」狀態,埋下胰島素阻抗的危險因子,成為罹患疾病的高危險群而不自知!長期營養不均 第二型糖尿病恐找上你程涵宇營養師表示,現代人因工作及生活型態,營養攝取不均衡的狀況早已是常態,長期下來,不僅容易處於亞健康狀態,也可能會導致胰島素阻抗,產生頭暈、嗜睡、體重增加等不明顯徵兆,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脂肪肝、高尿酸血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睡眠呼吸中止症、阿茲海默症等疾病風險。特別是糖尿病,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2014年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台灣糖尿病盛行率為9.92%,平均每10人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且有高達98%的患者都屬於第二型糖尿病,主要與攝取過多飽和脂肪酸、果糖、素食攝取過多有關,但若能積極的進行體重、血糖、及飲食控制,還是有機會能夠回復健康,除此之外,營養師也建議民眾,應攝取均衡營養、改善飲食陋習,如此一來,才能擺脫疾病風險。

肥胖危害問題多!中風、糖尿病易提早上門

肥胖危害問題多!中風、糖尿病易提早上門#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肥胖症除了會影響外表、社交外,更會對健康造成傷害,有許多研究調查皆發現,肥胖所帶來的高血壓、高血脂與高血糖等三高問題,對健康造成威脅,尤其年輕人更比一般人早承受中風、糖尿病等風險,若能及早減重,有助於改善健康狀況。只是,坊間的減重方法千奇百怪,若想要瘦得持久又不失健康,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大林慈濟醫院為了幫肥胖者健康甩肉,成立了減重整合式門診,藉由減重與代謝手術治療,讓病態型肥胖病患,享有健康的身體外、又能改變體態、變得更有自信心。限制型手術減少食量 又可改善腸胃道荷爾蒙減重與代謝手術治療中心尹文耀醫師表示,若因肥胖引起併發症或三高問題,又加上長期控制不佳,恐怕就無法順利透過其它方法來減重,因此,會建議民眾考慮用手術來降低體重及改善血糖控制。像是限制型手術,例如:胃袖狀切除手術或胃繞道手術,來減少食量,同時改善腸胃道荷爾蒙,術後只需服用少量藥物,甚至不再服用,目前手術均以腹腔鏡甚至單孔腹腔鏡進行,傷口小、復原快,讓患者早日恢復健康。開刀總是會有一定的風險,以手術方式來減重是最後不得已的手段,術前必須謹慎的評估,術後密切追蹤相當重要。糖尿病控制不佳、影響生活 手術治療改善問題像是一名29歲的盧姓男子,因糖尿病長期控制不佳,血糖平時都在300至400 mg/d,且糖化血色素平均在10%以上,經常住院治療,也需24小時背著胰島素幫浦調整血糖,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經由新陳代謝科評估轉由外科治療,執行胃袖狀切除手術,術後經門診持續追蹤,血糖與糖化血色素已正常控制,不用再吃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血酯藥物,體重也明顯下降、 活動更靈敏。

糖尿病會傳染?病童入學遭拒、易被排擠

糖尿病會傳染?病童入學遭拒、易被排擠#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孩子入學原本是件期待又開心的事情,但對於部分兒童而言,卻是噩夢的開始!由於普遍民眾對第一型糖尿病的認知不足,總以為只要稍微接觸到就會受到感染,使得他們容易受到排擠、不平等的眼光,甚至還有校方以沒有醫護人員、沒聽過此疾病、要家長全程伴讀等理由為拒,迫使兒童找不到學校就讀。按時打胰島素、量血糖 他們也能和正常人一樣「環境支持不足是目前第一型糖尿病童所面臨的困境」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丁瑋信醫師不諱言的說,過去在門診上,他也曾遇過一名小六的男童,因為參加畢業旅行,為了不想讓同學看到他打針的樣子,便忍了三天不打針,甚至就連出現不適也不敢吭聲,直到旅行結束回家後,就立即被送醫院,住進加護病房了。但其實病童只要按時注射胰島素和進食,血糖控制得宜,也能和其他孩子一樣正常生活,不管是吃甜食、運動都可以,只要在進行運動前,先測量血糖,採取適當的措施,留意低血糖,他們也能開心玩樂。忽略胰島素 酮酸症、腎臟病變恐上門目前在台灣約有9000人罹患第一型糖尿病,這些小孩因環境、基因的關係,導致胰臟無法正常分泌胰島素,血糖上升,必須終身注射胰島素來控制,以免糖尿病酮酸症、腎臟病變、昏迷等問題上身。最後,馬偕兒童醫院呼籲,應多給這些病童一些支持,不管是校方還是社會,都應有基本的認知,並打造友善校園環境、提升校園照護水準,讓病童也能開心上學。

要活就要動!糖尿病患規律運動 降7成死亡率

要活就要動!糖尿病患規律運動 降7成死亡率#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要延緩病情惡化程度、避免併發症上身最佳的方式就是控糖,只是,普遍民眾在控糖上的觀念,多半只著重在於飲食、藥物上,卻忽略了運動的重要性,以至於長久下來成為了控糖死角,進而增加7成的死亡率。控糖三管齊下 飲食、運動、藥物不可少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蔡世澤醫師表示,由於台灣糖尿病人口多半是因胰島素量不足所致,且胰臟分泌功能的退化速度,以每年5~10%在進行中,因此,當病患無法分泌出足夠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時,就會增加心臟、腦血管、視網膜、腎臟、神經等病變風險。所以,若想降低各項風險,就得從「飲食、運動、藥物」三管齊下來進行,只不過,在全台170萬名糖尿病中,約有55%、85萬名糖友沒有運動的習慣,可見大家都忽略了運動的重要性。運動改善胰島素敏感度 降低死亡率據國外先前一項研究發現,沒有中強度運動習慣的糖尿病患,如快走、騎自行車、有氧舞蹈等,每分鐘心跳在94~117之間的運動,相較於能做到規律性中強度運動習慣族群,死亡率高出7成。除此之外,醫師也表示運動可改善胰島素敏感度,增加葡萄糖利用,有助體眾及血糖控制,相關致死率也能因此下降,因此,建議民眾應養成每週運動5天、每次30分鐘以上的好習慣,且若是參加團體運動,還能拓展社交,使身心達到舒坦及愉悅狀態。糖友的配偶 罹病風險竟增2倍雖然運動有助於降低糖尿病相關的死亡風險,但若是親友們總是以口頭來提醒,並沒有身體力行來陪同的話,久了反而會增加患者的心理壓力,甚至造成反效果。另外,除了過去已知的家族史、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等會增加糖尿病風險外,美國糖尿病學會2015年研討會中更發現了一項有趣的研究顯示,糖尿病患沒有血緣關係的另一半、配偶,罹病的機率竟比一般人高出2倍。由此可見,糖尿病不單只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全家人的事,所以糖尿病關懷基金會邀請有氧舞蹈教練潘若迪擔任運動控糖大使,設計出運動MV,邀請大家一起做運動,減重、控血糖,只是建議在早午飯後的1.5~2小時運動為佳,應避免在飯後、晚上,以免導致低血糖。

每天喝2公升含糖飲料 男子昏倒險死

每天喝2公升含糖飲料 男子昏倒險死#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36歲的王先生,常感覺口渴,所以一天要喝2、3千c.c的全糖飲料,某天在家裡昏倒,被送醫插管,抽血發現血糖飆升到2311mg/dl,超過正常的20倍!導致嚴重脫水合併酮酸中毒,差點因為「甜過頭」喪命。血糖破表!「全身器官如泡在糖水裡」豐原醫院新陳代謝科林正修醫師表示,王先生並未發現已經罹患糖尿病,病發前兩個月,吃東西就胃痛,加上容易口渴,特別喜歡喝飲料,甘蔗汁、全糖古早味紅茶、罐裝含糖飲料都愛喝,一天要喝3000c.c。他也因為高血糖又大量飲用飲料,導致血糖一路飆到2311mg/dl,超過正常的20倍,使得葡萄糖高濃度集中在血液中,引發嚴重脫水造成意識模糊。全台近5成患者  不知自身有糖尿病林正修醫師說,從醫20年,王先生是首位血糖破2千的病患,因為一般血糖機只能檢測600mg/dl,王先生的血糖濃度早已經破表!加上吃飯就腹痛,已是酮酸中毒的症狀,他又不斷喝含糖飲料,等於一直「加糖」,使得情況越來越嚴重,宛如「全身泡在糖水裡」,要不是年輕,體力和身體狀況體都很好,真的會「甜死人」。王先生覺得自己年紀還輕,從未想過可能罹患糖尿病。林正修醫師也說,台灣有46.3%糖尿病患者,不知道自己已經有糖尿病,如果又習慣高糖分飲食,像王先生這樣每天狂喝全糖飲料,就可能在不自覺的情況中,短時間就造成血糖失控,嚴重真的可能會奪命,不可不慎。

國小胖童年年增 罹糖尿病風險高

國小胖童年年增 罹糖尿病風險高#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國小到國中階段,應該是每個人最開心、無憂無慮的時候,如果此時期的兒童或青少年,得知自己罹患了糖尿病,通常會降低幸福感,增加憂鬱、焦慮的情形,以及難以建構自我的認知,影響自我照顧和代謝的控制,進而增加糖尿病併發症的風險。胖胖童爆增 國小一年級肥胖率達1成2根據過去國際糖尿病聯盟的統計,全球0~14歲的孩童與青少年中,第1型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盛行率為0.026%(約每萬人有2至3人),第2型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發生率,隨著孩童與青少年肥胖比率的增加而逐漸增加。依據臺北市102學年度學生健康檢查結果,國小一、四,國中七年級及高中職一年級肥胖盛行率分別為11.62%、13.22%、15.22%及13.89%,光國小一年級的學童,肥胖盛行率竟高達將近1成2,臺北市衛生局健管處林夢蕙處長提醒,暑假已來到,請家長重視暑假期間兒童健康生活型態的養成如健康飲食及規律運動等。定期追蹤、規律運動 預防併發症林夢蕙處長表示,糖尿病患者需要自我監測血糖,配合飲食控制及規律運動,加上注射胰島素方能達到理想的血糖控制。為預防糖尿病併發症,如心臟、眼睛、腎臟及神經等全身小血管產生病變,患者每年需進行眼底檢查及尿液微量白蛋白檢查。

啤酒喝對不傷身 還能降低糖尿病風險

啤酒喝對不傷身 還能降低糖尿病風險#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整理)大多數人對酒的認知,就是傷身之物,其實酒類也含有許多營養物質,像是紅酒就是大家公認,能夠養顏美容,還能預防心血管疾病,是許多女性的愛物,除了紅酒外,啤酒也能降低糖尿病風險,其中更含有能夠消除壓力的天然物質,偶爾小酌一杯,能為身體帶來好處。300毫升紅酒或啤酒 防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日前曾有研究指出,啤酒中含有啤酒花,其主要化學物質「黃腐醇」,不但能為啤酒帶來獨特的香氣及苦味,更是消除氧化壓力的天然武器,目前世界各國的研究均指向,適量喝啤酒,能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甚至還能夠預防骨質疏鬆症。啤酒中的營養大功臣,包含各種胺基酸,鉀、鈣、鎂等礦物質,以及維生素等,以一般健康的常人來說,若能控制飲用量在每日300毫升以內,的確能為身體帶來不少助益。另外最被大家看好的紅酒,能有助於體內環保,且紅酒富鐵質,具活血暖身功效,其早因可預防心血管疾病,又能夠養顏美容,成為女性的最愛,因其中的白藜蘆醇,抗氧化及抗發炎效果,足以勝過其他類能抗氧化的營養素,且紅酒富含黃酮類,有助預防癌症,而能達其營養又不過量的標準值,同樣設定在每日300毫升。青少年勿模仿   恐影響腦部功能雖然酒類中含有對身體有益的營養價值,但對於發育尚未完全的青少年來說,卻不盡如此,酒精對青少年來說是頭號麻醉劑,因為他們正處於腦部發育期,根據國外研究,如果在此時期養成了酗酒行為,恐影響到腦部的學習記憶能力,因此切勿模仿大人飲酒,以免影響一生的腦部功能。

綠茶、咖啡降血糖 6種飲品最適合糖尿病患喝

綠茶、咖啡降血糖 6種飲品最適合糖尿病患喝#糖尿病

1)白開水多飲多尿是糖尿病的主要症狀之一,有的糖尿病患者誤認為多尿是由於多飲所造成的,所以為了控制好糖尿病,在控制飲食的同時,也應該控制飲水。這種觀點是不對的,而且有害於健康。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血糖過高時排尿量就必須增加,以便藉由尿液把糖分排出體外。由於尿量增多,體內的水分也大量流失,因而會刺激神經中樞引起口渴,促使患者大量飲水。也就是說,患者喝水多,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措施。糖尿病患者如果故意少喝水,會造成血液濃度增加,過多的血糖和血液中其他含氮廢物無法排出體外,這樣可能引起嚴重的後果。至於腎功能不全,伴有水腫的患者則需要控制喝水的量。2)綠茶綠茶對人體的保健功效已經是眾所周知,但你可能不知道,綠茶還具有控制糖尿病的特殊功用。綠茶之所以能控制糖尿病,是因為綠茶中所含的兒茶素能降低三酸甘油脂的濃度,具有很好的降血糖的作用。因此,多喝綠茶是防止糖尿病最好也最簡單的方法。提示/用冷開水來浸泡綠茶,可以使降血糖的成分不被破壞,另外,以喝淡茶為宜,因為濃茶容易導致骨質疏鬆。3)鮮茶葉不但喝綠茶有防治糖尿病的作用,茶葉也有同樣的功效,方法是將剛採的茶葉,用冷水洗淨晾乾,切不可烤、烘、炒。然後取這種茶葉十克,用五百CC的冷開水浸泡5~6小時後飲用,最後將茶葉一次吃掉。提示/服藥後不要喝茶,如要喝茶應安排在4~6小時後。喝完茶後如果會感到胃部不適,就不宜用此方法。容易失眠的人,則要避免在睡前2~3小時喝茶。4)咖啡每天喝幾杯咖啡,也可以預防糖尿病。如果每天喝六杯不含咖啡因的咖啡,並持續12~18年,男性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會減少一半,女性的患病機率更可以降低百分之70。這可能是因為咖啡中含有鉀和鎂,可以影響人體內醣類的轉換,促進新陳代謝。另外,研究發現,咖啡中含有一種叫做綠原酸的成分,具有抑制血糖上升的作用,能預防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提示/每天固定喝咖啡不僅對於預防糖尿病有好處,對那些過度肥胖的人也十分有益。5)牛奶牛奶是非常適合糖尿病患者飲用的一種飲品,含有大量的水分,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及適量的脂肪,能提供糖尿病患者多種營養成分,但對血糖、血脂的影響又不大。另外,值得提出的是,東方人普遍缺鈣,進入中、老年後鈣質流失的情況更加嚴重,得了糖尿病後缺鈣的問題更加顯著。老年糖尿病患者罹患骨質疏鬆,造成骨折的情況也相當普遍,所以補充鈣質是糖尿病人所必需的。牛奶中含有豐富的鈣鹽,每天喝兩瓶200毫升的牛奶,對鈣質的補充有很大的幫助。提示/雖然糖尿病患者應該喝牛奶,但需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喝牛奶時不能加糖,當然加人工代糖還是可以的。也可以喝無糖的優酪乳。6)綠豆湯現代醫學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中三多一少的現象(多飲、多尿、多食、體重減輕)相當普遍。醫生從臨床治療中發現,有些糖尿病患者喝綠豆湯能緩解煩渴、多尿的症狀。患者每人每天飲水的量也大為減少,同時多尿症狀也明顯減輕或消失,對於控制病情的發展非常有效。提示/綠豆湯食療法:每次一碗,每天兩次(上午九點及下午三點),持續食用有益身體健康。(本文摘自/輕鬆駕馭糖尿病/世茂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