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

美容雷射停看聽 小心誤判皮膚癌

美容雷射停看聽 小心誤判皮膚癌#雷射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現今美容醫學發達普及,許多民眾都有雷射除痣或除斑的經驗,但是您知道誤用美容雷射可能潛在的風險嗎? 有些皮膚惡性病變的外觀看起來可能像普通的痣或色素斑,若沒有仔細檢查可能導致誤診及錯誤治療,也延誤了正確治療的時機。無症狀丘疹越長越大 竟是皮膚癌(左圖:基底細胞癌,右圖:良性痣。圖片/段培耕醫師提供)皮膚專科醫師段培耕舉例,一名48歲女性患者,鼻樑上出現無症狀的丘疹已經6年,因為生長速度很慢,本以為是普通的痣,直到這顆「痣」慢慢長大,擔心是不良疾病才到診間諮詢,沒想到經手術化驗後發現是皮膚癌中的基底細胞癌。基底細胞癌是最常見的皮膚惡性病變,因為常帶有黑色素,初期常被以為是普通的痣或老人斑。(左圖:惡性小痣性黑色素細胞癌,右圖:良性曬斑。圖片/段培耕醫師提供)老人好發的惡性皮膚癌 恐誤當曬斑另一名案例為79歲女性,左臉頰出現單一黑色素斑已經好幾年,初期以為是一般老人斑,但大小、顏色逐漸變化加深,後來手術化驗結果是惡性小痣性黑色素細胞癌。此種黑色素細胞癌好發在日光曝曬的地方,患者以老年人居多,需要與良性的曬斑或老人斑做區分。如何分辨身上的痣是不是惡性的呢? 段培耕醫師提醒,一般可以利用ABCDE法則作為初步判斷惡性變化的標準: A(Asymmetry)不對稱/良性痣通常各部分生長速度一致,如果有明顯不對襯、形狀怪異不規則,要特別小心可能是出現惡性變化。 B(Border),邊緣不規則或模糊/惡性痣會缺乏明顯的邊界,有時會呈現不規則狀。 C(Color),顏色不均勻/顏色不均勻代表痣內部可能有些部分長出不一樣的東西,要小心惡性病變。 D(Diameter),直徑大於0.6公分/一般的痣長到一定大小就會停止,黑色素細胞癌則會慢慢擴張,常超過一般痣的大小,通常以0.6公分當作劃分標準。不過先天母斑(胎記)常大於0.6公分,不在此限。 E(Elevation or Enlargement),短時間內快速隆起或增大/短時間內快速增長,除了範圍變大也可能局部隆起增生,此時要特別注意。雷射除斑除痣前 應先確認是良性病灶一般民眾若是對身上的斑或痣有疑慮或是想去除的時候,建議先找皮膚科醫師檢查評估。在皮膚科診間,醫師除了視診觸診外,通常還可利用皮膚鏡來放大觀察病灶的細微結構變化,如一些肉眼看不到的微血管、色素結構型態,以判定良惡性以及是否需要進一步手術檢驗。段培耕醫師表示,絕大多數的皮膚癌治療需以手術完整切除才會根治,若是錯誤地施打美容雷射,可導致病灶惡化、復發以及延誤正確治療的時機。尤其在黑色素細胞癌,若錯過了早期可手術治癒的階段,可能造成疾病擴散及遠端轉移,治療難度便大幅增加。因此,美容雷射除痣除斑看似簡單的治療,但術前必須謹慎評估,以免造成不良的後果。

3大錯誤習慣 近視阻礙成夢想絆腳石

3大錯誤習慣 近視阻礙成夢想絆腳石#雷射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曾經因為近視放棄夢想嗎?台灣是近視王國,據統計,國內近視人口比例高達43%,將近1000萬人有近視的困擾,其中3分之1更是高度近視。不少年輕人夢想當軍官、警官、飛行員或是運動員,卻因近視而無法實現;如今,透過雷射近視手術,讓近視不再成為實現夢想的阻礙。3大錯誤用眼習慣 近視人口達千萬人眼科診所院長林宏洲指出,根據教育部105年統計,國小學童近視比率約45%,到了國中比率增加至73%,高中再增至80%,雖然可以藉由點眼藥水減緩近視度數加深,但已無法改變近視的事實,主因就是長時間、近距離、持續性不休息用眼等3大錯誤習慣。想進入這些職業 視力要求高林宏洲醫師臨床觀察發現,許多民眾因為罹患近視或散光,而無法選擇喜愛的工作,例如對於視力要求較高的職業,包括警察、飛行員、軍官、運動員及潛水師等;或是空服員因工作需求,必須長時間配戴隱形眼鏡,容易引起乾眼、缺氧、新生血管、角膜發炎等副作用,導致無法戴隱形眼鏡,而無法上班。新型3D立體飛秒雷射 可降低乾眼、提升安全性雷射近視手術的發明,為近視患者開啟一道曙光。林宏洲院長強調,雷射近視手術能夠讓近視患者擺脫眼鏡的束縛,尤其新型3D立體飛秒雷射,可根據患者的角膜特性,選擇30~150度的角膜瓣邊緣角度,使角膜瓣快速癒合且穩定,降低乾眼發生機率、減輕角膜瓣移位的風險,一般或舊型的飛秒雷射屬於2D平面無法達到。林宏洲院長進一步說明,3D立體飛秒雷射可矯正較高度的近視,並且能夠製作橢圓形角膜瓣,可依患者個別的散光軸度調整橢圓形長軸的角度,以提升散光矯正的品質。詳細專業儀器檢查 評估是否適合手術林宏洲院長提醒,接受近視雷射手術的患者,術前務必經過詳細專業的儀器檢查,包括電腦角膜地形檢查、藍光斷層掃描攝影、前導波高階像差檢查、角膜彈性韌度測量等檢查,確定適合接受雷射近視手術,才能達到效果並減少副作用。(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防光老化!室內坐靠窗要記得防曬

防光老化!室內坐靠窗要記得防曬#雷射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不少人以為待在室內、陰天照不到陽光,就能躲避陽光紫外線曝曬;事實上,紫外線中的UVA,可穿透雲層、玻璃,正是造成肌膚老化,形成暗沉、斑點的元兇。醫師強調,UVA影響範圍最大可達5公尺,在室內靠窗位置,別忘記擦防曬。過度曝曬恐使肌膚老化 罹患皮膚癌醫美診所院長馮志禾醫師表示,光老化是造成肌膚老化的主要原因,當肌膚長時間受到日光照射,引發的損害涵蓋表皮層及真皮層,包括膚質乾燥、膚色暗沉、角質增厚、皺紋增加、肌膚鬆弛、毛細血管擴張,甚至出現各種良性或惡性腫瘤,例如日光角化病、鱗狀上皮細胞癌、黑色素細胞癌等。UVA穿透力強 造成肌膚皺紋、斑點馮志禾醫師指出,日光中的紫外線根據波長分為UVA、UVB及UVC,大部分的UVC被大氣層阻擋,而UVA的波長為320-400 nm,穿透力較強可直達真皮層,使膠原蛋白崩解並減少增生,是造成肌膚老化、斑點、皺紋的元兇;UVB則會造成肌膚曬紅、曬傷。範圍可達5公尺 室內也要防曬那麼室內照明也會讓人變黑嗎?馮志禾醫師解釋,室內常見的日光燈紫外光滲漏差異極大,宜選擇高品質的日光燈管,紫外線滲漏較少,比較不會有曬黑、曬斑的問題,但長時間還是容易造成肌膚乾燥,也會造成肌膚皺紋加深。而LED燈雖沒有紫外線,但它的藍光容易造成眼睛乾澀不適。一般而言,室內靠窗邊的位置,比較容易曬黑,主因仍是UVA會從窗戶穿透,其影響範圍可達1至5公尺,建議在室內靠窗邊位置,也應做好防曬。755皮秒雷射 對抗暗沉、斑點若是有肌膚暗沉、斑點等問題,馮志禾醫師表示,755皮秒雷射利用極短脈衝輸出「機械式光震波」方式,快速震碎黑色素細胞形成粉塵,更能有效代謝;另外,搭配蜂巢式聚焦透鏡可傳遞雷射光震波到皮膚真皮層,促進皮膚產生深層新陳代謝反應,刺激真皮層的膠原蛋白增生,可使肌膚變好、細紋減少,提醒敏感性肌膚、正值發炎狀態的肌膚,需經醫師評估後才能接受雷射療程。除斑、暗沉效果好 恢復期極短馮志禾醫師分享,曾有一名30多歲女性,臉部膚色暗沉並有許多細紋和斑點,曾試過其他雷射除斑和飛梭療程,她覺得恢復期長,照顧不方便,上班也受到影響。建議使用755皮秒雷射,搭配蜂巢式聚焦透鏡,術後幾乎沒有傳統飛梭的紅腫恢復期。經過治療後,不僅斑點退去,皮膚也變得細緻透亮,效果令她非常滿意。預防肌膚暗沉從防曬做起「防曬是預防變黑最有效的方法」。馮志禾醫師建議,不論晴天、陰天或雨天,出門一定要做好隔離防曬;若待在室內,但採光充足靠近窗邊位置,也要記得擦防曬乳液,若有流汗、戲水更要記得補擦,才能真正有效的預防肌膚暗沉。(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這樣做近視雷射手術 精準度大幅提升!

這樣做近視雷射手術 精準度大幅提升!#雷射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些近視患者接受近視雷射手術後,雖然視力提升,但視覺品質卻大不如前。眼科醫師廖家慶表示,這種現象與近視雷射手術的精準度有關,若近視雷射手術精準度進一步提升,患者術後看東西的顏色飽滿度、對比度、清晰度等也會大幅改善,而近視雷射手術精準度又與雷射是否接觸角膜、手術時間長短等因素息息相關。新型近視雷射手術 有助提升精準度廖家慶醫師分析,進行傳統近視雷射手術時,需要將角膜瓣翻起來,再以準分子雷射削切下方角膜,醫師一旦手術熟練度、經驗不足,患者角膜受傷機率就會升高,此時不只手術精準度、患者術後視覺品質受影響,感染風險也會上升。角膜細胞缺水 手術精準度大受影響廖家慶醫師進一步解釋,傳統近視雷射手術多使用兩台儀器、手術步驟分為角膜瓣製作、執行雷射手術等兩步驟,在手術轉換機器過程,患者需要多花時間等待,心理壓力較大,且角膜接觸空氣時間拉長,水分容易揮發,角膜細胞在缺水情況下,就會縮小、變扁,此時手術精準度也會受影響,患者術後視覺品質就會出現變化。而新型近視雷射手術不需要製作角膜瓣,只需一步驟,患者心理壓力會比較小。精準度、穩定度 與術後視覺品質息息相關近年來,雷射近視手術科技突飛猛進,新一代雷射近視手術科技已發展到不需接觸角膜,同時氣化切削上皮及基質層,以矯正屈光不正。便能精準完成手術。廖家慶醫師指出,新一代不掀瓣近視雷射手術TransPRK由於不接觸眼睛角膜,一個步驟便可完成手術,治療時間更縮短,加上以7D(7次元)方式追蹤眼球運動,手術精準度、穩定度更大幅提升,治療風險也下降,患者術後視覺品質相對較佳,民眾在選擇近視雷射手術時,也多一項選擇。全方位檢查 有助維持治療品質進行近視雷射手術時,術前評估也是重點。患者術前若能接受眼底斷層掃描、視神經檢查、角膜內皮細胞數等檢查,醫師更能全方位掌握患者眼睛整體狀況,並及早發現其他眼科疾病,如此也有助維持治療品質。接受手術前 一定要經過專業評估不過廖家慶醫師也提醒,圓錐角膜、角膜厚度過薄與術後有角膜膨出風險的患者不宜接受近視雷射手術。此外,眼睛正遭受感染、角膜炎患者也暫時不能接受手術,患者術後需要遵照醫囑使用抗生素,幫助預防感染,平常也要預防紫外線曝曬,以免延長復原時間。(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起床流目油 竟是角膜破皮!

起床流目油 竟是角膜破皮!#雷射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起床反覆「流目油」,竟是角膜破皮!26歲的張先生近2周起床時,總是感到左眼劇痛,強烈的異物感與刺痛總讓他淚流不止,到眼科檢查之後才發現,原來一個月前,張先生指甲不小心劃傷角膜,產生反覆性角膜上皮糜爛,才會導致患者睡不安穩、一張開眼睛就劇痛。反覆角膜破皮 起床眼睛劇痛台大新竹分院眼科部醫師謝昀翰表示,張先生的症狀是很典型的反覆性角膜上皮糜爛,簡單說就是「反覆的角膜破皮」,這個疾病常常發生在之前有角膜表皮受傷的病人身上。最典型的症狀就是在睡夢中或是早上起床時,因為角膜破皮造成眼睛劇烈疼痛。病人時常因為這個症狀不敢入眠,深怕又會痛醒。謝昀翰醫師說明,患者的表皮受傷再生之後,和組織黏結還不緊密,晚上睡覺長久閉眼,眼皮與表皮黏結,因此早起一睜開眼睛,表皮就被撕下一塊,病人眼睛劇痛即是這個原因。點藥、人工淚液、塗藥膏保護謝昀翰醫師指出,改善破皮狀況,除了點藥治療、點人工淚液潤滑之外,也會同時搭配治療型隱形眼鏡的配戴將患眼包起來。避免復發是這類病人最重要的課題。最簡單卻很有效的方法是每天睡前塗眼藥膏,讓眼藥膏於眼皮與角膜表皮之間形成一層潤滑的保護膜,避免起床時又將角膜表皮撕裂。此外,也可以將角膜表皮刮除後,再用準分子雷射削切掉一層薄薄的角膜組織,讓表皮重新生長,這種手術成功機會達8成,是成功率最高的手術方式。預防反覆角膜破皮 可大幅改善生活謝昀翰醫師表示,當病人遇到了這種情形,很容易與上述患者一樣,睡眠品質與生活品質因此大幅下降。若是能夠成功預防角膜破皮的反覆發作,將可大幅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

右眼陷霧霾 雷射後重見光明

右眼陷霧霾 雷射後重見光明#雷射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56歲的廖先生,數月前因糖尿病導致雙眼看不清的情況,右眼更仿佛在霧霾裡,求診後卻被告知右眼恐怕再也看不見,後來經眼科檢查,確診為雙眼「增值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合併右眼「早期玻璃體出血」。透過多次「多波長點陣掃描眼底雷射」治療,效果良好視力也逐漸恢復。雙眼出現看物模糊、勢力波動明顯患者主訴雙眼看物出現模糊症狀,視力波動明顯,由於患者有腎臟功能不佳不適合開刀,因此利用「新式多波長點陣掃描眼底雷射」治療,抑制視網膜新生血管的增生,同時配合藥物使用促進玻璃體的出血吸收,使視力能改善。視網膜缺氧 異常新生血管恐致玻璃體出血豐原醫院眼科主任呂姿瑢表示,這名患者主要是因玻璃體出血,造成右眼看不清,視力波動,有時如現霧霾、有時只見五指、有時只剩下看見手搖晃殘影。一般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穩定容易併發視網膜病變,主要是因為血糖過高導致視網膜微血管受損,以致視網膜缺氧及出現異常新生血管,異常新生血管而就是導致玻璃體出血的罪魁禍首。不要因為不瞭解病情而耽誤治療機會患者經過治療時機仍在控制關鍵期,經過多次「多波長點陣掃描眼底雷射」治療,視力恢復、就連閱讀12級字體大小報章雜誌也沒問題,恢復視力的廖先生表示,想呼籲糖尿病友,定期接受眼睛的檢查,儘早發現視網膜病變,並給予適當的治療,把握維持正常視力的先機。千萬不要因不瞭解病情的嚴重性而遲疑,耽誤了大好的治療機會。 

飛蚊變多 小心視網膜剝離!

飛蚊變多 小心視網膜剝離!#雷射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視網膜剝離會造成失明,尤其高度近視(指近視600度以上)是危險族群,就有一名20多歲年輕女子,近視高達1000多度,雖然有定期到眼科做檢查,但是最近因為飛蚊症的現象出現變化,進一步就醫後,醫師發現她的視網膜有破洞,所幸及時進行雷射修補,才免於視網膜剝離發生。 近視度數破千、有飛蚊症收治這名女子的眼科醫師溫凱琳表示,該女子的近視有1000多度,因此她每年都有定期做視網膜檢查,而且也曾經因為視網膜破孔做過雷射治療,原本是右側的視網膜破洞,這次是左側出現破洞,於是立即安排做雷射手術治療修補好。 這名女子眼睛經常會出現飛蚊症,而且她發現最近眼睛出現的飛蚊形狀有變化,原本是一條線,不過現在的飛蚊旁卻多了一顆珍珠,因而進一步就醫檢查。溫凱琳醫師指出,高度近視是視網膜剝離常見的危險因子,尤其是出現飛蚊症時,若發現飛蚊變多,或是有新的飛蚊就要特別注意,應盡快就醫檢查。 視網膜破洞 建議使用雷射治療除了高度近視是視網膜剝離的危險因子之外,溫凱琳醫師進一步指出,糖尿病與高血壓也是很重要的危險因子,也有人會因為意外撞擊而導致視網膜剝離,或是因為風濕免疫疾病服用奎寧藥物,也會導致視網膜剝離。 所以,溫凱琳醫師提醒,高度近視要每年檢查眼睛,即使做過近視手術,也要定期檢查,若是有糖尿病或高血壓,除了用藥治療之外,也要定期檢查眼睛,一旦發現視網膜破洞,建議使用雷射治療,以免傷到視網膜黃斑部,就有失明之虞,不得不慎!(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雷射皮膚變敏感? 過度清潔及未防曬所致

雷射皮膚變敏感? 過度清潔及未防曬所致#雷射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幾年醫美雷射正夯,許多追求美麗的女孩常會進廠「維修」,除斑除痘或是針對毛孔粉刺的困擾改善,但是頻頻上醫美診所用雷射來保養肌膚,術後卻沒有做好居家照護任其日曬,肌膚雖然短暫解決瑕疵問題,長期下來卻變成敏感性肌膚,到底是哪一個步驟做錯了?求好心切  別忽略關鍵步驟台大醫院朱家緯醫師表示,近來門診中有位女患者,抱怨黑斑曬斑都打不掉,臉部肌膚也變得容易乾癢,因此走遍大台北地區的醫美診所,一家換過一家狀況不見改善,與這位患者詳談才知道,她忽略了術後的修護品與日常保養的程序,才讓臉部肌膚雷射後處於過度缺水的狀況;加上不注重防曬,臉色更容易暗沉,一心求快速效果熱衷療程,也沒有固定診所的習慣,到新院所求診時忽略說明上次的治療項目,導致表皮屏障作用的皮脂膜會被破壞,造成皮膚產生容易敏感發癢的症狀。雷射術後如果沒有選用相關修復成分且濃度足夠的保養品,提供肌膚保護和修補功能,反而還過度清潔的話,就很容易造成肌膚越來越敏感。正確觀念  讓肌膚加速修護入夏之前,朱家緯醫師建議,正確適當的清潔非常重要,若只有擦防曬品,毋須用卸妝油或頻繁洗臉、去角質,避免失去保水調節能力,造成肌膚乾燥缺水。尤其在醫美療程後可選擇幫助保濕鎮定及溫和不刺激的天然草本成分,如神經醯胺、SCA等,有效補充並增加表皮含水量,讓肌膚迅速修補及恢復彈性。他也叮嚀,想用醫美保養讓肌膚達到最佳的狀態,別忽略居家護理佔了很重要的關鍵因素。所以,別以為把肌膚交給醫師或美容師處理就好,回家後自己也要勤勞呵護,才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