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

坐骨神經作怪 40歲女舉步維艱

坐骨神經作怪 40歲女舉步維艱#手術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一名嫁來台灣多年的40歲越南籍蕭女士,為了工作,每日必須站著保養機器,因此偶有腰痛腿麻也沒有特別注意。但近一年來腰痛加劇,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甚至連走路都舉步維艱,只好找上嘉義基督教醫院骨科黃儀鴻醫師,經黃醫師一檢查,才發現原來是坐骨神經在作怪。黃儀鴻醫師以腰椎內視鏡的微創手術為她治療,手術後身體復原良好,腰痛腿麻的老問題也得到改善。蕭女士說,她看了幾家醫院都不見好轉,很高興能遇見黃儀鴻醫師,手術後已經不覺得疼痛,現在可以開心的和家人到處走走了。黃儀鴻表示,由於科技的進步,內視鏡手術等微創性手術,已廣泛運用於外科手術,可因此大大減少患者手術的痛苦。腰椎內視鏡的微創手術,不需要全身麻醉,手術過程中患者可以保持清醒,免去患者因全身麻醉意識不清時誤傷神經的機率。另外創性手術切開的傷口不大,減少了術後疼痛黃儀鴻醫師提醒,對於手術前坐骨神經疼痛嚴重或是很明顯的人,手術後雖有效果,但也有可能在術後前幾天會有下背酸痛的現象,還是建議先戴上幾天的護腰夾方能正常活動。而內視鏡椎間盤手術雖然可立即下床走動,甚至不必住院,但還是建議仍應依每個人的情形小心觀察一至兩天再行離院。(圖:嘉義基督教醫院提供)

48歲女雙眼皮變四層皮 醫:年紀增加導致皮膚鬆弛

48歲女雙眼皮變四層皮 醫:年紀增加導致皮膚鬆弛#手術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一名48歲女性上班族,從小就有漂亮的雙眼皮,一直引以為傲,但最近發現,隨著年紀的增加,雙眼皮經常變成蛋糕裙,三層、四層的堆在眼睛上,使得眼睛看起來更加的凹陷,常讓人覺得很沒精神,是不是睡不飽,而深感困擾,因此就醫尋求改善。整形美容科醫師劉國威表示,隨著年紀的增加,有些有雙眼皮的人,會因皮膚鬆弛、脂肪及肌肉的逐漸萎縮,而讓眼部顯得更加凹陷,皮膚表層出現重疊,看起來就不僅僅是雙眼皮,而是三層皮或四層皮的蛋糕裙了。劉國威說,想脫下蛋糕裙也不是沒有辦法,但依年齡不同,採用的方式也不同。年輕人多建議使用傳統的手術方式,除了切除眼皮外,同時也會取出部份肌肉與脂肪,這是因為年輕人的組織豐滿,容易使眼皮突出,眼睛看起來拋拋的,手術的目的是減少多餘的組織。年長者則是以切除部份的眼部皮膚,但要完整保留眼皮下的脂肪及肌肉,因為年長者的眼部凹陷是脂肪、肌肉的萎縮及皮膚鬆弛所造成的,切除眼部皮膚保留組織,會使眼皮下的空間變小,眼睛在外觀上看起來就會豐滿、有精神。劉國威提到,透過手術改善變成蛋糕裙的雙眼後,雖然無法完全抵抗因年紀造成的脂肪及肌肉萎縮,但讓皮膚較緊實,老化、凹陷可以較不明顯,人也會顯得較有精神。對於希望能透過手術改善蛋糕裙者,建議尋求專科醫師的診治,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

「針」愛算麻煩 臺大醫院創意改良計數盒

「針」愛算麻煩 臺大醫院創意改良計數盒#手術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手術治療是高度分工且合作的複雜過程,從執刀醫師的開膛剖腹、病灶處理到護理師的穿針引線、傳遞器械、器械計數等,有非常細膩的專業分工。臺大醫院手術室團隊在追求更安全的病人環境及更有效率的手術之使命下,逐步將原本放置於不銹鋼容器計數的縫針,改良放置於具有表格化計算方便之縫針計數盒,提升縫針計數效率、減少無謂的手術時間浪費及減少尖銳物傷害。縫針計數是手術工作團隊的重要工作項目,且具有法律責任,計數結果需同時記錄於手術紀錄中。在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和外科醫師,根據「一對一原則」傳遞縫針,將使用過之縫針放於手術碗盆內,手術完成時所有使用之縫針都必須取出,因此縫針的計數就相當重要,但每台手術依複雜性、不同各科別平均約使用6至50支縫針;而手術過程中醫師會重複使用帶線的縫合針,但常造成帶針縫線纏繞、打結,甚至發生取針時將其他縫針一併拉出之狀況。取出之縫線也常因纏繞、針頭不明顯,以致計數不易而需費時整理。由於縫針計數的缺點,臺大醫院手術室團隊創意發想,設計出一個方便觀察計數的計數盒。首先利用表格化之格數設計使計數更清楚方便,並且在計數盒四周加上卡線溝槽設計使縫線不易糾纏,可以將使用過的縫針以單手操作方式直接放入計數盒內,同時將縫線卡入設計之凹槽內,手術完成縫合前依序計數縫針,計數方便、清楚、省時,如果需要重複使用縫針時,針頭也不易變鈍。目前已在臺大醫院各院區手術室使用,平均每日使用台次約為120台,北、中、南部亦有多家醫院詢問此產品。這項發明的縫針計數盒,不但曾經獲得臺北市護理師護士公會創意作品第一名,亦獲得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新型專利通過,現在正在洽談技轉生產,希望讓全國更多的手術室都能使用,提供病人及醫療團隊一個高品質及更安全的手術環境。(圖片:臺大醫院提供)

盼社會更和諧 政院通過醫療法修正

盼社會更和諧 政院通過醫療法修正#手術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陳院長表示,台北醫學大學李祖德董事長投書,呼籲醫界拋開「專業的傲慢」及藉此機會發動自律、提升醫療品質、建立各種防錯機制減少醫療過失的產生,給予社會大眾具體落實的回饋與保證,並希望醫界能結合民眾的支持與醫界的自律,共同建立穩定友善的醫療環境,以創造醫病雙贏的局面。陳院長認為,此投書充分表現互相包容的概念,是目前社會最欠缺及需要的,也指示衛生署此提出回應,使社會及醫病關係更和諧。衛生署表示,由於醫療行為具有不確定性與極限性,醫事人員於執行醫療業務過程中,造成病患死亡或傷害結果時,應就其負之刑事責任應有具體之規範,以符合刑責明確化原則,並使醫事人員執行相關醫療業務時有遵循之標準。院會也在13日通過衛生署所提「醫療法」第82條之1修正草案,希望減少防禦性醫療或醫病關係之對立。修正案要點包含明定醫事人員執行醫療業務,若故意或違反必要之注意義務且偏離醫療常規致病人死傷者,將負刑事責任,但屬於醫療上可容許之風險則不罰。並明定違反注意義務之判斷標準,應以該醫療領域當時當地之醫療水準、醫療設施及客觀情況為斷。

口腔癌術後追蹤 預防復發可能

口腔癌術後追蹤 預防復發可能#手術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一名51歲的林先生,平時有抽菸、喝酒及嚼食檳榔習慣,曾因為右邊口腔黏膜病變,進行過右邊頸部淋巴清除手術;經過一年多竟然連左邊口腔也出現異狀,林先生立即從雲林到梧棲童綜合醫院求診。童綜合醫院整形外科主任蔡裕銓指出,有口腔癌病史的病人,要注意復發的可能性,故應在術後三年內每三個月都要接受檢查一次。蔡裕銓醫師在檢查後確認林先生復發左邊口腔黏膜病變,因此立即幫他進行了左邊頸淋巴清除,清除後再植皮覆蓋。因為之前口腔已開過一次刀,無法再進行相同較簡單的手術,因此就移植左大胸肌皮瓣重建左邊口腔,蔡裕銓醫師在林先生術後再和放射腫瘤科及血液腫瘤科醫師合作,以經濟有效的方式給予完整的治療。衛生署公布的2011年十大癌症報告中,口腔癌的發生快速增加,尤其口腔癌的死亡率在十年內就攀升了18.1%,患者的死亡年齡平均為56歲,比整體癌症的死亡年齡平均69歲,足足少了13歲。若接受手術後超過三年可以改為每六個月追蹤一次,超過五年後每年追蹤一次,如手術切除無法完全治療,就要施以放射線治療或化學治療,或兩者合併治療,有任何疑問就需立即請教醫師。     蔡裕銓主任也呼籲國人,防範口腔癌的發生,除了不要嚼檳榔、抽菸、喝酒之外,還需要避免食用太過刺激的食物,尤其國人愛吃熱騰騰的火鍋,太燙或太辛辣的食物入口,也容易損傷口腔黏膜。如果口腔黏膜有受傷、潰爛,經治療超過四周不癒,則須找醫師檢查有無問題;現在進入冬季,更要忌口保護口腔健康。 

手腕傷引「腔室症候群」 陷殘廢危機

手腕傷引「腔室症候群」 陷殘廢危機#手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雲林一名許姓民眾工作時右手不慎捲入機器皮帶中,手腕上方皮肉被絞裂,筋骨清晰可見,因傷勢過重引起「腔室症候群」,恐有殘廢的危險,後轉送大林慈濟醫院緊急開刀,整形外科醫師黃介琦為他進行游離皮瓣移植手術,再重接被阻塞壞死的血管,才挽回右手的功能。許先生表示,他因為維修機器,戴手套的右手不慎被機器的皮帶捲入,他使盡力氣與機器互扯了十多分鐘,不然整條手臂可能都報銷。同事在他呼救下趕來,經過一個多小時努力,把他的手與機器分離,不過他的手腕上層的皮肉,都已被絞到手掌上方,整隻右手都腫了起來,還有濃濃的燒焦味,後來痛到麻木,只知道手還在而已。救護車把許先生送到當地的醫院做了兩次清創手術,去除被絞爛的皮肉,並住院治療十一天,但狀況並無轉好,五隻手指都不聽使喚,當地醫院的醫師認為他必須進一步治療,否則有截肢的危險,把他轉往大林慈濟醫院。經過積極的治療與復健,患者許的手指功能恢復正常,也開始正常的工作。大林慈濟醫院整形外科醫師黃介琦檢查發現他受傷的部位肌腱與骨骼都未斷裂,有麻、脹、白、硬、痛的症狀,是典型的「腔室症候群」,因血循不良,肌腱缺氧,產生上述的症狀,如果沒有及時處理,可能造成肌肉壞死,嚴重時則可能要截肢。黃介琦指出,開刀時發現患者動脈血管也因栓塞壞死了兩公分,因此為患者做自我皮瓣手術時,削取患者右腳大腿一小片的皮瓣,並保留皮瓣上的動脈,一併移植到右手腕上,除將患者失去的皮肉補足,並且恢復血管的功能,同時也切開包覆神經的肌肉,減低神經腫脹帶來的疼痛。黃介琦強調,「腔室症候群」除了明顯的肢體外傷會發生,一般的扭傷、撞傷都可能產生,如果發生肢體腫脹,一定要找相關的醫師詳細檢查,若錯失治療的時機,將造成肢體的殘廢或喪失部分功能。

竹苗「心患」免煩惱 台大分院再升級

竹苗「心患」免煩惱 台大分院再升級#手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自100年7月改制後,即以發展急重症照護為首要目標。在心血管疾病方面,除了招聘心臟內外科新血加入心臟血管團隊外,同時也積極推展開心手術及緊急心導管治療,是新竹地區唯一同時具有全天候心導管治療與開心手術之醫院,使竹苗區鄉親不必因為心臟血管疾病而奔波外縣市。目前,台大醫院新竹分院也已通過中度緊急急救責任醫院評鑑,是竹苗地區唯一通過之醫院。心臟加護病房原本僅有5床,因服務量快速擴展,原有硬體空間設備不足以應付所需,病患常需借住其他內外科加護病房,對重症專業照護品質必然產生不良影響。為因應服務量快速成長以及提供優質心臟照護品質,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於今(101)年07月,進行心臟加護病房擴床工程,於11月13日完工。擴大空間,重新規劃裝潢,同時再新增9個床位,並更新所有監視設備與醫療器材。目前總床數共14床,包括5床可以提供透析洗腎的床位。原本心臟加護病房的服務對象僅限於心臟內科之病人,擴床工程落成之後,可以整合所有心臟內、外科重症病患,集中照護,例如急性心肌梗塞、不穩定心絞痛、急性心臟衰竭、急性肺水腫、惡性心律不整、急性主動脈剝離、高血壓危症、心因性休克、心導管或開心手術處置後需加護照護者,皆為心臟加護病房的服務對象。除了改善硬體設施,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更整編專業醫護團隊,全力投入心血管重症照護。目前心臟加護病房設有1位病房主任、2位專責主治醫師、1位護理長及27名護理師;另有呼吸治療師、藥師、營養師定時訪視病患;此外,心臟內外科共9位專任主治醫師及24小時待命之葉克膜團隊,可提供全天候而且全方位之支援照護。繼續守護竹苗地區民眾健康,並提供更高品質之心血管重症專業照護。(圖/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提供)

抽自體脂肪回填豐胸 術前術後應定期檢查

抽自體脂肪回填豐胸 術前術後應定期檢查#手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長庚醫院在周末(10、11日)舉行「體雕與自體脂肪移植手術學術研討會」,邀請法國魯昂大學醫學中心(Rouen University Hospital)教授蘇勒芒(Dr. Yves Surlemont)與會;會中指出利用自體脂肪回填豐胸能使雕塑出的線條更加柔和自然。不過,醫師提醒,自體脂肪隆乳雖不會增加乳癌風險,但若出現鈣化,恐怕會影響乳癌篩檢結果的判別,建議患者術前、術後都要定期接受乳房健康檢查。另外,家族有乳癌病史民眾也要特別考量。林口長庚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陳潤茺指出,目前水刀自體脂肪移植在外科手術上的運用極為廣泛,不只豐胸,也用於臉型雕塑、填補兩頰凹陷、豐潤太陽穴、撫平皺紋細紋,甚至用來改善手部疤痕等。但是,陳潤茺補充,由於術後的移植組織與現有組織充分結合與生長,因此以自體脂肪豐胸,會隨著患者變胖,胸部跟著變大;如果變瘦,胸部自然縮水。此外,有些患者胸部皮膚空間不大,卻一次打入過多的脂肪,細胞存活率就會下降,也會增加脂肪細胞鈣化、壞死等風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