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

術後反而失落 身心科醫6撇步來救援

術後反而失落 身心科醫6撇步來救援#手術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八旬阿嬤因為腰椎坍塌壓迫坐骨神經,接受減壓手術,雖然手術成功,術後卻出現經常性失眠,經主治醫師轉至身心內科,發現原來阿嬤對手術期待過高,以為手術成功就不用接受復健,導致陷入失落感、憂鬱、焦慮情緒並合併失眠。醫師提供患者與家屬「術後三箭」,有助於患者術後迎接新生活。以為腰椎術後一勞永逸免復健 阿嬤焦慮、憂鬱合併失眠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身心內科醫師顏弼群表示,阿嬤就診時一直叫苦,卻無法說出苦處何在,因此以心理治療為主要治療法,先從阿嬤的失眠症狀切入,引導阿嬤說出心中真正的煩惱,再感同身受方式了解她的嚴重失落感,最後澄清腰椎手術後仍須接受復健療程。同時合併藥物治療,減輕阿嬤的焦慮感和憂鬱情緒。隔周回診時,阿嬤表示已了解術後仍需積極復健一段時間才能完全康復,所以心情平靜很多,也睡得著。顏弼群醫師提供的認知治療,不到一周就發揮功效,穩定阿嬤的情緒。患者及家屬「術後三箭」 克服身心問題顏弼群醫師說明,這類個案是因患者只關注自己身體的病痛,而無法反思是否已清楚疾病本質、是否已充分了解術後復健時程,由於主觀認知與客觀事實的落差,導致一直陷入負面情緒,術後反而更焦慮、鬱悶,並以失眠、焦躁、易怒及憂鬱來表現。顏弼群醫師提供患者與家屬「術後三箭」,克服術後的身心問題。「患者三箭」為:1) 信念要堅定/術後疼痛一定會減緩,只要給神經足夠的時間復原,切勿躁進。2) 持之以恆/術後物理治療不可缺,需踏踏實實走完整個療程。藥物服用也不可間斷。3) 心裡苦要說/復健過程中,症狀起起伏伏很常見。定期與精神科醫師或身心內科醫師會談,有助完成復健療程。「家屬三箭」則是:1) 不做情緒承擔者/切勿隨病人情緒起舞,勿去承擔患者壓力。多安撫病人,例如回應「醫師說認真做復健就會好,所以我們按時繼續做復健,好不好?」2) 勿涉入過多個人情緒/盡量站在第三人客觀立場看事情,並且過好自己的生活。3) 知識帶來安心,空言帶來焦慮/多與主治醫師溝通,了解病程及治療計畫。安撫家人時具體說明內容,家人心裡會更有踏實感。

術後儘早活動!橫膈膜無力併肺部問題

術後儘早活動!橫膈膜無力併肺部問題#手術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李伯伯昨天心臟開刀,今天開始呼吸運動,恢復您的心肺功能!」、「王先生的氣管內管移除,我們協助下床活動,這樣復原比較快。」加護病房中常常聽到護理師鼓勵病人活動,為什麼護理師總是要衛教病人深呼吸及儘早下床呢?術後全身麻醉 容易出現橫隔膜肌肉無力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第一加護房副護理長王秀美表示,因為手術時全身麻醉、身體不能活動,只要短短2小時即會出現橫膈膜(呼吸)肌肉無力情形,加上術後傷口疼痛、疲倦無力,讓病人無法順利深呼吸,造成許多肺部合併症,如肺炎、肺塌陷、肺栓塞。儘早衛教病人肺部復原運動及下床活動有許多好處,使病人強化呼吸肌、縮短病人依賴呼吸器時間、預防肺部合併症、增加肌肉力量、促進血液循環,有助傷口癒合、避免下肢血栓形成、避免壓瘡形成、腸蠕動減慢,出現脹氣、消化不良情形。‧什麼時機可以開始進行/術後24小時內,病情穩定、醫生評估許可。‧肺部復原運動該如何做/1) 上肢可做手臂無負重上舉運動、手臂負重上舉運動,增加肌耐力,帶動胸廓使通氣量增加,使呼吸順利。2) 下肢可做抬腿無負重運動、下床坐椅、原地踏步、腳踏車式踏步機、下床走路,能改善活動耐力、增加骨骼肌肉力量。3) 呼吸肌肉力量訓練,可教導噘嘴式吐氣、呼球輔助器,增強肺活量,教導腹式呼吸,可利用砂袋置於橫膈肌上方加壓,可有效增加呼吸運動耐力、增加換氣量,預防因呼吸肌疲乏導致呼吸困難。下床注意事項/1) 注意身上管路、勿牽扯,下床前呼吸、心跳、血壓穩定。2) 漸進式採坐高後,轉位坐於床邊,腳著地穿鞋,幾分鐘在站立,確認無頭暈不適情形才可行走,且有人陪伴。3) 周遭環境勿有障礙物,地面勿濕滑、光線明亮,穿合腳的防滑鞋。4) 檢查輔助行走的用物,如助行器需穩固。5) 注意保暖。術後盡早活動好處多 搭配適度止痛、良好睡眠與營養王秀美副護理長提醒,手術後鼓勵病人儘早活動好處多多,同時注意病人傷口是否疼痛,適時給予止痛藥物及降低疼痛護理,讓病人有良好的睡眠與營養,才能使病人早日恢復健康,返家生活。

術前空腹還能吃藥嗎?麻醉科醫師解析

術前空腹還能吃藥嗎?麻醉科醫師解析#手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些人因為罹患慢性疾病需長期服藥控制,萬一碰上需要手術治療,要求麻醉前需「空腹」,怎麼辦?藥還要吃嗎?醫師提醒,除了部份藥物如糖尿病、部份高血壓藥等不可服用,絕大部分建議規則服藥,詳細應依徵詢專業麻醉科醫師意見。身心科MAOI藥、降血糖藥、部分高血壓及抗凝血藥 術前空腹應停藥成大醫院麻醉部醫師趙德慧表示,目前除了身心科的MAOI藥物、降血糖的藥物、部分高血壓及抗凝血藥物外,絕大部分都建議應規則服藥。麻醉科醫師也會再個別評估藥物種類,有需要時會連同該科醫師一起評估換藥、停藥等,增進手術安全。至於術前空腹時間,目前國際上都在做修正和調整,油脂、肉類、飯、牛奶、碳水化合物、糖水、清水等各有不同的改變。趙德慧醫師表示,未來台灣也會走向比較精確的空腹時間;但目前仍然衛教病人術前應空腹8小時,主要是怕病人因為太複雜而搞錯,最後延誤開刀的時機。空腹的規定包括不能用口香糖、檳榔空腹的英文叫non per oral(NPO),意思是不從口入任何東西,所以應包含任何東西,包括水、口香糖、飲料、檳榔、菸、酒等。趙德慧醫師提醒,有的病人說沒吃東西,只是嚼檳榔也沒吞下。其實即使嚼檳榔也不行,因為或多或少還是會吞進去,也會經由口腔舌下血管等吸收。檳榔含有大量複雜的化學交感神經剌激物,對麻醉藥物有交亙作用,會增加風險。高血壓2類藥 術前應避免平常固定服用的藥物,能不能繼續吃?則要視其服用的藥物而定。以高血壓為例,趙德慧醫師指出,接受手術的病人中約25%患高血壓,沒控制好高血壓的又占多數,碰上手術的剌激和疼痛引起腎上腺素釋放,會導致血壓變更高,就有腦中風、心肌梗塞、血管硬化、主動脈剝離、器官損傷等危險;如有規則服藥,血壓長期穩定控制,手術期間發生前述風險的機會就會降底。術中血壓控制的目標,一般訂為術前長期血壓的+/-20%,雖然血壓不能變更高,但也不能太低;因此,會引起術中低血壓風險的血管張力素轉換酶抑制劑與血管緊張素受體阻制劑2大類藥物,可能要避免或術前暫時換藥。降血糖藥物不建議空腹服用 以免血糖過低糖尿病的藥物或胰島素等降血糖藥物,在空腹情況下不建議服用,避免發生術中血糖過低情形。趙德慧醫師表示,雖然血糖高會有酸中毒、離子不平衡、感染風險和影響傷口癒合風險,但血糖過低造成的腦部病變更為致命。糖尿病患者手術當天開刀前和術中、術後,會視情況為病人監控血糖。阿斯匹靈類、抗凝血藥物是否能用 應視疾病狀況徵詢醫師有心血管、瓣膜疾病或中風的病人,需要長期服用單一的阿斯匹靈,或合併使用2種抗凝血藥物,這類病人接受手術時除了原有疾病帶來的相對應風險外,還會增加出血的風險,但是貿然停藥也可能導致原疾病的惡化而增加風險。目前依證據來說,阿斯匹靈類的藥物,不會要求要停止服用;保栓通類的抗凝血藥物則要視病人心臟血管支架放的時間和穩定度來決定;有心律不整合併中風而使用抗凝血藥物的病人,則要視再次中風的風險高低來決定要不要換到橋接的藥物。趙德慧醫師提醒,術前做麻醉評估時,記得要帶平常所吃的藥物給麻醉科醫師看。有人擔心不能吃東西,又要繼續服藥,那要怎麼吃?其實用少量水服用藥物,不但不會影響,反而更提升手術期間的安全性。

對抗尿毒症 蛋白質補充別過量!

對抗尿毒症 蛋白質補充別過量!#手術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腎臟是人體重要的器官,如果長期、慢性腎臟功能損害,會形成慢性腎臟病。隨著慢性腎臟病病程進展,當腎功能下降到正常人的1/10時,會發生尿毒症。這時使用藥物治療或飲食控制,通常都無法有效治療,可能需要從腎臟移植、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等腎臟替代療法選擇。該如何選擇?什麼才是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腎臟移植存活率高 然而器官來源有限南投醫院腎臟內科醫師葉哲廷表示,腎臟移植是以外科手術方式將健康腎臟植入患者腹部,來替代原有損壞腎臟的功能,這是處理尿毒症最理想的方式。目前國內接受腎臟移植的患者,五年存活率達90%以上。腎臟移植的優點為存活率高、併發症少及相對較滿意生活品質;缺點為須終身服用抗排斥藥物來防阻併發症發生,移植腎可能因排斥作用致腎衰竭。腎臟移植雖是最理想的腎臟替代療法,但因器官來源有限,可近性相當不足,大部分患者仍須藉由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療尿毒症。避加工食物 補充蛋白質食物應適量葉哲廷醫師說明,血液透析俗稱洗血或洗腰子,需每週3次、每次4小時至醫院治療,藉由動靜脈廔管或洗腎導管將血液引出體外,經人工腎臟處理後再循環至體內。腹膜透析俗稱洗肚子,可在家中或其他適合換液場所,由患者自己或照顧者執行治療。接受腹膜透析者先會於腹部放置腹膜透析導管,作為接受透析液進入腹腔通道。2種透析方式存活率相當,選擇決定於患者個人喜好、家庭支持度,以及本身其他疾病。南投醫院蔡秀雯營養師表示,開始透析時由於腎毒素藉由人工腎臟排出,人可能感覺較舒服輕鬆,飲食的限制相對減少,可以攝取的營養就可以較自由。但仍要注意避免太鹹、加工食物,以及補充適量蛋豆魚肉等蛋白質食物,獲得適當營養。避免沒有控制大魚大肉,高磷食物如一般奶粉、鮮奶不適合長期每日飲用,磷太高有可能會造成皮膚搔癢,骨質疏鬆等問題,建議應與營養師討論。

高齡別動手術?醫:麻醉不只考量年齡

高齡別動手術?醫:麻醉不只考量年齡#手術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90歲陳姓阿嬤有天早上直喊肚子痛又發燒,家屬陪伴下就醫檢查,確診為膽囊結石併急性膽囊炎。起初家屬擔心阿嬤年紀太大猶豫是否要開刀,但在醫療團隊與家屬溝通及討論後,由外科醫師協助膽囊切除手術,術後照護復原情況良好,10天後阿嬤也恢復健康,順利出院。手術種類、病人身體狀況、過往病史都是影響麻醉的重大因素許多人會擔心麻醉跟手術對老年人的風險很高,甚至覺得手術相當傷元氣,而選擇保守治療。南投醫院外科醫師黃信傑表示,年齡並非決定麻醉風險的唯一因素。手術種類、病人身體狀況及過往病史都是影響麻醉的重大因素。麻醉風險評估後,如果狀況允許,醫師會建議病人應儘早安排手術治療,避免長時間臥床、肌肉萎縮,甚至導致褥瘡、肺炎等併發症而影響生活品質。腸阻塞、胃潰瘍等狀況 有望經手術改善黃信傑醫師表示,病人膽囊炎併發敗血症時,其實若病人原本身體狀況許可,生活自理能力佳,手術對他來說是相對有正面意義的。臨床上常見長者因為飲食習慣、腸蠕動消化不好甚至大腸癌導致腸阻塞。還有老人家可能因為腰椎或膝蓋等關節痠痛,自行至藥局購買消炎止痛藥服用,導致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甚至出現穿孔狀況。上述疾病的長者在身體狀況許可下,與醫師溝通、討論後,可在手術後獲得良好改善。高齡長者經身體狀況評估 仍可能手術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呼籲長者,手術別太驚慌,年齡並非決定麻醉、手術的關鍵。高齡長者進行術前身體狀況評估後,仍可能經手術獲得健康,病人或家屬與主治醫師間充分溝通相當重要。

350萬人膝關節退化!部份置換術有解

350萬人膝關節退化!部份置換術有解#手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71歲的連女士半年前開始左膝關節腫痛積液,尤其是左膝內側,當站立或者走路時,會覺得痠軟無力、疼痛跛行,診斷為左膝內側的中期退化性關節炎,服用消炎止痛藥後仍無法抑制疼痛。不僅白天行動不便,更因夜間疼痛影響睡眠,生活品質大大降低。連女士使用「牛津膝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進行左膝關節內側局部磨損處的部分人工關節重建手術。術後第2天左膝關節就可彎曲到90度,1個月後完全不用助行器或拐杖走路,膝蓋不痛也就不需要再服用消炎止痛藥,回復良好生活品質。退化性關節炎患者 女性多於男性退化性關節炎是人類最普遍關節疾病之一,依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顯示,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約15%,推估有350萬人飽受膝關節疼痛之苦。好發族群包括膝蓋不當使用者、銀髮族等,其中女性族群大於男性,每6人有5人有此困擾。雙和醫院骨科醫師翁佩韋說明,造成退化性關節炎的主因為性別、肥胖、職業傷害、運動型態及是否曾受過外傷,治療方式多為藥物治療、針劑治療及置換人工膝關節。一般的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採用傳統全摘式,對於年長病人,手術風險較高、術後恢復與照護時間長,不貼近人體膝關節生物力學及合用度。部分人工關節重建 降低術後疼痛過去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的病人通常要做全膝置換手術,使許多病人害怕進行手術,或手術完成後關節不再像以往靈活自如。雙和醫院骨科部主任曾永輝表示,「牛津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以微創術式,只將磨損嚴重的內側膝關節面置換為人工關節,輔以仿人體半月板的超耐磨活動式襯墊。「牛津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保留重要的前、後十字韌帶及另外2/3完整的人體膝關節構造,以求手術後的膝關節活動更貼近自然人體工學及步態。同時還有傷口小、立即術後疼痛感較低、手術風險降低、住院時間較短及高彎曲角度與協調性的優點。退化性關節炎預防勝於治療,平時要適當且做對運動、控制體重。若關節受傷,一定要好好休養,這樣才能真正預防退化性關節炎。

鼾聲嚇跑床伴 止鼾手術力助消音

鼾聲嚇跑床伴 止鼾手術力助消音#手術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打鼾是因在睡眠期間,人體上呼吸道組織因肌肉張力放鬆,或本身過度冗贅的體積所產生震動的發聲情況,大部分的打鼾情形好發於軟顎及懸壅垂,有時是因舌頭體積過大,或舌基部下垂所引起,此外,扁桃腺、腺樣體及鼻塞也會造成打鼾,而體重過重、服用鎮靜劑和使用酒精,也會使鼾聲加重。由於打鼾也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狀之一,若不妥善處理,一旦長時間睡眠缺氧,亦會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台中38歲謝先生為科技工程師,職場表現深獲肯定,但單身的他十分渴望早日成家,只是交往過的眾女友們,因無法忍受他的巨大打鼾聲,選擇離他而去,為了能尋得美嬌娘,謝先生決定接受「溫控式無線射頻打鼾手術」治療,術後果然「消音」不少,不僅大幅改善生活品質,也重燃追求異性的信心。溫控式無線射頻打鼾手術 使軟組織體積縮小 降低打鼾音量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許哲綸表示,經鼻咽內視鏡和睡眠呼吸檢查後,發現謝先生的軟顎及懸壅垂非常鬆弛,已經達到輕度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標準,討論後決定使用傷口小、免住院、疼痛輕微且恢復時間快的「溫控式無線射頻打鼾手術」治療,術後恢復良好,讓他對人生充滿希望。傳統治療打鼾的手術,如「雷射懸壅垂切除手術」或「懸壅垂軟顎成型手術」,容易造成術後傷口高度疼痛,而「溫控式無線射頻打鼾手術」在軟顎或舌基部黏膜下,利用無線電波在治療區域產生凝固範圍,約6到8週使軟組織體積慢慢被身體吸收而縮小,並增加組織的硬度及張力,即可達到降低打鼾音量及頻率的目的,適合輕度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許哲綸也提醒,睡眠呼吸中止症是常見的睡眠呼吸障礙,若不積極治療,可能影響自身及枕邊人白天的精神狀態,也可能忽視隱藏的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故建議若有打鼾,或經親友觀察有睡眠中呼吸暫停的情形,應盡早就醫檢查,才能改善生活品質。

選擇醫美「進場維修」 4訣竅不出錯

選擇醫美「進場維修」 4訣竅不出錯#手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依手術與治療範圍的不同,手術價位也會有所差異,但是各間診所之間相同手術的價位差異通常不會太大。而近幾年來,醫學美容業在台灣爭妍鬥豔,業者為了把握這一塊商機,更是如火如荼地用盡任何花招與噱頭想吸引消費者的注意。許多業者為了從中牟利,更是無所不用其極。以下提供幾個注意的事項,多方瞭解比較不會吃虧上當。• 低價策略最恐怖/大家要謹記「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賠錢的生意沒有人要做」的道理。很多醫美診所大打低價促銷,但很有可能你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新手醫師或是新機器的試驗品。• 不要陷入貴就是好的迷思/太便宜的低價策略要小心,但也不要陷入了貴就是好的迷思。很多診所為了賺錢牟利,用了很多華而不實的宣傳噱頭,像是「最新一代的機型」,利用資深名醫的名氣做裝飾,但這並不代表醫師的專業能力是合格的,更不代表服務品質與口碑。• 多打聽、了解醫師/抽脂、溶脂手術通常不便宜,不要迷信醫師有義大利、法文等國外證書,因為你也不懂。最重要的是和醫師溝通,從面對面諮詢的過程,多細心觀察醫師的處理問題的態度,是不是夠有耐心,能不能清楚的解決你的疑惑。如果跟諮詢師溝通了幾個小時,他只顧著跟你推銷產品,你卻見不到醫師的面,那麼建議你考慮換別家了。• 對醫院、診所的的選擇要多加注意/有些沙龍型的診所,是商人找醫師開的診所,某些診所會將整型的業務外包,或是請兼差或化名的醫師來看診,這樣容易造成診所流動率大,或是因為醫師是化名,無法確認身分,萬一減肥手術之後出現副作用,很可能沒有醫師可以負責。所以,要選擇診所之前一定要多加注意,而某些醫院附設的醫美中心,也不一定是專業的,因為醫師通常以治療病症為主,有可能引進儀器需要一段時間,而醫院招標的流程也需花上一年以上的時間,引進儀器後醫師又不見得很快對儀器上手,而醫院、醫師需要收入,通常治療的費用會比較高,但品質不見得會相對提高。(本文摘自/我不是教你減重!/凱特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