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

趕走春節焦慮 6招促進睡眠

趕走春節焦慮 6招促進睡眠#情緒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今晚就是小年夜,隨著農曆春節即將到來,有些民眾因過年氣氛高漲,情緒過度激動而失眠,也有些民眾因為擔心親友過度關心而焦慮,讓整個年假氣氛大打折扣。忽略失眠原因直接吃藥 恐致成癮問題大千綜合醫院南勢分院精神科醫師丁志偉表示,過年時圍爐歡聚、熬夜打牌,因作息不規律、環境吵鬧、思念親人等情形都可能造成失眠或使失眠情況惡化,許多患者常省略失眠原因的步驟,而直接使用安眠藥,導致副作用和成癮問題發生。丁志偉醫師建議,在考慮使用安眠藥物前,可嘗試6種促進睡眠的方法:1) 環境盡量選擇低光源、安靜、舒適的地方。2) 固定睡眠時間,加強生理時鐘穩定,白天非必要不要躺在床上。3) 睡前一小時盡可能讓自己放輕鬆,不做激烈運動或腦力激盪的思考。4) 改掉睡前壞習慣,例如:躺在床上玩手機、吃宵夜、聊天。5) 晚上盡可能不吃或喝刺激性食物或飲料,例如:辛辣或油炸食物、咖啡、茶類、碳酸飲料、巧克力。6) 培養固定的運動習慣,以有氧運動為佳。面對親友關心 可以幽默方式化解 除了失眠問題,不少民眾因親友相聚時的過度關心,也容易造成自身壓力而焦慮不安,大千綜合醫院南勢分院臨床心理師趙奕霽建議,親友來訪前可先對自己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面對親友的過度關心,可以幽默的方式來化解,或是和其他同樣未婚或未生子的同輩手足相互支援,將話題轉移到其他地方。除此之外,也要記得避免情緒化的回應造成彼此的傷害,如情緒過於焦慮,則可禮貌性先回應後離開現場。假期長達一周,做好心理準備,千萬不要因為幾小時的情緒壞了接下來的美好假期。

培養情緒耐力 這招很管用!

培養情緒耐力 這招很管用!#情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今明兩日就是高中學科能力測驗,考生準備好了嗎?許多學生上考場前都處於焦慮、緊張狀態,唯恐因為粗心失了水準,與自己理想的學校失之交臂,事實上,透過跑步運動,不但可以培養情緒耐力,還能提升學習力。透過運動紓壓 體力、情緒有明顯改善根據董氏基金會2016年針對校內實施跑步運動方案的學生調查發現,超過4成受訪者認為跑步後專注力提高、近4成表示胃口變好、近3成認為跑步後當天更易入睡,同學們只要建立運動習慣,就能幫助自己有效調節情緒,因應考試壓力。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表示,根據國外研究發現,運動量越多的學生,精神越好,能減少焦慮感,有助面對壓力。學生透過運動紓壓與紓緩考前焦慮,若能持續維持運動習慣,就能明顯感受到自己體能上、情緒上的正面影響力!每天安排至少30分鐘進行散步台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詹佳真表示,考生在高度壓力下,可能會出現肌肉痠痛、心神不寧、口乾舌燥、腸胃不適、易怒、恐懼、失眠等症狀。她建議,考生每天安排至少30分鐘進行散步或快走,尤其感到煩躁、無法靜下心讀書時,更需要運動。運動可以改善睡眠及身體不適症狀,同時也能保持愉快的心情,提高學習效率,不妨將運動連結到快樂的經驗,讓自己對什麼都不可以上癮除了運動。 

兒少暴力創傷 2年增加6%

兒少暴力創傷 2年增加6%#情緒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年節將至,家人相聚,互動多又易產生家庭暴力的高峰期,從前家暴問題常因為親屬關係的尷尬而被隱瞞,而在113保護專線設立後,受害者能透過全年無休的113保護專線,維護自身安全,去年總計接獲16萬8,470通電話,亦即平均每4分鐘就有1位民眾撥打113求助電話!即使未受虐 目睹親密關係衝突將造成創傷扣除無效電話後,共計處理12萬7,246通求助電話,保護性案件求助問題中,以「親密關係暴力議題」45%最多,「兒童及少年保護議題」30%次之,「其他家庭成員間之暴力議題」19%則位居第三,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司長張秀鴛表示,9,595件親密關係暴力通報案件中,就有3,407件有未成年兒少目睹暴力的議題高達36%,比2年前增加6%。張秀鴛司長表示,兒少即使未受虐,但目睹親密關係衝突將對兒少造成創傷反應,對其身心發展有長遠的影響,目前家庭暴力防治法已將目睹暴力的兒少納為保護主體,透過社政單位與教育單位的橫向連結,讓學校的輔導資源與社工服務可以共同協助。女性仍為主要受害人 男性有略增趨勢就性別暴力事件而言,女性仍為主要受害人,男性有略增趨勢,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羅燦煐表示,男性受害人仍為相對少數,顯示男性權控仍高於人際衝突,為親密關係暴力首要導因。家庭暴力隱忍,可能導致兒少心理狀態不穩,唯有正式向服務系統求助,才能終止暴力行為,值得注意的是,孩子也是家庭暴力事件中的直接受害者,孩童時期目睹家庭暴力對於孩子一生的影響很難抹滅,呼籲大眾要由自己做起,阻斷暴力的代間傳遞。 

當爸有自信 小孩行為問題比率低

當爸有自信 小孩行為問題比率低#情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男人對小孩的教養態度,是小孩成長主要關鍵。英國一項研究發現,男人養育小孩時,如果樂在其中、很有自信,小孩到了9歲或11歲,就會比較開心,較不會出現行為問題。父親角色 影響小孩行為發展研究計畫主持人英國牛津大學查理斯‧歐旁多博士表示,在嬰幼兒時期,父親角色會深深影響小孩的心理、情緒發展,當小孩長大至兒童期,這對小孩行為的影響,便會更深遠。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線上版〈開放版-英國醫學期刊〉(BMJ Open)。 對於男性來說,養育小孩重點在態度,至於花在照顧小孩、做家事的時間長短,倒是其次。這項研究含括一萬多名兒童與兒童父母。研究結果顯示,父親養育的態度與小孩出現行為問題比率息息相關,相較之下,男人在照顧小孩、做家事所花時間長短,與小孩行為問題相關性反而沒那麼強烈。研究重點為一萬多名兒童,這些兒童在8個月大時,都與父母同住,英國研究團隊分析這些家長所做的問卷,其中約7000名兒童追蹤至9歲,另外約有6500名兒童追蹤至11歲。研究顯示,男性對身為父親這件事是否帶有熱情、是否有自信,對小孩行為發展會產生重大影響。 透過父親情緒狀況 可預測小孩行為發展美國兒童精神科醫師馬修‧羅爾伯接受外電媒體訪問時表示,這項研究雖然沒有證實兩種現象有因果關係,但透過男人對擔任父親一職是否有自信、小孩有需要時父親是否可以適時給予溫暖回應等,可以預測小孩未來行為發展。 羅爾伯補充,在小孩出生第一年,父母如果感覺很沮喪,就會減少自信,也較無法給予小孩適當情緒回應,這樣小孩便可能出現較多行為問題。(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資優生難教?應注重心理問題

資優生難教?應注重心理問題#情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雖然敏感本身沒有好壞,但是,當「敏感」遇上了孩子的「過度解釋」,特別是往負面的胡同裡鑽牛角尖時,則容易使自己陷入情緒的風暴與泥淖裡,資優的孩子較能夠辨別自己當下是處在哪一種情緒,然而,在情緒控制及想法的轉念上,他們是需要協助的。很敏感 能有效地察言觀色資優生對於周遭的一切常充滿著熱烈的情感,影響所及,面對人際相處,如果遇到了知己或能力相當的夥伴,就有機會相互合作,但在知音難尋的情況下,他們也能耐得住,而一個人埋頭苦幹,對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他們很敏感,能有效地察言觀色,感受對方所要傳達的訊息及情緒反應。資優生通常是有幽默感,並且熱愛分享的,不過,有時候會因傾向於「想講自己要說的」,而忽略了對方的需求,及對方所能負荷、理解的程度,所說的內容太過深奧,曲高和寡,因而容易被一般同儕視為愛現,覺得他們自以為是。過度激動特質 在資優孩子身上易發現波蘭精神科醫師卡齊米日.東布羅夫斯基(Kasimierz Dabrowski)曾提出一個「過度激動特質」(overexcitabilities)的概念,包括智能、情緒、想像、感官及心理動作等,在資優的孩子身上,很容易發現其中1、2項或幾項不同特質的排列組合。當我們對於孩子的身心特質有了概念,在教養上,面對孩子的表現,也就比較容易給予合理的對待,至少可以肯定一件事,即孩子的表現並不是故意的,更重要的是,提醒了我們在陪伴資優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否忽略了孩子心裡隱微的問題,卻不自知。各階段壓力源不同 父母應特別留意這些特質雖然沒有好壞,但是會視每個資優生的不同情況,深刻地影響孩子在生活中、學習及人際、情感上,產生不同的反應,目前在校園裡,國小、國中是採取分散式資優資源班,高中則採取集中式資優班,面對不同年齡層的孩子,我們所需要關注的焦點將會不一樣。例如:國小、國中資優生的壓力源,大部分來自於和原班級裡,與一般同學的人際相處及互動,而高中資優生的壓力源,主要則來自於資優班內部的同儕競爭、比較、課業負擔,以及周遭他人的高度期待,因此,建議父母特別留意,孩子在不同階段所面臨的成長挑戰。(本文摘自/資優生教養的頭痛問題/寶瓶文化)

人多力量大?別被牽著走!

人多力量大?別被牽著走!#情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你千萬不要以為這樣的情緒活動只是你一個人的活動,有時候,會有一群人跟你一起,對一件事非常地認同、或對一個人非常地唾棄,那就好像很多人同心協力在山裏扛起大木頭,「前者唱于,而隨者唱喁」,古注裏說「于」跟「喁」是古人在扛大木頭時發出的聲音,前面的人喊一聲「于」,後面的人跟著喊一聲「喁」。情緒是被旁人帶動在我《莊子》白話詮釋的團隊裏,有幾個念過臺大森林系的學生跟我說:「老師,這好怪。」也許在現代把它翻成「嘿咻!嘿咻!」會好理解一些,前面的人喊「嘿咻」,後面的人也跟著喊「嘿咻」,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每到選舉前,只要打開電視,前面一個人喊「凍蒜」,群眾就跟著一起喊「凍蒜」,大概就是像這樣的局面。很多時候我們的情緒是被旁人帶動的,聽演唱會也是,有人開始喊:「郭富城我愛你!」大家就跟著喊,這聲音的大小怎麼決定的?「泠風則小和」,如果今天吹來的是一陣輕輕的微風,那回應的聲音就小些。不是不環保 而是護樹的人不夠多有時候我們不是不關心環保的議題,可是因為去護樹的人不夠多,所以看到相關的報導,只有「唉」一聲嘆息,這叫「泠風則小和」,可是有時候,「飄風則大和」,當出現大新聞,教人看了非常震驚,不禁義憤填膺地振筆疾書、抑或走上街頭。厲風止息後 馬上沒了聲音「厲風濟則眾竅為虛」,我覺得莊子的文字真是「不擇地皆可出」,當你預期他講小風小和、大風大和,接下來以為他要講更大的厲風一吹,人心就更洶湧了,但莊子這次卻把重點放在厲風吹來當下的劇烈反應,為我們強調厲風止息後,一齣大自然的典範。「厲風濟」,無論是冷風小和,抑或是飄風大和,甚至當最強大的一陣厲風吹過,風止和停,風一停,「眾竅為虛」,所有的樹洞馬上沒了聲音。(本文摘自/莊子,從心開始/天下雜誌出版)

「老」是不爽 情緒支持防憂鬱

「老」是不爽 情緒支持防憂鬱#情緒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台灣的老年人口比例目前約是10%,也就是65歲以上的老人已達200多萬,老年人口的醫療支出是一般人的2.5倍左右,老人憂鬱除了增加醫療資源使用率外,更會降低患者社會功能與生活品質,此外,老人憂鬱症患者的自殺死亡率及整體死亡率也較健康老人高,可見老人憂鬱症與自殺防治的重要性。老年人情緒低落 也很少傷心難過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心理師聞振祺表示,老人憂鬱症的診斷標準和成年憂鬱症是一致的,辨識老人憂鬱症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因為老年人即使情緒顯得低落,也很少出現激烈傷心難過的表現。抱怨記憶變差 認知功能減退患者常常情緒淡漠,對生活失去熱情與活力,確固著於許多包括疼痛等主觀的身體不適症狀,變得非常焦慮,患者同時會抱怨記憶變差,認知功能減退,對未來的日子感到失去信心,他們可能因為這些身體症狀遍訪名醫,也做過許多檢查、服用許多藥物,但卻難以好轉。退休、喪偶、獨居 可能造成老年憂鬱在生理因素方面有老人的身體疾病或是身體狀況衰退,除了需要長期服用藥物外,生活也無法獨立,需要他人的協助照顧,這都會讓老人的心情陷入低落,在心理社會因素方面,如退休、喪偶、獨居、沒有朋友、沒有興趣嗜好、經濟來源不穩定等,這些都有可能造成老人的憂鬱。藥物治療有限 需要家人情緒支持長輩出現憂鬱的現象,光靠藥物的治療效果有限,老人憂鬱症患者需要更多的家人情緒支持與陪伴,當我們身邊的老人出現輕微的憂鬱傾向時,如果可以及早被發現並施以合適的治療,不但可以讓老人生活得更有品質與尊嚴,更可以為社會節省下許多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

Hold住情緒!婚姻不變質

Hold住情緒!婚姻不變質#情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對親近的人,什麼話都可以說!」在日本,很多人具有這種錯誤觀念,因此在面對家人或朋友時,不少人也毫不保留地用語言表達情緒,問題是,這樣很容易就會破壞雙方的關係,夫婦之間,因為脫口講出不該說的話,最後導致離婚的案例也相當多,「既然是夫婦,應該沒有問題吧!」就是這種過於大意的想法,才會讓人發出輕率的言行。想說的話說出口 可能演變為離婚在美國,很多家庭也存有這種想說但是無法說出口的情況,就像白領菁英家庭,欠缺丈夫可以對妻子坦白、妻子可以對丈夫說出真心話的環境,因為,想說的話一旦說出口,對方可能會要求離婚,同時向自己要求一大筆金錢的贍養費。或者離了婚之後,2人又都覺得寂寞,必須去找精神醫生做心理諮詢,這樣的案例也很多,日本的婚姻情況則不太一樣,夫婦就算不小心說話傷到了對方,總有一方會比較忍耐,因為口角就隨即宣告離婚的案例,到目前為止很少見。保持信任 必須遵守最低限度的禮節但是今後的時代,如果說出對方已經強調過「唯有這個,我不能原諒」、「只有那件事,我不希望你說」等這類的事,夫婦之間的關係就會出現裂痕,雙方也很可能因此導致離婚。在婚姻之中,彼此要能保持信任,就必須遵守最低限度的禮節,只因為是夫婦或家人,就應該言無不盡,其實事實上並非如此,唐突的言語會脫口而出,主要是因為心情太放鬆了,尤其是喝了酒、膽子變大的時候更要注意,因為此時,你可能會控制不住情緒,說出唐突的話,因此要特別留意。(本文摘自/療癒好情緒/天下雜誌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