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吸菸加速老化 罹癌、失智風險大增

吸菸加速老化 罹癌、失智風險大增#癌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香菸不僅會導致肺癌,也會造成食道癌、胃癌及其他所有癌症。然而香菸的危害卻不只於此。吸菸也會讓外表加速老化,容易增加皺紋。尤其是口部周圍會直接接觸香菸,更容易增加嘴巴附近的皺紋。整形外科特別將這條皺紋稱為「菸槍紋」。另外,香菸也會讓血管老化,還容易引發阿茲海默症,造成動脈硬化。香菸之所以如此危害人體,是因為這會增加體內的「活性氧」。活性氧物質是萬惡的根源,會讓人體生鏽,導致老化和疾病。不過,相信也有人想盡辦法也戒不了煙吧。無論如何都斷不掉菸癮的人,希望你們能記得攝取「維他命C」和「蘋果果膠」。蘋果果膠是一種膳食纖維,顧名思義,就是蘊含在蘋果內的物質。維他命C則不用說,是富含在所有蔬菜和水果裡的物質。研究報告指出,攝取這兩種成分後,就能減輕香菸的危害。但要請各位當心,這只能「減少」危害,沒辦法降到零風險!常言道,「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這話並不完全虛假。附帶一提,蘋果不必吃一個,只需半個就足夠了。不過,為什麼蘋果能減輕香菸的危害呢?這是因為蘋果果膠和維他命C都是「抗氧化物質」,能夠抑制活性氧造成的生鏽。(本文摘自/臉部鍛鍊法:消除法令紋,這樣做就對了!/健行文化出版)

別再問體重幾公斤 假瘦的真相更嚇人

別再問體重幾公斤 假瘦的真相更嚇人#癌症

(撰文/Jen Lin) (專家諮詢/曼都整形外科診所李瑞田院長) (圖片來源/優活健康網)  什麼是「假瘦」?即泛指一些體型看似清瘦,卻體脂肪超標的「隱藏型肥胖」族,開業醫師李瑞田表示,男性體脂肪超過23%、女性超過27%,就算是輕度肥胖了。許多國際論文研究指出,高體脂是各種代謝疾病、慢性疾病、癌症的起因,而體脂肪中常被大家遺忘的內臟脂肪更是不可忽略,當包附在內臟周圍的脂肪過高時,就像臟器浸漬在油脂裡運作,無不影響其功能。   李瑞田醫師說,瘦身是一條漫長的路,坊間許多求短效速成「減少了幾公斤」方式推廣,不管是服用減肥藥、斷食等,都是非常違反身體自然機轉,且短期內減掉的都只是身體水分與肌肉,一旦恢復了飲食,就可能復胖回來,而且是以脂肪的形式復胖,最後甚至比之前更胖,許多人就一直輪迴在減肥、復胖之間,體脂肪越來越高,連帶著基礎代謝率越是下降,那麼真的再也回不去了。 人體內脂肪細胞其實不只一種,李瑞田醫師解釋,會影響體脂高低的是脂肪細胞是「白色脂肪細胞」,它主要負責將我們攝取過剩的熱量以三酸甘油酯的形式儲存,時間一久累積一多,脂肪細胞越撐越大之外,細胞也容易出現功能異常,引發相關疾病,提到這白色脂肪細胞,還真可說是人人想驅逐的體內「壞」脂肪呢!   要打擊「壞」脂肪白色脂肪細胞,李瑞田醫師提到,無數的減脂觀念與方法,都脫離不了這三個大環節:「避免囤積、提升轉化、活化代謝」。第一,避免白色脂肪細胞囤積熱量,常見透過控制熱量攝取或食材搭配,來減少熱量、油脂、糖份等攝取過量;第二環節,提升脂肪轉化消耗,老生常談就是要持續運動,來提升基礎代謝率循環,刺激既有脂肪轉化成能量使用,才能進入第三環節,讓體內代謝活起來,打造夢寐以求的「易瘦體質」。 要健康安全地瘦身,針對白色脂肪細胞才是對症下藥,不論是持續運動來提升基礎代謝率,或是新飲習習慣調整養成,追求速效風險高,重視安全性與耐心,才是真正的脂肪管理之道。李瑞田醫師最後特別叮嚀,目前的生物科技技術精進,研發提煉出許多可以輔助「避免囤積、提升轉化、活化代謝」的天然食品,但其成份的配比以及成份是否安全,民眾一定要多留意,才能真正精準「控制」白色脂肪細胞,管理代謝、減脂瘦身有效安全又健康。 想了解更多,可參考 http://www.h-slim.com.tw/slimlife/ 代謝減脂,網友都在討論: http://mc.marieclaire.com.tw/talk/view/42352/  

婦狂掏耳朵劇痛流血 檢查才知罹癌

婦狂掏耳朵劇痛流血 檢查才知罹癌#癌症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駱冠蓉/綜合報導)耳朵癢就想挖嗎?當心這小動作帶來致命危機。中國有一名六旬婦人,掏耳朵掏上癮,30多年來習慣在每天吃完晚餐來個「小確幸」,最近右耳道竟流出大量分泌物和血,直到疼痛而無法入睡才就診,卻意外檢查出外耳道鱗狀細胞癌。根據電腦斷層攝影顯示,病患右外耳道的骨質有輕微破損,進一步做切片檢查證實,是外耳道鱗狀細胞癌,當地醫師表示,病患劇烈疼痛是因為腫瘤壓迫外耳道,刺激到骨膜引起的,需執行手術將外耳道切除後,再進行放射線治療,術後恐失去右耳聽力。當心掏耳朵易發炎 過度刺激恐成癌當地醫師解釋,耳屎又稱耵聹,是外耳道皮膚耵聹腺的油脂分泌物,其實可以保護耳道皮膚,過於頻繁掏耳朵會破壞天然保護層,使得外耳道皮膚變得乾燥就會癢,癢了就想掏,在無形中形成惡性循環,容易導致外耳道炎症、感染,若再繼續過度刺激恐產生癌變。耳屎好多?1週清潔1次為宜一般而言,耳屎會隨人吃飯、說話、打呵欠時自動被排出,其實只要保持一周清潔一次即可,而且不要使用小鐵勺、發卡等尖銳的挖耳工具,盡量用乾淨的棉籤輕輕在外耳道內轉動掏出耵聹。另外,如果長期不掏耳朵,很可能形成「耵聹栓塞」,也就是累積過多耳垢造成耳鳴、聽力減退、暈眩等情況,需要到醫院用專門器械取出。

打破體脂肪三大環節 呼吸也瘦?

打破體脂肪三大環節 呼吸也瘦?#癌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個男人,連自己的體脂肪都控制不了,還談什麼掌握人生?」日前知名飲料廠商主打體脂肪廣告訊息,減肥界一片群起討論如何降低體脂肪。開業醫師李瑞田表示,人體內的脂肪細胞不只一種,真正影響體脂高低的是「白色脂肪細胞」。對抗白色脂肪細胞可從了解熱量在體內轉換累積過程著手,才能避免脂肪囤積、提升脂肪轉化利用、終能打造夢想追求的「易瘦體質」。脂肪細胞中的白色脂肪細胞,主要負責將過剩的熱量以三酸甘油酯的形式儲存,日久累積脂肪細胞會越來越大,甚至脂肪細胞出現功能異常等,而造成體型發胖,各種心血管、代謝疾病也容易找上門。李瑞田醫師表示,近年越來越多國際研究指出,癌症、高血壓、中風、糖尿病等疾病,都跟代謝循環相關,而多數的代謝循環不佳與肥胖、高體脂有著密切關係。避免囤積、提升轉化、活化代謝   脂肪囤積重要三大環節想「控制」體脂肪,更精準地說是要「控制」白色脂肪細胞,李瑞田醫師強調,坊間流傳著無數的減肥觀念與方法,原理都脫離不了三大環節:「避免囤積、提升轉化、活化代謝」。第一環節,避免白色脂肪細胞囤積過剩熱量,可透過飲食控制,減少熱量過剩、糖份、油脂吸收;第二環節,提升脂肪轉化消耗,老生常談的方式就是要持續運動,減脂增肌來提升基礎代謝循環,提高既有脂肪被轉化成能量使用。第三環節,活化代謝,打造「易瘦體質」。李瑞田醫師說,瘦身是一條漫長的路,坊間許多求短效速成「減少體重」方式,如服用減肥藥、斷食等,都是非常違反生理自然機制,且減掉的都只是身體水分與肌肉,一旦恢復飲食,就可能復胖,而且是以脂肪的形式復胖,甚至比之前更胖,許多人就一直輪迴在減肥、復胖之間,體脂肪越來越高,基礎代謝率越是下降,真的再也回不去了。李瑞田醫師最後特別叮嚀,要健康瘦身,針對白色脂肪細胞才是對症下藥,不論是持續運動來提升基礎代謝率,或是新飲食習慣調整養成,追求速效風險高,重視安全性與耐心,才是真正的脂肪管理之道。 

打破體脂肪三大環節 呼吸也瘦

打破體脂肪三大環節 呼吸也瘦#癌症

(撰文/Jen Lin) (專家諮詢/曼都整形外科診所李瑞田院長) (圖片來源/優活健康網)   「一個男人,連自己的體脂肪都控制不了,還談什麼掌握人生?」日前知名飲料廠商主打體脂肪廣告訊息,減肥界一片群起討論如何減低體脂肪、脂肪管理。開業醫師李瑞田表示,人體內的脂肪細胞不只一種,真正影響體脂高低的是「白色脂肪細胞」。對抗白色脂肪細胞可從了解熱量在體內轉換累積過程著手,才能避免脂肪囤積、提升脂肪轉化利用、終能打造夢想追求的「易瘦體質」 脂肪細胞中的白色脂肪細胞,主要負責將過剩的熱量以三酸甘油酯的形式儲存,日久累積脂肪細胞會越來越大,甚至脂肪細胞出現功能異常等,而造成體型發胖,各種心血管、代謝疾病也容易找上門。李瑞田醫師表示,近年越來越多國際研究指出,癌症、高血壓、中風、糖尿病等疾病,都跟代謝循環相關,而多數的代謝循環不佳與肥胖、高體脂有著密切關係。 避免囤積、提升轉化、活化代謝 打破脂肪囤積三大環節   想「控制」體脂肪,更精準地說是要「控制」白色脂肪細胞,李瑞田醫師強調,坊間流傳著無數的減肥觀念與方法,原理都脫離不了三大環節:「避免囤積、提升轉化、活化代謝」。第一環節,避免白色脂肪細胞囤積過剩熱量,可透過飲食控制,減少熱量過剩、糖份、油脂吸收;第二環節,提升脂肪轉化消耗,老生常談的方式就是要持續運動,減脂增肌來提升基礎代謝循環,提高既有脂肪被轉化成能量使用。 第三環節,活化代謝,打造「易瘦體質」。李瑞田醫師說,瘦身是一條漫長的路,坊間許多求短效速成「減少體重」方式,如服用減肥藥、斷食等,都是非常違反生理自然機制,且減掉的都只是身體水分與肌肉,一旦恢復飲食,就可能復胖,而且是以脂肪的形式復胖,甚至比之前更胖,許多人就一直輪迴在減肥、復胖之間,體脂肪越來越高,基礎代謝率越是下降,真的再也回不去了。 重視安全性與耐心  脂肪管理唯一之道   要健康瘦身,針對白色脂肪細胞才是對症下藥,不論是持續運動來提升基礎代謝率,或是新飲食習慣調整養成,追求速效風險高,重視安全性與耐心,才是真正的脂肪管理之道。李瑞田醫師最後特別叮嚀,目前的生物科技技術精進,研發提煉出許多可以輔助「避免囤積、提升轉化、活化代謝」的天然食品,但其成份的配比以及成份是否安全,民眾一定要多留意,才能真正精準「對抗」白色脂肪細胞,管理代謝、減脂瘦身有效安全又健康。 想了解更多白色脂肪細胞: http://www.h-slim.com.tw/slimlife/  關於代謝減脂,網友都在討論: http://mc.marieclaire.com.tw/talk/view/42352/  

研究:豆製品吃過量 恐提高罹癌機率

研究:豆製品吃過量 恐提高罹癌機率#癌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許多女性不知道,西醫用來治療女性生殖系統疾病的用藥大都屬於外源性雌激素。更多人可能不知道,黃豆所含的植物雌激素對肝細胞的影響甚至遠大於外源性雌激素。研究發現,只要每天食用30公克的黃豆,一個月後就足以抑制甲狀腺與睪酮素的分泌。如果每天服用分離式大豆蛋白10公克,1個月後就可能造成維生素A、B12、D、E、K和礦物質鈣、鎂、鋅的缺乏。具有中醫師和營養師執照的李芬蘭醫師在書中指出,紐西蘭毒物專家報導,餵食嬰兒一天的大豆蛋白基底嬰兒配方,等同於餵食嬰兒五顆避孕藥。肝細胞是人體最重要的雌激素、甲狀腺素、胰島素與腎上腺素接收器,稱做受體(Receptors)。不論是外源性雌激素、植物雌激素或是卵巢、腎上腺分泌的雌激素與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素的受體都是肝細胞。大豆植物雌激素較人體自行分泌的雌激素作用強。研究發現,分離式大豆蛋白的植物雌激素含量甚至高於外源性雌激素。當肝細胞雌激素受體接收到分離式大豆蛋白大量的植物雌激素時,肝細胞的雌激素受體會被分離式大豆蛋白的植物雌激素侵占,而使肝細胞甲狀腺受體β1的蛋白質增多,導致對甲狀腺素不靈敏,甚至阻斷了肝細胞受體,讓肝細胞接收不到甲狀腺素,甲狀腺會因此分泌更高的甲狀腺素,造成甲狀腺亢進。直到甲狀腺素虛耗殆盡,則由甲狀腺亢進轉而誘導甲狀腺異常或甲狀腺低落,甚至發展成甲狀腺癌。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2015年發布的癌症統計資料顯示,甲狀腺癌已躍升10大癌症排行榜,而中國國健署2015年發布的癌症統計資料顯示,大腸癌、乳癌、肺癌、甲狀腺癌,是中國發生率上升最多的癌症。兩地的女性罹癌新增幅度都明顯高於男性,主要是因為罹患乳癌、大腸癌、甲狀腺癌、肺癌的女性人數逐年增多。台灣和中國這幾年罹患甲狀腺亢進或甲狀腺癌的女性都有上升趨勢。我在多倫多的女性病人中,因為甲狀腺亢進或甲狀腺癌做過甲狀腺切除手術的比率高於30%,若加上甲狀腺低下的患者數,罹患甲狀腺異常的病人比率至少超出50%。患者的確有共同的喜好,就是經常食用含分離式大豆蛋白的巧克力棒或營養代餐棒,或喝豆漿、吃豆腐、豆干、豆皮、烤麩等黃豆製品,也有不少人長期服用某些傳銷公司的蛋白質營養素產品,這些產品的主成分都是分離式大豆蛋白。大豆植物雌激素阻斷了肝細胞受體,肝細胞同時喪失對胰島素與腎上腺素的靈敏度,也接受不到卵巢、腎上腺分泌的雌激素,不但肝臟在雌激素的轉換上會出現問題外,可能造成嚴重的爾蒙失調,提高腦下垂體瘤、甲狀腺癌、攝護腺癌、乳癌、子宮癌、卵巢癌的罹患率。(本文摘自/食林改錯 七大排毒迷思/康鑑文化出版)

惡性肉瘤肺轉移化療無效 口服標靶藥助控制

惡性肉瘤肺轉移化療無效 口服標靶藥助控制#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一名30歲病人因為胸悶、氣喘,就診發現後腹腔長了惡性軟組織肉瘤,且已轉移至肺部,起初使用全身性化療治療,但效果不彰,改用血管新生抑制劑治療3~4個月後,病情逐漸受到控制,目前持續治療中。醫師表示,軟組織肉瘤5成的病患會復發,最常見的是肺部轉移。好發於四肢、腹腔 為結締組織罕見腫瘤軟組織惡性肉瘤(STS)屬於罕見癌症,根據101年癌症登記資料,台灣每年新發病人數約2千人,僅占總癌症人口2%。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陳偉武醫師表示,STS是一發生在結締組織的罕見惡性肉瘤,與一般癌症不同的是,STS好發於四肢、軀幹等脂肪、肌肉、神經、血管較豐富的部位。此外,全身臟器、後腹腔等,都可能是STS的發生位置。5成病患會復發 肺部轉移最常見陳偉武醫師指出,STS有非常多種亞型,因此分布年齡相當廣泛,像是惡性脂肪肉瘤好發於年紀較大的病人,平均約50~70歲,年輕族群則常見滑液囊肉瘤;目前治療對策為手術切除搭配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但仍有30-50%的患者五年內會復發或轉移,最常見轉移到肺部,患者會出現長期咳嗽、易喘、呼吸不順等症狀。健保通過口服標靶藥物 延長疾病控制時間一般人對於此疾病的瞭解較少,能使用的藥物及資源也相當有限。目前治療主要以手術切除為主,後續視腫瘤部位及組織型態,會加上使用放射線或是化學治療。若是已經有轉移、復發且無法手術切除的病患,又或是化療反應不佳的患者,目前還有健保給付的血管新生抑制劑標靶藥物可選擇。血管新生抑制劑主要能幫助病患延長疾病的控制時間。與安慰劑相比,臨床試驗證實可使中位數疾病無惡化存活期從7 周延長至20周,減輕患者病情惡化快速的痛苦。陳偉武醫師進一步指出,透過口服的標靶藥物治療,不僅能減少化療副作用對身體的負擔,在家服藥更能降低患者對於住院的恐懼感,提升病患在治療期間的生活與精神品質。

老翁單側鼻塞又流血 檢查竟是癌上身

老翁單側鼻塞又流血 檢查竟是癌上身#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71歲的黃先生,最近一年多來右側有鼻塞並伴隨鼻涕有血絲的現象。甚至嚴重到右側鼻孔幾乎無法通氣,就醫檢查後發現,右側鼻咽部有個約5公分的巨型黑色腫瘤,為罕見的鼻咽黑色素癌第2期。經施行內視鏡手術切除,術後恢復良好無併發症已順利出院。易轉移癒後差 鼻塞、鼻血是警訊臺南市立安南醫院耳鼻喉科邱怡喬醫師表示,原發鼻咽黑色素癌十分罕見,好發於50~70歲,男性略多,最常見兩大表現徵狀為流鼻血及單側鼻塞。而首選治療為手術切除加上術後放射治療,但由於鼻咽黑色素癌的癒後差,平均5年存活率只有6~17%,且易轉移到肝臟、頸部、肺臟及骨頭。而腫瘤及早發現治療,且術後接受密切追蹤才能有效提高存活率。因此,邱醫師特別提醒民眾,當發現自身有單側鼻塞或時常有鼻涕血絲情形時,一定要盡速至醫院檢查,以排除鼻腔及鼻咽部癌症的可能性。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