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醫訊/如何帶病生活

醫訊/如何帶病生活#癌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病友常要面對死亡的威脅與恐懼、身體上的痛苦、治療副作用的變化、外形的改變、醫藥費的慢慢支出、家庭與家人的負擔。因此心理壓力也比常人容易大很多,可能會引發心神症狀或疾病。所以,癌症希望基金會特舉辦週末講座,主題為「如何帶病生活」,講師: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許禮安醫師。生病之後最辛苦的不外乎是面對家庭、工作失去控制力,因此,陪伴許多癌症家庭走過的許醫師將分享如何為情緒找一個出口,參加對象:癌症病友及家屬。報名方式:來電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如何帶病生活時間:102年5月25日(六)上午10:00~11:30地點:基金會高雄中心(高雄左營區翠峰路22號)洽詢:07-581 0661轉111

癌患飲食小巧思 應景甜粽補給無負擔

癌患飲食小巧思 應景甜粽補給無負擔#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癌症病患往往因疾病纏身,吃這個也怕、吃那個也擔心,最後反而導致營養攝取不足!為了讓癌症病人輕鬆面對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期間飲食問題,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營養治療科教授飲食原則,營養師還分享如何在治療期間吃得好又兼顧營養,即使面對應景的端午節粽子,也能大飽口福又讓身體無負擔。腫瘤中心主任蘇裕傑說,多數的癌症病患在看診時,最大的疑問就是飲食問題,尤其在接受完放、化療後,身體會出現許多副作用,使得食慾不振而導致營養不良。希望藉由營養師正確的飲食觀念,讓癌患也能吃得營養又提升免疫力,同時更要避免坊間秘方與不實地下電台販賣的藥物,才能避免造成身體負擔。營養師王子南說,透過癌症營養治療,主要讓癌患在「積極治療期」時,能夠避免營養不足、減少體重流失、提高免疫力、降低治療副作用的傷害;「快速恢復」期主要能攝取足夠熱量與蛋白質、補充癌症飲食配方、避免流失身體質量;「健康促進階段」主要讓病患維持理想體重、體重不足者可補充巿售醫療營養品。王子南表示,癌症患者常見營養問題包括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口乾、黏膜潰瘍等,平時除了攝取足夠的熱量、少量多餐、增加蛋白質等飲食原則,也可從各種症狀做飲食改善。平日飲用清淡、冰冷的飲料,食用酸味、鹹味較強的食物也可減輕噁心及嘔吐的症狀。為了應景的端午佳節,病患可自製紅豆水晶甜粽來補充不足的卡路里,材料包括西谷米150g、水120c.c.、粉飴30克、沙拉油1茶匙、砂糖1湯匙、紅豆餡、粽葉,西谷米加入水、粉飴、油及糖拌勻備用後,在粽葉光滑面塗上一層薄油,從中間約2/3處捲起成一漏斗狀,再放上一層西谷米,放上一小糰紅豆餡,再蓋上一層西谷米後包裹,將粽子放入沸水以中小火煮30分鐘後即可食用。 

裘莉切乳防癌 醫:基因正常還是可能罹乳癌

裘莉切乳防癌 醫:基因正常還是可能罹乳癌#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日前,好萊塢知名女星安潔莉娜裘莉,因為發現自己有BRCA1基因突變,導致未來罹患乳癌的機率大增,因此裘莉決定未雨綢繆,把傲人的雙峰切除掉,以防止未來罹患乳癌的可能性。但是這一切乳,切出了全球婦女對於乳癌的重視與省思,更有台灣媒體指出,裘莉切雙乳是震驚世界的一件大事。對此,彰化秀傳紀念醫院基因醫學科醫師黃建文表示,國內乳癌患者逐年上升,而且有年輕化的現象,安潔莉娜裘莉為「防患未然」,做了預防性雙乳切除的決定,對許多婦女無異是投了一顆震憾彈。  他說明,從許多的研究數據指出,乳癌/卵巢癌的形成與某些特殊基因突變有關,其中以BRCA1、BRCA2基因之關聯性最強,根據研究,約有5-10%乳癌/卵巢癌來自遺傳,家族性乳癌/卵巢癌患者罹患乳癌的平均年齡比一般婦女提早約十年,女性如有BRCA1基因突變,有80%在70歲前會罹患乳癌,63%在70歲前會罹患卵巢癌;如具有BRCA2基因突變,有80%70歲前會罹患乳癌,男性也有5%在70歲前會罹患乳癌。黃建文醫師指出,曾經有多位企業家夫人接受過BRCA1、BRCA2基因檢測,還好都顯示是陰性,但陰性並不代表未來不會罹患乳癌/卵巢癌,還是要定期接受早期的篩檢,對自己健康較有保障。

平均每抽一根菸 減少7分鐘壽命

平均每抽一根菸 減少7分鐘壽命#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根據統計,所有癌症死亡人口中,30%和抽菸有關,菸含有7000多種化學物質,其中有數百種有害物質,至少有69種致癌物質會與DNA行成共價結合,當DNA的破壞超過修復能力時,會因為基因突變在重要部位上而導致癌症。台北中山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張明才表示,要造成缺血性心臟病不用幾根菸,每天吸5根菸,心臟病風險增加50%。配偶吸菸者,冠心病風險增加30%。有四分之一的腦血管疾病是源於抽菸,和不抽菸者相比,危險性高出3倍以上。抽菸會導致許多併發症,例如慢性支氣管炎、嚴重氣喘、主動脈瘤,也會致使糖尿病患者得到周邊動脈血管疾病的相對危險增高為男性1.94倍,女性為1.42倍。張明才表示,女性可能出現月經不規則及無排卵,進而影響受孕,也會增加早產與死產;25到70歲的男性吸菸者,勃起障礙會比一般人多出2到5倍。吸菸還是使牙齦色素沉澱、白內障及失明的重要因素之一,得病率也會比不菸者高出2到5倍的風險,手術傷口感染也增加。張明才指出,戒菸後20分鐘血壓及脈搏會開始下降,手腳溫度升高至正常,2到3週後血液循環改善,肺功能增加,一年後心血管疾病之危險減少為吸菸者的一半,五年後肺癌死亡率是每日一包菸者之一半,口腔癌、食道癌、喉癌危險減少一半。戒菸藥物分為尼古丁替代療法及非尼古丁藥物兩大類。尼古丁替代療法在台灣上市的有咀嚼錠、貼片、吸入劑、口含錠(噴鼻劑及舌下錠沒有上市);非尼古丁藥物治療法會比尼古丁替代療法效果要好,目前最新的戒菸治療藥物「戒必適」(Varenicline),為一種天然生物鹼,獲准於歐美國家使用,台灣已於2007年上市。張明才提醒,我國從民國91年元月起,開始課徵「菸品健康福利捐」,同年9月國民健康局及推動「門診戒菸治療服務計畫」,為民眾提供更好的服務。吸菸是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粥狀動脈硬化的主要原因,病患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者的危險性更為加倍。資料顯示,吸菸者會比不吸菸者少活13至14年,也就是說,平均每吸一根菸,會減少七分鐘的生命,建議民眾趕快戒菸,還給自己與身邊的親友一個健康的身體吧!

乳癌早發現存活率可達9成 乳房攝影檢查效果佳

乳癌早發現存活率可達9成 乳房攝影檢查效果佳#癌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依據衛生署死因統計及國民健康局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我國乳癌發生年齡高峰為45-69歲。國民健康局2012年共提供約67萬名45-69歲的婦女接受乳房攝影檢查,其中6萬多名女性檢查結果為陽性,發現了3300多名乳癌個案,平均每篩檢185名女性就有1人罹癌,約每18名陽性個案,就有1名確診為乳癌個案。故國健局提供45-69歲以及40-44歲其二等親曾罹患乳癌的婦女每2年1次乳房攝影檢查。國健局表示,目前台灣的乳癌治療水準已與先進國家相當,早期乳癌(0、1、2期)的5年存活率已高達9成,晚期患者的存活率則大減,第三期5年存活率降至七成,第四期的存活率僅二成四。連結癌症登記資料及乳癌篩檢資料庫,發現被診斷為早期乳癌的個案中,82.8%曾接受過乳房攝影檢查,而被發現為晚期乳癌的個案則僅有17.2%,故健康局呼籲女性朋友,一定要定期接受乳房攝影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目前國際上最具科學實證,可以有效提早發現並改善預後的乳癌篩檢方法是乳房X光攝影。乳房X光攝影檢查能偵測到乳房鈣化點或腫瘤,發現無症狀的0期乳癌。每2-3年接受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降低50-69歲婦女乳癌死亡率約2至3成。另外,國健局表示,若篩檢為陽性個案,務必回診或做進一步的確診,千萬別因身體沒有出現症狀,或是恐懼、猶豫而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機。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提醒婦女朋友為了自己的健康、家庭的幸福,如篩檢結果為陽性,要勇敢面對,並盡速至醫院的乳房外科做後續的確診或治療。

「腸」出問題! 瘜肉比率激增恐引大腸癌

「腸」出問題! 瘜肉比率激增恐引大腸癌#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採訪報導)最新罹癌統計,大腸癌四度奪冠,每日38人罹患腸癌,13人死於腸癌!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公布,國人腸道異常關鍵字冠軍為「瘜肉」,瘜肉問題已是國人腸道健康的最大隱憂。近年來,女性及年輕族群瘜肉比率激增,攀升一倍,速度高於男性;年輕世代更攀升八成。飲食西化、愛吃油炸燒烤不忌口,都是導致腸癌的危險因子,婆婆媽媽更要提防致命生活習慣。聯安預防機構院長鄭乃源表示,家庭主婦愛「撿菜尾」,不過這樣重覆加熱食物,還有許多食材加在一起,易造成吃進過多熱量、肥胖,恐對腸胃有弊無益;而年輕人則往往無肉不歡、愛喝含糖飲料,夜生活作息(造成免疫力出問題),以及這群高危族群較無定期健檢習慣,是造成女性及年輕世代「腸」出問題的主因。鄭乃源解釋,一般瘜肉轉變成癌症的機率為80%,但早期發現的瘜肉通常都是良性的,如果及早切除就可避免罹患大腸癌的風險。鄭乃源說,腸道不會告訴你長出瘜肉了,通常症狀都不明顯、鑑別度不高,因此,定期檢查就變得非常重要。鄭乃源說,大腸癌是唯一可預防的癌症,不過光靠糞便潛血檢驗不夠,尤其高危險族群,因糞便潛血檢驗沒有診斷性、不夠仔細。通常驗出陽性的民眾,就是要進一步做大腸篩檢的動作,不過驗出陰性並不代表沒有問題,可能只是當時沒出血,還是有潛在罹癌的風險。鄭乃源建議腸癌高危險族群,應從30歲左右規劃完整腸鏡檢查,包括糞便潛血檢驗、腫瘤標記(CEA)、以及大腸鏡檢查,掌握早期發現大腸癌前兆的黃金關鍵。但如果本身生活及飲食習慣不正常、或有抽菸喝酒習慣、體重過重、具家族疾病史民眾,更應積極改善生活作息,並提早開始規劃相關檢查。鄭乃源院長也提醒「切除不等於根除」,呼籲有瘜肉的民眾應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配合定期腸鏡複檢,以免腸瘜肉復發(切除瘜肉一年後應再檢查),而失去及早預防的時機。另外,飲食方面,對於食材的挑選可優先挑選含纖維量較高的五穀米,肉類以白肉取代紅肉的攝取;多吃蔬果、堅果及水溶性纖維,幫助帶出藏於腸道死角中的糞便,同時將每餐的蔬果量做有效的量化,如蔬菜至少每日2-3碗、水果每日3-4個拳頭,才是正確維護腸道健康的飲食計畫。(圖片來源/記者劉麥文攝影)

癌症難纏 治癒後再中標機率高!

癌症難纏 治癒後再中標機率高!#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你知道嗎?癌症與其它外來入侵身體的病毒非常不一樣,因病毒引起的身體疾病在治療之後,身體通常會產生抗體,進而讓身體對同類型的病毒產生免疫力,使得相同病毒入侵身體造成疾病的機率降低許多。但癌症卻是完全相反!根據統計,罹癌的患者,治癒之後再次罹癌的機率反而比正常人多出了1.7倍之多! 在國人罹癌率逐漸攀升之下,癌症對於國人的健康無疑是一大傷害與打擊!而根據國民健康局的資料顯示,2個癌症的風險是一般民眾得癌症的1.7倍,以個別癌症區分,如果第1個癌症是口腔癌,則風險變成3.8倍。而是什麼原因造成國人罹癌人數節節攀升,居高不下?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長邱淑媞指出,紅肉、高油脂、高熱量、低纖少蔬果、缺乏運動的飲食運動型態,以及毒性物質暴露、基因等,都是造成癌症的主要原因。而如果得第1種癌症的人,在治癒之後,還不改變生活壞習慣,打破罹癌危險因子群聚現象,很容易再度罹癌。雖然,癌症化療、放療等療程本身,也可能帶來罹患風險,但是所占比重極低。另外,更值得注意的是,因嚼食檳榔、抽菸,而罹患口腔癌的人,在口腔癌治癒之後,比起其他癌症更容易再引發第二次癌症,機率是其他癌症的2.4倍!對此,邱淑媞呼籲,健康的生活型態是預防各種癌症的通則!因此民眾應「戒四害(菸、酒、檳榔、肥胖)」,「行二善(規律運動、天天5蔬果)」,保護身體健康。

偵測骨盆腔癌症 使用利尿法?

偵測骨盆腔癌症 使用利尿法?#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偵測骨盆腔癌症有了比較好的方法?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醫學系主任姚維仁表示,F-18去氧葡萄糖(FDG)正子掃描在各種癌症之臨床應用受到肯定;然而,在偵測骨盆腔癌症,尤其是膀胱癌及子宮頸癌時,因受到膀胱內之尿液活性的干擾,診斷相對困難。姚維仁指出,根據過去文獻記錄,偵測骨盆腔癌症,曾經有利用導尿,導尿+沖灌,大量喝水,及使用利尿劑等方法降低尿液活性,但由於無標準化流程,成效不一。南部地區由於膀胱癌盛行,為解決尿液在診斷上的干擾,成大醫院表示,五年多來運用各種利尿方法,發現最好的方法是病人報到前喝水800毫升,以達各病患體內一致性的含水量,接著於注射後一小時全身造影後,再給予800毫升飲水及利尿劑,藉由大量排尿減低尿液活性,在注射三小時後進行局部造影;經由此方法,尿液活性可有效降低至十之一以下,膀胱癌之偵測率則可由60%增加至90%,在子宮頸癌的診斷也有同樣的效果,在子宮頸旁侵犯和淋巴轉移有更高的診斷率,希望透過這項技術,造福更多民眾。(照片提供/成大醫院)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