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台灣罹癌患者攀升 高危險群應定期接受癌篩

台灣罹癌患者攀升 高危險群應定期接受癌篩#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我國罹癌人數不斷攀升,自101年起,北市政府衛生局提供55萬1,317人次的免費癌症篩檢服務,疑似陽性結果共2萬877人,共發現了2,392名癌前病變個案,共確診 1,094名癌症個案,平均每19位疑似陽性個案,就可能有1名確診病患,101年經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搶救到1千多個生命,守護了1千多個家庭。癌症早期治癒率高而癌症已連續31年居國人死亡十大主因之首位,預防勝於治療,其中乳癌、大腸癌、子宮頸癌及口腔癌等癌症之篩檢方法已有實證數據顯示,早期篩檢可發現癌症初級患者,存活率愈高,如乳癌零期5年存活率為97%,第四期降至21%;大腸癌零期5年存活率為86%,第四期降至12%。然而發現期數越晚,預後不佳且後端醫療支出龐大。因此,北市衛生局也呼籲,以下四大族群,應定期進行癌症早期篩檢,以免錯失癌症治療最佳黃金時期:․ 45-69歲婦女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篩檢。․ 30歲以上婦女每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50-74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30歲以上且有(曾經)嚼食檳榔或吸菸民眾,及18至29歲有嚼(戒)檳榔之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並期望能透過持續定期篩檢,協助民眾早期發現疑似異常病變,儘早接受診治。

脖子長期出現不明腫塊 恐是咽喉癌

脖子長期出現不明腫塊 恐是咽喉癌#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民眾若有長期抽菸、吃檳榔習慣,且出現長期喉嚨不適、吞嚥困難,可要注意自己是否罹患了咽喉癌。台中就出現了一位六十五歲的男性柔道教練,不久之前有喉嚨不適且口乾舌燥的症狀,卻不見好轉更每況愈下,因此到台中慈濟醫院就診,沒想到意外發現是下咽癌,所幸經手術後,病情好轉,且喉嚨也被幸運的保留下來。男教練長期檳榔、香菸 雖已戒掉仍離喉癌臺中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周一帆指出,病患從事柔道教練多年,過程用心教學,聲帶損傷說話沙啞,喉嚨異物感近兩年,今年三月底時口乾舌噪、喉嚨不適求醫。周一帆醫師以內視鏡檢查發現異狀,切片結果是下咽癌。「下咽癌是頭頸部癌症的一種。」周一帆指出,致病原因主要跟抽菸、喝酒、吃檳榔等危險因子的曝露有關,少部份可能是病毒感染造成上皮細胞的轉變,林先生雖戒掉菸酒檳榔習慣多年,但仍擺脫不了下咽癌的威脅。下咽癌初期診斷比較困難,原因是下咽位於喉嚨深部,大部份這類病患都是淋巴腫塊已跑出來或合併呼吸、吞嚥困難,甚至體重明顯下降才就醫求診,以林先生來說,早期症狀不明顯,不適的異狀只有喉嚨卡卡的,確實不容易發現。周一帆表示,頭頸部癌症好發年齡跟一般癌症不同的地方在年齡,多為四十到五十歲中壯年,通常是家族經濟支柱,對社會的衝擊相對大很多,跟他們長期曝露在菸酒檳榔等危險因子有關,如果發現喉嚨異物感兩周以上,脖子不明腫塊合併吞嚥困難就要及早就醫。

大腸癌發生率第一 早期發現有助治療

大腸癌發生率第一 早期發現有助治療#癌症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衛生福利部公布101年十大死因,以「惡性腫瘤」連續蟬聯31年首位,平均每12分2秒就有1人死於癌症,等於每天約有120人因癌症死亡。而惡性腫瘤又以「大腸癌」為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死亡率為第三名佔所有癌症11.8%,僅次於肺癌和肝及肝內膽管癌。依據研究顯示,個人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是影響大腸直腸癌發生的危險因子。但由於醫學的進步,定期接受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敏感度高、效果佳且不受飲食或藥物影響,是可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預防大腸直腸癌的發生。早期發現 有助治療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自2004年起即提供50歲至69歲民眾每兩年一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隨著國人平均餘命延長,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於今年6月1日開放擴大受檢年齡從50歲至未滿75歲,納入健保預防保健服務項目中。衛生所關心您、守護您,勿讓健康亮起紅燈,請定期每兩年持健保卡至衛生所進行免費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有助於早期預防和早期診斷及治療。

遠離癌症 民眾應定期進行癌症早篩

遠離癌症 民眾應定期進行癌症早篩#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癌症一直是我國十大死因中的第一名,而因為許多癌症在罹病初期都無聲無息,導致癌症出現症狀被發現時,往往已是末期,因此,民眾若能定期進行癌症篩檢,不僅能及早揪出癌症提升存活率,更能減少健保耗費在癌症末期的龐大資源。中市102年近五十萬人接受癌症早篩    而依據國民健康局四癌篩檢統計,102年臺中市共篩檢474,952人接受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及口腔癌等四項癌症篩檢,確診罹患子宮頸癌有313人、乳癌有281人、大腸癌有191人、口腔癌有123人,共有908人確診罹癌。 另外,臺中市衛生局也進行102年度「乳房攝影檢查問卷分析」,共有2036人進行調查,發現51-60歲民眾約有54%的民眾主動篩檢,其次為60歲以上約23%、45-50歲的民眾也佔22%,令40-44歲佔1%,顯示民眾仍非常重視自己的健康。臺中市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今年7月至11月共有44萬5千多人參加四癌篩檢,希望符合免費篩檢的民眾,能定期踴躍前往各大醫療院所接受檢查,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菸捐不漲吸菸率不降 罹癌人口恐直直飆!

菸捐不漲吸菸率不降 罹癌人口恐直直飆!#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飯後一根菸快樂似神仙,小心可能不久之後就成仙!台灣平均菸價足足比其他國家低上不少,導致我國不管老大還是老小,四處看得到許多人都在吞雲吐霧,而根據統計,每二十五分鐘就有一人死於菸害,也間接讓罹癌人數大量攀升,另外研究也指出,調高菸價更有助於降低吸菸率,但在健康捐調漲二十元箭在弦上的時刻,卻有人質疑健康捐是否淪為政府的小金庫?也讓菸價調漲的腳步處處窒礙難行,吸菸的人又找不到戒菸的理由了!台灣菸價低到嚇人 為何不漲?打死都不想戒菸?先來從調漲健康捐的數據來檢視,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提高菸價為全球防治慢性病最具成本效益的最佳策略之一。我國菸價過低,青少年購菸容易,導致國人男性吸菸率仍高達33.5%,為美、加等國的1.5-2倍,包括青少年以及吸菸者的家屬(兒童及婦女)都是菸害的最大受害者。另外,由於青少年可支配的零用錢有限,對菸品價格變動較敏感,調漲菸價有助於預防青少年吸菸,且促使已吸菸的青少年,減少菸量或完全戒菸,達到以價制量效果。目前我國每包菸品售價平均約70元,比泰國77元、馬來西亞99元低,且菸價是新加坡的1/4、約美國和香港1/3,致使國人及青少年吸菸率無法快速下降。漲菸捐降吸菸率 為何漲了被罵?而根據國健署所做出的報告顯示,依國民健康局2007年委託研究結果,菸捐調漲20元可再減少15.45%菸品消費量及16%吸菸率,使吸菸人口減少60萬人。若菸品稅捐合計調漲25元,將可降低20.8%吸菸率,估計可減少74萬人吸菸,長期社會效益約2,960億!但近來卻有反對調漲二十元菸捐的聲浪出現,指稱,這些菸捐只是進了政府的口袋,並且被無效率的運用,恐怕政府是表面稱為國人健康好而調漲菸捐,私底下卻是中飽私囊,有去無回。菸害與人體所有癌症 幾乎都沾上邊可是如果把焦點單純的轉移到菸害對於人民健康的危害,不論是口腔癌、肺癌、肝癌,幾乎是人體上會出現的癌症,都與菸害有關,而在我國健保給付的規定之下,健保必須「全額給付多項癌末患者的藥物費用」,無疑是讓健保財務黑洞更加的擴大,讓健保資源大量挪用到癌症照護,使得其他種類的疾病所獲得的資源大量減少,如調漲菸捐確實能降低吸菸人口,先把菸捐被政府如何挪用擺在一邊,但是否也讓國人遠離癌症,讓健保更能保護不幸罹患少數疾病的民眾權益呢?

鼻塞流鼻血竟是癌 常誤認為鼻過敏

鼻塞流鼻血竟是癌 常誤認為鼻過敏#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經常性的鼻塞、流鼻水或許在一般人中僅是鼻過敏的症狀,但若有異常性的流鼻血或嗅覺問題,那得要提高警覺。台北慈濟醫院一名52歲病患一年多來、常感鼻塞甚至聞不到氣味,經耳鼻喉科及神經外科的檢查後,確診罹患罕見的嗅母神經胚細胞癌。嗅母神經胚細胞癌是一種罕見惡性腫瘤,在每年新增的罹癌患者中,發生機率為十萬分之五,好發於40-70歲間、男性比例略高(男:女=55:45)。這類腫瘤發病緩慢,位置接近鼻腔、鼻竇、顱窩與眼球等構造,罹病者常見症狀為鼻塞及流鼻血,而嚴重者嗅覺喪失、並造成失明。為解決鼻塞困擾,病患前往耳鼻喉科求診,初步檢查發現鼻腔裡佈滿異常多的息肉,於是緊急安排住院進行電腦斷層,結果發現鼻腔內居然有長達9公分的腫瘤,並吃穿了顱底。腫瘤容易無感 發現時已相當嚴重耳鼻喉科主任邱贊仁醫師表示,嗅母神經胚細胞癌之所以罕見,是因為從外觀而言,無法看出鼻腔內是有腫瘤的,此個案為腫瘤吃穿顱腔內的前顱窩,向上長到額葉,甚至吃掉3公分左右的前顱窩骨,患者都沒有感覺,且瘤的上方還有很大的水泡。醫師也提醒民眾,嗅母神經胚細胞癌的初始病症常不明顯,這類腫瘤剛開始是以鼻塞為常見症狀,由於台灣民眾有鼻過敏者很多,常不以為意。其實民眾一旦發現自身有鼻塞及異常流鼻血的症狀,就必須及早就醫,若能及早用內視鏡發現,進而切片檢查、確定病因,即可早期診斷與治療。

長期使用美甲燈 罹皮膚癌風險恐增

長期使用美甲燈 罹皮膚癌風險恐增#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喜歡做美甲的女性朋友可要當心了!因為根據美國的研究指出,長期使用美甲燈,恐怕會增壓罹患皮膚癌的風險。做指甲 美甲燈或指甲油都對人體不好進行這項研究的團隊,分析了兩名美國女性,這兩名女性都罹患了皮膚癌,但都沒有所為的皮膚癌家族史,進一步分析之後,發現他們都有定期做美甲的習慣,研究人員就指出,這可能是長期受到美甲燈曝曬的結果,因此提醒,愛做光療美甲的女性,最好能戴上防曬手套,最好只露出指甲的部分就好。另外,指甲油裏頭,也有許多化學物質,隨時都可能造成皮膚發炎的症狀,而抹去指甲油的去光水,也含有大量的甲苯或是丙酮等,長期接觸對指甲、肌膚、甚至健康,恐怕都會造成危害。這項研究已經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國人結腸罹癌5千人 四癌篩檢早療效果好

國人結腸罹癌5千人 四癌篩檢早療效果好#癌症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近年國人因罹患結腸、直腸和肛門癌症死亡人數共五千多人,而癌症病變只要早期發現、治療便可以遠離癌症威脅,因此,民眾應多加利用免費癌症篩檢服務,及早治療。101年國人因結腸、直腸和肛門癌死亡人數5,131人,大腸癌主要為腸內息肉變成惡性所造成,最近台灣劇場大師李國修也因罹患大腸癌第三期而病逝;乳癌死亡人數1,912人;口腔癌死亡人數2,566人,其實,癌症病變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都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4癌篩檢 遠離癌症為了喚醒民眾對健康照護自我覺醒,遠離癌症威脅,基隆市衛生局結合社區醫療院所,提供民眾免費癌症篩檢服務,以達到守護自己健康為目的。4大癌症篩檢對象如下:1)30-69歲婦女每年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2)45-69歲婦女接受2年1次「乳房攝影檢查」 3)30歲以上吸菸或嚼檳榔民眾參加每二年一次「口腔黏膜檢查」4)50至74歲民眾參加每二年一次「糞便潛血反應檢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