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

胎死腹中!竟是孕婦飲食不潔染菌所致

胎死腹中!竟是孕婦飲食不潔染菌所致#飲食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孕婦因反覆高燒至醫院求診,於超音波檢查時發現胎兒已無心跳,檢查發現,在患者血液中以及流產之組織中,均培養出「李斯特菌」,所幸即時治療引產救回一命。成大醫院產房主任許沛揚醫師表示,孕婦的絨毛膜羊膜炎為一嚴重疾病,常見於早期破水之患者,於破水後細菌自陰道上行而感染子宮腔。常見的症狀為孕產婦的發燒、異常腹痛、子宮壓痛及異常陰道分泌物。李斯特菌普遍存在於環境中,人類接觸到受汙染的食物便可能將李斯特菌一同吃下肚。常見的媒介包括:不潔的生菜、加工可食的肉類、冷藏的即食食品和未經高溫消毒的乳酪及牛奶。孕婦感染機會是常人17倍 且有流產可能夏天為感染的高峰期,且孕婦受到孕期荷爾蒙的影響及細胞免疫能力的下降,感染李斯特菌的機會是常人的17倍,且孕婦一旦感染後,李斯特菌便可能經由血液感染子宮及胎兒,造成胎兒的感染,甚至胎死腹中。許沛揚醫師建議,孕婦應勤洗手,並避免與孩童共用餐具或共享食物,也應避免食用未煮熟的肉類及接觸生乳以避免李斯特、弓漿蟲症及大腸桿菌的感染;接觸生雞蛋及其製成品,包括凱薩沙拉醬、美乃滋、蛋酒等,以防沙門氏菌的感染。

懷孕缺乏DHA 恐影響寶寶智力發展

懷孕缺乏DHA 恐影響寶寶智力發展#飲食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胎兒在媽媽的肚子裡,所攝取到的營養皆來自於母體,但你知道嗎?若在懷孕期間營養不足,對胎兒發展產生關鍵性影響,且根據懷孕的不同階段,對胎兒的影響也有所不同,若媽媽們不多留意的話,恐影響胎兒未來的健康狀況。懷孕間若缺乏重要營養 恐對胎兒造成影響根據台灣母胎醫學會鄭博仁醫師表示,懷孕的重要營養素,可分為前、中、後期三個階段來看:1)懷孕初期-葉酸/缺乏葉酸,將提高胎兒神經管缺陷、表面畸形和神經系統相關疾病的風險。2)懷孕中期-鈣質/懷孕4~6個月,若缺乏鈣質的話,除了會影響胎兒的骨骼發育外,出生後也容易罹患喉軟骨軟化症。3)懷孕後期-DHA/DHA是神經形成髓鞘質的關鍵脂質,有助於寶寶的腦細胞的完整性與視網膜發育,若在懷孕最後兩個月缺乏DHA的話,除了會對胎兒腦部的發育影響極大外,也會對IQ、EQ及智力的發展造成影響。但據台灣母胎醫學會媽媽孕期營養認知行為調查中發現,每一百位孕婦中,僅不到一人達到孕期每日飲食攝取標準,且調查數據更指出,孕婦們雖瞭解關鍵營養素的重要性,但攝取量卻遠不及標,認知與行為具高度落差。外食及點心攝取 為缺乏營養的關鍵雖然大家都知道要攝取營養,但此調查也發現有78%的孕婦們怕胖,但體重過重比例卻仍高達43.4%,而這種認知與行為間嚴重落差,長期外食恐為主因,具調查顯示,近7成的孕婦每天至少一餐外食。此外,點心攝取行為也是缺乏營養的關鍵之一,因擔心挨餓會影響寶寶健康,卻攝取一堆空熱量食物,像是鹹酥雞、餅乾、麵包及蛋糕等,鄭博仁醫師表示,高熱量點心補充過多,熱量恐難控制,且內含營養價值不高,因此在生活上應避免過甜、過油等空熱量的攝取。謹記營養原則 幫助胎兒擁有健康的發展最後, 為了給寶寶良好的未來發展,台灣母胎醫學提出簡單好記的孕期營養要點一少三多,只要少熱量、多DHA、多鈣、多葉酸,就能幫助胎兒擁有健康的發展,此外在日常生活中,醫師建議每天攝取深綠色蔬菜3份、魚類1份、奶類2杯,強化胎兒神經管、腦部及骨骼發展,若因生活型態或外食習慣難達飲食均衡,可適時補充富含DHA、鈣、葉酸等關鍵營養素的孕期營養品強化。

8種激活健康的飲食好習慣

8種激活健康的飲食好習慣#飲食

吃得好,疾病不來糾纏!吃美食雖然是一種享受,但也可能成為危害健康的疾病根源。想知道吃什麼才健康、怎麼吃才正確?快來學8種健康飲食法! 天才發明家愛迪生曾經說過一句話:「未來的醫生將不再使用藥物醫治人們,而是利用不同的營養來預防疾病發生」。這樣的觀念在越來越注重飲食的現代人生活中,似乎顯得格外醒目與重要。根據之前國外的研究顯示,體內的營養素比例失衡是導致亞健康的根源之一,這是因為維他命及礦物質對維持人體機能的平衡極其重要。人體必須靠攝取食物,並消化、吸收、轉換成營養素及能量之後,以維持日常生活的運作。而且,每個人都需要靠食物,來提供能量、幫助成長、建立身體機能和抵抗疾病能力。所以,日常飲食雖然可以當成是一種享受,也必然會帶來有害健康的危機。飲食不注意 慢性病來磨儘管食物對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不言可喻,且所有醫師都會認同,只要保持健康生活、適量喝水、保持大便通暢,多吃蔬菜、水果、雜糧等富含維生素和粗纖維的食物,少吃高脂肪食物,再加上適當運動與保持心情舒暢、充足睡眠,身體健康就不會是問題。然而,隨著國人經濟能力提升,飲食、生活型態及消費習慣改變,使得國人健康問題與疾病型態,逐漸由受營養、飲食與生活型態影響的「慢性疾病」,取代了各種「急性傳染病」。再加上國內食物供應環境與食品廣告行銷的影響,使得飲食供應系統朝「高熱量」、「高油」、「高糖」、「高鹽」,以及「過度精緻化」的發展,增加了國人肥胖及慢性病的風險。以聯安預防醫學機構曾經做過的調查顯示,現代人不良飲食習慣中,以「烹調方式不佳(煎、炒、油炸、碳烤、煙燻、醃漬)」、「每日飲水量低於2000c.c.」,以及「有睡前3小時進食的習慣」最為嚴重。現代人不良的飲食習慣列表(由聯安預防醫學機構提供)1)烹調方式不佳(煎、炒、油炸、碳烤、煙燻、醃漬):66.6%2)有睡前3小時進食的習慣:45.5%3)每日飲水量低於2000c.c.:47.7%4)有交際應酬與喝酒習慣:36.2%5)吃飯速度過快(咀嚼次數過少、進食時間少於10分鐘):24.4% 6)飲食偏重口味(包含鹹、辣、酸、甜):25.9%不生病飲食絕招大公開依據行政院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公布最新版的「國民飲食指標」建議:日常飲食依據飲食指南建議的六大類食物份量攝取,所攝取的營養素種類才能齊全。其中,三餐以全榖為主食提供身體適當的熱量,節省蛋白質,可以幫助維持血糖,保護肌肉與內臟器官的組織蛋白質。多選用高纖維食物,促進腸道的生理健康,還可幫助血糖與血脂的控制。少油、少鹽、少糖並多攝食鈣質豐富的食物,且多喝開水。1)飲食指南作依據,均衡飲食六類足/飲食應依照「每日飲食指南」建議份量,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尤其要吃足夠的蔬菜、水果、全榖、豆類、堅果種子及低脂乳製品。2)健康體重要確保,熱量攝取應控管/當熱量攝取多於熱量消耗,就會在體內囤積脂肪、使體重增加,因而增加慢性疾病的風險。了解自己的健康體重和熱量需求,控制熱量攝取,將體重維持在健康體重的範圍內(身體質量指數在18.5~23.9)<身體質量指數 = 體重(公斤) / 身高(公尺) / 身高(公尺)>。健康體重目標值= 22 ×【身高(公分)/100】×【身高(公分)/100】。3)維持健康多運動,每日至少30分鐘/維持多活動的生活型態。4)母乳營養價值高,哺餵至少6個月/母乳可以提供嬰兒成長階段無可取代的必需營養素,建議母親應以母乳完全哺餵嬰兒至少6個月。之後再逐漸加入副食品,以提供嬰兒成長所需的營養素。5)全榖根莖當主角,營養升級質更優/三餐盡量以全榖為主食,或至少有1/3的主食來自全榖類如:糙米、紫米、全麥、燕麥或雜糧等。全穀類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及植化素,對人體健康具有保護作用。6)少吃醃漬少沾醬,少吃油炸少熱量/不吃太鹹醃漬品、少沾醬。每日鈉攝取量應該限制在2400毫克以下。並且以天然食物原味為主,避免過度調味。此外,少吃油炸及高脂肪高糖食物。 7)含糖飲料應避免,多喝開水更健康/白開水是人體最佳的水分來源,應養成喝白開水的習慣。一般市售飲料含糖量高,經常飲用將不利於健康。特別是兒童喜歡喝含糖飲料,應注意飲料中的糖、調味料、熱量對健康的長期影響。8)少葷多素少精緻,新鮮粗食少加工/飲食以植物性食物為優先選擇對健康較為有利,且符合節能減碳之環保原則(此舉也對延緩全球暖化、預防氣候變遷及維護地球環境永續發展有益)。選擇未精製植物性食物,以充分攝取微量營養素、膳食纖維與植化素。9)購食點餐不過量,份量適中不浪費。10)當季在地好食材,多樣選食保健康/當令食材新鮮且營養價值高,最適合食用。這是因為盛產期的蔬果,不但價錢較為便宜,品質也好。而在地食材不但新鮮,且減少長途運輸的能源消耗,也更符合節能減碳原則。11)來源標示要注意,衛生安全才能吃/食物製備過程應注意清潔衛生、儲存與烹調。購買食物應注意食物來源、食品標示及有效日期。12)飲酒不過量,懷孕絕對不喝酒/假設要飲酒,女性每日不宜超過1杯(葡萄酒120-150c.c.、啤酒330c.c.、威士忌30-40c.c.等),男性不宜超過2杯。懷孕婦女絕對不可飲酒。提升健康度 你可以這樣吃想吃得健康的民眾,可以多參考以下優良飲食習慣。 1)避免暴飲暴食/根據研究顯示,暴飲暴食不但會傷害腸胃的正常消化與吸收功能、增加肝臟的代謝負擔,還很容易造成肥胖且不易「瘦回來」的情形,增加身體減重的困難度。2)進食時,保持心情輕鬆愉快、儘量不要說話/當用餐的心情輕鬆愉快時,腦神經及消化系統都能在最佳狀態下,進行食物的消化與吸收。而吃飯時說話,則會使咀嚼食物的次數減少、唾液分泌減少,從而影響消化功能。3)吃東西充份咀嚼/充分的咀嚼、讓牙齒上、下顎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傳送較多養分給腦細胞,有助於腦下垂體的功能。咀嚼本身也會運動到頭頂百會穴,促使腦下部產生飢餓荷爾蒙增進食慾,或有吃飽時停止進食。此外,咀嚼刺激人體最佳酵素—唾液的分泌,可以幫助胃腸進行充分的吸收及消化養分。4)遵守「早餐吃的好、午餐吃得飽、晚餐吃得少」的進食原則/早餐是一天之中最黃金的用餐時間,且由於是供應全日所需養分的重要一餐,因此絕對不能省略不吃。5)用餐次序很重要/除了三餐飲食分配、吃對食物外,正確的用餐次序對健康也很重要。正確的次序應該要先吃水果、喝湯、接著吃生菜,再吃熟食、米飯五穀雜糧。至於水果,最好留在兩餐之間吃。6)注意調味料的選擇/許多人常會為了美味,而添加不少的調味料。但是,許多人工加工調味料,像是防腐劑、安定劑、代糖等人工添加劑,長期大量選用都會造成人體健康的損害。事實上,有很多天然無害的調味料可供選擇。舉例來說,鹹味可用味噌、胡椒鹽、芝麻鹽……等來取代;酸味採用檸檬、蘋果醋……等;甜味則可用甘蔗、糖蜜、粗砂糖、黑糖…等。7)兩餐間隔4-6小時/兩餐之間的間隔太長或太短,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因為間隔如果太長,會引起高度饑餓感,影響勞動和工作效率;間隔時間太短,則會讓消化器官得不到適當的休息,影響下一餐的食慾及消化。一般來說,食物在胃裡停留的時間大約是4-5小時。因此,兩餐間隔4-6小時比較合適。8)飯後別馬上用腦/飯後,人體內的血液會集中流向消化器官,大腦因此會相對缺血。所以,飯後馬上用腦,會引起精神緊張、記憶力下降等問題,還可能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機率。因此,一定要在飯後休息半小時以上,再進入工作狀態。至於飯後的最佳選擇,是聽音樂及散步。(本文經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家庭醫學科廖俊凱醫師審閱) (文/本文經《財訊》雜誌「30歲就該存的3張健康保單」授權轉載)   

大腸癌術後飲食小撇步 低渣飲食為原則

大腸癌術後飲食小撇步 低渣飲食為原則#飲食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飲食習慣的改變,使得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逐年升高,對此,大林慈濟醫院凃宜辰營養師表示,造成大腸直腸癌相關飲食因素包括膽固醇、抽菸飲酒、纖維質攝取不足及過量攝取碳烤、煙薰食品、醃製和油炸類等食物。此外,少運動、久坐、高齡、蔬菜攝取不足、家族史等,也是其中發生的幾項原因。而目前大腸直腸癌仍以手術的方式治療,且越早發現存活率也越高,所以,在手術前飲食方面營養師也要提供小撇步讓病患們,可以同時兼具營養又補充體力。術前主要以清除糞便、降低感染機會為主在手術前主要以清除糞便、降低感染機會為主,所以,凃宜辰營養師建議,可在住院前的第三至四天開始吃清淡一點,像清粥、少纖維的葉類青菜,在術前二天可吃用果汁機打過的食物,而術前一天則是以喝米湯、運動飲料及濾過的果汁以補充水份。術後採低渣飲食為原則 建議少量多餐手術後的大腸直腸癌病患飲食步驟,待排氣後先喝水,第1~2天以清流質飲食為主,之後再採低渣全流質的方式,等到第3~7天時,再採取低渣半流質飲,慢慢6~8週後就可以低渣飲食、軟質飲食,再恢復到正常飲食即可。建議平時以少量多餐為主,可選用新鮮、細纖維的蔬果,像瓜果類、豆腐,在攝取食物必需注意避免產生脹氣的食物,包括豆類、牛奶、生食、油炸類等。凃宜辰營養師指出,清流質飲食為完全無渣,不會產生脹氣,也不會刺激腸胃蠕動,一般可選用米湯、清果汁等,但因為這種飲食無法提供足夠的營養,所以不建議超過48小時以上。低渣飲食原則,主食類以精緻五穀類製品,如白飯、稀飯、饅頭、吐司,黃豆類製品則是以非油炸過的黃豆類,像豆漿、豆腐、豆包、豆花等為主,蔬菜水果的部份建議用各種濾過的蔬菜汁及果汁,包括選用嫩葉、去皮及去籽瓜果類蔬果,及木瓜、哈蜜瓜、香瓜、葡萄、香蕉、西瓜、蘋果、梨子等纖維量少水果。最後,為了預防復發,凃宜辰也提醒,除了保持良好運動習慣,平日也要多攝取富含纖維的蔬果,多補充水份,同時避免菸、酒及含咖啡因、刺激性等食物。

預防失智風暴 留住記憶飲食6原則

預防失智風暴 留住記憶飲食6原則#飲食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台灣近年人口老化速度很快,統計發現65歲以上老年人口數多達256萬人,隨著人口數增加相對罹患失智症比例也提高,學者調查台灣目前失智症總人口超過17萬人,所以不容忽視它。高油脂飲食  增加失智風險老人失智症最常見為原發大腦神經退化性疾病居多,最常見的是阿茲海默症,另一種國人第二常見的失智症為血管型失智症,這是因為腦血管疾病或三高所引起的。成大醫院黃晉瑩營養師指出,據研究顯示,飲食中富含抗氧化物質、B群、多酚類、多元不飽脂肪酸成分,如:多攝取魚類、水果、蔬菜、適量咖啡和少量紅酒,可藉由抗氧化作用與防止類澱粉蛋白推積,降低失智症危險性。而值得注意的是,高油脂的西方飲食可能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因此,黃晉瑩營養師提供, 6個留住記憶的健康飲食法,提醒除了飲食要多多注意,也別忘了要調整生活型態與體重管理。1)全穀類為主食來源。2)適當吃些堅果及選擇適合的烹調用油(多選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如橄欖油苦茶油等。3)以魚類、黃豆製品、白肉取代紅肉,特別是每週至少攝取2~3次深海魚類。4)天天蔬果579並選擇五彩繽粉顏色蔬果,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質。5)每天1至2杯奶類,乳糖不耐者可用優格或低乳糖奶製品取代。6)適量飲用茶及咖啡。

醫訊/糖尿病健康吃—談飲食原則

醫訊/糖尿病健康吃—談飲食原則#飲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對於糖尿病患而言,為了戰勝糖尿病,常常要煩惱這不能吃、那不能吃的,但其實糖尿病飲食是以均衡飲食飲概念為基礎,藉由適當的飲食調整來達到合理的血糖控制,以延緩併發症的發生,是一種全民都適用的健康飲食。對此,亞東醫院特邀吳佳穎營養師主講「糖尿病健康吃—談飲食原則」,讓更多患者們能藉由此活動了解糖尿病的飲食原則,幫助大家快樂輕鬆選到對的食物,對此,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名稱:糖尿病健康吃—談飲食原則時間:5月12日(一)10:00~11:00地點:亞東醫院一樓思源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7728-1001

《還我睡眠》飲食8原則 找回好睡眠

《還我睡眠》飲食8原則 找回好睡眠#飲食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好的睡眠品質對白天工作與學習表現有很大影響,如果一個人長期睡眠不足,容易產生記憶力減退、情緒不穩等現象;且長期失眠的人如果單靠安眠藥來維持睡眠,不僅對身體有害,而且會產生依賴性。慢性失眠  恐造成暴躁、易怒而每個失眠的人都可能是因為不同因素影響,有些人會因為環境、飲食影響,造成短暫性失眠,會造成頭痛、頭昏,早上起來精神不濟,但當時間超過一個月,就有可能變成慢性失眠,這會造成身體長期累積疲累,無法放鬆修復,容易造成免疫系統下降,產生暴躁、易怒等問題,會影響日常生活。因此想要有好的睡眠,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洪若樸營養師建議,可從日常飲食習慣調整做起:1)一天不喝超過2杯以上的含咖啡因飲料。2)晚餐不要吃太多,建議吃一些含蛋白質的食物,如:肉類、魚類,可避免夜晚因飢餓而醒來。3)吃東西細嚼慢嚥,勿狼吞虎嚥、維持8分飽,晚餐時減少喝碳酸飲料、避免邊吃邊說話,吞入過多空氣,以免造成脹氣。4)晚餐、消夜別吃太鹹、過於辛辣的食物。5)避免睡前喝過多的水,造成晚上需不斷起來如廁,影響睡眠品質。6)減少酒精攝取,且不要在上床前2小時內喝酒,因為過多的酒精會刺激中樞神經,影響睡眠。7)睡前2小時吃些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質的食物助眠,例如1份水果加上少量的全麥麵包,盡量將熱量控制在200卡左右。8)平日飲食要均衡,也可適時補充含維生素B群、鈣、鎂的食物助眠。

醫訊/血油高怎麼吃講座

醫訊/血油高怎麼吃講座#飲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患,最常見的死因為心肌梗塞,主要導因是持續性的動脈硬化。且有報告顯示6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合併有血脂肪異常的現象,更加容易發生動脈硬化相關疾病。為增加糖尿病患者,在飲食方面能將血脂肪控制在理想範圍內,因此,特邀蘇筱媛營養師主講血油高怎麼吃,希望藉由此能讓民眾更加了解飲食對策,常保健康,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名稱:血油高怎麼吃講座時間:4月11日(五)10:00~11:00地點:亞東醫院一樓思源廳洽詢:(02)7728-1001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