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

飲食油膩血脂飆 中藥來控制

飲食油膩血脂飆 中藥來控制#飲食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現代人飲食偏油和高熱量,不知不覺中,這些過量的膽固醇、血脂肪、血糖造成的慢性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問題。醫師說,當開始出現三高情形,除了調整生活作息、改變飲食習慣、加強運動外,若是成效不佳,就可能要使用藥物來控制血壓、膽固醇、血脂肪、血糖等。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陳建宏醫師表示,也可利用中藥來控制血脂,除了低密度膽固醇、三酸甘油的下降有不錯效果,對於提升高密度膽固醇也有效。同時也可減少部分患者因為服用西藥出現不適的副作用。中藥控制  飲食、運動仍不可少50歲的林先生,有高血脂情況,服用降血脂西藥治療,因為副作用腸胃不適緣故,停用西藥改尋求中醫治療。服中藥3個月後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三酸甘油脂這些數值都已回復正常,而且服藥期間無腸胃不適等副作用。而陳建宏醫師提醒,一般來說,中醫療程大約3個月,但患者平日也應注意飲食控制,維持良好生活作息,保持恆心每日適度運動,以免之後血脂肪再度升高。

樂閱讀/父母以身作則 創造家庭正確飲食觀念

樂閱讀/父母以身作則 創造家庭正確飲食觀念#飲食

現代父母除了為跟孩子溝通不良而頭疼外,孩子的健康也是他們極為關心及重視的焦點。有一個爸爸愛兒心切,不惜和孩子翻臉,還規定他上網不得超過晚上十一點。「可是不到一個星期,他還是偷偷摸摸在夜裡兩點起來上網。」這個爸爸面對已經上高中,還不懂得遵守遊戲規則的兒子,有非常深的挫折感。「他隔天還要早起上課,怎麼寧可白天打瞌睡也要晚上偷上網?」爸爸實在無法了解兒子為何不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除了熬夜上網,孩子不懂得照顧自己的事還有很多,如:正餐不吃,只愛吃零食;光吃炸雞、漢堡,卻不吃蔬果;不喝白開水,只肯喝可樂、汽水……時代的趨勢?飲食習慣的改變,和工商業社會的興起、消費型態的變化,以及父母工作忙碌都有關係,相信父母每回看到新聞報導提及癌症、高血壓、糖尿病、洗腎等患者逐年增加,都不免對自己以及兒女的健康心生警惕。如果因為個人成長而開始調養,這表示我們懂得回歸生命的中心點,知道該善待自己的身體,學會和身體做好朋友。問題是早已脫離娘胎的子女,有自己的生活圈和個人的價值觀,也正一點一滴尋求獨立成長的道路,如果不能從小建立良好的營養習慣和規律的生活起居,等到孩子大了,父母才想要改變孩子,實在是需要毅力和方法。尤其近年來,精神疾病案例越來越多,那些憂鬱症、恐慌症、強迫症、躁鬱症患者,除了有些是遺傳或遭遇重大挫折因素之外,不少和個人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有關。例如,肉食過多者體內酸性成分高,容易造成衝動或情緒沮喪,唯有蔬菜水果充分攝取時,體內達到酸鹼平衡,身心才能和諧而愉悅。創造飲食樂趣鼓勵子女改善飲食習慣,父母得先「以身作則」,其次做到「創造家庭正確飲食的樂趣」。根據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公共衛生系一項針對八到十三歲孩子的研究指出:「父母經常喝可樂,孩子每個星期喝五次可樂以上的比例,比父母不喝可樂的孩子高出三倍。」也就是說,孩子的飲食習慣有時是耳濡目染、不知不覺中養成的,父母在勸誡孩子的時候也需要自我管理。至於「創造家庭正確飲食的樂趣」,我見識到有些父母的努力,例如:父母邀子女在假日一起上市場買菜,回到家全家人還一起洗菜、揀菜,並表演簡單的拿手菜。每天早晨孩子起床後,請他們到廚房餐桌上任選紅蘿葡、番茄、鳳梨、芹菜、蘋果、小黃瓜等之中的五種,並立即打成一杯營養可口的蜂蜜果菜汁喝。把五穀雜糧煮到柔軟好吃,再包上肉鬆、芝麻做成飯糰,讓孩子吃得齒頰留香。學到自製豆漿的妙方,讓子女隨時從冰箱自行飲用,便宜又營養。總之,子女的健康需要從小得到良好的引導,父母只要動動腦筋,一定可以讓孩子學到養生健身的好方法。(本文作者/吳娟瑜)(摘自/爸媽一句話,影響孩子一輩子/華文精典出版)

樂閱讀/吃當季!3月飲食生活重點

樂閱讀/吃當季!3月飲食生活重點#飲食

在冬天邁入春天之際,生理節奏急遽變換時很容易感到疲勞,身體無力、想打瞌睡的倦怠症也會跟著找上門來。這時,需要藉由均衡的營養攝取、適當的運動和休息來安定生理節奏,擊退倦怠症的辦法就是多吃齊菜、山蒜與桔梗等酸味蔬菜。飲食重點• 均衡的營養攝取/出現倦怠現象的主因正是因為在冬天疏忽了營養管理、與缺乏運動而造成身體的免疫力缺乏所致,因此在季節交替的時節身體的適應力會變得較弱。愈是活動量提升的春天時日、愈需要費心在均衡營養的攝取上才能維持健康。• 以天然食品作為主要菜單/鼻炎、哮喘與皮膚炎等有過敏症狀的人,在花粉開始飄散的春天季節裡特別需要多加注意。平常用餐時也需格外的小心,特別是菜單上應避免選擇速食食品,而是應該挑選天然食材。此外,需要經常清潔環境,盡可能隔離掉過敏源。• 養成有規律的飲食習慣與生活習慣/在活動量提高的春天,為了健康最重要的是過著有規律、節制的生活。即便只是改正生活習慣也是可以提升身體的免疫力。有規律的生活習慣第一法則是不要錯過早餐並且每餐都準時用餐。此外,搭配適當的運動與充份的休息來找出身體的節奏感也是很重要的。• 攝取抗氧化的食物/代表性的抗氧化劑是為他命B、C、E和胡蘿蔔素、硒等。請藉由補充豐富的蔬菜、水果等來攝取這些營養素並增加身體的免疫力。代表性的抗氧化食物有柑橘類與綠色花椰菜、青椒、高麗菜、紅蘿蔔、菠菜、鱷梨、番茄與西洋芹菜等,積極的將這些食材反映在菜單上進行有效率的營養攝取。節氣飲食/農曆的三月時分,天氣漸漸回暖,春燕紛紛歸來,百花也開始綻放了,為了享受這慢慢暖活起來的日子,此時最適合到山上或田野間,摘取杜鵑花製作成杜鵑花煎餅和核桃糯米切糕來享用。時令食材/• 蔬菜、水果:春季白菜、青蔥、山蒜、芹菜、苦菜、滇苦菜、歐芹、艾草、蕨菜、金橘。• 海鮮:黃花魚、白帶魚、鯧魚、石斑魚、牡蠣、菲律賓蛤仔、泥鰍、文蛤、巴非蛤、海帶、鹿尾菜、負子毛氈苔(Drosera prolifera)。(本文作者/孫晟熙)(摘自/吃當季:一年12個月的每日食譜/自由之丘出版)

外觀勝於口味!兒童偏愛好看好玩食物

外觀勝於口味!兒童偏愛好看好玩食物#飲食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可愛圖像的食物,總是可以吸引他人的口腹之慾,當然這其中也包含了小孩子,尤其是還未識字的幼兒來說效果更是明顯,對他們而言口味尚處培養期,所以外觀勝於口味。因此董氏基金會表示,讓食物變得好看、好玩,孩子就容易覺得好吃,也可多用卡通圖像、可愛擺盤、豐富色彩和趣味故事,吸引孩子愛上健康食物;而且研究亦發現,食物包裝有卡通人物圖,能吸引孩子主動選擇蔬果等健康食物。卡通喜好程度越深 影響力越大美康乃爾大學發表於《兒科及青少年醫學期刊》的研究表示,208位8~11歲孩童自由選擇要蘋果或餅乾,也可以兩者都拿;結果超過90%孩童都選擇餅乾,只有20%會選蘋果;但在蘋果貼上芝麻街人偶Elmo貼紙後,選蘋果的人數成長到35%。可見孩童喜愛的卡通人物,可提升孩童對健康食物蔬果等的好感及喜愛。另研究22位6~12歲兒童看卡通英雄照片,如蜘蛛人、蝙蝠俠等,邊看邊問:「你覺得他們會吃新鮮蘋果條還是薯條?」,接著再問孩子想吃哪一種,結果有45%孩子選擇新鮮蘋果條;但如果沒有事先詢問這個動作,就只有9%孩子會選擇新鮮蘋果條。添加創意 增加餐點喜好度董氏基金會再次呼籲,孩童有選擇權,但還缺乏判斷健康食物的能力;卡通包裝、玩具不宜用來行銷不夠健康的食品,但若用於蔬果、全穀等健康食物的包裝加分,反而可增加孩童對健康食物的喜好度。為了孩子的健康著想,讓餐點好看好玩變成首要條件,提升他們對餐點的興趣和喜愛度,進而攝取充份營養,多點巧思,就能使他們健健康康的成長。 

過年飲食不均 把握7原則吃得巧

過年飲食不均 把握7原則吃得巧#飲食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由於台灣超市全年無休,即使春節期間亦然,主婦大可不必一次買足整個年節的食物量,既不新鮮也不易保存;一次購買太多食材,為了消化存糧,容易餐餐都是大魚大肉上桌,反而讓身材走樣,健康更是大打折扣。年菜吃得巧 均衡7大類食物傳統年夜飯總是滿桌的大魚大肉,蔬菜、水果相對攝取不足,導致飲食不均衡,想要吃得健康又開心,阮綜合醫院營養室陳香吟主任指出,春節期間食材選擇上,以均衡七大類食物為原則:1)食用全穀類/白米若能添加糙米、五穀雜糧更好。甜年糕30公克、鹹年糕和菜頭粿50公克,就有 1/4 碗飯的熱量,勿過量攝取;且最好採蒸煮或先蒸熟再放入不沾鍋煎,降低油脂含量,糖尿病患要注意份量攝取,以免影響血糖。2)食用高纖維食物蔬菜/因為含有豐富纖維質的食物可預防及改善便祕,減少大腸癌的罹患機率,亦可降低血膽固醇,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3)豆魚肉蛋類選擇/以低脂肉品、魚肉、豆腐製品為主,採清蒸、燉煮方式烹調。應景的鮑魚、螃蟹、明蝦、烏魚子等,都含高膽固醇,應淺嚐即止。4)少吃高油脂食物/油炸、油煎、油酥及雞皮、鴨皮、魚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5)多攝取蔬菜/攝取蔬菜均衡年節飲食。6)水果份量拿捏/過年盛產橘子、柳丁、棗子等一次食用不要超過一顆;乾貨的龍眼乾、紅棗、葡萄乾也屬於水果,要算在水果的份量內。7)油脂酌量攝取/堅果種子類雖然應景,但都屬於高油脂食材,開心果15粒、杏仁 8 粒、油炸花生18粒,換算就有約70大卡熱量,酌量攝取,才不會過完年胖一圈。

樂閱讀/怎麼餵寶寶都不吃,怎麼辦?

樂閱讀/怎麼餵寶寶都不吃,怎麼辦?#飲食

媽媽遇到這種情況應該開始注意寶寶是否有偏食問題,建議家長最好先找出原因再來解決,觀察孩子到底是所有食物都不愛?或只有一種不吃?媽咪可從以下幾個方向探討:1)質地不適合/剛吃副食品的寶寶較有質地方面的問題,例如稀飯加絞肉或芹菜,很容易因為肉或芹菜質地硬而吐出;又如1歲寶寶長出的牙不多,卻很愛大人的食物,一吃到太硬的東西很難嚼碎就會吐出,家長誤以為寶寶不喜歡,其實是質地不適合。媽咪可以這麼做:• 買絞肉時請店家絞兩次,並且避免質地較硬的全瘦肉。• 先用舌頭和牙齦磨看看,如果太硬,代表寶寶不易咀嚼。• 選擇容易煮爛的蔬菜,如:瓜類、葉菜類,烹煮時要切細。• 點心也要仔細挑選,可以買寶寶米果比較好咀嚼、消化。• 剛吃副食品的寶寶,要注意的是質地,其次才是營養均衡。2)口味不喜歡/大人都有特別不愛吃或不敢吃的食物,更何況是孩子,每個小孩都有他喜好或討厭的口味。媽咪可以這麼做:• 剛接受副食品的寶寶,比較不愛味道太重的食物,像是太酸、太甜的果汁,媽咪自己要先試喝,必要時加開水稀釋。• 利用調味改變味道,例如酸的食物可加點糖;酸的果汁可與其他果汁加在一起,或加點蜂蜜(注意1歲以下幼兒要避免吃到蜂蜜)。• 用少量混在其他菜餚,例如害怕洋蔥,可切一點點和其他食物烹煮。• 家人陪寶寶一起吃,讓他覺得味道不可怕。3)不愛某種食物/寶寶也會特別排斥某種食物,例如很多孩子不愛紅蘿蔔、洋蔥、韭菜等味道重的食物,或因為第一次接觸也容易拒絕。假如真的不愛某種食物,要看缺了這項食物是否有影響,通常寶寶對飯、麵、魚肉類排斥性較低,蔬菜較有這類問題,剛吃副食品的寶寶,吃蔬菜其實主要在養成習慣,一兩種不吃並不影響生長。媽咪可以這麼做:• 選擇其他有甜味或氣味輕的蔬菜。• 烹調時做變化,如:切細包在水餃中、加起司焗烤。 • 做些寶寶喜愛的形狀,像是小熊、Kitty貓以轉移寶寶注意。• 孩子不愛的食物,可選擇外出心情好的時候再給他嘗試,比較能夠成功。4)有外在干擾因素/例如孩子正玩的起勁,媽媽卻硬要餵他,孩子當然容易抗拒。媽咪可以這麼做:等孩子玩到一個段落,或是先提醒,過一會兒再餵食。5)寶寶還不餓/如果寶寶一點也不餓,也會有吃不下東西的狀況。媽咪可以這麼做:等孩子有些饑餓感再餵。6)沒有嘗試過/要看孩子的個性,有些寶寶對新食物接受度高,比較沒問題,有些寶寶則要試過幾次才肯吃。媽咪可以這麼做:• 如果第一次會排斥,可再想其他方法,例如父母、哥哥、姊姊帶著一起吃,讓寶寶覺得一點也不可怕。• 混在寶寶喜愛的食物一起烹調,例如將紅蘿蔔切末一起炒蛋。7)情緒影響/例如寶寶感冒鼻塞沒胃口,味覺也不好,心情以及食慾自然會受影響。媽咪可以這麼做:• 營造好的用餐環境和氣氛。• 不舒服時千萬別勉強,例如喉嚨痛較難進食,可暫時以牛奶或配方奶為主。(撰文/林嬪嬙)(摘自/小兒科實用50問/今周文化出版)

樂閱讀/健康飲食新指標:我的健康餐盤

樂閱讀/健康飲食新指標:我的健康餐盤#飲食

美國農業部(USDA)在1992年頒布了「飲食指南金字塔」,是由哈佛大學的博士及專家共同研究而得出來,希望藉此指導美國人科學健康的飲食,成為營養學的指導原則。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美國人的腰圍比以前更粗,成年人體重超標,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的發病率也不斷上升,許多人開始對「飲食指南金字塔」的權威性提出了質疑。我也曾經做過調查,很少人會遵循這種飲食原則,也沒聽過哪個媽媽會依照金字塔比例作飯,大概只有營養師考試時會出這個考題,但營養師會這麼吃嗎?恐怕也不見得。2011年6月2日,美國農業部部長湯姆.維爾薩克(Tom Vilsack)公開發表「我的健康餐盤」(My Plate),他將一個盤子區分成四個色塊:紅色代表水果、綠色代表蔬菜、橘色是全穀類而紫色代表蛋白質;盤子外的藍色區塊則是乳製品。這個組合取代了在美國已使用近20年的飲食金字塔,成為新的美國飲食指南。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Michelle Obama)更是對此讚譽有加,大力支持。為了更適合國人使用,我把「我的健康餐盤」修改了一下,歸納出一個「四三二一法則」:將一餐飯劃四等份,其中有三份植物性食物、兩種蔬菜、兩種水果、一份動物性食物。只要每餐都按照這個比例吃,就算是吃漢堡、吃碗麵,也可以這麼分配就會健康,就能變瘦,不管你有錢沒錢都做得到。例如一碗陽春麵沒有肉和蔬菜,那就多叫兩片肉、一盤燙青菜,回家再吃點水果也行。任何健康原則都必須簡單易懂生活化,才能真正落實,只是「空談」,無法幫助你找回健康。(本文作者/王明勇)(摘自/遇見生機/大喜文化出版)

樂閱讀/教導兒童正確飲食小技巧

樂閱讀/教導兒童正確飲食小技巧#飲食

做我這一行的,永遠離不了「吃」,我不特別愛吃,卻是個很會吃的人,但依然維持瘦削的身材。常常有人問:「王老師,為什麼你怎麼吃都不會發胖?」我總是回答:「我不挑嘴,而且葷素不拘,我不是不食人間煙火,只是知道怎麼吃比較健康而已。」我若勉強自己不吃肉會有壓力,那我就不會這麼做,但我知道要吃什麼肉比較乾淨健康。我們一家都是有機的支持者,尤其是我的小孩,從在媽媽肚子裡就開始接受有機飲食,為了培養下一代正確健康的飲食觀,我和太太打從孩子出生後,就更加注意飲食方面的小細節,希望孩子們能從小建立正確的飲食習慣。例如,偶爾我會讓他們喝珍珠奶茶,但一定選加鮮奶而非奶精粉的珍珠奶茶;我喝咖啡搭的是鮮奶而不是奶油球,加的是紅糖而不是白糖。多下了這層功夫,就比加奶精、白糖的人少了一些中風的機率。我的小兒子今年小二,就能成功投籃,伏立挺身可以做二十下,仰臥起坐也可以做個二、三十下,因為吃有機食品的小孩底子好,從小很少生病。現代很多小孩子不吃五穀飯,我家小孩卻都是吃五穀飯長大,隨便打個有機蔬果汁,他們也喝得津津有味,市面少見的苜蓿芽、甜菜根也都照吃不誤。其他人不這麼吃是因為不懂,不懂沒關係,只要被教育了就會開始注意,我到世界各地演講,分享的就是這樣的概念,因為不管是哪一種人,只要吃對了就會健康;吃錯了,即便是再怎麼優異的人種,也難逃病魔的侵襲。我對我的小孩還有一個特別的要求:「沒有吃過的東西不可以說不好吃。」只要沒吃過,就算是榴槤、臭豆腐,也不能說不好吃,如果吃過了覺得不好吃而不吃,那我可以接受,因為食物好不好吃很主觀,但食物營不營養卻是可以客觀判斷的。所以,面對食物時,千萬不要有先入為主的成見,多方攝取不同食物的營養,給自己一個贏回健康的機會。(本文作者/王明勇)(摘自/遇見生機/大喜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