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關節

想動?不必等膝關節解「凍」!自體軟骨細胞層片助軟骨再生!

想動?不必等膝關節解「凍」!自體軟骨細胞層片助軟骨再生!#人工關節

年輕時籃球場上跑跳衝撞,使得57歲的吳先生近年飽受膝關節提早退化所苦,不僅日常活動疼痛不適;就連停好車、離開駕駛座,都還得先「暖身」一陣子,等膝蓋解「凍」,才能邁開步伐,生活品質大受影響!所幸,去年他接受「自體軟骨細胞層片移植」治療,成功讓膝關節活動度重新解「鎖」;不但再度邁入健身房,他也打算趁著國境解封,重拾旅遊各國的退休生活。 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指出,「自體軟骨細胞層片移植」可用於外傷性或是退化性引起關節炎合併軟骨缺損的患者。經評估軟骨缺損在一定程度以內,先取出其自身膝蓋軟骨細胞,在體外培養成細胞層片,然後再手術移植回軟骨缺損部位,藉以修復缺損,緩解疼痛不適。 「換關節」或「症狀治療」只能二擇一? 自體細胞層片修復軟骨,成治療新選擇! 根據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的盛行率約15%,估計全台有350萬人飽受關節疼痛之苦。面對膝關節退化,過往主要視患者軟骨缺損與症狀嚴重程度,決定使用復健、口服藥物以及關節內注射等非手術療法緩解症狀,或是手術治療、更換人工膝關節。 以吳先生為例,多年累積運動傷害,不僅膝蓋半月板破裂、軟骨缺損,長期下來也引發退化性關節炎。為了解決膝蓋疼痛困擾,吳先生不僅做過各種注射治療,甚至微創手術、截骨手術、清創手術,大大小小手術做了5次,但是,就是無法徹底解決問題,一段時間後,症狀便會再出現。 雖然也有人說乾脆就換人工關節好了,但是吳先生只有57歲,自覺換人工膝關節似乎有點早,所以才在去年九月決定接受自體軟骨細胞層片治療。追蹤迄今將近五百天,不僅能夠進行間歇訓練,影像檢查也顯示軟骨確實再生、正慢慢增加厚度。他正計劃明年四月要飛往京都賞櫻。 退化加意外,藥師為新冠確診者送藥跌傷膝蓋 選擇細胞層片移植盼膝關節修復,找回行動力 今年58歲的社區藥師李先生,也在今年八月接受右腳膝關節軟骨細胞層片植入治療。李藥師在疫情期間配合政策,協助將抗病毒藥物送往COVID-19確診者家中,沒想到有一天送藥途中,因為患者所居住的三合院水溝沒有加蓋,雜草蔓生,一不小心就踩空、撞傷膝蓋。 「其實原本膝蓋就有些退化,也有聽說這項技術,本來還在猶豫。結果剛剛好撞到,就覺得應該是注定要做治療。」李藥師說,主要也是因為這麼多年來看著來領藥的病人,從可以自己走路來、到行走困難、終至無法出門,認知到能不能好好走路,對於生活品質以及健康的影響實在很大。 透明軟骨、多層細胞層片量身訂製 配合醫療團隊三人快手,成績亮眼超越原創 「關節炎治療最困難在於軟骨再生!」杜元坤院長指出,關節軟骨多數為「透明軟骨」,這種軟骨具有黏性及彈性,可以保護骨頭間的撞擊及傷害,其功能就有如汽車避震器一般。傳統治療雖能延緩關節炎惡化速度,但因為無法重建透明軟骨,許多患者最終仍然免不了需要接受人工關節置換。 「細胞層片」這項技術,源自於日本東海大學Sato教授,杜元坤院長表示,它是利用環境溫度變化進行細胞培養以及剝離,當溫度較高時,細胞可以貼附生長,一旦溫度降低,就能造成整層細胞剝離。「移植的細胞可以堆疊三層到五層,根據病患的需求量身訂做。」更重要的是,「能成功培養出片狀、柔軟的『透明』軟骨層片。」 而義大醫院在植入時為了使得層片植入時黏著度更佳,會在要黏附層片的軟骨位置鑽出一些小洞,讓身體在修復的同時促進細胞層片密合;最後再由三名醫師組成團隊在手術室裡合作,加速完成細胞層片植入。 義大醫院迄今收治60名病患。年齡介於25-70歲之間,有14人已經追蹤2年。另外有6成完成雙邊膝蓋手術。術後追蹤發現,除了病患主觀感受明顯進步,經過MRI追蹤檢查也可看到患者透明軟骨再生,而且可以回到正常軟骨厚度。部分人甚至達到完全健康膝蓋的狀態。 不過,並不是所有軟骨缺損的患者都適合細胞層片移植!杜元坤院長表示,若是自體免疫、感染、癌症等造成的關節軟骨破壞,就不適用。病患也必須先經X光片診斷確定是中度以下(未達第四級)退化性關節炎,且其軟骨缺損部位面積大小適當,大小之軟骨缺損部位面積。 義大醫院除了正在評估未來是否有機會將這項技術擴大使用於膝關節以外的部位,像是肩關節、髖關節等;近來也完成以IPS細胞(誘導性全能幹細胞)與外泌體注入關節腔、促進關節軟骨再生的實驗,希望有朝一日不需先取自體軟骨細胞培植層片,就能幫助病友完成治療。

骨髓炎反覆發作還骨折感染恐截肢!醫拚30次手術為她保住雙腿

骨髓炎反覆發作還骨折感染恐截肢!醫拚30次手術為她保住雙腿#人工關節

55歲婦人因風濕病造成膝關節嚴重變形而動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卻種下難治型慢性骨髓炎的遠因,在20次住院控制反覆發炎中,又不慎跌倒骨折,再遭到細菌感染。一般而言「截肢」或許是不可迴避的選項,大林慈濟醫院骨科部骨腫瘤及關節重建科主任謝明宏卻與整形外科聯手治療,歷經30次手術,並置入腫瘤型人工膝關節,總算讓病人正常走路,重回健康生活。

我要如何選擇人工膝關節?醫師建議先比較「這3點」

我要如何選擇人工膝關節?醫師建議先比較「這3點」#人工關節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採訪報導)一名70歲老翁是膝關節炎患者,因為害怕術後疼痛、10~20年後要再次手術置換等原因,遲遲不願換膝,最終膝蓋劇烈疼痛、失去活動能力,更連帶使得心肺與代謝功能的負面影響,導致體重快速增加、易喘,最終無法外出。醫師指出,有許多關節炎患者因害怕術後適應不良,而拖延最佳換膝治療時機,究竟患者在進行換膝手術時該怎麼選擇,步入中老年後又該如何進行養護膝蓋的日常訓練呢?傳統換膝手術有3大不足郵政醫院院長陳健煜表示,全人工膝關節手術每年造福台灣約3萬人,以改善退化性關節炎所帶來的不便,但傳統膝關節置換手術,需仰賴醫師臨床經驗來判斷關節置放軸位、切除骨頭,且存在「3大不足因素」,使得部分患者出現術後疼痛、磨損的情形: 左右膝共用同一款人工關節 尺寸選擇彈性較低 版型與關節結構有差異陳健煜說明,患者在術前若希望選擇最符合自己需求的人工膝關節,成功換膝並獲得最優化結果,需考量以下3點:考量1:人工膝關節是否區分左右膝1. 注意保留「骨本」:部分全人工膝關節為左右腳共用同一種人工關節,脛骨端也沒有左右腳之分,手術中需仰賴醫師專業判斷、分別截去左右腳骨頭,以克服人工關節先天設計上的不足。若在術前就選擇分有左右腳的全人工膝關節,能保留更多患者自身的骨骼結構,減少術中需要截掉的原生骨頭。2. 關節覆蓋面積最大化:以往人工膝關節多做成左右對稱形狀,但其實脛骨的結構非左右對稱,而是有一邊較大、一邊稍小之分,患者可選擇改良後更符合脛骨形狀的人工膝關節,才能達到最大化脛骨表面覆蓋,還原人體自然軸線排列的效果。3. 提高貼合度,降低不適感:由於膝關節的施力構造分為「內支撐外旋轉」,選擇形狀貼合度更高的人工膝關節,有助於患者術後復原,且大幅減少因截去骨頭、不夠貼合所導致的不適感受。考量2:選擇與自身關節形狀誤差最小的尺寸由於全人工膝關節與原生骨頭只要存在大於1厘米的誤差,術後就易產生僵直、疼痛、感染或骨水沒清除乾淨等不穩定性,甚至因擺位不佳而易磨損。不同患者應依其膝關節構造選擇符合自身形狀的全膝關節,亦有助醫師施行手術時更準確,減少術後誤差導致疼痛的狀況。考量3:版型是否能依需求選擇增高或增寬傳統全人工膝關節版型選擇不多、貼合度存在誤差,常使得膝關節與原生軟組織摩擦造成疼痛,甚至位移、轉向,關節鬆脫等後遺症,導致患者在術後10~20年後需再次進行膝關節置換。目前已有增高、增寬等更多版型可供患者選擇,不僅較貼合骨骼,也有助於術後日常運動中減少位移、轉向等問題。膝關節保養之道?醫建議做好2件事關於膝關節要如何保養?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骨科部部長黃炫迪也補充說明,40歲以後人體肌力快速流失,尤其在大腿肌力變化更明顯,若肌力不佳,恐連帶影響膝關節的活動度,增加磨損與傷害風險。建議日常養護膝關節,需培養2大良好習慣: 體重控制 大腿肌力訓練黃炫迪提醒患者,若退化性關節炎嚴重,且採取保守治療後症狀無改善,就可與醫師討論是否進行置換,選擇最符合需求的全人工膝關節,避免因擔憂換膝術後問題多,反而忍痛,影響身體狀況與退休生活。

不忍了!婦膝蓋長骨刺「上廁所都痛」用它免換人工關節

不忍了!婦膝蓋長骨刺「上廁所都痛」用它免換人工關節#人工關節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採訪報導)一位60歲婦人,20多年來有腳拇指外翻以及扁平足宿疾,長期下來導致膝蓋也受到壓迫,不但行走困難,嚴重時甚至連想要上廁所,都得雙手撐牆、身體緩慢往下移動,才能順利坐馬桶如廁。就醫後才知道,原來膝關節已經長了骨刺。原本醫師建議她等年紀大一些再來換關節,但婦人擔心年紀大復原能力恐變差,轉而接受「自體軟骨細胞層片移植」,並在1年內完成雙腿細胞層片移植手術後,現在終於每天早晨可以在自家附近斜坡走道散步2、30分鐘,不用再忍痛蝸步前進。每5人就有1人關節退化!除年紀大還有這3大因素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表示,「自體軟骨細胞層片移植」是利用患者自己膝蓋軟骨細胞,在體外培養成細胞層片,然後移植回患者軟骨的缺損部位。由於覆蓋在缺損部位的軟骨會持續增生,增加軟骨厚度,透過核磁共振(MRI)追蹤檢查顯示,多數患者最後可以達到和正常軟骨一樣的厚度,使患者在行動上的疼痛程度以及生活品質獲明顯改善。膝關節軟骨損傷是常見的退化性疾病,根據統計,台灣膝關節退化的盛行率約為15%,估計全台有350萬人飽受關節疼痛之苦。其中58歲以上長者,每5人中就有1人有關節退化問題。除了因為上了年紀導致器官退化,部分人也可能因為意外、外力、運動傷害等因素造成軟骨損傷。杜元坤指出,一般復健、口服藥或非手術治療等,僅能緩解輕度關節退化症狀,但無法治癒軟骨缺損的問題、徹底解決患者困擾。且軟骨缺損仍會隨著時間持續惡化,當膝關節軟骨嚴重缺損時,患者只能選擇傳統更換人工膝關節的治療方式。免換人工關節!僅需2次手術「軟骨可重新長出」而患者接受人工膝關節手術後,雖能正常行走、伸直、彎曲,但無法進行旋轉的關節動作,運動姿勢的靈活度也因此受限。相較自體軟骨細胞層片移植後,長回來的軟骨就如同天生的軟骨,可以應付所需要的姿勢與動作,不僅是日常動作,就連運動也不會受限。杜元坤說明,細胞層片移植手術分2階段進行,第1階段醫師會先透過關節鏡手術,從患者非負重部位軟骨採集軟骨細胞,並送到細胞製備場所,培養出片狀、柔軟的「透明」軟骨層片。經過3到4週,待細胞層片順利培養完成後,第2階段手術即將培養完成的細胞層片,移植並完全覆蓋住患者軟骨缺損部位,待4週後軟骨細胞層片穩定,就可進行漸進式運動復健。「相較於關節鏡骨髓鑽孔手術,生長出來的是沒有彈性的纖維軟骨。」杜元坤解釋:「透明軟骨才是真正健康有功能的正常軟骨。」絕大部分患者在進行軟骨移植後6個月內回復正常生活,大幅改善生活品質。除了病患主觀感受明顯進步,回復到幾乎無痛的關節活動程度。經過MRI追蹤檢查也可看到患者透明軟骨再生,且可以長回到正常軟骨厚度,部分人甚至達到完全健康膝蓋狀態。杜元坤表示,目前包括退化性關節炎、運動傷害、車禍外傷等造成的膝關節缺損,都可以接受自體軟骨細胞層片移植治療,但若是自體免疫、感染、癌症等造成的關節軟骨破壞,就不適用。未來,此項治療是否能應用在肩關節、髖關節等部位,也尚待更嚴謹的評估。

站著刷牙膝蓋咯咯作響 微創膝關節鏡緩解疼痛

站著刷牙膝蓋咯咯作響 微創膝關節鏡緩解疼痛#人工關節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85歲林婆婆被膝蓋疼痛困擾多年,起身、蹲下都困難,站著刷牙膝蓋甚至會咯咯作響,經診斷為退化性關節炎後期合併股骨髕骨外翻,醫師建議手術治療,家屬擔心置換人工關節風險高,希望能以最低風險的方式緩解症狀,經過討論後選擇膝關節鏡微創手術,清除關節內骨刺、發炎絨毛及外側支持帶放鬆術,林婆婆當天即可下床,且隔天出院,生活品質獲得極大改善,已經不用天天跑醫院復健。健身姿勢錯誤加速膝蓋磨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骨科醫師羅逸帆指出,膝蓋不僅支撐我們的體重,許多額外的負重及運動,無形中加重其負擔。來門診的病患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疼痛來自膝蓋,尤其運動及健身蔚為風潮,但錯誤的姿勢往往加速磨損,進而引起發炎及疼痛。根據最新退化性膝關節指引,合理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配合復健及生活調整,約80%的患者可以獲得緩解,不一定需要手術治療。若藥物控制及復健效果不彰,或症狀困擾生活,則有必要考慮手術。膝關節鏡最大的優勢為傷口小(四個0.3公分的小洞)、手術時間短及不破壞太多組織,卻能有傳統開放式手術的處理效果。其適應症包括:半月軟骨及關節軟骨傷害,韌帶受傷或斷裂、游離體、關節炎和滑膜炎、滑膜皺褶增厚、膝蓋骨股骨關節障礙、關節感染等。甚至可以在術中評估韌帶鬆弛與否,以及是否需要換關節,除了把可能造成疼痛的游離體及發炎物質清除外,可以對於軟骨磨損做刺激誘發,術後合併增生療法修補受傷組織,延長膝蓋使用年限。術後配合增生療法 止痛藥用量顯著減少國外部分研究發現,單就膝關節鏡清創手術而言,其一年後治療效果有些爭議。但羅逸帆在術後配合增生療法使用,患者消炎止痛藥的用量有顯著減少,這對於胃腸黏膜較為脆弱且不願常跑醫院復健的年老族群及而言,幾年一次的進廠維修,不失為一個可考慮的手術選擇。近期某些研究指出,膝關節有一個名為滑膜皺襞的構造,當年紀越大或發炎時,這構造會變粗、變得有阻力,會加速軟骨的磨損,若能以關節鏡清理移除其構造,可延緩退化及發炎機會,進而減少消炎止痛藥用量及復健的時間。關節鏡手術一般可採取半身麻醉,除了術後隔天有些微腫脹外,患者可立即下床活動,且除了增生療法及部分手術耗材(低溫電燒)外,其餘皆為健保給付。

經正前位微創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不傷肌腱復原快

經正前位微創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不傷肌腱復原快#人工關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53歲的翁小姐平常有跳國標舞的習慣,近日因車禍導致左側股骨頸完全位移性骨折,醫師考量翁小姐骨折較嚴重,但年紀較輕且有運動習慣,故建議接受經正前位微創人工關節置換手術,術後當天立刻開始簡易復健,隔天便可下床使用助行器,兩周後即正常行走,並開始練習國標舞基本動作,目前已回復到原本的日常生活。 術後隔天可下床 兩周後脫離拐杖台南市立醫院骨科醫師張浩銘表示,造成髖關節疼痛的原因相當多,最常見的包括髖關節退化、自體免疫性關節炎、缺血性股骨頭壞死、骨折、先天性髖臼發育不全等,患者會有疼痛、關節活動受限等症狀,一般可藉由理學檢查及X光進行診斷,若病灶較細微,亦可進一步做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治療會先採取較保守的方式,包括減重、改正姿勢、復健物理治療及使用消炎藥物,若效果不彰才會建議評估是否需要接受髖關節全/半置換手術。過去傳統髖關節手術分為經前外側與經後側兩種術式,兩者皆以側躺姿勢由大腿外側切入,此兩種方式雖可改善髖關節疼痛問題,然而經前外側需切開肌腱,術後較容易有肌肉疼痛,抬腿無力,跛行等情形;經後側的術式又有較高比例造成術後髖關節脫臼,活動上會有所限制,故兩者皆有其缺點。 張浩銘表示,經正前位微創髖關節手術最大的優點除了能解決髖關節疼痛外,也保留了大部分大腿肌肉與軟組織的完整性,手術以躺姿進行,由大腿正前側切入,通過肌肉之間的間隙,以不破壞肌肉組織的方式進入髖關節,且在術中可以立即評估雙腳長度與角度,如此一來,術後當天或隔天即可下床,抬腿復健與使用助行器,兩周後可脫離拐杖,三個月後即可開始練習較高強度運動,協助病患快速回復正常生活。 術後有較高比例可回復運動 治療髖關節另一種選擇整體來說,經正前位微創髖關節置換手術,優點包含術中不需切斷肌肉組織、術中立即評估雙腳長度與角度、病患術後疼痛感較少、恢復期較短,可快速開始復健,且手術後有較高比例回到運動場上,除了髖關節置換之外,其他包括髖關節軟骨成型手術,股骨頸骨折復位,也可以使用此種術式,提供治療髖關節另一種選擇。

痛到不會笑 9旬嬤換膝關節重新趴趴走

痛到不會笑 9旬嬤換膝關節重新趴趴走#人工關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96歲劉奶奶自主生活能力強,總是笑口常開,子孫們暱稱她陽光阿嬤,直到最近左膝關節嚴重退化,痛到猶如骨頭炸裂,「幾乎快忘了怎麼笑」,讓子女十分不捨,奶奶不想坐輪椅造成子女照顧負擔,決定接受全膝關節置換術,術後劉奶奶開心說:「又可以四處趴趴造!」 活潑樂觀、獨立自主的劉奶奶從15歲開始工作,一直到70歲退休,曾種過田、在工地挑重物、賣蔬菜水果,60歲於鐵路局退休後仍閒不下來,又至銀行、信用合作社等機關協助煮大鍋飯,直到所有孩子成家立業,才卸下重擔。 餘生不願坐輪椅 接受全膝關節置換術不過劉奶奶65歲時開始感到雙膝痠痛,但不影響她工作、參與社區唱歌、舞蹈等活動,直到兩年前右膝痛到受不了,才決定求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黃揆洲開刀治療,術後恢復良好,除了行走自如,日常生活也不需子女協助。   只是另一邊左膝狀況也不佳,奶奶透露經常痛到笑不出來,在逐漸難耐疼痛,以及不想造成子女照顧負擔考量下,她不希望餘生以輪椅代步,因此經評估身體狀況許可後,再度尋求醫師協助,決定接受全膝關節置換術。 術後劉奶奶恢復良好,繼續四處走動串門子,保持腿部一定的肌肉量,延續自給自足的養生生活,讓家人感動:「家有健康獨立的長輩,是兒孫們的福氣!」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醫療副院長黃揆洲指出,膝退化關節炎是一種逐漸惡化的關節疾病,與老化、體質、關節受傷和過度使用有關,當關節面軟骨因嚴重磨損破壞,使得硬骨直接摩擦,往往導致疼痛、功能受限和行走不便。 選擇與疼痛共處 生活品質大幅下降黃揆洲表示,三年半來接受人工膝關節手術的患者中,85~90歲佔5%,90歲以上約佔2%,這些患者術後功能大多可以恢復,病痛也大多減緩。因此對於這些超高齡長者,術前只要詳細評估身體狀況,麻醉手術前特別小心,大多數均有不錯的結果。唯有對這些超高齡患者,兩側同時置換風險較多,必須仔細評估,可加速恢復狀況。 黃揆洲提醒,門診時常見到許多長輩飽受膝關節炎所苦,仍遲遲不敢接受手術治療,除了擔心年事已高,也害怕無法承受術後疼痛,便選擇與疼痛共處,往往使生活品質大幅下降,但現今全膝關節置換手術發展日新月異,建議患有嚴重退化性膝關節炎的長者,可赴醫評估治療,重拾健康快樂的生活品質。

骨頭壞死手不舉 換關節重拾梳頭樂趣

骨頭壞死手不舉 換關節重拾梳頭樂趣#人工關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60歲的黃女士是洗腎患者,兩年前開始出現左、右邊肩關節疼痛的情形,甚至嚴重到雙手無法舉起,連簡單的梳頭髮動作都變成困難的事情。經醫師診斷發現,由於黃女士長期洗腎,造成肩關節股骨頭壞死,所幸由醫師為她進行新型的人工關節置換手術,術後手部可自由活動,黃女士也開心地說:「終於可以好好梳頭髮了!」腎衰竭導致血磷上升 造成骨頭病變大千綜合醫院骨科醫師容志雄表示,骨頭壞死是洗腎患者常見的併發症,主要是因為腎臟衰竭,導致血磷上升及血鈣下降,因此造成骨頭病變。除了洗腎患者外,長期酗酒、有免疫疾病或骨折患者也容易發生同樣情形。置換新型人工關節 可恢復生活功能過去舊型的人工關節,可以減緩患者疼痛感,但無法讓手部恢復活動超過90度,因此許多動作都沒辦法進行;新型的人工關節不僅可解決疼痛問題,術後緩者經過復健訓練,即可恢復正常活動及生活功能,因此對於年輕且骨折較嚴重的患者,建議可選擇新型人工關節,確保日後生活機能不受影響。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