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

牙周病不治療 恐患慢性疾病

牙周病不治療 恐患慢性疾病#失智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陳小姐長期牙齦腫痛,原以為是因工作壓力造成不適,遲遲未理會;但最近疼痛感益發強烈,她隱忍不住才至牙科求診,原以為洗牙就可解決問題,殊不知嚴重牙周病已經纏身!刷牙出血、咀嚼無力 牙周病徵兆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牙周病科許璧娟醫師表示,根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人口完全缺牙比例近2成,除了影響咀嚼功能,造成消化不良、營養攝取不足之外,也可能破壞外觀與降低語言功能,甚至造成心理壓力影響健康。國內外眾多研究也證實,牙周病與許多慢性疾病都有極大的關連性,例如糖尿病、心臟病、腎臟病及失智症等。此外,台灣成年人罹患牙周病的比率超過半數,牙周病在初期難以自我查覺,部分人30歲左右就會逐漸出現牙周病徵兆,例如刷牙時容易出血、咀嚼無力、齒齦不時隱約腫痛等,而40、50歲通常是疾病好發或症狀外顯的高峰期。許璧娟醫師指出,臨床上,常見民眾因長期疏忽或生活忙碌,無暇就醫或定期檢查,等到忍無可忍才求診時,已有多顆預後不佳或無望的患齒,錯過黃金治療期,必須接受手術或複雜性治療來保全,甚至不得不拔除以遏制持續感染與後續口腔重建的情況發生,結果花費更多的時間與金錢,治療過程也更加辛苦。擁有健全銀髮生活 從口腔照護開始在牙醫師全國聯合會呼籲下,政府於2011年推出牙周統合照護計畫,推廣口腔衛生教育,希望藉由牙周病基礎治療,保健國民的齒齦;幾年下來,成效逐漸顯著與普及,估計因及時診療而免除拔牙命運的患齒達數十萬顆,嘉惠上百萬人次的民眾。因此,期待擁有健全的銀髮生活,就不能忽視口腔照護,許璧娟醫師提醒,牙齒有不適要立即就醫,並定期至牙科檢查,替自己鞏固牙周健康做個樂活人。

吃黑巧克力6大好處 可護心防失智?

吃黑巧克力6大好處 可護心防失智?#失智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今天是浪漫西洋情人節,長久以來,甜膩香醇的巧克力是傳達愛意的首選,事實上,巧克力也有不少好處,根據澳洲中西醫研究所研究員指出,可可中的化合物黃烷醇有助於降低血壓。因為黃烷醇可在體內形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可促使血管壁放鬆及擴張,因而降低血壓。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醫師表示,建議選擇成分60%以上的天然純黑巧克力,而不是添加糖及大量高脂肪牛奶的巧克力,以免導致肥胖及心血管疾病。好處1  保護心臟抗老化黑巧克力因可可成分較高,能降低血壓、保護心臟。因為可可中含有黃酮類化合物,黃酮醇有抗氧化的功效,這些抗氧化作用可以保護脂肪不受自由基傷害,所以被認為具防癌、抗老化功效。好處2  適量補鐵不貧血黑巧克力除可降低血壓,還可以提高人體內的鐵含量,黑巧克力有著與菠菜相當的鐵含量,對於平常有缺鐵或受貧血影響的人,不妨隨身攜帶一片巧克力。好處3  降低癡呆中風機率研究指出,黑巧克力能增進大腦的血流量,減少發生痴呆和中風的機率。此外,還可明顯改善年長的精神障礙患者認知功能,改善言語流暢度。好處4  營養滿滿黑巧克力含有適量的可溶性纖維和礦物質,每100克含70~85%可可的黑巧克力有11克的纖維,另可提供每日建議營養素攝取量中67%的鐵質、58%鎂、89%銅和98%錳等。好處5  增加心情愉悅感許多人情緒不佳或心情低落時,會選擇來一塊巧克力,因為巧克力有創造和提升感情的效果,能增加心情愉悅感。根據美國的一項研究,證實巧克力會在腦部促進多巴胺與其他神經化學系統活動,讓人們感到幸福。好處6  保護皮膚減少日曬傷害黑巧克力中的黃酮醇可保護肌膚減少陽光的傷害。一項研究顯示,食用高濃度黃烷醇的黑巧克力12周後,防止皮膚曬紅的能力上升一倍。提醒想利用巧克力來增進健康的民眾,每天攝取量不超過30克,以免本末倒置造成肥胖及心血管疾病,有胃食道逆流者也應少吃,防止刺激大量胃酸分泌。

照護失智患 生活起居的五大注意事項

照護失智患 生活起居的五大注意事項#失智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確診罹患失智症以後,隨著國人壽命的延長,也有著漫長的病程,慢慢地告別這個世界。在這個過程中,除了患者的身心調適外,最辛苦、最受折磨的就是照顧者了。因為,失智患者生活起居有大大小小的困難,都需要照顧者的協助與幫忙。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老人精神醫學組醫師黃冠綸表示,首先,照顧者需要了解失智患者目前仍保有的能力,並時時注意生活功能的變化,在顧及其尊嚴與安全的前提下,適當的協助。黃醫師醫師提供了幾個注意事項:一、飲食要注意均衡飲食 一次給一項食物在飲食環境上,提供安靜且不受影響的地方,漸少太多的刺激,一次只給一種餐具,一次碗中只給一項食物。當拒絕飲食時,不要急於批評或催促,可先嘗試轉移其注意力,休息一下再重新嘗試。若兩餐中間不斷要求進食,可以給予少量的零食,盡量不要影響到下一餐。二、選擇舒適、兩面皆可穿、易穿脫的衣著款式可以依照著衣順序,擺好衣物,適時給予簡單的指示,協助穿衣服。鞋子要注意是否合腳,以及不易滑的鞋底,避免跌倒。三、簡化身體清潔衛生的步驟維持失智長者的身體清潔衛生常是一大負擔。先要了解失智患者以往的洗澡習慣,並留意自理能力的變化。準備簡單的沐浴用品,簡化清潔步驟,適時的提醒每個步驟,若無法完成則給予協助。因為皮膚的老化萎縮,應使用溫水沐浴,水溫不要過熱。如廁方面,可以提供上廁所的時間表,提醒上廁所時間。另需要注意其動作及臉上表情,是否有上廁所的需求,適時協助。四、居住環境 盡可能減少家中可能的危險難以避免的危險區域,例如廚房可以上鎖,或者限制使用可能遭致危險的家電,放置在其無法觸及的地方。採光照明上,白天盡量讓光能照得進來,提供日夜變化的線索,減少作息的混亂。在陰暗的地方如走廊、廁所、浴室、臥室等,要裝設燈具。浴室及廁所應使用止滑地磚,保持乾爽,並且裝置扶手,避免跌倒發生。五、使用簡單清楚且熟悉的字句來溝通與失智患者的相處上,要用簡單、清楚、且患者熟悉的字句來溝通。當失智長者有說不出來的字詞,可以予以協助,並且注意其身體語言,適當的回應。面對重複、不合適的要求,試著用轉移注意力或者拖延的方式來處理。避免用對待小孩子的態度,減少質問、指責、禁止的用語,給予尊重與維持其尊嚴。黃冠綸醫師提到,照顧者長時間承受很大的壓力,要注意自己的情緒與疲憊,做好身心調適。請把自己當作照顧失智長者的指揮官,適當的分散照顧責任,要去了解並且善用各項社會福利資源,不要害怕求助。要記得,有健康的照顧者,失智長者才能健康。

孤獨比肥胖提高失智率 醫呼籲多社交

孤獨比肥胖提高失智率 醫呼籲多社交#失智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經常孤單、寂寞要小心!得到失智症的機率可能比別人高!根據國外一項長達十年的研究,針對50歲以上的人口樣本進行調查,發現孤獨感可能會讓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提升40%,甚至造成早死的風險。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孤獨感其實也是失智症的前兆之一。當β類澱粉蛋白斑塊持續累積,會導致大腦的感知功能減退,對於社交刺激的感覺和理解力就會比較遲鈍。林新醫院擔任腦中風中心主任及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志豪醫師表示,其實孤獨感不單單只是一種心理上的狀態,它是可能會影響到腦部健康的。孤獨感可能會導致身體出現發炎症狀,提高血壓,這兩者都是增加失智症機率的因子。也有另一種說法是,越容易感到孤單寂寞的人,腦中的β類澱粉蛋白沉積就可能越嚴重,更容易得到阿茲海默症。研究證實,孤獨感其實比肥胖、抽菸還可怕!如果長輩身邊有許多親朋好友陪伴,還是會經常覺得孤單的話,也要多留意是否可能是失智症的前兆!多參與社交活動 減少孤獨感睡眠品質差、工作時間長、沉溺在社群媒體而很少實際面對面和他人互動,這些也都會導致孤獨感出現。擁有牢固的朋友關係是相當重要的!透過社交活動,可以增強衰老過程中的神經可塑性、延遲認知功能的下降。而且活絡的社交活動,也能激發下視丘-腦垂腺-腎上腺軸這個邊緣系統,幫助紓解壓力。此外,還要提醒大家要注重睡眠,在工作之餘也要多運動、參加社團或志工活動,盡量不要一個人宅在家發呆、滑手機,當大家找你出門時,不要再因為懶惰而拒絕!記得多參與社交活動是真的對健康有幫助的喔!

記憶力衰退誤失智 檢查驚見巨大腦瘤

記憶力衰退誤失智 檢查驚見巨大腦瘤#失智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上了年紀後,記憶力衰退已成自然老化現象,但若又伴隨腳無力、頭暈等症狀,得小心可能是「腦膜瘤」!從事賣鞋生意的61歲許炳財,去年開始出現記憶力衰退,經常忘了東西放在哪裡,雙腳逐漸無力、常跌倒,甚至開車掉進水溝,家人原以為他是老年失智,在馬來西亞看了老人科,醫生表示檢查後沒有問題,接著再轉到神經內科,沒想到核磁共振檢查後,驚見腦裡有一顆3公分腦瘤,因腦瘤位於腦幹附近,手術風險極大,在跑了多家醫院,醫生皆表示手術成功機率不高。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陳金城副院長表示,檢查影像中的腦膜瘤已長到6公分大,腫瘤長的位置非常深,在大腦的中心,必須趕緊安排手術,後續安排住院接受治療。但開刀難度及風險都很高,且腫瘤大到壓迫腦幹造成變形、水腦症,使得手術的風險再度提高,後來經過十個小時手術,終於順利摘除腫瘤。陳金城醫師說,腦膜瘤是從腦膜長出來,起源於蜘蛛膜顆粒細胞的原發性腫瘤。大部分腦膜瘤長得很慢,可能存在5到10年,所以被發現時通常已長得很大,其中97%的腦膜瘤是良性的,另3%可能表現惡性特徵。腦瘤會根據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症狀,像這位病人就是因腫瘤大導致腦壓升高,引起視力模糊、頭痛,又加上水腦症,使得步態不穩,記憶力減退,類似失智現象,若發現病人有以上症狀,最好找專科醫師做詳細檢查。

高血壓且頸動脈流速較低 恐失智?

高血壓且頸動脈流速較低 恐失智?#失智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台灣於107年正式邁入高齡社會,其中認知功能衰退常是高齡社會中產生健康照護需求的主因之一。國衛院針對50歲以上且認知功能正常的民眾進行研究分析,發現具有較高的血壓值及較慢的內頸動脈流速(internal carotid artery)與認知功能衰退之間有密切關係。研究成果已刊登於2019年心血管醫學領域重要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呼籲民眾應積極防治三高等慢性病,以免導致認知功能損害。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莊紹源副研究員與臺北榮民總醫院宜蘭老年世代研究神經內科王培寧醫師及心臟內科鄭浩民醫師研究團隊共同合作,頸動脈流速為民眾接受頸動脈超音波檢查的測量數值,包含總頸動脈(common carotid artery)、內頸動脈、外頸動脈等。先前研究結果指出,出現較慢的總頸動脈流速時,發生缺血性中風之可能風險較高。延續過去的研究成果,莊紹源副研究員與臺北榮民總醫院宜蘭老年世代研究團隊共同合作,針對1,684位50歲以上且認知功能正常的社區民眾進行收案,除分析血壓與認知功能之相關性之外,同時分析內頸動脈流速當中的尖峰收縮流速(PSV, peak-systolic velocity)與末期舒張流速(EDV, end-diastolic velocity)這兩項重要指標數值,並採用簡易認知功能量表(MMSE,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評估受試者的認知功能。研究結果:血壓愈高 認知功能愈差研究結果指出,收縮壓與認知功能表現呈現負相關,即血壓愈高者,認知功能表現愈差;另一方面,相較於內頸動脈PSV與EDV數值較高者(PSV> 68 cm/sec與EDV >32 cm/sec),PSV與EDV數值較低的受試者(PSV< 60 cm/sec與EDV< 27 cm/sec),其認知功能的表現較差。綜合以上的結果顯示,若出現較高的血壓值及較低的內頸動脈流速,則發生認知功能衰退的可能風險將會提高。頸動脈流速過慢可能代表顱內的阻力較大,當中所代表的臨床意義,仍需針對頸動脈流速與大腦結構與損傷之間的關係進行進一步研究,才能瞭解其中的作用機制。莊紹源博士提醒,頸動脈超音波檢查結果或能提供民眾預防缺血性中風與認知功能衰退的發生,及早進行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評估,防患於未然。

記性變差誤失智?其實只是假性失智症

記性變差誤失智?其實只是假性失智症#失智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失智症的成因,除了6成是阿茲海默症外,還有血管型失智症,例如:中風、頭部外傷顱內出血,腦部缺氧等,與及其他可治療性失智症,如腦瘤、正常腦壓水腦症、維他命B12過低、甲狀腺功能異常、腦部感染、腦膜炎、嚴重憂鬱症,甚至是第三期神經性梅毒,都會造成失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鄭勝允主治醫師指出,自覺專注力或是記憶力退化的患者,只有少數人真的落入了失智症的範疇,而其他大多數患者其實是「假性失智症」(Pseudo-dementia)。假性失智症是什麼?假性失智症跟失智症都會有認知功能減退的情況,例如記性變差、無法專心、反應遲鈍、無法完成過去可以勝任的事情。但失智症的致病機轉是大腦細胞的萎縮或壞死,乃是不可逆的變化,而假性失智症在改善了背後的成因之後,認知功能減退的情況是可以被逆轉、康復的。可能是假性失智的七大特徵一、情緒憂鬱低落二、訊息太多,大腦難負荷三、合併特殊病史四、使用特定藥,副作用五、壓力大,多工分心六、睡眠品質不佳七、更年期哪些原因可能導致假性失智症?鄭勝允醫師表示,絕大部分的假性失智症都是憂鬱或焦慮情緒所引發的。我們煩心、緊張或遇到壓力時,大腦會需要分出一些腦力去試著克服這些情緒,自然而然無法處理需要腦筋全速運轉的事情,患者常常將這類的情況形容為「腦霧」,意即思考沒有以前那樣清晰,彷彿在十里霧中迷失了方向。因此患者往往抱怨的主題是無法像以前一樣漂亮地完成工作,但對於一些簡單的事情,例如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這些患者是絕對不會有問題的。假性失智症要怎麼治療?鄭勝允醫師認為,首先要對自己有信心,要告訴自己這個病一定會好,專注力與記憶力一定能獲得改善。再來可以尋求精神科(身心科)的協助,了解自己目前的情緒狀態,透過藥物以及非藥物(心理治療、非侵入性腦刺激術)的幫助解放自己的腦力,改善專注力與記憶力,還給自己一個清晰明亮的大腦。

老化仍可製新腦細胞 持續用腦防失智

老化仍可製新腦細胞 持續用腦防失智#失智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想要讓「人生一百歲時代」成為幸福的長壽時光,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大腦良好的表現。即使年歲增加,頭腦依然保持明確、清晰的知識生產力,如果你能培養這種一生都好用的頭腦,無論是人生的豐富精彩度,還是能健康工作、賺錢的年紀都能有所改變。根據2012年厚生勞動省的調查,日本六十五歲以上的高齡者,人數達到前所未有的紀錄,來到3079萬人,其中被診斷為失智症的人約有462萬人(占15%),但這個數字不過是冰山一角。換句話說,六十五歲以上的年長者中,每7人就有2人是失智症發病者或其「預備軍」。輕度知能障礙,將成為人們是否能保持頭腦一生好用的命運分歧點。那麼,放任不管就會演變成失智症嗎?還是若能早日因應,就能遠離癡呆?輕度知能障礙是患者的思考力或判斷力尚未衰退的狀態,不一定會演變成失智症。但若能在這個時間點接受診治、自動自發的鍛鍊頭腦,確實可以提高避免罹患失智症的機率。過去的腦科學領域認為,人的腦細胞數量在出生時達到顛峰,之後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減少,而且無法回復。「人終其一生,腦細胞只會持續減少」,相信很多人都曾聽過這樣的說法。但這個在25年前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常識,現在已確定是錯誤觀念了。根據最新的腦科學研究,我們已得知,適切的刺激腦部以及改善生活習慣,不管是幾歲的人,都可以提升頭腦的表現。用更專業一點的說法就是,1970、1980年代的腦科學研究曾一口咬定「腦細胞無法再生」。當時的研究認為,一個人呱呱落地後,只要過了發展中最重要的時期(7歲前後),腦細胞就不會再增加,只會不斷減少,而且失去的腦細胞無法復原。這是當時的常識。現在的腦科學研究,雖然是用白老鼠做實驗,但已證明即使腦部老化,還是可以製造新的腦細胞。而且,透過磁振造影(MRI)影像診斷技術的進步,也已確認人腦也有「腦容量增加」的現象。基於這些結果,有些研究案例更深入的觀察人腦的變化。哈佛大學神經科學家阿瓦洛‧帕斯科─里昂(Alvaro Pascual-Leone),在腦部變化相關的研究領域中,被視為世界首屈一指的科學家。里昂曾參與一項實驗,規定少數受驗者從星期一到星期五晚上,過著五天矇眼的生活,實驗地點就在美國波士頓的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這段期間,受驗者必須盡可能像平常一樣過生活。5天後,腦部管視覺的區域,竟然開始會對由觸覺引發的刺激有所反應。這表示當人們的視覺資訊被切斷,不再使用的視覺區域的一部分,會被挪用作為處理用手碰觸時的觸覺的迴路。僅僅過著遮蔽視覺、把重心放在其他感官感受的生活五天,就能讓腦產生如此變化。的確,隨著年齡增長,腦部的功能表現也會跟著下降,但那只會發生在平常不注意好好利用頭腦並養成習慣的人身上。看年長者的腦部影像就知道,隨著年齡增長,人類的腦也會逐漸萎縮。但如果是持續用腦的人,即使年齡增加,就算腦部萎縮,腦部的功能也不見衰退。「成人之後,腦部就不會成長。」「隨著老化,腦部的功能只會逐漸下降。」這些觀念已經被最新的腦科學否定了。只要謹記善用頭腦並養成習慣,不管到幾歲,都能提升腦部的表現。我身為神經內科、失智症專科醫生,希望可以把經由臨床現場所得的智慧,配合長年的腦科學研究所累積的證據,透過本書告訴大家如何保持「一生好用的頭腦」。最重要的是,四、五十多歲的人,要提早開始建構好的環境,包括使用頭腦的方式、生活習慣、工作方式等。如何度過這兩個世代的五年、十年的時間,將會為六十歲之後的人生帶來劇烈影響。(本文摘自/30%的人將來會失智,我該怎麼辦?/大是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