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

45歲後當心 乳癌逾9成無家族史

45歲後當心 乳癌逾9成無家族史#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乳癌長年居國人婦女癌症發生率之首位,且仍在快速上升中,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之2015年癌症登記年報顯示有13,543人罹患乳癌,即每天有37人被診斷為乳癌,發生高峰約在45至69歲間。不要以為沒有乳癌家族史就沒事,事實上超過90%的婦女得到乳癌並不是因為遺傳。乳癌40歲起拉警報 預防5招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提醒,乳癌發生率攀升快速,與飲食型態西化、缺乏運動、肥胖、太晚生育,甚至環境荷爾蒙影響都相關,乳癌發生率的成長為國內十大癌症之首,發生率亦大幅高於女性其它癌症。女性40歲就開始拉警報,每將近4位(3.7位)乳癌病人當中就有一位發生在40至49歲,甚至近6成乳癌發生在40至59歲的中年女性。40歲是乳癌防治的關鍵年齡,女人40歲開始應該更加強注意,可採乳癌預防5招:(1)定期篩檢、(2)蔬果彩虹579、(3)規律運動、(4)體重控制、(5)勿太晚生育。定期篩檢及早發現乳癌 存活率可逾9成5招裡定期篩檢尤其重要,透過乳房X光攝影檢查,提早發現及早治療,治癒率非常高。根據統計顯示,乳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治癒率相當高,0期及1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分別高達97.5%及95.5%,但若至第4期才發現,則5年存活率僅為27.8%,因此定期篩檢非常重要。政府提供45歲以上婦女每2年1次免費乳房攝影檢查,有二等親家族史之女性則可提前到40歲就開始篩檢。賴醫師強調,乳癌為終身防範的課題,面對來勢洶洶的乳癌,除了一定要謹記平時身體的保健,要多運動,例如健走就是一個很好的運動來增加心肺功能、活化身體細胞,不要讓身體囤積脂肪;另外,攝食方面還要多採取高纖、低脂、多蔬果飲食,尤其成年女性每天應攝食到7份的蔬果,並且要多種顏色、多樣化的攝取,再加上定期進行乳癌篩檢,及早發現,儘早治療,才能活出美麗人生。台灣癌症基金會董事長王金平呼籲,全國婦女朋友應重視自己的健康,養成定期乳癌篩檢的習慣,做到護乳5招,並呼籲男性朋友更應珍惜身邊的女性,隨時主動關心,而一起養成運動習慣就是很好的預防之道。

乳癌福音!新口服標靶藥有益8成患者

乳癌福音!新口服標靶藥有益8成患者#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乳癌是台灣女性最罹患率最高的癌症,長年佔據女性癌症發生率冠軍。乳癌已進入個人化治療時代,可依不同類型乳癌制定不同治療方針。其中荷爾蒙受體為陽性的乳癌患者約佔6至7成,若同時為第2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接受體(HER)陰性時,以往復發或轉移,多只能以荷爾蒙或化學藥物治療。然而現在已研發出新口服標靶藥物CDK4/6抑制劑,可搭配荷爾蒙藥物做為第一線治療。CDK4/6抑制劑搭配荷爾蒙治療 延緩疾病惡化時間2倍台北長庚醫院乳房外科主任陳訓徹表示,乳癌已進入個人化治療時代。近年研究發現癌細胞增生的關鍵與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激酶(CDK)有關,而CDK4及CDK6在癌細胞中尤其活躍,故若能夠抑壓CDK4/6,即是抑制癌細胞生長。口服CDK4/6抑制劑正是針對此機轉所研發,能夠對於CDK4/6達成高度辨識,與其結合、抑制作用,阻止癌細胞複製與生長。陳訓徹主任說明,台灣衛福部亦已准許口服CDK4/6抑制劑上市。根據研究顯示,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的晚期或轉移性乳癌患者,在第一線使用口服CDK4/6抑制劑搭配荷爾蒙治療,相較於單純只使用荷爾蒙治療,可大幅延緩疾病惡化時間達2倍,也就是25個月以上,有益8成用藥患者,縮小腫瘤的機率超過5成。6成使用CDK抑制劑病患 腫瘤縮小3成以上研究中有1/10亞洲人參與試驗,相較於沒有使用CDK抑制劑的病患有6成病患腫瘤縮小30%以上,證實口服CDK抑制劑對亞洲人種也有不錯效果。口服標靶提升便利性,可考慮在第一線使用CDK4/6抑制劑,效果較晚期使用更好。陳訓徹主任提醒,使用任何藥物都有副作用,口服CDK抑制劑仍可能造成白血球下降,患者仍應做好自身健康管理,與醫師積極配合,達成最佳治療成效。鼓勵所有乳癌患者勿放棄希望,多種新機轉治療藥物都在陸續研發中,可期待未來持續延長乳癌存活期。

兩側乳房落差大 檢出10公分葉狀瘤

兩側乳房落差大 檢出10公分葉狀瘤#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39歲的沈姓婦人因闌尾炎開刀,一名開刀房護理師瞥見其左胸比右胸大很多,罩杯落差約F比B這麼多,納悶沈婦怎麼隆乳隆單邊?沈婦接受檢查,結果是左乳房惡性葉狀瘤達10公分,全切除後進行電療追蹤。乳癌葉狀瘤 時間久仍會變惡性彰化醫院一般外科醫師李忠懷表示,乳癌是女性罹癌冠軍,一年逾1萬1千人罹患,是威脅女性生命最危險的癌症。千萬不能輕忽,更不應因害羞內向而害怕就醫。乳癌只要積極治療,有許多病情獲得控制、存活期長達30年以上的案例。葉狀瘤的標準治療方式是進行手術,就算是良性也必須割除,因為良性的葉狀瘤時間久了也會變惡性。葉狀瘤占所有乳房腫瘤的比例不到1%,發病年齡以中年婦女居多,但其易轉移、易復發的特性,必須要定期追蹤。有乳癌家族病史 40歲就應開始定期乳房攝影李忠懷醫師強調,不少婦女保守內向,即使乳房已經出現腫塊,也因害羞不敢就醫,認為不痛應該沒關係;甚至有些人聽到必須切片,就不再出現,因認為乳房是女人象徵,害怕萬一要切除,失去女性重要的乳房。衛福部國健署指出,免費成人健檢中,45歲以上婦女應每2年做一次乳房攝影;有乳癌病家族史者,則40歲就應開始施做。觸摸到乳房腫塊或乳頭有分泌物,一定要馬上就診。

婦雙腳突無力 竟是乳癌轉移致腦瘤

婦雙腳突無力 竟是乳癌轉移致腦瘤#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50歲女性,突然雙腳無力,無法站立及活動。就醫檢查後,電腦斷層掃描發現患者疑似乳癌轉移至腦部,腫瘤壓迫導致雙腳無力,住院並進行手術與放射線療法治療。患者已逐漸恢復力量,能自行移動雙足。腦瘤剛開始可能無症狀 體積變大壓迫才發現桃園醫院急診護理師童姿鈞說明,腦部腫瘤依來源可分成:原本就從腦的組織細胞長出來的「原發性腦瘤」,以及從其他部位轉移過來「續發性腦瘤」。肺癌或乳癌轉移至腦部,是臨床上較常見的腦瘤。腦部腫瘤跟其他部位的腫瘤一樣,都有良性、惡性的分別,需病理檢查才能確定。剛開始可能沒有任何症狀,等到體積長到一定大小,壓迫到周遭有功能的區域,才會出現症狀。腦瘤治療多元 手術、放療、藥物童姿鈞護理師表示,舉例來說,若壓到視覺神經,會導致視力模糊;壓迫掌控情緒的位置,會造成性格改變;若長在運動神經上,可能出現運動障礙,走路不平衡或是手腳無力等。目前腦瘤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及全身性藥物治療,因此有時必須採取數種治療方式,搭配跨領域專科團隊醫療。建議民眾如果下肢不明原因麻木、行走無力感或是感覺疼痛,應盡速就醫檢查和診斷,避免延誤治療的黃金時間。

乳癌會痛僅1成 硬塊、凹陷速就醫

乳癌會痛僅1成 硬塊、凹陷速就醫#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乳房會痛是乳癌,不會痛就沒關係嗎?53歲的黃小姐,因怕痛沒有定期乳房攝影篩檢。某天洗澡時發現乳房靠近腋下處出現滑來滑去的硬塊,原以為是肌肉,但之後又發現腫塊固定,自我安慰認為不會痛就可以放心,遲遲未去檢查。直到4年前工作聽到大家在討論乳癌,才下定決心就醫檢查。現今乳癌治療多元 不一定需全乳切除黃小姐進行乳房超音波導引下的乳房粗針切片,發現2公分的惡性腫瘤,確診為乳癌第2期。所幸化驗出乳管B型,不需要使用標靶治療,決定採取乳房部分切除合併放射線、化學治療及荷爾蒙藥物治療。治療結束後追蹤,發現乳癌骨轉移,黃小姐仍鼓起勇氣轉換心境,積極治療。長達近5年的治療,病情控制良好。烏日林新醫院乳房外科醫師吳玉婷表示,目前乳癌治療相當多元,不一定需要全乳切除,很高的機會可保留乳房。針對每位乳癌患者的腫瘤大小、癌症期別與4類亞型,依據患者的需求可和醫師討論個人化治療,幫助乳癌病人增加生活品質、提升存活率,包括是否需要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荷爾蒙藥物或標靶治療的選擇,分析副作用,如反胃嘔吐、易引起骨鬆等。乳房硬塊、乳頭凹陷 建議就醫檢查每年乳癌新發生個案達1萬多人,因乳癌往生的患者約2千多人,大部分乳癌患者治療趨向長期抗戰。根據研究顯示,乳癌1至2期的患者,五年存活率高達95至98%,必須靠定期回診、服用抗癌藥物來控制。乳癌治療除了保持樂觀心態、配合正規治療,也會建議加上正統中藥治療,調整體質,就算骨轉移也能控制良好。吳玉婷醫師提醒,乳癌最需特別注意的地方在於無聲無息,6成病患是摸到硬塊來求診,而僅有1/10患者出現刺痛感。骨骼是乳癌患者最容易出現轉移的部位,乳癌轉移患者發生骨轉移的機率達65%至85%。女性族群如果發現乳房硬塊或乳頭凹陷,甚至出現血絲,或是乳暈附近摸起來硬硬的,可至醫院的乳房外科、一般外科就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有助降低乳癌造成的危害。

研究:乳製品為助長乳癌、子宮癌元凶

研究:乳製品為助長乳癌、子宮癌元凶#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牛奶殺菌處理皆用巴氏殺菌法殺死牛奶中的微生菌,延長牛奶的保存期限,但也破壞了牛奶的營養價值,特別是牛奶中原有的牛奶鈣,近幾年的臨床研究報告顯示,乳製品在歐美已成為助長乳癌、子宮癌、卵巢癌等女性癌症,與幼兒呼吸道過敏的元凶。乳製品毒素越來越高 營養價值反而越來越低乳製品包括牛奶、羊奶、乳酪(起司)、優酪乳等,一般大眾認為乳製品含豐富的鈣質,有助於骨骼健康,可以預防或改善骨質疏鬆症,特別是優酪乳含腸道益菌,能幫助消化,改善便祕,提升免疫機能,但你可能不知道,當全球科技越來越進步的時候,我們所喝的牛奶,所吃的乳製品毒素卻越來越高,營養價值反而越來越低。歐美牛奶殺菌處理皆用巴氏(Pasteurization)殺菌法,這是全世界公認較安全的牛奶殺菌處理方法,可以殺死牛奶中的微生菌,延長產品保存期限,但也破壞了牛奶的營養價值,特別是牛奶中原有的牛奶鈣。乳製品成為助長乳癌、子宮癌、卵巢癌等女性癌症的元凶之一目前消費者從牛奶中獲取的鈣,大多是乳品公司外加回去的碳酸鈣,碳酸鈣不如牛奶鈣容易吸收,根據學者研究發現,人體對高麗菜中鈣的吸收率為30%,高於牛奶中鈣的吸收率27%。近年的臨床研究報告顯示,乳製品在歐美成為助長乳癌、子宮癌、卵巢癌等女性癌症,與幼兒呼吸道過敏的元凶之一。除了乳製品中的荷爾蒙、農藥、抗生素、殺蟲劑等殘餘為主要原因之外,還有一個主因就是乳製品助長黏膜液的產生,也就是中醫所說的「生痰」,你吃完乳製品之後是否感覺喉嚨的痰變多,或舌苔變厚了呢?有慢性肺炎、氣管炎、支氣管炎、氣喘或肺癌的患者最好不要食用乳製品,避免加重病情。(本文摘自/食林改錯 七大排毒迷思/康鑑文化出版)

乳癌日致5死!乳房攝影可發現0期癌

乳癌日致5死!乳房攝影可發現0期癌#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52歲婦女遺憾表示,3年前某次洗澡時摸到右乳有一硬塊,先生曾提醒要盡早檢查,但因工作忙碌,又聽說乳房攝影很痛而一直未處置。最近硬塊越長越大伴隨疼痛,皮膚外觀有如橘皮的變化,乳暈附近出現分泌物,驚覺異常才就醫。經看診、檢查以及病理切片,發現已是乳癌第3期,且有淋巴腺轉移,進行乳房切除手術及化療。後悔當初沒有聽先生的話盡早檢查,只能辛苦當「少奶奶」。年近2千名婦女死於乳癌 45至69歲高危險群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乳癌篩檢個案管理師徐孟君說明,癌症已第35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首位,而乳癌是我國婦女發生率第1位的癌症,發生高峰在45至69歲間。依據衛福部死因統計及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每年超過上萬位婦女罹患乳癌,近2千名婦女死於乳癌,相當於每天有28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5位婦女因乳癌失去寶貴性命。乳癌分期依照腫瘤大小、有無腋下淋巴腺轉移、遠處轉移來區分,若能早期發現及治療,5年存活率可達90%以上。國際醫學實證,乳房X光攝影可有效提早發現乳癌。可偵測到乳房鈣化點或腫瘤,發現無症狀的0期乳癌。為了減少乳癌發生,國健署提供45至69歲及40至44歲具乳癌家族史(二等親內)婦女每2年1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請婦女朋友定期接受檢查,降低乳癌對生命的威脅。未生、晚生小孩 乳癌高危險群許多人以為未婚、沒生過小孩很安全,其實不然。除了乳癌家族史外,單側乳房得過乳癌、曾罹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未生過孩子或在30歲後才生第一胎、未餵過母奶、初經(11-13歲)早或停經(45-55歲)晚、長期使用賀爾蒙補充劑者,都是乳癌的高危險群。徐孟君個案管理師強調,平常多運動、少攝取高脂肪食物、避免太晚生育、心情放輕鬆、定期篩檢、自我乳房定期檢查,是預防乳癌的最佳方法。乳癌雖然可怕,但只要早期發現及接受適當治療,並定期接受乳房X光攝影,癌症並非絕症。

講座/認識乳癌與治療

講座/認識乳癌與治療#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國健署最新癌症統計資料顯示,乳癌為我國婦女發生率第1位的癌症,臺灣每年新增1萬多名乳癌患者,是國內婦女發生率第一的癌症!發生高峰在45至69歲間,約為每十萬名婦女178至188人,每年有逾萬位婦女罹患乳癌,近2千名婦女死於乳癌,相當於每天有28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5位婦女因乳癌而失去寶貴性命。您知道自己是否為乳癌危險族群嗎?如果是未曾生育、哺乳或高齡產婦,有乳癌家族病史者,長期使用口服避孕藥,飲食偏好高熱量、高脂肪、甜食者,初經較早或停經較晚的女性,體型肥胖、中年發福者要特別注意。有鑑於此,烏日林新醫院將於1月19日(五)舉辦免費講座,由乳房外科醫師吳玉婷主講「認識乳癌與治療」,不讓乳癌危害生命,鼓勵女性朋友主動向醫師諮詢,了解定期檢查的正確觀念,減低乳癌帶來的影響!報名請電洽04-23388766分機1163行銷企劃課莊小姐。(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認識乳癌與治療時間:107年1月19日 (五)上午10:00-10:30地點:烏日林新醫院一樓大廳洽詢:04-23388766分機1163行銷企劃課莊小姐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