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

減低乳癌治療副作用 中醫調理有辦法

減低乳癌治療副作用 中醫調理有辦法#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乳癌治療之路相當辛苦,尤其是化療、放療治療期間導致的副作用,經常讓病人吃盡苦頭,影響生活品質。中醫可介入為病人調理身體,減輕副作用帶來的不適,中西醫共同照護,讓病人順利面對抗癌的挑戰。調理肝臟受損的副作用 可以中藥茵陳作加減癌症病患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會產生副作用,而副作用的種類以及程度因人而異。衛福部南投醫院中醫科張慈文醫師表示,部分患者接受化學治療後會產生疲倦、嘔吐、腹瀉、白血球下降、掉髮,而心臟、腎臟、肝臟及神經系統等器官也可能受到影響。大部分的副作用幾乎是暫時性的,一般在停藥後會漸漸改善。以肝臟受損的副作用為例,患者在肝臟發炎時可能會出現食慾不振、腹脹、口苦、倦怠乏力、眼白泛黃等症狀,在中醫歸為肝經濕熱的證型,通常會依照病患狀況,使用茵陳系列的藥物做加減。手腳麻木的神經慢性傷害 中藥1至4周內可緩解另外不少患者治療後會出現手腳麻木的症狀,部分患者在1星期後可以緩解,但部分患者的神經會產生慢性傷害,需要較久的恢復時間。慢性神經病變在較不可逆,治療上較難處理。通常會建議病患補充一些營養神經藥物,如維生素B6等。張慈文醫師表示,中醫認為這類病患主因為藥毒堆積於經脈中產生損傷,促進周邊經絡、血液循環,活血化瘀、增加代謝,可改善手腳麻木的症狀。目前,經過動物研究及臨床觀察,適當使用中醫藥處理後,1到4周內可以緩解症狀。乳癌中西醫合治 對抗病魔、減不適依據健保署統計資料指出,近5年癌症治療人數及醫療費用逐年增加,乳癌人數已高達12.56萬人。隨著醫學進步,乳癌成效良好。張慈文醫師呼籲,患者別因為過度擔心治療副作用而延誤治療黃金時期,在西醫治療、中醫輔助下,能順利幫助癌症患者度過難關。

乳癌治療別拖!女性當心引發骨骼問題

乳癌治療別拖!女性當心引發骨骼問題#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51歲林姓婦女,11年前就確診為罹患乳癌第三期,但因害怕化療副作用,有一搭沒一搭地接受治療,直到去年初,癌細胞轉移到骨頭,腰椎劇烈疼痛讓她痛到連走都沒辦法走,才住院接受抗荷爾蒙治療並搭配注射保骨針,疼痛才明顯改善。台中榮總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洪志強強調,「乳癌病患要確實接受治療,不能兩天捕魚、三天曬網,即使原本只是小流氓的癌細胞,時間久了,都會變成大壞蛋,到處轉移作怪。及早治療,才能活得更有生活品質。」乳癌骨轉移易骨折 生活品質受影響且縮短壽命乳癌轉移常見部位包括肺部、肝臟、腦部等器官,其中高達四分之三的病人,都會面臨癌細胞轉移到骨骼的問題。「癌細胞侵蝕過的骨頭就像是被蟲蛀壞的樑柱一般,坑坑洞洞的,骨骼神經受到侵犯,患者就會感到疼痛,若再侵蝕到一定程度,甚至不必施加太多外力,就會骨折。」洪志強醫師補充,患者一旦骨折,可說是後患無窮,不只生活品質受影響,若骨折發生在脊椎,患者可能半身不遂,多項研究更指出,只要骨折發生,就會縮短患者平均壽命。女性荷爾蒙減少加快骨質流失 促進骨骼健康格外重要乳癌患者大多為中年女性,而女性荷爾蒙濃度跟骨質密度息息相關。女性45歲過後,卵巢功能下降,使得女性荷爾蒙分泌減少,骨密度就會如溜滑梯般下滑;且乳癌大多使用化療與抗荷爾蒙治療,兩者皆會造成女性荷爾蒙下降,進一步加快骨質流失。因此,洪志強醫師說明,補充鈣片、多運動、多曬太陽攝取維他命D3,促進骨骼健康,對於乳癌病患來說格外重要。治療骨轉移單株抗體保骨針有健保 每月注射一次減少骨折風險若癌細胞已經轉移到骨骼,洪志強醫師表示,最重要的就是提升患者生活品質,「讓骨頭不要痛、不要斷,是首要目標。」因為乳癌患者的骨骼健康尤其重要,治療骨轉移的藥品已經納入健保給付。而每月注射一次的單株抗體保骨針,不只能阻斷癌細胞造成蝕骨細胞吃掉大量正常骨頭的惡性循環,讓骨骼生長恢復正常,還能將流失的鈣質重組到骨頭內,抑制癌細胞蝕骨帶來的劇烈疼痛,減少骨折風險。患者只需多補充鈣片、注意口腔健康,使用上就沒有太大問題。(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女性須知!侵犯性乳癌3危險因子

女性須知!侵犯性乳癌3危險因子#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40歲的林小姐年初摸到乳房硬塊,就醫後發現有2至3公分腫瘤,初步診斷為原位癌,建議乳房做全切除。轉院診治施行達文西乳房全切除前哨淋巴手術,病理化驗發現原位癌合併存在侵犯性乳癌,且前哨淋巴結中已經有單獨性癌細胞存在。治療與原位癌相同,仍屬於相當早期不須進行化療,只需服用抗賀爾蒙藥、定期追蹤即可恢復正常生活。腋下淋巴手術搭配達文西影像、機器手臂 提高靈活度過去做乳房全切除手術傷口大、復原速度慢,加上術後重建及復原,讓病患較無自信,許多病患排斥就醫,導致腫瘤越趨嚴重。雙和醫院外科部主任洪進昇主任說明,乳房全切除傳統手術傷口約15至20公分,傷口部位從乳房內部到腋下,乳房重建需要耗費相當多時間。內視鏡手術有2處傷口,乳暈處約3公分、腋下約5至7公分。隨著科技進步,利用達文西手術可以再減少1個傷口。腋下淋巴手術較為複雜,周遭被許多神經血管圍繞,使過去腋下淋巴手術都以傳統式在腋下劃開傷口,進行淋巴摘取。但現在達文西的影像系統具有放大影像、3D視覺效果且鏡頭較不容易起霧,有效協助醫師進行手術。機器手臂相較於傳統內視鏡器械也比較靈活,進行複雜手術相對較沒有死角,出血量較傳統手術及內視鏡手術也可以減少。粉刺型原位癌、年輕、原位癌範圍大 侵犯性乳癌危險因子洪進昇主任提醒,不可輕忽乳房原位癌的診斷。原位癌一般診斷後,醫師都會強調不會轉移也不會威脅生命,適當治療幾乎就痊癒。但仍有10%左右乳房原位癌有合併微小侵犯性乳癌。臨床研究發現,粉刺型的原位癌、年輕、以及原位癌範圍大都是會導致侵犯性乳癌的危險因子。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乳癌是國內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台灣每年發生乳癌新個案已超過萬人。臨床上因為不敢面對乳房問題而拖延病情的人不少。乳房疾病絕大多數仍屬良性疾病,若能於早期乳癌發現異狀提早治療,提高存活率、維持高生活品質。

乳癌易發骨轉移 當心骨折癱瘓危機!

乳癌易發骨轉移 當心骨折癱瘓危機!#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細胞的特色是什麼?就是生長不受控制,到處亂跑、轉移到其他器官。」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姚忠瑾醫師一語道破癌症可怕之處;如乳癌細胞特別喜歡跑到骨頭作怪,「患者有一天突然下肢無力,被家屬抬進急診室,檢查就發現是癌細胞轉移到胸椎。骨頭本來應該堅硬地支撐身體,被癌細胞吃掉後變得不堅固,稍微碰撞或用力,就垮掉了。」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 併發骨轉移比例增乳癌病患大多為50歲上下女性,停經後,保護骨質的雌性激素減少,加上治療乳癌的輔助性化學藥物與芳香環酶抑制劑,都容易造成骨質疏鬆,使得乳癌患者骨骼格外脆弱。姚忠瑾醫師解釋,骨髓也是非常適合滋養乳癌細胞的土壤,特別是荷爾蒙受體陽性的管腔A型乳癌,癌細胞躲在骨骼內冬眠,找到機會復發轉移,就會發展成乳癌骨轉移。疼痛是初始症狀 壓迫腰椎神經恐癱瘓癌細胞轉移到骨頭,可能導致如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脊神經壓迫與高血鈣等骨骼併發症。「患者一旦發生這些症狀,生活品質就會變差,影響求生慾望。」姚忠瑾醫師說,多數病患的症狀一開始是疼痛,隨著轉移情況加劇,患者變得有如玻璃娃娃,稍微碰撞就骨折,如果壓迫到腰椎神經,還可能造成下半身癱瘓。乳癌骨轉移 放療+每月注射一次保骨針「我有很多病患都是被抬進來就醫,然後自己走出去的。」姚忠瑾醫師表示,治療骨轉移患者時,如果病患已經骨折,首要是把握事發當下的黃金時間開刀,如果脊柱神經被壓迫過久,患者恐有癱瘓危險;而即使沒骨折的患者,也要使用固定器預防骨折意外,再使用放射線治療,搭配每月注射一次單株抗體保骨針,多管齊下,就能改善症狀,提升患者生活品質。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察覺異狀速就醫姚忠瑾醫師強調,「老話一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國健署提供乳房篩檢,民眾千萬不要覺得一定不會是自己,若有家族病史更得格外注意,察覺異狀要盡快就醫。(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早期乳癌難發現 關鍵在定期X光攝影

早期乳癌難發現 關鍵在定期X光攝影#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62歲的鄭女士經門診提示年齡符合乳房X光攝影後進行乳癌篩檢,篩檢結果發現陽性後,返回門診確診為乳葉性原位癌,乳房切除手術後,門診追蹤治療至今狀況穩定良好。自我乳房檢查 無法檢測出早期乳癌根據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及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107年1月的資料顯示,乳癌是臺灣婦女發生率第1位,死亡率第4位癌症。發生高峰在45至69歲間,約每十萬名婦女有188至194人。每年有超過萬名婦女罹患乳癌,逾2千名婦女死於乳癌,相當於每天約31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6位婦女因乳癌而失去寶貴性命,對婦女健康造成極大威脅。奇美醫學中心一般及消化系外科主任陳明鎮說明,臨床常遇到罹患乳癌病人表示每月都進行「自我乳房檢查」,但還是罹患乳癌。自我乳房檢查其實無法檢測出早期癌症,目前國際上最具醫學實證,可以有效提早發現並改善預後的乳癌篩檢方法是乳房X光攝影。第0、1期乳癌接受治療 存活率高乳房X光攝影,是使用低劑量X光透視乳房組織的影像檢查,能偵測到乳房鈣化點或腫瘤,發現無症狀的0期乳癌。乳房X光攝影補助的歷史,98年11月起擴大服務對象為45至69歲,99年1月起將40至44歲具二親等以內血親(祖母、外婆、母親、女兒、姊妹曾有人罹患乳癌)罹患乳癌婦女也納入篩檢對象。透過研究顯示,50歲以上婦女每1至3年接受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降低乳癌死亡率約2至3成。不過乳房X光攝影仍有其限制,約15%乳癌無法偵測到,所以即使檢查結果正常,下次定期檢查前如有發現異狀,仍應盡速就醫。陳明鎮主任表示,根據院內統計顯示乳癌治療存活率逐年上升,罹患0、1期乳癌於接受治療,達5年觀察期的病人存活機率為100%,2期也可達95%。民眾除應每2年進行乳房X光攝影外,更建議應在收到篩檢陽性報告時,立即返院進行確診是否罹患乳癌,掌握治療先機,提高存活率。

講座/乳癌、淋巴水腫的物治及復健

講座/乳癌、淋巴水腫的物治及復健#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乳癌是台灣婦女癌症發生率第一位,乳癌病友治療時,常會發生淋巴水腫的後遺症,淋巴水腫會造成緊繃、疼痛與不適,影響日常生活功能,很多病友會因淋巴腫產生自卑的心理。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8月29日(三)舉辦癌症講座,由林雅雯物理治療師主講「乳癌與淋巴水腫-物理治療與復健」,預防勝於治療,為了減少淋巴摘除造成淋巴水腫的困擾,早期對危險因子預防及衛教,讓病友學習在家自我照顧的方法!報名可電洽亞東醫院癌症資源中心(02)89667000轉分機1709。(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乳癌與淋巴水腫-物理治療與復健時間:107年8月29日(三)上午10:00-11:30地點:亞東醫院南棟14樓第一教室(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709

骨骼痠痛、骨折 可能是乳癌腫瘤轉移

骨骼痠痛、骨折 可能是乳癌腫瘤轉移#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常態性跌倒骨折,竟然跟癌症有關?!一名婦女今年初因多次摔傷,大腿與左手接連骨折,到院檢查才發現,元兇竟是轉移到骨頭和小腦的癌細胞,原來這名患者早已罹患乳癌。轉移性乳癌第四期 七成為骨轉移「腫瘤本來就有喜歡去的地方,而乳癌腫瘤本身就是偏好往骨頭發展。」輔仁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羅若玲醫師表示,統計發現,轉移性乳癌第四期的患者中,七成病患會出現癌細胞轉移到骨頭的現象,即使是在早期癌症階段,還是有兩、三成病人會出現癌細胞轉移,而其中高達七成,會發生骨轉移。臨床上,其實大部份初期的骨轉移症狀並不明顯,患者通常感覺痠痛才前往骨科求診。還有病患拖到骨頭劇痛甚至骨折後,這才發現,其實是骨頭已經被癌細胞侵蝕。乳癌荷爾蒙受體陽性 使用抗荷爾蒙藥物易增骨折風險為什麼乳癌病患尤其需要注意骨骼健康呢?羅若玲醫師解釋,是因為雌性荷爾蒙本身具有保護骨質的作用,而大部份轉移性乳癌的病人皆為荷爾蒙受體陽性,而在治療乳癌時使用抗荷爾蒙藥物,會導致女性病患可能進入停經等低荷爾蒙的狀態,這時候患者的骨骼狀況本來就相對脆弱,如果再加上骨轉移,就會大幅提高骨折風險。人體骨骼細胞分為成骨細胞與蝕骨細胞兩種,癌症患者一旦發生骨轉移現象,藏在骨頭中的癌細胞會刺激蝕骨細胞活化,吃掉骨骼組織,導致患者出現骨骼痠痛、甚至是骨折的現象。「保骨針」可抑止蝕骨細胞活性 每月一次注射助保骨目前在臨床上,治療骨轉移的藥物,也就是一般俗稱的「保骨針」,每28天注射一次,可以抑止蝕骨細胞的活性,改善患者骨骼健康及生活品質,目前已經有健保給付。羅若玲醫師補充,保骨針主要分為雙磷酸鹽類以及抗體類兩種,雙磷酸鹽類需輸注半小時到一小時的時間,抗體類則是採取皮下注射方式,在臨床使用上,更加簡易省時。針對女性病患,輔仁大學附設醫院設有婦女健康中心,整合婦產科、乳房外科等各科資源,也讓女性病患就診時,不但保有隱私,也省去了在各科間來回奔波的麻煩。(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哺乳腫塊誤當乳腺炎 確診乳癌已轉移

哺乳腫塊誤當乳腺炎 確診乳癌已轉移#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43職業婦女,產後兼顧工作仍全母乳哺餵,哺乳期間在左乳房摸到硬塊,以為哺乳期間是常見的乳腺炎,但硬塊持續3個月沒有消退,反而越來越大。確診乳癌後,經全身檢查後得知已轉移至肝臟及骨頭,情緒崩潰大哭,無法接受且影響食慾及睡眠,擔心2個小孩尚幼。目前先進行全身化學治療,在親友鼓勵跟支持下,停餵母乳勇敢面對病魔,積極配合治療中。懷孕期間乳房脹大 不易發現乳房硬塊依據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乳癌為我國婦女發生率第1位癌症,發生高峰約在45至69歲間,約為每十萬名婦女188-194人。每天多達約31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6位婦女因乳癌而失去寶貴性命。避免罹癌遺憾,女性朋友們記得定期進行乳房攝影檢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一般外科醫師莊茂德說明,懷孕期間罹患乳癌機率與一般人相同,但懷孕中的生理變化如乳房脹大,使觸診到乳房硬塊比較不容易,後續哺乳時還會脹奶,等到發現時往往比較晚期。各位媽媽們千萬不可輕忽身體發出的警訊。只要有異常,請盡快至醫院檢查。乳腺炎多會疼痛 與乳房腫瘤不同莊茂德醫師呼籲,乳腺炎的硬塊大多會疼痛,與乳房腫瘤或良性囊腫等無痛的腫塊較不相同。若有摸到乳房硬塊,建議至乳房特別門診進行檢查,無症狀者(沒摸到硬塊或不會觸診)也建議在孕期初3個月內,至乳房特別門診進行檢查乳房超音波檢查。當病患得知噩耗時,家屬必須給予正向心理支持及鼓勵接受治療,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目前醫療相當進步,有很多化療新藥、標靶用藥、免疫治療、基因檢測等等,若能配合醫師進行正規治療,與醫師一同討論並訂定治療計畫,才能努力對抗並戰勝病魔。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