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

乳房攝影前 必知降低不適3方法

乳房攝影前 必知降低不適3方法#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我國癌症防治政策行之有年,雖然政府提供定期乳癌篩檢服務,但民眾往因不想面對、怕痛等因素,拒絕參加篩檢。此外,近期網路社群充斥乳房X光攝影輻射是導致罹癌的原因等謠言,讓民眾「聞篩檢色變」。國民健康署提供正確資訊,導正民眾的篩檢觀念。乳房X光攝影檢查 發現無症狀零期乳癌近期乳房X光攝影檢查引發乳癌的爭議引起關注。放射線的安全性取決於使用劑量、篩檢開始的年齡、篩檢頻率等。根據原能會資料顯示,一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約接受0.7毫西弗劑量;美國保健物理學會亦指出,每年接受低於50毫西弗劑量的輻射,並無明顯健康(致癌)效應發生。乳房X光攝影可用來偵測乳房的鈣化點或微小腫瘤,發現無症狀的零期乳癌,是目前最有效的乳癌篩檢工具;根據我國實證研究,大規模篩檢能降低41%乳癌死亡風險,並減少30%晚期乳癌發生率;定期做乳房X光攝影檢查確實可達到早期發現、降低死亡率目的。避開腫脹期、心情調適 減低乳房攝影不適的3個方法為了獲得清晰影像,減少輻射劑量,乳房X光攝影檢查的過程必須將乳房夾緊,減少乳房組織重疊,確實會有些許不適感。即使現在新型的乳房攝影儀器已大幅降低檢查的不適感,但每個人對於壓迫感的感受能力不同,可參考以下方法減低不適:1) 避開乳房腫脹期/月經來前1週較不適合受檢,可在經期結束1至2週內做檢查。2) 檢查前的心情調適/掌握對自我健康的知情權,正視乳癌篩檢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只要忍受些許不適,便能有效篩檢出早期癌症病灶,及早治療。3) 檢查時應注意事項/檢查時須脫去上半身衣物,不要穿著連身衣裙;不要於乳房、腋下塗抹除臭劑、粉劑及護膚霜等,以免干擾醫師正確判讀,甚至必須重覆攝影。防治乳癌3招 做到3個「及早」國民健康署表示,目前應用巧推的概念發現,透過營造安心舒適的乳房攝影環境,可減低婦女對乳房攝影的不適感,例如檢查時播放音樂,轉移注意力等。三八婦女節將至,趕緊提醒身邊女性親友定期做乳房X光攝影檢查,遠離乳癌的威脅,她們的健康是你我的責任。只要積極做到3個「及早」,就能不聞乳癌而色變:1) 及早預防/平時應遠離菸、酒等致癌因子,飲食均衡,養成健康生活型態、規律運動、維持理想體重,並適度釋放身心壓力。2) 及早發現/符合資格的婦女只要定期接受篩檢,便能早期發現病變組織。目前國民健康署補助45歲以上至未滿70歲女性每2年一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及40歲以上至未滿45歲、具有乳癌家族史(母親、女兒、姐妹、祖母或外祖母)的女性每2年一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3) 及早治療/一旦篩檢發現異狀,應儘速接受後續診斷與治療,早期乳癌(第0至2期)治療預後佳,五年存活率高達9成。

研究:輔中醫治療 降化療藥心毒性

研究:輔中醫治療 降化療藥心毒性#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台灣乳癌病友日漸增多,化療過程中可能面臨心衰竭等副作用,有些病友甚至得停止化療,以免增加死亡的風險。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郭祐睿研究團隊發現,使用薑黃、蒲公英、白花蛇舌草與黃芩等藥,可減輕化療藥引起的心臟衰竭,並降低乳癌的再復發率與死亡率,而其研究已刊登於中醫類頂尖國際期刊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郭醫師將此研究臨床應用於乳癌患者也獲得良好療效。乳癌常用化療藥物 具有心毒性郭祐睿醫師說明,乳癌患者常使用的化療藥物艾黴素(Doxorubicin, Adriamycin,俗稱小紅莓)具有心毒性,使用後容易造成心律不整、心衰竭、血管阻塞及擴張性心肌病變,甚至對心臟造成永久且不可逆的傷害。因此乳癌病友接受治療前後,都須隨時監控心臟狀況。林小姐是乳癌病友,經過小紅莓治療後,被發現左心室心輸出量小於40%,腫瘤科醫師為了安全而停止化療。林小姐尋求郭祐睿醫師治療,經過半年的悉心調理,心輸出量增加到了53.1%,腫瘤標記物CA153及CEA也都維持正常,雖然無後續的化療,至今仍維持非常好的生活品質。小紅莓化療乳癌患者 接受中醫治療者心衰竭率低30%郭祐睿醫師團隊分析1997年至2010年的健保資料庫,篩選48914名曾接受小紅莓化療的乳癌患者,其中24457人曾接受中醫治療,另有24457人未曾接受中醫治療。統計結果顯示,接受中醫治療患者心臟衰竭機率比未接受中醫治療者降低30%。郭醫師透過文獻與資料庫資料發現,薑黃、蒲公英、白花蛇舌草與黃芩等4種中藥,能降低化療引起心衰竭的機率,最多可減少70%以上,於臨床使用也有良好的成效。薑黃、蒲公英等4中藥具有抗氧化力 因此降低心毒性小紅莓的心毒性是因為會在體內產生自由基,使細胞產生過氧化,進而改變構造與功能,破壞心肌纖維。薑黃、蒲公英、白花蛇舌草與黃芩因為都有抗氧化力,可以降低細胞的過氧化現象,減少小紅莓的心毒性,所以是具有抗氧化力兼具解毒能力的中藥。不只對乳癌症患者減輕副作用有效,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研究,中醫在預防癌症復發轉移、延緩惡化,甚至對增加癌症存活率也有助益。衛生福利部特地增列預算,鼓勵肺、乳、肝、大腸癌患者,透過中醫加強照護,讓中醫陪病友一起「癌」過去。

雙婦癌切除 30幾歲更年期提早報到

雙婦癌切除 30幾歲更年期提早報到#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延禧攻略的繼皇后晚上出現熱潮、出汗,諸多現象疑似更年期已報到。但別以為更年期只會出現在40、50歲中年階段,年輕女性熱潮紅、盜汗、情緒焦躁、眼神帶殺氣,也可能是更年期提早報到徵兆。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醫師表示,門診曾有一位30多歲女子,因家族史緣故,罹患乳癌及卵巢癌兩種癌症,年紀輕輕就切除乳房及卵巢,造成她更年期提早10多年來臨。情緒敏感又暴躁 典型更年期需積極治療郭安妮進一步說明,這名女子未曾懷孕生子,因摘除乳房及卵巢緣故,導致女性荷爾蒙分泌不足,更年期提早出現且症狀明顯,除了一再尿道膀胱發炎,前陣子更熱潮紅、盜汗嚴重,還合併情緒焦慮,整個人變得非常敏感,講話急躁具攻擊性,且目露兇光、殺氣騰騰,一到診間好像大家欠她幾百萬元似的,一副想打人模樣,十分典型的更年期症狀。幸好在接受治療後,女子不適症狀立刻獲得緩解,態度也360度大轉變,眼神更變得溫柔無比,講話輕聲細語。傳統賀爾蒙療法有限制 非人人適用郭安妮說,更年期定義是指停經,台灣女性更年期平均年齡49到50歲左右,通常停經前一年容易出現熱潮紅、盜汗導致衣服濕透無法入眠,有些人還合併情緒暴躁、陰道乾澀、膀胱泌尿道經常發炎感染等,甚至還會出現骨質疏鬆症、整個人胖了一大圈。「更年期不適症狀如果已經造成困擾、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最好就醫治療。」郭安妮說,女性荷爾蒙可以讓人變漂亮,維持小蠻腰、豐胸與翹臀的完美身型,女性雖可透過短時間、最輕劑量來適度補充荷爾蒙,進一步緩解更年期不適症狀,但本身若有卵巢、乳癌、子宮及肝腎功能不佳、或血栓病史、老菸槍癮君子等族群,也不適合補充女性荷爾蒙,如此恐會加重病症及血栓風險。生理期異常 應儘快就醫詳細診治「生理期亂經是判斷更年期的重要指標。」郭安妮說,一般正常月經週期為28天加減7天,亦即21到35天就會來潮,且每次約3到7天內結束。如果生理期沒來超過一週,或月經量銳減、經血量大到不到2小時衛生棉就滿出來、出現大血塊等,有可能是更年期或其他婦科腫瘤、子宮內膜、息肉等問題引起,建議趕緊就醫治療,才能擁有健康良好的生活品質。(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癌症時鐘再快轉!腸癌發生率居冠

癌症時鐘再快轉!腸癌發生率居冠#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依據105年衛生福利部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癌症人數為10萬5832人,較104年增加676人,癌症時鐘又快轉2秒,平均每4分鐘58秒就有1人罹癌。因為人口老化快速及不健康生活型態,癌症發生人數預期仍將持續上升。105年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3歲,發生人數(男女合計)依序為大腸癌、肺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攝護腺癌、甲狀腺癌、胃癌、皮膚癌及食道癌。癌症發生率 男性大腸癌、女性乳癌居冠雖然癌症發生人數上升,但以年齡標準化發生率來看,105年較104年每10萬人減少5.3人;肝癌、大腸癌標準化率為發生人數及標準化發生率下降最多的2種癌症。相較104年男性每10萬人減少2.5人及2.8人,女性則減少1.4人及0.8人,男性大腸癌標準化率降幅加大。以男性來看,前10大癌依序為大腸癌、肝癌、肺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攝護腺癌、食道癌、胃癌、皮膚癌、膀胱癌、白血病。女性癌症發生依序為乳癌、大腸癌、肺癌、甲狀腺癌、肝癌、子宮體癌、卵巢癌、子宮頸癌、皮膚癌、胃癌。發生在男性居多者為口腔癌與食道癌,分別為女性的11.9倍與15.3倍,皆與吸菸、飲酒、嚼檳榔息息相關。大腸癌發生人數雖連續11年為第一,然較104年減少205人,且連續2年下降,顯示民眾參與大腸癌篩檢的效果已逐漸產生。若從長期趨勢來看,國人整體癌症標準化發生率近年呈現上下波動,死亡率則呈趨緩且有穩定下降趨勢。分析10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肝癌、胃癌及皮膚癌已連續7年呈現下降,大腸癌近年亦呈下降趨勢,而肺癌、口腔癌、攝護腺癌及食道癌近年來呈現上下波動,乳癌今年持平,甲狀腺癌及子宮體癌仍呈現增加狀況。胰臟癌、食道癌、攝護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 生活習慣避菸酒癌症防治最重要的是「預防勝於治療」,癌症的危險因子可分為先天及後天型,先天的危險因素,可歸納為老化、性別、基因;後天的危險因素則較可藉由自身決定而有所改變,即改善不健康的生活型態。一很多人還不知道油膩、燒烤紅肉、加工肉品、甜食,缺乏運動、肥胖,也與癌症密切相關!年輕時即遠離菸、酒、檳,注意飲食均衡,養成規律運動習慣,除了防癌,也能適時釋放身心壓力。以近期名人罹患的胰臟癌、食道癌、攝護腺癌為例,這3種癌症早期無明顯症狀,國際上亦無具有實證有效的篩檢工具,發生原因尚不明,除了與年齡老化、基因等因素有關,目前歸納與生活習慣有關的高危險因子,可藉由實行健康生活來降低風險:‧胰臟癌/吸菸、喝酒、肥胖及糖尿病。‧食道癌/大多與飲食習慣有關,如吸菸、喝酒、嚼檳榔、加工食物、胃食道逆流。‧攝護腺癌/與年齡較有關(好發於50歲以上),少數研究顯示肥胖、吃紅肉為危險因子。定期做四癌篩檢 降低死亡風險國際實證顯示,每1至2年糞便潛血檢查可以降低50至69歲大腸癌死亡率15至33%;35歲以上具菸酒習慣的男性,每3年做一次口腔黏膜目視檢查,可降低43%口腔癌死亡率;50至69歲婦女,每2至3年接受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降低乳癌死亡率21至34%;透過大規模子宮頸抹片篩檢,可以降低60至90%的子宮頸癌發生率與死亡率。從近年癌症登記的數據也顯示,推動癌症篩檢經過一定時間可降低癌症發生率,可由近年來大腸癌發生率的下降來印證。由國民健康署及國立台灣大學公衛學院研究團隊,針對50至69歲接受大腸癌篩檢民眾共307萬人為研究對象進行10年的追蹤,比較篩檢組及未篩檢組死於大腸癌的風險,結果顯示篩檢率為56.6%(定期複篩率為52.3%)時,就可降低死亡風險達44%。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呼籲,定期做四癌篩檢是每個家庭的作業,鼓勵家人要互相關心彼此,提醒做四癌篩檢,把防癌當成生活一部分。若經篩檢陽性務必要確診,診斷為癌症務必尋求標準治療,切勿聽信坊間偏方,一旦錯過治療黃金期無法重來,千金難買早篩到。

長期「自我高壓」 內分泌失調恐癌變

長期「自我高壓」 內分泌失調恐癌變#乳癌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乳腺癌、子宮頸癌等問題與無法排解的悲哀關係密切,而胃癌病人往往表現為過分謹慎、回避衝突、小心處事,即使內心有強烈的不滿,也會委曲求全,長期憋悶著自己,肝氣鬱結是他們的常態。這就是癌症專門找上「鬱女」的原因了。這些職業易成癌症催化劑「好女人更容易得癌症」的觀點不是我提出來的,而是上海中醫藥大學的何裕民教授提出來的,他是著名的中醫腫瘤專家,還是中華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的主任委員。他牽頭的國家「十一五」亞健康課題調查組公佈的一項研究顯示,在我國城市女性癌症患者中,70%屬於人們眼中的好女人!這是研究小組通過對三萬餘病例調查後的發現。這樣的好女人容易集中在四類職業:財會、中小學老師、文秘、辦公室管理人員。因為從事這些職業的女性,通常比較真、工作壓力較大、無法及時自我釋放或轉化壓力,或者說她們的職業要求必須服從安排,而她們本分的個性又要求她們服從這一命運,恰恰是這些,成了癌症的「催化劑」。每天使用空氣清新劑乳腺癌發病率增30%國外的研究也顯示,乳腺癌、子宮頸癌等問題與無法排解的悲哀關係密切。而胃癌病人往往表現為過分謹慎、回避衝突、小心處事,即使內心有強烈的不滿,也會委曲求全,長期憋悶著自己,肝氣鬱結是他們的常態。美國《環境衛生》雜誌刊登過一個研究報告:女人過於潔癖,會增加乳腺癌的風險。研究人員詢問了近800名乳腺癌病人,和另一組同齡健康婦女使用各種清潔產品和殺蟲劑的頻率,結果發現:經常使用空氣清新劑的婦女罹患乳腺癌的危險增加20%,每天使用空氣清新劑會使乳腺癌的發病概率增加30%。而固體空氣清新劑則會使乳腺癌的發病危險增加2倍。研究者把潔癖會增加乳腺癌的風險歸之為過多地使用化學清潔劑之故,認為化學製劑與乳腺癌之間存在著高度的關聯性。情緒緊繃易癌變這類病人很多都是非常在意生活品質、很排斥化學清潔劑的,她們只用清水及普通肥皂。之所以得乳腺癌,是因為這些有潔癖的人,本身就是完美主義者,潔癖就是她們追求完美的方式,這種人會事事追求至善、較真至頂點。比如,家裡的茶杯必須放在某個地方,換了地方她就要責備家人,就要馬上糾正,連這樣的小事都計較,可以想見她們在社會上、在工作中對自己有多苛刻了!如此長期追求完美,就導致了她們的「神經──內分泌軸」的功能一直緊繃著,引起了內分泌的長期失調,以至於靶器官乳腺被過度刺激,直到它受不了了,發生了癌變。而這個作用,甚至可能高於清潔劑的致癌作用。所以何教授的結論是:潔癖與乳腺癌之間的聯繫未必是化學製劑,而是這類人精神上的長期「自我高壓」導致了這一結果。對於這種人的品質,我們一般都形容甚至讚譽她們「克己」,這個詞用在她們身體上也很形象,就是在委屈自己的同時,直接克伐著自己的脾氣,在「克己」的同時「克脾」。我曾多次講到,脾氣是身體裡的「審計署」,脾氣虛了,「審計署」失職了,原來潛伏在體內的、還沒形成氣候的癌細胞就得以犯上作亂,癌症也成為「事實」。(本文摘自/噢不!我不想這麼老/華滋出版)

環境荷爾蒙無所不在!醫籲篩檢防乳癌

環境荷爾蒙無所不在!醫籲篩檢防乳癌#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空氣汙染及PM2.5是討論度最高的名詞,過去以為只是影響呼吸道,現已被證實是致癌因子之一。充斥生活中的環境賀爾蒙不只PM2.5,桌布、塑膠袋、塑膠玩具、塑膠地墊、PVC保鮮膜、寶特瓶、手搖飲料杯、杯蓋、橡皮擦、嬰兒奶嘴,甚至連尿布、芳香劑、化妝品、體香劑、香水、髮膠、沐浴乳、乳液、指甲油、紙餐盒、咖啡隨行杯等都有環境荷爾蒙的蹤跡。環境荷爾蒙影響女性雌激素 恐致乳癌近20多年來,許多生態學者、流行病學家、內分泌學家和環境毒理學家皆呼籲,環境中一些具有類似生物體內激素作用的化學物質可能對人類健康與生態造成危害,這些統稱為環境荷爾蒙,它出現的範圍涵蓋食、衣、住、行。環境荷爾蒙在女性身體中會與雌激素(女性荷爾蒙)的受體結合,引起類似雌激素的作用。對女性族群而言,乳癌和環境荷爾蒙有密切關聯。耕莘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陳梓泓表示,根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報告,乳癌為我國婦女癌症發生率第1位,發生高峰約在45至69歲間,以平均結婚年齡32歲,約莫是小孩國小高年級至大學期間。依據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及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每年有逾萬位婦女罹患乳癌,逾2千名婦女死於乳癌,相當於每天約31位婦女被診斷出罹患乳癌、6位婦女因乳癌失去寶貴性命。定期乳房攝影 篩出乳癌病灶陳梓泓主任提醒,預防乳癌從日常生活開始做起,除了要盡量避免接觸環境荷爾蒙,在日常生活用品的選擇上,有機、無毒、健康的商品,成為現代人的首選。許多女性都沒有定時健康檢查的習慣,目前國健署建議每2年至少接受1次乳房X光攝影,據統計,45至69 歲婦女在 104‐105 年曾接受篩檢達 156.1 萬人,檢查比率僅38.0%。分析篩檢率低的原因,包括「怕痛」、「覺得身體健康不需要」、「沒空」等為不做篩檢的理由。其實篩檢目的就是要在身體尚未出現症狀前,藉由檢查來提早發現潛在病灶,接受適當適時的治療而重獲健康。「會痛」是許多婦女對乳房攝影的說法,也是大部分婦女害怕做乳房攝影篩檢的原因。在乳房攝影檢查過程中,為了獲得清晰的影像,並減少輻射劑量,必須將乳房夾緊,以減少乳房組織重疊,才能清楚顯現病灶。

切莫信偏方!婦延誤病情乳癌腫瘤惡化

切莫信偏方!婦延誤病情乳癌腫瘤惡化#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年約35歲少婦一年半前經檢查確診罹患乳癌,但這名少婦沒有遵循醫學實證治療,聽信偏方,希望腫瘤消失;但事與願違,拖了一年半,腫瘤仍持續腫大,最後不只腫瘤潰爛、流血,乳房外觀也變成花椰菜狀,不得不求助醫師。乳癌及早接受治療 存活率可大為提升臺北醫學大學癌症中心副院長暨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杜世興指出,上述病例門診中並不少見,平均每個月會出現一、兩個,這些病人有的原本可以保留乳房,卻因腫瘤過大、病情嚴重而無法如願。杜世興分析,門診中40歲以下停經前的年輕乳癌患者,其中約7成為荷爾蒙受體陽性,對於這類型的患者,建議以抗荷爾蒙療法為主。若當腫瘤過大或多處淋巴轉移,或其他較為嚴重的狀況,則會建議化學治療,或合併使用標靶治療等其他治療方式。事實上,現在乳癌治療講究精準化、個人化策略,不只治療選項多,也都經過臨床驗證。杜世興指出,根據其乳癌治療團隊的院內統計資料,早期乳癌患者5年存活率達93%以上,整體乳癌患者5年存活率為90.83%,只要及早接受治療,選擇適合個人治療策略,便有機會對抗乳癌、維持生活品質。抗荷爾蒙針劑藥物 幫助高風險患者延緩疾病近年來,乳癌抗荷爾蒙針劑藥物的運用逐漸受到重視。2018年美國臨床腫瘤醫學年會(ASCO)發表一篇研究指出,年輕、高風險、易復發乳癌患者在接受化學治療後,若再利用手術切除卵巢、使用抗荷爾蒙針劑藥物或使用放射線照射卵巢等方式,持續抑制卵巢功能,搭配使用口服抗荷爾蒙藥物治療,相較於單用口服抗荷爾蒙藥物治療,較有助於延長病人的無疾病存活期。另外,許多年輕乳癌患者接受治療、延緩疾病進展的同時,也希望保留生育能力。杜世興對此表示,化療對於女性生育能力的確容易造成傷害。國外研究顯示,乳癌患者若在化學治療前後及化學治療時,注射抗荷爾蒙針劑藥物,可讓卵巢暫時休息,有機會保留卵巢功能,避免早期衰竭。不只如此,北醫乳房醫學中心團隊也與生殖醫學中心專科醫師合作,協助患者保有懷孕生子的機會。遵照醫囑用藥 就有機會戰勝乳癌!杜世興補充,北醫乳癌治療團隊在乳癌治療及學術研究上一直不斷精進,每年有10篇以上研究論文刊登於國際知名醫學期刊,也致力參與藥物研發臨床研究,希望打造優良、溫馨的就醫環境,並幫助病人對抗病魔、提升生活品質。因此當民眾發現罹患乳癌,千萬不要灰心喪志,也不要逃避治療,只要遵照醫囑用藥,就有機會戰勝乳癌,重新擁有健康生活。(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講座/乳癌術後化放療及預防復發

講座/乳癌術後化放療及預防復發#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乳癌病友最擔心的議題,包含疾病復發風險大不大?需不需要接受放射治療或化學治療?基因檢測現已可應用於乳癌的術後評估與用藥選擇。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10月29日(一)舉辦癌症講座,由熊佩韋醫師主講「手術後我需要化療或放射治療嗎?治療之後怎麼預防復發?」,此座談會將針對乳癌病友常見的基因檢測應用與使用時機進行詳細的介紹,並介紹常見的監控工具特色,包含影像學、生化蛋白、癌症標記及最新的基因檢測等資訊。報名可電洽亞東醫院癌症資源中心(02)89667000轉分機1709。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手術後我需要化療或放射治療嗎?治療之後怎麼預防復發?時間:107年10月29日(一)下午14:00-15:00地點:亞東醫院南棟14樓第一教(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709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