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

乳癌搭配中醫調理 有效改善生活品質

乳癌搭配中醫調理 有效改善生活品質#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根據統計,乳癌為我國婦女發生率第一位之癌症,發生高峰在45~69歲之間,每天約有31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6位婦女因乳癌而失去寶貴性命,男性發病率則約為女性的1%。43歲顏小姐為乳癌第一期術後患者,目前服用抗荷爾蒙藥物並定期回診檢查追蹤,因仍受乳房脹痛偶發、抗荷爾蒙藥物所致之關節痛與睡眠不佳所苦,影響生活品質,至中醫門診就醫,經內服藥及針灸治療後不適症狀明顯改善許多,有更多體力陪伴孩子成長。台灣乳癌相較於歐美國家大約年輕了10歲,乳癌的危險因子除了家族史、基因異常、初經早、停經晚、生育少外,不健康飲食、缺乏身體活動及肥胖都與乳癌有密切的關係。乳癌常見症狀為乳房出現不痛、硬且粗糙、不可移動、分界不明顯之腫塊;乳頭凹陷且有不正常分泌物;乳房皮膚粗糙;腋下淋巴結腫大等;在心理層面,可能會因面臨健康及生命威脅、甚則因切除乳房失去身體完整性而產生焦慮、憂鬱等負面情緒。西醫治療包括外科手術、放射線治療、荷爾蒙控制治療、化學治療及標靶治療。中醫根據望聞問切四診合 減低乳癌治療副作用乳癌在中醫屬於「乳岩」、「乳石」之範疇,其病因大致可分為正氣不足,外邪侵襲;情志失調,肝鬱脾虛;膏粱厚味,痰濁內生;臟腑虛損,衝任失調等證型,根據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病程(早中晚期)、手術前後病況變化歸納病人之證型而對「證」下藥。此外,針灸治療在臨床上亦有相當良好之療效:根據病人證型體質循經取穴並調暢情志;選擇乳房附近淋巴結之穴位如缺盆、極泉,以封鎖腫瘤轉移;抑制預防藥物所產生之副作用如子宮內膜癌風險、水腫及關節痛等。病人亦可接受薰蒸治療,利用活血化瘀之藥草蒸氣以助組織新生、舊傷復原。目前在台灣,乳癌雖仍以西醫治療為主(例如手術、化學藥物、放射治療、標靶治療及荷爾蒙療法。),但中醫實證研究指出,若同時接受中醫治療之乳癌病人,其西藥所產生之副作用明顯較僅接受西醫治療之病人少,並可降低復發率、死亡率及轉移率,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原位癌是癌嗎?早期發現治癒達90%

原位癌是癌嗎?早期發現治癒達90%#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任職於乳房超音波室的小珍,年屆滿45歲,在乳癌篩檢時意外得知罹患「乳癌原位癌」,積極配合醫師的治療,並安排手術日期與術後癌症治療,目前只需定期服用口服藥物與定期追蹤即可控制,復原狀況良好。極早期發現原位癌 治癒率達90%以上原位癌,雖名為「癌」,但與大眾熟知的「癌症」不同,原位癌是指上皮細胞癌的最早期,或稱為尚未病變或侵襲至器官組織的癌症0期,而上皮細胞癌是癌細胞從人體器官表面的那層「黏膜上皮組織」長出來,還沒突破緊黏的下層「基底膜」。基底膜下方是黏膜下結締組織,各類神經、血管、淋巴組織以及細胞外間質都在這,所以基底膜就等於人體的最後防線。原位癌還沒有侵入基底層,不會透過血管、淋巴發生轉移,只要手術切除不正常增生的細胞,再合併放射線治療,有90%的機率可以治癒。羅東博愛醫院腫瘤醫學中心陳培勳主任表示,極早期發現原位癌,治癒率高,也可避免後續治療上讓人難忍的不適感和繁瑣治療過程。定期做身體健檢 讓原位癌現蹤羅東博愛醫院每週6天在門診醫學大樓顧客服務中心開設癌症預防篩檢窗口,提供民眾免費四癌篩檢(口腔癌、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癌),去年全年度服務人次達17,935人,並確診出30例癌症病人,其中多為0期的原位癌。癌篩單一窗口 讓民眾可以一天內完成就診和篩檢流程為了便民服務,羅東博愛醫院為民眾規劃「癌篩單一窗口」,讓民眾在一天內即可完成就診和篩檢流程。以口腔癌症篩檢為例,癌篩窗口與耳鼻喉科、牙科之間已建立快速篩檢通道,民眾填寫完檢查單後,由癌篩個管師為民眾掛號、帶領民眾至診間,就可免排隊、優先檢查,是一條便民的「綠色通道」。且若是篩檢報告異常、需要回診,癌篩個管師也會為民眾安排特別門診或醫師門診進行諮詢。原位癌是第0期的乳癌,因此患者必須用對抗乳癌的規格來治療原位癌,必要的手術、放射治療與抗荷爾蒙治療缺一不可。然而原位癌的預後極佳,幾乎不會發生淋巴結侵犯與遠端轉移,五年存活率趨近百分之百。最理想的癌症防治策略,應從初段預防開始,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注重營養、均衡飲食、採取促進健康行為、避免接觸致癌物質(如菸、檳榔、有毒物質等)。同時建議民眾主動接受癌症篩檢,透過早期診斷和適當治療,以減少死亡率與提高生活品質。

個人化精準治療 解乳癌患者心慌

個人化精準治療 解乳癌患者心慌#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由於醫學進步,在台灣乳癌的平均存活率高達87%,但另一個數據是每4人之中就會有1人會在治療後5年,甚至10年後復發或轉移。台東馬偕一般外科魏銓延醫師提出:傳統的乳癌治療都是依照癌種及期別給予固定的醫療,但治療成效卻因人而異;隨著分子醫學的進步,乳癌治療也進入個人化的時代,乳癌患者已能透過基因檢測,分別癌症的類型,給予最適當的醫療。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黃淑芳理事長也特別提到癌症治療在地化的重要性,也以自身對抗癌症的經驗鼓勵病友不要輕言放棄。乳癌治療可精準治療 包含基因檢測和標靶藥物魏銓延醫師提到:以前遇到癌症擴散,往往都束手無策,只能看著腫瘤越來越大,而病人越來越小。隨著抗癌藥物的日新月異,轉移性乳癌已不再是絕症,乳癌治療也進入個人化量身訂作的精準治療時代。精準醫療主要有二部分:基因檢測和標靶藥物。針對有家族史(家族中有2人以上有乳癌卵巢癌)、已復發轉移、或對化療有疑慮病友,施予基因檢測,可提早了解本身乳癌復發機率的高低,避免不必要的化療。有些類型的患者可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標靶藥,避免化療的副作用。不論是那一種類型的乳癌,現在都有最新型的標靶藥可以治療。像是最新的CDK4/6抑制劑,可延長轉移患者存活期達24.8個月。針對Her2陽性轉移患者,健保已開放使用效果很好的雙標靶藥物。乳癌預防復發轉移三大重點:1) 定時回診。2) 健康生活(運動+飲食)。3) 適時舒壓。伸展運動 有助乳癌開過刀的患者復元台灣乳癌病人好發年齡約在45~55歲間,相較於歐美國家大約年輕了10歲,乳癌的危險因子除了家族史、基因異常、初經早、停經晚、生育少外,不健康飲食、缺乏身體活動及肥胖都與乳癌有密切的關係。魏醫師也特別提到癌症治療過程會產生的「癌因性疲憊」,等級可分為十分,若疲憊低於四分屬輕度,高於四分則屬中重度,則可能要用藥物治療。魏醫師特別示範癌友早中晚都要做的伸展運動,雙手上舉深呼吸的動作,可伸展到肩頸背部,特別對有開過刀傷口沾粘的乳癌患者,有復元緩和效果。

乳癌女力UP!一起應援乳癌姐妹!

乳癌女力UP!一起應援乳癌姐妹!#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I IMPACT 乳癌女力UP」活動於6/29在松菸文創園區盛大開展!乳癌已連續13年蟬聯國人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為了讓民眾更加關注乳癌對女性的侵害,以及全力支持乳癌姐妹的應援精神,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攜手台灣雀巢健康科學,舉辦「I IMPACT 乳癌女力UP」活動,邀請各界關懷乳癌姐妹的民眾一起共襄盛舉!活動一開始由一群同樣曾罹患乳癌的癌友們熱舞開場,秀出無限女力!即便曾被癌症侵擾,她們依舊願意走出來,以熱舞展現對生命的熱愛,並期望把這樣的精神傳遞出去。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說明,乳癌病友協會是由全國45家醫院病友團體聯盟組成的大平台,乳癌姐妹在癌症療程時,到底怎麼吃才能吃的營養、提升體力和活力而不被癌症擊垮是一大學問,營養補充品是方便家人或照護者能迅速提供給乳癌姐妹們的美味暖心照顧。常在網路上以自身經驗鼓勵癌友的勵志作家吳娮翎也談到,30歲確診乳癌的她,非常明白癌友的心情,但她鼓勵癌友保持正常作息,包括遵從醫師建議正規的治療、選擇可信任的大品牌營養品,以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她分享自身經驗,八次化療都是靠定時補充營養品,通過化療後的白血球指數檢測,才能順利進行下一階段的療程,由此可見營養品在癌症療程過程中的重要性。其實對抗化療的體力是治療過程中最關鍵因素之一,除了正常飲食外,癌友通常會額外補充各種高熱量、高蛋白等營養素來提升體力。而ESPEN歐洲營養指南建議,癌友可補充魚油、精胺酸及核苷酸三大營養素,可增進細胞數量,並幫助恢復體力。另一位正在抗癌路上的癌友陳泊羽分享,通常在癌症治療時,保持體重是一大重點,而她使用含三效營養素之營養品,讓抗癌之路能更加順利!三軍總醫院徐淑雲護理長,同時本身也是癌友,她談到二十年前她罹癌的時候並沒有這些營養觀念,而她認為充足的營養是讓療程順利進行的不二法門,即使沒有胃口,也一定要強迫自己進食,這時候營養品就是非常優良的補充來源。癌友最需要的是身邊親友的支持與陪伴!這樣的心理支持、正規治療與營養補給皆缺一不可,讓我們一起當癌友最大應援團,一起陪伴癌友走過這段癌症療程!

預防乳癌 妳的乳癌檢查只做一半嗎?

預防乳癌 妳的乳癌檢查只做一半嗎?#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在台灣平均每35分鐘就有一位女性確診為乳癌,每天有6人死於乳癌。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8年底出版的癌症登記報告,乳癌已蟬聯多年的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初次診斷年齡更是相較於歐美國家年輕十歲左右。目前國民健康署針對45歲到69歲的女性(二等親內有乳癌家族史,可提早至40歲),提供每2年一次免費的乳房攝影檢查;透過安全的低劑量X光射線以高解析度的影像品質,讓許多乳癌早期的癌前病變癥兆(如乳管微鈣化、結構不對稱等)無所遁形。乳房檢查常只做一半!台灣本土的大規模數據已經確認,乳房攝影篩檢是非常高敏感度又有效的乳癌篩檢方法,可以降低近4成的乳癌死亡率、並減少3成晚期乳癌的發生。但台灣女性整體的乳房攝影受檢率僅4成,不如其他先進國家過半數的普及度,仍然有很多努力空間。如果因為「忙碌沒注意」、或「聽說攝影檢查會被夾得很痛」等原因而錯失保衛時機。乳房攝影+乳房超音波 揪出腫塊二大利器女性乳房檢查方式只需在月經結束後一週,帶健保卡及身份證到醫院檢查,乳房超音波和乳房攝影,兩者可相輔相成。1)乳房超音波檢查:因台灣女性的乳房組織較為緻密,及乳癌確診平均年齡較為年輕化的狀況來說,乳房超音波檢查就是極重要的加分工具。乳房超音波對於的微小鈣化不敏感,這對大部分早期無症狀之乳房原位癌常無法偵測,因此並不適合單獨作為乳癌篩檢工具2)乳房攝影檢查:乳房攝影都是第一線的檢查工具,它最大的功能在於偵測出「不正常的微小鈣化」,這是早期乳房原位癌最常見的表徵。在影像解析度上,乳房超音波檢查不如乳房攝影來得高,但是它不受年齡限制的可近性、影像的即時性與立體感,更是補足了乳房攝影在平面影像上的不足。為了您的健康,建議45歲以上婦女,除了定期做乳房攝影檢查,也要定期至醫院作乳房超音波檢查,尤其是乳癌高危險群或有症狀的婦女更要提早就醫檢查,及早發現,早期乳癌治癒率高。

乳癌化療副作用 可由中藥輔助改善

乳癌化療副作用 可由中藥輔助改善#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民眾聽到自己罹患癌症,大多嚇壞了,對於罹癌後的手術、化療及放療等治療效果與副作用,充滿不安與恐懼,因此有可能尋求偏方或非常規治療,但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中醫科張慈文醫師、放射腫瘤科翁益強主任及宋時雨醫師呼籲罹癌患者應遵循正規治療,別誤信偏方而延誤了病情。乳癌早期早期治療 治癒率高達9成乳癌指的是乳腺管細胞,或乳小葉細胞不正常分裂形成的惡性腫瘤,除了侵犯乳房外,更可能轉移到遠處器官如肝、腦、骨骼、肺等。放射腫瘤科翁益強主任表示,乳癌在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下,治癒率高達9成以上。過去乳癌以手術為主,手術後會依腫瘤病理狀況進行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或荷爾蒙治療等。但許多民眾仍認為乳癌治療就會手術完全切除乳房,於是諱疾忌醫,改為尋求偏方,失去治癒機會。服用中藥 可緩解西醫治療的副作用中醫科張慈文醫師表示,癌症治療原則上還是要以西醫治療為主,建議患者不要因為相信另類療法而放棄西醫的治療或追蹤。而西醫治療所產生的副作用,可尋求中醫師的協助,服用中藥,緩和副作用,並且幫助恢復身體的功能。張慈文醫師表示,針對放射治療,為預防陰虛,飲食上應少吃辣、炸、九層塔、香菜、辣咖哩及花生等食物,宜食用粥、木耳、枸杞、百合、山藥及四神湯。而常見的副作用有皮膚損傷、嘔吐及腹瀉,中醫會針對患者個別的體質與症狀,給予協助與調養。病友可透過團體成員的經驗交流,正確資訊的交換及醫護人員的協助,幫助乳癌患者勇敢面對疾病。

終結乳房篩檢迷思,存活率達90%

終結乳房篩檢迷思,存活率達90%#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根據報告指出,國人每4分58秒就有一人罹癌,其中乳癌高居女性癌症發生首位,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萬芳醫院內科教授賴基銘醫師表示:每天有近35位婦女受到乳癌侵襲!關於乳癌的6大恐怖事實!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癌症登記報告指出,女性前10大癌依序為:乳癌、大腸癌、肺癌、甲狀腺癌、肝癌、子宮體癌、卵巢癌、子宮頸癌、皮膚癌、胃癌。賴基銘教授提醒女性6項關於乳癌的恐怖事實 : 最威脅女性的癌症:乳癌已連續13年位居國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 每2小時就有3人罹患乳癌。 每3人就有1人 發生在30~49歲年輕女性,為青年女性罹癌最大宗。 45-49歲是乳癌發生人數最多的年齡層。 北部縣市罹癌風險高,台北市與新北市為乳癌發生率最高之縣市。 南部縣市死亡率偏高,屏東縣與台南市是乳癌死亡率最高縣市。乳房篩檢迷思多,害羞逃避恐留乳癌禍根賴基銘醫師針對常見的乳房篩檢迷思,進一步說明如下: 迷思一:我都有在家自我檢查 !專家說明:自我觸診檢查是無法找到早期的病灶,更無助於降低癌症死亡率。 迷思二:我有照過胸部X光了專家說明:胸部X光不是用來檢測乳房的!胸部X光能檢查到的是肺臟、肋骨鎖骨等處,而不是最表層的乳房。 迷思三:我沒有家族史不需要擔心專家說明:有乳癌家族史的乳癌病患僅佔所有乳癌病患的10-20%,換言之,大部分的乳癌病患是沒有乳癌家族史的。太晚生育、高油脂飲食、肥胖者、抽菸酗酒者、有熬夜習慣、壓力大的人,乳癌風險都會增高。勤練「護乳5招」:乳癌是可以預防的,只要勤練「護乳5招」,包括:蔬果彩虹579、規律運動、適齡生育、適時放鬆、定期篩檢。統計顯示乳癌因篩檢而發現之個案,高達8成5以上屬於早期乳癌(0-2期)。賴教授強調,『乳房攝影檢查』可降低40%死亡率 及30%晚期乳癌發生,是最有效的篩檢工具,篩檢是針對沒症狀的人做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異常鈣化點和摸不到的乳癌,在沒有任何症狀或擴散之前找到病灶,此時及早接受治療,乳癌五年存活率可達90%以上。

乳癌化療副作用多 中醫輔助來改善

乳癌化療副作用多 中醫輔助來改善#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40歲的王小姐因罹患乳癌進行化療,但伴隨許多副作用讓生活品質大受影響。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婦兒科主任陳柏全表示,乳癌化療後可透過中醫體質調理,加入疏肝健脾理氣中藥及營養師飲食衛教,改善腸胃不適、焦慮不安及睡眠不佳問題。乳癌年輕化趨勢 可能與不當飲食、肥胖、菸酒等相關陳柏全主任表示,近十多年來乳癌發生率及死亡率上升幅度,為各類癌症之首,儼然成為臺灣婦女發生率最高的癌症。好發於45至55歲婦女,但近年乳癌有年輕化的趨勢。在臨床上,20、30歲的乳癌患者已不少見。一般乳癌認為除與家族史有關外,不當飲食(高脂、高糖)、肥胖、抽菸喝酒、晚生育、接觸塑化劑、更年期接受荷爾蒙補充治療及缺少運動皆有相關。陳柏全主任說明,乳癌常見的治療方法有手術、化學藥物、放射治療、標靶治療及荷爾蒙療法。前3種是大多數患者接受的治療,後2種則依癌細胞特性選用。自民國98年開始,健保實施西醫住院病人中醫腫瘤輔助醫療試辦計畫,中醫師、中醫腫瘤個管師及營養師會依據患者病況及接受治療的方式來共同照護患者,減輕患者治療的副作用、提升生活品質。化療常見副作用 包括噁心嘔吐、落髮、黏膜破損發炎陳柏全主任指出,化學治療常見副作用包括容易感染、噁心嘔吐、落髮,胃腸、口腔黏膜破損發炎,造血、生育功能降低;另有些副作用是特殊類別藥物引起,如心臟肌肉的傷害,過敏反應、皮膚紅腫癢、噁心嘔吐、神經病變、肝腎功能下降等。陳柏全主任分享,另一名50歲的張小姐從小就有過敏性鼻炎,罹患乳癌,每次打標靶藥物(賀癌平後感到很疲憊。根據研究統計,5%癌症患者在標靶治療後會像重感冒般,咳痰及流鼻涕甚至鼻竇炎等情況,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中醫除提供症狀治療外,也在每次打標靶前給予補氣血中藥,預防呼吸道副作用發生,此後重感冒般症狀的副作用就明顯減輕。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