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

醫訊/認識乳癌化療及其副作用

醫訊/認識乳癌化療及其副作用#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出,乳癌為我國女性好發癌症排名第1位,相較於歐美國家,台灣乳癌好發年齡比歐美國家早,約在45~64歲之間,且以45~49歲每10萬名婦女發生144人為最高,衛生署也指出,乳癌對台灣婦女的健康威脅日益嚴重,依據97年癌症登記及99年死因統計,當年計有8136人被診斷罹患乳癌及1706人死於乳癌,也就是台灣每天約22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及5名婦女死於乳癌。因此,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特舉辦醫衛講座,此次主題為「乳癌化學治療療效與副作用處理」,講師: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林璟宏(主治)醫師。活動需事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乳癌化學治療療效與副作用處理時間:102年6月26日(三)下午 13:30 ~15:30地點:乳癌防治基金會(台北林森南路4-2號6樓)視聽教室洽詢:02-2392 4115

癌症末期無藥醫?婦乳癌末期靠超然意志力戰贏癌症

癌症末期無藥醫?婦乳癌末期靠超然意志力戰贏癌症#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乳癌儼然成為危害女性健康的兇手之一,連國際影星裘莉也要不惜切乳防癌,就是深怕乳癌找上身來,而毀了一生。但是,桃園卻有一名婦人去年不幸罹患乳癌,發現時已是末期,當家人都準備為她籌備喪事時,沒想到這名婦人憑著她超然意志力靠著清淡飲食、樂觀心態配合治療,竟讓癌細胞漸漸消失,目前狀況良好,每個人都感到不可置信。婦人不甘心子女還小 抱憾求生存 這名婦人,到醫院檢查時,已被告知是乳癌第四期,且估計只剩一個月的壽命,但是,婦人因為子女還小,讓她非常不甘心,而在家人已經有心理準備為她籌畫喪事時,醫生不放棄任何一絲機會,先維持她體內器官的正常運作,並告訴婦人飲食清淡、要有信心。抗癌逆轉勝 多活超過一年而婦人就靠著飲食和堅強意志力、樂觀心態,配合緩和的化學藥物治療,沒想到讓這名婦人的癌細胞腫瘤逐漸消失,目前病情控制良好,也讓婦人多活了整整一年。因此,治療她的醫師也提醒,癌症當然越早發現越早治療就容易治癒,但是,並不代表晚期之後所發現的癌症,就一定無藥可救;靠著堅強的意志,親朋好友的加油鼓勵,並配合治療,要讓癌症末期治癒,也不是不可能!

醫訊/乳癌治療最新趨勢

醫訊/乳癌治療最新趨勢#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出,乳癌為我國女性好發癌症排名第1位,相較於歐美國家,台灣乳癌好發年齡比歐美國家早,約在45~64歲之間,且以45~49歲每10萬名婦女發生144人為最高,衛生署也指出,乳癌對台灣婦女的健康威脅日益嚴重,依據97年癌症登記及99年死因統計,當年計有8136人被診斷罹患乳癌及1706人死於乳癌,也就是台灣每天約22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及5名婦女死於乳癌。因此,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特舉辦醫衛講座,此次主題為「乳癌治療的新趨勢」,講師:台北市立聯醫婦幼院區乳房外科部長陳火木醫師。活動需事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乳癌治療的新趨勢時間:102年6月11日(二)下午 13:30 ~15:30地點:乳癌防治基金會(台北林森南路4-2號6樓)視聽教室洽詢:02-2392 4115

90歲罹乳癌不放棄 勇敢治療延壽

90歲罹乳癌不放棄 勇敢治療延壽#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90歲的王老太太在一年前摸到腫塊,但不肯就醫,經兒女親人的不斷勸說,才讓老人家到醫院求診;經檢查確診罹患乳癌第二期,進行乳房局部切除手術,術後恢復良好,目前持續使用賀爾蒙用藥治療。這名王老太太,一年前自行摸到乳房硬塊時,不願到醫院接受正規醫療,兒女親屬不斷勸說,終於讓病患到童綜合醫院乳房醫學中心求診;許至偉醫師看診,並進行超音波與乳房攝影檢查後,發現病患左乳有1.8公分的腫塊,疑似為惡性腫瘤,經乳房穿刺切片檢查,確診為乳癌第二期。經安排進行乳房局部切除手術,以及淋巴結切片確定癌細胞無轉移後,手術隔天即出院返家療養,以賀爾蒙用藥治療控制。許醫師表示,老年罹患乳癌的病人,術後的輔助治療不一定要使用化學治療,如賀爾蒙接受體為陽性的話,就可以使用賀爾蒙用藥進行治療,這樣可大幅改善治療過程的生活品質。許至偉醫師提醒,乳癌的發生除了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外,高齡化社會的時代來臨,老年罹患癌症的病人也會增加,老年癌症病人常會因為擔心病痛折磨、害怕手術不順利、對疾病的不瞭解等因素,內心會因恐懼而拒絕治療,家屬的主動關懷與鼓勵就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因為台灣醫療不斷進步,就算是老年罹患乳癌患者,沒有合併其他疾病發生,乳癌依舊是可以積極治療的疾病。

乳癌早發現存活率可達9成 乳房攝影檢查效果佳

乳癌早發現存活率可達9成 乳房攝影檢查效果佳#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依據衛生署死因統計及國民健康局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我國乳癌發生年齡高峰為45-69歲。國民健康局2012年共提供約67萬名45-69歲的婦女接受乳房攝影檢查,其中6萬多名女性檢查結果為陽性,發現了3300多名乳癌個案,平均每篩檢185名女性就有1人罹癌,約每18名陽性個案,就有1名確診為乳癌個案。故國健局提供45-69歲以及40-44歲其二等親曾罹患乳癌的婦女每2年1次乳房攝影檢查。國健局表示,目前台灣的乳癌治療水準已與先進國家相當,早期乳癌(0、1、2期)的5年存活率已高達9成,晚期患者的存活率則大減,第三期5年存活率降至七成,第四期的存活率僅二成四。連結癌症登記資料及乳癌篩檢資料庫,發現被診斷為早期乳癌的個案中,82.8%曾接受過乳房攝影檢查,而被發現為晚期乳癌的個案則僅有17.2%,故健康局呼籲女性朋友,一定要定期接受乳房攝影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目前國際上最具科學實證,可以有效提早發現並改善預後的乳癌篩檢方法是乳房X光攝影。乳房X光攝影檢查能偵測到乳房鈣化點或腫瘤,發現無症狀的0期乳癌。每2-3年接受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降低50-69歲婦女乳癌死亡率約2至3成。另外,國健局表示,若篩檢為陽性個案,務必回診或做進一步的確診,千萬別因身體沒有出現症狀,或是恐懼、猶豫而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機。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提醒婦女朋友為了自己的健康、家庭的幸福,如篩檢結果為陽性,要勇敢面對,並盡速至醫院的乳房外科做後續的確診或治療。

婦癌篩檢好重要 早期發現九成可治癒

婦癌篩檢好重要 早期發現九成可治癒#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99年最新癌症登記資料,乳癌仍高居女性癌症第一,子宮頸癌則排名第四,每46分3秒就有一人罹患婦癌,與去年每49分發生一例相比,女性婦癌時鐘大幅縮短了近3分鐘。乳癌、子宮頸癌不僅是國人前10大癌症,乳癌、子宮頸癌的發生率也有上升,其中乳癌更是女性常見癌症中發生人數上升最多的癌症。雖然婦癌人數攀升,但值得欣慰的是,透過篩檢找到的癌症,大多數是早期個案,五年存活率可達7至8成以上。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強調,現今治療藥物多元,婦癌只要早期篩檢治療,九成以上都能被治癒。篩檢是早期發現、預防癌症最有效的方式,因此,由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癌症防治組長吳建遠率領「6分鐘護一生,婦癌篩檢車」正式起跑,提醒女性定期給自己6分鐘,落實婦癌篩檢,至今已幫助500萬名女性落實婦癌篩檢。訂定五月為婦癌篩檢月,為支持今年首度展開的婦癌篩檢月計畫,台北市、彰化縣、新竹市、嘉義縣市、宜蘭縣、苗栗縣衛生局等各縣市也齊聚響應,婦癌篩檢車,將隨著女性需求深入全台大街小巷,讓屬於母親的感恩月份擴大關懷,守護全台灣每一位女性的健康。(圖片來源/國民健康局提供)

單親媽媽抗乳癌 重獲新生迎佳節

單親媽媽抗乳癌 重獲新生迎佳節#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今日上午,臺中市衛生局為了歡慶母親節,舉辦「May麗媽咪 擁抱健康」活動,邀請社區婦女朋友們一起參加免費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口腔癌及成人健康檢查,現場有不少老公、子女陪著老婆一起參加篩檢,就是希望送給最愛的女人一個特別的母親節禮物。54歲的林美蕙表示:平常就很注重自己的生活作息,一直認為癌症會找上她,沒想到在12年前,突然在右上側乳房摸到一處硬硬的肌肉,當時還只是以為是撞傷的硬塊不以為意,但10個月後硬塊仍然存在,在衛生所護理人員苦口婆心下,才到醫院做乳房攝影。竟然被診斷為乳癌第3期,晴天霹靂的結果讓她驚慌失措,還好哥哥是一位醫師,在他的建議及支持下進行手術及治療,雖然化療過程及副作用讓她痛苦到想放棄自己的生命,但一想到自己是單親媽媽,擔心自己就這麼死了,小孩會沒人照顧,就憑著堅強的意志力撐過整個療程。現在的她恢復健康,走出那段痛苦的治療過程,並加入衛生所志工行列,以自己的親身經驗,積極協助宣導癌症篩檢活動,孩子也將在母親節當天,私下準備一個難忘的活動,讓她永遠記住當母親的快樂。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乳癌只要早期發現治療效果非常好,尤其零期乳癌的存活率更高達98%,45-69歲婦女朋友應該定期每2年1次免費乳房攝影X光檢查,才能降低罹癌風險。

四癌篩檢早發現早治療 存活率可達8成

四癌篩檢早發現早治療 存活率可達8成#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隨著高齡化、生活型態改變、肥胖人口增加,及癌症篩檢的推廣,國人癌症發生人數仍有增加的趨勢。國民健康局表示,99年癌症登記人數首度突破9萬人大關,每10萬人中有391人診斷出癌症,換言之,去年每256位國人即有1人發現罹癌,不到6分鐘即有1人罹癌,且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1.3倍。依99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國內發生人數最多的前10大癌症,依序為大腸癌、肝癌、肺癌、乳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攝護腺癌、胃癌、皮膚癌、子宮體癌、子宮頸癌。其中以4癌篩檢項目中之大腸癌,人數增加最多,99年較98年增加1552人,短短一年就增加了12.4%,四度蟬聯國人癌症發生人數第一名。發生率上升的四個主要癌症,其危險因子主要與國人的狩獵型飲食及缺乏運動有關。像是大腸癌與乳癌,與食用過多的紅肉、高脂低纖飲食、肥胖,以及缺乏運動有關,子宮體癌與肥胖有關,攝護腺癌主要與人口老化有關。健康的生活型態(維持理想的體重、規律運動)、高纖低脂少肉的飲食(多攝食蔬果)、避免菸、酒、檳榔危害,是預防各種癌症的共通法則。國健局指出,自民國99年擴大推廣四癌篩檢,有更多民眾透過篩檢而發現潛藏的癌症,間接使大腸癌、乳癌發生人數更加上升,但是,癌篩發現之癌症,其早期比率也較高;存活率部份,口腔癌,大腸癌,乳癌及子宮頸癌之早期個案存活率分別可達7至8成以上,其晚期個案存活率僅約1至3成。早期癌症常常没有明顯症狀,不易察覺,因此定期接受篩檢格外重要,民眾千萬不能因為身體没有任何不適就輕忽定期篩檢的重要性。由於大腸癌、乳癌、口腔癌與子宮頸癌之早期個案5年存活率皆可達7成以上,因此衛生署國健局局長邱淑媞表示,防堵癌症,首要「戒四害(菸、酒、檳榔、肥胖)」、「行二善(規律運動、天天五蔬果)」外,定期篩檢也不能少。爲搶救國人生命,國民健康局自99年起已透過健保特約醫療院所擴大提供大腸癌、乳癌、口腔癌與子宮頸癌等4種癌症篩檢服務,請符合對象民眾,善用此項資源,唯有透過定期篩檢,以早期發現異常,把握黃金就醫時機,才能擺脫癌症的威脅。另為了提高癌症個案之存活率,未來國民健康局更將針對早期發現異常的個案,透過個案管理機制,以協助異常個案及時就醫,接受適切的醫療照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