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

醫訊/乳癌病友新春聯誼

醫訊/乳癌病友新春聯誼#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出,乳癌為我國女性好發癌症排名第1位,相較於歐美國家,台灣乳癌好發年齡比歐美國家早,約在45~64歲之間,且以45~49歲每10萬名婦女發生144人為最高,衛生署也指出,乳癌對台灣婦女的健康威脅日益嚴重,依據97年癌症登記及99年死因統計,當年計有8,136人被診斷罹患乳癌及1,706人死於乳癌,也就是台灣每天約22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及5名婦女死於乳癌。因此,林口長庚醫院為協助乳癌病友與家屬疾病適應與情緒調適,促進經驗交流與支持,特舉辦「乳癌病友新春聯誼」活動,邀請台師大夏學理教授進行知性演講,講題為「珍惜僅有」,另安排精彩表演活動。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做確認,以免臨時更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乳癌病友新春聯誼時間:102年2月23日(六)下午13:00~16:30地點:林口長庚醫院(桃縣龜山鄉復興街5號)醫學大樓1樓第2會議廳洽詢:03-3281200轉8381社服課 宋月瑜小姐

淋巴結切片術 降低乳癌併發症機率

淋巴結切片術 降低乳癌併發症機率#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署公佈,2011年國人十大死因排名,乳癌位居第四名,以往為了預防癌細胞擴散,醫師在手術時往往會一併切除淋巴結,但這一來容易導致併發症,因此醫師藉由「前哨淋巴結切片術」,來確認癌細胞是否轉移到淋巴結,一旦癌細胞沒有擴散,就能保留淋巴結。大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醫師林俊宏表示,癌細胞所到達的第一個淋巴結,就稱為前哨淋巴結,如果前哨淋巴結受到感染,代表癌細胞已經擴散,要把腋下淋巴結清乾淨,如果沒有受感染,就代表後面是安全的。乳癌癌細胞擴散,大都是藉由淋巴,所以以往醫師透過手術摘除腫瘤後,會一併切除淋巴結,但反而增加併發症發生機率,經由「前哨淋巴結切片術」,能幫助醫師更精準確認是否保留淋巴結。由於乳癌早期沒有徵狀,因此醫師建議民眾,除了平時的自我檢查以外,高危險族群還是要定期到醫院篩檢,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北市「乳房篩檢車」 健康上路!

北市「乳房篩檢車」 健康上路!#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為提供便捷健康服務及弱勢族群健康需求,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打造台北市專屬「行動乳房X光攝影車」,以高品質設備和專業服務,提供社區巡迴篩檢,並顧及弱勢團體的需求,服務不方便到醫院篩檢的市民。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放射科醫師林家興指出,依據世界衛生組織表示乳房X光攝影是目前唯一被證實有效的乳癌篩檢工具,且具有品質管控良好的乳房攝影檢查才能達到要求。這部乳房攝影篩檢巡迴車的配備,是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乳房攝影認證,也通過國民健康局乳房攝影認證的女性放射師及連線醫院的無線網路設備,將此車醫療儀器提升到醫院等級。車上會提供獲設計專利隱私性佳檢查衣,由專業女性醫療人員協助民眾完成檢查,檢查完成後主動提供專業報告、相關諮詢服務與建議及醫療影像光碟;除此之外,車上還貼心設有咖啡機供候診女性朋友一邊喝咖啡、一邊看衛教短片,使受檢者不用再面對冷冰冰的環境。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健康管理處長林莉茹表示,乳癌為全國及本市女性癌症發生率皆排名第1位,且死亡率亦皆排名第4位,且經各項資料顯示乳癌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治癒率很高的疾病,尤其是第1期存活率高達9成6以上。且發生年齡較歐美早,約在45至64歲之間,以45至49歲為最高,每年台灣約有8,900名婦女罹患乳癌,1,800餘名婦女死於乳癌;台北市約有496名婦女罹患乳癌,283名婦女死於乳癌。因此,台北市衛生局就提供「45-69歲婦女、40-44歲二親等之內血親曾罹患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篩檢服務」,呼籲市民朋友不要忽略了自己的權益,定期篩檢。(圖片來源: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陪朋友做乳癌篩檢 自己竟被發現罹癌

陪朋友做乳癌篩檢 自己竟被發現罹癌#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日前,台南市衛生局所提供的乳攝巡迴車,檢測出一名婦人罹患初期乳癌,所幸這名婦人發現的早,經過手術切除腫塊,不但不需進行化療,也免除切除乳房的痛苦,身體後續復原情況良好。台南市衛生局表示,這名婦人原本是來找做乳攝的朋友,但是,她跟放射師聊天中,聊到她的乳房近期會痛,因此鼓勵她也一同做乳攝,而在婦人把內衣脫掉時,也發現內衣上有血跡,果然被檢查出有疑似乳癌的症狀。對此,衛生局表示,乳房X光攝影是一種低輻射劑量的安全透視乳房技術,可以用來偵測乳房的鈣化點、囊腫或硬塊等,可發現無症狀的零期乳癌,是目前證實有效的篩檢工具。透過緊壓乳房,讓乳腺排列緊密,可讓腫塊無所遁形。另外,根據衛生署統計,乳癌如能早期發現,不僅存活率很高,且可減少後續醫療費用的支出。以乳癌分期來看,第0期乳癌的存活率接近100%,第1期乳癌存活率可達90%以上。而國民健康局也提供45歲至69歲婦女,或40歲到44歲二等親中有乳癌家族史的婦女,每兩年一次免費乳房攝影檢查。而台南市衛生局也提醒,維護乳房健康必須從生活中做起,心情放輕鬆、減低工作壓力、減少攝取脂肪食物、養成多運動、避免太晚生育,最重要的是記得定期篩檢。

哺乳出現紅斑誤為漲奶 竟是罹患乳癌

哺乳出現紅斑誤為漲奶 竟是罹患乳癌#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一位三十歲的婦女,產後哺乳發現乳頭周圍皮膚有紅斑,以為只是漲奶現象,經診斷竟已罹患乳癌,澄清醫院中港院區院長張金堅呼籲,懷孕婦女在做產檢的同時,最好一併接受乳癌篩檢,因為大約每三千個懷孕婦女約有一人產生乳癌,對孕婦和胎兒都是很大的打擊。這種哺乳期間發現的乳癌,往往被忽略是漲奶情形,一旦查覺,其腫瘤的體積都不小。乳癌專家張金堅認為,該位婦女在懷孕之初期可能已罹患乳癌,由於懷孕期間各種相關賀爾蒙會增加,使得乳房組織增生及血管供應較平常豐富,因乳房迅速漲大,淋巴引流轉強,在早期性腫瘤的診斷上,有一定的難度,有可能因而耽誤了黃金治療期。如果在懷孕期間檢查出已罹患乳癌,最理想的是治療乳癌的同時也讓懷孕過程繼續下去,一般而言,懷孕第一期則考慮將胎兒流產,但對懷孕第二期和第三期的乳癌不致於影響胎兒的安全,懷孕第三期後期,則可考慮產後兩週內儘快接受乳房切除。張金堅強調,台灣的乳癌患者已有年輕化趨勢,尤其懷孕婦女一旦罹患乳癌,對身心的危害更是煎熬,呼籲所有的懷孕婦女要有防癌的新觀念,在定期做產檢的同時,務必要接受乳癌篩檢,多上一道「保險」就多一重健康保障。如果在懷孕期間自覺有乳房腫塊,絕不可掉以輕心,必須進一步檢查,乳房超音波加上粗針切片檢查,可說是乳癌診斷的最佳利器,必要時亦可在嚴格保護及屏障下進行乳房X光攝影,但乳房之磁振造影,因懷孕時,乳房血流分佈強,診斷率不高,加上對胎兒可能造成影響,故不建議施行。

罕見病例! 台南老翁竟罹罕見性乳癌

罕見病例! 台南老翁竟罹罕見性乳癌#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台灣人飲食因漸西化,導致女性乳癌發生機率,有逐年升高的情況,而乳癌發生率,則佔女性癌症發生率約二成,儼然成為威脅女性健康的主因之一。但相較於女性,男性發生乳癌的機率極低,可是今(17)日,署立台南醫院卻傳出男性罕見乳癌病例,一位75歲老翁竟罹患乳房黏液性癌,所幸經醫師進行乳房切除手術之後順利出院。行政院衛生署台南醫院外科主治醫師許育甄指出,當時這位75歲老翁因發現左側無症狀之三公分乳房硬塊而至署立台南醫院求診,而經檢查後,證實是屬於罕見的男性乳房黏液性癌,隨即協同署南乳癌診療團隊討論評估,安排乳房切除手術治療。對此,許育甄說明,男性乳癌十分少見,而男性乳房黏液性癌更是醫學文獻上的特例。而乳房黏液性癌的診斷與其他常見乳癌相同,包括身體檢查、影像診斷學檢查及病理化驗,治療主要以手術為主,其治療效果及預後皆較一般乳腺癌為佳。

乳癌術後不等於半殘 復健也能力與美

乳癌術後不等於半殘 復健也能力與美#乳癌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乳癌術後患者不必再擔心上肢激烈運動會造成淋巴水腫,因而不敢從事自己喜愛的運動。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研究顯示,划龍舟上肢的激烈運動,不但不會增加乳癌患者的患肢淋巴水腫,反而可以增加肌力,減低水腫,增強患者自信心與提高生活滿意度。術後的復建還將擴展至太鼓運動,倡導乳癌術後新觀念。此項研究成果即將在今年六月於北京舉辦的國際復健年會中發表,提供乳癌術後患者復健新方向。和平婦幼院區更因全力推動乳癌患者術後復健成果,以「乳癌治療,力與美的復健」為題,榮獲國家品質標章肯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乳房外科主任陳火木表示,傳統治療觀念為了怕增加淋巴水腫的可能,乳癌術後患者常被禁止不宜上肢激烈運動與搬提重物。這個治療提示,常使術後患者不敢輕易嘗試上肢運動,不敢搬提重物,宛如半殘。和平婦幼院區乳癌治療團隊成功地以研究成果挑戰傳統觀念,該研究募集六十名乳癌術後患者,一組從事激烈的划龍舟運動十二週,對照組則僅從事一般日常活動。半年後比較兩組資料顯示:運動組的肌力與手臂水腫程度均有顯著改善,對照組則無。在自信心與生活滿意度上,運動組均較對照組改善明顯。陳火木指出,上肢激烈運動不但不會增加淋巴水腫,反而可以改善肌力與自信心,這已在全臺首創乳癌患者龍舟復健運動中得到證實。基於這樣的研究成果,和平婦幼院區乳癌團隊更將患者術後復健推展至太鼓運動中,不但可以從擊鼓運動恢復身體機能,也可讓患者從團體活動找回自信,得到心理療育效果。(圖片: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定期檢查乳房 及早發現把握治療時機

定期檢查乳房 及早發現把握治療時機#乳癌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一年約有50萬人死於乳癌,乳癌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見的癌病,在歐美國家,平均每四個女性癌症患者中就有一個罹患的是乳癌。2003年台灣的醫療統計報告發現乳癌位居女性癌症死亡率的第四名。東方女性好發年齡多發生在40~50歲,西方女性多好發於30~40歲。母親或姐妹是乳癌患者、初潮(第一次月經)年齡小於12歲、超過55歲才停經、從未生育或超過35歲才生育、 胸部曾接受放射治療、偏好高脂肪食物者、不餵母乳者都是乳癌高危險群。 乳癌是比較容易早期發現的癌症。一般人乳房有硬塊,往往羞於告人,又害怕切除乳房,而耽誤治癒機會。其實大部份的硬塊多是良性,而治療乳癌也不一定要失去整個乳房。 近年的臨床治療發現:乳癌的十年存活率平均達百分之六十,第一期乳癌治療後的存活率達百分之八十,零期乳癌治療後的存活率更接近百分之百,因此早期發現及治療非常重要。目前為止,乳房X光攝影術仍是篩檢早期乳癌的主要檢查方式,也是其他乳房影像檢查之間比較的標竿。當前電腦斷層掃瞄用於乳癌篩檢效果不佳,而醫學超音波檢查與磁振造影和乳房攝影術相比,都只能算是輔助。因此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推動年滿45-69歲女性每兩年接受免費乳房X光攝影,特別提醒大家關心自已以及身邊女性家屬、朋友的健康,不要忽略定期乳房攝影檢查的重要性,因而耽誤了治癒時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