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

醫訊/認識乳癌與骨質疏鬆

醫訊/認識乳癌與骨質疏鬆#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依國健局報告顯示,乳癌為台灣女性好發癌症排名第1名,相較於歐美,我國乳癌好發年齡比歐美早,約在45~64歲之間,且以45~49歲每10萬名婦女發生144人為最高;依據97年癌症登記及99年死因統計,有8,136人被診斷罹乳癌;1,706人死於乳癌,換言之,我國每日約22名婦女罹患乳癌;5名婦女死於乳癌。對此,梧棲童綜合醫院特規劃「咱ㄟ名-命名活動」乳癌病友會,邀請骨科鄭宇傑醫師主講「乳癌&骨質疏鬆」;「Amoena夢娜義乳」分享「義乳&胸罩介紹」;江珈瑋諮商心理師帶領主持「放輕鬆一下」;開懷協會主持「分享開懷人生」。活動需事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咱ㄟ名-命名活動」乳癌病友會時間:101年12月15日(六)上午09:00~11:30地點:梧棲童綜合醫院(台中梧棲區台灣大道8段699號)20樓交誼廳洽詢:04-26581919轉3514 枋護理師

國人罹癌率上升 每6分鐘就1人罹癌

國人罹癌率上升 每6分鐘就1人罹癌#乳癌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隨著高齡化、生活型態改變、肥胖人口增加,及癌症篩檢的推廣,國人癌症發生人數持續上升,每6分02秒即有1人罹癌。依98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增加人數最多前4種癌症依序為大腸癌、肺癌、乳癌及口腔癌。行政院衛生署就公布了98年新發生癌症排名,男性常見癌症依序為肝癌,大腸癌,肺癌,口腔癌,攝護腺癌,胃癌,食道癌,皮膚癌,膀胱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女性常見癌症依序為乳癌,大腸癌,肺癌,肝癌,甲狀腺癌,子宮頸癌,子宮體癌,胃癌,皮膚癌,卵巢癌。 大腸癌自民國96年起為國人發生人數最多之癌症,因此國民健康局於民國99年起將大腸癌篩檢納入預防保健項目,透過健保特約醫療院所提供該項篩檢服務。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後續應接受確診檢查,國民健康局資料分析,發現糞便潛血檢查陽性的人中,有一半證實有大腸息肉,將來有轉變為癌症之危險,約每22個陽性者就有1人證實已罹患大腸癌。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呼籲所有糞便潛血檢查陽性民眾,一定要去醫療院所接受大腸鏡檢查,才能發現是否有大腸息肉或大腸癌,而大腸息肉只要經切除治療後可避免進展為癌症,且大腸癌第0與第1期經治療後其5年存活率可高達8成以上。目前衛生署已補助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與口腔癌等4種癌症篩檢,但民眾接受乳癌及大腸癌篩檢的比率分別僅為3成左右。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推動癌症篩檢的目的,期望能透過篩檢,協助民眾早期發現疑似異常病變,儘早接受診治,因此呼籲民眾善用癌症篩檢資源,並特別提醒符合乳癌及大腸癌篩檢資格的民眾,務必記得定期接受乳房攝影檢查及糞便潛血免疫法檢查,畢竟唯有多重防護,才能遠離罹癌噩夢,保住健康。

乳癌早篩檢早發現 不見得需切除乳房

乳癌早篩檢早發現 不見得需切除乳房#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女性朋友一定要多多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乳癌早期徵兆多為微鈣化,較無任何症狀,且摸不到腫瘤,唯有透過乳房攝影檢查才能發現;其實大部分乳房腫瘤多為良性,但還是有賴於婦女定期接受完整評估和檢查,才能提早發現及確診是否為乳癌,並早期接受治療。依據衛生署統計資料基隆市安樂區今年11月止有2743位婦女接受乳房攝影篩檢,需追蹤有179位,接受後續追蹤進醫療體系就診進一步確診為乳癌為14位。基隆市100年婦女因乳癌死亡為每10萬婦女有21.6人。乳癌可透過早期篩檢早期發現,目前治療方式進步很多,不見得要切除乳房,建議民眾早期接受篩檢,避免延誤治療最佳時機。基隆市安樂區衛生所特別呼籲婦女朋友要定期做乳癌篩檢,有高危險因子婦女,如家族有乳癌病史者,35歲起應接受醫師檢查,必要時安排乳房X光攝影或乳房超音波檢查;一般婦女45歲應做第一次乳房X光攝影,之後每2年例行性做1次乳房攝影;如果乳房有異狀應立即就醫,就醫科別是乳房外科或一般外科。此外,建議婦女朋友們透過多運動、避免太晚生育、少攝取高油脂肪食物、心情放輕鬆等良好生活習慣來預防乳癌。

醫訊/乳房常見的問題及處理

醫訊/乳房常見的問題及處理#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出,乳癌為我國女性好發癌症排名第一位,相較於歐美國家,台灣乳癌好發年齡比歐美國家早,約在45~64歲之間,且以45~49歲每10萬名婦女發生144人為最高,衛生署也指出,乳癌對台灣婦女的健康威脅日益嚴重,依據97年癌症登記及99年死因統計,當年計有8,136人被診斷罹患乳癌及1,706人死於乳癌,也就是台灣每天約22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及5名婦女死於乳癌。為此,基隆長庚醫院特規劃母乳支持團體講座,將邀請林晶晶督導主講「乳房常見的問題及處理」。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乳房常見的問題及處理時間:101年12月12日(三)上午10:00~11:00地點:長庚醫院(基隆麥金路 222 號)洽詢: 02-243 13131

定期乳癌篩檢 及早發現治療率增

定期乳癌篩檢 及早發現治療率增#乳癌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你穿的衣服安全嗎?小心,若服裝內含有毒化學物質,這些有毒物質所產生的環境賀爾蒙,進入人體後干擾內分泌,長久累積後恐引發癌症,而乳癌更是女性頭號殺手,更要小心預防,定期到醫院做乳癌篩檢。童綜合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于家珩指出,不是所有罹患乳癌的病患,都要進行乳房全切除手術,醫師要評估腫瘤的大小、是否轉移等各種情況,再採用不同的治療方式。目前依病情許可,盡量都做乳房保留手術,及前哨淋巴結摘除,就是將部份乳房切除,再接受放射治療的方法,同時可免除不必要的腋下淋巴結清除,這樣不但可以保存乳房外觀,並且效果接近於全乳房切除,又可避免手臂水腫。于家珩呼籲,乳癌只要能及早發現,治癒率與存活率並不低,除了每個月的自我檢查外,還須定期到醫院接受乳房檢查,而為了打造友善且具隱私的醫療環境,童綜合醫院特別開設乳房醫學中心,中心內設有乳房健康門診,及乳房外科門診,專為女性服務。

醫訊/乳癌病醫療諮詢服務

醫訊/乳癌病醫療諮詢服務#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出,乳癌為我國女性好發癌症排名第一位,相較於歐美國家,台灣乳癌好發年齡比歐美國家早,約在45~64歲之間,且以45~49歲每10萬名婦女發生144人為最高,衛生署也指出,乳癌對台灣婦女的健康威脅日益嚴重,依據97年癌症登記及99年死因統計,當年計有8,136人被診斷罹患乳癌及1,706人死於乳癌,也就是台灣每天約22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及5名婦女死於乳癌。因此,林口長庚醫院社服課與向日葵關懷聯誼會特舉辦「乳癌病友及家屬座談會」,由一般外科羅永豐醫師提供醫療諮詢服務,活動內容有健康操、醫療諮詢、愛的叮嚀、盈盈祝福。該單位歡迎病友與家屬踴躍參加。名額有限,請及早報名,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乳癌病友及家屬座談會時間:101年11月24日(六)下午13:30~16:30地點: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大樓(桃園縣龜山鄉)K棟12樓第2簡報室洽詢:03-3281200轉3114;02-27135211轉3145

醫訊/乳癌常見手術

醫訊/乳癌常見手術#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時代進展,乳癌手術也有更多選擇與變化,相對以往,比較不影響外觀與美形,這對乳癌女病友而言,是個大好消息。為此,乳癌防治基金會特舉辦「乳癌常見手術及最新發展」講座,當天將邀請私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洪進昇主治醫師主講,他將報告最新乳癌醫學資訊,活動需要事先報名,該單位歡迎病友家屬與民眾踴躍報名,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乳癌常見手術及最新發展時間:101年11月14日(三)下午13:30~15:30地點:乳癌防治基金會視聽教室(台北林森南路4-2號6樓)洽詢:02-2392 4115

抽自體脂肪回填豐胸 術前術後應定期檢查

抽自體脂肪回填豐胸 術前術後應定期檢查#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長庚醫院在周末(10、11日)舉行「體雕與自體脂肪移植手術學術研討會」,邀請法國魯昂大學醫學中心(Rouen University Hospital)教授蘇勒芒(Dr. Yves Surlemont)與會;會中指出利用自體脂肪回填豐胸能使雕塑出的線條更加柔和自然。不過,醫師提醒,自體脂肪隆乳雖不會增加乳癌風險,但若出現鈣化,恐怕會影響乳癌篩檢結果的判別,建議患者術前、術後都要定期接受乳房健康檢查。另外,家族有乳癌病史民眾也要特別考量。林口長庚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陳潤茺指出,目前水刀自體脂肪移植在外科手術上的運用極為廣泛,不只豐胸,也用於臉型雕塑、填補兩頰凹陷、豐潤太陽穴、撫平皺紋細紋,甚至用來改善手部疤痕等。但是,陳潤茺補充,由於術後的移植組織與現有組織充分結合與生長,因此以自體脂肪豐胸,會隨著患者變胖,胸部跟著變大;如果變瘦,胸部自然縮水。此外,有些患者胸部皮膚空間不大,卻一次打入過多的脂肪,細胞存活率就會下降,也會增加脂肪細胞鈣化、壞死等風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