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

醫訊/乳癌對婦女健康威脅漸增 該注意?

醫訊/乳癌對婦女健康威脅漸增 該注意?#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出,乳癌為我國女性好發癌症排名第一位,相較於歐美國家,台灣乳癌好發年齡比歐美國家早,約在45~64歲之間,且以45~49歲每10萬名婦女發生144人為最高,衛生署也指出,乳癌對台灣婦女的健康威脅日益嚴重,依據97年癌症登記及99年死因統計,當年計有8,136人被診斷罹患乳癌及1,706人死於乳癌,也就是台灣每天約22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及5名婦女死於乳癌。因此亞東醫院特別辦理乳癌病友會,邀請腫瘤科暨血液科蕭吉晃主任、營養科欒家菁營養師、個管師及社工師分別就乳婦癌病友常見的疾病、營養、自我照護及心理調適等相關問題進行討論與分享,以協助病友們得到自我照護的相關知識並配合治療計畫完成治療。講座時間:101年8月22日(星期三)上午09:30~11:30講座地點:亞東醫院14樓第一教室講座洽詢:(02)7728-2176,詹小姐

台大教授研究室輕生 詳細原因待查

台大教授研究室輕生 詳細原因待查#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採訪報導)臺大醫院表示,一名臺灣大學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同時也是臺大醫院醫師林育誼,於本(8)日上午11時許,被發現陳屍在院內八樓研究室中,經搶救仍回天乏術。據了解,林育誼醫師的研究專長在於「抗老蛋白質研究」與「癌症致病機轉與標靶藥物抗藥性研究」。至於林育誼醫師的死亡原因,院方不願意公開說明,僅表示警方已介入處理中。林育誼醫師2008年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Johns Hopkins)醫學院取得博士學位歸國,2009年起任教於台灣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研究所,職等為助理教授,其研究結果甚至於2012年刊登在知名期刊《Nature》中。對此,臺大醫院表示,未獲得家屬授權說明林育誼醫師的死因,且此事件警方已經介入調查,臺灣大學也會協助家屬處理後續喪葬事宜。圖:台大醫院驚傳助理教授陳屍在院內研究室。(照片/資料照片,記者陳茂軒攝)※優活健康網提醒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衛生署自殺防治安心專線0800-788-995。

乳癌病友團體成立 以愛的力量站起來

乳癌病友團體成立 以愛的力量站起來#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給乳癌病友更多的支持力量!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與台中巿開懷協會、秀傳蘭心聯誼會,在今日成立乳癌病友會。現場透過癌友分享親身抗癌歷程,鼓勵大家勇敢面對、走出陰霾,讓新加入的乳癌成員忍不住感動落淚,直說要把這份悲傷化作愛的力量,傳遍世界各地。腫瘤中心主任蘇裕傑表示,透過病友團體的支持,讓乳癌病友相互勉勵與打氣,也藉著姊妹情誼的關係,給癌友一起度過抗癌的路程。同時期盼所有的病患能夠在走出罹病之後,把經驗及心得分享給新加入的病患,更相信自己有這樣的能力走出去,將悲傷化為愛的力量。今年63歲的翁錦淑,99年發現自己罹患乳癌第二期後,一開始還無法接受自己的疾病,每天過著大哭、吃不下飯的痛苦生活,但想到二個兒子還小,及已截肢的先生時,勇敢的她最後選擇接受與面對,「我冷靜的告訴坐在輪椅上的先生,請他與我好好面對這件事,之後將他的生活起居安頓之後,我才安心的到醫院接受治療。」去年左邊乳房接受開刀治療,及八次化療、一次電療,接踵而來的副作用讓翁錦淑吃足苦頭,過程中靠著朋友及醫院的醫生、護士及志工幫忙,讓她好不容易才度過這個難關,想不到老天爺又和她開了玩笑,在今年年初無意中又發現右邊乳房有鈣化現象,原本想要放棄,兒子卻鼓勵她:「現在家裡只有你和我,你若不去面對,就剩我一個人了。」心疼兒子的她,到醫院做切片檢查,幸好結果為良性,終於才放下心中這顆大石頭。面對自己的疾病及親人過世,翁錦淑感謝乳癌協會的姊妹們,在最需要的時候伸出雙手支持及鼓勵,「因為有這個團體的支持,讓我認識更多朋友,不再像以前都必須獨自面對。」同時她更感恩醫院,讓每次的治療都像在家一樣,溫暖、沒有恐懼,有的是大家的呵護及愛的擁抱,給自己更有勇氣走下去。

婦女乳癌人數增 癌症篩檢早期發現

婦女乳癌人數增 癌症篩檢早期發現#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癌症一直以來都是國人十大死因的頭號殺手,依衛生署最新公佈的100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資料分析,惡性腫瘤仍高居基隆市10大死因中第一位,基隆市因癌症死亡有733人。女性死於癌症占37.58%,其中乳癌占女性癌症死因14.8%僅次於肺癌18.4%,增加人數最多前4種癌症依序為大腸癌、肺癌、乳癌人及口腔癌。其中女性增加人數最多即是乳癌,可見乳癌防治對婦女健康相當重要。衛生署分析94~98年國人常見癌症5年存活率,以女性乳癌年存活率87.5%最高;在發現乳癌第0與第1期個案的5年存活率更高達97%。而乳癌篩檢上則有符合實證之篩檢工具-乳房X光攝影檢查,政府已將其納入預防保健服務項目,提供滿45至69歲婦女兩年一次免費檢查服務。100年基隆市45至69歲婦女接受乳房X光攝影檢查10599人,陽性個案1059人,經轉介後確診乳癌39人,乳癌偵測率為3.79%。101年基隆市衛生局為了提醒並鼓勵年滿45歲以上至69歲從未接受篩檢,並寄上關懷卡與生日卡,特別針對年滿45歲婦女送上生日祝福,並獻上健康小叮嚀;也針對從未接受過篩檢符合年齡的婦女送上關懷小叮嚀「空一點時間,多愛自己一點,疼惜自己,請接受乳房X光攝影檢查」,希望透過癌症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異常儘早接受醫療減少病痛。今年截至6月底基隆市已篩檢6464人,其中第一次接受乳癌篩檢2909人,在上半年發現乳癌12人。基隆市除了衛生署基隆醫院、基隆市立醫院和基隆長庚醫院提供該項服務外,衛生局為了提供更便利性服務及方便上班族婦女就近接受篩檢,配合基隆市市闔家歡健康篩檢現場提供乳房攝影巡迴車到點服務,詳請可洽基隆市衛生局或各區衛生所及本市轄內衛生署基隆醫院、基隆市立醫院和基隆長庚醫院。

提防女性殺手乳癌 乳房自我檢查動手做

提防女性殺手乳癌 乳房自我檢查動手做#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署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統計排名中,乳癌成為最常見的女性癌症,發生率是第一名,死亡率第四名。在台灣,乳癌的好發年齡約在四十到五十歲之間,整整比美國年輕十歲,乳癌,已經成為女性的最大殺手。阮綜合醫院乳房外科陳碧芳醫師表示,乳癌最重要的臨床表徵是可觸摸到的乳房腫塊。但大部份的乳房腫塊是良性的,僅有部份為惡性。自我檢查摸到乳房腫塊,應進一步由醫師檢查,診斷是否為惡性乳房腫瘤。因為有許多婦女摸到腫瘤後,常因自覺沒有其它症狀而延誤就醫。一般女性應每月進行自我乳房檢查,最佳時機是在月經後一週內,若檢查時,摸到不明腫塊呈現堅硬、形狀不規則、邊界不清楚且固定在皮膚或胸壁上,皮膚凹陷並呈現橘皮狀,或是出現不正常分泌物、紅腫潰爛等,都要提高警覺,馬上至乳房中心就診。  另外自我檢查時,也要一併確認腋下、鎖骨上方及頸部淋巴結。只要發現有任何腫塊,要到大醫院接受包括乳房超音波、乳房 X 光攝影、細胞學檢查或組織切片,以確立診斷。即使真的罹患乳癌,接受乳房切除手術,但隨著乳房重建手術的進步,現在更能讓乳癌婦女重新恢復自信心,有下列手術:1.義乳植入法:將生理食鹽水袋做成的義乳植入體內,此種手術最簡單,術後恢復最快,但外觀較不自然且觸感較硬。2.自體組織移植法:用自體的肌肉及脂肪組織移植到乳房。3.闊背肌皮瓣:從背部肩胛骨下方切開,取出闊背肌(含肌肉及脂肪)轉移到胸部。4.橫向腹直肌皮瓣:取腹直肌(含腹部的脂肪及皮膚)轉移到患側乳房,由於腹部的脂肪較多,彈性自然,又可以消除腹部贅肉,是個不錯的選擇。5.自由皮瓣:通常以臀部或大腿的組織來重建乳房。取這兩個區域的脂肪、皮膚及肌肉組織,連同供應它們營養的血管也摘除與胸部附近的血管連接,以繼續維持營養供應。6.乳頭乳暈重建:等重建後的乳房穩定後才可以進行。陳碧芳醫師也提醒,歷經乳癌風暴後,病徵一側的手臂不可以抽血、量血壓及避免受傷,更不可以使用女性荷爾蒙。另外要定期回醫院追蹤,檢查包含乳房檢查,肝臟、肺部、骨骼等身體檢查。

呼吸調控技術 治療乳癌患者成效高

呼吸調控技術 治療乳癌患者成效高#乳癌

民國98年國人十大癌症的發生率資料顯示,乳癌的發生率排名第一,而死亡率位居第四名,死亡率僅次於肝癌、肺癌與大腸癌,因此需要大力推行乳癌篩檢,在治療策略上已經有相當標準化的治療指引,通常需要一個乳癌團隊共同來治療病人。奇美醫學中心持續致力於治療品質的提升,因此放射腫瘤部積極推動多項對於病人有利的放射治療技術,其中主動式呼吸調控技術就是一例,主要用於治療乳癌或乳房原位癌患者。放射線治療是乳癌治療很重要的一環手術、化療與放射線治療為大部分乳癌病人所需的治療,有些病人還需要賀爾蒙治療或是標靶藥物治療。放射線治療可以明顯降低復發機率,無疑是乳癌治療很重要的一環,通常需要約六週的治療,一個禮拜治療五次,然而放射線治療不可避免地會照射到部分的肺臟、心臟或肝臟,而呼吸起伏所造成的照射誤差也是一個困擾的問題。有鑑於此,奇美醫學中心積極發展主動式呼吸調控技術,多數用於乳癌或乳房原位癌的病人,目的是減少正常器官的照射劑量與提升治療腫瘤的精確度。何謂主動式呼吸調控技術主動式呼吸調控的英文叫做Active breathing control,簡稱為ABC,其原理相當簡單,就是請病人以口咬緊呼吸管並主動深吸氣,再由機器輔助病人閉氣而暫時無法吸吐氣,並在閉氣這段時間內進行放射線治療約20秒,休息數秒後再進行同樣的步驟,直到治療結束。主動式呼吸調控的優點有三點,其一在於減少呼吸起伏,以提升照射的精確度;其二在於增加肺臟的體積,以減少肺臟被照射的相對體積;其三在於使胸壁遠離心臟,以降低心臟被照射的劑量。不過也有其缺點,就是病人需花一些時間學習如何配合呼吸,而且治療時間會增加五到十分鐘。誰適合用主動式呼吸調控技術胸腹部腫瘤病人如乳癌或肺癌等、聽力正常能配合者、能以口咬緊呼吸管者、肺功能正常者及呼吸起伏明顯者。能否減低副作用?就客觀的照射劑量來看,肺臟與心臟確實接受比較低的劑量,理論上能減低這兩部位副作用的發生率,至於皮膚的副作用是否減少則有待更多的臨床觀察。主動式呼吸調控技術的成果分析奇美醫學中心於2010年11月至2012年6月期間接受主動式呼吸調控技術的病人中,有29位是乳癌或乳房原位癌病人,乳房或胸壁的位移明顯減少,平均在3毫米以下,肺臟放射線劑量減少了13.6%,心臟劑量也減少了80%。主動式呼吸調控技術,既可以提升治療腫瘤的精確度,也可以減低正常器官的放射線照射劑量,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治療安全性與治療品質,對於乳癌或乳房原位癌患者而言,的確是一大福音!文/奇美醫學中心放射腫瘤部主治醫師 林佳輝

主動式呼吸調控術 輔助乳癌治療有成

主動式呼吸調控術 輔助乳癌治療有成#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根據民國98年國人十大癌症的發生率資料顯示,乳癌的發生率排名第一,而死亡率位居第四名,死亡率僅次於肝癌、肺癌與大腸癌。在治療方面,奇美醫院指出,手術、化療與放射線為大部分乳癌病人所需的治療,但由於放射線治療容易受到種種因素的干擾,乳癌患者在進行放射線照射時,稍微大力呼吸就有可能使照射部位偏離,進而傷害到心臟、肺臟或肝臟等重要器官。為了提升治療品質,奇美醫院推動乳癌患者進行放射線治療時配合「主動式呼吸調控技術」,發現可有效減少正常器官的照射劑量與提升治療腫瘤的精確度。奇美醫院指出,手術、化療與放射線治療為大部分乳癌病人所需的治療,有些病人還需要賀爾蒙治療或是標靶藥物治療。放射線治療可以明顯降低復發機率,無疑是乳癌治療很重要的一環,通常需要約六週的治療,一個禮拜治療五次,然而放射線治療不可避免地會照射到部分的肺臟、心臟或肝臟,而呼吸起伏所造成的照射誤差也是一個困擾的問題。有鑑於此,奇美醫學中心積極發展主動式呼吸調控技術,多數用於乳癌或乳房原位癌的病人,目的是減少正常器官的照射劑量與提升治療腫瘤的精確度。主動式呼吸調控(Active breathing control,簡稱為ABC),就是請病人以口咬緊呼吸管並主動深吸氣,再由機器輔助病人閉氣而暫時無法吸吐氣,並在閉氣這段時間內進行放射線治療約20秒,休息數秒後再進行同樣的步驟,直到治療結束。主動式呼吸調控的優點在於減少呼吸起伏,以提升照射的精確度;能增加肺臟的體積,以減少肺臟被照射的相對體積;亦可使胸壁遠離心臟,以降低心臟被照射的劑量。不過也有缺點,就是病人需花一些時間學習如何配合呼吸,而且治療時間會增加五到十分鐘。奇美醫院表示, 推行主動式呼吸調控技術至今,就客觀的照射劑量來看,肺臟與心臟確實接受比較低的劑量,理論上能減低這兩部位副作用的發生率,至於皮膚的副作用是否減少則有待更多的臨床觀察。進一步分析奇美醫院於2010年11月至2012年6月期間接受主動式呼吸調控技術的病人中,有29位是乳癌或乳房原位癌病人,乳房或胸壁的位移明顯減少,平均在3毫米以下,肺臟放射線劑量減少了13.6%,心臟劑量也減少了80%,提升了治療安全性與治療品質,嘉惠乳癌或乳房原位癌患者。圖:奇美醫院放射腫瘤部主治醫師林佳輝說明主動式呼吸調控技術。(圖片/奇美醫院提供)

醫訊/保健方法不可少 男女都要健康

醫訊/保健方法不可少 男女都要健康#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署的統計,乳癌是臺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一位,每年約有八千名女性罹患乳癌,平均每天就有二十人被診斷罹患乳癌,而在口腔癌方面,則每10位男性中就有1.5人嚼檳榔,導致口腔癌也成為青壯年(25~44歲)男性最常見罹患的癌症,根據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和死因統計,近十年,台灣每年罹患口腔癌的人數已增加2倍,成為台灣男性所罹患的主要癌症中,發生和死亡情形增加最快者。因此亞東紀念醫院特別邀請一般外科醫師陳賢典,提醒女性朋友乳房自我保健的方法,此外也邀請了耳鼻喉科醫師林俊志,告訴男性朋友,如何預防口腔癌與鼻咽癌,照顧好自身健康。講座時間:101年7月7日(六) 上午09:00~12:00講座地點:亞東醫院一樓思源廳講座洽詢:(02)7728-2324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