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

積極治療乳癌 量身訂做個人化療程

積極治療乳癌 量身訂做個人化療程#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署統計,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1名,每年新增近八千名的病患,其中,第二期乳癌是目前台灣女性發現最多的期別,而排名第一的症狀則是患者或其伴侶摸到胸部有不痛的腫塊,此時胸部外觀及乳頭都不會有任何改變,所以很容易被忽略,須特別注意。乳癌的治療方法是依據腫瘤特色與病人狀況而有不同療程建議,治療方法包括:開刀切除、放射性治療、化學藥物治療、荷爾蒙藥物治療以及標靶藥物治療等五種方式。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劉良智醫師說明,乳癌治療的首選還是以手術能夠完全切除整個病灶為主,而術後輔助性治療,則依據「癌症分期、細胞病理檢查報告、病人本身狀況」來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目前乳癌的分期是依據腫瘤大小(T),腋下淋巴腺轉移與否(N),是否遠處轉移器官(M)等TNM系統來做區分,第一期指腫塊小於2公分、無腋下淋巴結轉移、侷限在乳葉內(T1N0M0);第二期指乳房腫塊在2至5公分之間、可能有腋下淋巴轉移(T2N1M0);第三期指腫塊大於5公分、皮膚可能出現紅腫、潰爛樣變化、大部分已有腋下淋巴結轉移(T3N1-2M0);第四期指有發生遠處器官轉移(M1)。腫瘤切片施以細胞化學染色的結果也是治療很重要的依據,確認腫瘤細胞本身是否具有「荷爾蒙受體(ER/PR)」及「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接受體(HER-2)」,若ER/PR呈陽性者,則可以使用荷爾蒙治療,而HER-2陽性者,都會再輔助使用標靶藥物。有了癌症分期及腫瘤特色後,醫師會再將患者本身的生理狀況列入評估用藥的依據之一,例如是否已停經、仍有生育計畫等等,統整以上三種腫瘤資訊,由醫師量身訂做最合適的治療計畫。在台灣地區,化療還是乳癌輔助性治療的首選,特別是T3以上的病患,即使荷爾蒙受體為陽性,但因為是屬於較危險的期別,建議要先把化療擺在前面。目前用於治療乳癌的化療藥物有三種,小黃莓(Methotrexate,CMF)是第一代的藥物,目前已較少使用;含小紅莓(Adriamycin,CAF/CEF)是第二代藥物,針對尚未有淋巴結轉移的病人效果良好;而含紫杉醇(Paclitaxel,AC→T)多用於有淋巴結轉移者,效果也是很顯著。針對第四期的病患,則會合併小紅莓跟紫杉醇使用。化學治療除了可以作為癌症手術後的輔助治療來提高治癒率外,也可用於手術前,可以減少所需切除的範圍,始得更多乳癌患者可以免於全乳房的切除。劉良智醫師特別提醒,化學治療可能導致卵巢功能受損,所以屬於N0~N1且荷爾蒙陽性的女性,若有計畫生育者,則可改使用荷爾蒙治療,避免未來不孕的可能;倘若屬於N2以上代表惡性度較高,建議施以化療前先保留卵子,爾後再做人工受孕即可。劉良智醫師解釋,並非所有病人都需要化療,通常針對危險性比較高、原始腫瘤較大顆、有淋巴轉移、乳癌分化類型比較差或是多發性的,會把化療放在前面治療,若危險性不高,荷爾蒙受體為強陽性者,多淋巴轉移或年老患者則優先選擇荷爾蒙治療。荷爾蒙治療以五年為一單位,是類似馬拉松似的治療方式,而泰莫西芬(Tamoxifen)是乳癌荷爾蒙治療的始祖,已有40幾年的歷史,停經前的女性若受體呈現強陽性者,可以選擇泰莫西芬為治療藥物,或新型的芳香環轉化酶抑制劑(Aromatase inhibitors,簡稱AI),AI主要是抑制芳香酶以阻斷雌激素的生成,針對停經婦女的效果極佳,經證實可有效降低乳癌的復發,目前包括諾曼癌素(Exemestane)、安美達錠(Anastrozole)、復乳納膜衣錠(Letrozole)三種藥物,停經後的女性可以直接使用AI藥物治療,也可在使用2-3年的泰莫西芬後再轉換成AI,降低罹患子宮內膜癌風險,但需特別注意,AI類藥物常會有骨質疏鬆、關節疼痛等副作用;若擔心骨質疏鬆,可選擇使用Exemestane(諾曼癌素)這種類固醇型態之藥物。劉良智醫師特別叮嚀,由於乳癌跟荷爾蒙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有五類食品需適量攝取,包括:有殼海鮮類、雞隻家禽類、蜂膠蜂王乳類、人參及當歸補品等五類,特別是已有良性纖維囊腫的女性更需特別注意。此外,劉醫師強調,女性要關心自己的健康,定期接受乳房檢查,不要等到症狀出現時才願意就診。台灣乳癌發生年齡高峰在45~50歲,因此,目前衛生署已免費提供45歲以上婦女,每二年可做乳房x光攝影,若有乳癌家族史,則篩檢年齡可降至40歲開始。針對許多女性擔心放射線問題而不願接受乳房x光檢查的問題,劉醫師建議必要時可以交互使用乳房超音波,由於初期乳癌的症狀不明,所以建議40歲以上的女性每半年定期到各醫院乳房外科接受乳房檢查,醫師問診後會進行觸診,診間若有超音波則會立即檢查或是排定超音波檢查時間,不需自費,多一份檢查多一份保護,各位女性們要多愛自己一些喔。

男性也會得乳癌!6旬阿伯乳頭滲血

男性也會得乳癌!6旬阿伯乳頭滲血#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隨著國人罹患乳癌比率的增加,女性朋友們幾乎個個聞乳癌色變。但是,乳癌並非女性專利,男性也可能會罹患乳癌。日前一位68歲的阿伯因乳頭頻頻滲血,到光田綜合醫院看診,經過醫師詳細檢查後,竟發現為乳癌的癌前病變,所幸發現得早,及時治療,才不至於延誤病情。起初阿伯因無其他不適症狀,也沒有感到疼痛,因此不以為意,以為只是乳頭發炎化膿而以,直到症狀持續了兩個月未改善,阿伯才到醫院做檢查,光田綜合醫院乳房外科黃世民醫師表示,因懷疑阿伯病情不單純,立即採驗阿伯乳頭的分泌物進行細胞學抹片檢查,發現細胞異常,經手術切片結果證實周伯伯是乳管內乳突瘤,也就是乳癌癌前病變,若慢一點就醫,恐怕發展為惡性腫瘤。黃世民醫師表示,乳癌患者大多以女性為主,大部分的男性對於乳癌的相關保健及預防之道缺乏敏感度,若出現異常症狀時也多以為是其他發炎或感染病症,未積極就醫,以至於延誤治療的黃金時期。提醒男性朋友,雖然男性罹患乳癌的機率僅為女性乳癌的百分之ㄧ,但仍不能掉以輕心,若發現乳房有不明的腫塊、變形,乳頭出血或有黑咖啡色的分泌物時,請立即前往醫院的乳房外科檢查。而女性朋友平時除做好乳房的自我檢查外,30歲以上的婦女最好每年接受乳房超音波檢查,45歲以上每兩年一次乳房攝影,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乳癌患者生活品質 EORTC可有效評估

乳癌患者生活品質 EORTC可有效評估#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乳癌如同其他癌症一樣,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是乳癌的活存率,到底診斷乳癌後能活多久?正是大家囑目的焦點。但自從1970年代開始,大家開始重視活存期間的生活品質,所謂生活品質指的是個體對生活中自認對其重要部分的滿意程度,MEDLINE及PSYCHLIT與癌症生活品質相關的研究,從1970年開始出現,而且年年有大幅攀升的趨勢。在歐洲,有一個相當重要的組織叫做歐洲癌症研究及治療學會,簡稱(EORTC),在1993年間就先後規劃出癌症生活品質核心問卷EORTCQLQ-C30,3年後又針對乳癌舉辦,EORTC QLQ-BP 23之補充版,其有效度及信度普受大家接受,台灣在台大公衛季瑋珠教授之努力下,有中文及台語版之第三版,在核心版中特別著重在癌症病人之一般性問題。身體功能(費力活動、長短距離步行、日常活動)、角色功能(工作受限、休閒娛樂受限)、情緒功能(緊張、焦慮等)、認知功能(注意力及記憶力)、社會功能(家庭生活社交活動)及整體生活品質(身體狀況、健康狀況),共30題。另外特別針對乳癌之全身性治療(包括化療、荷爾蒙治療、放射線治療),身體意象(body image)、性生活、乳癌症狀、手臂症狀及未來展望共有23題,並有一定之計分方法,藉此來評估乳癌病友之生活品質。根據國內外諸多研究,發現這套問卷系統相當準確,確實可以反應病人生活品質之實情,過去都由醫師來進行評估,最近由病人這一端對自已生活品質或任何不適做報告,即所謂patient-reported outcome(PROs)亦被認為與傳統由醫師評估有相當程度之相關性與相似性,此已被廣泛應用在大型臨床試驗作為重要之評估工具。對於癌症病友各項生活品質之評估、處理及後續改善變得與病人活存率同等重要,試想如果在活存期間,在身體上、心理上、社交上有很多之問題或不滿意的地方,那麼活著的意義就大打折扣,近年來對於治療期間或追蹤期間相關症狀或副作用的處理顯然變得非常重要,以下特別舉例有關「情緒功能」及「認知功能」及止痛劑之處理原則如下。對於癌症病之悲傷及憂鬱處理:安排一個安全而且舒適之環境、協助恢復身體功能狀態、提高生活品質、掌握悲傷及憂鬱之症狀並促進良好的睡眠,使用放鬆技能-被動式及漸進式、營造舒適之臥位、按摩、溫水沐浴,或利用轉移注意力、運動來達到放鬆,睡前需避免食用咖啡、酒精、尼古丁或吃太飽。若癌症病患使用止痛劑,若使用NSAID止痛劑應以半衰期短者為原則,其NSAID之止痛與毒性反應是平行的,需由最低劑量開始,每2至3天調整一次,也因為NSAID種類多,無效時可選用他類並確實掌握NSAID之安全度,利用由輕漸重之三階段止痛階梯療法,定期評估才能有效治療。癌症病患對癌症後的認知行為產生的改變應有不同的處理,如增強對現實之期待、瞭解負向之情緒、中斷負向之想法、利用自已之優勢來處理身體不適之症狀,並透過安排每日之活動,增進自我照顧之能力,也可參加支持團體及避免獨自做重要之判斷與決定。(資料來源:健康九九 健康專欄)

醫訊/女性癌症殺手 談乳癌術後保健

醫訊/女性癌症殺手 談乳癌術後保健#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署的統計,乳癌是臺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一位,每年約有八千名女性罹患乳癌,平均每天就有二十人被診斷罹患乳癌。花蓮慈濟醫院中醫科主任柯建新表示,目前在花蓮慈院,約有百分之八十的癌友透過中醫會診達到術後保健。對於癌症病友通常會尋求生機飲食、五穀雜糧等健康飲食,他認為,這樣的飲食選擇並不適合每一位病友,他希望藉由病友會傳達正確的飲食觀念,並可當場針對病友的問題一一釋疑。 另外,柯建新主任說,乳癌病友通常較易緊張,自我要求高,不易表露心事,也就是中醫所說的「肝氣鬱結」,他建議家人除了關心病友的身體,也要多關心病友的心理狀態,若有異常應盡快就醫,尋求專業協助。 因此花蓮慈濟醫院舉辦春季慈馨病友會活動,將由任柯建新主任以中醫的角度分享養生保健外,血液腫瘤科的王柔云醫師也將仔細說明常用於抑制癌細胞生長的口服復乳納膜衣錠(Letrozole)的相關副作用與自我保養。誠摯邀請病友與家人踴躍參加,汲取新知之外,也分享癌後照護經驗。講座主題:養生保健與認識藥物副作用講座時間:上午九點二十分開始講座地點:花蓮慈濟醫院講座洽詢:(03)8561825分機3285,黃婉瑜為方便花蓮慈院癌症關懷之家會前準備作業,請先以電話報名。

肥胖、胸大、副乳易得乳癌是謠言?!早期發現治療才是關鍵

肥胖、胸大、副乳易得乳癌是謠言?!早期發現治療才是關鍵#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身為女性的妳,可能曾擔心自己是否會罹患女性最常發生的癌症「乳癌」,根據網路調查,女性經常以為「胸部大、有副乳、肥胖的女性」比較容易得乳癌,亞東紀念醫院腫瘤科暨血液科謝佩穎醫師表示,這樣的說法其實並不正確,胸圍較豐滿的女性不一定容易得乳癌,但有可能因為乳房體積較大,觸診或乳房攝影及超音波儀器忽略到可能有腫瘤的位置。至於肥胖者,目前僅有部分研究指出,停經後肥胖的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較高。乳癌的正規治療包含,「手術治療」、「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荷爾蒙治療」及「標靶藥物治療」等。在手術治療的部分,目前主要以「保留胸大肌的乳房根除術」及「乳房保留術搭配放射線治療」兩種為主流。放射線治療主要的目的是要破壞及停止癌細胞生長。而化學治療如用在手術前,主要以縮小腫瘤體積以提高手術的切除率;如使用在手術之後,一般稱之為術後輔助性化療。至於「荷爾蒙治療」與「標靶藥物治療」則需視患者本身腫瘤的特性;如腫瘤具有雌激素受體(簡稱ER)陽性表現,則表示荷爾蒙藥物對腫瘤具有治療效果;而腫瘤如具有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接受體(簡稱HER-2),則可以使用相關的標靶藥物治療。謝醫師表示,除HER-2陽性的患者可由健保給付於術後施打1年的標靶藥物外,其他多數具有ER陽性表現的患者則以抗動情激素,如泰莫西芬單獨使用或於2至3年後轉換搭配使用新芳香環轉化酶抑制劑(簡稱AI類藥物),如諾曼癌素接續治療至5年期滿。但AI類藥物無法使用在尚未停經的婦女,可是其治療效果經證實的確優於泰莫西芬,因此除患者是自然停經外,如經醫師評估可使用諾曼癌素或其他AI類藥物治療,醫師可能會採取人工停經方式來幫助病人獲得更好的藥物治療效果,但健保給付範圍嚴格,申請不易,很有可能需自費。最後謝醫師提醒,乳癌不是絕症,如能在第0至2期時發現與接受治療,5年存活率高達85%以上;因此別忘了養成定期健康檢查及自我檢查的良好習慣。

肥胖、胸大、副乳易得乳癌是謠言?!早期發現治療才是關鍵

肥胖、胸大、副乳易得乳癌是謠言?!早期發現治療才是關鍵#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身為女性的妳,可能曾擔心自己是否會罹患女性最常發生的癌症「乳癌」,甚至聽過許多與乳癌相關的說法,但您可知道,多數女性對於乳癌還是存著一知半解的誤會,甚至可能因而延誤就醫而使得病情更嚴重。根據網路調查,女性經常以為「胸部大、有副乳、肥胖的女性」比較容易得乳癌,亞東紀念醫院腫瘤科暨血液科 謝佩穎醫師表示,這樣的說法其實並不正確,胸圍較豐滿的女性不一定容易得乳癌,但有可能因為乳房體積較大,觸診或乳房攝影及超音波儀器忽略到可能有腫瘤的位置。此外,有副乳的女性表示腋下也有乳腺分佈,但不表示罹患乳癌的風險會較一般人高。至於肥胖者,目前僅有部分研究指出,停經後肥胖的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較高。此外,根據謝醫師的經驗,實際上最常碰到的狀況就是患者和家屬,以坊間宣稱可以使癌細胞自殺的營養食品來詢問醫師的意見。但其實說穿了,這些東西充其量只是食品,假如真的有效,早就被醫院拿來當作治療藥物使用了。因此謝醫師表示,與其道聽塗說,還不如對於乳癌的正規治療建立清楚的認識,才不會花了冤枉錢而延誤治療。乳癌的正規治療包含,「手術治療」、「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荷爾蒙治療」及「標靶藥物治療」等。在手術治療的部分,目前主要以「保留胸大肌的乳房根除術」及「乳房保留術搭配放射線治療」兩種為主流,至於選擇哪一種,完全得視腫瘤大小及位置而異。而放射線治療主要的目的是要破壞及停止癌細胞生長,因此除了施行乳房保留術的患者外,如果已經是第3期以上的乳癌患者,醫師就會建議手術後必須施行放射線治療以降低復發。而化學治療如用在手術前,主要以縮小腫瘤體積以提高手術的切除率降低局部再發;如使用在手術之後,一般稱之為術後輔助性化療,主要針對腫瘤大於一公分、開刀後發現有淋巴轉移、患者年齡小於35歲、腫瘤細胞分化不良…多項評估標準,才需使用化學藥物來降低復發機率。至於「荷爾蒙治療」與「標靶藥物治療」則需視患者本身腫瘤的特性;如腫瘤具有雌激素受體(簡稱ER)陽性表現,則表示荷爾蒙藥物對腫瘤具有治療效果;而腫瘤如具有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接受體(簡稱HER-2),則可以使用相關的標靶藥物治療。謝醫師表示,除HER-2陽性的患者可由健保給付於術後施打一年的標靶藥物外,其他多數具有ER陽性表現的患者則以抗動情激素,如泰莫西芬單獨使用或於2至3年後轉換搭配使用新芳香環轉化酶抑制劑(簡稱AI類藥物),如諾曼癌素接續治療至5年期滿。但AI類藥物無法使用在尚未停經的婦女,可是其治療效果經證實的確優於泰莫西芬,因此除患者是自然停經外,如經醫師評估可使用諾曼癌素或其他AI類藥物治療,醫師可能會採取人工停經方式來幫助病人獲得更好的藥物治療效果,但健保給付範圍嚴格,申請不易,很有可能需自費。乳癌不是絕症,如能在第0至2期時發現與接受治療,5年存活率高達85%以上;因此提醒女性朋友,如您符合下列敘述,別忘了養成定期健康檢查及自我檢查的良好習慣喔!乳癌的危險因子:家中母親或姊妹曾罹患乳癌初經年齡小於12歲超過55歲才停經從未生育,或超過30歲才生育曾有一側乳房罹患乳癌者胸部曾接受放射線治療未曾哺乳飲食偏向高脂肪食物或酗酒者

醫訊/驚!每190位婦女就有一位乳癌

醫訊/驚!每190位婦女就有一位乳癌#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乳癌是台灣婦女癌症生率第1名,發死亡率第4名之癌症,造成婦女健康極大威脅。根據國民健康局資料顯示,民國99~100年乳房篩檢45~69歲婦女中,每190位,就會找到1位乳癌患者。早期發現治療效果及預後較好,提醒婦女,務必每兩年接受一次乳房攝影檢查,如果檢查結果有異常,一定要接受進一步檢查及處理。因乳房攝影可用來偵測乳房的鈣化點或腫瘤,是目前國際上證實最有效的篩檢工具,所以全世界皆以乳房X光攝影進行乳房篩檢。基隆市信義區衛生所張賢助主任表示該乳房攝影儀器是低能量的X光儀器,幅射劑量極微,請民眾務必定期接受檢查,以維自身健康權益。活動地點:信義區衛生所活動日期:101年5月27日上午8:00~16:00活動洽詢:電話:02-24221633;傳真:02-24250947

80%乳癌可由觸摸發現 籲女性重視

80%乳癌可由觸摸發現 籲女性重視#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癌症為女性死亡排行榜第一名,乳癌及子宮頸癌一向排名在女性癌症的前5名,因應母親節即將到來,壢新醫院特舉辦乳癌與子宮頸癌疾病講座,壢新醫院婦產科主任陳達昌指出,80%乳癌可由觸摸發現,其中有60%的乳房腫瘤是由病人自己,或病患先生所發現,經乳房自我檢查發現乳癌的患者,腫瘤通常較小,治癒率較高,一般會建議婦女在生理期後一週內可以自行觸摸檢測,停經或更年期婦女則是每月固定一天。此外陳達昌主任表示,全球每年都有近50萬女性被診斷出罹患子宮頸癌,並造成25萬女性死亡,在台灣,每年有4,908位女性罹患子宮頸癌(包含原位癌),發生率僅次於乳癌,平均每天增加13個新病例,面對如此可怕的疾病,女性朋友們更應該要定期檢查。而子宮頸癌預防方法則是避免過早發生性行為、安全性行為、避免多重性伴侶、接種子宮頸癌疫苗 (人類乳突病毒疫苗)及定期子宮頸抹片篩檢,陳達昌主任指出,其實子宮頸癌、乳癌可透過檢查並早期發現而提高治癒率,呼籲婦女們應定期檢查,培養預防保健的好觀念,才可以預防癌症找上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