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

關心媽媽健康 宜縣特增假日乳房檢查

關心媽媽健康 宜縣特增假日乳房檢查#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依據衛生署97年最新統計,乳癌仍高居十大癌症及女性好發癌症第1位,且近20年乳癌發生率成長達4.8倍,平均發生年齡為52.8歲,另全國每年新發生乳癌已超過8千人,平均一天約有22人發生乳癌,嚴重威協女性朋友的健康。正逢溫馨五月,且母親節將至,宜蘭縣政府衛生局協調縣內3家衛生署認證之乳房攝影醫院,特別在五月份加開假日時段,增加免費乳房攝影檢查服務,方便平日上班或忙碌的婦女媽媽們接受定期乳癌篩檢。定期乳房攝影檢查已證實可以發現早期乳癌,目前政府也提供45~69歲婦女或二親等血親,即祖母、外婆、母親、姊妹、女兒罹患乳癌之40~44歲婦女,每2年1次乳房攝影檢查。宜蘭縣政府衛生局自99年9月爭取中央補助乳房攝影巡迴車於各鄉鎮社區巡迴服務至去(100)年宜蘭縣共有1萬2千多位婦女接受該項篩檢,因此而發現乳癌48人並且及時治療,其中達81%被檢出屬於第二期以前的早期乳癌個案,顯示定期篩檢能早期發現及時治療,減少死亡率,有助於婦女生命健康的維護,減少遺憾的發生。母親節來臨前夕,衛生局局長劉建廷真誠呼籲,提醒為人子女「愛媽媽,就從照顧媽媽的健康做起」只要電話預約安排,無須掛號,讓大家一起守護媽媽的健康。

女人愛自己 從胸前開始

女人愛自己 從胸前開始#乳癌

現代婦女非常忙碌,周旋在工作與照顧家庭之間,卻常常無暇照顧自己,感覺不舒服時,多半都會忽略或拖著不去看病,有些礙於觀念問題而不好意思就醫,因此延誤病情,等到真的發現異狀時,往往錯過了黃金治療期,令人相當遺憾。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乳癌已經超過子宮頸癌為最高病變,並且是女性死亡率的第四名,相較於歐美國家,台灣乳癌好發年齡比較早,約在45~54歲之間,高峰期為40~49歲。此年齡層的女性在家中經常扮演著支柱的角色,因此,每當女性發現罹患婦癌疾病時,往往影響的不只是病人本身,而是整個家庭。有鑑於此,衛生署國民健康局不斷透過宣導,並藉由補助計畫,鼓勵45歲以上、或40歲以上有乳癌家族病史的婦女,每兩年進行一次乳房影像檢查,希望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預防效果。康聯預防醫學婦女中心主任吳昭瑩醫師表示,導致乳癌的因素很多,包含:年齡、飲食、運動、基因遺傳、家族史、荷爾蒙、心理壓力等,而其中家族史以及荷爾蒙兩者又最令人關注,因其致癌相對機率較高,如表列。但也無需因此而過於恐懼,除了多加了解之外,定期檢查乳房,是女性朋友關愛自己付諸行動的第一步。每位婦女應定期自我檢查乳房,這雖然是最簡便的方法,但實際實行的婦女卻只有三分之一。由於很多小於1公分的乳癌常常容易被忽略,因此有必要透過乳房X光攝影或超音波來進行影像診斷。吳昭瑩醫師指出,乳房X光攝影在歐美國家是廣為使用的乳癌篩檢工具之一,它對於偵測細微鈣化最敏感。根據統計,有20%的乳癌僅以細小鈣化來表現,而在零期癌中更佔50%以上,且幾乎無法用手觸摸得到。因此,透過乳房X光攝影篩檢,可早期偵測出觸摸不到的早期乳癌或可疑鈣化點。由於照攝過程中必須使用儀器壓緊乳房,才能照相,很多女性因為怕痛,多半都不願意檢查,或因受不了疼痛而中途放棄,相當可惜。由於參與國健局乳癌篩檢研究暨服務規劃,吳昭瑩醫師已把推動國健局乳房攝影檢查視為職志,因此,她要求團隊,凡是到康聯健檢的女性顧客,只要符合國健局乳攝資格時,都要不厭其煩地說服作檢查。雖然過程中常有顧客因受不了疼痛而口出惡言,罵他們是惡婆娘,但同仁總是耐心說服忍一下就好。一年來,吳醫師與團隊替570位符合資格的女性進行國健局乳攝,8位發現乳癌,原位癌比率為62.5%,乳癌偵測率*為14/1000,比起歐美國家的2-10/1000,可說是不遑多讓。同樣身為女性,吳昭瑩醫師呼籲,女人一定要愛自己,並且從胸前開始。生活中養成多運動的習慣、避免太晚生育、少攝取高脂肪食物、心情放輕鬆,減低工作壓力,最後,養成定期乳房檢查的習慣,一起作挺胸美人!吳醫師也特別叮嚀女性應該依年齡選擇最適當的乳房檢查工具。基本上,乳房攝影比較適合較年長的女性,30歲以下的女性,建議以超音波檢查為優先,因為此年齡層之乳癌發生率較低,而且乳腺發達,而接受X光攝影的輻射劑量較高,且較不具診斷價值,除非臨床觸診懷疑有惡性腫瘤時,才需要進一步接受乳房X光攝影。若為30歲以上,有乳癌家族病史者,則建議以乳房X光攝影為優先,再視情況予以超音波作為輔助掃描。*乳癌偵測率 (Cancer Detection Rate): 為每一千個乳房攝影檢查中,所偵測到的乳癌個案數。

一個乳房哺育四子 台灣母親愛的力量

一個乳房哺育四子 台灣母親愛的力量#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1998年,秀滿28歲,曾經健康檢查時醫師判定的乳房囊腫,在半年內快速長大成比雞蛋還大的硬塊,確診罹患第三期乳癌,醫師表示要做右側全乳切除,告知她大概只剩兩年的生命。那時,秀滿手術後還綁著繃帶和拖著淋巴引流袋,交往六年的加拿大籍男友聽聞秀滿罹癌,只說:「我們結婚吧!」十四年後的今天,秀滿已經是四個孩子的媽媽,並且每一個孩子都以她僅剩的左邊乳房餵母乳,最小的女兒已經一歲八個月,仍在喝母奶。從第一個孩子,擔心化療屆滿一年仍有胎兒畸形的風險,毅然決然的生下,很幸運地,女兒非常健康,秀滿和先生感謝上帝的愛,取名為「愛恩」,之後雖曾經歷乳癌復發和流產的陰影,卻又陸續順利生下「又恩」、「力恩」和「亮恩」,秀滿見證台灣母親的愛及力量。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TBCA)副理事長杜麗珠表示:「台灣女性在家庭及社會上肩負著雙重責任,罹癌後除了要面對治療,大多姐妹更必須在康復之路上履行家庭責任。尤其是年輕的乳癌患者較高齡患者所承受的婚姻、生育、子女教養、經濟壓力等更為沉重。TBCA除了扮演著病友同儕互助及生活關懷外,更希望透過教育、知識、分享等的方式,讓乳癌姐妹更有力量,甚至能回饋社會。」

台癌健走送好禮 呼籲重視乳癌防治

台癌健走送好禮 呼籲重視乳癌防治#乳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繼2011年受多方好評好康獎不完,拿到手軟的「粉紅健走嘉年華」之後,「2012粉紅健走—健步如飛召集令」已在日前火速發出,前3000位報名者,即可以獲得知名運動品牌限量好禮,歡迎大家一起相約來健走。台灣癌症基金會長年關懷女性朋友的健康,每年五月皆發起「粉紅運動」,並連續兩年與知名運動品牌舉辦粉紅健走,藉由舉辦全民活動,喚起民眾重視乳癌防治,強化預防及篩檢的重要性。這次健走路線選於適合全家出遊的碧潭水岸,總長約為八公里,沿途湖光清澈,風景怡人,不論是培養親子關係、家族感情聯繫,或者是情侶相約出遊,都是很好的選擇,今年的健走活動於5月12日(六)舉辦,而成功報名健走者,即可獲得多重好康,或者帶著媽媽一起來健走,在母親節前夕送給媽媽無價的健康大禮;此活動也提供多項好康,報名前1000 名送瑜珈課程,前3000名可以獲得多項贈品,可抽平板電腦、美腿機、嬰兒推車、體脂計等多項好禮。癌症為國人十大死因第一位,平均每6分35秒即有一人罹癌,而其中乳癌更位居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為守護台灣女性朋友健康,呼籲國人重視乳癌防治,台灣癌症基金會藉由舉辦2012粉紅健走活動,邀請民眾揪團一起來健走,不僅讓自己保持身體健康,更有許多防癌小知識等你來發掘!歡迎您攜伴參加,您的報名費,我們也將妥善的運用至乳癌防治推廣與乳癌病友之關懷活動上,誠摯邀請您呼朋引伴一起用行動關心支持身邊的每一個「她」,一起讓愛無限大。   詳情可見台灣癌症基金會官網或粉紅健走活動網址http://www.canceraway.org.tw/pinkwalk/default.html或電洽02-897879907分機217

醫訊/乳癌飲食照護

醫訊/乳癌飲食照護#乳癌

根據阮綜合醫院衛教文章指出乳癌之發生率己成為婦女癌症頭號殺手,台灣乳癌的好發年齡大都在40~50歲之間,且當乳癌診斷確立時,有時腫塊己超過2公分以上,顯然比較晚期發現,嚴重影響病人的預後。對於乳癌飲食照護,將由振興醫院營養師黃淑珍在振興醫院第二醫療大樓1樓門診衛教室為大家做更深入的介紹。主講:振興醫院營養師黃淑珍時間:4月25日(三)上午10時至11時地點:振興醫院第二醫療大樓1樓門診衛教室(台北市振興街45號)洽詢:02-2826-4400轉2581、2583

乳癌化療全身水腫 鞋子、褲子穿不下

乳癌化療全身水腫 鞋子、褲子穿不下#乳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49歲的林女士,因2003年罹患子宮頸癌進行子宮、輸卵管全切除及淋巴結廓清手術,手術後使用放射線輔助治療,半年後,林女士右下肢開始出現淋巴水腫,且因林女士工作素需長時間站立,後右下肢開始明顯感到疼痛,還曾經感染出現蜂窩性組織炎三次,甚至連鞋子長褲都都穿不下,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這段期間林女士陸續至其他醫院求治以及復健治療,但仍未見起色,直到至長庚醫院,進行淋巴結的移植手術才改善。林女士因長期飽受右下肢水腫困擾,由其他醫師介紹,林女士至長庚醫院顯微重建外科門診求治,術前從淋巴結攝影顯示右下肢淋巴循環部分阻塞,於是將右下頷淋巴結移植至右足背上,改善阻塞現象,追蹤1年4個月後,右下肢膝上15公分圓周改善61%,膝下15公分圓周改善85%,足踝上10公分圓周改善53%。患者在術後4個月即有不錯效果,時間愈長,效果愈好。林口長庚醫院整形外科系顯微重建外科醫師黃嫆茹表示,其實乳癌及子宮頸癌的患者因接受淋巴結闊清手術及放射治療後,因淋巴結遭破壞而容易導致上肢或下肢水腫,就像淹水一樣,而移植來的淋巴結就像抽水馬達,可以抽取淹水地區的淋巴液,將淋巴液抽到血液系統,改善下肢水腫。林女士接受這項創新手術後開心的表示,在手術後確實改善長久以來右下肢淋巴水腫的問題,並讚嘆顯微重建外科團隊神乎其技的手術技巧。長庚醫院顯微重建外科長久以來就以顯微重建手術享譽國際,精湛的手術技術不僅幫助該名病人改善淋巴水腫、恢復生活品質,此手術也是淋巴水腫患者的福音。(資料來源:台北林口長庚醫院)

乳癌治療積極用藥 癌末婦人獲重生

乳癌治療積極用藥 癌末婦人獲重生#乳癌

一名年逾50歲的婦人,五年前經醫師診斷出罹患第二期乳癌後,雖經常規治療卻仍舊復發,再度治療時已轉移至其他器官甚至出現腹水及多樣癌末症狀。幸經醫師巧手及新藥物治療,該婦人目前不但仍在世,甚至於能親自參加獨生兒子的大喜之日。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 戴明燊醫師指出,乳癌是所有癌症中發生率最高也是治療選擇最多且預後最好的癌症;最主要的原因除了政府推動乳房篩檢有功外,乳房腫瘤的分子學研究及治療藥物的推陳出新亦功不可沒。戴醫師解釋,在乳癌治療上,除了最基本的手術及放射性治療外,尚需視患者本身腫瘤大小以及是否轉移,決定是否須採取化療。此外,醫師也會藉由細胞染色來辨識腫瘤細胞是否具有荷爾蒙受體(簡稱ER)以及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接受體(簡稱HER2),決定於手術或化療後,接續使用荷爾蒙藥物或是標靶藥物。戴醫師表示,針對ER(+)型患者會使用傳統的抗動情激素(如泰莫西芬),或新型的芳香環抑制劑類藥物(如諾曼癌素等)作為主要治療用藥;兩者的差別在於,芳香環抑制劑可針對停經後患者本身具有ER(+)特徵與已有淋巴結轉移的高復發風險者,以及使用泰莫西芬後發生復發者,給予加強使用。但芳香環抑制劑只能使用於已停經者,針對尚未停經的乳癌婦女,可透過腎上腺素來抑制卵巢功能,形成假性停經,即可使用芳香環抑制劑治療,待治療週期結束後,仍可恢復卵巢功能。目前芳香環抑制劑又可分為類固醇及非類固醇兩大類,前者具有降低停經造成骨質疏鬆症及避免因使用荷爾蒙類藥物造成子宮內膜增生的副作用等好處。戴醫師強調,只要患者配合醫師治療,按時服藥及回院檢查,多數都可以把病情控制得很穩定,但少數屬於高復發風險的患者也別放棄機會,因為目前仍有許多新的藥物已知具有不錯的治療效果,只要不放棄治療機會,就算是乳癌晚期患者仍可以和疾病和平共存。

乳癌治療莫放棄 積極用藥癌末婦人喜獲重生

乳癌治療莫放棄 積極用藥癌末婦人喜獲重生#乳癌

一名年逾50歲的婦人,五年前經醫師診斷出罹患第二期乳癌後,雖經常規治療卻仍舊復發,再度治療時已轉移至其他器官甚至出現腹水及多樣癌末症狀。幸經醫師巧手及新藥物治療,該婦人目前不但仍在世,甚至於能親自參加獨生兒子的大喜之日。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 戴明燊醫師指出,乳癌是所有癌症中發生率最高也是治療選擇最多且預後最好的癌症;最主要的原因除了政府推動乳房篩檢有功外,乳房腫瘤的分子學研究及治療藥物的推陳出新亦功不可沒。戴醫師解釋,在乳癌治療上,除了最基本的手術及放射性治療外,尚需視患者本身腫瘤大小以及是否轉移,決定是否須採取化療。此外,醫師也會藉由細胞染色來辨識腫瘤細胞是否具有荷爾蒙受體(簡稱ER)以及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接受體(簡稱HER2),決定於手術或化療後,接續使用荷爾蒙藥物或是標靶藥物。根據臨床資料顯示,約有百分之六十的乳癌患者屬於荷爾蒙受體陽性(ER+),其次為荷爾蒙陰性(ER-)與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接受體陽性(HER2+)、及ER、HER2皆呈陰性者。戴醫師表示,針對ER(+)型患者會使用傳統的抗動情激素(如泰莫西芬),或新型的芳香環抑制劑類藥物(如諾曼癌素等)作為主要治療用藥;兩者的差別在於,芳香環抑制劑可針對停經後患者本身具有ER(+)特徵與已有淋巴結轉移的高復發風險者,以及使用泰莫西芬後發生復發者,給予加強使用。但芳香環抑制劑只能使用於已停經者,針對尚未停經的乳癌婦女,如對泰莫西芬出現抗藥性,且醫師建議應轉為使用芳香環抑制劑治療,則可透過腎上腺素來抑制卵巢功能,形成假性停經,即可使用芳香環抑制劑治療,待治療週期結束後,仍可恢復卵巢功能。目前芳香環抑制劑又可分為類固醇及非類固醇兩大類,前者以諾曼癌素藥物為主,除較泰莫西芬可再降低復發機會外,也具有降低停經造成骨質疏鬆症及避免因使用荷爾蒙類藥物造成子宮內膜增生的副作用等好處。此外,針對ER(-)與HER2(+)特徵的乳癌患者,則須以化療藥物合併標靶藥物治療為主,而ER及HER2皆呈現陰性者則以化療藥物為主。這兩類患者復發機會高,一旦復發,醫師還是會以鉑類、紫杉醇類及小紅莓藥物搭配其他可行的藥物作立即性治療,目前也有許多不錯的成效。戴醫師強調,誠如上述的案例,其實只要患者配合醫師治療,按時服藥及回院檢查,多數都可以把病情控制得很穩定,但少數屬於高復發風險的患者也別放棄機會,因為目前仍有許多新的藥物已知具有不錯的治療效果,只要不放棄治療機會,就算是乳癌晚期患者仍可以和疾病和平共存。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