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

寒流增心臟病風險 1小時內要人命!

寒流增心臟病風險 1小時內要人命!#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1名年僅37歲的男性自認身體健康,卻突發胸痛緊急送醫。檢查過程中,左前降支動脈突然塞住,造成突發性心臟衰竭及心因性休克,經葉克膜搶救,迅速將血管打通,整體狀況恢復中。原來這位患者早有糖尿病及高血脂,只是從未檢查而不自知。三高患者年輕化 心肌梗塞更易發生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簡思齊表示,心肌梗塞好發50歲以上、三高及抽菸患者,但近幾年國人飲食習慣精緻化、環境中的危險因子增加,三高發生年齡逐年下降,心肌梗塞發生最低年齡亦下降。及早察覺症狀、及早就醫是急性心肌梗塞治療的黃金標準。心肌梗塞發生,起因都是心臟冠狀動脈阻塞導致供給心肌血流中斷,心肌缺血缺氧壞死。心肌梗塞約5成以上患者沒有任何症狀,然而發作時,最常出現持續性胸痛、盜汗和呼吸困難。症狀輕微只感到經常性胸悶,嚴重則會造成心肌細胞永久性損傷,引發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慎防寒流、大熱天 恐發作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更令人猝不及防,嚴重的可能在發病後1個小時內猝死,死亡率相當高。因心臟收縮功能受到影響,會產生劇烈胸痛、頭暈、發冷汗。糖尿病患因為神經病變,可能不會劇烈胸痛症狀,而以突發性氣喘來表現。膽固醇過高、高血壓和肥胖者,都是心肌梗塞的高危險族群,須特別警覺。簡思齊醫師提醒,心肌梗塞好發於寒流來襲或高溫熱天,一旦發作,需把握救命黃金12小時,儘速送醫進行手術。預防勝於治療,平時應多注意檢測及防治,8成可以有效預防。如果家族中有心肌梗塞病史者,建議每年接受檢查,如有上述典型症狀,應盡早至心臟血管內科就診。

心臟病患注意!月跑逾2百公里傷害大

心臟病患注意!月跑逾2百公里傷害大#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天氣冷,心血管疾病患者要小心,可別一時興起去運動。過度劇烈的活動,反而造成心臟無法負荷,再次引發心臟疾病。近年來,台灣瘋路跑,但心血管疾病病人可以去路跑嗎?動過刀能再跑步嗎?無運動習慣心臟病患者 勿貿然運動羅東博愛醫院復健醫學科醫師葉書銘表示,1名裝有心導管的67歲老翁,術後積極運動,身體已恢復到發病前的運動量。平時有在運動的心血管病人,運動時要注意保暖,並保持規律時間運動。若平常沒有運動習慣,有胸悶、喘症狀時,千萬別貿然劇烈運動,避免一動讓自己身陷危機。若平常沒有運動習慣卻想跑步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建議在沒有練習的情況下參加路跑,尤其是剛術後或剛心肌梗塞後的病人,想運動必須循序漸進。若平常有跑步的病友,路跑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負擔,適當的距離反而有益,大幅降低心臟病再次復發的機率。心臟病患者有跑步習慣 術後可漸恢復運動量研究顯示,心臟病患者有跑步習慣且每天跑的距離為6至7公里,每個月控制在200公里以內是安全的,但若超過會有顯著的傷害。心血管疾病患者跑步暖身和與緩和時一定要加強,足夠的暖身後,建議低速起跑。要確定身體已經暖和再用平常的速度跑步,緩和時也要慢慢降低速度。葉書銘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病人別害怕運動,而是要知道怎麼動。透過心肺復健,除了可以幫心血管疾病病人量身打造運動處方,更有效、安全降低死亡率,也恢復身體活動的能力。不但能協助心血管疾病的壯年患者重回工作,並讓長者享受運動、嗜好、社交及家庭生活。

研究:戒煙2年才能降心血管疾病風險

研究:戒煙2年才能降心血管疾病風險#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年終進入路跑旺季,當心身體變化,長跑忌逞強。1名40幾歲男性,參加路跑,途中些微不適仍硬撐至完賽,心臟疼痛難受。緊急就醫後竟發現是急性心肌梗塞,立即進行心導管氣球擴張術及支架置放術,數日休養後,病患身體逐漸恢復並出院。秋冬清晨氣溫低 最容易發生心肌梗塞羅東博愛醫院心臟血管中心主任許育誠說明,患者不是三高族群,無心血管疾病家族病史、肥胖問題。不過問診發現該患者5個月前才戒煙。抽菸是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研究顯示,戒煙2年後才能將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至與一般人相近,呼籲老煙槍及早戒菸,當心心血管疾病找上門。路跑賽事多於秋冬清晨舉辦,正好是心肌梗塞最容易發生的時間。氣溫突然變化,加上劇烈運動,都會造成血管收縮,容易導致血管斑塊剝落或破裂,引發心肌梗塞。路跑時要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夠敏銳,當身體有心肌梗塞徵兆,絕對不要逞強完賽。胸悶痛、喘 恐是心臟病警訊若氣溫溫差過大,進行路跑、馬拉松的等劇烈活動時要注意,若體力、心肺耐受度感覺明顯下降,甚至合併胸悶、胸痛、喘不過氣的狀況,就要特別小心,可能是身體發出警訊,要多加注意並放緩步調。如果休息後還是不舒服,必須儘早就醫。許育誠主任叮嚀,心血管疾病病友運動過程中不要超過體力負荷,隨時補充水分、不要勉強,當出現心肌梗塞徵兆,表示已有缺氧、超出心臟負荷的狀況,應立即休息,若症狀持續要儘速就醫檢查及評估。

喝酒體內鎂流失5倍 心臟病找上門

喝酒體內鎂流失5倍 心臟病找上門#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飲食中鈣質的攝取量偏低時,鈣質沈積於柔軟組織的情況更惡化,這是非常重要的認知。因為罹患關節炎、黏液囊炎、動脈硬化、或其他因為鈣質沈積或骨刺而造成異常疼痛的人,可能會因此排斥鈣質含量豐富的食物。事實上,除非同時攝取充足的鈣和鎂,否則病情無法改善。心臟術後補充鈣、鎂 避免心肌鈣化死亡有不少醫師告訴腎結石的病患不要喝牛奶,結果更容易形成結石。維生素E不足時,也會發生這種鈣質沈積的情形。在心臟手術後,病人極需鈣與鎂,若未能及時補充,幾天之內就可能會因為心肌鈣化過於嚴重而導致死亡。在過去十年內,數以千計的科學研究報告,證實缺乏鎂是非常普遍的情形。使用化學肥料,尤其是石灰質土壤,土地上吸收水溶性的肥料而很快飽和,鎂無法滲入土壤中為植物所吸收。如果使用化學肥料,而採用含有鎂的白雲石或牡蠣殼粉施肥,所生長的植物就能含有豐富的鎂腹瀉、喝酒易致鎂流失 應再補充食物中的鎂在經過浸泡或燙過後就會流失。即使攝取充足的鎂,也會因為腹瀉、腎臟疾病、糖尿病、服用利尿劑、喝酒等而流失,而導致缺乏。每天喝兩盎司酒的人,尿液中鎂的含量,比不喝酒時高出三到五倍。喝酒而未在飲食中補充鎂的人,無異是向心臟病招手。(本文摘自/吃的營養科學觀【修訂大字版】/世潮出版)

飲食缺鎂 提高心臟病死亡率

飲食缺鎂 提高心臟病死亡率#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動物缺乏鎂數天後,就會開始痙攣,使腎臟受損,並且出現腎結石。心臟出現異常,並且有細胞死亡、出血或心臟肌肉鈣化等情形,即鈣質沈積在許多柔軟的組織中,如骨骼肌、腎臟,特別是動脈血管壁內。飲食缺乏鎂 心臟病死亡率高必須要有適量的鎂,細胞才能儲存鉀。所有的症狀,尤其是組織鈣化,在鈣質缺乏時更容易惡化。美式飲食中磷的含量過高,經常會引發致命的心臟病。只要給予充足的鎂,動物即使吃含大量飽和脂肪及高膽固醇的食物,也不會出現心臟疾病。同樣地,追蹤那些飲食含豐富鎂的人們,令人驚奇的是,沒有出現任何心臟病或動脈粥狀硬化症。因此,缺乏鎂是導致心臟病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這是無可置疑的。鎂能幫助降低血中膽固醇鎂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主要催化劑;心臟病的存活者,每天服用一些愛普森鹽,有十分顯著的效果。在一個研究中,血液中含鎂量高的人(每一百CC血液中含二‧○六毫克),平均膽固醇的含量為一七○毫克;含鎂量低的人(每一百CC中含一‧七一毫克),平均膽固醇的含量為四七○毫克,這是心臟病隨時可能發作的危險數字。(本文摘自/吃的營養科學觀【修訂大字版】/世潮出版)

天冷中風易發作 教你4步驟快速辨別

天冷中風易發作 教你4步驟快速辨別#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東北季風增強,天氣明顯變涼,北臺灣氣溫一路下滑,北部及東北部低溫可能下探到15、16度。當溫度降低或溫差過大時,血管也會跟著收縮,容易造成血壓升高,而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辨別中風4步驟 把握搶救黃金時間疾病管制署提醒,長者及高風險族群,應注意三高控制、保暖措施。如果出現心臟病徵兆,突然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症狀,應該立即就醫。有冠狀動脈疾病病史者,送醫前可先使用醫師開立的舌下含片緊急救護。牢記「FAST」口訣,可辨別中風4步驟,把握搶救黃金3小時:1) 「F」Face,臉部/請患者微笑或是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2) 「A」Arm,手臂/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而垂下來。3) 「S」Speech,說話/請患者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4) 「T」Time,時間/上面3種症狀出現其中1種時,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洋蔥式穿法、補充溫開水 避免腦中風低溫引發的腦中風,容易發生在曝露低溫環境中的前2至3小時。頭頸部及四肢末端善用圍巾、帽子、口罩、手套。日夜或室內、室外溫差大時採洋蔥式穿法,內層穿排汗良好的衣物,中層衣物保暖,最外層防水防風,視場合與溫度穿脫。適時補充溫開水亦可避免血液過度黏稠,減少腦中風機率。疾管署提醒,急性心肌梗塞主要症狀是突發嚴重胸痛,但也有部分病人是無痛的心肌缺氧,常常因無痛輕忽其他表徵,延遲就醫時間。若有冒冷汗、噁心、嘔吐、眩暈、明顯焦慮不安、呼吸困難、血壓下降應立即就醫檢查。

為糖尿病患解惑 政府推共同照護網

為糖尿病患解惑 政府推共同照護網#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糖尿病是全身系統性疾病,控制不良會造成併發症。但是糖尿病患對於飲食、運動、血糖控制這些疑問,總是無法立即獲得解答。現在健保推出完整的糖尿病照護,協助糖尿病患穩定控制血糖。糖尿病應定期檢查 避免心臟病、中風隨著人口老化、生活型態及飲食方式改變,近年來糖尿病一直高居國人10大死因第5名。依據調查顯示,15歲以上人口糖尿病盛行率為7.6%,推估臺北市105年罹患糖尿病人口已達17萬6363人。糖尿病若未控制好,將導致後續心臟病、中風及洗腎之發生。糖尿病患者應每3個月測量醣化血紅素,每年進行眼底檢查或眼底彩色攝影、尿液微量白蛋白檢查、足部檢查、血脂肪(抽血檢查,每半年作一次口腔檢查,預防發生合併症。共同照護網 提供營養師、衛教師諮詢服務凡是診斷為糖尿病且具有全民健保資格,均可免費加入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糖尿病患者至醫療院所看診時,不僅接受醫師診斷及治療,更透過營養師及衛教師,依個別性提供飲食、運動、足部護理及生活照護等諮詢衛教服務,全面糖尿病照護服務。透過自我血糖監測、配合飲食控制及規律運動,幫助糖尿病患者以健康、自信的態度,面對人生挑戰。相關訊息請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s://health.gov.taipei或1999轉7115查詢。

空汙髒到爆!健康亮紅燈怎麼辦?

空汙髒到爆!健康亮紅燈怎麼辦?#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有發現空氣汙染真的很嚴重嗎?根據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站發現,全台各地空氣品質指標經常達到橘色警戒,甚至有些地方會飆升到紅色警戒。空汙不只是對過敏體質者造成危害,就連一般人也都會受到影響,會使得過敏體質者出現氣喘的嚴重病況,甚至還會導致心臟病和肺癌,進而對健康形成威脅;所以,千萬別小看空氣汙染對於健康的傷害,除了要小心防範之外,更應該要加強自身保健之道。空氣汙染嚴重 首要傷害就是肺對於目前嚴重的空氣汙染,首要傷害就是肺!中醫師李深浦解釋,肺在五行中屬金,而金就是氣,空氣不好,肺無法呼呼到乾淨的空氣,心神會不好,心神就不快樂,至於肺健康的人沒有憂鬱症,因為空氣好,肺氣旺盛,心神就快樂;此外,肺的溫度、濕度足夠,皮膚一定會有彈性,因為肺主皮毛。鼻子過敏、氣喘、風濕性心臟病 和肺的氣化不夠有關而且空氣污染,為何有的人有事、有的人沒事?李深浦醫師分析,這是因為肺的乾燥度與肺的濕度問題,而當肚子裡溫度低、肺的水蒸氣少,就會難以調解血液濃度,至於肺有痰是因為肺部太乾燥,進而造成咳嗽、氣喘與呼吸困難,健康的肺有纖維絨毛清掉肺的汙染,正常肺裡面的氣化液體,能把髒空氣帶掉。鼻子過敏是因為氣不足,沒有熱量,才導致流鼻水,鼻子過敏、氣喘和風濕性心臟病,都是因為肺的溫度太低,肺的氣化不夠,體內產生的體氣不足造成。加強肺部保養 少喝冰水、多運動、多吸收芬多精所以,李深浦醫師強調,對於空氣汙染,大家要多注意肺的保養,少喝冰水、多運動、多吸收芬多精,到空氣良好的地方運動,讓肺加快把不好的東西排掉,腦也會健康,神經系統也會好。雖然空氣汙染無法避免,但可以從自身做起,到近郊走走也是一種選擇,血液循環也會好,大環境大家一起努力,小環境自己創造。空氣汙染是人為因素 大環境需要大家共同保護中醫師李深浦指出,空氣汙染都是人類造成的,PM2.5懸浮微粒會在空氣中很久,極端的氣候以及排汙過程沒道德,空汙就會一直來,這都是人為因素;然而,人會為了生存會有所節制與改變,空汙問題會獲得解決。目前德國有百分之八十都是綠色能源,還有電動車的發明,可見要改變大環境需要大家齊心協力共同發揮;台北街頭空氣很糟糕,到處都是臭氣,而當全民都意識到空氣很重要,共同保護環境,相信會否極泰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