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科技業的陳先生今年50幾歲,每年公司健檢結果都有「三高」問題,陳先生因為沒有感到特別不舒服加上工作繁忙,一直未就醫治療。直到確診新冠肺炎痊癒後,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想開始運動,卻發現運動時,一直有胸悶及呼吸困難的情形。
從事科技業的陳先生今年50幾歲,每年公司健檢結果都有「三高」問題,陳先生因為沒有感到特別不舒服加上工作繁忙,一直未就醫治療。直到確診新冠肺炎痊癒後,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想開始運動,卻發現運動時,一直有胸悶及呼吸困難的情形。
如果感覺胸悶、喘等不適,除了要叫救護車,更要趕快用力地「原地踏步」,可以讓血液從下往上迴流,讓血壓上升,能多撐一段時間。
一名71歲男性罹患合併高血壓及糖尿病多年,10年前曾發生缺血性中風,近來反覆出現胸悶及呼吸喘,雖然沒有血管阻塞,但心律不整已10多年,且進展到持續型心房顫動,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對生活造成極大困擾,更擔心再次中風。
天氣轉涼進入心血管疾病好發期,一名27歲患有甲狀腺亢進的OL,常在睡覺時感覺胸悶、心悸、甚至被痛醒,常常晚上都睡不好,經核子醫學掃瞄發現有心肌缺氧,經檢查診斷出是「心血管痙攣」,服藥後夜間不適症狀才終於緩解。
癌症、心臟病高居國人10大死因的前兩名,許多癌症病患在接受癌症治療時,常因化療、放療或免疫標靶藥物具有心毒性,導致心血管併發症發生或變嚴重,台北醫學大學台北癌症中心特別成立「腫瘤心臟」跨團隊照護,就是要將潛藏在癌症的「隱形殺手」——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及併發症降至最低,讓癌症治療不卡關。
二尖瓣脫垂是一種常見的先天心臟疾病,多數都是屬於輕微症狀,有些人甚至沒有感覺,但如果發生在高齡長者身上危險性就會提高。新竹台大分院收治了年齡從60餘歲至91歲的高齡阿公案例,到院都已經是重度二尖瓣膜閉鎖不全導致心肺衰竭。
45歲劉姓工程師平時因為工作忙碌,下班後與朋友享受美食、打手遊是最大的紓壓方法,平時雖常有疲勞感且體重不斷增加,也沒太在意。一直到體檢發現一片紅字,腰圍、血壓、血糖、膽固醇等數值都不符合標準值,驚覺已被診斷為罹患代謝症候群。
過去的30年裡,癌症治療的進步提高了癌症患者的存活率,並使更多的人在接受治療後多年不再復發。這些挽救生命的治療方法雖然在治療癌症方面取得了成功,但有時會導致心血管循環系統出現問題,稱為心臟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