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

肝基金會深入嘉義 創立分會倡導肝炎衛教

肝基金會深入嘉義 創立分會倡導肝炎衛教#肝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診間一名50多歲男性患者,10多年前發現罹患C型肝炎,但因身體並無明顯不適與徵兆,因此沒有積極治療,期間也沒有定期追蹤,直至半年前,腹部感到輕微疼痛,回診追蹤時竟接獲疾病進展至肝硬化,才後悔當初沒有接受正規治療,所幸今年初接受醫師建議,積極面對,自費接受C肝全口服新藥治療,目前已成功治癒C肝,讓他大呼「C型肝炎真的不能輕忽」!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嘉義分會執行長暨嘉義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陳啟益主任說明,台灣部分民眾對於C型肝炎仍病識感不足,容易輕忽追蹤、治療的重要性,門診看過不少患者就診時已演變成肝硬化或肝癌,其實若把握黃金治療時機或確實定期追蹤檢查,就不會發生令人遺憾的結果。肝炎初期症狀不易察覺 出現病灶為時已晚陳啟益主任表示,肝炎可怕之處為發作初期無明顯症狀,患者往往等到自覺不舒服時,才至門診就醫,此時有症狀時往往病程已較為嚴重。常見的C肝初期症狀包含腹部不適、食慾不振、全身無力、疲倦、噁心、嘔吐、黃疸、茶色尿等,呼籲民眾對於上述症狀應保持警覺。陳主任指出,全台C型肝炎患者約55萬人,但僅有1成患者接受治療,過去許多患者面對治療會躊躇不前,主要是因為傳統干擾素治療副作用較高,常見副作用包括發燒、掉髮、紅疹、食慾不振、情緒低落等,造成患者生活品質低落,不耐副作用而中斷治療。陳啟益主任表示,傳統干擾素治療治癒率達7-8成,治療成效已相當不錯,唯副作用不適會讓患者怯步,拖延或錯失黃金治療期,今年初全口服C肝新藥在台上市,其口服方便性高且副作用較少,治癒率高達9成以上,針對基因型1b的C肝患者,最快12週治療後就可達成治癒目標。此次在美國肝病研究學會(AASLD)年會C型肝炎全口服抗病毒藥物仍是最熱烈討論的焦點,會中顯示以目前可以使用的藥物來看,治癒率可達95-98%,甚至更高。不僅如此,明年台灣有兩種藥物將納入健保給付,這也讓許多患者躍躍欲試,更積極想一次治療剷除「C型肝炎」這個心頭大患。肝基會設立分會 深耕嘉義肝炎衛教資訊陳啟益主任補充說明,現在衛教資訊發達,很多篩檢、治療資訊透過上網可快速了解,但針對偏鄉地區仍有民眾醫療知識不足,特別是中老年人,沒有定期篩檢觀念,有鑑於此,肝基會於今年3月份於嘉義基督教醫院成立分會,提供當地民眾更直接的肝炎防治及照護知識,並提供篩檢、後續醫療轉介、追蹤及協助民眾有機會使用C肝全口服抗病毒藥物,期望能夠深耕嘉義地區,協助更多真正需要的患者接受治療,並呼籲民眾主動諮詢,定期追蹤、積極治療,才能保持健康的彩色人生。

罹患1b基因型肝炎 肝癌風險達3成

罹患1b基因型肝炎 肝癌風險達3成#肝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研究團隊針對台灣7個社區進行長期追蹤研究,在477名慢性C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感染基因型1b者占了近6成,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李美璇副教授指出,經過長期研究後,發現感染1b基因型C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終其一生(30-75歲),疾病進展至肝細胞癌的風險約3成,顯示積極治療之重要性。肝炎共分7種基因型 全台1b基因型患者占最多 李美璇副教授指出,台灣C型肝炎的病毒盛行率大約在2-4%左右,現今已知肝炎基因型患者共分為7種基因型,盛行率又以1b、2a兩者基因型患者為多,以今年數據了解基因型1b人感染肝癌風險偏高,這表示國人更應注意自身疾病進程並主動就醫治療。李美璇副教授說明,現行台灣C型肝炎感染人口數約為55萬人,其中已知感染27萬人中為10萬人曾經接受過治療,但仍有2成患者治療失敗,雖健保給付明年全口服C肝新藥可望通過健保給付,但因資源有限,目前無法進行全面性的給付,建議經濟上可負擔民眾或家庭可選擇自費治療,除了能夠及早清除病毒外,也能降低未來罹患肝硬化、肝癌的風險。偏鄉教育仍不全 整合資源是關鍵李美璇副教授說明,台灣肝炎盛行率以地區性有所差異,像是偏鄉地區,例如:雲嘉南這些高感染的地區,如何整合現有資源發揮效益為關鍵。以公衛角度而言,若能加強國人肝炎教育,使民眾了解慢性肝炎病毒對健康的危害,例如:衛生教育可與當地衛生室或是衛生所合作,倘若民眾在健檢單位或捐血單位經篩檢後發現有肝炎病毒的感染,應立即當下給予適當的治療和衛教資訊,甚至轉介到胃腸肝膽科進行治療,若能強化民眾後續追蹤治療觀念,才能不只治標,更能治本。李美璇副教授最後呼籲,C型肝炎是由血液或體液傳染,像是穿耳洞、針灸、刺青,未使用拋棄式針頭或共用刮鬍刀、牙刷等,都就有可能感染,因此平日生活中應避免與他人共用器具,才能降低感染風險。

3大方向齊並進 根除C肝不是夢!

3大方向齊並進 根除C肝不是夢!#肝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肝臟研究學會多年來致力於肝炎治療衛教與推動政策不遺餘力,今年在學會的努力下,成功推動衛生福利部放寬B肝藥物的治療次數,取消每位病人一生只能接受2次治療的規定,期望讓更多患者能善用資源,得到良好的照顧。相對C型肝炎的治療,年初全口服C肝新藥上市,治癒率大幅提升,明年初健保給付也即將上路,期望能幫助更多C肝患者,對此,台灣肝臟研究學會秘書長暨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內科部副部長林俊彥教授表示,根除C型肝炎就差一哩路,如何真正推動肝炎治療邁向下一步,台灣肝臟研究學會建議可朝三大方向著手接續努力-「預防感染、全民篩檢、患者全面治療」,集結各方單位齊心合作,才有望達到根除之目標。C肝潛在患者仍占多數 產、官、學應互相合作主動出擊林教授說明,學會推動肝炎防治衛教宣導已有數年,但仍有許多潛在患者不知自身有感染C型肝炎,這會是C肝治療面上之困境,該如何讓更多患者主動篩檢並就醫,建議政府可與民間單位合作,建立廣大的衛教網絡,讓肝炎防治能夠遍布每一鄉鎮與市區,進而鼓勵患者出面治療。根據今年長庚體系四院區研究數據顯示,使用兩款健保給付的全口服C肝新藥治療之患者,平均皆有高達九成以上的治癒率,對於C肝治療注入一劑強心針,但目前礙於藥價的關係,雖明年將通過健保給付,但國人所能獲得的資源非常有限。林教授表示,只要政府能夠持續深耕C型肝炎治療計畫,願意挹注更多資源於此,根除C肝絕對不是遙不可及的夢。學會提出3大核心方向 根除肝炎有望林教授表示,學會完成第一階段推動健保給付後,也希望能夠透過各界努力,致力於「根除肝炎」3大方向,首要為達成預防感染宣導教育,例如:共用針頭或是衛生觀念不全的偏鄉地區,由此處補足國人防治意識缺口;其次則是篩檢應列為全民運動,與各方合作擴大篩檢群族,才能有效杜絕第一線感染;最後則是進行全面治療,國人應主動積極治療,政府同步協助,才有望消滅C肝。林教授表示,「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非常重要,一旦C型肝炎的盛行率大幅下降後,除了可降低更多的醫療經費支出外,國人也無須再擔心被感染之風險,實屬一大進步。

全新數據公開:全口服C肝新藥治癒率達9成

全新數據公開:全口服C肝新藥治癒率達9成#肝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今年年初台灣全口服C肝新藥陸續在台上市,根據長庚體系四院區兩款健保給付藥物統計至12月6日止的臨床治療結果顯示,共61人使用全口服兩款藥物(維建樂/易奇瑞;坦克干/速威干),治療成功率達9成以上,其中一款藥物(維建樂/易奇瑞),24人接受治療,經歷12週後全數治癒,治癒率達百分百,實為振奮人心。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會長暨基隆長庚副院長簡榮南教授表示,此一臨床治療結果對未來C型肝炎治療上,如同打了一劑強心針,政府應持續研商C肝治療挹注計畫,全面根除C肝將指日可待。治癒C肝成果豐碩 未來根治指日可待根據衛福部的統計 ,國人每年約有 13,000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其中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為十大死因第九位、肝癌則為主要癌症死因的第二位。今年衛福部成立「C型肝炎國家辦公室旗艦計畫」,召集各方肝炎專家針對肝炎治療進行探討並提出有效解決方案,建立醫界、學界與政府之溝通平台。簡榮南教授表示,回顧過往,從B型肝炎疫苗全面注射到現今C型肝炎治療將部分健保給付,顯示在各方的努力耕耘下,擁有了豐沛的成果,加上此次全台長庚體系院區的臨床治療成果數據建立之信心,期望在未來國人和各界努力下,能夠成功戰勝C肝,將台灣在全世界的肝炎歷史中脫穎而出。消滅C型肝炎 停止持續感染是關鍵簡榮南教授說明,如何有效防堵肝炎持續感染,是未來根除肝炎之關鍵,建議往後可朝兩大方向進行努力,首要為針對27萬已知C型肝炎患者,其中有10萬人已接受干擾素及雷巴威林治療,但仍有2萬人治療失敗,因此建議未來政府在公務預算,應幫助所有患者使用全口服C肝新藥,才有效將C肝病毒全面撲殺;第二則是對潛在未知自己罹患C肝之患者,積極篩檢積極治療,才能全面嚇阻C肝傳染,進而全面根除。簡榮南教授提醒,C型肝炎若治癒仍有再重新感染的風險,國人應隨時保持警覺,C型肝炎屬於體液傳染,生活中盡量避免與他人共用牙刷或是針頭,定期篩檢並持續追蹤,才能避免肝炎侵害。

肝癌治療福音!800患者受惠

肝癌治療福音!800患者受惠#肝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肝癌標靶藥物治療福音!台灣每年約新增1萬1千名肝癌患者,自2016年11月1日起,除原本符合健保給付規定之外,健保擴大給付標靶藥物,對象為經動脈化學藥物栓塞治療失敗,半年內3次(含)以上局部治療(如栓塞)無效的晚期肝癌患者,可減輕藥費的經濟負擔,預估約800名患者受惠。腹痛就醫 肝臟腫瘤宛如葡萄68歲的黃先生,B肝帶原多年,因做生意平常需喝酒應酬,一個人就能喝掉一瓶高粱酒,5年前因腹部疼痛就醫,發現右側肝臟長滿一大片腫瘤,宛如長了一大串葡萄,最大顆肝腫瘤更超過10公分,診斷為大型肝癌合併門靜脈嚴重侵犯,屬於晚期肝癌,無法開刀切除。經醫療團隊採肝動脈化療合併放射療後將腫瘤縮小至8公分,不過1年多前癌細胞復發,因符合健保給付條件,經服用標靶藥物後病情獲得穩定控制,目前已經可以到處趴趴走,生活品質大幅提升。約30~40%為可接受根除性治療患者台灣肝癌醫學會理事長、台北康寧醫院副院長王鐘貴醫師表示,根據2013年國人10大癌症排行顯示,肝癌發生率掉到第4,不過死亡率仍高居排名第2,其中僅約30~40%為早期可開刀或接受根除性治療患者,其餘6~7成屬於無法根除的中期或晚期肝癌。不少患者知道罹患肝癌後變得很悲觀,或自認經濟負擔不起藥費而放棄治療,有些甚至會尋求偏方,恐提高死亡率,目前中、晚期肝癌治療技術大幅提升,已經可以做到量身訂做的個別化治療,加上標靶藥物能有效抑制肝腫瘤血管增生,大幅提升肝癌的治療效果。初期無症狀 摸到硬塊已是晚期林口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林成俊表示,由於肝癌初期沒有症狀,等到上腹部疼痛、體重減輕,或摸到上腹部腫塊時已是晚期肝癌,目前無法手術的肝癌治療方法相當多,醫師會評估患者肝腫瘤大小、位置及肝功能狀況進行血管栓塞、放射治療及電燒等局部治療。癌細胞復發是目前肝癌治療比較棘手的問題,反覆栓塞治療容易造成體力下降及肝功能變差,新腫瘤復發的間隔時間也會愈來愈短,林成俊醫師表示,本次健保擴大標靶藥物給付條件,除了讓患者重拾治療希望外,也減輕患者及家屬經濟負擔,只需定期服藥,不用住院、可繼續工作並維持生活品質。

新型肝標靶顯影 抓出早期肝癌

新型肝標靶顯影 抓出早期肝癌#肝癌

(優活健康忘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0多歲的張媽媽是位C肝患者,前陣子因甲種胎兒蛋白指數alpha-fetoprotein(簡稱AFP)偏高而一直煩惱,其數值一直高低起伏,而因肝臟內有1顆約1cm左右結節,張媽媽接受肝臟抽吸檢查,報告呈現良性變化,醫師告知高胎兒蛋白,可能是因為慢性肝炎急性發作或肝硬化導致。肝腫瘤愈小愈難偵測出來經由新型肝標靶顯影顯示,原來位置的良性肝臟結節極有可能已經變化為早期肝癌,經詳細解釋後,張媽媽住院中接受肝腫瘤切片,證實為分化良好的肝細胞癌,並接受肝癌射頻消融治療後,目前已經追蹤一年,目前胎兒蛋白已經回復至正常範圍,並且無復發的現象。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吳立偉表示,肝腫瘤愈小愈難偵測出來,國外研究顯示,以早期肝癌為例,精準度較高的電腦斷層攝影(CT)和磁振造影(MRI)相比較,1~2公分的肝腫瘤,CT的準確度只有6成,MRI的準確度為8~9成。CT檢查易受到呼吸影響失去精準若為1公分以下的肝腫瘤,CT的準確度只有1成,MRI的準確度為3~7成,而臨床經驗發現,CT和MRI在肝腫瘤的精準度差異性約30%,這是因為CT檢查時容易受到病人呼吸的影響而失去精準度,另外,對於脂肪肝或肝硬化合併假性腫瘤,鑑別力不如MRI,但是肝腫瘤愈早發現治療,存活率愈高,也因此突顯出肝腫瘤檢查精準度的重要性。術前影像檢查會影響手術成敗肝腫瘤檢查精準度不只影響能否提早發現腫瘤,還會影響治療方式的成敗,邱彥程醫師指出,目前醫界針對早期肝癌的治療,除了手術切除外,射頻灼燒術為一個相當成熟且廣為應用的治療。射頻灼燒消融肝腫瘤的術前影像檢查會影響手術成敗,因為消融的範圍如果太大,容易傷害肝周邊的器官及組織,如果消融的範圍太小,又容易因為消融不乾淨而造成肝腫瘤復發,消融範圍大小差距約0.5至1公分,這0.5公分能決定治療成敗,也因此突顯術前影像檢查的精準度有多重要。

C型肝炎輕忽治療 恐導致病情進展

C型肝炎輕忽治療 恐導致病情進展#肝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70歲的劉老太太(化名)於十年前確認罹患C型肝炎,因已達肝硬化且年紀甚高,擔心身體不耐副作用,與家人和醫師討論後,決定不使用干擾素治療,這幾年僅追蹤觀察病情變化,沒想到後來疾病惡化進展成肝癌,心情備受打擊,所幸早期發現,腫瘤得以經射頻電燒根除性治療。肝癌治癒後,決心清除C肝病毒,在家人的支持下,自費使用口服新藥積極治療,近期獲得C肝治癒好消息,讓劉老太太心中多年的大石終於放下。義大醫院胃腸肝膽科許耀峻醫師表示,台灣成年人C型肝炎血清陽性率約為4-5%,約 50萬到70萬慢性感染者,為數眾多,應視為國家主要的公衛問題,許多患者病齡多達10多年以上,若不積極追蹤和治療,發生肝硬化與肝癌的風險恐大增。C型肝炎為全身性疾病 提高罹患糖尿病與腎衰竭之風險許耀峻醫師進一步說明,C型肝炎病毒感染其實是全身性疾病,可影響身體任何器官系統,患者千萬不可以僥倖心態面對疾病,因病毒不但會導致肝臟持續發炎,走向肝病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甚至也會提高罹患糖尿病,腎衰竭,甚至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已有許多研究證據顯示,消滅C肝病毒不僅改善肝病病程,也能有效降低其他共病風險!傳統干擾素治療,治癒率僅約7成且伴隨較多副作用,隨著口服新藥上市,治癒率提升至9成以上,況且明年將納入健保給付,減輕患者經濟負擔,針對不適用干擾素或曾經治療失敗的患者可謂一大福音!許醫師強調,現階段政府尚未制定全面的篩檢政策,因此找出患者的任務有賴民眾與醫師的主動警覺,然而,根據以往臨床經驗,肝炎病毒感染常因無特異症狀而易被忽略,甚至許多患者因害怕副作用或是病識感不足,不願意治療與追蹤,皆是不正確的行為。現今口服藥物治癒率高而副作用低,許醫師鼓勵國人應做自身健康第一關守護者,千萬不可拖延病情,以免造成嚴重後果。面對疾病不恐慌 積極治療讓C型肝炎成為歷史許耀峻醫師表示,今年因口服新藥如何納入健保的議題,讓許多應及早治療的民眾持保留觀望心態,反而貽誤改善病情的時機,許醫師建議患者不應只是等待,應與專科醫師討論,盡早擬定治療策略,以免病情因拖延而加重。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15年發佈「格拉斯哥宣言」,宣誓全球合作消滅病毒性肝炎,具體目標是2030年前達成80%的治療率。許醫師表示,台灣應不落人後,呼籲政府擬定國家政策且國人應主動篩檢,透過積極治療,為消滅C肝齊努力,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讓C型肝炎成為歷史!

精準醫療亞洲版 望加速病人使用癌症新藥

精準醫療亞洲版 望加速病人使用癌症新藥#肝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整理)精準醫療是癌症治療的熱門話題,不少病人都有著相似的疑問,從化療、標靶到近日的免疫療法,精準醫療差別在哪裡?精準醫療並非將化療、標靶或免疫療法做直接比較,而是根據癌症病灶呈現的基因特性找出適合個人的治療方案,其療程可能包含手術、化療、標靶或免疫治療,各種療法的順序及期間都可能因人而異。舉例來說,乳癌的患者其病灶的基因表現有可能呈現HER2(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接受體)陽性或是荷爾蒙受體陽性,抑或是三陰性等等,加上不同的診斷期別或轉移部位,治療方案皆呈現相當程度的差異。癌症基因呈現族群差異 影響癌症藥物研發方向目前已知部分癌症盛行與族群、地域有著顯著的關聯性,例如:亞洲地區盛行的肝癌、胃癌、非吸菸女性的肺癌等。以乳癌為例,根據臨床統計在東亞國家平均發病年齡較西方歐美國家早了約10年左右,多數乳癌患者是在停經前發病。由於荷爾蒙在多數乳癌的治療中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停經前與停經後的乳癌治療對策也有相當的差異。此外,包含亞洲地區好發的肺腺癌以及B、C型肝炎引起的肝癌等,都呈現特殊的地域差異,這些都證明在亞洲地區投入早期的研發與臨床研究的重要性。一直以來,國際大廠的癌症藥物從研發到臨床試驗都是以歐美病患為參考依據,新藥在美國FDA或歐盟EMA核准後一、二年才能取得台灣TFDA核准,再加上新藥納入健保還需一至二年時間,到台灣患者使用,時間至少延後二到三年。對於腫瘤惡性度高的晚期患者而言,這是十分漫長的一段路程。目前已有跨國藥廠開始對亞洲癌症的特性採取差異化的研發策略,希望可以盡早找出符合區域特性的治療方式,加速病人及早使用新藥物。已有藥廠針對亞洲區域發展一項名為StAR(Strategy in Asia Region)的計畫,透過該項平台從尋找疾病標的、藥物研發到臨床試驗都是以亞洲區常見的癌症例如肝癌、胃癌、肺癌等為主,目的就是希望加速該區域的病人及早用到創新的癌症藥物。免疫療法成明日之星 傳統療法不該被捨棄近日廣泛討論的免疫療法是否可以取代手術、化療或標靶治療?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理事長吳一龍教授指出,根據病灶特性運用化療、標靶、免疫療法彼此相輔的合併療法是現今癌症治療較新的觀念。吳一龍教授強調,早期發現予以手術切除目前仍是治療的黃金準則,呼籲民眾一定要定期檢視自己的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