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

腹痛以為胃病 沒想到是肝癌末期

腹痛以為胃病 沒想到是肝癌末期#肝癌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駱冠蓉/綜合報導)肝是沉默的器官,等到發現出狀況往往為時已晚。中國有一名52歲男子喜歡喝酒,去年開始感覺心臟下方隱隱作痛,以為是胃出了問題,自行買胃藥吃,加上最近發現胃口變差,還摸到腹部上方有一個腫塊,至醫院檢查後,才知道已肝癌末期。小心肝! 發炎、硬化恐成癌據了解,患者在年輕時,曾經檢查出B型肝炎,但感覺身體並無不適,便沒有定期追蹤,由於這次發現太晚,所以不能進行手術只能接受保守治療。當地醫師解釋,肝膽管結石、肝吸蟲及脂肪肝都有可能誘發肝癌,但最主要的罪魁禍首是B肝病毒,因為人體感染了病毒,它們會在體內複製活躍,對肝臟造成損害,造成慢性肝炎,時間一久又導致肝硬化,繼而發展成肝癌,這整個過程需要超過十年以上的時間。長期酗酒、B肝帶原者 定期檢查可保命肝病初期症狀往往不明顯,可能出現食慾不振、噁心、腹脹、上腹部不適等,容易跟腸胃疾病混淆,因此患者常常延誤治療時機,健康檢查是及時發現肝臟疾病的有效方法,一般民眾應每年進行一次肝臟檢查,而B肝病毒帶原、肝硬化、長期酗酒的人,屬於肝癌的高危險群,即使沒有不適症狀,也要每3個月檢查一次。

脂肪肝不用怕!規律運動從根本改善

脂肪肝不用怕!規律運動從根本改善#肝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現代人吃太好卻動得少,不僅導致三高、心血管疾病上身,長期下來恐怕還會導致脂肪肝!可別小看「肝包油」這問題,因為脂肪肝會演變成肝炎,甚至肝硬化,還會增加罹患肝癌的風險。而台灣人罹患脂肪肝比例約30至40%,遠高於B、C肝,以中壯年男性居多。因此醫師建議,規律運動才能根本改善脂肪肝。北市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黃浩瑞醫師指出,有脂肪肝的男性人數比女性多1.8倍,主要年齡介於30至49歲,但現在連20至29歲患者也將近3成。常見原因是營養不均衡、飲食過度精緻,不僅易造成肥胖、更是脂肪肝的禍首之一;其次像是極端素食者和快速減肥的人,因缺乏維生素及蛋白質,肝臟無法正常新陳代謝,長期下來也會導致脂肪累積。愛吃甜食 纖細女也會有脂肪肝此外,很多人都誤以為脂肪肝是因為油脂或過胖?醫師說,肥胖雖是脂肪肝的重要因素,但在台灣,許多身材纖細的女性也會有脂肪肝的困擾,這常與嗜吃甜食、愛喝甜品、運動量不足的生活形態有密切關係。因為長期過量攝取果糖,也是造成脂肪肝的元凶之一。治療脂肪肝,飲食和生活調整遠比任何治療重要。但是特別需要注意,尤以中度以上脂肪肝,切忌過度快速降低體重。以免導致體內能量及營養素嚴重缺乏,反會加速肝臟破壞。所以脂肪肝患者重點並非減肥,而是該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多運動改善脾胃、助代謝尤其特別強調運動,因為運動可補益體內氣血,增進新陳代謝,改善脾胃運化功能,從根本改善脂肪肝。飲食方面,建議選擇優質肉類,例如魚、蝦、禽類等白肉,可補充肝臟修復所需營養。而黃醫師也提到,有氣虛的脂肪肝患者,平日可喝黃耆、黨參等補氣茶飲。若有肝氣鬱結的患者,容易感覺到肋間憋氣脹滿、情緒易怒或抑鬱,平時可使用些薄荷、菊花等花草茶,以調理肝氣放鬆心情;心氣不足的患者,容易會有心悸失眠、飢餓乏力,平時可多食用大棗、參茶。

肝硬化嚴重無法手術 「燒死」癌細胞解困

肝硬化嚴重無法手術 「燒死」癌細胞解困#肝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60歲罹有慢性B型肝炎、肝硬化合併脾腫大男性患者,於門診追蹤超音波發現右肝有一顆1.5公分腫瘤,診斷為肝細胞癌,但因為肝硬化嚴重,無法接受手術切除,經評估接受無線電射頻腫瘤消融術,術後一個月於門診追蹤電腦斷層,顯示肝癌腫瘤完全被燒死,沒有新的腫瘤產生。肝功能差、腫瘤位置深  恐難以開刀切除台大新竹分院肝膽腸胃外科楊博智醫師表示,台灣是B型肝炎及C型肝炎高盛行區,慢性肝病如果沒有定期追蹤治療,最後就會發展出肝癌。在發現肝癌的時候,往往因為肝硬化嚴重、肝功能太差,或是腫瘤的位置太深,而無法接受手術切除。另外,常見的大腸癌肝轉移腫瘤,也常常因為數量多,或是不適合手術切除,只能接受化學治療。而楊博智醫師也補充,對於肝臟惡性腫瘤治療,除了外科手術外,針對不適合切除的部分,可同時使用介入性治療,如無線電射頻消融、微波消融、冷凍消融等,來消滅以往難以處理的肝臟惡性腫瘤。在治療的工具方面,除了最常見的消融術之外,更合併了微創腹腔鏡、甚至是外科手術剖腹的方式,製造出腫瘤消融路徑,讓近年來的肝腫瘤治療,幾乎沒有禁區。換言之,對於肝硬化無法接受肝癌切除的病患,肝腫瘤消融術提供了多的治療選擇,也提供等待肝臟移植病患,在等待過程中的治療橋樑。

研究:常喝咖啡 可降低肝癌發生率

研究:常喝咖啡 可降低肝癌發生率#肝癌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關肝癌罹患率,男性有減少的趨勢,女性則持平。但是肝癌值得注意之處,在於罹癌後的生存率低。在日本,罹患肝癌的原因有九成是C型肝炎或B型肝炎病毒感染,其中C型肝炎占八成、B型肝炎占一成,而酒精性肝硬化等因素則占一成。咖啡防癌的效果中,被認定最具功效的就是肝癌。針對咖啡攝取與肝癌的研究,日本有一項多目的世代研究,以居住在全日本各地區的人為對象,考察其生活習慣與癌症等生活習慣病的關聯,進行長時間且大規模的流行病學調查。咖啡與肝臟多目的世代研究的結果,最初在2005年發表。該研究報告提及,它也是讓我對咖啡產生興趣的契機。該調查以居住在全日本40歲至69歲的男女、共計九萬人為對象,至2001年為止追蹤了七至九年,並分析其追蹤結果。調查開始時,依據調查對象當時攝取的咖啡量而分成六組,比較其結果後。調查期間內罹患肝癌者有334人(男性250人、女性84人),並已去除飲酒、抽菸、蔬菜攝取等與肝癌發生有關的影響因子。該結果可得知,和幾乎不喝咖啡的人相較之下,喝咖啡者的肝癌罹患風險相對地減少。在該研究裡,一天喝五杯以上咖啡的人,其肝癌罹患機率是幾乎不喝咖啡者的1/4。而這項結果在日本其他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宮城世代研究,及三府縣世代研究的分析結果中亦獲確認。2013年,世界各地針對咖啡消費與肝癌為對象進行新研究,而後將之做了後設分析,其結果也顯示出咖啡消費量愈多者,其肝癌發生風險降得愈低。從這些研究結果來看──「咖啡喝得愈多,愈不容易得到肝癌」應該是千真萬確。報告指出,飲用咖啡能降低發生肝癌的風險。(本文摘自/1天喝3杯咖啡會健康:如何喝?怎麼喝?/天下雜誌出版)

肝癌者福音!電腦刀治療提升存活率

肝癌者福音!電腦刀治療提升存活率#肝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惡性腫瘤自民國71年起,已連續33年高居國人死因首位,其中肝癌發生率雖然排名第三,但死亡率卻是第一名,且五年的整體存活率也僅有2成左右,在治療上相當棘手。而肝癌的治療方式非常多,如外科手術切除、射頻燒灼術、酒精注射等,但換肝仍是目前公認存活率最高的方式,只不過等候適當的肝臟捐贈者不容易,因此,近年來在醫學上經常運用電腦刀進行治療,為患者爭取時間,提升約1年以上的存活率。電腦刀 利用高能量X射線殺死癌細胞天主教新店耕莘醫院放射腫瘤科張立平醫師表示,電腦刀是使用高能量的X射線來殺死癌細胞,精準度高,患者在不用麻醉、沒有疼痛感覺的情況下進行,不管是良性或惡性腫瘤都適用。相較於過去傳統放射治療,需花6~7週共30至35次的X線照射,電腦刀僅需1~5天的療程,每天照射1次約耗費15至30分鐘,也沒有掉髮、嘔吐、食慾不振等副作用。多數實質性良性腫瘤、惡性腫瘤都適用電腦刀,如腦瘤、頭頸腫瘤、脊髓脊椎腫瘤、肺癌、肝腫瘤、胰癌、攝護腺癌及乳癌等,除此之外,轉移或復發的癌症也能用電腦刀治療,只要病人體力還好、腫瘤的個數不太多、腫瘤擴散範圍有限都可以選擇此方式。

肝癌晚期活不過半年?標靶藥物治療可突破

肝癌晚期活不過半年?標靶藥物治療可突破#肝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肝癌為台灣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生率及死亡率均高居十大癌症前三名,慢性肝炎仍為罹癌的主要原因,若沒有定期追蹤,等出現症狀再就醫,恐已成為晚期癌症,像是49歲的張先生,因為腹痛、沒有食慾而就醫檢查,卻發現是晚期肝癌。腹痛、食慾差才發現罹肝癌花蓮慈濟醫院內科部肝膽腸胃科胡志棠醫師表示,台灣B肝帶原者超過200萬人,大約有三成的帶原者因各種理由沒有定期回診檢查,等到出現症狀才就診,通常為時已晚。日前年輕男藝人因肝癌病逝的新聞傳出,B肝帶原者回診追蹤的人數比平常激增了3成。像是現年49歲的張先生,2年半前因為腹痛、沒有食慾,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是肝癌晚期,面對突如其來的疾病,擔心沒機會親眼看到兒子結婚、生子而感到絕望。幸在家人的鼓勵及支持下,鼓起勇氣積極接受治療,經過二年半服用標靶藥物,肝臟腫瘤有效獲得控制。晚期肝癌 未治療壽命僅剩3~6個月胡志棠醫師說,晚期肝癌常因腫瘤數量、位置或侵犯血管等複雜因素,導致無法開刀清除,甚至因為復發長出新的腫瘤,只能反覆電燒或栓塞治療,不但考驗患者的體力,也無明顯延長存活期之效果。延長肝癌患者的存活時間,一直是醫界努力的目標,以往晚期肝癌從發現到過世,平均約3~6個月,但若積極配合醫師治療計劃,仍有相當大的機會像張先生那樣,透過標靶藥物治療,讓肝臟腫瘤獲得控制。目前健保開放提供給晚期肝癌,已經轉移且無法開刀治療的患者。此標把藥物可能出現手、腳及嘴巴周圍可能長水泡之副作用,若早期肝癌想要自費使用,則每月需負擔十幾萬元的醫療費用,民眾可評估經濟狀況,並與醫師討論最佳治療方式。

肝癌有7成是B肝帶原 半年抽血+超音波

肝癌有7成是B肝帶原 半年抽血+超音波#肝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肝臟是沉默的器官,通常肝臟不適初期不會有任何症狀,然而往往發現有問題時都已經是難以挽回的情況,像是前一陣子藝人安鈞璨驟逝,就是因為肝臟疾病造成,然而國人對於肝臟保健的觀念卻是一知半解,醫師表示,最重要的預防是定期追蹤。垂直感染 30歲以上2成為帶原者雙和醫院消化內科吳立偉醫師指出,肝癌長期為國人十大癌症死因前二名,國內每年的死於肝癌的人數超過6千人,目前台灣造成肝癌的原因,有7成是B肝帶原,2成是C肝帶原,1成則為其他因素,例如酗酒造成。多數肝癌患者都與B肝有關,B肝帶原會透過垂直傳染,由媽媽傳染給小孩,雖然台灣在1984年7月1日後,新生兒全面施行B肝疫苗接種,但目前30 歲以上民眾,仍有1/5是B肝帶原者,醫師指出,仍又許多民眾不知道自己是帶原者,而忽略了追蹤的重要性,他說,健保提供每半年抽血、腹部超音波方式追蹤肝炎,並配合按時服藥,B肝帶原者也可以達到病情的控制及預防。預防水平傳染 應定期追蹤除了垂直感染外,B、C型肝炎也會透過血液、體液等水平傳染,藉由輸血、刺青、共用針頭及性行為的方式傳染他人,民眾應避免上述情形發生,若自己的另一半為B、C型肝炎,可以藉由B肝疫苗注射產生抗體,來達到預防的效果,並定期追蹤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之變化。一天一杯黑咖啡 預防肝病找上門吳立偉醫師說,近年罹患肝癌的年齡年輕化,早期的肝癌幾乎沒有症狀,民眾平時應該從生活及飲食方面來預防,三餐均衡、少吃油炸物、以及會產生致癌物黃麴毒素的花生等,並且早睡早起、睡眠充足,另曾有研究指出,長期每天喝一杯黑咖啡,可以預防肝癌的發生,他強調,健康規律的生活,才是預防疾病的關鍵。

肝癌發生率高5倍 B、C肝須定期追蹤

肝癌發生率高5倍 B、C肝須定期追蹤#肝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53歲吳先生,本身有C肝病史,平日雖沒有身體不適之情形,但仍遵從醫師建議長期定期回診追蹤檢查。在一次常規性回診追蹤檢查中,發現肝指數偏高並於抽血檢查中發現C肝病毒,在經過醫師立即治療後,截至目前為止皆未再發現病毒,腹部超音波亦顯示肝臟無肝硬化或肝癌情形。出現疲累面黃   狀況多已較嚴重大千綜合醫院黃心華肝炎衛教師表示,B型及C型肝炎患者為肝硬化和肝炎的好發族群,尤其肝癌發生率高於一般人的3~5倍。由於肝臟本身無神經系統,因此在發炎或肝臟有受損時,大多數患者常不自覺,少數患者會感覺到疲累或皮膚泛黃等情形。若等到感覺右上腹疼痛時,則表示已有腫瘤壓迫到其他器官,狀況較為嚴重。黃心華衛教師表示,曾有C肝病患平常因沒有身體不適的情形,而不願定期追蹤檢查,直到感覺右上腹肋骨處疼痛難耐才至醫院就診,經檢查發現已是肝腫瘤合併肝硬化情形,雖進行相關治療,仍在一個月後不敵病魔侵蝕而離世。黃麴毒素恐誘癌   少吃花生、醃製品因此,黃衛教師建議,B、C肝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少吃花生、醃製品和加工食品,因其中含有黃麴毒素,容易導致肝癌發生,同時要遠離菸酒,以免加重肝臟負擔。除此之外,一定要按照醫師指示,定期回診追蹤肝指數及腹部超音波檢查,以利早期發現治療,挽回寶貴的生命。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