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

淺眠又憂鬱 睡太飽易偏頭痛!

淺眠又憂鬱 睡太飽易偏頭痛!#焦慮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14歲女生張小妹反覆頭痛1年多,頭痛發作時會像脈搏一樣,跳一下就痛,平常也會有兩側頭痛,平常淺眠易作噩夢,有焦慮及憂鬱傾向,頭痛發作時合併視力模糊、畏光、暈眩、耳鳴、噁心,常常需要臥床休息,患者被診斷為偏頭痛,經中、西醫和兒童心智科整合醫療後症狀緩解,目前藥物在減量中。這類頭痛占90%以上臺南市立安南醫院兒科主任陳震南醫師指出,張小妹罹患的是偏頭痛和緊縮型頭痛,屬於原發性頭痛,非由腦內病變如腦瘤或其他藥物或身體疾病引起的頭痛,這類頭痛佔所有頭痛90%以上。壓力、緊張都會引起緊縮型頭痛陳震南醫師表示,緊縮型頭痛疼痛的程度通常是輕度至中度,分布於頭部周圍,壓力或緊張都會引起緊縮型頭痛,一般認為起因與肌肉有關,可能是壓力造成,也可能與頸部肌肉骨骼的問題有關,缺乏偏頭痛所伴隨的症狀,如噁心、嘔吐、畏光和怕吵等症狀。陳震南醫師表示,偏頭痛在發作時,是一種非常劇烈、反覆發作的「搏動性」頭痛,大部分發作是一側太陽穴,但是1/3的人發作也可以是兩側,有時會持續4至72小時的發作。噁心嘔吐、吃巧克力 都易引發偏頭痛頭痛發作常伴隨噁心、嘔吐或怕光、怕噪音,嚴重到需要休息,極少病人甚至有說不出話,類似中風的失語症,或眩暈、耳鳴、步態蹣跚等等複雜的症狀,偏頭痛通常於青少年期開始發作,約90%的患者的第一次發作都在40歲以前,青春期之後,女性偏頭痛盛行率多於男性,亦好發於女性經期期間。陳震南醫師強調,睡眠不足、睡太多都會引發偏頭痛,有些食物如乳酪或其他乳製品、含咖啡因的飲料、巧克力、酒類、柑橘類、人工甘味、味精、及一些添加物及人工香料也容易引發偏頭痛,少吃一餐、吃太飽、工作過度或身體極度疲勞時也可能引發偏頭痛。 

保持足部溫暖 有效改善失眠

保持足部溫暖 有效改善失眠#焦慮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克服低體溫症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呢?就是不要暴飲暴食,一方面攝取適當的鹽分,一方面透過勤勞的運動緩解壓力,雖然實踐起來不是這麼容易,也有在獨自一人的時間裡,提升體溫的方法,在清晨或晚上時間,勤勞實踐的話,在不怎麼能幫助健康又忙碌的生活裡,多多少少也能夠使血液和血管維持某種程度的健康。1) 泡腳和半身浴/讓我們來使泡腳生活化吧!泡腳可以讓第2個心臟──腳變得溫暖,是讓全身血流良好的方法之一,在腳底有個降壓點(後湧泉穴的位置透過腳踝中心的垂直線相逢的點,位在後腳跟1/3的支點上)和失眠點(湧泉穴的位置透過腳底的中央線和腳踝中性點的垂直線相逢點,位在腳底1/3的支點上)當然也是對應各種器官的反應點。腳部溫暖的話,頭部的熱會相反地往下流,這能幫助焦躁、不安、失眠症、肩膀痠痛、高血壓、腦中風、心肌梗塞的預防和改善。它們也能促使腎臟的血流良好、促進排尿,讓浮腫消失,因為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所以能讓整體的體溫上升。2) 艾草/艾草能使體溫升高、治療低體溫症,且能消除寒氣、幫助血液循環,藉由艾草可以增進身體的熱度,使自然治癒能力上升,緩和肌肉的緊張感、消除精神上的壓力、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瘀血,能使血管健康起來。艾草一個星期定期做1次以上,在提高深部體溫上頗具效果,我將會在以下來說明,榮獲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的UCLA大學伊格納羅博士(Louis lgnarro,Ph.D),是如何強調人體溫度上升的重要性。溫度上升1度C 可修復傷口「深部溫度上升0.5度的話,便能在血管內進行一氧化氮的作用,毛細管擴張之後能使血液的流動活化,解毒作用將能良好地進行,還能緩和血糖、血壓及高血脂症。」日本溫泉協會發表了以下聲明:「深部溫度上升1度C的話,就能夠分泌熱休克蛋白質HSP(Heat Shock Proteins),可以修復毛細血管、遺傳因子、傷口,也能夠生成肌蛋白變得活化,引起解毒功能。3) 按摩、生薑茶/與其喝水不如喝溫水,或是會使身體變得溫暖的生薑茶或生薑紅茶也很好,生薑紅茶是在熱紅茶裡面放入生薑或是倒入薑汁,依照個人口味酌量放入有機紅糖,加到有些甜味就能飲用。按摩能使氣血流動活化,且對減緩肌肉的緊張、消除壓力也很好,能刺激皮膚而促進血液循環,克服低體溫症和提高人體深部溫度,這些不只是單純讓身體變得舒服而已,它能維持乾淨的血液以及健康的血管,對找回身體整體健康來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本文摘自/清血果汁3週解毒計畫,戰勝慢性病!/三采文化出版) 

睡不著 恐為糖尿病神經病變

睡不著 恐為糖尿病神經病變#焦慮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是造成糖尿病患者四肢末端局部組織潰瘍、壞死,而必須面臨截肢的原因之ㄧ,但很少人關注糖尿病神經病變所引發的疼痛-糖尿病周邊神經痛(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Pain, 以下簡稱DPNP),根據調查發現,糖尿病患者對於DPNP的認知很低,DPNP更導致糖尿病患者出現睡眠障礙、憂鬱、焦慮、無法專心或正常工作等問題,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除了痠痛 也有刺痛、燒灼或電擊般疼痛DPNP是糖尿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25%糖尿病患者會有此一困擾,DPNP主要發生於下肢或腳部,可能持續性或陣發性,患者會感受到位於腿部深處的酸痛,除了痠痛感,也可能是刺痛、燒灼或電擊般的疼痛。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表示,致病機轉不明,未有根治的療法,在夜間或天氣太冷、太熱時,疼痛感會變得更嚴重,下肢可能會喪失疼痛的感受,以及對溫度變化的感覺,容易不知不覺就受傷,導致足部的潰爛或神經病變性骨關節病變,嚴重恐致截肢。超過5成患者有睡眠問題 4成出現焦慮一項針對台灣、香港、馬來西亞、菲律賓以及泰國等5個國家,年齡介於18~65歲的500位糖尿病患者所進行的調查發現,平均高達60%以上的患者不知道糖尿病會導致DPNP,大多數的受訪者平均在第1次症狀出現後1~2年,才會向醫師反應疼痛的問題,而在台灣,則有超過5成的患者有睡眠問題,4成出現焦慮的症狀。目前臨床上以血糖、腎功能及血脂為評估糖尿病控制的主要指標,有鑑於糖尿病及DPNP的盛行率明顯增加,早期診斷、及時治療相當重要,因此美國糖尿病學會(ADA)在2015年提出臨床建議,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在首次確診時,至少每年接受糖尿病神經病變檢測,而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則應該在確診5年後每年接受檢測。

失眠不是病!置之不理後果嚴重

失眠不是病!置之不理後果嚴重#焦慮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黃雅芬/採訪報導)現代人由於高壓生活步調,加上3C使用頻繁,許多人因而睡不好,甚至出現失眠傾向,安穩的睡眠,對失眠的人來說變成了可遇不可求的心願。亞東醫院精神科醫師陳秉彥表示,排除疾病因素造成的失眠外,若正常人平時無法自然地進入平穩的睡眠狀態或常常淺眠、睡眠斷斷續續、早醒而導致睡眠品質不佳,症狀每週出現3天以上,且持續3個月,即定義為「失眠」。上班壓力大或時數過長、甚至是白天活動量不夠或睡太多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失眠,若是長期失眠,人體恆定機制失衡,生理功能無法得到修護,記憶力、學習力及身體抵抗力皆會下降,甚至老年時易引發腦部退化,後果不堪設想。安眠藥非全能 使用與否因人而異面對失眠症狀是否該服用安眠藥呢?陳秉彥醫師說,若是長期失眠,則可在專業醫師建議下,服用適量的安眠藥。但若是短暫性的情緒波動,如:工作做不完引起的焦慮、親友間爭吵引起的沮喪,所導致的失眠,情緒只會持續短暫的兩三天,建議要解決情緒的問題,而非依賴安眠藥。另外,陳秉彥醫師也提醒,服用安眠藥切勿自行更改服用的時間及用量,且為避免因濫用而造成習慣成癮性,若只偶爾失眠,則不建議在睡覺前就規律服用安眠藥,除非在床上躺超過一個小時還是無法入眠才需適當使用安眠藥。6招教你改善失眠睡得好、睡得飽對現代人來說變成是一件難事,陳秉彥醫師也提出以下6點,來幫助民眾改善失眠症狀:1)睡前2~3小時前可以做一些和緩、微流汗運動,像快走、慢跑、騎腳踏車,或游泳等有氧運動,讓大腦釋放讓身體放鬆的化學物質來改善失眠狀況。2)睡前透過呼吸、冥想的練習來達到放鬆,幫助改善失眠。3)白天補眠不超過30分鐘,下午3點以後盡量避免小睡,以免影響夜晚睡眠。4)盡量維持規律的起床時間,假日補眠最多不超過1.5小時,過度會擾亂生理時鐘,影響夜晚睡眠。5)可記錄睡眠日誌,提供醫師參考,同時重新建構生活秩序。6)睡前2小時可喝點幫助入眠食物,如:熱牛奶、助眠花茶、酸棗仁茶。科學實證 酸棗仁安神助睡眠酸棗仁是一味中藥材,為鼠理科植物酸棗的成熟種子,是中藥裡養心安神的一味藥,酸棗仁味甘、性平。歸心、肝、膽經。有養心益肝,寧心安神,斂汗的功能。有失眠症狀的朋友,不妨可試試食用酸棗仁以助睡眠。

走出戶外 抓寶還可抗焦慮

走出戶外 抓寶還可抗焦慮#焦慮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近來風靡全臺寶可夢熱潮,雖然可讓年輕人與年長者走出戶外活動,但也要小心排擠正常社交生活,如果藉著獵捕精靈的快感來逃避現實生活中的壓力,也可能讓現實生活的問題變得更難面對。克服焦慮 緩解孤獨感和憂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詹佳真說,「精靈寶可夢」讓年輕人和年長者走出戶外活動,有玩家認為「精靈夢可寶」幫助他克服焦慮和憂鬱,也有玩家認為該遊戲讓他們減少孤獨感,雖然該遊戲有緩解孤獨感和憂鬱的效果,就健康而言,玩家沒有將注意力放在周遭的環境。長期侷限室內環境 易有負向思考詹佳真醫師表示,以醫學觀點來看,久坐代表身體缺乏運動,體能狀態與體態不佳,且易有疲憊感,進而對自己的身體與形象沒有信心,長期將自己侷限於室內環境,當出現負面思考時,容易聯想起不愉快的回憶,因而產生對未來的擔憂,造成負向思考的惡性循環。提升戶外活動量 增加人際互動當我們走出戶外與建立運動習慣,生活會出現新的刺激,大腦會分泌腦內啡,提升快樂情緒,即使只是走路或做家事,都能因為完成任務,提升自信與自我掌控感,也有研究指出,社會孤立和感到較孤單者的死亡率較高,善用這款遊戲,可以提升戶外活動量,增加人際互動,會帶來額外的健康效益。快樂感來自虛擬情境 排擠正常社交許多玩家突破原本的社交障礙或憂鬱症狀,但需注意的是,玩家在遊戲過程中得到的快樂來源是因為遊戲本身,或是增加與他人的互動性,若快樂感主要來自虛擬情境的成就,情緒的改善只是暫時的,當成就感消失時,可能會花費更多時間來獵捕戰鬥力更強的精靈,反而排擠正常工作與社交活動。

胸悶心悸 中年危機來報到

胸悶心悸 中年危機來報到#焦慮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50多歲科技業公司主管,健康檢查發現血壓偏高,而且最近在工作上又遇到瓶頸,致使他經常都感到胸悶及心悸等不舒服感,由於害怕自己會因為心律不整而死亡,以致他不斷的到各醫院看病,最後轉介到精神科,在經過抗焦慮用藥及心理治療後,才擺脫迎面而來的中年危機。 體能異常 引發憂鬱、焦慮人到中年,因為老化的緣故,身體健康往往會大不如前,而這時若是遇到經濟不景氣所造成的公司裁員,甚至有可能工作也不保,使得不少人到了中年時,都會備感壓力沈重,收治這名五十多歲科技業公司主管,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大申表示,門診中確實有不少中年人會因為體能異常,或是工作不順利,以致引發憂鬱與焦慮的病況。 胸悶、心悸、有憂鬱、焦慮症陳大申醫師指出,這名中年男子有血壓偏高的情況,但是他卻經常覺得胸悶及心悸,並認為自己有心律不整,然而,在經由診治下,其實並沒有心律不整的病況,之後被診斷有慮病症而轉介來精神科,且進一步發現他有憂鬱症與焦慮症,在給予抗焦慮劑及抗憂鬱劑治療,以及心理治療十幾次之後,他已恢復正常。 先了解自我 不要好高鶩遠人生來到中年時,往前看來日不多,往後看又不堪回首,致使很多人出現中年危機,陳大申醫師進一步指出,其實,人必須要先了解自我,就好像一家公司若是出現財務危機,應該要看看還剩下什麼,當身體大不如前了,身體就應該要加強些什麼,但是不能好高鶩遠,或是以為吃仙丹就會好。 矯正非理性思考 務實看待人生另外,很多有中年危機的人會有非理性思考的現象,陳大申醫師說,例如這名病例以為心跳快就是快死了,其實是過於緊張與焦慮,對於這種沒有邏輯思考的情形,可透過認知行為來予以矯正。至於人生體能到40歲抵達頂端,接下來會走下坡,所以,當你5、6十歲時,就應該要務實的看待人生,盡力就好,維持可以運作及健康的生活,所做的工作與運動就不要超過自己能力,以免損害身體健康。(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考試緊張焦慮 8撇步應戰不失常

考試緊張焦慮 8撇步應戰不失常#焦慮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晴宜/綜合報導)炎炎夏季即將到來,也代表許多學生日以繼夜苦讀準備的大考即將來臨!有些平常認真讀書的學生,雖用心準備充裕,但在考試當下總會過度緊張,而頻頻表現失常,或因環境、食物導致身體出現中暑、腸胃不適等異常症狀,影響考試成績。國中會考即將於本週末登場!為此,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提供考前生活8撇步,讓考生能夠維持生活品質之虞,還能讓身體盡快適應考場環境,以最佳狀態應戰。充足睡眠+適度運動 養出好腦力1)規律作息睡眠足/考前應維持規律作息,每天至少有7至8小時睡眠,不要熬夜,就寢前勿使用3C產品。另可利用輕柔音樂及伸展運動幫助放鬆好入眠。2)適當運動好腦力/建議考前每天抽出至少30分鐘運動,不僅可增加腦力、注意力及學習動機,還能藉由局部伸展,比如肩頸運動,舒緩身體的痠痛、僵硬感。3)紓壓保持平常心/考前難免有焦慮情緒,建議可藉由聽音樂、散步等方式舒緩情緒。考前及考試當天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保持平常心才能有最佳表現。4)舒適穿著好涼爽/夏季氣候炎熱,建議考試當天選擇透氣排汗、吸水性佳的材質,同時穿著輕便、淺色、寬鬆衣物,或多準備一條毛巾隨時擦拭,讓身體保持乾爽舒適。5)補充水分防中暑/天氣熱更要多補充水分,建議自己攜帶一瓶白開水,飲用室溫或溫水為佳。不要喝含糖飲料或過於冰冷的水,易造成腸胃不適。6)健康飲食少油膩/三餐要定食均衡,多攝取蔬菜水果,少喝茶、咖啡,較不會造成腸胃負擔。考前避免平常沒有接觸過的食物,減少身體不適發生機率。考試當天一定要吃早餐,補充足夠能量。7)注重衛生勤洗手/悶熱季節病毒易滋生,務必做好個人衛生,建議依照「濕、搓、沖、捧、擦」五步驟洗手,養成良好衛生習慣。8)考場規則要清楚/事先熟讀考場規則、了解考場位置及交通資訊,避免臨陣慌亂。更重要的是,要記得攜帶准考證及所需文具應考!

課業壓力大!研究:體能活動減少焦慮感

課業壓力大!研究:體能活動減少焦慮感#焦慮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學測已經放榜一段時間,全國12萬9千多名考生接獲成績,幾家歡樂幾家愁。從準備到考完,學生們經歷的情緒如同坐雲霄飛車般大起大落,嚴重者甚至有焦慮不安、肚子痛、頭痛或睡不好等身心狀況。接踵而來還有4月的統測、7月的指考,台灣學生不得不面對這種「考世」的現實,根據董氏基金會歷來調查指出,課業問題為台灣學生最大壓力源之一。運動調節壓力荷爾蒙 還能提升學習力根據馬里蘭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建議,體能活動能夠減少焦慮感,有助建立面對壓力的能力。而另一項來自赫爾辛基大學的研究也指出,久坐的孩子面對壓力情境時,比活動量大的孩子分泌更多可體松(cortisol)。研究者將252名8歲的兒童依照活動量分為活躍、中度、久坐三總類別,給予他們做數學和說故事等任務。結果發現,活躍組的可體松水平在執行任務時改變不大;久坐組則明顯增加。這顯示精神和體能活動量有關,透過運動調節壓力荷爾蒙對壓力源的反應,能讓心理更健康,進而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規律作息及運動 從容面對考試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董旭英教授表示,臺灣多數學生面對考試,總會為自己設立特定目標,而造成自己很大的壓力,他建議學生,可試著將大考當作人生中的一個考驗,而非「唯一」的考驗,在考試準備時除訂定讀書計畫,更要維持平常的休閒生活,同時與周遭的親人、師長、朋友分享心情,避免讓考試壓力成為心理上的問題。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表示,準備大考的情緒就如同跑馬拉松,除了平日規律作息,充足的睡眠與均衡飲食外,可透過與自己的比較,增加快樂經驗,例如完成讀書進度就給自己鼓勵、與自己前一次的成績做比較、讀一小時或完成一個段落複習,就聽首喜歡的音樂或看部影片等,但需避免像是大吃大喝、夜遊、電玩等刺激活動,造成情緒過度起伏。逾8成學生 運動後心情更好從董氏基金會歷年調查中發現,因情緒不佳而去運動的學生中,有82.2%認為運動過後心情會變好。葉雅馨建議同學們,可多從事慢跑、快走、定點伸展操、跳繩等,自我易掌握時間的運動,甚至養成習慣,透過規律作息與運動,讓好情緒如同跑馬拉松般持續,以面對大考壓力及降低焦慮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