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

病毒性嘔吐、腹瀉 醫:電解質液併益生菌助緩解

病毒性嘔吐、腹瀉 醫:電解質液併益生菌助緩解#腹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日衛福部疾管署特別提醒,連假期間是諾羅病毒、輪狀病毒、類流感病毒肆虐的高峰期,而且傳染力強,各年齡層都有機會發生,一旦罹病,一家人陸續上醫院掛病號的不在少數,傳染性極強。此類病毒的病徵包含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等急性腸胃炎症狀,為了避免破壞開心假期,應多注意衛生、勤加洗手。多補充電解質及水份 減緩病毒感染不適症狀新光醫院小兒腸胃科劉明發醫師表示,近期諾羅病毒、輪狀病毒、類流感病毒患者確實明顯增加,補充電解質及水分是必須的,可減緩因病毒性感染所引起的不適。世界衛生組織也建議口服低滲透壓的電解質補充液能幫助減少脫水徵狀、降低不必要的靜脈注射與住院治療。近年更有臨床研究指出,LGG益生菌株併用低滲透壓的電解質補充液,能夠縮短二分之一以上的腹瀉天數、降低住院天數、迅速改善脫水引起身體虛弱等症狀,主要是因為LGG益生菌株可快速建構腸道黏膜屏障效益、平衡腸道菌相、促進水分的吸收。因此,一天三次以上嘔吐及腹瀉,就要注意水分的迅速補充,避免脫水及電解質失衡使病情惡化。藉運動飲料補電解質 腹瀉情況恐加劇劉明發醫師更指出,在疾病發生的同時,常有民眾誤將市售運動飲料作為電解質及水分的補充來源,一般運動飲料滲透壓及葡萄糖含量高,鈉離子普遍較低,即便是以水稀釋也不適合使用,還有可能加劇腹瀉情況,影響水分吸收的效率。也呼籲大眾,年節期間若出現上吐下瀉等症狀,應該要馬上就醫,並加強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家庭群聚感染的發生。

病毒性腸胃炎猛爆 春節腹瀉急診率恐攀升

病毒性腸胃炎猛爆 春節腹瀉急診率恐攀升#腹瀉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冬季與初春好發病毒性腸胃炎,而春節假期更是腸胃炎流行高峰期,據資料顯示,去(104)年春節期間全國腹瀉急診就診率為11.91%,遠高於去年全國腹瀉急診就診率平均值5.19%。呼籲民眾,出外拜年及遊玩時,請保持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並留意飲食衛生,如不生食、不生飲,以降低感染風險。北市衛生局疾管處陳少卿處長表示,據統計104年北市腹瀉群聚通報事件共12件,個案數共計448人,而病毒性腸胃炎個案數總計為232人,占比超過5成以上,故病毒性腸胃炎仍以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較為常見,傳染力極強。假期接觸頻繁 春節恐擴散傳染諾羅病毒於任何年齡層皆可能被感染,而輪狀病毒則好發於6歲以下的嬰幼兒。病毒性腸胃炎主要傳染途徑是透過糞口途徑傳播,如經由與病人的密切接觸、吃到或喝到污染的食物或飲料,常見的症狀包括腹瀉、噁心、嘔吐、腹痛、發燒、頭痛及虛弱等,有時會伴隨血便或膿便等。因此衛生局提醒,春節假期人與人之間接觸頻繁,民眾用餐圍爐時,應以熟食、熱食為主,如出現腹瀉、腹痛和嘔吐等疑似病毒性腸胃炎症狀時,應儘量在家休息,避免外出訪友、拜年,以免疾病傳播。 

吃麵包腹瀉、皮膚癢 醫:恐是麩質過敏

吃麵包腹瀉、皮膚癢 醫:恐是麩質過敏#腹瀉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人說甜食是裝在另一個胃,尤其對許多女生來說,飽餐一頓後還可以再吃下一塊蛋糕或是麵包,然而,小麥製品也有可能導致過敏發生!醫師指出,若有長期腹瀉、莫名缺鐵性貧血、皮膚發癢起小水泡的症狀,平時又愛吃麵包、麵條等小麥製品,或是常吃大麥、燕麥等麥類,可能要留意麩質過敏的可能性。麩質過敏症狀不一 常致消化不良、腹脹大林慈濟醫院過敏科醫師吳政翰指出,麩質過敏的原因是人體腸道對麥類之中的麩質產生免疫反應,病人除了必須避免吃到小麥製品之外,包含大麥、燕麥、黑麥也都會使疾病惡化,所謂的無麩質飲食,就是專為麩質過敏病人設計的。吳政翰醫師表示,自己在英國念書期間,同行的太太多次跟他反應吃麵包和披薩會腸胃不適,這些情形在國內時並沒有發生,他判斷是短時間內大量攝取麥類製品所致,因此兩人只能找中餐館用餐。吳政翰醫師指出,不同的飲食文化對於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影響,麩質過敏在國外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外國人麥類吃得很多,想不吃到都很困難,在國內因為是以米飯作為主食,麩質過敏可能會被忽視,但是不代表國人沒有這樣的問題。每百人就有一人麩質過敏除了飲食之外,麩質過敏也和基因有關,在國外每一百個人就會有一個是麩質過敏,國內雖然沒有經過正式統計,每一千個人也有6~8人可能有這樣的基因。吳政翰醫師指出,麩質過敏的症狀變化多端,除了消化不良、腹脹、腹瀉,也會有皮膚、神經、肝功能、缺鐵性貧血、甚至不孕症的問題。吳政翰醫師表示,臨床上很多病人長期腹瀉找不到原因,或是明明沒有內出血卻出現缺鐵性貧血,還有皮膚發癢起小水泡,手麻腳麻查不出原因,透過麩質過敏的自費檢查,只要能找出原因,就能對症下藥,改變飲食習慣,原本一直無法解決的症狀都可以得到改善。

腹瀉不止!病毒性腸胃炎正流行 5招來防範

腹瀉不止!病毒性腸胃炎正流行 5招來防範#腹瀉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氣溫驟冷,每年冬季與初春時期,為流感及病毒性腸胃炎的好發流行期。整體而言,據疾管署疫情監測資料顯示,疫情皆呈現緩升趨勢,高雄市衛生局提醒民眾,不可掉以輕心,應注意日夜溫差,及個人衛生習慣,落實5防護措施以確保健康。輪狀病毒好發幼童 諾羅病毒不分年齡衛生局指出,冬季除了防範流感外,也要注意病毒性腸胃炎的威脅。疾病管制署針對全國進行監測與病毒分析,顯示以諾羅、輪狀病毒最為常見;而輪狀病毒好發於6歲以下幼童,諾羅病毒則是任何年齡層皆可能被感染。這些病毒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播,傳染力及散播力快速廣泛,病毒可透過與病人分享食物、水、器皿、接觸到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或病人曾接觸的物體表面、吃到或喝到汙染的食物或飲料而傳播感染。而因為病毒性腸胃炎傳染力極強,衛生局建議民眾,應落實勤洗手及注意飲食衛生,保護自己也保護身邊的人,以下也提供病毒性胃炎防治5步驟:1)勤洗手/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之前,用肥皂水徹底洗手。2)徹底煮熟/所有食物尤其貝類,應徹底清洗及煮熟。3)環境消毒/污染衣物、床單立即更換,馬桶、門把、玩具物品,用1000PPM漂白水擦拭。4)嘔吐、排泄物處理/糞便、嘔吐物用5000PPM漂白水消毒,再沖入下水道,處理時戴手套與口罩。5)生病在家休息/有症狀的人停止處理食物,餐飲業員工應於症狀解除48小時候才可上班。

通便藥物助減重? 中醫師:有減肥的錯覺

通便藥物助減重? 中醫師:有減肥的錯覺#腹瀉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許家瑋/採訪報導)不論是減肥或減重,話題總是發燒不退,一般民眾多半已有透過飲食控制、運動與一些輔助方式(如西醫抽脂、中醫埋針或中西醫藥調理等)的觀念進行瘦身計畫,但也有一些坊間食品標榜添加番瀉葉、蘆薈素或藤黃果等,宣稱可快速達到減重效果,慈濟醫院楊淑君中醫師表示,如要長時間服用這些成分,建議經過醫師諮詢,若使用不慎反而會影響健康。錯用減肥偏方 無效易復胖楊中醫師指出,民眾對於減重、減肥的重點,應由醫師專業諮詢,針對每個人的體質作搭配,並有正確的減肥、減重觀念才是重要的。若擅自服用減重偏方,或是節食熱量攝取太低等,反而會對身體造成額外的負擔,不止無法達到理想狀態,更容易有復胖的可能。針對減肥產品可能添加的成分,楊中醫師說明,番瀉葉是一種排瀉通便功能的藥物,多半因清除宿便讓人有減肥的錯覺;蘆薈素也是一樣,以上兩種藥物都沒有減肥的功效。成分皆是瀉劑,有幫助排便的功效,但使用過量會有腹瀉、肚子痛的影響,甚至產生脫水、電解質不平衡等。體質搭配故方 減重效果佳而近來坊間盛傳的「防己黃耆湯」,在中醫的角度來看,搭配運動與醫師依個人體質開立的故方,有助於改善體質,讓減肥、減重效果加分。楊中醫師說,防己黃耆湯的組成有防己、黃耆、白朮、甘草等,在臨床使用上,有益氣、健脾與利水的功能,複方中的黃耆、防己有助於利水止汗;因腸胃功能不佳,導致小腹脹滿的民眾,其複方中的白朮、人參、甘草可幫助健胃整腸,對於排便不順暢的人也有所幫助。健康減肥 樂活人生雖然減肥、減重幾乎成為國民目標,楊中醫師強調,若是民眾發現有不明原因導致體重上升,反而應停止減重,尋求醫師,檢查是否有甲狀腺、腦下垂體或腎上腺功能異常等疾病,再考慮減肥、減重問題。張長生藥師也建議想減肥、減重的民眾,不可用節食或只吃單一食材等極端方式,應以中藥調整體質,搭配正常飲食和運動。另外,減肥、減重需以「健康」為首要目標,切勿使用來路不明的藥品進行減肥、應透過溫和漸進的方式將身體多餘濕氣,與腸胃中堆積的廢物排出,才不會造成減肥失敗也減去了健康。

腹痛腹瀉體重直直落 小心克隆氏症找上門

腹痛腹瀉體重直直落 小心克隆氏症找上門#腹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二十三歲的男大學生,長期有腹痛、腹瀉及血便的情形,半年內體重就掉了10公斤,跑遍多家腸胃科診所,仍查不出病因,轉至高雄榮總求診後,醫師發現患者大腸多處潰瘍,大量出血且大腸有阻塞現象,疑似是克隆氏症。在藥物治療不見成效後,經手術切除患者部分大腸,術後的病理切片化驗確定是罹患克隆氏症。雖於術後有按時服藥,體重慢慢恢復,臨床症狀也緩解許多,不過2個月前,仍發現腸道又出現狹窄及潰瘍,且伴隨腹痛及腹瀉。為了防止腸道嚴重發炎導致新的狹窄,也希望能避免再做一次手術,醫師幫助患者利用健保申請生物製劑治療,穩定控制病情,患者也逐漸回復原有的正常生活型態。克隆氏症確診難 常被誤診為一般腸道潰瘍高雄榮總腸胃科蔡騌圳醫師表示,克隆氏症是全身性的疾病,機轉不明,和免疫失調、基因、環境、及腸內細菌皆有關係;從嘴巴到肛門都有可能發炎、潰瘍甚至黏膜潰爛,臨床表現多為腹痛、腹瀉、營養不良、血便、易脹氣及體重急速下降10-20公斤等。由於初期症狀不易與克隆氏症連結,常被診斷成大腸激躁症、闌尾炎、消化性潰瘍等,延誤治療時機。曾有個案被診斷為盲腸炎,切除盲腸後不僅未痊癒,幾年後又發生小腸末端潰瘍與堵塞,差點造成腸穿孔。而腸道外的症狀也很常見,如皮膚會出現結節性紅斑,眼睛則出現虹膜炎,還會併發關節炎、胰臟炎等病症,因此正確的診斷,及持續的治療極為重要。「確診克隆氏症不容易,需賴有經驗且專業的醫師才能及早診斷治療。」蔡騌圳醫師表示,克隆氏症臨床症狀是慢性的,反覆性腹痛、腹瀉、體重減輕皆須注意,內視鏡檢查下可發現其病灶常為縱向且深的潰瘍,呈跳躍性的分佈;有些嚴重的病患甚至會腸道狹窄或是有廔管產生,診斷需搭配臨床病史、影像學、內視鏡檢查或病理切片,很難第一次門診就可診斷的,少數個案甚至在症狀發作5年以上才被診斷出來。生物製劑緩解症狀 需配合定期門診追蹤目前克隆氏症的治療方式有5-氨基水楊酸(5-ASA)、抗生素,若遇到患者是急性期或潰瘍較嚴重,則會使用類固醇作為治療,不過類固醇因副作用嚴重,不適合長久使用;長期而言,控制不良的患者則會使用免疫抑制劑來維持。值得一提的是,現在研發出較新的治療方式: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 (anti-TNF alfa),是一種生物製劑,如對於上述治療皆難以控制症狀的患者,可考慮使用生物製劑做為治療,來改善症狀。 病人於診間中最常詢問:「當使用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症狀有緩解,是否可判定自己痊癒而停止藥物治療?」蔡騌圳醫師提及,醫界共同治療克隆氏症的第一步為症狀緩解,若臨床症狀改善,進而希望第二步為抽血檢測生化數值(CRP 及 ESR),評估疾病發炎指數,或影像學(電腦斷層或是核磁共振)的檢查追蹤,最終希望能確定內視鏡上的影像沒有潰瘍出現(黏膜癒合mucosal healing),才是較全面性的治療。他也提醒患者把克隆氏症當成慢性病,需要持續服用藥物以維持臨床症狀的緩解,切勿任意停藥,且需定期門診追蹤。克隆氏症屬重病範疇 定期用藥及回診是關鍵蔡騌圳醫師補充,當腸道反覆發炎,會使腸道狹窄造成腸阻塞,嚴重時會導致腸子破洞、廔管或腹腔膿瘍,即使切除患部腸道,還是會反覆發作,而反覆的手術下,最後就會造成短腸症,可能導致無法進食、營養不良,甚至危急生命。克隆氏症對病友與臨床醫師皆是很棘手的疾病,在國內是屬於重大傷病的範疇,所以確診後,再次強調定期服藥與定期回診追蹤是非常重要的。蔡騌圳醫師提醒患者,克隆氏症易復發,遵照醫囑有助於病情控制;日常生活中也要避免抽菸,切勿不經診斷就自行服用藥品作為治療;當症狀嚴重時建議可採用低油、低渣飲食,以免病情加重。如此一來,才能「腸」保健康。

水解奶粉減少寶寶腹瀉?醫:加益生菌有助緩解

水解奶粉減少寶寶腹瀉?醫:加益生菌有助緩解#腹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生兒對牛奶過敏加上腹瀉,造成新手爸媽十分困擾,使用完全水解奶粉雖然可以有所幫助,但仍然有部分新生兒會持續一段時間有糞便性狀偏稀的現象。根據一項研究指出,合併益生菌與完全水解奶粉可改善新生兒對牛奶過敏耐受性(Tolerance acquisition)。完全水解奶粉搭配益生菌株LGG 緩解牛奶過敏寶寶症狀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小兒腸胃科主任陳安琪醫師表示,完全水解奶粉對於牛奶過敏的新生兒來說是首要選擇,但是在臨床上仍有一部份的新生兒仍持續有糞便性狀偏稀的現象,常讓新生兒父母手足無措。根據一項最新發表在「國際細菌生態」期刊的文獻指出,一種常用的益生菌菌株「LGG」可影響腸道菌叢組成的結構,促進丁酸生成,利於調節腸道黏膜表皮細胞之天然屏障功能。另外在「過敏臨床免疫」期刊,刊載該研究挑選對牛奶過敏的新生兒分為兩組,一組給予完全水解奶粉,一組再額外加上LGG益生菌株,經過半年時間的觀察,研究結果顯示,食用加入益生菌株LGG之新生兒對牛奶過敏耐受性(Tolerance acquisition)比未加入的高出1倍之多,證實益生菌株LGG會正向影響牛奶過敏寶寶腸道中相關之腸道特定菌叢的比例及分佈。  益生菌株LGG影響腸道功能 丁酸是關鍵陳安琪醫師補充說明:「丁酸是一種短鏈脂肪酸,從過去的研究得知,主要是供給腸道中有益菌的營養來源,針對牛奶過敏的新生兒給予完全水解奶粉,再額外加上益生菌株LGG,可以促進特定腸內菌,這是和製造丁酸有關。LGG為一種很好的益菌,有助健全腸道功能,對於孩童腸胃道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由於完全水解奶粉屬於特殊配方奶粉,所以欲讓寶寶嘗試前,務必請教專家意見。近期食品安全事件餘悸猶存,陳安琪醫師提到,看診時如果有家長詢問,通常會強調確認益生菌株來源、劑量、製造廠,以及有無臨床實證來做為選擇考量,除能更符合期待,在食用上也能更為安心。

拉肚子亂吃止瀉劑 老婦腸道卡「糞石」

拉肚子亂吃止瀉劑 老婦腸道卡「糞石」#腹瀉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時常腹瀉的人要注意!可別自己胡亂服用止瀉藥。一名83歲的阿嬤,因長期腹瀉,兒子都會去診所幫她拿止瀉藥,結果因大腸潰瘍造成慢性出血而住院,經大腸鏡檢查發現直腸有顆糞石,透過大腸鏡取出。醫師提醒,腹瀉超過兩週以上就必須找胃腸科診療,尋求正確的病因及治療,切勿自行購買藥物使用。聖馬爾定醫院腸胃肝膽科醫師羅清池表示,阿嬤就是因為長期自行使用止瀉藥,以為可以改善腹瀉的狀況,沒想到反致大便愈來愈乾燥,還在直腸內生成一顆糞石,取出後雖然已不再有滲便腹瀉的狀況,但因長期臥床的關係,仍需使用軟便劑輔助。嚴重恐致腹膜炎、腸穿孔一般來說,老年糞石性結腸梗塞好發於年老體弱,長期臥床的習慣性便秘病人,常見於以下3種狀況:1)排便功能障礙,大便排泄不淨,日久大便乾燥凝結成糞石。2)腫瘤、腸粘黏等引起的長期慢性腸阻塞,於阻塞近端形成糞石。3)濫用止瀉藥物,使大便愈來愈乾燥,形成硬塊糞石等。羅清池指出,止瀉藥的機轉就是讓腸道不蠕動,若自行濫用,輕則導致便秘,形成糞石,嚴重可能還會造成腹膜炎及腸穿孔。而胃中的糞石以胃鏡移除,若卡在腸道,則用大腸鏡移除;但若完全卡住腸道,有可能造成腸壁壞死引起腹膜炎,此時就要進行緊急手術將糞石捏碎,甚至必須切除部分腸道才能取出。老年人、胃腸蠕動差者當心   忌食柿子、芹菜由於年紀較大的老人、過去有胃腸道手術病史或胃腸蠕動差者,都是屬於容易產生糞石的高危險族群,在飲食上平時就應養成細嚼慢嚥的習慣,像是柿子、柿餅、破布子、芹菜、葡萄乾、柑橘等易導致糞石的食物,也應酌量攝取,同時要多喝水防止便秘,如果已便秘可以喝蜂蜜水,飯後散步並按摩肚子,都是有助於腸道蠕動防止便秘的方式。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