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肌

肌少症年輕化來勢洶洶!專業中醫師增肌減脂菜單輕鬆遠離肌少症

肌少症年輕化來勢洶洶!專業中醫師增肌減脂菜單輕鬆遠離肌少症#增肌

肌少症通常伴隨著老化所引起,但近來已有年輕化的趨勢,肌少症是肌肉的量與質減少的現象,包括:肌肉量低、肌肉功能低 、體能表現低的三低情況,年輕化通常發生的原因就是因為日常飲食沒有均衡,導致優質蛋白質攝取不足、以及平時沒有運動習慣所造成的不良結果,日常飲食優質蛋白質攝取不足在女性朋友身上發生的機會特別顯著提升。 睿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吳宛容表示表示女性朋友不當節食,優質蛋白質攝取不足,營養攝取不足是造成肌少症年輕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特別是產後想要快速回復體重進行時下流行的168斷食法,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讓體重大幅減輕,但通常流失的大部分只是水分及肌肉,完全忽略優質蛋白質攝取量不足的問題,當優質蛋白質攝取不足,會分解骨骼肌的蛋白質,轉化成提供身體運作所需的能量,造成肌肉流失,加上久坐,沒有運動習慣,沒曬太陽,缺乏維生素D更容易影響鈣質吸收率降低,造成骨質流失的速度增加反而危害身體健康,所以增肌減脂可以讓您瘦得健康,遠離肌少症的威脅 吳宛容中醫師表示表示好的身材包含兩個層面:一是減少身體內過多的脂肪,二是增加基礎代謝以及體型線條的修飾,就是所謂的增肌,而女性身體有個特別機制,骨頭密度受到雌激素荷爾蒙的影響深遠。懷孕時由於荷爾蒙變化,會讓媽媽提早有骨質疏鬆的現象,這個問題會在40歲以後變得明顯。平時沒運動也會讓骨質流失更快,進而影響到身體的內分泌與新陳代謝。 吳宛容中醫師強調孕婦在懷孕初期容易受到荷爾蒙分泌變化而改變食慾、體力下滑。建議在懷孕期間持續攝取優質蛋白質可以幫助孕婦維持好體力、輕鬆補充營養,提高初乳的乳鐵蛋白含量,提早為胎兒的健康打好底子。除此之外,吳宛容中醫師也建議優質蛋白質食物最好平均分配在三餐攝取,盡量別集中在一餐以免增加腎臟的負擔,建議早餐可吃顆水煮蛋或茶葉蛋,搭配牛奶或豆漿,中餐吃魚肉或豬肉加上一包滴雞精,晚餐喝一碗豆腐湯搭配蛋白質蔬菜,如花椰菜、馬鈴薯、菠菜、玉米,或是糙米、燕麥等全榖及堅果類,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過,想要長肌肉也要攝取足夠的碳水化合物,才能可刺激胰島素的分泌,幫助細胞吸收營養,加速修復細胞及合成肌肉,所以均衡飲食跟規律的運動是增肌減脂遠離肌少症的不二法門。

7個月長夏大挑戰 掌握兩關鍵 螞蟻腰鉛筆腿不是夢

7個月長夏大挑戰 掌握兩關鍵 螞蟻腰鉛筆腿不是夢#增肌

相信大家已有感夏天越來越長,國科會《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24:現象、衝擊與調適》報告就指出,如果全球暖化無法有效控制,台灣夏天可能將長達7個月,高溫超過36°C的天數將增加75天!面對一年有一半時間要「秀身材」的日常,看看自己西洋梨、蘋果型,甚至西洋梨蘋果綜合型(全身肥胖)身材,內心不免大受打擊,只能逼著減肥忌口。根據國外健康研究網站的調查,除身心健康外,有七成民眾減肥動機是為了提升自信(self-esteem)與外貌(appearance)。美的定義人人不同,但能擁有韓流女團般的螞蟻腰、鉛筆腿,相信是美眉的最愛,因此腹部、腰部與腿部一直是台灣女性減肥部位的前幾名。 基因決定瘦哪裡 掌握兩關鍵 雕塑理想體態 聖宜診所沈耿仲醫師表示,藉由運動或飲食控制來減重,很難針對某部分做特別的體雕,因為身體哪個部分容易瘦是由基因與體質決定的。一般多是透過持續性全身運動,讓身體各部位同步消耗熱量而瘦身,而亞洲人因為體質與工作生活作息關係,相較歐美或非洲人,脂肪更容易囤積在腰腹部位,因此在減肥過程中,這兩部位才顯得特別有感。 聖宜診所沈耿仲醫師接著說,理想體態雕塑關鍵在「增肌」與「減脂」兩者結合,一般會建議先減脂再增肌,而增肌主要是透過無氧運動(例如重訓)來增加肌肉量,減脂則是藉由有氧運動(像是跑步)減低脂肪佔比,同時搭配健康飲食調控,持續性雕塑體態,近年也有越來越多體態管理的醫美服務與運動健身進行搭配。 醫美體雕科技助攻增肌減脂 美體路上事半功倍 即便知道增肌減脂的重要,礙於現代緊湊生活步調,過勞日常根本抽不出運動時間,且局部瘦身關鍵在基因,因此許多人即便努力運動增肌減脂,但常到了某個階段就遇上瓶頸。面對這樣的困境,醫美體雕療程逐漸成為高詢問度的輔助選項。 聖宜診所張安慧醫師表示,所謂體雕指的是體態雕塑,運用侵入或非侵入式療程術式,將透過運動也難以改善的線條進行修飾,讓身材比例視覺呈現更趨理想,相較於侵入式體雕(就是常聽到的「抽脂」),近年隨著科技應用進步,非侵入式體雕療程詢問度大增。 身為台灣肥胖醫學會認證會員的張安慧醫師說到,就減脂而言,非侵入式體雕主要是利用「冷、熱、震、動」的概念原理促進脂肪細胞分解,例如運用專利的體外負壓吸引及低溫結凍技術,以冷凍低溫溫度作用於脂肪細胞,使脂肪發炎、溶解藉以破壞,並讓死亡的脂肪細胞由人體自然代謝排出,達到塑身的效果,相較於侵入式療程更為溫和,疼痛感低且恢復期短,適合想控制身材但無暇運動,或運動健身效果停滯的對象。 增肌部分,聖宜診所沈耿仲醫師表示,因日常生活久坐與雌性激素關係,女性脂肪容易儲存大腿與腹部,所以才常聽到所謂的西洋梨(下半身肥胖)、蘋果型 (軀幹肥胖) 身材,而針對腰腹、臀部與腿部的鍛鍊,除了靠全身性運動外,也能透過醫美儀器協助肌肉緊實雕塑與強化肌群,像是藉由電磁波讓肌肉產生高強度、高頻率的擴張與收縮,以30分鐘即高達 3萬多次的頻率,非侵入式地雕塑肌肉線條,讓整個塑形過程更事半功倍。 最後,聖宜診所張安慧醫師提醒,脂肪形成原因人人各異,進行體雕療程前建議要與專業醫師諮詢,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案,並注意是否使用認證合格的器材;此外,不論進行那一種療程,術後都要遵循建議的護理保養,並盡可能維持運動和健康飲食,才能瘦得安全健康。

每週做好「這件事」防13種癌症發生!教你運用「1激素」喚醒身體器官

每週做好「這件事」防13種癌症發生!教你運用「1激素」喚醒身體器官#增肌

不管你是不是屬於「運動咖」,你一定曾聽過運動的許多好處,包括減少身體慢性發炎,可以改善免疫力,甚至運動還是各式各樣疾病的解方之一。當面臨第二型糖尿病、失智症、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狀況時,醫師常常會說:「平時要多運動喔!運動會改善病情。」那這些好處究竟是怎麼來的?

腰酸背痛、手腳無力就是肌少症?專家揭「1表」速測:超過●●項注意

腰酸背痛、手腳無力就是肌少症?專家揭「1表」速測:超過●●項注意#增肌

長輩起床困難、腰痠背痛,這些常見狀況都是因為「核心肌群無力」,很多看似簡單的日常動作都會牽動肌肉,然而,現代人生活習慣不良、運動少,更讓「肌少症」正悄悄找上你。 銀髮族及上班族體適能訓練課程教練徐棟英於《核心逆齡 節拍超慢跑》一書中,分享肌力訓練的知識與步驟,幫助讀者預防肌少症。以下為原書摘文:

秋冬心肌無力、胸悶不適?竟是「危肌」惹禍!台灣45萬中高齡者陷肌少症 死亡率恐增3倍

秋冬心肌無力、胸悶不適?竟是「危肌」惹禍!台灣45萬中高齡者陷肌少症 死亡率恐增3倍#增肌

時節入冬,心血管疾病風險隨之增加,背後原因竟是肌少症?瀚仕整合功能醫學中心歐瀚文醫師提醒,近期氣溫降低,民眾身體不適、以為心血管出問題就診人數暴增,問診後才發現成因與肌少症有關。雖民眾常誤以為肌少症很遙遠,但50歲過後,肌肉流失速度比起30歲快2倍  ,不僅是導致慢性病、骨折的主因,更可能因此埋下心血管疾病、失能禍根! 台灣將於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 ,解決全民肌肉流失問題刻不容緩。現代民眾受工作及生活型態影響,長久坐、少動,飲食上外食比例高達94% ,歐瀚文醫師提醒,民以食為天,正確飲食觀念是遠離肌少症的一大因素,除了注重無糖、均衡營養,也建議民眾把握兩大關鍵營養素「優質蛋白質」與「MCT中鏈脂肪酸」攝取,提早預防、增加肌肉強度,啟動豐富的人生下半場。 台灣約45萬中高齡者罹患肌少症 死亡率最高恐增3倍  根據研究顯示,台灣社區中高齡族群約40%患有肌少症 ,相當於45萬人深陷肌少症危機 ,隨年紀增長,民眾常感體力下降,甚至行走速度減緩、力氣變小,使戶外活動與運動的意願降低,加速肌肉流失,形成惡性循環,歐瀚文醫師提醒:「肌少症不僅使患者生活品質下降,近年研究更發現,嚴重肌少症可能導致心肌流失、心臟衰竭風險提高 ,且肌少症患者死亡率約為一般人的3倍,危害性不容小覷。」 小心常外食、營養不均陷「危肌」!中壯年族群3基準自評肌少症風險 醫師分享,近日診間因慢性疲勞、胸悶不適就診患者增加,一名50歲上班族,由於工作繁忙、日夜顛倒,常吃外送、泡麵,導致蛋白質攝取不足,出現胸悶、貧血、慢性疲勞,睡眠品質下降症狀,就診後進一步檢查,發現問題根源出在肌少症,檢查後建議患者每餐補充口服營養品搭配運動,治療後除了肌肉增加,患者日常體力、精神都有明顯改善,重拾工作與生活的信心。 中壯年族群經常擔任家庭中主要經濟支柱,更應及早關注肌少症危機,面臨40歲後人體肌肉倍速流失,醫師提出三點基準幫助民眾自我檢測,包括: 一、    體脂是否符合衛福部建議標準:男性體脂肪≧25%、女性體脂肪≧30%者為肥胖,肌肉比例容易偏低 (特殊疾病或需求患者可能需視情況增加標準數值) 二、    觀察步行速度是否下降,爬樓梯及蹲下站起時是否需要支撐 三、    用雙手嘗試圈住小腿肚圍,若能圈住,可能有較高肌肉流失風險 歐瀚文醫師指出,民眾可自行簡易評估是否符合以上基準,如有符合,建議及早就診諮詢專業醫師建議,遠離肌少症風險。 遠離肌少症、重掌人生主導權!兩大營養素最關鍵 醫:優質蛋白質、中鏈脂肪酸助增肌、有效率地攝取脂肪酸可以5倍速 體力升級! 想要預防肌少症,飲食、運動缺一不可。然而,醫師提醒:「俗話說『三分運動、七分吃』,建立正確飲食習慣,補充完善的營養素,是遠離肌少症最重要的因素。」中壯年族群苦於工作繁忙、頻繁外食導致建構肌肉所需的營養素不足,除了可依照國健署「我的餐盤」規劃均衡營養攝取量,醫師也建議有需求的民眾可考慮便利性高、完善且均衡營養、無糖的口服營養品進行補充。 至於營養素的選擇上,醫師指出,預防肌少症最重要來自兩大關鍵營養素的攝取:優質蛋白質與中鏈脂肪酸,優質蛋白質可用以維持人體的生長發育,中鏈脂肪酸則能增加肌肉量、改善運動表現 、甚至增進認知能力 ,且中鏈脂肪酸代謝速度更快、吸收效率更好 ,是一般油脂(長鏈脂肪酸)的5~8倍速 。除此之外,醫師也提醒,適當運動可以培養肌肉量,建議中壯年族群在飲食外搭配重量訓練,並且補充完善的營養素,提早養肌、遠離肌少症,重掌人生主導權。  

肌肉流失僅會造成體力變差、握力不足?醫:心衰竭風險恐增加4成

肌肉流失僅會造成體力變差、握力不足?醫:心衰竭風險恐增加4成#增肌

一位84歲的黃伯伯,因多重疾病纏身,每日需要服藥量高達18顆,身體狀態不佳讓他3個月內暴瘦體重驟減3公斤,醫師建議需補充足量的蛋白質與熱量,來填補營養缺口;所幸在他及時補充營養品1.5個月後,其體重從55.4公斤回升到58.8公斤,手的握力也從 21.2公斤增加至22.6公斤,距離80歲以上的男性握力標準23.6公斤,僅有一步之遙。醫師提醒,持續穩定攝取均衡營養,才能預防肌肉快速流失。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