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

肺癌沒感覺 8成患者發現已末期

肺癌沒感覺 8成患者發現已末期#腫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不抽菸也可能被肺癌盯上!64歲的黃女士沒有吸菸的習慣,生活作息正常,平時也沒有咳嗽或任何不適症狀,卻意外在員工健康檢查時發現右上肺處有一顆約3公分大小的腫瘤,確診為肺腺癌第一期。接受單孔胸腔內視鏡手術切除腫瘤,術後恢復良好,不僅疼痛減少,手術4天就可返家,出院後也幾乎看不到傷口。7到8成患者 初次發現罹癌就是末期不論是抽菸、二手菸、烹飪油煙或空汙霾害,空氣品質越來越不理想,近年來肺癌發生率也節節升高。花蓮慈濟醫院胸腔心臟外科張比嵩醫師表示,臺灣每年將近有9千人死於肺癌,但最可怕是,約7到8成的患者,初次發現罹患肺癌就已經是末期,不而僅有2到3成第3期以內的患者,仍有機會藉由手術完整切除腫瘤。出現長期咳嗽、胸痛、咳血要注意張比嵩醫師表示,肺腺癌初期完全沒有任何症狀,一旦出現長期咳嗽、胸痛、咳血等明顯症狀時,通常已為晚期肺腺癌。單孔胸腔內視鏡手術的優點就是傷口只有約3公分,除了能有效減緩疼痛,術後恢復也非常快,且手術隔天即可進食、下床活動。二五六電腦斷層檢查 小結節都會現形不論是空氣懸浮微粒PM2.5、吸菸及二手菸也是致癌因子之一,張比嵩醫師提醒民眾,肺癌死亡率居高不下導因於多數病例都太晚發現,若要早期發現,建議民眾除了定期接受身體健康檢查外,他建議中壯年只要經濟許可,就考慮做低輻射劑量電腦斷層,早日篩出病灶。二五六切電腦斷層(CT)攝影檢查,不僅輻射劑量低且比胸部X光靈敏,因此許多X光看不到的肺部小結節都會一一現形,能有效早期發現肺癌,才有機會接受傷害性較小的微創手術。

講座/癌症自我照護學習講座免疫療法與飲食營養照護

講座/癌症自我照護學習講座免疫療法與飲食營養照護#腫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抗癌路程艱辛,癌症病患常會因為腫瘤引起身體不適,不管是治療副作用導致營養不良,患者及家屬身心都會受到很大的折磨。本次的講座中,醫師及營養師將提供一些飲食上叮嚀和因應的營養對策,陪您度過這艱辛的過程。本月照護講座邀請血液腫瘤科陳功深醫師與營養醫學中心謝玉琇營養師分享「什麼是免疫療法」以及「治療中的癌症病人營養該如何攝取」共2個主題,2位講師會以豐富的經驗和深入淺出的方式與大家分享,歡迎踴躍報名參加!時間:106年3月25日(六)上午9:30-11:50(9:10開始報到)。地點:馬偕紀念醫院福音樓九樓第一講堂(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92號)洽詢:顏社工師02-2543-3535分機3475

一定要開刀?癌症治療5大問

一定要開刀?癌症治療5大問#腫瘤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Q1) 癌症一定要開刀嗎?每個罹癌患者都能開刀嗎?這是我常常被病人問到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基本上是「肯定的」,但有時並沒有標準答案,必須要依照病人罹癌的狀況、身體健康程度來判斷。手術是最有效切除癌細胞的方式。不過開刀只能針對散佈範圍不大、還能用手術切除的癌症。因為腫瘤如果體積已經夠大,會影響到器官功能,不論良性惡性,開刀是必要性治療,例如大腸癌、胃癌等,將器官局部感染的癌細胞切除後,器官就能慢慢地恢復正常運作。換做是淋巴癌、血癌,癌細胞布滿全身,又或者有些癌症,癌細胞已經像散彈槍一般擴散到肝臟或肺臟,那就不可能以開刀方式切除乾淨,就只能用化療或放射線治療方式破壞癌細胞減緩擴散、惡化的速度;簡而言之,只要癌細胞影響的範圍越大,手術需要評估的項目與風險就越多。就算是癌細胞能局部切除,也不見得每個罹癌患者都能開刀,病患年齡越大這時身體狀況、體力負荷度就需仔細評估;慢性疾病越多越嚴重,身體狀況過差,例如有許多抽煙病人肺功能已經有些衰竭,這些都不見得能開刀。因為體況虛弱的癌症患者,上了麻藥後,心肺功能無法負擔,在手術台上就可能要急救,開刀治療比不開刀更糟。Q2) 手術後就能復原嗎?癌症手術後,通常只講穩不穩定、有沒有切除乾淨!越早期機率越高!但通常面對這類問題,醫生只能給一個醫學上統計的機率,但這數據對病人來說,並沒有絕對的意義,因為一旦發生在病人身上,就是百分之百了,因此只能全力讓自己恢復健康,真的不太需要去在意數值的高低,但或許接受事實、改變生活態度及妥善安排人生,是很多治療成功病友的共同想法。Q3) 在開刀前、有哪些事是病人、家屬要知道的?首先該知道的事:開刀一定有風險,但癌症開刀確實有其必要性,所以病人只能接受這個風險開刀,因此找到讓自己及家人放心的醫師,術前充分溝通,了解自己的病情,選擇合適的治療(手術),甚至尋求另一位專科醫師的第二意見,對自己的心理會有很大的幫助,但病況緊急時就無法考慮太多了。對家屬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給病人心理上的支持,多說一些正面鼓勵的話,並妥善照顧病人的起居生活,例如要請看護或家人輪值等。家屬也不要過度介入醫療,雖然很心急、很關心病人,但交由專業醫護團隊照顧往往會因為較有經驗,較安全;但適切提出自己的想法,相互尊重會、不要鑽牛角尖比較好。生病沒有開心的,讓整個過程比較平順是比較好的想法!而腹部手術後的照顧、進食,則要循序漸進,依每個不同手術而異。從剛開始由濕棉花沾嘴唇,腸恢復蠕動或排氣後才能喝水,測試腸道能不能容忍這樣的水分,接著喝湯類、果汁,再進一級是元素飲食,能消化吸收,排氣、排便就可以吃軟質食物,像是稀飯、麵條,總共住院約要十至十四天才能出院。但每人病情不同,醫師的考量不同,要配合醫護團隊的說明、 安排;但刺激性、粗長纖維、不易消化、甚至乳品通常建議暫停一段時間,至於時間長短應詢問醫師,但細嚼慢嚥、少量多餐,對腸道恢復是有幫助的。Q4) 癌細胞與一般正常的細胞有何差異?一般細胞排列方式有規則,且外觀呈現圓滑狀,增生速度緩慢;癌細胞則是快速增生,排列不規則,類似蓋房子,如果趕進度、蓋太快失去工程品質,房子容易歪七扭八。且以細胞核來說,癌細胞需要快速增生,細胞核也比正常細胞要大。Q5) 腫瘤有良性和惡性,良性的也要切除嗎?惡性腫瘤手術是有絕對的必要性,但也有些良性腫瘤需要手術切除,必須要看狀況。以大腸為例,大腸的直徑約3公分,如果有良性的腫瘤直徑已經有2公分,影響了大腸的功能,最好還是能手術切除,因為這麼大的腫瘤,有可能慢慢變成惡性。(本文摘自/癌後更美麗/三采文化出版)

追著腫瘤跑!真光刀治療不傷健康細胞

追著腫瘤跑!真光刀治療不傷健康細胞#腫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8歲陳姓男子14年前曾罹患直腸癌,7年前發現癌細胞轉移到肝臟,2年前癌細胞又轉移到橫隔膜與左腎,經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控制,沒想到去年發現癌細胞轉移到了肺部,今年年初甚至陸續長出4顆腫瘤。因患者體力不適合動手術,因此以標靶真光刀設備(TrueBeam™STx),進行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BRT)5次後消除腫瘤,沒有副作用,目前患者狀況良好。定期檢查治療 即時發現癌細胞轉移童綜合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葉啟源醫師表示,患者從14年前確診罹癌後,都有定期檢查,並配合醫囑按部就班進行治療,所以都能即時發現癌細胞轉移,再加以症狀方式治療,控制的都不錯。標靶真光刀治療 可保存完整肺功能癌細胞此次轉移到肺部,如果使用傳統的放射治療,一般容易出現喘、咳嗽等肺部功能受影響的副作用,利用標靶真光刀來治療能精準地將放射線瞄準腫瘤,避免腫瘤周圍健康組織受到損害,而將肺部功能保存完全,讓患者治療後不會出現喘與咳嗽情形。追蹤腫瘤的位移 提供精確的放射治療葉啟源醫師指出,治療難度在於肺部腫瘤會隨著呼吸運動而移動,恐會因此影響治療效果,而標靶真光刀可以提供呼吸監控放療,這使得它可以在治療機施行輻射照射的期間,監測呼吸、追蹤腫瘤的位移,提供精確的放射治療,而不傷及其他健康細胞,同時這項技術也可應用在身體其他部位的腫瘤。醫師提醒,若有早期癌變症狀,除了應按部就班治療外,持續定期追蹤也是預防癌細胞擴散或轉移的不二法門。不忽略身體危險信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存活率也會提高。

脖子腫塊癌變 竟是抽菸惹禍

脖子腫塊癌變 竟是抽菸惹禍#腫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0歲陳姓男子有40年的菸癮,右邊頸部多年來一直有硬塊,但一直不痛不癢,故不加以理會,但近日突然「長大」,確診為腫瘤,掃描後發現腫瘤已有2.5X2.5公分。醫師表示,患者腫瘤處剛好有顏面神經分佈,若開刀過程稍一不慎傷及神經,容易導致嘴歪眼斜的嚴重後果。醫師也告訴病人,若不戒菸再長瘤的機率非常高,希望患者以此為戒,遠離抽菸的壞習慣。腫瘤處有顏面神經分布 破壞恐致眼歪嘴斜這名病患年輕就抽菸,去年底脖子的硬塊開始長大,新北市聯合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洪莉婷指出,由於患者腫瘤處有顏面神經分佈,不能直接切除,須要靠經驗小心繞過分佈的神經,才不會造成眼睛無法閉合或嘴歪眼斜的後遺症,所以洪醫師決定從耳部的前下方下刀,順著顏面神經的主幹探索到腫瘤處的神經分支,終於順利地避開神經將腫瘤切除。抽菸易引起身體發炎反應 一再刺激才長瘤洪莉婷醫師指出,老菸槍是這類良性腫瘤的好發族群。許多有長期菸癮的患者,一天至少會抽一包菸,然而像上述患者的情形顯示,抽菸易引起身體發炎反應,再加上個人體質,一再刺激才長瘤。雖然目前已治癒,但這類腫瘤具有多發性及脖子雙側都會出現的特性,若沒有戒菸,還是會有復發的可能。 

術前輔助治療 免當「少奶奶」

術前輔助治療 免當「少奶奶」#腫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知名藝人或議員相繼因乳癌病逝,乳癌的議題再度受到高度重視。根據國民健康署2013年癌症登記統計資料顯示,高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之首的乳癌,罹患人數高達11281人,較前年新增3307人,是所有癌症增加最快速的,平均每天約有31名婦女罹患乳癌,加上乳癌出現年輕化的趨勢,而年輕病患最擔心的問題就是是否會變成「少奶奶」。術前輔助治療 免當「少奶奶」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年輕乳癌病友在面對乳房可能面臨切除的衝擊時,心理所承受的壓力與身心失衡的反應相當大,不只需面對生命受到威脅,身體形象也面臨巨大轉變。台北榮總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曾令民醫師表示,每年新增的乳癌病友中,45歲以下的年輕女性就佔了20%,許多病友都對結婚抱持憧憬,也深怕因為罹患乳癌而成為「少奶奶」,近年來某些乳癌可藉由術前輔助治療,觀察乳癌型態量身訂做最適合的治療。所為術前輔助治療就是指在手術前先給予藥物治療,可以大幅提高乳房保留的機會,尤其特定腫瘤若在手術前打到消失,甚至可以延長存活期。術前輔助治療除了有機會提高乳房保留機會,還可歸納三個優勢:1) 縮小範圍/包括將淋巴腫瘤打小後,可以降低手術範圍。2) 觀察反應/先用藥可以觀察藥物對於腫瘤治療的反應,相對於過去乳房全切除後再進行藥物治療,而言更加方便。3) 組織容易取得/在治療前中後都可以取得病理組織,找到一些腫瘤標記來進一步確認用藥。但是曾主任也強調,不是每一個乳癌病友都適合,研究發現對於三陰性乳癌及HER2過度表現的乳癌患者反應較佳,但是需要與主治醫師充分討論個人適不適合接受術前輔助治療及乳房保留手術。

C肝復發 免開刀重獲新生

C肝復發 免開刀重獲新生#腫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李伯伯是位80歲的C型肝炎患者,平時生活簡樸沒有什麼不良嗜好,8年前在一次追蹤C型肝炎時,發現胎兒蛋白指數上升,高達正常值的3倍,後來在李伯伯的肝臟發現近2公分的腫瘤。接受射頻治療後,李伯伯的胎兒蛋白指數回到正常值,到現在都沒有再次復發。手術或者射頻治療都有較高的風險性臺南市立安南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詹凱翔表示,7年前跟5年前,李伯伯的肝臟分別都被發現有肝癌復發,但由於固定追蹤,都在腫瘤很小時便控制住,但此次復發,由於肝癌緊靠膽囊,加上患者身體狀況不佳,無論是手術或者射頻治療都有較高的風險性,醫師建議李伯伯進行放射治療。放射治療非侵入性、副作用小放射治療是一種從遠端、非侵入性、副作用小的癌症治療。如何精準的定位,這是很重要的環節。一般而言會製作模型來固定身體,並且在身上畫上一些記號來定位。但是,即使有這些模型、記號,在接受放射治療時,患者難免會因為各種因素而移動,每天都可能會產生0.4-2公分的移動。而這些差距不只會影響照射範圍,更影響正常組織所受到的傷害。藉由影像導引自動校正位移誤差 針對這樣的情況,因應呼吸動作調整照射範圍,可以確保不會遺漏掉腫瘤範圍,精準影像導引更能在每次的治療前利用機器上面的X光機拍攝當場患者治療時的影像,藉由這些立即的影像去導引機器自動校正每次治療的位移誤差,達到更高的精準度。一般而言健保不給付精準影像導引放射治療,因此會因應不同醫院的設備、技術有不同的收費標準。另外,使用影像導引會減少副作用,但是並不會讓副作用不會產生,這方面常常會讓患者有所誤解。  

壯陽藥吃2年 攝護腺癌變!

壯陽藥吃2年 攝護腺癌變!#腫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位73歲老翁,日前因為出現尿不出來及發燒症狀,前往醫院急診求治,住院後發現骨盆腔有一個直徑10公分的巨大攝護腺腫瘤,已侵犯鄰近器官與直腸,還併發直腸血管破裂大出血休克,安排病患接受經尿道雙極電刀攝護腺刮除手術打通尿道以及雙側睪丸切除手術,狀況較為穩定,目前持續接受荷爾蒙治療。自購壯陽藥後 尿不出來、大便困難家人表示,老先生以往一向健康,很少看醫生,排尿也沒有困難,大約2年前開始,老翁自覺性慾減退,沒有活力,自行在坊間購買壯陽補品服用,這幾個月老先生開始出現小便不順、大便困難,直到這一次尿不出來才找出問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黃建榮指出,攝護腺癌的癌細胞生長需要男性荷爾蒙(睪固酮)刺激,睪固酮素就好像是攝護腺癌生長的肥料,在不知道自己是否有攝護腺癌的可能情況下,貿然自行補充能刺激荷爾蒙增加的補藥非常危險的,萬一有潛藏的攝護腺癌細胞就會被刺激而大量生長快速進展。睪固酮濃度降低 精神不濟,性慾低下黃建榮醫師表示,男性過了50歲,睪固酮濃度降低,會出現精神不濟,性慾低下,做事提不起勁等男性更年期症狀,只要就醫診斷,補充需要的睪固酮,仍有機會恢復體力。另外,台灣男性攝護腺癌罹患率已攀升至十大癌症發生率第5位,建議50歲以上的男性民眾,應定期每年檢驗血清PSA濃度及進行經肛門指診。黃建榮醫師提醒,攝護腺癌若早期發現,在第二期以下者,可以接受根治性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切除攝護腺,治癒率很高,但若是已擴及其他器官且有併發症時,切除雙側睪丸可以迅速把體內睪固酮素降到最低,讓腫瘤得到控制並且萎縮。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