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

她腹部硬塊以為練出肌肉 竟是10公分腫瘤

她腹部硬塊以為練出肌肉 竟是10公分腫瘤#腫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30歲梁姓女子,平時月經正常、量也很正常,沒有明顯經痛情形,只是在夏天常吃冰才會有經痛症狀。平日熱愛跳肚皮舞,近來發現左邊腹部會有一顆硬塊,天真以為是練出來的肌肉,就醫檢查發現是10公分的腫瘤,經微創手術取出,住院3天出院。卵巢囊腫超過8成是良性部立彰化醫院婦產科田怡文醫師指出,育齡期女性的卵巢囊腫很常見,其中有8成以上是良性的,有些是跟月經週期相關,會自行消失。而大多數的卵巢囊腫沒有症狀, 少數患者會有腹脹、腹部不適感,或是頻尿、便祕、泌尿道或腸道的症狀;但也有些在發生扭轉或破裂時會引起腹部劇痛。一定要開刀?醫:有些會消失、可追蹤觀察他也說,卵巢囊腫的種類很多,要知道確切性質,必須開刀取下後,送病理化驗才會有答案。但其實有些是會自行消失的,有些只需門診追蹤觀察,不一定要開刀,通常初步診斷會利用超音波追蹤檢查,因為良性及惡性的囊腫在超音波中各自有一些特定的典型表現。 而卵巢囊腫的處置方法,依患者的年齡,腫瘤大小、超音波表現、是否有症狀、是否有家族相關癌症病史等而不同,仍需要專業的婦產科醫師評估之後訂定後續的門診追蹤規劃或是手術治療計畫。

乳癌術前輔助療法 保留乳房希望增大

乳癌術前輔助療法 保留乳房希望增大#腫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今年(104年)8月衛生福利部核可HER2雙標靶藥物搭配化療併用,以治療HER2陽性、局部廣泛、具發炎性、腫瘤大於2 cm或淋巴結陽性之早期乳癌,為患者帶來一線曙光,也代表著對於手術切除的患者,能增加保留乳房的機會;原先無法接受手術的患者則在術前使用輔助療法,也有機會將腫瘤體積縮小至可手術範圍;此外,也降低了部分病患接受腋下淋巴結廓清術的可能性。術前輔助療法併用化療 軟化縮小腫瘤組織台北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及乳房外科游啟昌醫師表示,醫藥科技發展進步,保留部份乳房組織的手術機率提高,患者積極接受治療的意願也提高了。門診中有位36歲的年輕患者,自己觸摸到腫塊後輾轉就醫時,病灶大小已達4.5公分,腫瘤屬HER2陽性,幸而尚未轉移至淋巴,經過雙標靶藥物併用化療後,腫瘤組織慢慢地軟化縮小,最後開刀做了乳房保留及前哨淋巴切除術,乳房部分切除檢體證實只剩纖維化組織,無癌細胞殘留,術後再持續進行輔助療法,目前病況穩定,屬於術前輔助療法控制良好的案例。另一位46歲的患者則是在摸到腫塊後,半年才在先生陪同下就醫,病灶嚴重,腫瘤已至7公分大小且腋下淋巴局部轉移,傳統上對於這樣的患者,醫師多半建議其接受全切除術以及淋巴廓清術,但在經過4次術前標靶輔助療法後,腫瘤組織軟化且縮小至3公分,再以化療接續後,更縮小至1公分,且淋巴未感染。5年無惡化率近9成 化療藥物仍為要角游啟昌醫師表示,每位患者的治療目標都不同,一開始就要訂定明確方針並提出預期效益,多種治療途徑可選擇下,若患者能達到病理完全反應、整體存活率上升、預後較佳,便是成功的治療模式。而在幾項大型試驗中可發現,透過術前輔助療法-雙標靶藥物合併化療治療後,有高達近64%的病人在手術前腫瘤細胞已消失不見,五年無惡化率高達86%;對於早期乳癌患者而言,可以考慮作為完整治療處方的一部份。不過他特別提醒,患者無論接受何種治療,大約每3個月可看見初步成效,需要耐心、信心與醫師配合,不可太過心急想要頻繁更換治療模式;而化療藥物在治療中仍舊扮演重要角色,必要時可發揮接續治療的作用,也鼓勵患者可多與治療團隊討論。

腳麻無力非中風 竟是脊椎長兩顆腫瘤

腳麻無力非中風 竟是脊椎長兩顆腫瘤#腫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腳麻無力,不一定是中風,當心是腫瘤警訊!一名53歲的關先生,近來左下肢有發麻無力現象,肢體不平衡,剛開始以為是走太多路而不在意。沒想到一次走樓梯時,左腳麻痺完全使不上力,結果整個人踉蹌跌倒。就醫診斷,才發現是脊椎有兩處長了腫瘤。經手術後復原狀況良好,可以平穩走路,體力也都恢復。收治此個案的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黃國烽醫師說,關先生其中一個腫瘤,已嚴重壓迫神經,才會造成下肢無力。若不及時處理,病情會持續惡化,慢性脊髓損傷將不可逆,因此非動手術不可。誤為長骨刺 當心腫瘤壓迫恐失禁而脊椎腫瘤的發生率是十萬分之四,七成是良性。因為長得很慢,所以一開始用X光往往檢查不出來。一般人也常會以為是骨刺而輕忽,等到漸漸出現下肢無力、手腳發麻症狀,甚至大小便失禁或無法行走,才會就醫。但黃國烽醫師提到,脊椎是支撐人體軀幹的大樑,俗稱龍骨。一但長了腫瘤,會造成不可逆的神經損傷,所以應及早治療。他也提醒民眾,一但感覺手臂、胸頸、腰背疼痛,手腳麻木,走路不穩,身體僵硬,可能是脊椎腫瘤的警訊,就要就醫接受檢查,以免延誤治療。

車禍後說話卡卡 竟發現6公分腫瘤藏腦內

車禍後說話卡卡 竟發現6公分腫瘤藏腦內#腫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63歲的張姓女子,因為車禍後開始出現頭暈症狀,家人發現她講話卡卡,帶到家附近的醫院檢查,診斷為中風,給予藥物治療,但頭暈的狀況依然沒有改善。經親友介紹到童綜合醫院看診,醫師檢查後發現顱內有一顆約6公分左右的腫瘤,且腦瘤位置長在左側聶葉,會影響語言表達。經開顱手術切除腫瘤,並進行切片後確定是惡性腫瘤,目前持續接受化療與電療。出現頭痛嗜睡、嘔吐  腫瘤變大所致收治此病患的童綜合醫院神經外科周啟文醫師表示,腦瘤是因為腦內細胞異常增生,臨床表現會因部位不同而異,若形成時就已壓迫到神經,患者就會明顯出現症狀;因壓迫神經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症狀表現,或者早期未出現症狀,但隨著腫瘤長大而導致顱內壓升高,出現頭痛、嗜睡、嘔吐等症狀。像是此患者腦部腫瘤已6公分大,卻無明顯症狀者較為少見,若不是遭遇車禍後造成頭暈才進行頭部檢查,恐怕要等更嚴重的症狀出現才會發現腫瘤存在。周啟文醫師也提到,大部分腦瘤的發生原因不明,而且任何年齡層都有可能發生,不過目前都指向是遺傳與環境因素所造成,因為成因仍不明確,所以很難預防腫瘤的發生,在環境部分只能減少接觸到輻射物質,或甲醛、丙烯等等化學物質,以降低罹患腫瘤風險;若家中有遺傳病史者,建議可定期接受檢查,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健保終於給付ALK肺癌病患釋重負

健保終於給付ALK肺癌病患釋重負#腫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在台灣,診斷肺癌後有高達九成是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若確診為非小細胞肺癌晚期,通常會針對腫瘤組織進行進一步基因檢測,研究指出除了「EGRF」基因之外,另一個致癌基因「ALK」也是啟動肺癌細胞的關鍵。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教授表示,基因檢測若是ALK有錯位突變的肺癌患者,若能施予標靶藥物治療,效果是較化學治療來得有所幫助。陳育民醫師進一步說明,肺癌ALK標靶藥物研發阻斷ALK基因異常所產生激酶活性,來阻斷癌細胞息傳遞路徑,患者使用上副作用較化療低,雖有產生肝功能異常或是視覺障礙等副作用症狀,但臨床上多數病患服用時副作用不明顯。過去幾年,健保給付EGFR為陽性的肺癌患者標靶藥物;但若患者被檢測出EGFR陰性、ALK基因錯位,則常因標靶藥物的醫藥費用負擔過重,讓患者及家屬苦不堪言,今年9月,衛福部終於通過ALK標靶藥物的健保給付,造福ALK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病患。「以往在沒有健保給付的情況下,一個月可能約有20-25萬元左右的花費。」陳醫師強調,標靶藥物治療是一種精準治療方式,通常使用標靶藥物的病患,不需再合併化療,除了能針對基因抑制癌細胞,病患也無需承受化療帶來的痛苦。陳醫師分享,診間之前有一名50多歲確診為ALK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男性病患,飽受肺癌引起的嚴重喘息之苦,長期臥病在床,經診斷判定來日不多,陳醫師心裡想,恐怕沒機會下回診間見,但病患卻自行購買ALK標靶藥物服用,下次回診檢查除發現腫瘤變小之外,病患更比當初判定的存活期延長了一年多的時間。陳醫師強調,當然不是鼓勵病患自行嘗試其他用藥,ALK標靶藥物臨床經驗上,能延長10個月以上的存活期,對於癌細胞的控制,有很好的效果,特別是現行已有健保給付。建議患者在肺癌的治療上,仍需與醫師詳細討論,並積極配合治療,讓癌細胞得到良好的控制。

愛吃燒烤+熬夜 兄妹腸內長數百顆腫瘤

愛吃燒烤+熬夜 兄妹腸內長數百顆腫瘤#腫瘤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忙碌,常結束工作已錯過吃飯時間,為犒賞自己,多數人會以消夜補償;但卻因為隔天需要早起,往往大吃後倒頭就睡,其實這樣對身體有很大的影響。中國一名男子,因生活壓力大、長期熬夜又愛吃燒烤,近日腹瀉、便血,送醫檢查發現,原來在他大腸裡有數百顆腫瘤,且已演變為大腸癌,情況很不樂觀。腫瘤具遺傳性 癌變率百分百日前一名33歲男子因連續幾天腹痛、便血,忍耐幾天後,實在受不了才到醫院檢查,但診斷結果卻令人相當震驚;原來是他腸子裡長出一顆顆外型似葡萄狀的腫瘤,最大直徑有5公分長、有出血現象,且幾乎將腸子完全堵住,才會害他痛不欲生。醫師表示,由於個案罹患的是遺傳性腫瘤,且發生癌變率幾乎是百分百,一開始沒什麼症狀、患者不易察覺,但之後會出現便血、腹瀉等情形,這時候表示情況已相當嚴重,必須切除全部結腸才行,若及早發現、治療,9成以上都可痊癒。由於此腫瘤具家族遺傳性,醫師要求陪同男子看病的妹妹做檢查,結果如醫師所料,在她腸子內也有數百顆大小不一的腫瘤,所幸尚未發生癌變,且順利完成「預防性切除結腸」手術。熬夜、吃油炸物 大腸癌年輕化而因為男子平時作息不正常、又愛吃燒烤等食物,才會加快癌變速度,不過在醫師治療後,情況大有改善;但醫師提醒,目前大腸癌已出現年輕化趨勢,除遺傳外,主要與年輕人愛吃油炸物、燒烤、速食等高脂肪食物,加上生活壓力大、常熬夜、飲食不規律等,都是增加大腸癌風險的原因。對此醫師建議,應減少脂肪食物的攝入,以魚、瘦肉、低脂奶製品取代動物油、植物油;並用蒸煮方式替代油炸食品,且盡量避免醃漬、燒烤等。 

胸部大、穿調整型內衣易得乳癌?10大Q&A必知

胸部大、穿調整型內衣易得乳癌?10大Q&A必知#腫瘤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坊間耳語、傳聞,加上網路搜尋資訊便利,許多有關乳房病症或乳癌錯誤的訊息到處流傳。不實的傳聞增添乳癌防治的困擾,女性朋友道聽塗說也常引起不必要的驚慌,甚至誤導觀念而疏於防範。針對這些似是而非的傳言,我覺得有必要導正,建立女性朋友對乳癌防治的正確觀念。Q1)胸部大或有副乳的人比較容易得乳癌?錯!胸部大小跟罹癌機率無關。但胸部豐滿的女性有腫瘤可能比較不容易以觸診摸到,發現時情況通常已較為嚴重。同樣地,有副乳的女性,並不會增加罹患乳癌的機率,但因為副乳有乳腺,所以要注意定期檢查。Q2)穿調整型內衣會得乳癌?錯!有傳言指出,常穿調整型內衣會壓迫腋下淋巴瘤,進而導致乳癌,這項說法並非正確。穿著太緊的內衣確實可能造成乳房疼痛或磨擦紅腫、破皮,但不會導致乳癌。Q3)家族中有人得過乳癌,我才會得乳癌。我的家族中沒有人罹癌,所以我不用擔心?錯!遺傳只佔乳癌的10~15%。換句話說,85%罹患乳癌的婦女都不是來自有罹患乳癌的家族。所以,即使家族裡沒有人罹患乳癌,每年還是要做一次的乳癌篩檢。Q4)我沒有什麼乳房不適,不需要做乳癌篩檢,自己檢查就好?錯!國人普遍認為「沒有任何不適,就不需要做篩檢」。其實,乳癌篩檢的目的在於「沒有症狀之前就能及早發現,以達及早治療之效」,這樣才能讓癌症對生命的危害降到最低。而自我檢查不容易發現早期乳癌,一旦摸到硬塊,通常都已經是乳癌二期了。因此,女性朋友除了每個月的乳房自我檢查之外,一定還要定期做乳癌篩檢,才能保障自己的健康。Q5)我的乳房有囊腫和鈣化點,以後會變成乳癌嗎?六成以上女性都會有乳房纖維囊腫的經驗,如果確定是乳房囊腫,不會變成乳癌組織。除非是當時診斷錯誤,超音波報告為乳房囊腫的女性,最好繼續追蹤。如果檢查是有微細鈣化,就一定要做進一步檢查或定期追蹤,因為有某些特殊鈣化點仍有20%的機率轉化乳癌。Q6)良性乳房腫瘤不會變成乳癌?錯!少部份良性腫瘤多年之後,還是有若干可能會變成乳癌,跟正常組織的機率是一樣的。Q7)我罹癌至今已超過五年,所以我的乳癌不會復發?錯!乳癌雖然最常見在2~3年之間復發,但是它其實是會在任何時候復發。根據統計,75%的患者在6年內復發,另外25%的患者可能在10年內復發。Q8)如果我的乳房裡面有一個硬塊,那就一定是乳癌?通常摸到的乳房硬塊大部分不是乳癌。它們可能是囊腫、或是良性的纖維囊腫、或是纖維腺瘤。但硬塊也有可能是癌前病變,必須進一步檢查才能確定。總之,摸到乳房有硬塊時,先不要驚慌,進一步接受檢查才是正確的方法。Q9)聽說乳癌多半是不痛的,我的乳房硬塊會痛,所以應該不是乳癌?大部分的乳癌硬(腫)塊是不會痛的,但是痛或不痛並不能斷定是或不是乳癌。也有些婦女認為不會痛的硬塊就不是乳癌,這是錯誤的觀念。痛與乳癌,兩者之間沒有任何關連,只要發現乳房有硬塊都應盡速找醫師做進一步檢查。Q10)我的乳房攝影結果正常,所以我不必擔心會罹患乳癌?乳房攝影能檢出大部分的乳癌,但那只是篩檢的工具而已。每5個乳房硬塊當中就有一個是乳房攝影照不出來的。所以,女性每一年都要找專業醫師做一次乳房檢查。如果發現有硬塊,即使上一次的乳房攝影結果正常,也一定要盡快就醫。(本文摘自/預見/百香果出版)

年輕型乳癌3大特性 易轉移、死亡率較高

年輕型乳癌3大特性 易轉移、死亡率較高#腫瘤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很年輕,不會得乳癌(I am too young to have breast cancer.)?這個想法大錯特錯!長島千惠年僅24歲就因乳癌病逝、歌手林晏如與阿桑因乳癌過世時,分別只有38歲、34歲,香港藝人嚴淑明在34歲時罹患二期乳癌,在台發展有成的日籍藝人楊思敏,也在25歲時診斷出罹患乳癌,先前甚至有17歲的女高中生罹患乳癌…。這些例子都告訴我們,年輕女性也會得乳癌。近年來亞洲女性乳癌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而且患者年齡較歐美更為年輕,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台灣、韓國以及新加坡在內的亞洲各國皆是。2010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台灣乳癌的發生與死亡率僅次於新加坡,在亞洲排名第2。若和美國相較,台灣每15位女性中有1位罹患終生可能罹患乳癌,雖不若美國8位女性中,就有1位罹患乳癌來得高,但特別要注意的是,台灣乳癌好發年齡在45~55歲之間,相較於歐美的55~65歲,台灣乳癌患者的年齡層比歐美年輕了10歲。此外,和信醫院的研究報告指出,1990年4月~1997年12月,在該院治療的811位乳癌病人中,63%的病人在停經前診斷出罹患乳癌;早發性乳癌(年齡小於4540歲)病人則佔所有病人的29%;台大醫院的統計資料則顯示,台灣35歲以下的乳癌患者比例是9.2%,比美國高出4.5倍。也就是說,在女性停經後罹患乳癌的機率,美國高於台灣(美國約60%、台灣約30%);停經前的罹患率,台灣高於美國,這些數據都顯示,乳癌在台灣女性群體中正出現年輕化趨勢。如果以年齡來區隔,醫學界普遍將早發性乳癌(年齡小於40歲)分為「年輕型乳癌(Young Breast Cancer)」與「極年輕型乳癌(Very Young Breast Cancer)」。歐美定義40歲以下得病屬年輕乳癌,35歲以下則稱為極年輕型乳癌;韓國的乳癌基金會(Korean Breast Cancer Foundation),把35歲以下就定義為年輕型乳癌,而台灣,大致也以35歲以下認為是年輕型乳癌。歐美研究發現,年輕型乳癌具有以下幾種特性:1)年齡較輕的乳癌,具有較大的比例是比較不好的腫瘤細胞類型。2)腫瘤細胞較具有增生的能力,較為活躍。3)半數以上的年輕型乳癌其腫瘤較多為荷爾蒙接受體陰性(荷爾蒙受體指的是:ER雌激素受體、PR黃體素受體。ER與PR是乳房腺體中的兩種激素,存在於正常的乳腺細胞中。如果罹患乳癌,這兩種受體都會受損而失去局部或全部功能),這也代表其預後(指治療後患者的康復和恢復情況)較不佳。特別是35歲以下的極年輕乳癌,其乳癌細胞惡性度高,分化不良,預後不佳,容易復發,如長島千惠就是典型的例子。雖接受乳房全切除加上化療與放射線治療,依然遠處轉移。其實,乳癌本身不會導致死亡,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轉移至肺部、肝臟等器官,長島千惠最後就是因為轉移到肺部,導致肋膜積水、呼吸衰竭而死亡。臨床觀察到,年輕女性通常不自覺乳癌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多抱著「應該不會是我」的忽視心態,即使被告知罹患乳癌,也因為年輕乳癌較少見,周邊缺乏可以諮詢或商談的對象,又害怕上醫院檢查、治療。因此,往往錯失黃金治療時機。殊不知,年輕女性罹患乳癌的死亡率往往較年長女性來得高,因為愈年輕癌細胞愈活躍,新增的血管愈旺盛,愈容易轉移。(本文摘自/預見/百香果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