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美容

檳榔西施的「背」後

檳榔西施的「背」後#皮膚‧美容

雅典奧運跆拳金牌得主陳詩欣年少曾做過檳榔西施的經歷,為這位來自台灣而奪金的選手增添了神秘色彩。姑且不論檳榔櫥窗背後的社會價值觀及道德評判標準,但對於身體保護方面,有一半以上的檳榔西施是因為工作需要而穿著暴露,也為了爭取高業績必須穿著更清涼,如此長久工作下來,不知不覺地增加了她們被紫外線傷害的程度;透過現代的皮膚醫學美容科技,這些問題都是可以改善。但他們逝去的青春呢?如果台灣是我們的母親,那這些正處於花樣年華的「台灣女兒」,是不是要更疼惜她們?「我們可不可以果酸換膚讓背部變白?」小如跟小妤(化名)是同條馬路上,不同檳榔攤的小姐,經過今年夏季的熱烤後,忍了一「夏」因紫外線造成的臉部、背部和手臂皮膚問題,趁著秋天即將來到,來門診想一併處理皮膚的問題。關於她們臉部的青春痘及痘疤的部分,粉刺和粉刺發炎所產生的丘疹是許多女生的最大天敵,夏天因為氣溫升高,皮脂的分泌量就會增加;皮脂一旦大量增加,粉刺的形成就會跟著快速而難以控制,尤其櫥窗內的日曬及濕度過高會加重青春痘的病情。視程度可開一些如外用A酸、杜鵑花酸等治療粉刺的藥膏,或一些適當濃度的家用果酸凝膠或是乳液塗抹;如此幾個月下來應該都會有不錯的效果,且對之前紅紅黑黑的痘疤也會有所幫助。而對於一些程度較嚴重的患者,可能會輔以適當的口服藥物或是果酸換膚。紫外線除了會造成曬紅及曬黑的急性傷害外,還會慢慢的讓皮膚產生皺紋、黑斑等老化現象,而許多皮膚癌更是慢慢累積紫外線傷害的最終產物。小如跟小妤比同年紀的其他女性,因工作關係,日積月累下來,背負了更多紫外線的傷害。她們都知道要把防曬品擦在臉上和手臂,但卻忽略了背部,也忘了要三到四個小時補充一下防曬。所以在他們兩個的背部看到了米粒大小的褐色曬斑形成,整個陽光曝曬處的皮膚呈現較黑的膚色。一般美背分兩階段,先治療背部常見的皮膚疾病,如汗斑、細菌性毛囊炎、芽孢菌毛囊炎、玫瑰糠疹或毛囊角化症等,再處理疤痕及紫外線傷害的部分,至於她們詢問的果酸換膚可以去除她們背部過厚的角質,加速皮膚更新,也有淡化黑斑及毛囊發炎後疤痕的作用,另外可以配合三合一藥膏、趜酸、家用高濃度果酸,雷射及維他命C超音波美白導入進行美背。當然嚴格的防曬是最重要的,生活作息正常及多吃蔬菜水果也都有幫助。皮膚科醫師只能幫她們減少「背」後有形的紫外線傷害,至於她們背後無形的問題可能要留待政府與社會學家多費心幫忙了。

解除「月球表面」的痛苦魔咒

解除「月球表面」的痛苦魔咒#皮膚‧美容

淨膚雷射 + 魔顏雷射 = 毛孔縮小淨膚術凹凸不平的月球表面,想化妝,會不貼妝;不想化妝,又覺得毛孔好明顯,怎麼辦?有救嗎?淨膚雷射 + 魔顏雷射的「毛孔縮小淨膚術」,可以化解「月球表面」這個惱人的魔咒。淨膚雷射和魔顏雷射,是新一代的銣雅各雷射和鉺雅各雷射,都是很溫和的雷射光波,術後沒有傷口、不會結痂。淨膚雷射能淡化黑色素,增加肌膚的白皙度;魔顏雷射可以有效處理角質過厚、毛孔粗大的問題,兩者合而為一,就是對抗「月球表面」的最大利器了。療程:Step1:雷射治療利用淨膚雷射和魔顏雷射治療患部,在術後的一、二天內,肌膚會像被太陽曬過的感覺,紅紅的,但是沒有傷口,也不會疼痛,之後會有少許脫皮的現象。Step2:低頻超音波導出和導入二星期後,皮膚表面會有粉刺及脂肪酸會浮出表面,借助低頻超音波的功能,將老死的角質及污垢先行導出,之後再導入有效的成份,滋潤肌膚。Step3:術後照顧含有二氧化鋅和氧化鋅的礦物質粉,具有絕佳的抗菌、保護和遮暇的作用,能有效保護術後肌膚,在肌膚上形成一層保護層,如同讓臉上皮膚穿了一件透明的衣膚,讓潔淨後的肌膚不受外在環境影響,並能有防曬的作用。Step4:居家護理護理工作做得好,可以延續術後的效果。在日常生活當中,除了做好保濕和防曬的保養工作之外,也一定要使用含有果酸或A醇的產品來保養肌膚,因為「月球表面」,或是毛孔粗大的肌膚,多是因角化不健全所產生的問題肌膚,也可說是一種特殊體質,整個雷射療程可以幫助患者解決問題,並無法改變體質,但是只要護理工作做得好,肌膚凹凸不平或是毛孔粗大的問題,就不容易再復發了。 小叮嚀:經新一代雷射治療後,只要做好保濕防曬工作,還是可以正常上班,作息完全不受影響。

海綿狀血管瘤

海綿狀血管瘤#皮膚‧美容

【文章出處】DrSkin  www.drskin.com.tw上海綿狀血管瘤是一種靜脈性脈管畸型,並非真正血管瘤。臨床表現常以多發皮下或真皮藍紫色可壓扁性囊腫表現,表面可以有燄色母斑,並可能合併腸道及其他臟器血管瘤,如Blue rubber-bleb nevus;或伴有內生軟骨瘤(enchondroma),如Maffuci 氏徵候群,多數病灶自幼即有,數目隨年齡漸增。病理所見在真皮下部及皮下組嬂內,可見大型擴張之血管,部分管壁為厚壁,可能含有平滑肌,管腔內可見紅血球。海綿狀血管瘤的治療以外科切除可改善外觀,但仍需長期追蹤其內臟及骨骼病變。                      (本文作者為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蔡呈芳)

垂疣

垂疣#皮膚‧美容

【文章出處】DrSkin www.drskin.com.tw垂疣俗稱「零星肉」、「肉幼仔」,是一種無害的良性增生,易發在皮膚鬆垂處,如眼皮、腋下、脖子,及鼠蹊部,一般並無症狀,但有時會因本身扭轉而缺血壞死,或被項鍊戳入而產生出血、疼痛現象。垂疣外形可分三種,顏色由膚色到褐色。最常見的是二至三公釐小型多發絲狀突起、其次是息肉狀小球形柔軟突出,表面成皺折狀,如乾扁的小型葡萄乾;另一種則是較大型球狀肉色、富彈性的突出。一般垂疣並不易誤疹,但絲狀垂疣與絲狀病毒疣外觀上常不易區分。一般而言,病毒疣在病灶尖端常有較明顯角質化,仔細觀察還可見到末梢分叉;另外較大型之垂疣也可以是一種胎記,稱為表淺性脂肪母斑或肪脂性纖維瘤。垂疣可視為一種纖維性或真皮增生性老化,此外腦下腺功能亢進、糖尿病患及孕婦,都較易出現垂疣,統計上也容易有動脈硬化。至於大型的肉色垂疣,也可以是一種胎記,一般發生於大腿及臀部。皺折部位的垂疣與病毒疣的關係密切,有相當高比例經基因檢測可以發現與菜花相同的人類乳突狀病毒。垂疣治療一般是以美觀為目的,任何型式的破壞均可利用,如電燒、冷凍、雷射或化學燒灼均可;不怕痛者,甚至可在局部消毒後直接以剪刀或刀片去除,當然如果是較大型病灶,還是需要麻醉後切除。                   (摘自從生活中照顧皮膚 台視文化 蔡呈芳著)

神經纖維瘤

神經纖維瘤#皮膚‧美容

 【文章出處】DrSkin www.drskin.com.tw神經纖維瘤是由末梢神經各組成份增生所形成的良性腫瘤。臨床表現上可單獨存在或為von Recklinghausen氏病的一部分,此時會呈多發並伴其他多樣表現。神經纖維瘤腫瘤本身柔軟呈膚色,表面平滑,可觸壓可呈現鈕釦洞樣的皮膚缺損。單發神經纖維瘤多於成人出現,多發者自小兒期逐漸出現,數目甚至可達數百以上,大小自數毫米至數公分不等。病灶有時延神經生長延伸成索狀,尤見於三叉神經或上頸部神經,稱為叢狀神經纖維瘤(Plexiform neurofibroma),甚或瀰漫形成伴皮下組織增生,而形成懸垂性贅生物,宛若象皮症。神經纖維瘤的發生率約為1 / 3000,目前醫學上分為8種,分別是 type 1 (NF1) (佔85 %)type 2 (NF2) (佔10 %)NF3:  I + IINF4: 不符合 I & II (變異型)NF5: 分節性咖啡牛奶斑 (caf-au-lait macules)或是神經纖維瘤, 可以同時在一  神經節或不同神經節出現 NF6: 只有咖啡牛奶斑NF7: 遲發性( > 20 y/o), 只有神經纖維瘤NF8: 其他神經纖維瘤在病理下神經纖維瘤由神經鞘細胞,神經束膜(perineural)及神經內衣(endoneurial)纖維母細胞混合增生,夾雜殘存神經纖維而形成。除叢狀神經纖維瘤及部份深部神經纖維瘤,其他神經纖維瘤皆不具被膜,組織所見以纖細波浪狀疏鬆排列之膠原纖維為主,細胞核呈卵圓形或紡錘形。常伴黏液樣變性,並有肥大細胞浸潤其中,多發病例偶而有惡性化之可能。關於神經纖維瘤的治療,依據嚴重度而有不同處理。單一病灶外科切除即可,但多發病灶要完全切除並不可能,除非懷疑惡性化或為美容目的才予切除。口服肥大細胞安定劑對神經纖維瘤伴隨的發癢,有時可改善。第一型神經纖維瘤病最為嚴重,可能由原本良性瘤變為惡性化可能,但也可能一出現就是惡性。如發於腦部可能形成水腦症,在周圍神經內則引起神經痛。另外也可能出現脊椎側彎、高血壓及腎上腺瘤。第一型神經纖維瘤病約有半數是遺傳而來          (本文作者為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蔡呈芳)

扁平苔蘚

扁平苔蘚#皮膚‧美容

【文章出處】DrSkin www.drskin.com.tw苔蘚(lichen)一詞是指如苔蘚植物般,以相似大小,分散或聚集排列的丘疹所形成的皮膚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扁平苔蘚。除了臨床相似性以外,典型的苔蘚樣皮疹在病理下,在表皮真皮交界處變化,即基底細胞下有帶狀單核細胞浸潤。苔蘚樣的皮疹除扁平苔蘚、藥物性疹外,還包括光澤苔蘚、線狀苔蘚、良性苔蘚樣角化(benign lichenoid keratosis)及移植對應宿主反應(GVHR)等疾病。另外有時使用苔蘚樣皮疹的診斷時,只有在臨床上有相似大小的丘疹,不一定要有病理下的特徵。扁平苔蘚是一種侵犯皮膚或黏膜,包括生殖器、口腔的發炎症性皮膚病,也可能會侵犯毛髮及指甲,而引起掉髮或指甲變形。典型的皮疹為多角形、頂部平坦、具光澤的紅色到紫紅色丘疹,口腔等黏膜處則多為網狀白斑。發生率約1﹪。多見於30-60歲之間,女性多於男性。扁平苔蘚的病因不明。現認為可能是對表皮的抗原產生不正常的延遲性過敏反應,除了與部分自體免疫病,如紅斑性狼瘡、類天皰瘡可能合併出現外,有的病例和慢性活動性病毒性肝炎、潰瘍性大腸炎、圓禿、白斑、皮肌炎、硬皮症、萎縮性苔癬、胸腺癌、重症肌無力、丙種球蛋白低下、淋巴腺腫或原發性膽管性肝硬化有關,口腔的病例部分則與人類乳突病毒相關,另外也有些皮膚案例與日曬有關。但絕大多數患者並無明顯的其他身體異常出現。扁平苔蘚的症狀極具臨床特色,具光澤的多角形扁平丘疹,表面有白色如瓜絡的網狀細紋(稱Wickham氏紋),是扁平苔蘚獨特的變化。病灶因為發炎又有色素沉澱而紅中帶紫,大小從數mm到1cm,好群聚發於手腕屈側、足踝伸側、前臂、腰部及龜頭。有時呈現線型排列,也可侵犯全身。在即興發作期,會有同型化現象,也就是正常皮膚經搔捉後會有新的病灶產生。有的病灶因中央消退而呈環形,特別好發於陰莖。侵犯掌蹠的病灶則呈現角質化增生,常被誤為雞眼、病毒疣。典型的扁平苔蘚伴隨明顯癢感。黏膜的扁平苔蘚更為常見,皮膚扁平苔蘚約有30-70﹪有黏膜病灶,也有無皮疹而只有黏膜變化者。口腔內好發於口頰黏膜及舌部,以網狀白斑最常見,特別是在頰黏膜最為顯著,也可產生糜爛或潰瘍的情形,此時病灶會有痛感。侵犯頭皮則會造成永久性結痂性禿髮,不一定會同時有皮膚徵狀,有些則合併有指甲變化。扁平苔蘚有多種變異亞型,較不易診斷,其中常見者如:肥厚性扁平苔蘚(Hypertrophic lichen planus)肥厚性病灶、表面粗糙,好發於小腿,呈現塊狀或結節性癢疹,常有強烈癢感,病程極長,可持續多年,消退後會留下明顯色素沈澱。毛孔性扁平苔蘚(Follicular LP;Lichen planopilaris)在禿髮處周圍出現針孔大小的毛孔性角化丘疹,可能會同時有皮膚病灶,不易診斷。日光性扁平苔蘚(Actinic LP;LP subtropicus)好發於中東及東亞的年輕人,日光曝曬部位,有時表現如同黑斑。色素性扁平苔蘚(Pigmented LP;LP subtropicus)好發於有色人種,不會有明顯發癢現象。有些學者認為與灰色皮膚病(Ashy dermatosis)相同。潰瘍性扁平苔蘚 ( Ulcerative LP)以足部疼痛性慢性潰瘍來表現,可造成行走困難、趾部沾黏及趾甲脫落。其他少見的扁平苔蘚病灶還包括萎縮性扁平苔蘚、水泡性扁平苔蘚、點滴狀扁平苔蘚等類別。扁平苔蘚少數病灶可在數週後自行消退,但只有50%個案在9個月內痊癒,85%個案則在18個月內痊癒,超過2年仍未好者則有7%。小腿錢前的肥厚性扁平苔蘚及口內病灶病程較長,可能持續數年,少數患者有癌化的病例。因此扁平苔蘚的治療與否及治療方式,需依照個別需要而定。扁平苔蘚目前並無特定的治療方式,多只是對症治療。皮質類固醇是最常用方式,局部的病灶採外用加上密封療法或施行病灶內射,廣泛性病灶則用口服治療,一般需6週,之後減藥。口服抗黴菌藥Griseofulvin,口服維生素A酸,光化學療法PUVA或口服免疫抗排斥劑cyclosporine都有人使用,其中以口服維生素A酸研究最為可信。黏膜病灶可使用含類固醇的口內膏或新的非類固醇藥膏protopic(普特皮)。口腔糜爛病灶以口服levamisole也有幫助可降低腫瘤壞死因子含量。                   (本文作者為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蔡呈芳)

海綿狀血管瘤

海綿狀血管瘤#皮膚‧美容

【文章出處】DrSkin  www.drskin.com.tw 定義上海綿狀血管瘤是一種靜脈性脈管畸型,並非真正血管瘤。臨床表現常以多發皮下或真皮藍紫色可壓扁性囊腫表現,表面可以有燄色母斑,並可能合併腸道及其他臟器血管瘤,如Blue rubber-bleb nevus;或伴有內生軟骨瘤(enchondroma),如Maffuci 氏徵候群,多數病灶自幼即有,數目隨年齡漸增。病理所見在真皮下部及皮下組嬂內,可見大型擴張之血管,部分管壁為厚壁,可能含有平滑肌,管腔內可見紅血球。海綿狀血管瘤的治療以外科切除可改善外觀,但仍需長期追蹤其內臟及骨骼病變。                        (本文作者為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蔡呈芳)

淋巴管瘤

淋巴管瘤#皮膚‧美容

【文章出處】DrSkin www.drskin.com.tw淋巴管瘤是指由淋巴管而來之脈管畸型。臨床表現依侵犯之淋巴管深淺,大小之不同,可以由單一膚色皮下結節,群聚透明水泡,彷彿青蛙蛋(如限界性淋巴管瘤Lymphangioma circumscriptum)或呈深層囊腫(囊狀水瘤Cystic hygroma)。淋巴管瘤一般自出生或幼年即有,好發於腋下、脖子、會陰、肩部及四肢近端,此外舌頭也為好發部位。有時透明水泡內,偶見血泡形成,可能引發繼發性細菌感染。淋巴管瘤病理可見擴大的管腔存在於真皮乃至皮下,與血管畸型有時區分不易,但可以內含淋巴液,偶見周圍淋巴球浸潤作鑑別。淋巴管瘤的治療不易,切除後極易復發。                (本文作者為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蔡呈芳)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