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生是多年腎病蛋白尿的患者,還沒50歲但是外表看起來像是60多歲,臉色黯沉略帶浮腫、還有一些這個年紀少見的痘痘。
張先生是多年腎病蛋白尿的患者,還沒50歲但是外表看起來像是60多歲,臉色黯沉略帶浮腫、還有一些這個年紀少見的痘痘。
隨著糖尿病盛行率越來越高,共病問題如高血壓、高血脂、腎臟病也受到關注。糖尿病治療除控制血糖以外,預防併發症也是重要課題,尤其是一般人較容易忽視的「蛋白尿」,更是檢視是否導致腎功能病變的重要指標。 博新小兒科家庭醫學科診所許惠春院長門診一位看糖尿病十年的阿姨,數值一直都控制很好,前陣子突然發現有嚴重的蛋白尿,仔細問才知道幾個月前因為身體痠痛,逕自服用了來路不明的藥品或保健食品。這類產品通常都有止痛藥成分,對腎臟有相當大的影響。 糖尿病轉腎病變4成有蛋白尿 「糖尿病患發生腎臟病變機率高達近4成,在一般糖友的例行尿液檢查當中,更發現有近4成有蛋白尿。」 許惠春醫師說明,這位阿姨已經是十年的老病人,幸好因遵照醫囑都有準時回診,馬上發現蛋白尿的變化,也即時介入治療,讓腎絲球過濾率沒有快速惡化,透過三個月持續調理,現已恢復正常值。 許惠春醫師指出,提早診斷糖尿病患的腎病變,早期預防偵測糖友的蛋白尿是一個重要的先期指標,如果糖友發現尿液開始變得泡泡比較多、持續很久,或者是變得尿液濃稠、體力變差,都要有所警覺。 腎絲球過濾率正常數值為100~120 ml/min/1.73m2,當腎絲球過濾率小於10 ml/min/1.73m2就要洗腎。如果發生蛋白尿,加上腎絲球過濾率降低至60 ml/min/1.73m2以下,就代表腎功能已經剩下原來功能的1/2。 傳統上腎功能檢視會以肌酸酐、尿素氮指數來評斷,但當這些數值出現問題,通常腎功能已損害一半,因此蛋白尿的檢查相當重要。「如果糖尿病患者忽略蛋白尿導致腎功能下降,日後心血管病變機率會提升6~7倍,洗腎機率增加10倍,心衰竭機率也增加2倍,甚至壽命會減少6~10年。」 基層診所讓糖友提早預防共病危機 許惠春醫師指出,「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近年針對病患做的共病研究發現:有84.3%糖友合併高血脂、65.7%合併高血壓,而一般病友幾乎沒有共病的風險警覺。 基層糖尿病協會為此推出「及時篩 腎心安」計畫,希望以方便性、連續性、完整性、協調性的基層診所特性,透過醫師、衛教師、營養師共同協助,除了為糖尿病患進行長期照護,更透過飲食等衛教協助從生活調整,並控制好血糖、血脂、血壓及必要時的轉診檢查,以照顧糖友的生活。 許惠春醫師強調,糖友的飲食方針要有正確觀念,這是一種健康飲食,並非限制什麼都不能吃。只要理解食物營養、如何替換,平時定食定量、營養均衡的方針都與常人無異。 一般討論的「低蛋白飲食」,許惠春醫師也提醒,這是到腎功能衰竭的第四期之後的病友才需要特別限制。「9成糖友都還不需要到這樣的嚴格條件,選擇優質的蛋白質與正確攝取量才是重點。」 治療糖尿病,最重要也是保護其他臟器病變,許惠春醫師強調,希望透過基層診所更深入糖友的疾病照護,除了提醒定期抽血、驗尿,只要有其他長期治療的慢性病不管是否用藥,更要每年定期檢查蛋白尿,及早介入才能預防腎臟病變、回歸正常生活。 糖友有以下症狀應及早就醫檢查是否腎功能病變: 腎絲球過濾率低於90 ml/min/1.73m2 蛋白尿 泡泡尿 尿液濃稠 體力變差 動一下就喘 下肢水腫 民眾若想進一步了解更多糖尿病照護資訊,也可以透過搜尋「保腎護心卓越機構」,或是直接輸入網址(https://actonmrf.com/),了解住家附近有哪些專業的基層診所,進行專業的諮詢與就醫。
台灣人越來越長壽,但洗腎人口卻逐年增加,人類器官隨著年紀老化雖不可逆,但郭綜合醫院腎臟內科醫師姜林文祺提醒,罹患慢性腎臟病會加快惡化的進程,避免成為熟齡生活的痛苦負擔,高危險族群例如三高與家族有腎臟病史的人,最好能夠盡早監測照護,減緩惡化速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位糖尿病齡20年的74歲陳大姐,因擔心用藥容易上癮或傷腎,長年未良好控制,過往飯後血糖幾乎都是高於200mg/dL,糖化血色素部分往常更是達9~10%(數值高於6.5%即為糖尿病)。至陳宏麟診所就診時發現腎臟已出現病變,腎絲球過濾率(eGFR)已剩30 mL/min/1.73 m2,若未即時介入,恐於2~3年內步入洗腎。雖已過早期黃金診療期,但經過醫護團隊加強其病識感的提升及破除患者迷思後,開始積極接受醫護人員團隊的建議按時服藥,腎臟功能及血糖控制都逐漸進步,拾回腎力人生。 糖友降血糖 更要及早預防腎臟病變 陳宏麟診所院長陳宏麟表示,這位大姐是相當棘手的案例,患者一來到門診就發現糖尿病問題嚴重,腎臟也已經面臨病變。陳宏麟說明,之前來診所前不僅已出現蛋白尿,血糖也已需每天打兩劑胰島素才得以控制,已過了早期診療的黃金期。 儘管女兒也是從事醫療相關領域,但由於老人家自己住在鄉下,很難隨時叮囑。詢問過往醫療經驗,由於患者缺乏病識感的情況下,認為打針會上癮或者是吃太多藥對腎臟不好,有時連胰島素都沒有按照醫囑來進行施打,甚至有段時間還相信民俗療法自行抓中藥吃,因此病情一直沒有改善。 陳宏麟強調,腎絲球過濾代表著清除廢物的能力,腎絲球過濾率衰退到30 mL/min/1.73 m2表示腎功能已相當不好。如果仍然控制不良,腎功能可能每年以5~10 mL/min/1.73 m2的下降速度惡化,不出2、3年時間恐需洗腎。 由於個案已經面臨大小血管的病變,因此陳宏麟在治療策略上除以降血糖,血壓,血脂等等風險因子為目標外,更要同時考量保護腎臟及其他器官,以及連帶可能產生的大血管病變所導致更多併發症的危機。 遵從醫囑 搭配新藥 健康腎力新生活 所幸這位病患在來到保腎護心卓越機構認證的陳宏麟診所後,透過團隊專業的心腎風險資訊提供及積極衛教之下,鼓舞患者開始重視自我風險管理,於治療三年後,搭配糖尿病口服新藥控制並按時服藥之下,腎絲球過濾率已經進步,維持50~60 mL/min/1.73 m2,胰島素也調節至一天只要打一次,精神狀態因為血糖穩定而變好,人也變得更開朗。陳宏麟表示,為方便讓更多民眾取得衛教資訊,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也特別架設「糖尿病保腎護心卓越機構-快找你的控糖好厝邊」線上衛教網站 (https://actonmrf.com/ ),除了能快速了解更多糖尿病相關風險預防知識,若有相關醫療需求,民眾也可於網站查詢最鄰近的認證機構診所諮詢。 很多糖尿病患者的迷思,認為吃藥或者打針對腎臟不好,但中斷醫療只會加速惡化,建議與醫生進一步討論個人的治療期待與腎臟保健目標,決定適切的治療計畫。陳宏麟提醒,除了要遵照醫囑,同時也要根據個人狀況聽從營養師建議做飲食調整與改善,才能讓身體變得更健康。 糖尿病患1/3都有心血管疾病,甚至有一半患者是因為心血管併發症而離世,而腎臟不好也會連帶影響心臟功能,故共病照護是很重要的環節。陳宏麟表示,目前糖尿病新藥已經可以能夠保護腎臟、心臟,不僅減少腎臟壓力、發炎、延緩腎功能惡化,也能降低26%心臟衰竭機率,新藥甚至可以排糖,提早使用對於糖胖症(糖尿病與肥胖共病)的治療有穩定體重的效益。 經過這次認真進行治療,陳宏麟發現這位大姐不僅都準時回診,也懂得透過生活習慣的調整乖乖服藥。陳宏麟鼓勵患者,不要因為不了解病情而抗拒治療,只要找對方法配合醫囑,糖尿病也能夠維持生活品質、找回健康 更多基層診所與衛教資訊: 糖尿病保腎護心卓越機構-快找你的控糖好厝邊 https://actonmrf.com/ 關鍵字: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糖尿病、腎病變、腎功能、蛋白尿、洗腎、診所、糖尿病保腎護心卓越機構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位退休近70歲罹患糖尿病的婦人,血糖長期控制不佳又伴隨蛋白尿狀況,平常並未特別控制飲食,故體重始終居高不下,一直都未察覺疾病惡化。醫師嚴正指示必須控制蛋白尿,不然疾病很難改善。在營養師教育跟病友互相鼓勵之下,漸漸開始主動遵照醫囑服藥,也進行飲食調整,減少垃圾食物攝取。目前身體狀況已大有改善,體重也控制下來。4成糖友不知已有蛋白尿 腎功能恐已悄悄惡化曾競鋒診所院長曾競鋒醫師表示,蛋白尿是糖尿病腎病變發生最常見的首要徵兆,但一旦偵測到蛋白尿時,多半表示腎臟已受損到一定程度。如果輕忽而未及時介入照護,未來可能更加速腎功能衰退,甚至惡化到必須洗腎,更提高了腦中風、心臟病風險,這幾乎成為腎病變的三部曲。根據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TACD)於2019年「及時篩、腎心安」計畫調查顯示,台灣在基層診所的糖尿病患者有近7成合併高血壓,超過4成有慢性腎臟病,甚至超過8成合併高血脂症。面對這樣的狀況,協會也延續推動「及時篩、腎心安」2.0計畫,鼓勵積極介入糖友的治療流程,改善糖友的照護。曾競鋒醫師說明,2020年「及時篩、腎心安」2.0計畫擴大普查5萬位糖友中,發現高達4成的糖友對蛋白尿沒有正確認知,亦不清楚蛋白尿的出現代表腎臟功能已處於持續惡化狀態。有鑑於此,協會今年(2021年)加以透過「及時篩、腎心安」3.0計畫,改善糖友的腎臟保護觀念並積極提升糖尿病腎病變照護品質。推動過程中發現,參與的基層診所不論從掛號櫃台、診間醫師、營養師等,紛紛投入與病患溝通糖尿病腎病變發生風險因子,及偵測蛋白尿重要性的相關衛教。透過有效溝通,不僅加深了醫病關係,也更強化病患遵從度。此外,為了方便讓更多民眾取得衛教資訊,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也特別架設「糖尿病保腎護心卓越機構-快找你的控糖好厝邊」線上衛教網站 (https://actonmrf.com/ ),除了能快速了解更多糖尿病相關風險預防知識,若有相關醫療需求,民眾也可於網站查詢最鄰近的診所諮詢。遵照醫療團隊指示 穩定服藥遠離洗腎目前糖尿病的治療觀念在基本血糖目標的控制監測以外,腎臟、心臟保護也是治療關鍵重點。除了糖尿病,國人常見的高血壓問題也是導致腎臟及心臟病變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臨床資料,糖尿病合併高血壓,會增加2倍以上的心衰竭風險,如果糖尿病合併蛋白尿,造成腎臟惡化風險更會上升至3倍以上。除了控制好三高有助於改善蛋白尿以避免腎臟提早惡化以外,若能於初期及早察覺蛋白尿發生並遵循醫師治療,將更有機會改善甚至逆轉蛋白尿發生。糖尿病通常給藥的種類相當多,過往有些年長者甚至會自行斷藥,造成治療中斷而使病情惡化或引發心腎併發症。曾競鋒醫師建議,基層診所的醫療團隊要與糖友或家人多點溝通,提醒他們可配合使用保護腎臟、治療蛋白尿的藥物,也讓病患更安心用藥。如近年有許多新型口服治療藥物發現減少腎臟、心臟壓力,可兼顧良好心臟及腎臟保護,對於糖尿病患者和照護家屬來說是一大福音。最後曾競鋒醫師提醒,糖尿病患者需定期固定追蹤自身蛋白尿狀況,按時回診持續謹遵醫囑勿自行停藥,才能常保「腎力」人生。關鍵字: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糖尿病、腎病變、腎功能、蛋白尿、洗腎、診所、糖尿病保腎護心卓越機構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對中年夫妻來看診,太太焦急地說,「我先生一直有水腫、蛋白尿,雖然在腎臟科看診,但是卻不斷反覆發作,真不知道該怎麼辦?」她拿出檢驗報告來給我,繼續說,「看了兩家大醫院,用藥也都差不多,類固醇、免疫抑制劑、利尿劑。」看了報告,是腎病症候群,患者臉色暗、雙腳水腫,舌胖大有齒痕、舌苔白、邊無苔微紅、脈象沉緊,都是長期使用類固醇的中醫臨床表現。腎絲球過濾率從90掉到53丈夫表示,已經吃類固醇多年,但一直有蛋白尿、水腫、高血脂,這兩年血壓也偏高,腎功能也慢慢變差,腎絲球過濾率從一開始的90幾,發病這六年來掉到最近的53,我想再這樣下去,不知道會怎樣?」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腎病症候群是一種臨床症候群,因腎絲球不明原因的損傷,造成白蛋白不正常流失,會出現大量蛋白尿、水腫、高膽固醇、血液中白蛋白低下等情形。腎病症候群的治療,因為常找不到確切原因,基本上都是以症狀治療來處理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水腫、高膽固醇血症,另外會依照臨床症狀及切片的類型來區分為非免疫抑制治療、免疫抑制治療。腎上腺皮質素(類固醇),是常見的第一線用藥,若對類固醇反應不佳者,常會併用免疫抑制劑。如果反應還是不好時,則會考慮使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之脈衝療法。中醫方面,腎病症候群的臨床症狀,與中醫典籍《內經》中的「風水」、「腎風」及《金匱要略》的「水氣」症狀相類似。在《內經.素問.水熱穴論》中提到:「勇而勞甚,則腎汗出,腎汗出逢于風,內不得入于臟腑,外不得越於皮膚,客於玄府,行於皮理,傳為胕腫,本之于腎,名曰風水。」則清楚描寫了發病病機。而腎病症候群的代表症狀「蛋白尿」,在中醫來說是「水穀精微」流失,是與肺脾腎三個臟器相關。在《內經‧素問‧經脈別論篇》提到「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在中醫的病理生理學上,脾氣散精,灌注一身,脾虛則不能運化水穀精微、上輸於肺而布運全身,水穀精微反與濕濁混雜,從小便而瀉,這就是我們驗到的蛋白尿來源。而腎主藏精,腎氣不固,氣化蒸騰作用減弱,會導致精氣下瀉,水穀精微出於小便而為蛋白尿。不必刻意利尿、抑制免疫 讓身體功能重上軌道中醫治療腎病症候群,是從根本治療,是利用中醫特有的體質調理,調理肺氣、脾氣、腎氣的臟氣,讓「水穀精微」的運作恢復正常,不必刻意利尿、抑制免疫,就可以身體的功能重新上軌道。透過益氣固表、宣肺利水,溫補脾腎、通利水濕,滋補肝腎、清熱利濕,行氣利水、化痰除濕,活血利水、化瘀除濕等方法,不但可以重新調整全身水分代謝,把水分送去該送的地方,恢復腎臟的白蛋白過濾及回收的平衡,另外也可以穩定體內的免疫系統,不再胡亂破壞,真正達到腎絲球功能的穩定,也可以避免無窮無盡的復發。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先生回診時很高興地說,「蔡醫師,腎臟科醫師說我的情形很穩定了,已經把西藥都停用了,現在只要定期追蹤就可以了!」 (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中年男性來看診,雖然西裝筆挺卻臉色黯沉,他8、9年前體檢發現蛋白尿,因沒有其他問題,所以只需持續追蹤。但去年體檢不僅有蛋白尿,腎功能也變差很多,有腎絲球腎炎,腎絲球過濾率是48;到了上星期抽血檢查,腎絲球過濾率只剩29,他不解怎麼會掉那麼快,而且之前醫師說是無症狀蛋白尿,只要追蹤就好,怎麼會突然腎功能惡化?無症狀蛋白尿是什麼呢?我們每天排出的尿蛋白濃度大約介於40~80ml間,一般定義150ml為正常值上限。如果每天尿蛋白如果超過3.5g,就會被歸類為腎病症候群的患者。如果每天排出尿蛋白濃度大於150mg、小於3.5g,則患者可能並無症狀,也就是沒有水腫現象,這種情形就稱為無症狀蛋白尿。無症狀的蛋白尿分為暫時性無症狀的蛋白尿及持續性無症狀的蛋白尿,暫時性無症狀的蛋白尿大多不是疾病所造成,例如發燒、運動、情緒壓力、血壓暫時升高或站立過久,當狀況解除後會恢復正常;而持續性無症狀的蛋白尿,不同時間連續三次的檢驗,都有蛋白質,這種情形大部份都是腎臟疾病所造成的,就要進一步檢查,例如急性腎絲球腎炎、慢性腎絲球腎炎、糖尿病腎病變、高血壓腎病變、尿酸腎病變、感染、毒品、藥物、重金屬、紅斑性狼瘡、硬皮病等。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蛋白尿可歸於中醫的「精氣下泄」、「虛勞」等範疇。在中醫來說,「蛋白尿」就是「水穀精微」流失,是與肺脾腎三個臟器相關。在中醫的病理生理學上,脾氣散精,灌注一身,脾虛則不能運化水穀精微、上輸於肺而布運全身,水穀精微反與濕濁混雜,從小便而瀉,這就是我們驗到的蛋白尿來源。而腎主藏精,腎氣不固,氣化蒸騰作用減弱,會導致精氣下瀉,水穀精微出於小便而為蛋白尿。需搭配飲食控制及調整生活作息中醫治療方面是利用中醫特有的體質調理,依照體質及病情、病程不同,加以不同調理,主要是調理肺氣、脾氣、腎氣,透過益氣固表、宣肺利水,溫補脾腎、通利水濕,滋補肝腎、清熱利濕,行氣利水、化痰除濕,活血利水、化瘀除濕等方法,可以慢慢恢復腎臟的白蛋白過濾及回收的平衡,營養不再流失,蛋白尿的情形就可以慢慢改善。蛋白尿的治療,是一個長期抗戰的過程,治療上需要分階段,無法一蹴可幾,或是用一個仙丹就治療好,搭配飲食控制、適當運動、以及生活作息調整,就可以讓慢性發炎緩下來、腎臟的受損機能慢慢改善,才能達到減少蛋白尿的目標。(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蔡醫師,我這幾年的體檢報告,都說有驗到蛋白尿……」一名中年男性患者拿著體檢報告來看診,「我後來去大醫院腎臟科再做詳細檢查,結果是有慢性腎炎,已經快要第三期了,雖然沒什麼特別不舒服的症狀,但是我不想繼續惡化下去,所以來找蔡醫師調理腎臟。」他繼續問,「蔡醫師,為什麼我的蛋白尿一直都不會好呢?」肺脾腎臟氣虛損造成蛋白尿「這是因為腎臟持續在慢性發炎,一直發炎,就會持續破壞腎臟,漏出去了蛋白質就持續漏,當然就一直會驗到蛋白尿。所以,臨床上會把蛋白尿當成指標之一,但是重點是要把腎臟的發炎破壞情形改善,蛋白尿才會改善喔!」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在中醫來說,「蛋白尿」就是「水穀精微」流失,是與肺脾腎三個臟器相關。如果肺脾腎臟氣虛損,或感受病邪,那麼肺無法處理氣的宣降,脾無法把營養散布全身,腎沒辦法把精氣收藏住,都可能會造成精微下泄而出現蛋白尿,所以蛋白尿可歸於中醫的「精氣下泄」、「虛勞」等範疇。慢性腎炎蛋白尿3種常見體質蛋白尿是慢性腎炎中的主要症狀之一。在中醫的病理生理學上,脾氣散精,灌注一身,脾虛則不能運化水穀精微、上輸於肺而布運全身,水穀精微反與濕濁混雜,從小便而瀉,這就是我們驗到的蛋白尿來源。而腎主藏精,腎氣不固,氣化蒸騰作用減弱,會導致精氣下瀉,出於小便而為蛋白尿。所以,脾腎不足是產生慢性腎炎蛋白尿的關鍵,因此,中醫會依照這個病因病機,臨床加以辯證論治,並結合專門改善慢性腎炎蛋白尿的專用藥,來處理這個難纏的問題。常見的慢性腎炎蛋白尿體質分型如下:脾虛濕困型:多見於慢性腎炎早期,面色蒼白或萎黃不華,疲倦乏力,輕度浮腫,脘悶納呆,大便易溏,小便短少。治療上以益氣健脾利濕為治。脾腎陽虛型:多見於慢性腎炎中、後期,脾虛日久,損及於腎,表現為脾腎陽虛。面色白或灰黯不華,四肢欠溫,形寒神疲,腰膝痠軟,大便溏薄,全身浮腫,以腰以下為甚,小便短少,或小便入夜清長。治療上溫補脾腎,溫陽利水為主。肝腎陰虛型:多因慢性腎炎日久,陽損及陰。多見浮腫不甚,面色灰黯而顴紅,頭痛眩暈,心悸,耳鳴,夜寐不寧,腰膝痠軟,遺精帶下。治療上滋養肝腎,固澀腎精為主。分階段治療 調整飲食作息才能緩解慢性腎炎蛋白尿,是一個長期抗戰的過程,治療上需要分階段,無法一蹴可幾,或是用一個仙丹就治療好,搭配飲食控制、適當運動、以及生活作息調整,就可以讓慢性發炎緩下來、腎臟的受損機能慢慢改善,才能達到減少蛋白尿的目標。(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