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

為糖尿病患解惑 政府推共同照護網

為糖尿病患解惑 政府推共同照護網#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糖尿病是全身系統性疾病,控制不良會造成併發症。但是糖尿病患對於飲食、運動、血糖控制這些疑問,總是無法立即獲得解答。現在健保推出完整的糖尿病照護,協助糖尿病患穩定控制血糖。糖尿病應定期檢查 避免心臟病、中風隨著人口老化、生活型態及飲食方式改變,近年來糖尿病一直高居國人10大死因第5名。依據調查顯示,15歲以上人口糖尿病盛行率為7.6%,推估臺北市105年罹患糖尿病人口已達17萬6363人。糖尿病若未控制好,將導致後續心臟病、中風及洗腎之發生。糖尿病患者應每3個月測量醣化血紅素,每年進行眼底檢查或眼底彩色攝影、尿液微量白蛋白檢查、足部檢查、血脂肪(抽血檢查,每半年作一次口腔檢查,預防發生合併症。共同照護網 提供營養師、衛教師諮詢服務凡是診斷為糖尿病且具有全民健保資格,均可免費加入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糖尿病患者至醫療院所看診時,不僅接受醫師診斷及治療,更透過營養師及衛教師,依個別性提供飲食、運動、足部護理及生活照護等諮詢衛教服務,全面糖尿病照護服務。透過自我血糖監測、配合飲食控制及規律運動,幫助糖尿病患者以健康、自信的態度,面對人生挑戰。相關訊息請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s://health.gov.taipei或1999轉7115查詢。

講座/生活保健、用藥安全

講座/生活保健、用藥安全#中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年齡漸長,慢性病機率上升,身體健康、自我保健成為關鍵。署立雙和醫院將於每月周一、周四舉辦講座,傳布更多生活衛教資訊與觀念。雙和醫院將於11/16(四)分別舉辦2場團衛講座,邀請護理師張嘉倫主講「銀髮族的保健」、吳佳樺藥師主講「用藥安全講座-痛風」。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第一場:銀髮族的保健】名稱:銀髮族的保健時間:106年11月16日 星期(四) 10:30-11:0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 二樓門診9診候診處(糖尿病衛教室候診處)洽詢:02-2249-0088【第二場:用藥安全講座-痛風】名稱:用藥安全講座-痛風時間:106年11月16日 星期(四) 14:30-15:0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門診藥局候藥區前洽詢:02-2249-0088

講座/遠離代謝症候群中風不愛您

講座/遠離代謝症候群中風不愛您#中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您的健康亮紅燈了嗎?高油高鹽飲食,當心「代謝症候群」找上門!隨著國人生活習慣改變,肥胖已成為日益嚴重的健康問題。若民眾有代謝症候群,日後罹患糖尿病、心血管、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將大幅增加。此次講座邀請楊宗翰醫師講解「遠離代謝症候群中風不愛您」、預防勝於治療,希望頻ˋ農從習慣養健康,好好對待自己,小幅降低血壓即可大幅預防心血管疾病。活動全程免費,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遠離代謝症候群中風不愛您時間:106年10月31日10:00至10:30地點:萬芳醫院一樓大廳廣場(台北市文山區興隆路三段111號)   

天涼將入秋 4護心招式報你知

天涼將入秋 4護心招式報你知#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盛暑已過,秋老虎來了!季節更替中,這段時間預估早晚溫差可高達10℃,當溫差過大時,血管會跟著收縮,容易造成血壓升高,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世界心臟聯盟呼籲大家由周遭的家人朋友開始,互相提醒,千萬別輕忽季節更替時心血管疾病的威脅。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指出,心血管疾病每年都造成全球約1,710萬人死亡,占全球總死亡人數31%。另根據衛生福利部105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平均每27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除三高外,另不良飲食習慣、身體活動不足、吸菸、酗酒等亦為重要的危險因子。近年來受氣候變遷的影響,極熱極冷的氣候型態也是誘發因子。國民健康署提供了「護心4招」,幫忙民眾及家人一起來護心。 1) 健康飲食/三餐定時、少吃零嘴的好習慣,多喝白開水。飲食上可多選用蔬菜、糙米、全穀雜糧、少油、少鹽,並減少高飽和脂肪食物。烹調則建議以蒸、煮、川燙代替油炸。2) 4規律運動/每週累積15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例如快走、慢走、騎自行車及伸展操等運動。站著比坐著消耗卡路里高達2倍。所有運動不嫌晚,可以從每天運動 15 分鐘開始,再逐漸延長運動時間。秋天早晚溫差大,提醒有心血管高風險族群,要注意保暖可以多加外套穿著,運動前一定要充分暖身,且儘量攜伴運動,相互照應。3) 向菸說不/不管是直接吸菸或被動吸入二手菸,都會增加罹患中風的風險,為了維護自己及家人健康有抽菸民眾應立即戒菸,國民健康署提供二代戒菸服務,戒菸不再是難事。4) 相招健檢/定期進行身體檢查,了解自己的血糖、膽固醇、血壓及體重指標(BMI),國民健康署提供40到64歲民眾每3年一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的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民眾可善加利用,服務內容包括BMI、腰圍、血壓、血糖、血脂等心臟病重要危險因子的檢查,40歲以上的家人可以相招一起做檢查。

逾34歲、多胞胎產婦 當心這病上身

逾34歲、多胞胎產婦 當心這病上身#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胎盤是寶寶成長的重要關鍵,一但它的功能減退,就會造成胎兒缺血、營養不良,影響到腦部發育。對孕婦與胎兒影響最大的產科併發症就是「子癲前症」,而子癲前症,俗稱妊娠高血壓,是一種屬於胎盤功能不良的疾病,近5年來,子癲前症已是我國孕婦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發生率約為2-5%,全球每年有5萬名孕婦因子癲前症而死亡。胎盤功能減退 恐造成胎死腹中婦產科醫師蘇怡寧表示,子癲前症一直是孕婦與胎兒的不定期炸彈,尤其是體重小於34周發生的早發型子癲前症,將可能造成胎死腹中、生長遲滯、胎盤剝離,甚至導致媽媽高血壓、癲癇、中風、腦水腫或是出血休克等狀況。早期篩檢才能降低發生率蘇怡寧醫師表示, 2012年美國子癲前症專家Dr. Howard Cuckle曾提出只要在懷孕16週前提早進行適當療程,能有效預防子癲前症發生,可降低80%以上的早發型子癲前症。孕婦只要於第一孕期(11-13週)進行抽血篩檢,就可以篩檢出80%早發型子癲前症。孕婦可在16周進行早期篩檢 避免不定時炸彈蘇怡寧醫師並特別指出,孕婦除了可在16週前進行早期篩檢,懷孕20周之後也有中晚期的子癲前症篩檢指標可以進行風險評估,預測在一個月內的發生率及其併發症的機會。對於子癲前症的預防,透過早期篩檢,才能早期防治,建議34歲以上高齡產婦、多胞胎妊娠、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腎病、或有家族有子癲前症病史者,可以提早進行風險評估。  

48歲男癱軟突中風 7公分黏液瘤作怪

48歲男癱軟突中風 7公分黏液瘤作怪#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48歲的王先生突然昏迷、手腳癱軟被緊急送醫,醫師初步研判很可能是中風,經過仔細檢查才發現中風的原因原來是病人的心臟長了一個7公分大的黏液瘤。對已經中風的患者 微創手術更適合花蓮慈院神經內科醫師羅彥宇表示,當時病人出現急性栓塞性腦中風的症狀,加上檢查時也有聽到病人出現心雜音,進一步安排心臟超音波檢查後才發現原來黏液瘤長在王先生的左心房上,因為腫瘤分泌的黏液導致血栓,才造成中風的症狀,羅彥宇醫師因此會診心臟胸腔外科,由外科部副主任張睿智醫師施行達文西微創手術,清除腫瘤,傷口小、復原快,病人復健更順利。在已經中風的情況之下,術後的恢復、復健等等,各方面都很困難,張睿智主任建議使用達文西機器手臂進行微創腫瘤切除手術,希望病人不要因為手術後傷口帶來的疼痛或者其他問題,影響病人之後的復原過程。張睿智表示,對於這樣病人來說,達文西微創手術是一個更合適也安全的方法。腫瘤上的組織脫落 血管阻塞就會肢體麻痺張睿智醫師表示,從超音波檢查中發現,7公分大的黏液瘤佔據了王先生大半個左心房,心臟每跳動一下,黏液瘤就動一下,因此導致腫瘤上的組織脫落,脫落的組織隨著血液到處流動,一旦造成血管阻塞,就會出現肢體麻痺、無力等中風症狀。另外,若無發現黏液瘤的存在,病人隨時有可能會發生更危險的二度中風。張睿智醫師表示,雖然目前微創手術無法完全替代傳統手術,但是為了兼顧病人的生命及生活品質,還是會努力讓病人利用小代價達到最大的效果。也希望透過達文西微創手術恢復期短的特性,能讓患者盡早配合復健,早日恢復健康。

講座/心房顫動衛教宣導座談會

講座/心房顫動衛教宣導座談會#中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心臟突然又快又亂,還會胸悶、顫抖、透不過氣?小心,可能是心房顫動的徵兆!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會導致中風、心臟衰竭,增加死亡風險。根據統計,臺灣每年有近25萬人飽受心房顫動之苦,民眾卻普遍對心房顫動較陌生,而延誤就醫黃金期,導致嚴重後果。為了讓民眾更了解心房顫動與治療新知,花蓮慈濟醫院將於7月29日上午10點,在大愛樓第一會議室舉辦「心房顫動衛教宣導座談會」,由心臟內科蔡劭謙醫師分享「什麼是心房顫動」,以及劉維新醫師分享「預防心房顫動的中風風險」,心臟內科心功能室主任謝仁哲也將交流心房顫動治療的心得。衛教講座主題多元豐富,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名稱:心房顫動衛教宣導座談會地點:花蓮慈濟醫院大愛樓(前棟)二樓/第一會議室(花蓮市中央路三段707號)時間:7/29(六)10:00-11:30洽詢:花蓮慈院公共傳播室 游繡華 黃思齊 彭薇勻 魏瑋廷/電話:03-8561825 轉 分機3470、5202、3548或5201

心房顫動預防中風 不再建議阿斯匹靈

心房顫動預防中風 不再建議阿斯匹靈#中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風是民眾聞之色變的事件,過去許多人習慣用阿斯匹靈預防中風,但事實上,要預防心房顫動引起中風並不適用阿斯匹靈。臨床上就有一名50多歲的中年男子被確診心房顫動後,卻依舊服用阿斯匹靈預防中風,不久後還是中風了!去年台灣發布的亞洲人心房顫動治療指引中指出:研究顯示,亞洲人在心房顫動預防中風上,最適合透過新型口服抗凝血劑預防中風,比起阿斯匹靈與傳統抗凝血劑可邁丁,預防中風的效果更好,且整體出血風險低於百分之一。然而,估計目前還有四分之一的心房顫動患者依舊使用阿斯匹靈,恐面臨嚴重的中風風險。心房顫動 多數合併高血壓、胃潰瘍、肝功能指數較差隨著高齡化社會的到來,心房顫動的人口也隨之增加,目前台灣約有40萬心房顫動病患,以65歲以上的老年人為主,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李應湘醫師指出,這些患者多數還合併有高血壓、胃潰瘍、肝功能指數較差等會增加出血風險的疾病,因此,在預防中風時,更需選擇安全性高的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國內最新的研究顯示,早晚各一次的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在血中的濃度較穩定,且腸胃道出血的風險也更小。此外,若是年紀較大的患者,手腳容易無力、不靈活,跌倒的風險也較高,研究發現,社區中65歲以上的老人每年跌倒的發生率約30%-40%,80歲以上的老人跌倒發生率更高達50%。李應湘醫師建議可以選擇已有反轉劑、針對第二凝血因子作用的新型口服抗凝血劑,若發生意外臨時需要動手術,在15分鐘內即可透過反轉劑解除抗凝血藥物的藥效。前幾個月,一位73歲患有心房顫動的老先生,平時有在定期服用抗凝血劑,卻因跌倒而腦出血、骨折,當時有即時使用反轉劑,才得以順利完成手術。心房顫動雖然是一種心律不整,但治療方式卻與心律不整大不相同。建議50歲以上,有心悸、心律不整問題的民眾,應及早就醫檢查是否患有心房顫動,及早與主治醫師討論適合自己預防中風的治療方式,避免中風危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