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

肝癌腫瘤治療新利器 成大引進新型微波消融治療

肝癌腫瘤治療新利器 成大引進新型微波消融治療#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肝癌腫瘤治療又有新利器!成大醫院引進新型微波消融治療,與傳統射頻熱消融術(電燒)相比,不僅治療的時間短、痛感減輕,治療效果也更完整,但缺點是現階段尚無健保給付,民眾需要自費使用。 電燒方式有極限 腫瘤近肝臟內血管效果不佳 成大胃腸肝膽科醫師鄭斌男表示,肝臟惡性腫瘤依患者身體狀況及腫瘤位置大小,有不同的治療方式。目前針對顆數少、腫瘤小,主要以電燒(射頻熱消融術),將腫瘤加熱到高溫,殺死腫瘤細胞,但是電燒的範圍是以電燒針為中心呈現橢圓球型,如果腫瘤比較大,往往要多次或多針射頻熱消融。 同時在治療過程中有「熱沉效應」,也就是腫瘤靠近肝臟內血管時,因血流速度很快,會把熱度帶走,造成接近血管部分腫瘤消融不完整,使得治療效果不佳,一旦腫瘤細胞消融不乾淨,可能會侵入血管或腫瘤增生變大,使得病情惡化。鄭斌男醫師表示,一般如果腫瘤沒有侵犯血管,肝癌期別列為A期,但侵犯血管就會直接列為更嚴重的C期(肝癌依嚴重程度從A到D共四期),影響預後。 新世代微波消融術只需5-10分鐘 降低不適感 鄭斌男醫師表示,微波消融治療研發已有十多年,過去治療效果不佳或使用有所限制,但新型的「新世代微波消融術」,與傳統電燒相比,治療範圍呈現球體,範圍更廣;電燒雖然也可以針對一個腫瘤從不同的角度,燒灼二到三次,現在也可進行多針消融治療,但效果仍不完全,而相同情況下微波可能只需一次治療,效果也比較完整。 此外,依據腫瘤的位置及大小,微波消融治療通常只需要5-10分鐘即可完成治療,電燒的治療時間需要12-30分鐘或更久,微波消融時間遠短於電燒治療,也降低治療時的不舒適及疼痛感。 而患者最在意的治療效果,鄭斌男醫師表示,從過去的統計來看,電燒治療因熱沉效應等情況影響,可能有部分的腫瘤未被消除,早期腫瘤一年的局部復發機率約在10%-15%;而以微波消融治療,雖然目前患者還不多,均尚未有復發情形,不過,仍需更多治療病患與追蹤才能有定論。   ▲圖左邊是新世代微波技術,右邊是傳統電燒治療技術,可以明顯看出微波的治療範圍大。 腫瘤3顆內直徑5公分以下 肝功能中等適用 他表示,微波消融治療的適應情況與電燒相同,主要是針對腫瘤在3顆以下、每顆直徑在5公分以下,同時肝功能要中等以上;對於有血管環繞的肝腫瘤,治療效果較為完整。由於治療後可能會影響肝功能,如果肝功能太差,預期存活期可能只有3-6個月,就不建議使用這項治療。 目前引進這項新治療的醫療院所較少,患者仍需自費。鄭斌男醫師表示,由於健保給付電燒,多數患者還是會選擇電燒。微波目前已在申請健保給付中,如果未來能順利通過,將可造福更多患者。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1783/

女性罹癌化療不用斷「生」機 凍卵技術助妳好孕

女性罹癌化療不用斷「生」機 凍卵技術助妳好孕#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醫生,我才28歲,我還跟老公討論想要生一對可愛的寶寶,但剛剛發現罹患乳癌馬上就要化療了,還能如願生子嗎?」中國附醫生殖醫學中心主任何彥秉醫師常常聽到病人無奈地詢問,尤其國內女性普遍晚婚及晚育,因此也有許多女性確診乳癌時,仍是未婚或是雖新婚但是尚未生育。 何彥秉主任表示,由於多數的癌症病人經過化療後,都會造成暫時性或永久性的卵巢功能損傷,而且癌症治療大多需要一段長時間的追蹤,因此通常經過多年的輔助療程後,常常錯過了合適的受孕時機,生育能力也已經變得很低,所以會建議在化學治療前先凍存足夠的卵子,來預存生育力,等到未來身體恢復到合適的生育狀態下,再解凍卵子,進行體外受精、胚胎培養等程序(意即試管嬰兒),最後再將胚胎植入,準備迎接寶寶的到來。 五分之一新診斷乳癌患者 都正值生育年齡 乳癌已躍居臺灣婦女癌症發生率的第一位癌症,除了發生率增加外,其發病年齡也越來越年輕。在臺灣,乳癌婦女29歲以下的比率為0.7%,31至40歲的比率大約7.8%,34歲以下的比率為3.12%,40歲以下的比率近20%。高達五分之一的新診斷乳癌患者發病的時間都是落在適合生育的年齡。許多年輕罹癌患者最苦惱的就是面臨即將進行的化療將嚴重影響生殖機能,可能導致卵巢功能提早衰退或提早停經。 何彥秉主任表示,很多女性面對罹癌的第一個反應,常常都是該如何生存下去,忽略了積極治療後的人生可能還很長,還有很多需要完成的夢想,因此如何減少因癌症、癌症治療對生活的影響,對患者來說意義相當重大。所以,在啟動化療之前就要想好接下來的每一步,在癌症療程開始前也該及早諮詢生殖專科醫師,盡可能做好全方位的規劃。 現在排卵針與療程規劃較以往已更進步,過去必須要至少28天以上的療程,甚至要2-3個月以上才能取到足夠數量與品質的卵子;然而,許多罹癌女性面對化療的時間是分秒必爭,等待漫長的排卵過程後,對於癌症的惡化程度與化療的成效可能都是不利的,所幸現今排卵療程已經相當成熟與進步,中國附醫生殖醫學中心甚至有成功案例,在不到12天內的第一次取卵就獲得足量的優質卵子,也能夠迅速啟動化療,同時保護到準媽媽與未來寶寶的健康。 凍卵穩定性大幅改善 不輸冷凍胚胎 以往許多人會認為,冷凍卵子或胚胎的品質較低,但隨著近年來玻璃化冷凍技術迅速發展,可有效減少冷凍過程細胞內冰晶的形成,大幅提高卵子與胚胎解凍後的存活率。何彥秉主任指出,許多年輕女性罹癌時可能尚未結婚,因此凍卵就是最好的選擇,而冷凍胚胎在臺灣僅適用於有合法配偶的女性。目前來說,不論是冷凍卵子或是冷凍胚胎解凍後,都能有將近9成的存活率,成功受孕機率也很相近。 女性一旦罹患了乳癌或其他癌症,使得懷孕計畫受到影響時,建議盡快尋求生殖醫學專業醫師協助,評估該如何在癌症治療前,盡快把握時間取卵凍卵,預先留下一線生機,待有效抑制癌細胞復發後,便可暫停其癌症治療,於身體合適生育的狀況下,開始進行後續試管嬰兒療程。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1747/

初春好發水痘 醫:兒童補一劑提升保護力

初春好發水痘 醫:兒童補一劑提升保護力#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初春是水痘好發季節,以往台灣水痘疫情在3、4月開始攀升,今(108)年2月水痘單周門診就診人次近千人,達5年同期新高,且其中許多是群聚感染。自2004年起,國內提供滿1歲幼兒免費接種一劑水痘疫苗,但小兒科醫師陳木榮指出,隨年齡增長,疫苗保護力多少會下降,4-6歲孩童可考慮自費補打。 水痘好發季節 小心校園群聚感染 水痘好發於冬季及早春,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起的高度傳染性疾病,有研究顯示,每人一生感染水痘風險高達95%。主要感染對象為3~9歲的兒童,近年逐漸後移至9-15歲。 水痘主要感染途徑是經由皮膚直接接觸、飛沫或空氣傳染。此外,也經由被水疱液和黏膜分泌物污染的器物間接傳染。在同一個空間内(家庭、學校)感染率高達85%~90%,所以常會有校園群聚傳染的狀況發生。 感染水痘初期(紅疹出現前1–2天)可能會出現包含輕微發燒(37.5–39度C)、疲倦、食慾不振、頭痛及肌肉或關節痠痛等症狀,之後由臉、頭皮往軀幹四肢,皮膚開始出現紅疹,漸發展成紅丘疹、水泡疹、膿泡疹而後結痂,通常約於2-4星期內痊癒。 疫苗保護力降 4-6歲孩童可補打疫苗 台灣自2004年起,提供滿1歲幼兒免費接種一劑水痘疫苗。然而今年2月,仍有許多水痘病例發生,陳木榮解釋,隨著時間過去,疫苗保護力還是可能下降,水痘疫苗常規接種約在1歲,「有些國小一、二年級學童保護力就下降許多,還是可能罹患水痘。」 他指出,根據美國建議,4-6歲孩童可以再打一劑水痘疫苗,因此有疑慮家長可帶小孩至醫療院所自費補打疫苗。 孩童得水痘速就醫 在家休息 如果家中小寶貝罹患水痘怎麼辦?陳木榮建議,家長應盡速帶孩童就醫,「並將孩童指甲剪短,避免用手去抓患部,」若家中有其他健康孩童,應與病童隔離,「因為水痘感染力極強,最好是待在不同房間。」 此外,他還提到,罹患水痘時,應避免服用阿斯匹靈等水楊酸類藥物來退燒,以免發生雷氏症候群。其通常是在水痘症狀和緩時,突然出現劇烈嘔吐、無精打采等症狀,病情迅速惡化。 至於罹患水痘的孩童不要去上學,應請假在家休息。陳木榮說,研究顯示,若身邊的人罹患水痘,「自己趕快去打水痘疫苗,可以預防被傳染。」若不幸被傳染,症狀也比較和緩。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1742/

求職者恐懼面試心理 好學校讓你不害怕!

求職者恐懼面試心理 好學校讓你不害怕!#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再幾個月又是畢業季,新一批的新鮮人即將踏入社會,根據統計,近7成求職者恐懼面試,最常見的恐懼症狀有思緒不清、面試口吃、身體發抖、一講話就臉紅等,無一不影響著求職者的面試表現。調查中,一成四受訪者曾因恐懼臨陣退縮,五成三受訪者勉強能接受面試,僅有三成一的人認為自己可以控制恐懼心態(注1)。 求職力難學 選校時就該考量 大學是知識的殿堂,求職卻鮮少出現在在學習範圍內,許多學生像無頭蒼蠅一樣自己摸索,畢業在即才緊急惡補求職力,不過其實有些學生及家長早在選校時就有所考量。 在學大學生方康文表示,當初選校考量包括畢業後若需要就業有著更多的方便性,因為學校有很多方面的資源及團隊可以提供幫助,對自己的未來很有幫助。學生家長廖小姐則指出,從學校畢業之後,未來就業市場是最大考量,再來就是在唸書過程中,關於學校的課程安排、以及整體師資。 海外留學 打通未來求職路 許多人不惜到海外留學,浸泡在全英語環境,就是為了有更強的競爭力。許多國外知名院校也紛紛到亞洲廣設分校,招攬全球人才,幫助在學學生打通未來求職路,舉辦各類就業輔導。 諾丁漢大學中國分校全球事務處港澳台辦公室主管黃歡歡說,每年畢業臨近畢業時,學校就會由就業部門舉辦一系列就業招聘會和輔導會,通常招募廠商都是來自全球500大的企業。學生在校園裡面就已經獲得很多與雇主接觸的機會,而且多年來許多學生在在校期間就被優秀企業提早錄用了。 就業之路 大學選校影響大 就業之路,從大學選校就有著關鍵影響,像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分校,澳洲蒙娜許大學馬來西亞分校、美國大學開羅分校等等,看見了各地學子追隨國際化潮流的渴望,讓學子無需飄洋過海也能在本土就接受到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教育資源及體驗,打開通往全球時代的大門。 (注1) : https://www.104.com.tw/area/freshman/book/articlecontent/id/161/ 【延伸閱讀】 *重視學生身心發展 這家大學這麼做 *不能承受之重 留學生如何走出「亞健康」? *儲備就業競爭力 這家大學這麼做!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1729/

喝完酒狂飆車 「躁症」發作險釀禍!

喝完酒狂飆車 「躁症」發作險釀禍!#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小資男醉酒飆名車停不下來 「躁症」發作險釀大禍 26歲的志偉(化名)是一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為存下人生第一桶金,平日省吃儉用且滴酒不沾,有時為了省下交通費還走路上班。最近家人發現他情緒容易亢奮,常常熬夜上網到清晨,沒睡覺就去上班;上個月開始夜夜飲酒,甚至超額貸款買下了一部百萬名車,半夜喝完酒後就外出飆車,飆到自撞電線桿,結果人受了輕傷,車子也報銷了。沒想到不到一週,志偉又跑去買了一部進口跑車,家人驚覺志偉情緒出現異常,擔心會出大事,趕緊帶他求助精神科醫師,經評估確診原來是雙相情緒障礙的躁症發作惹禍! 季節替換引發「躁症」 情緒失控導致異常行為 收治志偉的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醫師表示,雙相情緒障礙就是所謂的「躁鬱症」,根據統計,終生盛行率是百分之一,並好發於20多歲的年輕族群,患者會以週期性的方式反覆呈現「躁期」及「鬱期」,並出現相關症狀。由於最近季節交替、氣候驟變,前來求診的患者激增二成,「躁症」容易導致腦部運作失調,影響情緒控制,並出現情緒高昂、衝動行事、睡眠需求減少或失去現實感等異常現象或行為。 楊聰財醫師說,像志偉這樣躁症發作的患者,易做出不同於平常身心狀態的行為,例如:衝動購買超出自己經濟能力的物品、晚上不睡覺仍精力充沛、藉由大量飲酒去壓抑高漲的情緒、或自律能力降低做出高風險行為等,加上患者本身缺乏病識感,若是周遭的親友未能及時察覺異狀,就可能釀成難以挽回的遺憾。 長期藥物治療輔以心理治療 搭配「三好」習慣助情緒控管 針對雙相情緒障礙的治療方式,楊聰財醫師指出,目前仍以長期藥物治療並且預防復發為主,在不同病況時會同時使用精神安定等藥物改善患者情緒、睡眠以及精神異常,再搭配心理治療,以增進患者對疾病的適應性及病識感。此外,除了持續服用藥物治療預防復發,也建議患者平時維持「三好」習慣:一好,每日維持6至8小時足夠的睡眠,有失眠問題立即求助專業醫師;二好,保有每週至少運動三次、每次30分鐘、心跳達到每分鐘130下的頻率;三好,營養均衡飲食不可少,達到作息規律以利情緒的控管。 每逢季節替換提高警覺 發現異常立即求助專業醫師 楊聰財醫師提醒,雙相情緒障礙經治療控制病情後,往往可以恢復原有的正常生活,但大多患者並不會察覺到自己生病;因此若逢季節替換,懷疑自身患病或發現身邊的親友有情緒起伏過大、超出常理的行為時,就應立即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以利釐清病症並及早接受治療。若是過去患有躁鬱症者,更需提高警覺,積極配合醫師治療且不可自行停藥,避免再度復發影響生活。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1772/

從旱鴨子到救生員 母陪女兒戰勝癲癇

從旱鴨子到救生員 母陪女兒戰勝癲癇#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經常會想,長大多好,有些事情卻只能想像。」兒童節將至,各地紛紛推出許多兒童節優惠/遊樂活動,但這些對於罹患癲癇症的孩童而言卻可能是種奢侈的願望,因癲癇的不可控性(無法控制何時何地發作),不僅孩童無法自由自在享受同齡人體驗各種遊樂器材的喜悅,對於照顧者而言也有著心疼的痛楚。 有位來自宜蘭的女孩,高中前都是模範生,十六歲時不幸罹患腦炎,後來引發癲癇,出現智力衰退和行動遲鈍。媽媽為了幫助她復健,帶她去游泳池進行水療,結果竟在池邊癲癇發作。救生員因而不准母女下水,除非有專業人員陪伴。於是,這名母親努力訓練,從不會游泳到考上救生員,只為了陪寶貝女兒戰勝癲癇。 癲癇病因多元 遺傳和外傷都是原因 診治該案例醫師、台灣兒童伊比力斯協會理事長關尚勇表示,癲癇(又正名為伊比力斯)病發原因多元,分先天與後天性,先天性最常見原因為嬰孩大腦發育異常;後天則如出生時難產造成頭部缺氧,或者罹患腦炎、腦膜炎等感染,從高處墜落、車禍頭部受傷,或腦瘤也都可能引發。 少數癲癇會遺傳,但是遺傳性癲癇多屬於「良性癲癇」,所謂良性代表容易控制,「其他患者可能要吃7-8顆藥,良性患者只要吃2-3顆,且智力多正常,學校課業也能名列前茅,生活快樂。」目前多將良性定義為「自限性」,台灣兒童伊比力斯協會秘書長陳倩醫師也表示,兒童患者雖然發作時年紀較小,但患者的發作狀況會隨著長大痊癒,多數患者到青春期後可不服藥也不再發病。也就是患者長大後自然痊癒(約1/5),非良性患者可能必須服藥到50幾歲以上。 兒童腦部發育未全 症狀比成人複雜 針對兒童與成人癲癇有何不同,關尚勇理事長解釋,兒童腦部發育還未完全,因此癲癇症狀更趨多樣化,反而成人表現相對單純。不同年齡層可能有不同的表現徵狀,因此有不同診斷。他強調,癲癇應及早診斷及早治療,可以降低反覆發作造成腦部傷害的風險,也可預防發作時不慎摔傷、缺氧等危害。 癲癇發作怎麼辦 勿塞異物至患者口中 若遇見癲癇患者發作,關尚勇理事長提醒,千萬不要撬開病友嘴巴放進硬物,「輕微發作時,譬如患者仍神智清楚,旁人從旁協助即可。」如果是大發作,出現口吐白沫、雙眼上吊、全身抽搐、嘴巴緊咬等症狀,應在旁保護,別讓患者受傷。如果短時間內反覆發作,或懷疑骨折、撕裂傷,趕快打119送急診。 不同癲癇各有症狀 7成控制良好 由於大腦功能複雜,因此癲癇症狀多種,根據不同腦區異常放電而有所不同。關尚勇理事長舉例,例如枕葉發作時,眼睛會出現閃光;如果是頂葉,手腳會有如「螞蟻咬」;額葉則易引發局部抽搐;至於顳葉發作時,患者可能聞到異味、見到似曾相識的影像。 「嚴重一點,恐喪失神智,若患者正在開車,易發生危險。」他指出,更嚴重的大發作,會引發全身抽搐。例如失張性發作 (Atonic Seizure),患者會突然無力,跌坐在地上。因此癲癇需要專科醫師判斷,不同類型有不同治療藥物。大約70%都能控制良好,另外30%藥物反應不佳的患者,建議考慮開刀、電刺激等療法。 定時服藥最重要 確保睡眠充足 癲癇藥物並不複雜,關尚勇理事長向兒童患者的家庭喊話,定時服藥最重要,應叮嚀小孩服藥;另外,失眠容易引發癲癇,因此要確保孩童睡眠充足,壓力也不要太大,控制不好應告知醫師,發作時可以錄影供醫師參考。   理解+同理 共同創造癲癇友善環境 陳倩說明,伊比力斯基金會其實就是兒童癲癇協會更名,陳倩曾經遇到孩子病歷上寫著住過「癲癇科病房」發飆的家長,為讓這些孩子妥善接受治療與照顧遂順應改名,但這在在顯示社會對癲癇的歧視已根深柢固。 醫師呼籲,癲癇患者日常生活與正常人無異,甚至臨床上也發現有兒童癲癇的孩子智商高達128的案例,希望透過近來許多的癲癇日活動(如日前知名Youtuber博恩的「紫色癲癇日」影片),讓大眾有機會重新認識癲癇,尊重病友、並將正確的觀念傳遞出去。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1756/

壞膽固醇頻頻塞血管 用藥降脂續命

壞膽固醇頻頻塞血管 用藥降脂續命#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血路不通,全身器官很容易「整組歹了了」!一名年約60多歲阿伯,10年前就裝了支架,但後續卻沒有積極接受藥物治療,導致心血管與周邊血管平均每一、兩年就堵塞一次,血脂指數一直無法達標。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黃群耀研判,是因為血脂過高造成,為了降低血脂使用新治療策略,搭配衛教與飲食、生活習慣調整,血脂指數終於大幅下降,治療2年來,患者的血管始終維持通暢,不再阻塞。 壞膽固醇降不下來 恐心肌梗塞 當一個人血脂過高,最怕的就是出現心肌梗塞,而LDL(低密度脂蛋白-俗稱壞膽固醇)更與心肌梗塞風險息息相關。 黃群耀主任表示,心肌梗塞風險與血脂、血壓、血糖等三高指數相關。若要預防心肌梗塞,需要從多面向介入,最具效益方法之一,就是嚴格控制LDL指數,研究顯示,LDL指數每下降30mg╱dl,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便能減少20%-30%,維持血脂健康標準,便能降低7、8成心肌梗塞風險。  近年來,歐、美醫界對於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糖尿病等族群,制定新的LDL標準,若為急性冠心症候群患者,LDL需控制在70 mg╱dl以下,若急性冠心症合併糖尿病,LDL標準更要考慮設在55 mg╱dl。 新針劑用藥策略 幫助提升治療效能 黃群耀主任說明,史他汀類(Statin)、膽固醇吸收抑制劑等降血脂藥物,僅能降低4-5成,對於患者LDL高達200mg╱dl以上,或對傳統高血脂用藥有嚴重副作用、反應不佳,治療便陷入瓶頸。所幸隨著新一代降血脂藥物PCSK9抑制劑問世,高血脂治療效能可望進一步提升。 研究發現,PCSK9抑制劑新型降膽固醇藥物可增加肝臟對於LDL的代謝,可大幅降低血中50-70%壞膽固醇,讓9成高血脂患者達標(<70mg/ dL)。研究同時證實,LDL過低,並不會造成身體負面影響。 透過多方努力 病友更有機會達標 黃群耀主任叮嚀,高血脂病友不僅需要規律用藥,也要注意飲食、運動,更要戒菸。北醫附醫高血脂治療團隊提供完善醫療照護,積極衛教鼓勵患者規律用藥,並注意飲食、生活習慣,幫助病友以更有智慧的方式達標,遠離心肌梗塞威脅。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1781/

學習障礙、社交困難 苦於「微聽損」

學習障礙、社交困難 苦於「微聽損」#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聽損分輕重 聽不清楚障礙多 聽損就像近視有輕重程度之分,助聽器矯正能協助聽清楚外界聲音,但程度較輕的「微聽損」容易被忽略,可能會造成小朋友語言學習障礙,或是成人的社交困難。丹麥資深聽力師Nishat Fatima指出,一般人能聽得見10dB以下的細微聲音,若是只能聽得到10-20dB以上的聲音,就會被歸納為微聽損狀態。 以為上課不專心 微聽損要聽清好吃力 微聽損者可能常被認為是上課不專心所以聽不清,或是聽不清尾音而誤解語義,有人甚至成年後都不知道自己原來有微聽損,難怪在嘈雜環境下要聽清楚,特別吃力。 Nishat Fatima表示,因為小孩從零開始,並沒有學習的參考框架,且他們的語言學習力還處於持續發展階段,所以能夠聽得一清二楚,聲音對他們而言很關鍵。對小孩而言,就算是微聽損,日後也可能對學習發展造成顯著的不良影響。如果發現有微聽損狀況,只要發現聽覺上有一些吃力,或是覺得很有挑戰性,就應該尋求專業的協助。 別怕外界眼光 助聽器日益小巧選擇多 許多聽損者害怕外界眼光,遲遲不願及早配戴助聽器矯正,但其實現在的助聽器越做越小巧,選擇多元,甚至有最新科技模擬大腦全方位聽覺,更有助於患者從雜音中分辨語言。 助聽器業者國際業務副總Søren Høgsberg說,這種最新的助聽器科技具備強大的運算速度來分析配戴者所處聲音環境,在360度環繞聽覺設定中過濾雜音,讓配戴者所聽到的聲音更具體,改善一般助聽器較人工的音質,當聲音減弱就會聽不清旁邊、後方聲音的情況。 歐美聽力矯正普遍化 追求所愛無障礙 相較台灣,歐美民眾更能接受聽力矯正,認為助聽器就像戴眼鏡一樣的生活輔具。聽力師呼籲民眾,發現聽力有任何問題一定要儘早做聽力檢查,別再因聽力問題而出現社交障礙或被迫放棄熱愛的活動事物。 【延伸閱讀】 *33國際愛耳日 艾怡良愛耳畫聲音 *聽損失智風險增5倍 藝人阿西:大聲吼不自覺引誤會 *雙側植入電子耳復健佳 0至60歲成效都驚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1726/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