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

新一代抽脂技術不僅讓脂肪變黃金 更添一亮點

新一代抽脂技術不僅讓脂肪變黃金 更添一亮點#健康醫療網

 2022-01-20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 台灣男演員田家達出道多年,象徵性的深邃五官、挺拔身形及精湛演技,深受各年齡層粉絲喜愛。但原來,在螢光幕前光鮮亮麗的外表背後,粉絲看不到的,都是演員對自己長年的嚴格管理與要求。 田家達表示,為維持體態,規律的健身運動與飲食控制僅是基本,隨著歲月無情流逝,在臉上鑿下的痕跡單靠飲食與健身也無法消除,自己的淚溝逐年加深就是最明顯的例子。田家達期間曾嘗試使用玻尿酸,效果雖不錯但因需持續施打,如遇行程繁忙,較難及時回到醫美診所補救。田家達與專業醫師討論並提出訴求後,接受了新一代威萃補脂技術,提取自身大腿後側脂肪,並將精萃後的脂肪細胞補到淚溝中,也連帶修飾了黑眼圈,術後即使直接素顏出門,氣色也依然很好,田家達笑說,從此不用三天兩頭到醫美診所報到了。 抽脂手術不知怎麼挑? 複合式療程三項全包 為什麼很多體態姣好的女性也需要抽脂?因為減肥雖可讓全身皮下脂肪層變薄,但針對局部囤積的脂肪,如腹部、馬鞍肉等,仍無法隨心所欲做調整,而抽脂可針對細節,進一步精雕曲線。 目前抽脂手術,可簡單分成以物理方式擊碎脂肪的傳統抽脂及水刀抽脂;以熱能液化脂肪的雷射溶脂;及以超音波原理施作的超音波抽脂與威塑抽脂。知名醫美集團台中分院院長李博文醫師說明,水刀抽脂、超音波抽脂及雷射溶脂,各自適用的範圍大小皆不同,例如水刀較適合用在大範圍抽脂;雷射溶脂適用局部,所幸現今技術可將三者合併使用,以複合式療程的方式進行效果會更加顯著。 但李博文醫師也強調,抽脂主要目的並不是減重、減肥,若為BMI超標(>30)之肥胖族群,或有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仍建議先以調整飲食及運動方式將BMI降回正常值,再與專業醫師討論適不適合施作抽脂手術。 ▲知名醫美集團台中分院院長李博文醫師 高頻超音波震盪 號稱「抽脂界的法拉利」 而近來有「抽脂界法拉利」之稱的威塑抽脂,到底在紅什麼?佳思優醫美集團整形外科李兆翔醫師解釋,威塑抽脂其實也是超音波抽脂的一種,但其頻率較傳統超音波為高,達到36000Hz,可利用超音波氣泡將脂肪細化、分離、乳糜化,再將脂肪引流出來,同時不破壞到原有血管與神經,不僅出血量相對少、安全性較高、術後較不易疼痛,恢復期又較短,另外也較不損害皮膚內的結締組織,因此威塑抽脂術後皮膚比較不會有鬆弛感。 李兆翔醫師補充,過去威塑抽脂僅單純用來將脂肪抽掉,但現在「體雕」概念越來越普及,漸漸發展到可將手術中抽出脂肪移至身體其他部位做填補,舉例來說,男性可加強胸大肌的輪廓;女性也可針對馬甲線、川字肌做雕塑,創造出一個更完美身形。   ▲知名醫美集團整形外科李兆翔醫師。 全面降低手術風險 確認是否有麻醉專科醫師監控 雖然抽脂手術似乎很常聽聞,但其實它是八大高風險醫美手術之一,因此民眾在挑選診所時,務必要選擇合法營業且經歷豐富之整形外科醫師,也可先多加諮詢後再做決定。若手術範圍廣,需全程睡眠麻醉的話,事先確認手術時是否有資深麻醉專科醫師在旁監控,也是民眾保護自己很重要的關鍵。 另外,術前最好施作血液及心電圖檢測,不僅能讓執刀醫師更了解患者身體狀況,也能協助麻醉醫師妥善擬定麻醉計畫,更加提升抽脂手術的安全性哦。 新一代抽脂技術不僅讓脂肪變黃金 更添一亮點 台灣男演員田家達近日接受了新一代威萃補脂技術,將精萃後的脂肪細胞補到淚溝中,也連帶淡化了黑眼圈,術後即使直接素顏出門,氣色也依然很好。   ▲台灣男演員田家達近日接受了新一代威萃補脂技術,將精萃後的脂肪細胞補到淚溝中,也連帶淡化了黑眼圈,術後即使直接素顏出門,氣色也依然很好。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2511

66歲婦正面迎對ITP 不再因類固醇副作用問題卡關

66歲婦正面迎對ITP 不再因類固醇副作用問題卡關#健康醫療網

 2022-01-18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66歲的吳女士10多年前確診為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又稱為ITP),在長期使用類固醇的情況下,這十年來她陸續被診斷糖尿病、肺結核及骨質疏鬆,身高也因此矮了將近十公分。 原先血小板控制在10萬(/uL)上下,但近期卻逐漸下降,甚至小於2萬(/uL),並出現皮下出血的症狀。此時,她主動提出接受脾臟切除的想法,然而在脾臟切除後,血小板數值仍未改善,在醫師評估下,改以血小板增生劑治療,血小板數值回復到45萬(/uL)以上,收治該名患者的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血液腫瘤部主治醫師林耘曲表示,雖然數值回升,不過使用血小板增生劑須密切觀察,留意血栓副作用。 治療目標:控制出血、提升血小板數值 林耘曲醫師說明,ITP易引發凝血異常、出血不止,當腸胃或大腦出血,可能造成重大影響。目前除了類固醇,治療的選項日漸增多,若患者願意積極與醫師討論治療方案,便能減少出血,擁有較佳的生活品質。 「ITP治療分為兩部份:控制急性出血與慢性提升血小板。」林耘曲醫師分析,當出現急性出血,必須先止血。此時可輸注血小板,合併類固醇治療,嚴重時可考慮給予免疫球蛋白,不過只是應急,當問題緩解,還是必須穩定用藥維持血小板數量,患者才不會面臨反覆出血的情況。 美國血液學會:類固醇使用不宜超過六週 美國血液學會建議,成年的ITP患者若無症狀,但血小板數量少於3萬(/uL),建議開始接受治療。在這階段,第一線治療用藥仍以類固醇為主,不過長時間或反覆使用類固醇的患者可能出現胃出血、血糖偏高、體重上升或骨質疏鬆等副作用,所以類固醇使用時間不宜超過六週。 當ITP治療超過3個月,病情還是未見改善,或類固醇藥物無法如期停藥,醫師就會建議接受第二線治療。而根據臨床實驗結果,慢性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的病患使用血小板增生劑後,多數的ITP患者病情能獲得緩解,甚至有些患者停藥後就沒有復發跡象。林耘曲醫師提醒,血小板增生劑的副作用包括腹瀉、頭痛、疲倦或肌肉痠痛等,用藥後若有不適,應與醫師討論。 尋找血液科醫師諮詢 診斷最精準 林耘曲醫師也叮嚀,民眾若懷疑罹患ITP,可至血液科或血液腫瘤科門診接受詳細檢查。此外,除了積極治療、按醫師指示用藥,平常也要注意正常作息、適度運動,且避免使用來路不明藥物或過度飲酒。 此衛教資訊由台灣諾華提供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2565

篩檢早期乳癌降低風險 「乳房影像診斷」功不可沒

篩檢早期乳癌降低風險 「乳房影像診斷」功不可沒#健康醫療網

2022-01-18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好發的癌症,不僅持續多年且毫無減少趨勢,聽起來很可怕,但隨著政府提供免費乳癌篩檢的普及,與衛教團體的積極宣導,雖然乳癌發生率高,但早期診斷及時治療,多數個案預後良好,依據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 0期乳癌5年存活率97.7%,第1期乳癌5年存活率95.7%。其中「乳房影像診斷」扮演著極為關鍵的角色。 45歲以上婦女 兩年一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 目前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乳癌篩檢政策是:針對所有45-69歲婦女及40-44歲具乳癌家族史的婦女(家中祖母、外婆、母親、女兒或姊妹曾罹患乳癌),提供每兩年一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篩檢,但不少人會好奇,為什麼要用乳房X光攝影?篩檢年齡又有什麼依據? 台北三軍總醫院放射診斷部科主任、國防醫學院放射診斷學科教授、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常務理事徐先和教授說明,乳房X光攝影是醫界公認作為「乳癌篩檢」最重要的利器。不僅能找出腫塊,對於早期或零期乳癌的徵兆-鈣化點的偵測更是靈敏。根據統計,75-80%的乳癌發生在40歲以上女性,其中多數沒有家族病史,也無特殊發病原因,因此40歲以上的婦女,都需關注乳癌篩檢。 「這兩項」篩檢同時做 揪出90%以上乳癌患者 但乳房X光攝影也有限制,徐先和教授說明,亞洲女性乳房組織較緻密,在X光影像顯示中,正常乳腺與惡性腫瘤皆以白色影像型態顯示,會讓乳房攝影的靈敏度大幅降低,且因乳房X光攝影仍有微量輻射,不建議短時間內重複施作,有時也可能因擺位問題或判斷看法相異,進而產生不同解讀,此時,以乳房超音波再次檢查,可協助找出小型腫瘤,且醫師可藉由超音波導引,執行切片檢查,獲得準確的病理診斷。徐先和教授表示,同時施作乳房X光攝影與乳房超音波檢測,可提高約8%-24.4%的乳癌偵測。一般而言,專業的團隊以高品質的乳房X光攝影與超音波掃描,可找出高達九成以上之乳癌患者。 徐先和教授也補充,女性到了更年期後乳腺會逐漸退化,轉變為脂肪型乳房,此時在X光顯影下會呈現暗色,較不易與癌細胞亮點混淆,因此靈敏度相對會提高,所以年齡也是乳房影像診斷選擇的一大依據。 不僅能找出早期乳癌 精確篩檢決定治療方向 曾有一位40歲的張小姐(化名),因在家自我檢測摸到乳房內側硬塊,前往鄰近地區醫院就診,初步用乳房超音波檢查,於乳房內側發現單一顆1cm腫瘤,局部切除化驗後確診乳癌。 本要施作乳房保留手術局部切除,後來張小姐經親友介紹轉至醫學中心,同步做乳房X光攝影後,發現乳房外側亦出現密集簇聚之惡性鈣化點,因此醫師建議她考慮手術全切除,降低轉移與復發風險,由此可知,精確篩檢也會大大影響到治療方式之選擇與預後。 徐先和教授強調,針對不同亞型的乳癌也會有不同對應治療方式,因此乳癌診治需多專科團隊討論後配合診治,包含乳房外科、腫瘤內科、影像診斷科、與病理科醫師等,這些都是提高乳癌五年存活率,甚至讓乳癌最快達成「癌症痊癒」發展的重要一環。 自覺健康不等於「真健康」 等症狀出現恐延誤治療 根據國健署調查發現,女性不願意接受篩檢的原因有近半是因為「自覺身體健康沒有需要」,對此,徐先和教授說,僅有低於4%乳癌患者會出現明顯乳房疼痛症狀,多數為無痛之乳房腫塊或異常鈣化點,而影像檢查才能真正揪出無症狀的早期乳癌,呼籲民眾:乳癌無法預防、定期參與篩檢,發覺早期腫瘤、及時治療,讓乳癌不再是致命的絕症。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2297

自體免疫患者染疫風險增?打疫苗外這2件事更重要

自體免疫患者染疫風險增?打疫苗外這2件事更重要#健康醫療網

2022-01-17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新冠疫情持續延燒,加上新變異病毒株的出現,讓許多自體免疫患者害怕增加染疫風險,即使治療用藥沒了也未回診,反而造成疾病控制差。中榮日前舉辦「2021免疫風濕疾病病友會聯合大會」,現場邀請多位專科醫師提供最新治療新進展及生活建議,化解病友疑慮。 對抗新冠病毒 接種疫苗之外,用藥、回診最重要 臺中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黃文男指出,根據各國研究顯示,自體免疫患者染疫風險並未增加,但疾病嚴重度較厲害者,疫苗保護力可能會有所影響,建議應完成2劑接種。對於新冠病毒不斷變異,黃文男認為,患者應持續用藥並定期回診,才是預防染疫最重要的方法,至於是否需要追加第3劑,維持抗體效果、延長保護力,建議依循指揮中心的建議。 臺中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陳一銘強調,自體免疫疾病控制不良,體內發炎情形嚴重,更會增加染疫及重症的風險,建議患者回診時戴好口罩、注意個人衛生,疫苗打好打滿,大致上不需要特別擔心,但接種疫苗前應先諮詢是否需暫停用藥。 治療藥物選擇多元 持續治療有助疾病控制 關於自體免疫疾病治療新進展,黃文男說明,類風濕性關節炎、硬皮症、皮肌炎通常會合併間質性肺病,且嚴重影響病人的預後;近年已能夠早期診斷,同時也有新藥品問世,大幅提升生活品質。 陳一銘表示,目前自體免疫疾病已提供多種治療藥物,舉例來說,不願意打針,可選擇口服的小分子藥物;若是不希望天天服藥,也可以使用生物製劑,對於控制疾病有不錯的效果。 自體免疫疾病會遺傳? 後天環境恐是重要因素 自體免疫疾病與遺傳有關,患者常會詢問家人是否也會罹病?黃文男表示,根據台中榮總團隊的研究顯示,即使是一等親罹病機率也不會很高,顯示環境可能是重要因素。以類風濕性關節炎為例,抽菸是最大的環境因素,研究顯示,有抽菸習慣者最容易發病;近年研究也發現,牙周病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產生CCP抗體有關,牙周病者未來也有較高的發病率。 黃文男提到,目前基因檢測已能診斷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基因,且中榮也進一步發現高達90多個基因可能與紅斑狼瘡有關,未來可望預測發病機率,讓患者做好環境預防,醫師也能更精準用藥,有助控制病情。 開發線上生活品質量表 助醫病掌握病情 除了規律用藥控制疾病外,患者與病和平共處也相當重要。中榮特別開發僵直性脊椎炎及全身性紅斑狼瘡的線上生活品質量表。 黃文男說明,此線上量表同步連結醫師看診系統,可即時掌握患者的病情,也能評估患者睡眠、體力、記憶力、身體疼痛等不適症狀,提供適合的輔助治療藥物或生活改善建議,提升生活品質。此外,患者也能自行查詢相關報告,更能控制疾病。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2566

擊球距離不足的球友必讀 增加肌肉輸出力指南

擊球距離不足的球友必讀 增加肌肉輸出力指南#健康醫療網

2022-01-17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有打高爾夫興趣的民眾,到某一程度之後就會發現擊球距離似乎無法再提升,雖然明白要進行肌力訓練,但卻找不出時間。此時不妨透過在家也能輕鬆進行的運動,增加「肌肉輸出力」。所謂「肌肉輸出力」,指的是讓現有肌力發揮到最大值的「力道」。現在就開始嘗試吧! 穩定身體平衡 提升擊球成績 日本醫師三枝剛表示;「所謂肌力,代表肌肉本身的力道,並依肌肉量而定。而肌肉輸出力則是讓肌力發揮力道的能力。也就是說,即使肌肉量相同,使用方式不同時,其產生的力道就截然不同。覺得自己肌肉衰退者,通常是因肌肉輸出力出了問題。」 就算肌肉發達,只要肌肉輸出力不足,就無法創造出理想的運動能力。那麼,該怎麼提升肌肉輸出力呢? 「行走時,是從雙腳撐起身體的雙腳支撐情況(身體穩定狀態),轉換為伸出 右腳的不安定狀態,接著,身體會轉移重心避免跌倒,再伸出左腳行走。這種狀態加上骨盆、肩胛骨的迴旋動作,才能協助人類活動全身步行。但隨著年齡增長、姿勢不正確,就會導致肌肉輸出力減弱,讓身體維持在不穩定的狀態下,影響四肢支撐身體的能力,造成行走時左右晃動幅度增加,產生如機器人般的動作。」 因此必須穩定軀幹並大幅活動髖關節,才能創造身體連動性,提升肌肉輸出力;左右晃動的錯誤行走方式反而會使運動能力減弱。 大幅度活動提升身體穩定性 創造不易堆積脂肪體質   「關鍵在於大幅活動身體,不須減少能量消耗。大幅度的活動可提升身體穩定性。舉例來說,我們坐著時,用這種不穩定的狀態通常很難拿取架上的書本吧!軀幹位置不穩定時,就會導致肌肉輸出力減弱。由此可見,手臂的動作也會影響軀幹穩定度。必須確實固定軀幹位置、妥善活用肌力,才能提升肌肉輸出力。如此身體代謝效率自然也會提升,熱量消耗更隨之升高,還可促進減重效果,進而創造出不易堆積脂肪的身體。」 高爾夫球場並非完全的平面地形,在不穩定的位置揮桿時,必須確實固定軀幹位置,才能徹底發揮身體本身的肌力。建議可在日常生活大幅活動身體,改善肌肉輸出力,進而提升運動時的表現。若能因此讓腰圍變得更小,也是一舉兩得。 確實吐氣讓身體 自然恢復理想狀態 那麼,呼吸方式又如何影響到肌肉輸出力呢? 「呼吸時請隨時注意,縮小張嘴範圍,緩緩地吐氣。這麼一來就能充分利用橫膈膜,使其保持柔軟狀態,進而改善胸廓及肩胛骨的活動,維持理想的身體姿勢,行走方式及運動能力也自然地隨之提升了。」三枝剛提醒,不斷注意細節,反而會讓身體更難活動。必須透過運動練習,讓自己在無意識間養成正確的行走方式及擊球動作,才是最重要的。 確實吐氣才是健康呼吸的基本之道。此舉可自然展開胸廓(呈現籠狀保護心臟、肺臟的肋骨等骨骼),改善姿勢。請確實注意吐氣方式。 【解說】 都立大Physio Care&Conditioning代表 三枝剛 都立大Physio Care&Conditioning代表,負責雜誌、電視節目中肩膀僵硬、腰痛特輯監修,從《關節內》、《關節外》、《姿勢.動作》等方面找出問題根本原因,並利用徒手治療、運動療法等方式提供頗受好評的復健治療。擁有物理治療師(PT)、美國認可運動指導訓練員資格(NATA-ATC)。 本文來自ALBA阿路巴高爾夫雜誌第17期 (文章授權提供/ALBA高爾夫雜誌) 資料來源:https://www.albagolf.com.tw/zh-tw/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2481

6成患者輕忽甲狀腺疾病 遠離這癌你需要知道的事

6成患者輕忽甲狀腺疾病 遠離這癌你需要知道的事#健康醫療網

2022-01-14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每年的1月為世界甲狀腺疾病防治月。根據美國甲狀腺協會指出,高達60%的甲狀腺疾病患者,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病情,醫師提醒,母系直屬親戚有家族史、曾接受頭頸部放射線治療,或職業曝露游離輻射者,最好接受甲狀腺超音波檢查;若是結節過大或高度懷疑為惡性,最好積極治療。 甲狀腺為蝴蝶狀 主控人體新陳代謝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顧問、乳房甲狀腺外科主治醫師趙子傑指出,甲狀腺位於頸部下方,分為左右兩葉,有如蝴蝶狀般的器官,主要功能為控制新陳代謝,常見的甲狀腺疾病有甲狀腺機能亢進或低下,以及甲狀腺腫大,甲狀腺腫大可分為瀰漫性腫大和結節性腫大。 他補充說明,甲狀腺結節可分為良性與惡性,也有單一或多發性,其中90%以上為良性腫瘤,但建議先進一步穿刺確認,排除甲狀腺癌的可能,有些結節具有自律性功能,分泌過多的甲狀腺荷爾蒙時,就會發生甲狀腺機能亢進,但惡性機率很低。 甲狀腺結節 3種情況要手術 一般來說,甲狀腺結節越大,惡性機率越高。研究發現,發生原因與基因遺傳、缺碘及甲狀腺慢性發炎有關,尤其是母系直屬親戚有家族史,患病機率較高;而甲狀腺機能亢進,也有約2~3%可能為惡性。 目前甲狀腺疾病的治療方式,有藥物、放射性碘131及手術切除,趙子傑醫師說,提出治療方針時,醫療團隊不僅會考量患者病況,同時也會主動與患者溝通討論,了解患者需求,再進行治療建議。經由他臨床觀察發現,許多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不願吃藥,因為控制病情至少要持續服藥一年至一年半以上,況且,仍有半數患者可能復發,這時就建議放射性碘或手術治療。不過,6~8成患者會因放射性碘治療,造成甲狀腺機能低下。若是結節過大、壓迫氣管或食道,診斷為惡性或懷疑為惡性,最好進一步手術治療。 手術輔助工具 降低併發症風險 甲狀腺周圍布滿豐富血管及神經,常見的手術併發症有副甲狀腺機能低下症,或是喉返神經麻痺,造成聲帶沙啞。很少會發生血腫,但嚴重者會造成呼吸困難,須緊急處理。 趙子傑醫師說明,目前已有先進的手術輔助工具,有效降低併發症風險,例如術中神經監測器可即時精準定位,協助醫師判斷神經的所在位置,大幅降低手術風險。另外針對血腫的問題,也有止血融合刀可有效降低出血量,尤其是進行雙側手術、頸部廓清,更能縮短手術時間, 2022甲狀腺疾病防治月 主動正視甲狀腺健康 每年的1月為世界甲狀腺疾病防治月,趙子傑醫師提醒,有家族史、曾接受頭頸部放射線治療,或職業曝露游離輻射者,建議至少接受一次甲狀腺超音波檢查;若有甲狀腺相關問題,可徵詢第二意見諮詢,但千萬不要拖延,應與主治醫師溝通討論合適的治療,以免延誤黃金治療期。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病人應治療,以免因創傷、敗血症等疾病誘發造成甲狀腺風暴急症,引起生命危險。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2519

過敏鼻塞12年久未癒醫:未對症是主因

過敏鼻塞12年久未癒醫:未對症是主因#健康醫療網

2022-01-14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51歲王先生本身就有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異位性皮膚炎及氣喘問題,由於工作關係時常往返國內外,每當飛機起飛時,機艙內的高壓總讓發炎腫脹的鼻竇更加不適,甚至造成頭痛、耳痛,就醫至今超過12年,期間更經歷三次手術開刀、抗生素、類固醇治療,也定期清理鼻腔及持續回診追蹤,卻都只能做到部分控制,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治療反復發作治不好 可能跟第二型發炎有關 鼻科醫學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耳鼻喉科葉德輝醫師說明,針對慢性鼻竇炎同時又有鼻息肉的治療,有八到九成的患者可以透過傳統藥物或開刀改善,但有一成五的患者卻難以控制,必須反復開刀,而治療效果不佳的最大原因,就是這類型患者多有第二型發炎反應(Type 2 inflammation)。上述案例王先生即屬此類型,後續改採新型生物製劑治療,幾天後嗅覺失靈的狀況改善許多,打完第二劑再回診後,鼻息肉更是消腫不少,不僅黏稠的黃鼻涕變少,連氣喘、異位性皮膚炎都進一步改善,困擾十多年的疾病總算有解,醫療團隊也相當滿意這樣的治療效果。 新型生物製劑精準標記IL-4、IL-13雙重鎖定阻斷發炎反應 所謂第二型發炎反應,葉德輝醫師解釋,因為相關細胞激素所引起一系列的免疫反應,當身體接觸到過敏原、病毒等刺激物,會分泌介白素IL-4、IL-5及IL-13等發炎因子,啟動全身性的發炎過敏反應,因而出現氣喘、慢性鼻竇炎、異位性皮膚炎等症狀,因此單靠藥物或手術治療,而沒有找出發炎的原因,只是治標不治本。而新型生物製劑便是利用這樣的機轉,將發炎因子作為標記物,準確且專一的鎖定IL-4及IL-13,雙重抑制訊息的傳遞,阻斷後續所誘發的發炎反應,以達到快速、持久的疾病控制。 治療漫漫長路 醫盼提升病友良好生活品質 過去,這類型患者需要長期使用鼻噴類固醇或是口服類固醇治療,搭配洗鼻液作日常照護才能改善,但多數患者還是擔心會有副作用,效果也無法持久。所幸今(2021)年剛通過TFDA核准的新型生物製劑,適用於治療頑固的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對於使用手術或傳統藥物治療仍難以控制的病患,提供多一個治療選擇。 葉德輝醫師也提醒,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是一個慢性病,需要長期追蹤與控制,目前觀察新型生物製劑對於第二型發炎患者的治療效果很不錯,也希望未來能從臨床試驗累積中找到治療的頻率及使用方法,不再需要反復的手術,讓患者脫離長久的病痛跟困擾,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2468

過年暴飲暴食小心誘發胃心症候群 中醫三招助改善

過年暴飲暴食小心誘發胃心症候群 中醫三招助改善#健康醫療網

2022-01-13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35歲女性平時生活作息規律,但是只要熬夜,或是吃太飽時腸胃脹氣時,常感覺胸悶,心臟不舒服,且偶有心悸,嚴重時還常伴隨眩暈。前往心臟內科,心電圖檢查沒有任何異狀查不出原因,隨即尋求中醫師的建議,中醫師認為,雖然患者自覺是胸口心臟處不舒服,但是其實問題根源在於腸胃,給予中藥與針灸治療並告誡其生活習慣,不舒服的症狀就幾乎消失。 暴飲暴食腹脹壓迫胸口 造成心臟不適 吳宛容中醫師表示,這是胃部疾病影響到心臟功能的病症,因為具體症狀多發生在胸部,剛開始是身體機能的問題,還產生器官實質上的問題,所以患者常常感覺心悸,胸悶,去心臟內科檢查卻檢查不出來,其實問題的根源在於腸胃。患者常常伴隨腹部飽脹、打嗝困難造成的胃脹氣,往上壓迫到心臟,造成心臟不適,但由於心臟症狀比較明顯,很少有人會在看醫生時主動提起其他徵兆,導致誤診率非常高,這類的問題在年節時暴飲暴食後非常容易發生。 消化障礙導致胃心症候群 排除脹氣、減低胃酸即緩解 吳宛容中醫師表示當嚴重到心電圖出現異常,代表這種問題由功能型的消化障礙,轉變成比較嚴重的實質上的器官病症,這種形況跟冠心病的症狀非常相似,通常稱為胃心症候群。此時的心電圖與冠心症類似,都呈現心臟冠狀動脈供血不足,但仔細探究,會發現心臟並沒有「自發性改變」,而是受到外力,也就是腸胃脹氣與胃酸逆流的影響較大,所以服用冠心病用藥改善也不大,但是用中藥一些消食化積如山楂、神曲、厚朴、枳實等協助患者打嗝或放屁,排除體內的空氣,減低胃酸分泌後,症狀馬上緩解。 連假期間熬夜、大吃 中醫師三招提醒 吳宛容中醫師解釋,過年過節常常飲食上跟原來生活作息有差異,美食當前時令人難以控制口慾,不小心吃得太撐的時候常會令人有種心律失常、心悸的感覺,加上熬夜睡眠睡眠不足會造成自律神經系統失衡,提高心律不整的可能性,所以有以下三招請民眾要特別注意。 第一招:餐餐八分飽 經常吃太飽其實對心臟的衝擊很大,吃飽後出現心悸、胸悶、心臟不服的感覺,是因為胃部的消化功能不好,飲食後胃脹氣,將橫膈往上頂,限縮了肺部呼吸擴張的空間,從而導致胸悶、心悸等不適症狀,所以產氣的食物如豆類、包心菜、洋蔥、花椰菜、甘藍菜、青椒、茄子、馬鈴薯、地瓜、芋頭、玉米、香蕉、麵包、柑橘類水果、柚子、甜點都要適量而為。  第二招:熬夜盡量少 為改善心肺循環,防止胃心症候群發作,必須充分睡眠,才能消除身體的疲勞,睡眠不僅能讓身心休息,也可讓腸胃消化機能穩定。一般來說,每天需要7~8小時的睡眠。更重要的是維持睡眠的品質與效率。為了善待心臟,請努力維持睡眠的品質與效率。 第三招:口味剛剛好 許多人心悸胸悶腹脹,是因時要調味過度或是烤辣炸等刺激性食物攝取過多所致,減鹽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巧妙減鹽,避免重口味的飲食。不僅料理的調味要淡一些,醃製食品、滷菜、火腿等鹽分較多的加工食品也要適量,以往飲食偏重口味的人,或許會覺得減鹽的料理「少了些什麼」,然而只要習慣,就能享受食材原本的味道,也可見健康康過個好年。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2546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