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

費叔叔愛相挺 攜桃園三光國小學童棒球圓夢

費叔叔愛相挺 攜桃園三光國小學童棒球圓夢#健康醫療網

2021-12-15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偌大的棒球場上,啦啦隊的加油聲此起彼落,小小棒球員把握進攻局勢,看準好球揮出關鍵一棒,全力衝刺跑壘。這一天是台灣費森尤斯卡比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日,由北中南員工組成「費叔叔隊」,與桃園市復興區三光國小棒球隊以球會友,攜手樂天桃猿隊在桃園國際棒球場展開一整天的棒球圓夢活動。 費森尤斯卡比捐助三光國小 為學童築夢 堅守著關愛生命的理念,台灣費森尤斯卡比公司除了致力於提供高品質藥物、醫療器材及臨床營養產品於醫療服務,同時也關愛社會,投身企業社會責任。台灣費森尤斯卡比總經理邱建智表示,除了連續多年的「為癌而跑」路跑活動;去年到南投偏鄉關懷獨居老人;今年更是協助桃園偏鄉三光國小,捐助飲水機幫助解決全校飲水問題。 ▲台灣費森尤斯卡比與三光國小在捐贈儀式一同合影。(第二排左起為三光國小棒球教練潘志豐、費森尤斯卡比總經理邱建智、三光國小校長張玉英) 三光國小位於桃園市復興區的偏遠山區,從台北驅車需要約3小時車程。校長張玉英指出,三光國小全校學生共約50人,是一間泰雅族部落國小,本次的飲水機捐贈讓師生倍感溫暖,也很感謝費森尤斯卡比,資助國小棒球隊經費,讓球隊能繼續培訓小球員們。 職棒球員親臨指導 費叔叔與三光國小體驗一日球員 活動當天,除了樂天桃猿隊球員王溢正、林立、林承飛、賴鴻誠親臨指導費叔叔與三光國小棒球員球技外,友誼賽也邀來樂天女孩與吉祥物大聖及猿氣小子開場助興,比賽時更由知名球評徐展元加持,讓整場比賽直逼正規棒球賽規格。 「桃園市是棒球盛行的地區,但對位處後山的三光國小而言,算是棒球沙漠。」三光國小棒球隊教練潘志豐說,因為疫情的關係,加上地點偏遠,就算小朋友在校內認真訓練,也難有機會與其他棒球隊比賽交流。透過這次活動,很高興能讓小朋友運用在山上所學,藉此機會到正規球場打比賽及得到職棒球員指導,讓他們更強化對棒球運動的熱愛及信心並使孩子們更積極學習。 「在球場上看到小球員的笑容讓我們覺得施比受更有福氣。」邱建智總經理表示,台灣費森尤斯卡公司的宗旨為「關愛生命」,此次活動不只是圓了小朋友的棒球夢,更是在費叔叔隊訓練及比賽的過程圓了公司同仁的夢,同時凝聚了員工向心力。將來費叔叔棒球隊也會繼續練習,並期待與三光國小球員們再次相會,一起堅持初心,朝夢想持續前進。 ▲台灣費森尤斯卡比員工一同到球場為三光國小棒球隊及費叔叔隊比賽加油打氣。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2236

動作慢、手抖、肢體僵硬 醫師解答巴金森病五大問

動作慢、手抖、肢體僵硬 醫師解答巴金森病五大問#健康醫療網

 2021-12-14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巴金森病(又稱巴金森氏症)發生率隨年齡增長而提高,內政部110年9月統計,台灣65歲以上長者人數已逾390萬人,如以盛行率1至2%推估,全台至少四萬人罹患巴金森病。 四萬多個家庭如何妥善面對這項疾病,做好因應?邀請羅東博愛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李政霖、成大神經部主治醫師簡崇曜,幫助民眾解答巴金森病常見5大問題。 Q:巴金森病是如何形成的?可以預防嗎?若得到巴金森病有機會治癒嗎? 羅東博愛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李政霖表示,多數巴金森病病友發病原因不明,老化是最常見的風險因子,約10至30%的病人與基因遺傳有關;其他環境因素,例如,務農長期接觸農藥或工廠暴露重金屬、糖尿病和飲食習慣,也是可能的風險因子。 臨床建議,盡量減少相關環境風險因子暴露、控制好三高疾病,可降低罹病風險;另有研究指出,適量攝取咖啡因、養成運動習慣,對於減少巴金森病發生率可能有若干保護效果。 當中腦黑質負責分泌「多巴胺」這種重要神經傳導物質的神經細胞死亡,就會出現動作障礙,隨細胞愈死愈多、多巴胺分泌愈來愈少,症狀逐漸明顯。 神經細胞一旦死亡,即是不可逆的變化,雖然目前沒有治癒巴金森病的方法,但及早發現警訊,積極介入,仍可望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延緩步入失能。 Q:巴金森病有哪些症狀? 巴金森病典型三大症狀為「動作慢、手抖、肢體僵硬」,在日常生活表現,則包含表情減少、字體愈寫愈小、持筷用餐等精細操作變得不靈活、走路小碎步或腳無法抬高,以及身體僵硬,影響平衡反應能力。 此外,巴金森病病友也常出現憂鬱、情緒障礙、睡眠問題、嚴重便祕等非動作症狀。臨床觀察,在巴金森病前期若合併情緒不穩、焦慮等症狀,病人服藥後,若出現抗藥性和副作用,建議與醫師討論調整藥物或劑量。 Q:如何提早發現自己是否得到巴金森病? 成大神經部主治醫師簡崇曜指出,巴金森病病友在手抖、動作慢、肢體僵硬之前,就出現便秘、嗅覺喪失,以及快速動眼期行為障礙(REM behavior disorder ,RBD)等前期症狀。快速動眼期行為障礙的特色為常作惡夢、熟睡時腦部無法抑制肌肉張力,無意識地拳打腳踢,同眠的伴侶應提高警覺,提醒及早就醫。 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建議,50歲以上民眾每個月8號都做一次「巴金森病手指操」自我檢測,動作很簡單,右手伸直,手指打開,拇指與食指輕按25下,再換左手,一樣輕按25下。如果發現速度不同、變慢、停頓,或手指打不開、開合大小改變,建議到台灣動作障礙學會網站,回答「巴金森病自我檢測表」等問題,做進一步詳細評估。 Q:懷疑自己可能得到巴金森病,該掛哪一科? 如果懷疑罹患巴金森病,建議到神經內科或動作障礙科就診。 Q:哪些治療方法可以延緩巴金森病病程? 病友需「藥物治療」、「規律運動」雙管齊下,才能獲得改善。若肢體抖動及僵硬程度,未造成日常生活困擾,就不用提高用藥量。此時,規律運動、積極復健,有助於延緩神經流失及退化,效果比只用藥的病友還要好。 若罹患巴金森病,想要了解更多與巴金森病和平共存的資訊,包括罹病後如何復健、日常照護與飲食推薦等,歡迎加入「幸福巴士」巴金森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happyparkinsons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2219

類風濕性關節炎纏身十年 生物製劑助平安產子

類風濕性關節炎纏身十年 生物製劑助平安產子#健康醫療網

2021-12-14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今年32歲的媛媛(化名),在大學時曾在手搖飲料店打工,某天工作時手腕莫名腫痛,無法彎曲自如,尤其是在雪克飲品及舀漿的時候動作,關節更是僵硬,只好趕緊前往醫院檢查,這才得知自己罹患了「類風濕性關節炎」。由於手腕關節已經變形,只能忍痛放棄飲料店工作,定期規律接受治療。沒想到去年結婚懷孕後,關節發炎疼痛再次復發,在醫師的建議下,使用適合孕婦患者使用的生物製劑,病情獲得控制,也順利平安產子,抱著健康的寶貝,心裡滿滿的感謝與感動,至今仍持續回診用藥,關節疼痛獲得大幅改善。 關節炎之王勿小覷 把握治療黃金期免關節變形 收治個案的東港安泰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許昌敏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長期慢性關節發炎的自體免疫疾病,大約有80%到90%的患者是多發性、多關節處的發炎,由於對人體的影響廣泛,嚴重恐造成失能,因此被健保局列為重大傷病的第一個項目,也是臨床常提及的「關節炎之王」。 許昌敏醫師進一步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好發年齡約在55歲至65歲之間,但有些年輕確診患者因為免疫力旺盛,病程走向會較為激烈、破壞性也更強,需要特別提高警覺。患者在被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後的三年內是黃金治療期,倘若沒有好好治療,會出現明顯關節變形,且時間拖延越久,可能造成肢體行動失能而需要坐輪椅,或是無法自己穿衣服、開門以及刷牙洗臉等,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大躍進 生物製劑降低患者負擔 許昌敏醫師說明,在以往沒有生物製劑時,醫師只能不斷增加消炎止痛藥來壓制病情,但在生物製劑問世後,目前患者可以使用生物製劑再配上病程修飾藥物,或是只使用單一生物製劑即可控制病情,大幅降低患者治療壓力及用藥負擔,更提高患者的治療意願。 許昌敏醫師進一步說明,許多女性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最擔心的就是懷孕後治療問題,除了擔心藥物對胎兒傷害外,也擔心停藥的復發問題。目前新型的抗腫瘤壞死因子生物製劑,透過特殊的藥物設計結構,在孕婦媽媽們體內較不會經過胎盤,不太會影響胎兒發育與乳汁分泌,可說是孕婦患者們的治療新福音。 建議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 勿因疫情影響自行停藥治療 許昌敏醫師提醒,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來說,藥物一定要持續使用,若是接受生物製劑治療的病患,也應該定期回診用藥,切勿因為擔心疫情感染而自行停藥或中斷治療;另外,新冠疫苗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用藥是否有衝突,患者們也無須太過擔心,除了少部分藥物在施打疫苗後需要停藥一週,其餘大部分不會有太大影響,如有疑慮可以施打前先諮詢主治醫師,讓防疫與疾病治療兼顧更安心。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2218

少年腦中風路倒 顱內動脈取栓術撿回一命

少年腦中風路倒 顱內動脈取栓術撿回一命#健康醫療網

2021-12-10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一名20多歲年輕男子,身材壯碩、有抽菸史,今年7月突然單側無力、眼球移動失調路倒,經送醫確診是中大腦動脈阻塞。幸好及時施打血栓溶解劑及接受動脈取栓術,成功打通阻塞血管;如今不但可以自理生活,接下來還計畫完成環島旅遊。 缺血性腦中風沒預兆 6大症狀快送醫 高雄長庚醫院神經科部腦血管科主治醫師陳仕軒指出,腦中風可分為缺血性及出血性,缺血性腦中風占大宗,主因是腦血管阻塞,嚴重會造成不可逆的腦細胞缺氧、甚至死亡,「腦細胞再生能力幾乎為零,且缺血的容忍度也很差」,只要缺氧數分鐘即造成腦細胞死亡。 陳仕軒醫師強調,發生急性缺血性腦中風完全沒有預兆,患者會突然發生臉歪、嘴斜、單側手腳無力、雙眼偏向同側及說話不清楚等神經學症狀。常見的危險因子有老化、中風病史、三高、心律不整、心房顫動,尤其年紀越大,發生率越高;臨床上,以70~80歲以上的老年人發生佔比最多。 搶救缺血腦中風 為病患爭分奪秒 「腦中風最可怕的是後遺症。」陳仕軒醫師指出,缺血性腦中風患者中,2成死亡,高達5~6成失能,甚至是嚴重癱瘓為植物人,造成家中經濟重大負擔。 陳仕軒醫師強調,搶救缺血性腦中風,最重要的是要爭分奪秒。標準治療是在發病3~4.5小時內,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tPA),打通阻塞的腦血管,但副作用較大,併發全身性出血的風險較高。 顱內動脈取栓術 打通率高達8成 目前最新的「顱內動脈取栓術」療法,則是從鼠蹊部置入微創導管,經大腿、心臟,沿著頸部往上找到腦血管阻塞處,再利用支架取栓或抽吸的機械性方式移除血栓,達到打通血管的目的,最適合用於腦部的大血管阻塞。 根據缺血性腦中風治療指引,以血栓溶解劑為主、「顱內動脈取栓術」為輔,也可以同時進行,但非人人適合。陳仕軒醫師進一步分析,血栓溶解劑成功率約3~4成,而顱內動脈取栓術高達7~8成的高效打通率,黃金搶救時間也能從3小時延長至6小時。   ▲ (圖 / 陳仕軒醫師提供 ) 缺血性腦中風治療 3大階段不能少 陳仕軒醫師強調,缺血性腦中風治療有3大階段。第一,把握治療黃金期,盡可能快速打通血管,降低腦損傷嚴重度;第二,穩定危險期,小範圍的腦阻塞觀察1~2天、大範圍約7~10天,萬一發生腦腫脹情形,及時進行減壓手術;第三,復健照護期,藉由復健治療讓患者恢復生活自理能力。 腦中風治療南部區域聯防模式 快速轉院搶救病患 全台每年新增3萬名腦中風患者,高屏澎地區每年約有2000~3000人發生缺血性腦中風。為此,高雄長庚、高雄榮總、高醫、義大醫院及國軍高雄總醫院與屏東縣衛生局合作,跨院區組成「台灣腦中風治療南部區域聯防」,整合急診、神經內科、神經放射科、麻醉科及加護病房等各單位,建構快速有效的聯絡網路,在分秒必爭的搶救中,提供病患完整的評估及最適切的治療。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2179

女星大量出血緊急入院開刀 醫:子宮肌腺症惹禍

女星大量出血緊急入院開刀 醫:子宮肌腺症惹禍#健康醫療網

2021-12-10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近日一名知名女星因罹患子宮肌腺症,連續多天在非經期內大量出血造成嚴重貧血,擔心有昏倒危險,因此緊急入院處理。知名婦幼診所韓健明醫師表示,子宮肌腺症一旦拖延,恐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臨床上曾有一位45歲的患者阿珮(化名),長時間飽受經痛及經血過多所苦,多年來每個月都需前往醫院施打止痛針,並因大量貧血需要額外輸血,但多次就診婦產科均無法改善症狀,最後是透過子宮肌腺症的雞尾酒療法治療,目前術後持續使用子宮內投藥系統,不僅不再經痛及貧血,也無復發跡象,更讓原先被建議切除子宮的她,如願保住子宮。 肌腺症發病年齡下降 患者身心煎熬 韓健明醫師說明,子宮肌腺症意指子宮內膜異位到子宮肌肉層,在台發生率高且具有遺傳性,多數患者有家族遺傳病史。而過去子宮肌腺症患者多好發於35~45歲之間女性,近年來發病年齡則下修至25~35歲,對此,醫師解釋可能與近年來大幅增加的環境荷爾蒙(如塑化劑)有關,因這類物質容易引起雌激素敏感性疾病的產生,其中就包括子宮肌腺症。 針對子宮肌腺症常見症狀,醫師說明患者大多以嚴重經痛、慢性骨盆腔疼痛、經血量多及經期時間變長來表現,當肌腺瘤愈來愈大時,會壓迫到周遭器官,可能導致頻尿或排便不順,或因大量失血造成貧血,還容易使懷孕率下降以及增加早產的風險,各種疾病帶來的不適症狀,會造成患者長期身心俱疲,因此絕對不能輕忽子宮肌腺症帶來的問題。 雞尾酒療法協同治療 子宮內投藥系統防復發  韓健明醫師表示,隨著發病年齡的下降以及晚婚晚育成為社會常態,子宮肌腺症的治療需兼顧到患者生育需求,因此取得治療與受孕上的平衡就十分重要。 其治療方式會視患者情況採取雞尾酒療法,意思是結合多種方式協同治療,輕微症狀或疼痛,目前會以口服藥為主,包括止痛藥、雄性素或新型口服黃體素,其中新型口服黃體素相較其他口服藥物副作用較低,但部分患者仍會有水腫或頭痛等副作用產生;加上病況較嚴重時,就無法僅靠口服藥物來緩解,需進一步採取積極治療,此時可考慮兼顧保留生育力的熱治療,例如非侵入性的海扶刀或超微創的微波治療;除此之外,針對子宮肌腺症這樣難纏的疾病,術後避免復發的秘訣為搭配子宮內投藥系統,透過緩慢定量的釋放黃體素,來改善大量出血問題,而子宮內投藥系統產生的作用侷限於子宮內膜上,黃體素在全身血液中的濃度非常低,因此不易有水腫或頭痛等副作用產生,長期使用能有效預防未來復發。 韓醫師提醒,子宮肌腺症患者的常見「兩等」:一等:擔心受怕等病情加重;二等:苦苦癡等停經才解脫;子宮肌腺症造成的嚴重經痛,經血爆量除了兩等,其實可以更積極治療。平時如有經血過多、痛經的症狀應有所警覺,切勿拖延治療以免病情加重甚至必須切除子宮,只要患者積極配合、遵循醫囑,並進行長期治療規劃,終能擺脫疾病的糾纏,找回人生色彩!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2191

關節治療新趨勢,從「關節智能儀結合再生醫學」給你精準治療

關節治療新趨勢,從「關節智能儀結合再生醫學」給你精準治療#健康醫療網

2021-12-09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常聽到家中長輩說:「骨頭不好代表你老了!」真的是這樣嗎? 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約為15%,58歲以上長者,每5人中就有1人有關節退化問題;70歲以上老人更有70%以上罹患退化性關節炎,其中女性患者佔大數,年紀有陸續下降趨勢。 知名預防醫學診所陳炯瑜醫師,陳醫師說到:「近期門診出現有關節問題患者,大約在40歲上下,有越來越年輕的趨勢,不一定是因為老化造成的退化性關節炎,更多是因為長時間的運動傷害、職業傷害、姿勢不良所導致,尋求協助的中壯年人已成為關節退化的新族群。」 ▲陳炯瑜醫師提醒,上下樓梯膝蓋會痛、動作變遲緩或常跌倒的人更要留意是否有關節相關問題,並盡早就醫治療才不會耽誤治療黃金時期。 陳炯瑜醫師還提到:「加上進年來健身模式改變,大家對於健身不再只停留於健美先生的形象。為了維持身體健康,除了在家看網路影片或透過電玩進行運動,更有動感流行音樂舞蹈、拉丁有氧舞蹈等等,但在這些更多元化、熱血的運動背後,很常就因為姿勢錯誤,加上膝蓋長期碰撞、過度負重等,讓關節退化問題提早來報到。」 關節治療新趨勢,從「再生醫療整合關節智能儀」開始 陳炯瑜 醫師表示:「許多有關節問題的人不願就醫,常是因為害怕動刀或討厭服用藥物,特別是年輕族群,以為休息一下就會好了,一不小心就拖延就醫時機,反而讓病況越來越嚴重。」 因此,現在已有一種新型療法,無侵入性的關節智能儀器,在國外除了可用在關節肌群訓練,更能用在許多需要長期復健的患者身上,此關節智能儀器,由人工智能技術研發,可根據高科技力學偵測儀偵測個案整體身體概況數值,並交由人工智慧從平衡、肌力、關節角度、柔軟度以及協調性進行病因分析,並根據分析結果提供標準化課程建議,後續更可依據個案狀況進行物理治療、居家運動整合計畫,從根本處理疼痛問題,也讓更多人願意正視疼痛問題。 ▲陳炯瑜醫師表示,無侵入性的關節智能儀器,國外除了應用在關節肌群訓練,更能用在長期復健的患者身上。 此外,陳炯瑜醫師也表示,現今已於PRP療程中獲得重大突破,找到全新「活化後PRP生長因子」能提高組織修復率的關鍵機轉,並在全球重量級期刊《國際分子科學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發表,在實務經驗上也擁有碩然成果,至今已累積超過4,000多例臨床應用案例,醫師會依據患者關節問題嚴重程度,評估搭配進行再生醫學治療,對許多不敢開刀動手術患者將可能是一個新選擇。 最後,陳炯瑜醫師提醒大家:「若上下樓梯膝蓋會痛、動作變遲緩或常跌倒的人更要留意是否有關節相關問題,並盡早就醫治療才不會耽誤治療黃金時期。而關節保養,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不要過度運用,並養成正確的運動習慣與姿勢,當有輕微不適時,需儘早進行評估處置,才能免於疼痛纏身的危機。」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2175

免疫系統與己為敵?中榮舉辦病友會解開自體免疫病之謎

免疫系統與己為敵?中榮舉辦病友會解開自體免疫病之謎#健康醫療網

2021-12-09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自體免疫疾病是前三大常見的重大傷病,全台約有40至50萬名患者。自體免疫系統與己為敵,使得全身發炎,更讓患者陷入生活與治療的難題中。臺中榮總將於12月18日舉辦「2021年免疫風濕疾病病友會聯合大會」,會中將由多位專科醫師提供最新治療進展及生活建議,更幫助患者更了解疾病、解開自體免疫之謎。 你有自體免疫遺傳基因嗎? 一等親發病應及早接受基因檢測 人體免疫系統,主要用來抵禦外侮,然而免疫系統一旦失序,反過頭來攻擊自身的正常組織、器官,而引發全身性紅斑性狼瘡、類風濕關節炎、多發性肌炎、皮肌炎、乾燥症、全身性硬化症、過敏性血管炎、川崎病、克隆氏症、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然而,民眾應如何了解自己是否罹患自體免疫疾病的可能?對此,臺中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陳一銘表示,自體免疫疾病存在特定的遺傳基因,像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可能與人類白血球抗原基因HLA-DR4有關,而僵直性脊椎炎與HLA-B27有關,全身性紅斑狼瘡則與HLA-DR3相關,「帶有特定遺傳基因者,如同自體免疫疾病最重要的門鎖,罹病機率比一般人高」。 臨床觀察發現,患者常有家族群聚的情形,同家族中可能有多名親人罹患不同種類的自體免疫疾病。陳一銘說明,父母帶有自體免疫遺傳基因,一等親子女罹患同類的自體免疫疾病機率約有10%。隨著醫學科技發展,目前可透過基因檢測發現是否帶有自體免疫遺傳基因,進而避免把疾病遺傳給下一代。陳一銘表示,如果家族中一等親有罹患自體免疫疾病,且有關節、皮膚症狀,建議及早接受基因檢測與醫師診療,並避免抽菸、二手菸、牙周病等環境危險因子,也不要隨意服用人蔘、靈芝等補品,以免過度活化免疫系統,日常生活應養成充足睡眠、規律運動的習慣,有助預防發病。 後天環境是發病關鍵 積極治療與病共存 「帶有自體免疫疾病基因,並不代表一定會發病。」陳一銘強調,後天環境亦是影響發病的重要因素。抽菸為最常見的環境誘發因子,活化肺泡中的免疫系統,產生的抗體將循環全身;若是帶有HLA-DR4基因,又加上有抽菸習慣,容易提早造成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此外,臨床上也常見帶有易感遺傳基因的牙周病患者,沒有定期治療牙周病,細菌持續破壞牙周組織,進而活化免疫系統造成發病。 萬一自體免疫疾病發病了,其實也不用過度擔心。患者應積極與醫師討論,透過評估症狀及合併症,共同訂定可接受的治療目標,有機會穩定控制病情、減藥,更能與疾病和平共處。為了幫助患者更加了解自身疾病,中榮過敏免疫風濕科也成立臉書粉絲團「艾兒的健康手札」,提供正確的衛教保健知識及科學新知。 12/18中榮舉辦風濕疾病病友會聯合大會 臺中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與台灣免疫風濕疾病關懷協會,將於12月18日(六)在臺中榮總研究大樓一樓舉辦「2021年免疫風濕疾病病友會聯合大會」,首先由譚國棟醫師分享「2021免疫風濕疾病新進展」,說明自體免疫疾病診斷及最新治療策略,接著由陳彥如醫師主講「解開自體免疫的基因之謎」,從遺傳基因、基因檢測等科學算命方式,預測會不會罹病、發病,並找出最有效的治療藥物。最後由侯伯勳醫師對於「後疫情時代新生活」提供建議,學會緩解焦慮、憂鬱,有助於減少發炎、穩定病情。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2176

PCR篩檢不用戳鼻孔了 「在家吐口水」揪出新冠病毒

PCR篩檢不用戳鼻孔了 「在家吐口水」揪出新冠病毒#健康醫療網

2021-12-08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 新冠肺炎變種病毒接連現蹤,尤其Omicron變異株強勢崛起,除了做好邊境管制、力拚疫苗覆蓋率、社會大眾配合戴口罩以及消毒清潔以外,篩檢科技也必須不斷進化,以往採PCR檢測時,民眾必須跑一趟篩檢站,醫護人員得全副武裝替患者進行不舒服的「鼻咽採檢」,耗費人力、時間、資源成本,好在台灣科技不斷進步,知名生技公司研發「唾液PCR核酸檢測系統-家用版」,操作方便簡單且無痛,能實現頻繁檢測的目標,即時切斷病毒進入社區的隱形傳播鏈。 以「電濕潤」技術 處理成分複雜的唾液   該公司先前才推出俗稱「口水機」的專業版(醫用版)唾液PCR核酸檢測系統,並獲食品藥物管理署醫材緊急使用授權(EUA)資格後,在2021台灣醫療科技展,展出未來可望用於「居家檢測」的唾液PCR篩檢平台,生技公司董事長廖本揚表示,「把實驗室的大型設備縮小成檢測儀器,搭配拋棄式的測試套件,提供民眾在家就能進行PCR。」操作上相當簡單明瞭,使用者只須收集唾液並加熱,接著加入緩衝液搖勻,再將樣本注入機器中的生物晶片,並靜待結果出爐。 廖本揚表示,唾液的成份非常複雜,因此我們處理唾液的核心技術,是以生物晶片利用「電濕潤」的技術移動檢體微滴,創造反覆升溫、降溫的效果,讓微滴在不同溫度區域中反覆來回,加速核酸擴增的反應,最後檢體落入微型的乾式洋菜膠執行電泳,電泳過程中找到新冠病毒的訊號,並由AI直接判讀,才能在短時間內完成PCR。 在家操作簡單便利且無痛 可降低醫療人力、時間成本 對於防堵病毒擴散而言,檢測的頻率是重點,廖本揚表示,唾液採檢相較鼻咽採檢還有一個優勢,「我曾經看過一則新聞,在中國雲南的小城鎮裡,小孩子在一年內反覆戳了74次鼻子,所以對於特定族群來說,鼻咽採檢是很痛苦的過程」,家用版唾液PCR系統平台,因而強調便利性跟無痛的採檢過程。 相較居家抗原快篩只需20分鐘,家用版的唾液PCR約莫需要75分鐘檢測,雖然所花時間較長,但比起以往將檢體送到中央實驗室進行分析,需花上4小時甚至幾天的時間才能等到結果出爐,已是便利許多。廖本揚補充,機器上還有螢幕可以指引民眾整個操作過程,因此不管是6歲小孩,或70歲長者,透過互動式操作,皆能順利完成篩檢,檢測結果還可以發送簡訊到手機。 希望早日通過EUA 期盼居家唾液PCR問世 至於家用版的唾液PCR準確度如何?廖本揚表示,根據已獲的食藥署核准的專業版唾液PCR檢測系統,臨床實驗數據的靈敏性為90%,特異性為100%,廖本揚希望家用版的唾液PCR機器也能盡快通過EUA,但由於國內疫情控制良好,確診案例的樣本數不多,時程較難估算,近期也正規劃將機器送往爆發Omicron變異株疫情的南非地區,進行實驗研究。 廖本揚強調,最終期望建立一個完整多元的平台,COVID-19的病毒檢測只是其中一個項目,只要能透過唾液檢查出來的疾病,舉凡口腔、腸胃道疾病,或是檢測生物標記的胰臟癌,推出一系列居家檢測機器,達到家用健康照護的目的。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2162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