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

罕見不等於沒有! 週邊神經疾病關懷協會成立助罕病友發聲

罕見不等於沒有! 週邊神經疾病關懷協會成立助罕病友發聲#健康醫療網

2021-12-08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 罕見疾病因衛教資訊不易取得,患者及其家人偶有病識感不高的情形,再加上醫療資源相對較少,患者權益受到的保障也少。近來週邊神經疾病關懷協會成立,針對慢性炎症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變(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 CIDP)、急性炎症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變(又稱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此類罕見週邊神經疾病,不定時舉辦衛教講座、提供病友交流管道,也增加為病友發聲的機會。 年過50肌肉無力就是老了? 這幾點注意是否神經病變 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謝松蒼教授比喻,人體神經就像電線,除了線材軸心之外 外面還有一層電線皮,這層電線皮在人體構造內就稱為「髓鞘」。CIDP與GBS患者皆為自體免疫功能失常,而去破壞感覺神經及運動神經外圍髓鞘層,造成神經訊號傳導功能受損,因此患者大多會出現感覺失常、肌肉無力、手腳麻木等症狀。 因該疾病好發於50-60歲族群,常被誤認為老化現象而忽略。謝松蒼教授提醒,老化的發展是以「年」來計算,年長者的感覺、動作會緩慢的,漸進式變遲鈍,但對於CIDP患者來說則不同,平均8週就可以感受到疾病發展,而且還可能會反覆復發。另外GBS因為是急性神經病變,發展進程又更快,大約在兩週內病況就會急遽惡化,甚至可能影響到呼吸系統的肌肉而導致呼吸衰竭。 CIDP、GBS治療不能拖!神經受損程度越大恢復越差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神經肌肉疾病科黃至誠醫師表示,CIDP與GBS目前兩大主流治療方式為免疫球蛋白注射治療及血漿置換術治療,此兩種治療方式對CIDP、GBS患者都有顯著效果,唯血漿置換術副作用較免疫球蛋白注射稍強,因此一般會希望患者優先考慮免疫球蛋白注射療法,但每位患者情況不同,還是需與主治醫師討論。 黃至誠醫師強調,神經病變重及早診斷與治療,因神經損傷沒辦法完全痊癒,若無積極接受治療,等到大量神經受損,治療成效恐大打折扣。 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可能誘發GBS? 醫:尚待觀察 近來歐盟將GBS列為某些新冠肺炎疫苗潛在副作用,謝松蒼教授對此表示,GBS患者每年發生率約介於十萬分之一到十萬分之四之間,就疾管署調查統計數據顯示,大規模施打疫苗前後之GBS發生率與背景值相差無幾,目前兩者關聯性未見明確,仍需持續觀察。 成立關懷協會 CIDP、GBS病友不孤單 針對週邊神經疾病關懷協會成立,黃至誠醫師說明,其第一目的為教育,讓病友對自身疾病更加了解,也可以提升一般民眾對CIDP、GBS的認知;第二就是讓病友有更多機會交流,以CIDP此種慢性疾病為例,需家人長期協助與照護,尤其新發病友生活上更容易遇到困難,此時病友及病友家屬間的交流分享就更加重要;第三點,以協會的角度更有力量來為病友發聲,在對抗疾病的路上作為後盾,讓病友不再孤單。 台灣週邊神經疾病關懷協會網址 https://www.twpnsa.org/index.php?lang=tw 協會入會方式及聯絡資訊:https://www.twpnsa.org/article.php?lang=tw&tb=6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2159

熬夜看Disney+乾眼上門!?補充黏蛋白精準緩解乾澀!

熬夜看Disney+乾眼上門!?補充黏蛋白精準緩解乾澀!#健康醫療網

 2021-12-07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迪士尼旗下的影音串流平台Disney+正式在台上線,訂閱用戶可無限制的觀賞包含迪士尼、皮克斯、漫威、星際大戰、國家地理頻道、Star影視等共6大品牌內容,國人紛紛揪團加入共享方案,埋首追劇。然而,隨著3C用眼時間增加,乾眼症狀恐找上門,提醒民眾,若經常感到眼睛疲勞、乾澀、看物體不清楚、有刺痛灼熱感,就要當心可能是乾眼症狀找上門,建議主動到眼科求診。確診乾眼也無須擔心,醫生會依據發病原因給予對應藥物,例如:因淚膜黏液層不穩而引發的乾眼,就可以使用對應的同時補充黏蛋白和水分的淚膜導向精準治療療法,治療效果更佳。 3C族、追劇族注意!眼睛乾澀悄悄降臨 亞洲乾眼症學會(Asia Dry Eye Society,簡稱ADES)在2020年提出最新ADES乾眼症共識,乾眼症重點因素在淚膜不穩定。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徐旭亮進一步說明,眼球表面有一層薄薄的淚膜,過往會將其劃分為三層,由外而內分別是:油脂層、水液層、黏液層;在較新觀念裡,淚膜則被視為兩層,分別為黏蛋白混合水分的黏液-水層與油脂層。但不變的是:只要一層出問題,就會引發乾眼症! 徐旭亮醫師強調,現代人生活中往往離不開3C設備,且隨著越來越多串流平台上線,民眾追劇、追電影的時間還可能提升。然而,長時間使用手機、電腦、電視等電子螢幕設備,將導致眨眼頻率減少,眼球表面油脂降低,淚膜易揮發,眼睛容易乾燥感覺到不舒服,進而也可能損傷分泌黏蛋白(黏液層中的成分)的細胞,形成乾眼的惡性循環。徐旭亮醫師指出:「因為黏膜層中的黏蛋白不穩而引發的乾眼,就稱為濕潤度缺乏型乾眼。」 長輩與免疫疾病患者免驚!改善乾眼關鍵在對症下藥 徐旭亮醫師進一步指出,不只3C用眼族,長輩與有自體免疫疾病(修格蘭氏症)的民眾,也都可能屬於濕潤度缺乏型乾眼。舉例而言,修格蘭氏症患者,因為包含眼睛表面在內的全身組織長期處於發炎狀況,導致眼睛表面與淚腺細胞被破壞,淚水分泌功能受損;也隨著眼淚減少,眼睛的發炎反應大大加劇,形成惡性循環,臨床上患者普遍飽受乾眼所苦。除此之外,也隨著年齡增長,淚水分泌功能會有所退化,眼睛乾澀的情況也會越來越明顯。建議民眾不要輕視乾眼的衝擊,應積極就醫檢查,並遵照精準治療的準則,若黏液層不穩定,就使用同時補充黏蛋白和水分的淚膜導向精準治療療法,對症下藥。 徐旭亮醫師就以自己的臨床病患為例,一名60多歲男性長期飽受乾眼症所苦,雖有點一般的人工淚液,但仍然受到眼睛乾澀與刺痛感所困擾。經進一步檢查確認後,發現乾眼根源來自黏液層不穩定,該名患者改為使用補充黏蛋白和水分的淚膜導向精準治療療法後,乾眼症狀明顯改善許多,視力也終於恢復穩定。 徐旭亮醫師提醒,如果發現自己經常有眼睛乾澀、畏光、血絲、異物感、眼睛痠痛、視力模糊等乾眼症狀,一定要趕快就醫,由眼科醫師評估發生原因,當確認淚膜黏液層有異狀,也別忘透過淚膜導向精準治療療法,同時補充黏蛋白和水分修復黏液-水層,才能從根源改善乾眼症狀,恢復生活品質。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2141

防《機智醫生生活》劇情真實上演 「這手術」治腦動脈瘤

防《機智醫生生活》劇情真實上演 「這手術」治腦動脈瘤#健康醫療網

2021-12-07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 前陣子引發熱潮的韓國醫療劇《機智醫生生活》中,女主角蔡頌和的門診曾出現一位患者,確診腦動脈瘤,但因瘤囊累及眼動脈,手術中有高機率失明,在聽完病情解說後,患者陷入疾病風險及手術風險兩難之中,一度拒絕進行手術治療。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放射診療部主任、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理事及台灣神經血管外科與介入治療醫學會理事長黃浩輝教授對此解釋,劇中主角用的是傳統白金線圈栓塞手術,栓塞過程的確可能使眼動脈出口被堵住導致失明,但近年來有更新的方法利用血流導向裝置治療動脈瘤,置放後可使腦動脈瘤萎縮甚至消失,眼動脈不會被阻塞,可避免劇中治療的困境上演。黃浩輝教授也分享,自己臨床中遇過極度相似的案例,置入血流導向裝置治療後的病患追蹤到現在,除動脈瘤已完全塞閉外視力也沒有受到影響,預後相當良好。   ▲眼動脈瘤 白金線圈栓塞動脈瘤已備受肯定 但腦動脈瘤復發率仍是問題 腦動脈瘤的產生因為腦血管壁長期受血液不平均壓力衝擊,脆弱處造成血管囊狀隆起,管壁因此更薄、更脆弱,不分大小都有破裂風險,也無法預測瘤囊何時會破裂致蜘蛛網膜下腔出血,確如劇中所說,「就像一顆未爆彈藏在腦中」,破裂後甚至有1/3的患者到院前即不幸死亡。 黃浩輝教授說明,過去腦動脈瘤外科手術需開顱,恢復期長,風險也較高,因此即使患者診斷出未破裂的腦動脈瘤也不一定會開刀,追蹤觀察一段時間後,如有發現瘤囊變大或破裂情形才會進行手術。而隨著醫療科技日新月異,微創栓塞手術出現,可透過X光透視,從患者股動脈置入導管到腦動脈瘤內,再釋放白金線圈將瘤囊塞閉,降低血流入瘤囊內的壓力,隨後產生血栓及纖維化,最後動脈瘤完全栓塞,避免破裂,不僅手術傷口較小,恢復期也較短。 但白金線圈栓塞也有治療瓶頸,包含無法使瘤囊縮小,復發率會因線圈擠壓或線圈的緻密度不理想的原因影響。另外黃浩輝教授也提到,如果患者腦動脈瘤較大,復發率也會比較高,這些困境間接促進了血流導向裝置的誕生。   導流血液避免血流入瘤囊 裝置促進血管內膜化加強瘤口的閉塞 黃浩輝教授解釋,血流導向裝置是利用質地軟、緻密的軟金屬線編織的密網支架,放入血管腔內而非腦動脈瘤囊,從血管腔中導流血液,同樣有避免血液流入動脈瘤囊內的效果;再來,隨著時間,血流導向裝置可促進血管內膜化,達到保護血管壁,甚至有讓腦動脈瘤萎縮的效果,降低復發機率,也同時減少腦動脈瘤壓迫到其他神經的機率。 黃浩輝教授指出,國際大型研究結果顯示,患者置入血流導向裝置五年後,動脈瘤完全閉塞率高達95%,而不只小型動脈瘤,對大動脈瘤也有相當程度的功效。 施行血流導向裝置難度高 醫師經驗相對重要 血流導向裝置協助改善許多腦動脈瘤過去治療上的困境,但也因其質地軟的特性,導致手術施作難度增加。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做為台灣臨床使用先驅,專業醫師團隊在施作手術前,至歐美各國進行無數次觀摩、學習,並經過國外指導員長期訓練,黃浩輝教授表示,截至目前為止林口長庚已有好幾百例的手術實例,成功率都超過9成,腦部手術已不像過去民眾心目中所想的這麼可怕。 腦動脈瘤及早診斷、治療 從頭避免破裂風險 黃浩輝教授提醒,腦動脈瘤好發於有相關家族病史、三高族群、動脈粥樣硬化及長期抽菸族,因腦動脈瘤初期無症狀,過去常有破裂跡象時才能確診,但現在影像檢查儀器越來越進步,包含磁共振(MRA)或電腦斷層血管攝影(CTA),都能協助民眾早期診斷、治療,尤其高危險群更應定期安排施作腦部健檢,及早發現並在腦動脈瘤未破裂前接受治療。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2140

調整好這件事 遠離腦中風與心血管疾病

調整好這件事 遠離腦中風與心血管疾病#健康醫療網

2021-12-06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 心腦血管要健康才能預防中風與心肌梗塞,時下民眾輕易就可答出「控制三高」可降低中風機率,但確實做到的人卻不多。聯新國際醫院神經醫學中心副主任陳右緯提到,除了藥物之外,還可藉由生活型態的改變如: 規律運動、均衡飲食、維持標準體重、戒菸等,幫助控制血壓、血糖及血脂。美國心臟學會及台灣腦中風學會都建議:「運、重、菸、食、醇、壓、糖,簡單生活七件事」,其中飲食和其他危險因子控制息息相關。馬偕紀念醫院腦中風中心主任傅維仁更表示,許多上班族及年輕人因為外食又不愛運動而危害心腦血管健康。 三高影響心血管健康 飲食、運動協助控制三高 引起腦中風的原因很多,但多數是因慢性病、不良生活習慣所致。血壓、血糖、膽固醇過高或是控制不佳,會直接影響心血管健康,而良好的生活型態則是協助控制三高的關鍵,陳右緯醫師指出,有許多研究指出,體重過重者,三高機率會增加,更要注重飲食及運動來幫助控制體重。 傅維仁主任也表示,一日三餐是生活必需的,若吃的不健康,就可能造成糖尿病或膽固醇過高,加上門診中也看到許多年輕人習慣外食、不愛運動、工作又長時間坐著,也會導致罹患三高的風險增加。 飲食均衡、定時定量 越晚吃越容易胖 飲食建議參考三個面向,質、量、用餐時間。每個人每日攝取的熱量原則取決於身高、體重、性別、活動量等,可得出不同標準。陳右緯醫師指出,六大類食物要均衡攝取,用餐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國際有研究顯示,即使攝取的量相同,但越晚進食,增加膽固醇的機率越高,太晚用餐、吃宵夜都容易使體重增加。 高齡者代謝低、牙口差 虛弱不動陷惡性循環 由於慢性病病人多數為高齡長者,年紀越大基礎代謝降低、運動量減少,陳右緯醫師表示,若飲食過於清淡,或牙口不好不吃肉,容易會有肌少症而力量不夠、虛弱、不想動,使新陳代謝更差、能量需求低,陷入惡性循環。若想得到更進一步的資訊,國建署的網站有兒童、成人、老人的飲食餐盤可提供參考。 多重慢性病病人 建議諮詢主治醫師 然而若是已知有慢性病的病人,更因加強管理飲食攝取原則。傅維仁主任提到,若為高血壓的病人,建議飲食要低鈉;若為多重共病,同時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者,則更需要注重蛋白質攝取,少油、少糖、少鹽,避免加重腎臟負擔。建議老人家可以早晚喝一杯牛奶,有慢性腎臟病者,需特別注意並跟主治醫師及營養師諮詢飲食注意事項。 已中風病人 標準更嚴格 已經發生中風過的病人,對三高控制要更嚴格,陳右緯醫師表示,低密度膽固醇應控制在100mg/dL以下,或更積極控制在70mg/dL左右,限制油糖攝取含量,都可預防再次中風跟降低心腦疾病機率。尤其中風過的病人當中,1/4會有吞嚥困難,或因活動量減少合併便秘問題。吞嚥困難的病人可適時請教醫師或營養師,選擇濕潤軟嫩、質地濃稠適中的食物,避免嗆咳;飲食中可以增加纖維素的攝取,促進腸蠕動,以改善便秘。 掌握飲食配合醫囑 降低二次中風機率 「健康飲食也可以帶來抗發炎、抗氧化的效果,對直接控制發炎反應、血管動脈硬化也有關係,在吃得高興之餘也要吃的健康。」陳右緯醫師建議,學習閱讀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示,更能掌握飲食的攝取量。 傅維仁主任強調,「慢性病不是單靠吃藥就會改善,藥物並非萬能,配合醫師之外一定要多運動,特別是抽菸者一定要戒菸。」她表示,二次中風的致殘率更高,且三個月內有5%患者會二次中風,生活習慣必須要調整,若不確定該如何調整,除了醫師之外,也可以諮詢營養師。 腦中風學會官方網站中有民眾衛教專區(https://www.stroke.org.tw/GoWeb2/include/index.php?Page=8-2),可以獲得相關資訊;或是血脂動脈學會等相關學會網站,也都有許多資訊;國民健康署網站中甚至有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飲食行為測量表可以作為參考依據。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2107

胰癌術後難照護 專利新藥來輔助

胰癌術後難照護 專利新藥來輔助#健康醫療網

2021-12-06  健康醫療網/記者呂佳恆報導 有癌王之稱的胰臟癌,因早期大多無症狀,導致患者難以察覺,等到被診斷出時大都已是晚期,都已面臨腫瘤嚴重地侵犯至周邊血管或轉移到其他器官等情況,因而無法開刀治療。台大醫院胰臟手術權威田郁文教授解釋,早期胰臟癌的症狀都屬於非特異性的如出現食慾不振、體重莫名減輕、疲勞甚至罹患糖尿病等,因症狀不明顯也不特殊,較難早期確診,也提高治療難度。 胰臟癌難被察覺 確診時都已進入晚期 因此要能診斷出無症狀或症狀不明顯的早期胰臟癌,只能靠健檢,但胰臟癌在檢查上相較於大腸癌、乳癌等癌症的檢查相對地要來得困難,因為大腸癌可透過糞便潛血檢查、大腸鏡檢查:而乳癌可透過乳房超音波、乳房攝影等檢查就能發現病兆,而胰臟癌卻得藉由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方式才有機會發現早期胰臟癌,這些是比較昂貴的檢查,而且胰臟癌的發生率相較於乳癌、大腸癌都低:根據統計,約10萬個人僅8至10人會罹患胰臟癌,因此大量地去篩檢無症狀的人並不符合經濟效益。比較可行的是去追蹤罹患胰臟癌的高危險族群。高危險族群包括有:有家族史(有兩位以上一等親曾罹患胰臟癌),或50歲後才罹患糖尿病者都屬於高危險族群,應提高警覺。 手術與化療相輔相成 有助提高胰臟癌治癒率 治療胰臟癌可分為手術開刀、化學治療、免疫治療及標靶治療,其中免疫及標靶治療都只適合於腫瘤有特殊的細胞基因突變的病人,而這些治療都相當昂貴,因此在用這些昂貴的治療前,宜先做基因檢測,確定有相對應的特殊的細胞基因突變數再用。由於腫瘤有這些可治療的特殊基因突變的病人仍屬少數,因此目前臨床上仍以手術切除與化療為主,且兩者相輔相成,通常確診患者約四分之一可先接受手術開刀再化療,另外無法開刀的四分之三患者,則可先做化療,若對化療反應佳,則可再開刀治療,提高治癒率。   ▲台大醫院胰臟手術權威田郁文教授 胰臟癌後期患者別放棄 積極治療可望提高治癒率 田郁文教授提及,臨床上就曾有不少胰臟癌患者,起初評估不能開刀治療,因此先採以化療,等待腫瘤變小再進行接受開刀治療,且病患年齡層多落在五、六十歲間,根據統計台大醫院去年到現在累計至今,已有30幾位類似個案,因此若確診胰臟癌甚至已為第三、四期的患者,仍應積極治療,因為仍有機會使腫瘤縮小後而手術切除延長存活。 開刀治療後體力是關鍵 胰臟功能受損恢復差 不過胰臟癌比起其他癌症最不一樣的則是癌症惡病質會更加嚴重,使得患者營養狀況不良,身體變得格外虛弱,造成後續照護更加困難;加上術後因胰臟內、外分泌功能受損容易出現血糖升高、消化不良等,也會使營養不良情況更加嚴重。針對胰臟外分泌功能不足通常醫師會給予胰液消化酵素,幫助改善症狀,不過過往藥物需在餐中服用,影響用餐。現在有新的專利超微粒酵素膠囊可在飯後服用,劑量符合國際建議標準,且在PH5.5時才會大量在腸道釋放,不易受胃酸破壞,藥效較穩定。 田郁文教授補充,臨床上約15至25%胰臟癌患者開刀治療後會有胰臟內分泌功能不足而罹患糖尿病,屬於三C型糖尿病(因胰臟的疾病或手術切除胰臟而導致的),此類患者會同時有胰臟內外分泌功能不足,這時就得在控制血糖外也得補充像消化酵素補充劑等藥物,將患者內外分泌功能都調整回來,目前許多的藥物都可以幫助改善患者後續的併發症,藥物副作用也較小,存活率也較高。 田郁文教授進一步解釋,通常接受開刀治療的胰臟癌患者,後續都得做化療可以延長存活期,但根據統計,30至40%患者在開刀完後,身體並未恢復到一定強度可接受後續化療,此時醫師可給予病患胰液消化酵素,能夠有效提高體重與身體強度,接受後續的化療。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2019

莫名喘咳竟是晚期小細胞肺癌 免疫組合治療燃生機

莫名喘咳竟是晚期小細胞肺癌 免疫組合治療燃生機#健康醫療網

 2021-12-03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61歲的劉先生為老菸槍,菸齡30多年,每天抽一包香菸,去年10月起持續久咳,走路會喘,就醫檢查結果竟為晚期小細胞肺癌,且已有肝轉移,標準療程為化療,預估存活期僅剩半年。 不過,後來在醫師建議下,劉先生接受免疫療法合併化療,完成第一個療程後,腫瘤明顯縮小,只剩原先兩成;五個療程後,腫瘤幾乎不見了。他直說,「這條命是撿回來了!」 「真癌王」小細胞肺癌惡性高 過去僅有化療可用 高雄榮民總醫院癌症中心科主任林旻希表示,許多人將胰臟癌視為「癌中之王」,但從存活期來看,晚期小細胞肺癌的惡性度更高,加上傳統標準治療僅有化療一途,因此,存活期更短,被喻為真正的「癌王」。  據統計,台灣每年約新增1萬4000多名肺癌患者,其中1000人罹患小細胞肺癌,與較常見的非小細胞肺癌相比,具有生長快速、早期擴散、多處轉移等三大特色,當腫瘤在還很小顆時,就可能多處轉移,增加治療難度。 此外,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武器眾多,包括化療、放射線治療、標靶藥物和免疫治療藥物,但晚期小細胞肺癌在過去20、30 年間並無新藥問世,治療指引一用就是20多年,標準治療只剩化療。  突破小細胞肺癌治療瓶頸 免疫併用化療新趨勢 林旻希醫師表示,小細胞肺癌患者在開始化療時,反應不錯,症狀獲得緩解,但幾個月內出現抗藥性,屆時幾乎無藥可用,以致於晚期癌友平均存活期僅有七個月多。  免疫治療為近年來癌症治療的一大突破,相關研究證實,晚期肺癌患者合併使用化療及免疫治療,病人反應率不錯,明顯提高治療效果,平均存活期可超過一年。  以劉先生為例,免疫合併化療,腫瘤幾乎不見了,體能恢復到原先狀況,疫情期間無法出國,他開車環島,足跡遍及台東、綠島、花蓮、宜蘭,有時則與友人爬山,活力十足,從外表完全看不出來他是晚期肺癌患者。  鼓勵癌友積極治療 期盼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納健保 林旻希醫師表示,大部分小細胞肺癌患者為經濟弱勢族群,無力承擔龐大醫療費用,期盼健保署在規劃免疫療法給付時,能納入晚期小細胞肺癌,合併化療,讓「癌王」患者也有機會長期存活。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2103

關節腫痛頭皮發紅 當心乾癬性關節炎上身!

關節腫痛頭皮發紅 當心乾癬性關節炎上身!#健康醫療網

2021-12-03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45歲的翠花(化名)從事髮型設計,日前因腳趾腫痛求診,醫師評估是蜂窩性組織炎並安排住院治療,但出院一週後腳趾腫痛仍沒消退,懷疑是痛風上身,於是前往醫院過敏風濕免疫科檢查,經醫師詳細問診,發現翠花腳趾腫痛的位點在第三根及第四根腳趾頭接骨點,加上頭皮有明顯銀色脫屑紅疹以及指甲病變症狀,最後確診為「乾癬性關節炎」。經使用生物製劑治療後,目前腳趾腫痛明顯改善,頭皮脫屑也逐漸緩解,讓她重回正常生活常軌。 乾癬性關節炎應積極治療 避免不可逆的變形 恩主公醫院過敏風濕免疫科主任郭孝齡醫師表示,乾癬性關節炎主要好發在30至50歲的族群,根據統計,約三成的乾癬患者會發展成乾癬性關節炎,通常患者會先有皮膚症狀,經過5至10年後陸續出現關節炎腫痛,常見的症狀包括指甲病變、晨間下背痛及屁股後下方痠痛,通常稍作伸展後症狀就會紓緩,但是若發生接骨點發炎或香腸指/趾問題,導致無法正常彎曲,就要積極治療,否則會容易產生不可逆的變形後遺症。 郭孝齡醫師補充,除了常見的症狀之外,乾癬性關節炎還有高達五成機率會產生「三高+四高」的合併症,三高是指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而四高是指膽固醇高、體重高、腰圍高及尿酸高,建議患者應該每年定期檢查血壓、血糖、腰圍及糖化血色素的變化,才能進一步控制關節炎惡化症狀。 三成乾癬患者有關節炎 應及早診斷及早治療 郭孝齡醫師說明,乾癬性關節炎就是身體處於發炎狀態,因此治療方式會先透過消炎止痛藥來控制關節腫痛,同時使用免疫調節劑來調整免疫細胞,減少關節變形發生機率。免疫調節劑效果需要時間,大約8到12週治療時間才能逐漸看到效果,其中大約有三成患者在使用免疫調節製劑後治療效果仍舊不理想,治療後效果不彰者病情持續惡化時,就會考慮向健保局申請生物製劑治療,透過定期施打生物製劑,精準打擊關節發炎位置,能夠明顯改善乾癬性關節炎問題。 根據統計顯示,近三成乾癬患者會合併關節炎症狀,郭孝齡醫師提醒,乾癬患者平時仍應多運動,少吃油炸及加工類食品,倘若發生關節腫痛或晨間背痛情況,應盡快到醫院尋求專業醫師診斷及治療,唯有及早診斷及早治療,才是與乾癬性關節炎和平共存的最好方式。 關節腫痛頭皮發紅 當心乾癬性關節炎上身! 郭孝齡醫師提醒,乾癬患者倘若發生關節腫痛或晨間背痛情況,應盡快到醫院尋求專業醫師診斷及治療。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2106

全身痛到失眠焦慮 竟是僵直性脊椎炎惹禍!

全身痛到失眠焦慮 竟是僵直性脊椎炎惹禍!#健康醫療網

2021-12-01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40歲的美華(化名)六年來飽受全身莫名疼痛所苦,導致無法工作,情緒也變得焦慮及暴躁,連家人都無法諒解,還誤認她在無病呻吟,讓她對人生感到相當絕望。某日因為疼痛再度發作到急診求助,由於美華一直喊著全身痛,又無法清楚說出哪裡痛,讓急診醫師毫無頭緒,經詳問後發現美華的下背部疼痛最為明顯,於是轉診到過敏免疫風濕科,透過進一步X光及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她的薦腸骨及脊椎關節都有明顯發炎,因此確診為「僵直性脊椎炎」。 長期下背痠痛沒改善 應警覺是僵直性脊椎炎 收治案例的台中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譚國棟醫師表示,僵直性脊椎炎屬於自體免疫疾病,人體的免疫細胞為了保護本體,正常狀況下會攻擊外來的細菌或病毒,但當免疫細胞失調時,免疫細胞會開始攻擊自己身體,當它攻擊到「中軸關節」如脊椎、薦腸關節等,會使關節出現發炎、僵硬,長期會硬化,造成背部僵直無法彎曲,因此稱為「僵直性脊椎炎」。 譚國棟醫師進一步說明,僵直性脊椎炎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發炎性下背痛,與一般肌肉拉傷的背痛不同,肌肉拉傷可以透過休息改善,但發炎性下背痛是從體內發出的持續性疼痛,持續時間長達2-3個月以上。另外僵直性脊椎炎是活動時可以減緩疼痛,休息不動時反而會很痛,因此許多患者在晚上睡覺時會痛得特別厲害,早上起床時還會有晨僵情況,嚴重影響患者睡眠及生活品質。 階梯式治療 消炎止痛藥物無效可接替使用生物製劑 譚國棟醫師指出,僵直性脊椎炎的治療首要目標是有效讓發炎指數下降,臨床常見第一線的治療方式是非類固醇的消炎止痛藥,可改善疼痛及發炎,大約有6成的患者能夠獲得至少20%的症狀改善;而第二線的治療方式是生物製劑,透過製作抗體去對抗免疫發炎的細胞激素,精準調節體內的發炎反應,達到抗發炎效果。根據臨床數據顯示,生物製劑對於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治療無效的患者來說,仍有6成患者能有效改善至少20%-30%的症狀。以案例美華來說,就是採取階梯式治療,經第一線藥物治療無效後改用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大幅改善疼痛與發炎狀況。 生物製劑精準治療 孕婦不用再擔心停藥復發 譚國棟醫師補充說明,以往女性僵直性關節炎患者可能會因為有懷孕計畫而中斷使用生物製劑,恐造成疾病復發。目前臨床上已有特殊結構設計的新型抗腫瘤壞死因子生物製劑,此藥物幾乎不會經過胎盤影響胎兒,也極少由乳汁分泌,對胎兒影響甚微,對於懷孕及需要產後哺乳的女性患者來說是一大福音。 譚國棟醫師提醒,僵直性脊椎炎是屬於早期診斷便能穩定控制的疾病,若出現長期下背痛、清晨背部僵硬、眼睛有虹彩炎或是家族直系血親有僵直性脊椎炎問題,都應該提高警覺,有症狀儘早尋求專業過敏風濕免疫科醫師診斷,及早發現及早接受治療,才能擁有健康的美麗人生。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2076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