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

年輕人也可能中風! 顱內動脈取栓術救回青年一命

年輕人也可能中風! 顱內動脈取栓術救回青年一命#健康醫療網

2021-11-19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一名30歲吳姓男子因左側手腳無力緊急送醫,檢查發現為右半大腦中風並有心房顫動病史,所幸即時到院處置,術後立即恢復手腳力氣,生活也回復正常,繼續站穩腳步衝刺事業。 腦中風高風險群 心房顫動患者需注意 收治上述患者的馬偕紀念醫院神經內科黃勇評醫師表示,中風可分為血管破裂的「出血性」及堵住血管的「缺血性」,其中約8成患者為缺血型中風,特別是心房顫動患者,本身中風風險比一般民眾高出5倍,更須注意預防,千萬不可因年輕而輕忽中風風險。另外三高患者(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不良生活習慣者(如抽煙、喝酒等),及有腦中風的家族史或是年紀較大的民眾也都是好發族群。 缺乏腦中風症狀認知恐延誤就醫 錯過黃金搶救時間 然而許多民眾不了解缺血性腦中風的徵兆,黃勇評醫師另分享,曾有一名中年男性前一晚出現手腳癱軟症狀,以為早點休息就沒事,隔天見症狀未緩解,送醫經電腦斷層檢查,才發現腦部缺血許久已錯過黃金治療期,神經功能已無法再修復,後半輩子都得依賴家人照顧。黃勇評醫師補充,腦中風發病時,幾乎都是沒有預兆就突然發生,如果能趕在發病3小時內接受緊急處置,可增加病患的恢復機會,且越早治療,預後越好。但令人遺憾的是,腦中風患者送醫時大多已超過 3 小時,能夠及時接受靜脈血栓溶解劑的比例嚴重偏低。  顱內動脈取栓術 爭取更長治療時間窗 馬偕紀念醫院神經放射科黃俊肇醫師表示,面對這樣的治療瓶頸,可以透過顱內動脈取栓術,爭取到更長的治療時間窗,黃金搶救時間可達8小時,且提供更高的打通率。顱內動脈取栓術是經由微創導管將取栓支架送到腦血管阻塞部位後取出血栓,大幅提升治療效率,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生活。 牢記中風症狀口訣 定期檢查遠離腦中風危機 腦中風每晚1分鐘搶救,就會有上百萬腦細胞死亡。缺血性中風患者緊急送醫接受治療時,往往因親屬間意見不一,而最終延誤8小時內可執行顱內取栓術的黃金時間。黃勇評醫師呼籲民眾應牢記「臨微不亂」口訣,如國健署所公布的「FAST」,希望能幫助民眾辨識中風初期的重要症狀,才能於危急時幫助患者於黃金時間內接受治療。 黃俊肇醫師也提醒,定期檢查的重要,及早發現才能及早治療、降低風險。馬偕醫院腦中風治療整合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神經放射科等團隊,提供患者最即時且適切的醫療,全力降低腦中風對患者造成的傷害。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1967

為守護小腳丫點燈 全台首座公益「城市光雕」登場

為守護小腳丫點燈 全台首座公益「城市光雕」登場#健康醫療網

2021-11-18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每年11月17日為世界早產兒日,全球各大城市與知名地標皆紛紛點亮紫色燈光為早產兒加油打氣! 財團法人台灣早產兒基金會17日與全球點燈行動同步,攜手全台14處知名地標一起點亮代表早產兒的紫色燈光,呼籲社會各界共同關懷早產家庭。今年適逢早產兒基金會成立30周年,主燈更回到基金會成立的發源地—台北馬偕紀念醫院,期待喚醒社會大眾對早產議題的認識與關懷,攜手「守護小腳丫、跨出大人生」。 每10個新生兒就有1名早產兒! 悉心守護也能健康成長 財團法人台灣早產兒基金董事長陳治平特別提醒,在台灣每十名新生兒就有一名是早產兒,意味著平均每30分鐘就有一名早產兒誕生。而早產兒只要獲得完善的醫療照護並定期追蹤回診,就能如一般足月新生兒一樣健康成長。三十年來,基金會秉持信念,透過各項補助、醫療儀器捐助、早產兒追蹤檢查及五歲追蹤門診等服務早產兒家庭,截至今年6月已累計服務45,746個案數,守護著每個早產兒家庭渡過艱難時刻,也藉30周年感謝社會各界的支持與響應,共同完善早產兒醫療照護及服務。  這一夜,全世界都為早產兒而點亮! 早產兒基金會與各縣市地標合作點燈的祈福活動已行之有年,象徵新生的喜悅的紅色,融合著代表父母憂愁的藍色,即變成為代表早產兒的閃耀紫燈!今年因應基金會成立30周年,特別回到最初的搖籃—台北馬偕紀念醫院,於外牆耗費心血打造全台第一座公益主題的光雕主燈,用不同以往的呈現方式,讓社會大眾對早產兒衛教有更進一步認識,小腳丫光雕秀於11/16-18日期間晚上18時~22時登場獻映,與全球各地一起響應11月17日世界早產兒日,已吸引許多民眾駐足打卡或攝影留念。 同時今年響應1117公益點燈的城市也擴大至全台9都,從雙北到屏東、從西岸到花東都將齊心協力點亮這份關懷與希望,共14處著名地標,都能看到閃耀絕美的祈福紫燈,向早產家庭獻上最深的敬意。 ▲台灣每30分鐘就有一名早產兒出生,早產兒基金會推出小腳丫光雕秀呼籲各界重視! 24周出生僅703克 早產媽咪開辦公益聯展暨義賣活動 文化美學創意教育協會理事長黃敏香,於18年前產下僅24周703公克,「極度早產」的皓煒。不僅一出生就需要進行肺動脈導管手術、三度視網膜剝離雷射手術等各類手術與急救,出院後也須持續治療肺部功能不全併發症,所幸透過及早治療與運動治好氣喘,更拿下體育、學業的好成績。 一路走來深深體會養育極度早產孩子的艱辛,也促使黃敏香以早產兒孩子充滿希望的成長歷程為創作起源,透過多元創作素材呈現母愛親情、對生命的熱愛。本次「小腳ㄚ走出大人生~烙畫&陶藝公益聯展聯展」將於11月17日至12月18日,於高雄福華大飯店B1F福華名品「想生活FORMULA LIFE」多功能空間舉辦;聯展義賣所得也將全數捐贈給早產兒基金會,歡迎民眾助早產兒一「幣」之力,讓早產兒有更健全的醫療照護,有機會體會重生的喜悅,看見美麗新世界。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1977

慢性腎臟病人染疫死亡率高 這個共病最容易被忽視

慢性腎臟病人染疫死亡率高 這個共病最容易被忽視#健康醫療網

2021-11-18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 被稱為洗腎王國的台灣,有許多慢性腎臟病及正在進行血液透析(洗腎)的患者,而根據義大利及美國的研究,這群人正是新冠肺炎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群人之一。亞東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彭渝森更指出,腎臟病患得到新冠肺炎的死亡率是同齡健康者的5.8倍。高雄榮民總醫院陳金順副院長表示,有研究顯示染疫的非洗腎之腎臟病患,死亡率超過四成,因此慢性腎臟病患者防疫需更謹慎。 三高易導致腎臟病 心腎症候群互影響 過去40年來,腎臟病患越來越多,彭渝森醫師表示,主要由糖尿病跟高血壓引起,造成數字快速上升,腎臟病為三高衍生的後遺症,為成人慢性病的一環。開始進入洗腎的患者中有六成是糖尿病患,由於飲食習慣跟慢性病控制不夠好,直接也間接傷害器官,加上隨著年紀增長,腎臟功能也會逐漸退化。 除了血糖與血壓之外,高血脂也是幫凶,彭渝森醫師強調,血脂高會使血管硬化、腎臟功能退化,冠狀動脈疾病、心衰竭風險增加,也會導致心臟輸出量下降,這種情形稱為心腎症候群,互為惡性循環。 治療腎臟病之外 同時治療共病延緩惡化 當被檢查出腎功能異常,需區分為可逆或不可逆,主要檢查包括病史詢問、基本的尿液、血液、影像學檢查及可能的特殊檢查,若無法判斷,則會進一步作腎臟穿刺病理檢查。當確認為可逆性,則是針對問題解決,恢復腎功能;若診斷為不可逆,便是臨床上常見的慢性腎臟病,此部分依腎絲球過濾率可分五期,每一期皆有相對應的治療及保養建議,患者應依此些原則,再加上專業醫療人員建議,延緩慢性腎臟病之進展。 陳金順副院長再次強調,慢性腎臟病除了治療腎臟本身之外,同時也需要治療共病及其他導致惡化的因素,如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腎臟病沒辦法治癒,治療的目的是延緩惡化。」即使進展到末期腎病變,接受透析治療,腎功能也僅恢復為常人的30-40%,仍需持續維持類似慢性腎臟病的基本生活、飲食之保養。 血脂標準隨嚴重度下修 越嚴重者越低 血脂不同於血壓、血糖較易測得,症狀也不明顯,因此患者相對容易鬆懈。彭渝森醫師指出,高血脂患者必須控制飲食與服藥控制,第一期至第四期患者與常人的膽固醇標準相同,總膽固醇建議200 mg/dL以下,低密度膽固醇130 mg/dL以下,美國醫界更是建議越低越好;而第五期與洗腎患者由於腎衰竭、心臟病、身體慢性發炎等複雜因素,已非單純控制血脂就可幫助病情。 曾經中風過、有冠心病的患者,低密度膽固醇建議控制在70 mg/dL以下,最好每3至6個月抽血檢驗。目前用於治療高血脂的藥物多為Statin類藥品,研究證實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可減少膽固醇的生成,目前對於降低膽固醇效果良好,彭渝森醫師提醒一定要規律服藥,不能擅自停藥。 腎臟病染疫死亡率極高 慢性病之冠 然而在新冠肺炎中,死亡者多半為高齡,且患有慢性病,包含心臟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慢性腎臟病等。陳金順副院長表示,免疫系統失調和腎臟疾病有高度關聯性,進而容易感染各類細菌、病毒,面對COVID-19也不例外。彭渝森醫師指出,這應該跟洗腎患者一週需洗腎三次,經常出入醫療院所有關,不過尚未進入到洗腎的患者,只要做好個人防疫措施,機率應該與一般人相同。 但兩位醫師均表示,慢性腎臟病患者若染疫,死亡率都比常人高。陳金順副院長指出,一般人染疫的死亡率為5%左右,而根據義大利研究發現,非洗腎之腎臟病患死亡率高達44.6%,且年紀越大、腎功能越差者預後更差。 彭渝森醫師分享,第一到第四期腎臟病患,隨著嚴重程度增加,新冠死亡率甚至高出同年齡層的糖尿病患,更為同齡健康者的5.8倍。他進一步解釋,由於多重共病,加上腎臟病患白血球、T細胞的保護力差,全身器官也較弱,因此染疫後容易一發不可收拾,一起衰竭,因此控制好病情並施打疫苗,為腎臟病患的防疫指標。 彭渝森醫師也強調,打疫苗後的副作用與一般人相仿,並無增加,除了少數針對腎臟移植的抗排斥藥物需避開,服用其他藥物都可以施打疫苗。 腎臟病患除了戴好口罩、量體溫、保持社交安全距離之外,也可以多利用免費社區快篩,即使染疫也可在第一時間發現。陳金順副院長建議,除了患者本人,家屬也不可鬆懈,盡量避免進入洗腎中心,也必須做好個人防疫措施。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1780

天冷也「心冷」? 季節性情緒失調這幾招協助改善

天冷也「心冷」? 季節性情緒失調這幾招協助改善#健康醫療網

2021-11-17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 你是否曾在陰雨綿綿的日子裡突覺傷感,或在天冷的季節無來由感到憂鬱?知名心靈診所院長吳佳憬解釋,秋冬時節因天氣冷、日照短,會使腦部血清素分泌量下降,進而導致情緒低落、甚至憂鬱等問題,而此類因天氣變化影響情緒的現象,又被稱為「季節性情緒失調」,也是秋、冬兩季身心科診間最常遇到的情況。  高緯度國家常見 但台灣冬雨連綿也會影響 吳佳憬院長表示,因季節性情緒失調跟日照時間有關,故高緯地區的國家發生率較高,以幅員廣闊且跨多緯度的美國為例,發生率約位於1%-10%之間。而以台灣本土而言,受多雨、潮濕氣候影響,發生率平均也有1.5%左右,且以20、30歲女性為多。 症狀持續兩週以上 建議就醫尋求專業評估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季節性情緒失調?吳佳憬院長提醒,若民眾自覺下列症狀出現且持續兩週以上,而至春夏又自然好轉,並且連續幾年都觀察到同樣現象,就有極大可能為「季節性情緒失調」。 常見症狀: (1)心情沮喪、情緒低落 (2)注意力不易集中 (3)提不起勁、易感疲倦 (4)食慾、食量上升或體重大幅增加 (5)每逢秋、冬,有失眠、焦慮現象 注意日常「兩大項」 多接近大自然助緩解情緒 若症狀嚴重影響生活,患者多還是需依靠藥物治療,協助增加血清素。但如果症狀輕微,也可藉由調整日常行為改善,例如: (1) 建立日夜規律性,保持體內生理時鐘正常運轉。 (2) 多進行戶外活動,增加人體接觸日光時間。 吳佳憬院長提醒,秋冬天氣冷又常下雨,民眾常因此待在家裡不出門,若本身就有憂鬱傾向,可能反導致讓血清素更加不足的惡性循環。秋冬時只要做好保暖,多出門接觸大自然還是有助於緩解情緒問題。 季節變化前先「做足準備」 面對心情變化不緊張 對於本就有身心問題而造成血清素不足的患者而言,對日照時間的減少可能較一般人更敏感,若因季節變化感到情緒更加低落,此時也可注重「預防」,例如每當臨近秋冬,可與身心科主治醫師討論調整藥量,避免負面情緒爆發等突發情況。 吳佳憬院長也強調,雖秋冬兩季「季節性情緒失調」的患者比例上較多,但夏季也可能因天氣燥熱,而促使身心科患者感到焦躁、煩躁,此情形也仍屬於季節性情緒失調的範疇,患者需隨時注意有無相關症狀出現。 ▲吳佳憬院長分享,秋、冬兩季看診患者多有季節性情緒失調問題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1921

身體儘量維持「左右對稱」 可幫助減少關節、肌肉問題

身體儘量維持「左右對稱」 可幫助減少關節、肌肉問題#健康醫療網

2021-11-17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人類的活動有其「慣性」,這也造就每個人光是走路姿勢就千奇百種。不過,經年累月養成的生活習慣,可能讓某部分的關節受力或肌肉發力不均,進而演變成疼痛,甚至導致疾病。 身體某部位反覆疼痛? 治標先治本,先找出主因 不少人都有下列煩惱,肩膀僵硬、膝蓋關節疼痛、轉動腰部時會覺得不適等,奇怪的是,雖然已前往骨科診所治療或做過按摩,疼痛卻常會復發,或是出現「同一個患處又受傷」等問題。 為什麼疼痛會再次復發呢?這是因為身體最根本的問題並未改善。身體若出現些微的歪斜,經年累月後就會加深其影響,引發各種不適症狀。當然,因為人類並非機器人,不論是誰的身體都一定會出現左右的差距,加上身體的活動也有個人習慣,身體的不對稱常出現於不自覺間,只是這些差距一旦超出身體的容忍範圍,就可能導致疼痛,甚至惡化成活動時的障礙。 要解決這些問題,「左右對稱」是最重要的一點,因為身體的構造並沒有一定的規律及基準,故須先了解自己身體的特徵(習慣)才能找出解決之道。 藉由運動過程發現問題 進而調整習慣姿勢 身體左右不對稱的主要原因有三種:(1)關節的活動、(2)肌肉機能、(3)姿勢動作,這些因素互相影響,導致膝蓋彎向內側、歪至外側或肩膀晃動等症狀出現,不過就算仔細觀察鏡子中的自己,也不一定能找出身體微妙的差距,此時,可藉由運動時的姿勢來判斷。 以高爾夫球來舉例,若是發現揮桿動作總是有問題,可能是瞄球時左右重心不對稱所造成,藉由學習該運動能同步調整不良姿勢。 多做伸展運動 協助改善姿勢造成的不適感 人體不可能達到左右完全對稱,只要掌握自己的習慣,並維持在理想範圍,不要過度歪斜即可。例如常因久坐辦公桌而導致單側肩膀僵硬、單側膝蓋或腰部曾受過傷者,建議可確實運動,調整包含肌肉、關節,以及與這些部位有關的筋膜活動,進而改善重心等等。 若無受過明顯外傷,卻發現即使不斷按摩疼痛部位,也只能暫時舒緩狀況時,就需要找出最根本的問題所在,而無法藉由肉眼確認的姿勢問題,則可透過運動察覺。 民眾平時也可藉由在家施作伸展運動協助改善姿勢問題,若持續感受到不適感,就需諮詢專家意見,並評估關節可動範圍,接受步行等檢查。 《資料來源》 三枝 剛 物理治療師 都立大Physio Care&Conditioning代表。 負責雜誌、電視節目等媒體的肩膀痠痛、腰痛特集監修作業。 從「關節內」、「關節外」、「姿勢、動作」等處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並透過徒手治療、運動療法等協助復健、改善,獲得好評。為物理治療師(PT)、美國國家運動員教練員協會的運動教練員(NATA-ATC)。 (文章授權提供/ALBA高爾夫雜誌) 資料來源:https://www.albagolf.com.tw/zh-tw/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1858

習慣性流產小心是甲狀腺在做怪 中醫調整體質助好孕

習慣性流產小心是甲狀腺在做怪 中醫調整體質助好孕#健康醫療網

2021-11-16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34歲A小姐結婚4年內流產三次,一次沒心跳,兩次因為子宮異常出血而流產,去婦產科診所檢查,子宮卵巢沒有實質性的結構問題,接受基因檢測兩夫妻也沒有太多異狀,心灰意冷下決定先接受中醫調理。周宗翰中醫師四診合參後發現患者長期有掉髮的困擾,而且常常伴隨心慌與睡眠障礙,原本自己以為因為受孕造成壓力大所致,醫師懷疑跟甲狀腺與免疫調節有關係,建議轉診至內分泌新陳代謝科做詳細的檢查,發現A小姐長期患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的問題,在同時服用抗甲狀腺素與持續耐心接受中藥與針灸的調理,異常掉髮,與心慌,睡眠不佳的情況完全改善,終於一年半後成功地生下一個健康寶寶。 高齡且不易受孕者 應檢查內分泌與免疫問題 周宗翰中醫師表示,自然流產是懷孕初期的隱憂,大約1成的孕婦曾經有這種不愉快的經驗。一而再、再而三的「習慣性流產」,帶給夫妻的擔心、焦慮、挫折、和無助感,精神壓力之大,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的。對於高齡而且不容易受孕者,或是胎兒一度從超音波檢查中找到心跳,但之後卻又無故停止的婦女而言,應該積極地找出病因。其中排除了子宮結構與基因的問題,通常內分泌與免疫的調節絕對是關鍵,不管是甲狀腺亢進或是低下,都會增加早產、死產、胎兒生長偏小、子癲前症等風險。而如果是甲狀腺功能低下婦女,原本就因為排卵異常而不易受孕,在妊娠早期也容易出現自發性流產,所以穩定甲狀腺的功能與自身免疫調節,中醫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 肝經影響孕產 頭皮針、耳針、丹田灸療調節內分泌 周宗翰中醫師解釋肝膽經絡主疏泄,是陰陽之樞紐,而肝經影響女性孕產尤其為大,肝經環繞陰器,身體氣血通暢與否影響肝膽的疏泄;而陰陽之樞紐就在身體兩側,如果脖子兩側有問題,多是肝膽經絡出現異常。所以甲狀腺調節失常與婦產科問題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中醫觀點,調整甲狀腺的重點就是調整免疫系統錯亂,通常也和內分泌失調、過敏體質有關,如果有正在服用西藥或是正在接受賀爾蒙人工受孕療程,中醫也可以藉由頭皮針,耳針以及丹田灸療來調節患者的內分泌系統。周宗翰醫師也建議有甲狀腺功能異常病史,以及過去或現在有服用甲狀腺素、抗甲狀腺製劑的妊娠婦女,在產前檢查務必檢測甲狀腺功能。另外,計畫進行人工生殖或已知甲狀腺素過氧化酶抗體(TPO-Ab)陽性的女性,也應檢測甲狀腺刺激素(TSH)來排除異常,以改善妊娠預後,將有助於降低習慣性性流產發生的機會。 習慣性流產史者 孕期前三個月應避免性行為 周宗翰中醫師表示,孕期前三個月是最不穩定的時期,有習慣性流產史的夫妻懷孕前三個月要完全禁止性生活,有身孕就不能再隨心所欲,要注意多休息。因為在進入孕期後,準媽媽的乳房及肚子都會增大,為避免壓迫造成傷害,最好是選擇寬鬆、純棉類的衣物穿著。牛仔褲等緊身衣物是一定要避免的,高跟鞋也暫時收到鞋櫃。 此外定期產檢是很重要的,如果在孕期出現不適的話,也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準媽媽一定要保持良好心態,不可存在太大的壓力與心理上的負擔。懷孕後容易疲累嗜睡,準媽媽要注意休息並且有比較好的睡眠,避免熬夜。 多食高纖、易消化食物 避免菸酒、咖啡等刺激性食品 飲食上也要格外的注意,可以多吃一些高纖及易消化的食物,如果是甲狀腺失調的產婦,飲食上不宜過食肥甘厚味,如肥肉、火腿、鹹魚、臘肉、香腸、胡椒等,以免助熱、助濕、生痰化熱;也應避免菸酒、咖啡、油炸物、辛辣及刺激性食物,和海帶、海苔、紫菜、海鮮等含碘量較高的海產品。甲狀腺功能異常與妊娠預後包括早產、死產、胎兒發展等息息相關,在某些高危險族群婦女應保持警覺,配合醫師建議,方能無後顧之憂。穩定甲狀腺疾病,好「孕」就會跟著來!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1932

AED上路逾8年遍及全台 但你會用嗎?

AED上路逾8年遍及全台 但你會用嗎?#健康醫療網

 2021-11-16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 台灣目前公眾AED已布置上萬台,平均10萬人有50台的密度,屬於全球前段班,不過人民使用的意願以及相關知識並未非常普及。日前台灣急診醫學會針對AED推廣政策,特地舉辦「PAD 2.0管理暨創新應用論壇」,PAD意指Public–Access Defibrillation,會中邀請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台灣急診醫學會理事長黃集仁、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馬惠明、內政部消防署緊急救護組科長簡鈺純、中保科技集團立偉電子總經理洪培修等各大AED領域專家,還邀請挪威、新加坡急診專家,以及醫護、消防急救人員,展開現場與線上討論。 校園AED使用率最高 AED設置至今救活156人 深耕急診醫學多年的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馬惠明說,自2013年起,台灣開始推廣AED,截至目前約有一萬台已於「公共場所AED急救資訊網」登錄,其中三分之二為高鐵、台鐵、捷運站、學校等公共場所,只要有登錄安心場所,就代表該處有70%以上員工接受過相關急救訓練。 根據統計,使用率最高的為裝置於校園中的AED,次者為運動場所,馬惠明副院長分享,因為第一時間的急救措施介入,至少有成功救活156人(資料來源:AED市占率最高廠商提供)。他更指出,在北歐國家,平均倒地者約有80%可受到救治,以挪威為例,甚至規定在考駕照時必須付費學習CPR等急救技術。會中也邀請到挪威急救醫學專家Michael Sautter,分享挪威混成教育訓練推廣方式與成效。 第一時間介入AED 平均兩人就可救回一人 長年推廣急救知識之下,的確有些成效。馬惠明副院長表示,20年前台灣急救風氣尚未普及至老百姓,若在路中倒下,在醫護人員到場前受到幫助的僅15-20%,現今已提升至50-60%,20年前的急救存活率更是只有1%,而如今存活率至少提升八倍,可達8-10%。他強調,第一時間以AED救治的人當中,平均兩人就有一人可以存活,說是與死神搶時間一點也不為過。 AED設置大挑戰 機器老化、人員流動、裝備過期 但AED到目前為止推廣都沒有問題了嗎?馬惠明副院長也指出,第一批安裝到現在也已7、8年,他們也觀察到其實還是有許多問題存在。例如機器老化、需要替換,有的營業場所是否仍有在營業?以及一整棟大樓中可能僅有裝置一台,「可能查到附近大樓有一台,結果裝置在8樓,還必須考慮到有些百貨公司,可能還裝置在另一棟,距離很遠,都會使急救效果打折。」加上裝置的場所是否有定期維護品質、員工流動之際是否都有受到確實訓練,都成為挑戰。 IOT物聯網上線 妥善監控AED異常 知名科技集團總經理洪培修表示,衛福部自2013年大量設置AED,已有許多機器超過6年保固期,若是過期加上員工流動無人維護,可能會出現AED沒電、貼片失效等情況,造成緊急救援時刻的遺憾。面對裝置的設備,應藉由IOT物聯網化的24小時連線,妥善率監控,除了方便管理之外,也能在AED出現異常、沒電時處理,進行耗材更換。 全民守護者2.0 志願者可及時提供救援 為了擴大具有急救資格者可及時提供救援,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與台北市消防局共同開發「全民守護者App」,志願者可接受到附近需要急救的推播通知,前往急救位置,在救護人員到場前可以迅速提供救援者幫助,「不過當初只在台北市佈局,辦理之後發現反應很好,因此預計升級成2.0版本。」洪培修總經理指出,未來考慮研發藉由AED IOT連線系統,若附近有OHCA事件發生,AED裝置會亮起警示燈並發出警報通知,在附近的志願者可直接掃描機器上的ORcode獲得地點,直接攜帶設備過去,更節省一來一往時間。 民眾若想成為志願者,需經過CPR+AED的完整90分鐘訓練,但若要學習,目前尚未有統一單位,可至紅十字會或鄰近消防隊報名,台灣急診醫學會理事長黃集仁表示,民間團體、廠商端有許多資源尚未整合,應由學會作為平台,整合各單位的資源及課程,方便民眾及EMT學習;也應向挪威學習,對各年紀階層的民眾發展出不同的教材,強化民眾的知識、提高使用率。 敦促修法擴大設置場所 呼籲企業響應偏鄉捐贈 目前主要仍以公機關與交通運輸樞紐為AED主要設置場所,台灣急診也呼籲衛福部修法,應將法定場所擴及其他運動場館、宗教場所、派出所、超商等,馬惠明副院長也建議,機器與樓層比例也應修正,平均每三個樓層就應設置一台,提升公眾AED的廣度與密度,避免急難時耗費太多時間拿機器。 洪培修總經理也分享,其實偏鄉急救資源普遍不足,中保關懷社會福利基金會過去號召志同道合的急診醫師與集團CPR+AED急救訓練專業講師,深入南投、宜蘭、花蓮、台東、桃園、嘉義等10多個部落,強化部落村民的急救能力,藉著這次論壇,也呼籲企業踴躍捐贈AED到偏鄉部落,一起打造更多安心公共場所。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1939

晚期肝癌新福音! 新一代二線標靶藥助七旬翁重拾生活品質

晚期肝癌新福音! 新一代二線標靶藥助七旬翁重拾生活品質#健康醫療網

2021-11-15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腫瘤科門診中,一名七旬老翁求診時已經是晚期肝癌,腫瘤轉移到頸部的淋巴組織,日漸增大的腫塊不僅影響吞嚥功能,也導致睡眠品質不佳,更辛苦的是,老翁在接受一線標準標靶藥物後的效果有限;承受副作用後也未發揮抑制腫瘤的效果,內心逐漸排斥服藥,中斷服藥的因素也間接導致了治療效果不佳,身體狀況久未起色,導致心情更加沮喪。 新一代二線標靶藥物便利性高,可提升病患服藥遵從性 土城醫院血液腫瘤科謝佳訓醫師提及,老翁轉移的腫瘤位置剛好在頸部淋巴附近,相對較為罕見;謝佳訓醫師提到,「該患者經建議使用新一代二線標靶藥物一個月後,原本用手就能觸碰到的頸部淋巴腫瘤已明顯縮小;雖然目前仍在持續治療與追蹤,但病情已明顯轉趨穩定。更重要的是,患者在吞嚥功能、睡眠品質獲得改善後,心情逐漸開朗,重拾生活品質。」 謝佳訓醫師說,新一代二線標靶藥物為口服藥,一天僅需服用一顆,用藥方便性高,不僅提升病患服藥的遵從性,也因藥物機轉設計與傳統二線標靶藥物不同,效果良好且較傳統標靶藥物耐受性高,謝佳訓醫師說明,「雖然部分患者仍有高血壓、疲倦、腹瀉等副作用,但都可以透過藥物處理來維持抗癌用藥,安全性高就我觀察還不需太擔心。」 突破過往標靶治療瓶頸,有效提升病友生活品質 對於晚期肝癌治療,若對藥物已無效且產生抗藥性時,往往沒有接續性的藥物可以使用,只能進行支持性治療。謝佳訓醫師指出,很多癌症都能使用標靶藥物治療,最早期的標靶藥物大多是針對單靶點設計,隨著藥物發展的精進,標靶藥物也在持續演進,尤其是肝癌,最近幾年已有許多新一代標靶藥物可使用,透過多靶點的標靶設計來爭取肝癌控制的更多生機,只是傳統標靶藥物副作用大、效果有限,謝佳訓醫師提到,「病友必須承受強烈的副作用,患者往往會較難耐受而放棄治療。」 所幸近兩三年已陸續有新一代二線標靶藥物可供選擇,因作用於不同靶點,如VEGFR、MET、AXL等,可有效抑制腫瘤生長與血管新生,提升生活品質。「新一代二線標靶藥物的優勢在於,過去使用標準標靶卻無效的患者,仍可有機會重獲生活品質;且經過大型臨床試驗證明,效果較原標準治療好,對腫瘤的抑制效果佳;也由於是新藥物機轉,若患者對已使用的藥物無效或具抗藥性時,仍能有機會重新控制腫瘤。」 罹癌別氣餒,醫師討論用藥可重獲生機 謝佳訓醫師提醒,肝癌治療在近年內出現了許多新一代標靶藥物,臨床已有更多武器可供肝癌病友新的治療可行性,他呼籲病友罹癌不要氣餒,「國內專科醫師治療肝癌經驗豐富,可在不用花大錢的狀況下,找到適合的治療模式,讓患者重拾良好生活品質。」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1855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