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

泡泡眼、貓熊眼 辨識你的倦怠臉元兇

泡泡眼、貓熊眼 辨識你的倦怠臉元兇#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現代人習慣熬夜、長時間使用3C電子產品,越來越多人未老先衰,年紀輕輕「眼齡」就超越實際年齡。整形外科主治倪宗聖醫師提醒大家,過度用眼容易導致眼周肌肉鬆弛、失去彈性,甚至眼下肌膚出現凹陷,這也是形成淚溝、眼袋的最主要原因。 簡單分辨黑眼圈、臥蠶、眼袋 「黑眼圈」主要是因熬夜、壓力大或個人情感起伏…等,導致眼周血液循環不良,進而產生青色、黑色、咖啡色等不同程度的黑眼圈。美國預防醫學學會建議,除了改善生活習慣、放鬆心情外,可多吃綠葉蔬菜、瘦紅肉或其他富含鐵質的食物,補充維生素K以促進血液循環。 至於美女必備條件之一的「臥蠶」是一條緊貼下睫毛約0.5~1公分,屬先天性微微隆起的肌肉,尤其笑起來的時候特別明顯,不僅是女生,男生擁有臥蠶也是擁有迷人電眼的基本條件。若先天不明顯,後天可依靠微整型例如注射玻尿酸,或是手術置入填充物的方式打造取得。 而容易讓人看起來蒼老、沒精神的「眼袋」,則是距離眼瞼較遠、區塊性的浮腫袋狀物,大多因眼睛疲勞或老化使得眼下皮膚、筋膜、眼輪匝肌變鬆弛,脂肪膨出在眼眶邊緣造成眼袋與臥蠶的位置不同。 簡單來說,眼袋就是韌帶筋膜鬆弛,導致支撐力不足,讓脂肪被眼球壓擠下來,並非真的是脂肪太多的問題喔!一般來說消除眼袋有內開及外開兩種手術方式。  眼齡有別 內外殊途 內開手術:從結膜下緣開約五毫米小切口,將突出的脂肪適量取出,並可視狀況回填至淚溝等凹陷處。手術過程快、復原期快,術後三日可拆回填固定線,外觀約兩週後恢復自然,因縫合傷口於眼皮內側,術後幾乎不會有外傷痕跡,但缺點是無法處理眼下皺紋或眼周緊緻等問題,所以比較適合改善年輕人脂肪凸出,且無下眼瞼皮膚鬆弛的眼袋。 外開手術:從眼瞼下緣由眼頭至眼尾作一切線,將脂肪適量地移除或回填,並切除鬆弛的下眼瞼皮膚,將其拉緊,此種手術方式適用於全年齡的眼袋矯正,尤其是下眼瞼皮膚明顯鬆弛、皮膚缺乏彈性的熟齡患者。缺點是手術過程及恢復期較長,術後約7日方能拆線,手術技巧要求較高、下眼瞼邊緣疤痕須三至六個月的時間淡化,淡化後疤痕則微小不明顯。 眼睛幫你創造好人緣 眼皮是顏面皮膚最薄的部分,因此最快速反應人體的疲累及老態。電視、電腦、平版、手機…等的誕生,無論是工作還是娛樂都離不開電子產品,眼袋早已不是長青族的專利,有一位案例是三十出頭的患者,白天上班長時間盯著電腦、晚上又晚睡滑手機,黑眼圈冒出、眼袋也悄悄地浮現,外觀上顯得蒼老、不健康,在與異性交友過程中屢屢受挫,直至某一相親對象如實告知,這才找到困擾了他許久的真兇。 倪宗聖醫師提醒,用眼過度除了外觀上有影響,更應該注意的是眼睛疾病,例如乾眼症、飛蚊症,甚至視網膜血管堵塞或出血等,屆時就不只是外觀上的困擾,生活上更是造成不便。外觀上的問題,可以找有信譽、有口碑的專業診所與整形外科醫師治療,日常生活作息請適當休息、室內光線明亮、適度的壓力釋放,這更是長保生理及心理年輕的關鍵。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32323/view/

讓社會更陽光護膚油減少妊娠紋也關懷燒燙傷病友

讓社會更陽光護膚油減少妊娠紋也關懷燒燙傷病友#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不少女性懷孕時長出妊娠紋,婦產科醫師徐金源表示,當肚皮快速膨脹,導致皮膚真皮層纖維蛋白斷裂,就會產生妊娠紋,一般多出現在懷孕6、7個月之後,生產前更明顯。而懷孕體重增加過多、懷雙胞胎或多胞胎等,都會讓妊娠紋大增。 攝取維生素C及E、擦適合護膚油 幫助減少妊娠紋 徐金源醫師指出,孕婦想減少妊娠紋出現,可以攝取一些含維生素C、E的蔬菜、水果,懷孕時,也要控制體重,避免體重增加過多。也可以考慮擦護膚油,減少妊娠紋。選擇護膚油時,最好挑選沒有添加香料、沒有多餘化學物質或香味太重的產品,較為理想。 《百鍊美麗人生》公益活動 關懷燒燙傷病友 徐金源醫師在《百鍊美麗人生》公益活動中提醒孕婦,預防妊娠紋要趁早開始。國內生技公司所代理的德國護膚油品牌近日舉行《百鍊美麗人生》公益活動,由藝人、偶像劇女王陳怡蓉擔任公益大使,即日起至5月14日止,只要在品牌粉絲專業《百鍊美麗人生》公益文下方按讚、留言,有5千人參與,該品牌、生技公司就會捐出五十萬(款項及等值產品)給陽光基金會。 疤痕增生、攣縮 常讓傷友苦不堪言 陽光基金會副執行長林瑞嬌表示,對於燒燙傷患者來說,剛開始兩、三年往往最為辛苦,接受治療後,傷友要面對疤痕增生、疤痕攣縮難關,此時也必須穿壓力衣,抑制疤痕增生,在這過程,皮膚會很癢、很難受,過了這段時間,皮膚穩定一點,就可以使用護膚油等產品,幫助保養肌膚,很感謝廠商的力挺。 燒燙傷病友 需要大眾包容、體諒 林瑞嬌也分享八仙塵爆傷友、21歲雁婷的故事,兩年前八仙塵爆發生後,雁婷全身46%燒燙傷,心肺功能也受損,在漫長復健過程中,雁婷需要穿長褲、長袖遮掩疤痕,由於雙腳因充血腫脹常出現麻痺、脹痛、刺辣、搔癢等症狀,坐公車、捷運時便需要坐下來,當她坐在博愛座時,很常承受異樣眼光,甚至有旁人怪她不讓座。她將這情景畫成插圖,希望大眾可以多包容、體諒弱勢族群,後來在陽光基金會促成下,雁婷更與香港插畫家聯合舉辦畫展,希望透過這些活動,讓更多人理解傷友背後種種苦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32275/

美容醫學醫學會辦學術研討會 提升專業治療品質

美容醫學醫學會辦學術研討會 提升專業治療品質#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由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主辦的「第22次春季美容醫學學術研討會」於日前順利圓滿落幕,本次研討會提供豐富的學術新知及臨床治療經驗分享,吸引超過600位醫師熱情參加,有助提升國內美容醫學醫療品質及治療技術。 議題豐富多元 兩岸交流熱絡 美容醫學醫學會理事長曾漢棋醫師表示,本次學術研討會除了與台灣皮膚暨美容外科醫學會合作舉辦外,也邀請台灣急診醫學會共同參與。本次研討議題規劃相當豐富多元,除衛福部進行相關政令與規章宣導外,也安排兩岸美容醫學的專家、學者進行專業學術交流,分享臨床案例及光電儀器、針劑注射與美容手術實際操作經驗,藉由提升治療技術,保障兩岸愛美人士的醫療品質。 醫療目的已延伸至生命品質維護 需要政府理解與支持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邱泰源理事長指出,醫療的目的已經從生命的救治,延伸至生命品質的維護。美容醫學的發展正符合時代所趨,是「民之所欲」的新興專科項目,但需要政府的理解與支持。對於政府因對美容醫學不夠瞭解而推出不合理的行政法令限制,全聯會也會協同醫學會,積極與政府溝通,共同堅定對醫師執業權不限縮之立場。 每年兩次大型研討會 協助醫師專業提升 曾漢棋醫師補充,美容醫學醫學會成立超過22年,會員人數達2,000人,是國內最大的美容醫學醫師團體。由於目前衛福部並無設立「美容醫學專科醫師」制度,所以許多專科醫師的美容醫學訓練仍有待提升,為了避免臨床醫師因為經驗不足引發不必要的併發症,美容醫學醫學會每年定期舉辦兩次大型學術研討會,並從去年起開始導入icap職能導向課程品質認證、建置數位學習系統取代傳統DVD,協助醫師順利轉型進入美容醫學領域。 醫師專業課程+民眾衛教講座 創造雙贏 有鑑於美容醫學治療技術進展快速,美容醫學醫學會持續為會員醫師開辦專業培訓課程,每年安排40小時雷射光電訓練與實習課程、32小時的微整形針劑注射訓練與實習課程,至今已培訓超過千名醫師。自2013年起也開辦「民眾公益衛教講座」,提供正確美容醫學觀念與治療新知,降低民眾因不當治療期待及錯誤迷思產生的醫療糾紛風險;更在2016年成立自律委員會,督促會員醫師遵守法規,協助會員醫師提升美容醫學專業水準,及持續為保障大眾就醫權益努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32276/view/

睡眠不寧、煩燥 五疳影響身心健康

睡眠不寧、煩燥 五疳影響身心健康#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你常有睡眠不寧、情緒煩燥的困擾嗎?小心可能是五疳造成!五疳是什麼呢?醫師解釋,以現代話來說,就是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雖然沒有嚴重疾病,卻感覺身心不舒服,全身上下毛病多,輕則腸胃不適、多夢、失眠,嚴重恐罹患精神疾病,甚至心、肝、脾、肺、腎,都可能發生不同問題。 長期壓力問題多 五疳上身不易察覺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高嘉鴻指出,中醫將壓力所造成的問題分為兩類,一為憂思傷脾,因憂慮、思慮過多而壓力大,導致交感神經亢進,引起腸胃道功能障礙,或眠淺易醒、多夢等症狀;二是肝火亢盛,長期情緒煩燥,而出現口乾舌燥、便秘、無法入眠等上火症狀。 什麼是五疳?高嘉鴻醫師指出,五疳源自《諸病源候論》,原指五種寄生蟲病,另一種說法是根據《小兒藥證直訣》,依五臟區分疳證,包括心疳、肝疳、脾疳、肺疳、腎疳。疳證是一種消耗性疾病,也就是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臨床上以心疳、肝疳、脾疳較常見,其中心疳、肝疳為熱證,脾疳、腎疳為虛證,而熱證久了會變成虛證,但五疳的臨床表現是一種緩慢漸進性的疾病,一般人不容易察覺。 危險族群易出現這些症狀 根據醫師臨床觀察發現,考生、上班族、媽媽等族群,最容易感到壓力龐大,腦中思緒繁雜,白天神經緊繃、情緒焦慮煩燥,夜晚半睡半醒、睡眠恍惚,甚至無法入眠;都是五疳的危險族群。 高嘉鴻醫師舉例,心疳者,易煩躁、口破、小便黃,以及眠淺多夢;肝疳者,臉色青黃、肩頸僵硬、肌肉拘緊、眼睛乾澀且易伴隨搔癢;脾疳者,腸胃功能差、食慾不振、飽飢不知,容易噁逆上氣、消化不良;肺疳者,多呈現類感冒症狀,如咳嗽、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症狀;腎疳者,通常先天體質較弱,易手腳冰冷、精神萎靡、胃腸敏感。 中醫師教您對症治療 如何治療五疳?高嘉鴻醫師強調,針對不同臟器出現的疳證,各有合適的中藥可以選用治療,如牛黃歸心經、肝經,性味寒涼,具有涼肝熄風、鎮靜安神功效,對於熱證有效,可治心疳、肝疳;沈香歸脾經、腎經,性味辛苦溫,可溫腎、緩腸胃,解腸胃不適、降逆止嘔、強精壯陽,可治脾疳、腎疳;蛇膽歸肝經、膽經,可串通心路,具去濕清熱、清心解毒功效,可治肝疳;人參歸心經、肺經、脾經,可滋陰補氣、補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32239/view/

肌少症!被輕忽的銀髮族危機運動+營養fighting

肌少症!被輕忽的銀髮族危機運動+營養fighting#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台灣人好長壽!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65歲以上銀髮族到明年就達14%,2025年時更高達20%。然而,活得長壽也要活得健康才快樂,而攸關健康快樂很重要的元素就是能吃能動精神好;尤其銀髮族退休後,正要展開人生第二春,千萬別因為行動力不佳而無法如願。醫師提醒,肌肉量從三十歲之後就會逐漸減少,如果不注意營養與運動,到了退休年齡,就有可能出現肌少症、骨質疏鬆或是關節不適,甚或臥床無法行動自如,不得不慎! 肌肉在三十歲達顛峰 之後會逐漸下降 台北榮總高齡醫學科彭莉甯主任表示,肌少症與年紀相關,其實肌肉在三十歲會達到顛峰,之後會逐漸下降;因為肌肉是維持身體活動重要器官,很多老人家會跌倒,就是和肌肉量不夠有關,而且老人家跌倒會導致髖關節骨折、腦出血等併發症,甚至會使老人失能、住院及死亡的風險增高。 避免肌少症 要兼顧運動與足夠營養 肌肉量與質和年齡大有關係,彭莉甯主任指出,三十歲之後到七十歲,肌肉量會下降百分之四十,年輕時不愛運動,則肌肉量退化會更多;至於肌少症多在六十五歲之後較容易發生,診斷肌少症除了要確認肌肉量是否下降,還要合併肌力下降或是活動力下降,才能定義為肌少症,要避免肌少症則要兼顧運動與足夠的營養。 長肌肉要做無氧運動重量訓練 彭莉甯主任表示,運動可分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重量訓練,有氧運動包含游泳、跑步、騎腳踏車,可以藉此燃燒脂肪,主要的好處是可增加心肺功能;無氧運動就是肌阻力訓練,能刺激肌肉幹細胞分裂,明顯地增加肌肉量。老人因為慢性病、荷爾蒙減少以及運動量下降等因素,肌肉會變少,肌肉幹細胞會凋亡,而進行重量訓練運動也對老人增加肌肉有效,例如使用彈力帶運動,有助於增加老人肌肉量;體力好的話,還可以啞鈴或是拿礦泉水訓練舉重,另外做一些核心運動,都可幫助長肌肉。 肌肉由蛋白質組成 每天應攝取足量蛋白質 此外,營養也很重要!彭莉甯主任強調,研究發現,年紀大的老人臥床三天,肌肉量就掉一公斤;肌肉由蛋白質組成,很多食物都有蛋白質的成份,奶蛋魚肉豆類都是補充蛋白質的來源,要補充足量才能減少肌肉流失,而蛋白質若補充不夠,就無法對抗蛋白質的流失,導致肌少症。六十五歲老人身體健康且沒有慢性腎臟病,建議每天每公斤體重至少要攝取一克蛋白質,舉例來說,六十公斤的老人一天至少要攝取六十克蛋白質,生病剛出院者的蛋白質攝取量要更高,每天一公斤要一點五克。 運動後補充營養品 含白胺酸與精胺酸幫助長肌肉 除了可從食物中攝取蛋白質之外,彭莉甯主任並建議,市面上已經出現越來越多含有蛋白質和胺基酸的營養補充品。建議在選擇時,可從決定吸收效率的「分子大小」來篩選,小分子的胺基酸就比大分子的蛋白質還快速有效。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支鏈胺基酸,支鏈胺基酸包括白胺酸與精胺酸;很多運動員都會補充類似營養品,在運動完三十分鐘內大量補充,補充要足夠,否則效果不好,年輕人至少要一克,至於老人則要補充至少一至二克。蛋白質的補充分散在三餐較好,因此能夠隨身攜帶、隨時補充的小包裝,會比大容量、需要另外挖取分裝的產品方便,才不會錯過了最佳的補充時機,或是一出門就沒辦法吃,無法持之以恆,失去了購買營養補充品的意義。最後,建議選擇有專業醫師推薦的產品,經過專業角度的推薦,對安全才能夠更有保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32237/view/

雷射近視手術後 眼睛乾澀、視力模糊誤認手術失敗

雷射近視手術後 眼睛乾澀、視力模糊誤認手術失敗#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隨著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掌上型遊樂器頻繁使用,長時間近距離注視螢幕,首當其衝的是造成眼睛極大的負擔與視力的損害。據統計,台灣近視人口比例超過43%,人數近1,000萬人受到「惡視力」的威脅。在醫療進步的時代,近視開刀手術、雷射近視手術越趨頻繁,但眼科門診中,卻不乏曾進行近視手術或其他眼睛相關疾病手術的患者,長期忽略眼睛乾澀或視力模糊等症狀,就診後才發現已罹患乾眼症或出現發炎現象,若未及時治療,恐造成視力永久損傷。 眼睛術後乾澀 不含防腐劑人工淚液助陣舒緩 針對眼睛術後乾澀症狀,眼科診所醫師謝宏義說明,手術會使得角膜神經反應較為遲鈍,當反射動作變慢,淚液分泌就會隨之減少,因此角膜上皮細胞便容易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受傷,通常醫師於術後開立輔助藥物或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提供患者使用,透過人工淚液含高分子聚合物的成分,能緩解眼睛乾澀的問題。 謝宏義醫師補充,使用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主因防腐劑會影響角膜、結膜的表皮細胞及淚水的穩定性,嚴重可能導致發炎反應;同時提醒,除手術後的患者外,若是眼睛較敏感、有眼睛乾澀問題(長期眼澀、眼紅、視力時矇時清等)或青光眼的患者,皆建議選擇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藉以達到滋潤效果並減少刺激反應。 術後未按時用藥 視力模糊誤認手術失敗 28歲的陳先生於近視雷射手術後,自覺沒有症狀,因此沒有遵照醫師囑咐按時用藥,眼睛出現乾澀感時,也未適時使用不含防腐劑人工淚液來緩解,直到察覺視力模糊的症狀越來越嚴重時,誤認手術失敗回診檢查,才發現原來是角膜表皮細胞過度乾澀造成受損,所幸在醫師的治療並按時用藥下,視力模糊與乾澀的症狀已恢復良好。 謝宏義醫師提醒,雷射近視手術雖然傷口小,但仍需要經過治療與復原期,切勿因沒有明顯症狀而忽視用藥與不含防腐劑人工淚液的重要性,術後若出現眼睛乾澀或視力模糊等情形時,應盡速回診,避免造成眼睛二度傷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32217/view/

在「推特」心血管話題、人工智慧運用很夯

在「推特」心血管話題、人工智慧運用很夯#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在台灣,幾乎每個人都離不開賴(Line)、臉書(Facebook)。在美國,則是推特(Twitter)較盛行。美國研究團隊分析推特用戶的推文內容,結果顯示,女性比男性更喜歡發表、轉推心血管疾病相關推文。 女性比男性更喜歡討論心血管議題 在這篇《美國醫學協會雜誌》所刊登的論文中,研究團隊選擇「高血壓」、「糖尿病」、「心肌梗塞」、「心衰竭」與「心臟驟停」等5個關鍵詞,以此探勘推特用戶發文內容,蒐集5年半資訊發現,共有550,338推文含上述關鍵字。其中以「心肌梗塞」最熱門,出現次數達269,907次,最容易轉發的關鍵字則是「心臟驟停」,有趣的是,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使用到這些關鍵字。 名人死亡後 推文數暴增 研究也發現,某些事件後,討論心臟病的相關推文數會暴增。常見的是世界糖尿病日、某媒體刊登重要心血管疾病相關研究之後,或是名人死亡事件後幾分鐘到數小時內,推文轉推量便會大幅增加。 研究人員分析推文內容,主要包含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或是使用者對疾病有所警覺、他人告知疾病嚴重性,以及治療過程、結果等。其他推文內容還包括心血管疾病預防、預後及症狀。其中又以談論危險因子居多,例如「高血壓常見於體重過重的孩子」、「缺鐵會增加58%的慢性心衰竭風險」等,都是熱門推文。 健康機器人 透過推特做初篩 不過,推文中,一些健康、醫療相關資訊不見得正確,不少甚至是錯誤訊息。醫界、公衛界也不斷思考,希望運用社群媒體,傳播較正確的醫療、健康知識。美國微軟公司更推出社交媒體形式健康機器人(Microsoft Health Bot),期待提供如下推文對話,幫助醫護人員進行初步篩檢。 病患推文:頭痛 機器人推文:如果疼痛評分1至10分,最嚴重是10分,請問您現在疼痛約幾分? 病患推文:7分 機器人推文:根據您在本診所的病歷紀錄,你曾有偏頭痛診斷,請問這次有沒有上次嚴重? 病患推文:更痛 機器人推文:您的主治大夫下午剛好有門診,要不要幫你掛號? 病患推文:要 機器人推文:請大約兩點半到診所 病患推文:謝謝 機器人推文:不客氣 人工智慧 應用潛力廣泛 這類參考個人病歷資料所建立的簡單型人工智慧社群媒體可以客製化推播內文,又可節省人力。未來若將這類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慢性病患管理、預防保健推廣等,或許可以幫助提升照護品質。 肆、延伸閱讀 1) Sinnenberg, L., DiSilvestro, C.L., Mancheno, C., et al. Twitter as a Potential Data Source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esearch. JAMA. 2016;1(9):1032-1036. 2) Gouda, P., Das, D., Clark, A., et al. The Impact and Implications of Twitter for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J Card Fail. 2017. in Press. 3) https://www.healthvault.com/en-us/health-bot/ 4) 資料出處: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科技大觀園(計畫編號MOST105-2515-S-006-008)補助產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32219/

D型肝炎病毒最傷肝 當心猛爆性肝炎上身

D型肝炎病毒最傷肝 當心猛爆性肝炎上身#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肝炎發生原因有很多,由D型肝炎病毒感染所造成的肝炎,稱為D型肝炎。D型肝炎症狀與B型肝炎類似,並且必須與B型肝炎病毒感染並存發生。國人對D型肝炎較為陌生,原因是國內無生產D肝病毒檢驗試劑造成檢驗不普遍,且頑固性的B肝帶原者,肝功能反覆不正常,有部分原因是感染D肝病毒造成,臨床醫師需要D肝檢驗來改變臨床用藥。然而,急性B型與D型肝炎共同感染,往往更為猛烈,約有百分之二十的患者可能死於猛爆性肝炎。 國人對D肝陌生 須依附B肝才能生存 台灣地區無症狀B肝帶原中有約3.2%合併D肝病毒感染,慢性活動性B型肝炎患者也有高達約20%有D肝病毒共同感染,在特定危險群,如靜脈藥癮者、愛滋病患者、性工作者若為B型肝炎帶原者,則有頗高的感染率,高達40~85%。據統計國內B肝病毒及D肝病毒同時感染(coinfection)檢出率不到15%。最近由國內生技公司與國內數家醫學中心台大、長庚共同合作研發D肝病毒檢驗,用ELISA方式檢測,未來開始供應D肝檢驗試劑後,民眾可更普遍使用健保給付,檢驗是否有D肝病毒感染,造福國人及確保肝臟健康。 D型肝炎病毒為缺陷性病毒,無法獨自感染宿主細胞,唯有B肝病毒存在,D肝病毒才有生存空間。其潛伏期約2週-8週,是單股RNA病毒,直徑大小在35~37nm的類病毒顆粒,其特殊的核心抗原(稱之為delta抗原)需與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結合後,形成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顆才能進行複製。 症狀、感染方式與B肝類似 嫖妓具傳染高風險 D型肝炎的感染症狀與B型肝炎類似,大多無症狀,少部份的人會有腹部不適、食慾不振、全身無力、疲倦、噁心、嘔吐、黃疸、茶色尿等情形,根據統計,猛爆性肝炎的患者中有24~47%是屬於B肝帶原附加D肝感染的患者,民眾如有異狀須尋求肝膽科醫師診治。 D型肝炎很少發生母子間的垂直傳染,可由B型肝炎帶原者在家庭內發生傳染。其感染方式與B型肝炎病毒傳染類似,主要是傷口接觸到D肝病毒而感染,如輸血、共用針頭、針灸、穿耳洞、紋眉、刺青、共用牙刷或刮鬍刀、性行為都可能感染。在臺灣地區嫖妓為具高感染危險的行為。 當心肝炎進展成肝纖維化不自知 定期追蹤檢查很重要 預防B型肝炎病毒感染即可預防D型肝炎病毒感染,因此未感染B肝病毒者,B型肝炎疫苗亦可有效預防D型肝炎感染。 B型肝炎帶原者,若其肝功能正常,原則上建議每6個月至1年複檢一次;如肝功能異常,依醫囑決定其複檢追蹤時間。肝臟沒有痛覺神經,反覆性的急慢性肝炎會加速肝臟的纖維化而不自覺,對於已經感染D肝的患者需予治療防止肝纖維化加速發生,定期監控及教育避免再次感染他人。 目前國人B肝帶原者約有300萬人左右,D肝防治上仍有很大空間,對於此300萬人加強宣導及定期篩檢是有其必要的。(文章來源/醫檢主任杜憶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32195/view/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