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

男童20顆乳牙蛀光光 險得蜂窩性組織炎

男童20顆乳牙蛀光光 險得蜂窩性組織炎#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3歲男童,每晚都要含奶瓶睡覺,更沒有潔牙的習慣,直到父母發現牙齦長膿包流膿,帶到診所檢查,竟發現全口20顆乳牙蛀光光,再晚一步治療,恐怕引發蜂窩狀組織炎。 嚴重齲齒 18顆須根管治療 收治個案的兒童牙醫診所院長呂榮宗指出,該男童口腔內總共20顆齲齒,其中高達18顆必須根管治療,其餘2顆可以補牙,但他一接受檢查就暴走、哭鬧,根本無法進行治療;評估齲齒狀況較嚴重、家人沒時間分次陪診,進一步建議採取舒眠麻醉方式,在孩子睡著時進行治療,經過4小時的時間,全口齲齒一次搞定。 齲齒治療好了 孩童不再挑食 呂榮宗院長觀察發現,該男童體重僅12公斤,相較於同年齡孩童體型嬌小,推測原因與其後牙蛀蝕,無法順利研磨食物有關;經過一個月回診追蹤,家長開心表示「孩子飲食狀況良好,睡前喝奶次數變少,挑食情況漸漸改善」。 幼童怕看牙 傳統治療限制多 麻醉專科醫師羅巧芬指出,以往幼童害怕牙科治療,通常使用束縛板控制手腳,治療時間有限,且需要多次治療,容易產生心理陰影;或是進行全身麻醉,術前必須單獨進入開刀房接受插管麻醉,術後在恢復室等待甦醒,容易出現分離焦慮感,發生躁動、哭鬧,可能伴隨喉嚨痛、噁心、嘔吐等副作用,更加懼怕看牙醫。 舒眠麻醉6大優點 培養幼童正向看牙態度 羅巧芬醫師強調,舒眠麻醉有六大優點,第一,術前可由家長全程陪伴,可安撫小朋友緊張情緒;第二,麻醉藥物劑量僅為全身麻醉的3分之1,讓小朋友剛好睡著,卻不會影響正常呼吸;第三,麻醉過程由麻醉醫師、麻醉護理師全程陪伴,二對一隨時調整麻醉劑量;第四,麻醉全程高階安全監測,包括心電圖、呼吸次數、血壓及血氧監測器、潮氣末期二氧化碳濃度監測器、呼吸音監測器;第五,完整的麻醉團隊及緊急處理應變計畫;第六,培養幼童對牙科治療的正向態度。 罹患這些疾病、對豆類及蛋白質過敏者 需評估使用 羅巧芬醫師說明,一般來說,舒眠麻醉進行牙科治療約2至4小時,適應症為年紀小、害怕看牙的幼童,患者年齡大多數為2至5歲,也有國小、國中的青少年,適合治療多顆齲齒、根管治療、牙齒斷裂、上顎多生齒、牙套製作等。若有嚴重感冒應暫緩治療,患有氣喘、心臟及代謝疾病,以及對豆類、蛋白質過敏者,應進行評估。 6歲前易齲齒 乳牙好壞影響人生 呂榮宗院長強調,3至6歲是容易發生高齲齒率的年齡,造成的因素包括睡前喝奶後沒刷牙、喜好甜食、口腔清潔配合度低等原因,而乳牙齲齒會影響孩童生長發育、發音、恆牙齒列不齊,對美觀與自信也都有影響。他建議,家長應每天早晚輔助孩童潔牙,固定每半年檢查牙齒,並接受牙齒塗氟及預防性齒溝封填,可大幅降低發生齲齒的機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32190/view/

基層診所幫你驗血糖 跨界關懷更全面

基層診所幫你驗血糖 跨界關懷更全面#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黃啟嘉醫師的診間,不僅有喉棒、鼻鏡、鉗子、鉤子、耳溫槍等器械,還備有血糖機,他是耳鼻喉科醫師,卻也是第二型糖尿病患,在看診問病時,經常順道問一聲:「要不要驗個血糖?」 台灣糖尿病人口估計逼近200萬,然而許多人根本不自知,黃啟嘉碰到有的病人原本只是頭暈來看個感冒,但因為詢問病史時順便驗血糖,結果就發現潛在的糖尿病。 身為花蓮縣醫師公會理事長的他認為,基層醫師碰到形形色色的病患,不管是哪一科的醫師,平日看診多問一句病人血糖數字、最近體檢如何,也許就能幫助更多人及早正確治療,功德一件,這是以病人為中心的具體行動展現,也是他在花蓮地區協助篩檢衛教、推動糖尿病照護網的緣由。 二十六、七歲時的黃啟嘉體重破百,愛吃甜食,總是覺得自己個子高,怎麼算胖?直到在婦產科實習時,整天人很累又昏昏沈沈,驗血報告上的血糖數值居然是正常的2~3倍,診斷為糖尿病酮酸血症,這代表著體內胰島素不足,血糖無處可去化,身體轉而消耗脂肪,代謝廢物排不掉,人都快垮了。 黃啟嘉醫師一開始治療就使用胰島素,效果很快,住院治療一週康復,出院後繼續使用胰島素,努力減重。他說,治療一年多,病情明顯改善,以飲食及運動控制維持,直到近幾年,血糖失控才再次治療。 平常黃啟嘉醫師走路當運動,不喝含糖飲料、不喝酒,此外沒有特別忌口,他在花蓮工作與台北家庭兩頭跑,再忙他都不會漏掉每天一次注射基礎長效胰島素外加口服藥,他說,筆針注射胰島素不痛,能穩定血糖又能減少口服藥用量,一點也不礙事。 不少病人把胰島素當成妖魔鬼怪,以為「糖尿病打胰島素,愈打愈害」,於是黃啟嘉醫師常把「得糖尿病之前,我不知道打胰島素對我的糖尿病控制幫助這麼大」掛在口頭上,樂意當個活見證。 他解釋,第一型的糖尿病是沒有胰島素,第二型卻是胰島素不夠用、或是不好用而打折扣,注射胰島素可治療第一、二型,提早使用胰島素,讓功能變差的胰島獲得休息,延長「使用期限」,怎麼會是「沒有救了?」所以對糖尿病以及胰島素有正確觀念是很重要的。 兼具病友與醫師的雙重身分,黃啟嘉醫師很有說服力,他總是分享自己也是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歷程,也會「嚇」一下病患讓他們知道慢性病需要好好控制:糖尿病沒控制會洗腎、失明、中風、截肢…會造成很多器官傷害,這些合併症都很可怕;黃啟嘉醫師以自身疾病的歷程,讓病患更覺得醫師與他們是站在同一陣線奮戰,鼓勵病患別洩氣,飲食控制,運動加上適當的藥物,好好控制病情,可自在快樂的與糖尿病共存。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32163/view/

油漆刺鼻味加劇乾咳 竟揪出「菜瓜布肺」

油漆刺鼻味加劇乾咳 竟揪出「菜瓜布肺」#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年約50歲的女性,在家中進行裝潢期間,因為油漆的刺鼻味加重了長期以來既有的乾咳、胸悶症狀,一度以為是心臟問題,就醫後才發現罹患俗稱「菜瓜布肺」的特發性肺纖維化。彰化基督教醫院胸腔內科林聖皓醫師指出,「菜瓜布肺」症狀與許多呼吸道疾病類似,明明沒有感冒卻久咳不癒、胸悶,甚至走路就會喘,這時就要高度懷疑,所罹患的疾病就是目前全台胸腔內科正急於找出的「菜瓜布肺」患者。 菜瓜布肺存活期不到一年 治療需與時間賽跑 林聖皓醫師表示,特發性纖維化是指不明原因的肺部組織纖維化病變,肺葉變得像菜瓜布一樣粗糙,患者平均存活期約8至10個月,一旦發生急性惡化會導致患者肺功能急速變差,甚至面臨急性呼吸衰竭而死亡,因此,維持患者肺功能及預防急性惡化更是治療首要目標。 健保給付治療菜瓜布肺藥物 持續用藥延緩肺功能下降 今(2017)年3月起,治療「菜瓜布肺」的呼吸道藥物開放健保給付,藥品可以減緩肺功能下降近50%,並減少68%的急性惡化機率,患者持續治療可以降低43%死亡風險。林聖皓醫師並以門診另一名70歲男性案例說明,患者在持續用藥半年後,肺功能皆維持穩定甚至停止下降,也大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品質。 正視久咳不癒症狀 正確就醫及早治療 林聖皓醫師強調,肺部疾病與許多呼吸道疾病症狀相近,也是民眾輕忽的主因之一,而因為油漆味加重乾咳症狀的女性患者更是一典型案例,患者在確診後兩個月,即因為肺泡上皮細胞破壞速度過快,導致呼吸衰竭而不幸離世。因此,林聖皓醫師呼籲大眾,正視習以為常的乾咳、日常活動會喘、呼吸困難等症狀,若懷疑為「菜瓜布肺」,盡快前往各大醫院胸腔內科,早期確診,早期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32158/view/

糖尿病併發腎病變 有指標可及早發現

糖尿病併發腎病變 有指標可及早發現#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台灣是洗腎王國,全台超過200萬名糖尿病患者,都是最危險的候選人!醫師指出,高達半數洗腎患者罹患糖尿病,其實尿中白蛋白是早期腎臟病變指標,建議患者每半年應檢查一次。 血糖、血壓控制不當 腎病變主因 為什麼糖尿病容易腎病變呢?家庭醫學科醫師辛明容表示,血糖及血壓控制不當,是造成腎病變的主因,若是有高血脂、肥胖、抽菸、家族史等危險因子,更會加重腎病變發生。 尿中白蛋白 早期腎病變指標 「尿中白蛋白升高,是腎病變警訊!」辛明容醫師強調,正常人的尿中白蛋白小於30毫克,而糖尿病患者隨著病情嚴重度,尿中白蛋白排出率逐漸增加,一開始微量增加,最後大於300毫克,最終導致腎衰竭,需要接受洗腎治療。 少油、少鹽、定期檢查 預防腎病變 辛明容醫師建議,糖尿病患者應嚴重監控血糖及血壓,日常飲食少油、少鹽,從事規律的運動,並且避免抽菸;最重要的是,每半年定期接受尿中白蛋白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能夠有效延緩腎病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32133/

早發性冠心病 原來是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惹禍!

早發性冠心病 原來是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惹禍!#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27歲男性科技新貴,平日不菸不酒,卻因心肌梗塞送醫,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也就是壞膽固醇超標高達320mg/dL,是正常值的兩倍之多;醫師懷疑是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患者,建議定期監測血脂,做好飲食控制及規律運動,更重要的是,必須持續治療,以降低日後再度出現冠狀動脈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機會。 有LDLR基因缺憾者 日後患早發性心血管疾病飆高20倍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簡稱FH)屬於自體顯性遺傳的脂質代謝疾病,在台灣,估計有近十萬人具有常見的低密度脂蛋白受體(LDLR)基因缺憾尚未確診,這群人雖然可能並未發病,但日後罹患早發性心血管疾病卻是一般人的20倍以上。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秘書長李貽恆醫師表示,研究顯示積極降低LDL-C對心血管有正面保護作用,尤其是在高風險病人保護效果更為顯著。有鑑於此,學會於去年(2016年))底更新「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下修LDL-C治療目標,期望提早發現,及早治療。目前已同時刊登於台灣醫誌上,今年學會也在全台各處宣導及推廣指引。 這些人是「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高風險群 李貽恆醫師提醒,如果男性年齡低於45歲,健康檢查卻發現血中膽固醇異常偏高、且家族成員也有相同情況,自己或直系血親中很早就有動脈硬化性心臟病,或是在手肘、膝蓋或腳後跟出現黃色脂肪瘤時,就要高度懷疑是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新一代注射性藥物 可大幅降低LDL-C 目前治療方式是使用史他汀類(Statin)藥物為主,這類型藥物的治療約可降低40%-45%的LDL-C,但對於較嚴重型患者,仍與治療目標值有差距。李貽恆醫師指出,臨床認為要避免患者日後發生冠心病,必須將LDL-C降至100mg/dL以下,對於已發生冠心病者最好維持在70mg/dL以下。 這名27歲科技新貴,即使是使用高劑量史他汀類藥物、加上抑制吸收型藥物後,也只能將LDL-C從320mg/dL降到120mg/dL,冠心病的風險仍然不低。所幸,目前已有新一代注射性藥物(PCSK9抑制劑),可再大幅降低LDL-C,以上述案例來看,等於約可降到60mg/dL左右,且只需兩周或一個月施打一次,安全性高、注射簡單便利且副作用低,推出後受到國際醫界的高度重視。 李貽恆醫師提醒,由於少部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患者對於使用史他汀類藥物會有肌肉痠痛等現象,建議若已使用過超過兩種以上史他汀類藥物仍無法耐受者,或者併用史他汀類藥物及抑制吸收型藥物後距離預期目標值仍遠時,可適時接受新一代注射性藥物,以預防日後發生動脈粥狀硬化的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32139/view/

一天狂睡二十小時還是累 原來是癌疲憊

一天狂睡二十小時還是累 原來是癌疲憊#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她前陣子累到連吃飯都會睡著,一天睡20個小時…」50多歲的楊家琪5年前發現得乳癌,期間癌細胞陸續轉移脊椎、大腦,病情因素,加上化、放療等造成的癌因性疲憊症(簡稱癌疲憊),導致她整天有氣無力,連走路的力氣都沒有,一路陪伴她的先生很心疼地述說楊家琪當時面臨的辛苦、困境。 癌因性疲憊症 常讓癌友「虛累累」 癌疲憊門診醫師、中西醫整合癌症醫療專家陳駿逸指出,無論化療、放療、荷爾蒙治療、免疫治療等癌症治療副作用,都可能出現癌因性疲憊症。主要原因在於癌症治療誘使巨噬細胞製造免疫發炎物質,加上內分泌系統受影響,促使大腦分泌特殊神經傳導物質、惡性腫瘤本身影響等,都會讓人產生疲憊感,患者往往精神不濟、體力不足,不管休息多久,情況都沒有改善,有時連走路、炒菜這種小事情都做不好。 陳駿逸醫師分析,當癌症病友發現自己很容易疲累、稍微走路就體力不濟,心情會開始低落,對周遭事物也失去興趣,嚴重時甚至逃避治療。但越不接受治療,情況越嚴重,形成惡性循環。 黃耆多醣 幫助癌病友補氣 癌細胞轉移時,楊家琪接受一連串治療,體力很差,當時她先生一直打聽有無藥物、治療方法可幫助老婆解決體力低落問題,後來在醫師建議下以黃耆多醣注射劑治療,體力逐漸恢復。先生對此感觸深刻,原本太太連吃飯途中會累到睡著,帶她出門走走也是一上車一路睡,治療後精神不振得到改善。愛旅遊的夫妻倆更計畫要繼續出國旅遊。楊家琪也說,一路走來,若沒有先生無怨無悔的支持,她無法熬過這一切苦難。 陳駿逸醫師表示,臺灣癌症病友中,約7成有癌因性疲憊症,重度癌症患者更高達9成有這種困擾。過去治療癌疲憊,多以興奮劑、類固醇為主。但這類藥物不只副作用不小,也較容易成癮,黃耆多醣注射劑提供另一種選擇。臺灣本土研究顯示,接受黃耆多醣注射劑治療的患者中,癌因性疲憊症改善比率達7成左右。 癌症病友應「勇敢說累」! 不過陳駿逸醫師也提醒,評估癌因性疲憊症時,要排除重度憂鬱症、貧血等其他疾病,還有像是有氧運動、負重訓練、瑜珈、冥想等非藥物方式,也有助改善癌疲憊,癌症病友應該「勇敢說累」!接受癌症治療後一旦出現疲憊、體力不濟等問題,建議向醫護人員諮詢、接受進一步評估、檢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32112/view/

減重新療法!抽出胃內食物有助減肥?

減重新療法!抽出胃內食物有助減肥?#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目前減重手術包括胃繞道、胃袖狀切除、胃束帶、胃內水球等,手術多半針對病態性肥胖(BMI≧40)或重度肥胖(BMI≧35)但合併肥胖相關疾病患者。近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FDA)核准一項名為「助抽器」(AspireAssist))的減重器材,提供減重者多一種選擇。 助抽器 提供減重另一種選擇 助抽器是由導管、體外吸取裝置組成。醫師運用腹腔鏡手術將一條管子放進胃裡,患者飯後20分鐘後,可透過體外抽吸將胃中食物抽取出來,減少熱量吸收。 《美國胃腸科期刊》近期刊登一項研究,研究中,研究團隊將中、重度肥胖受試者隨機分為兩組:一組有111人,接受生活型態衛教輔導,每天使用2、3次「助抽器」;另一組有60人,只接受生活型態衛教輔導,持續追蹤52週。 新型減重方式 有助控制糖化血色素 研究結果發現,52週後,使用「助抽器」的受試者多餘體重平均減少31.5%,相較之下,另一組只減少了9.8%。若以甩除1/4多餘體重為目標,「助抽器」組中,約59%受試者成功達標,接受衛教輔導的受試者只有22%達標,兩者有明顯差異。此外,使用「助抽器」者的糖化血色素也有明顯下降。 新型減重療程 可能產生發炎、感染風險 研究學者指出,這項新器材可以連續使用超過一年,而胃內水球在六個月後必須取出,否則可能產生破裂風險。這一器材的導管由腹部穿出,可能引起周圍皮膚發炎、疼痛,也可能造成感染,研究中,一位受試者就因管子移位造成幽門前發炎,還有一位得到腹膜炎。 想睡覺+食慾差 未來需要更多研究 才有定論 另外,有些人擔心患者使用「助抽器」後將有恃無恐地大量進食,等於變相助長暴食症、狂食症,但此研究定期對「助抽器」使用者進行心理評估,並沒有發現這些現象。研究學者認為,「助抽器」所帶來的利弊得失,未來還需要進行長期、深入研究,才能有所定論。 延伸閱讀 1.Thompson CC, Dayyeh BK, Kushner R, et al. Percutaneous Gastrostomy Dev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Class II and Class III Obesity: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m J Gastroenterol.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6, 2016. doi: 10.1038/ajg.2016.500 2.資料出處: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科技大觀園(計畫編號MOST105-2515-S-006-008)補助產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32111/

高血壓病友飲食未節制 美食恐成奪命毒藥!

高血壓病友飲食未節制 美食恐成奪命毒藥!#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體型肥胖的39歲科技新貴本來就有高血壓,工作忙、三餐不定又無法運動,只能吃藥控制,春天天氣時而忽冷忽熱,聚餐時薑母鴨、麻辣火鍋毫不忌口,日前突感胸悶,一量才知血壓飆到160毫米汞柱,幸好及時就醫,穩住病情。 美食及壓力使血壓飆高 高血壓族越來越年輕 新竹市南門醫院心臟科主任陳炳榮說,高血壓未妥善處理恐引發心肌梗塞、腦中風或腎臟病等。收縮壓超過130毫米汞柱、舒服壓超過90毫米汞柱,是高血壓前期,排除睡眠、飲食與運動等因素後,收縮壓連續數周甚至數月都難低於140毫米汞柱,就是高血壓,要坦然面對、積極治療。 陳炳榮醫師說,現代人都曉得飲食控制、遠離壓力、多運動,可以維持健康血壓,但工作、生活各種壓力接踵而至,血壓很難不飆高,尤其新竹地區科技業從業人員雲集,高張工作壓力更讓他們血壓很難正常。 他說,過去常見四十歲以上才有高血壓的問題,近年三十五歲上班族就得面對此一風險,現在門診遇到四十歲以下的高血壓患者,就比十年前多出一成。 複方降血壓藥、藥量減少 提高患者服藥意願 陳炳榮醫師指出,只要患者遵從醫囑按時服藥,多數人病情皆能控制,更能降低近四成中風機率、逾兩成心肌梗塞機率及五成心臟衰竭機率。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患者病情頑固,單一藥物經足量使用仍無法有效控制血壓,所幸已有複方藥物可以治療。陳炳榮說,一名七十多歲的高血壓病友同時患有心臟病、糖尿病與甲狀腺相關疾病,原本血壓就維持得不好,一次要吞十多顆藥丸更讓他排斥吃藥,病情控制得相當辛苦。 陳炳榮醫師說,改用複方降壓藥物後,不僅血壓更穩定,患者的藥丸量少了一半,更讓他願意吃藥,同時穩住了其他慢性病的病情。他指出,高血壓患者長期血壓處於高檔,若已排除是腎臟、腫瘤或賀爾蒙等因素後,可考慮以複方降壓藥治療,除了降壓效果更好,還能幫患者減少藥丸量、服藥次數,提高病人按時吃藥的意願。 務必定時量血壓、注意氣候變化、適當運動 另外陳炳榮醫師提醒,收縮壓長期處於140毫米汞柱以上,未積極治療,恐提高腦血管阻塞、腦出血、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與周邊血管病變等風險;此外,常有年長病患積極吃藥治療,吃到低血壓仍不自知,也要特別注意,除了服藥,患者也要定時量血壓。 天氣忽冷忽熱是慢性病患者最頭痛的問題。陳炳榮醫師提醒,冷熱交替時經常提高各種急重症發生率,高血壓患者更要注意,確知氣溫驟降時,就要做好保暖、量測血壓,避免心肌梗塞更嚴重疾病發生,日常可視體能狀況從事適合自己的運動,能更有效維持良好血壓值。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32084/view/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