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

想減重多和瘦朋友在一起

想減重多和瘦朋友在一起#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如果想減重,最好多和瘦朋友相處。美國一項研究發現,體重過重的人減重時只和胖的人在一起,減重成績會比較差,體重下降幅度較小,若和瘦朋友相處,可以減去較多斤兩。 與胖朋友相處 減重效果較不好 美國貝勒大學研究團隊針對9300多名18歲到65歲美國人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體重過重的人與胖的人相處雖然感覺比較自在、舒服,但與朋友圈有瘦朋友者相比,體重過重的人若只和同樣胖的人相處,減重效果並不好。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於「肥胖」期刊(Obesity)。 減重與朋友是胖、是瘦 因果關係難定 研究作者貝勒大學社會學助理教授馬修‧安德森表示,這並不是叫民眾盡量遠離胖朋友,研究中並不瞭解這些人是透過簡訊、直接見面還是透過社交媒體聯繫。他們可能一起出去吃飯,或一起去健身房,有時做的事可能與減重無關。 研究作者補充,想減重這件事本身或許與有無抽菸等其他生活習慣息息相關。這項研究並沒有證實減重與朋友是胖、是瘦有因果關係,因此未來還需要進行更多研究,才能了解其中關聯性。 朋友逗陣減重 較易成功、不會復胖 不可諱言,減重、避免復胖往往需要朋友、社交支持,效果才會好。過去有研究發現,民眾參與減重計畫時,若有朋友相伴,較不容易復胖。研究顯示,與朋友一起減重的人,六個月後約有三分之二的人還是能維持減重成績,但若是自己一個人參與減重計畫,則只有約四分之一的人在六個月後依然維持好身材。 國外研究也發現,對於部分女性減重者來說,想維持體重、不復胖,社交支持更顯重要。美國伊利諾斯大學食物科學與人類營養學學者凱瑟琳‧梅茲加爾表示,從研究結果來看,減重若能找個有相同目標的朋友一起減重,或有朋友可以在旁督促,對於減重會很有幫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28834/

輕鬆改善掉髮 「生髮」不再求助無門

輕鬆改善掉髮 「生髮」不再求助無門#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近年來生活環境的改變和工作壓力增加,禿髮、掉髮的民眾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大部分的人認為,髮量減少容易讓別人感覺到自己較老,所以生髮求診的人數也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生髮治療 愈早治療效果愈好 陳信旭醫師表示,一般壓力性掉髮的民眾,從基本生活調理改善,即可恢復健康頭髮生長的周期,若無法分辨自己的狀況,須及早請專業生髮醫師診斷建議。生髮治療最重要的觀念就是愈早治療效果愈好!一般毛囊未死亡前即採取治療,可以獲得明顯地改善,若是拖到毛囊死亡才治療,則僅能接受植髮才有效。 巴黎國際長春醫療體系陳信旭院長表示,多數人對植髮手術還是感到有壓力。所以,生髮領域的專業醫師,,近年來也積極研究植髮以外的治療方法。目前新的複合式治療法需6個月的時間,因為頭髮完整生長需要6個月,故生髮療程皆是以6個月為周期。速成的生髮療程反而揠苗助長,容易使後來頭髮死亡。只要配合專業醫師的診斷和治療,絕大多數患者都可獲得良好的改善。    此訊息由巴黎國際長春醫療體系陳信旭院長提供 男性常見掉髮原因 1) 雄性禿 / 這是最常見原因,發生機率 90% 以上,好發於男性、女性超過50歲。 2) 休止期禿髮(廣泛性稀疏) / 原因包括貧血、甲狀腺疾病、內分泌失調、外科手術、快速減重、 壓力。 3) 圓禿(症狀為邊界明顯之掉髮) / 俗稱鬼剃頭。常發生於頭皮,但其餘部位的體毛也可能發生。通常為自體免疫現象,或與精神壓力等有關。 4) 瘢痕性禿髮(合併頭皮之發炎) / 可能因遺傳、自體免疫疾病、皮膚發炎性疾病、長期拔毛癖、傷害 (如不當染燙髮等) 而產生,毛囊受傷萎縮形成瘢痕,毛囊受到永久破壞,致局部永久性長不出頭髮來。 女性常見掉髮原因 1) 頭髮生長周期受影響 / 常見的原因包括懷孕、缺鐵性貧血、甲狀腺疾病、急速減肥、發高燒、嚴重慢性疾病、營養不良、服用藥物等。 2) 髮幹受到損傷 / 常見的原因為:過度頻繁的染燙、不良化學藥劑的使用、綁頭髮時過度拉扯、高熱、拔毛癖、安全帽或帽子的過度摩擦等。 3) 女性禿髮(女性雄性禿) / 最常見的女性禿髮因素,與男性相同為「雄性禿」,因女性一樣會分泌睪固酮(testosterone),毛髮亦可能因此受到影響。但與男性較為不同的是,多數女性雄性禿發生於更年期前後 (或更晚),且可能不具有明顯的遺傳性、沒有顯著掉髮型態。通常女性雄性禿會保留其前額髮線,頭頂則整體稀疏變薄。 基本生活可以調理並且改善掉髮 1)洗髮用溫水,並用指腹,因為太燙或指甲抓搔,都會刺激頭皮過度代謝;吹頭髮時也不能太燙,要有適當距離,用風量帶動吹乾。 2)生髮液要等頭髮都乾了才能使用。少抽菸、睡眠充足、避免油炸或過度刺激的食物。 3)建議適當運動(慢跑、快走),每週建議2~3次,每次30分鐘,以促進血液循環。 若視情況嚴重,一定要尋求專科醫生診斷,以複合生髮療程,針對掉髮原因給予個別化處方,免於患者走向最終只剩植髮一途,傷身也傷荷包。    此訊息由巴黎國際長春醫療體系陳信旭院長提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28790/

別讓治癌變自捱!醫:預防口腔黏膜炎靠「漱碘」

別讓治癌變自捱!醫:預防口腔黏膜炎靠「漱碘」#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別讓癌症治療的副作用變自我折磨!60歲的王先生是口腔癌患者,罹患咽喉惡性腫瘤,原本就吞嚥困難,接受放療合併化療後,發生嚴重的口腔及咽喉黏膜炎,進食時或進食完後容易咳嗽,且王先生拒絕醫師灌食建議,最後引發吸入性肺炎,治療中斷一週以上,還須住院使用抗生素治療,最後還是必須接受灌食才得以完成治療。 緩解副作用口腔黏膜炎 與治療癌症同樣重要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曾顯群醫師指出,頭頸癌患者如接受放射治療,有80%以上的機會發生口腔黏膜炎,不只會改變味覺、影響營養的補充,嚴重者甚至難以吞嚥、容易嗆到,並引發吸入性肺炎,除了會中斷治療影響療效,嚴重時甚至提高死亡機率。 曾顯群醫師表示,每名患者口腔黏膜炎的程度不一定,一般分為五級,零級是完全沒有發炎;第一級是會有黏膜紅腫產生及輕微疼痛;到第二級程度時就會有黏膜紅腫產生、中等程度疼痛及小面積潰瘍,此時尚能吃些固體食物;第三級就出現大面積潰瘍,會有嚴重疼痛且僅能吃流質食物;第四級就連流質食物也無法進食而需要灌食;但若為年紀較長患者,可能口腔黏膜發炎僅達第二級程度就需要灌食。因此如何在治療初期即預防口腔黏膜炎甚至有效緩解口腔黏膜炎的副作用,與治療本身同樣重要。 做好口腔清潔、減緩黏膜發炎 有助順利完成療程 曾顯群醫師說明,由於放療對腫瘤及正常細胞都會造成同樣傷害,因此其傷害隨放療累積的劑量亦逐步增加,通常第一週放療患者會感到口水減少、口乾的感覺;第二週口腔會有紅腫並疼痛感;而口腔黏膜炎常在第三週發生,並伴隨唾液黏稠,會加劇口腔細菌滋生、衛生狀況不佳等問題。目前臨床上建議口腔清潔步驟,可先使用具止痛效果的漱口水,緩解黏膜破損處疼痛感後,再使用軟毛牙刷清潔,最後使用具有殺菌效果的漱口水,才能徹底完成口腔清潔。 曾顯群醫師提醒,患者每次進食後都應進行口腔清潔,可使用軟毛牙刷刷牙、清理牙縫、清潔舌苔,以減少細菌及黴菌滋生等。此外,為落實口腔內清潔,建議患者刷完牙後搭配使用具滅菌效果的漱口水,根據臨床研究證實,使用含PVP-I(有效碘)成分的漱口水,不但可有效減少口腔內細菌滋生,更可讓口腔黏膜炎的發生率減少30%,降低治療中斷比例。 曾顯群醫師表示,治療前先告知患者放射治療將產生的效應跟副作用,患者愈早補充營養才有足夠體力承受治療、減少併發症產生,加上做好口腔清潔殺菌,也能減緩口腔黏膜炎症狀,讓患者能夠順利完成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28808/view/

晚期慢性腎友9成貧血 補血針治療可延後洗腎

晚期慢性腎友9成貧血 補血針治療可延後洗腎#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60多歲黃女士罹患糖尿病多年,尿毒指數在3~4之間,換算成腎絲球過濾率為15左右,慢性腎疾已經到了第五期,血色素只有6~7,屬重度貧血,氣色相當差,且體力不好,走沒幾步路,就喘個不停。因經濟條件不好,無法自費施打紅血球生成素,但所幸健保給付已修改規定,讓她得以接受治療,施打二個月後,整個人氣色明顯好轉,現在早上下午還能接送孫子上下課。 腎臟病友易惹貧血、心血管疾病上身 台東馬偕紀念醫院內科部主任兼腎臟內科主任郭豐吉表示,第五期慢性腎臟病患者高達九成併發貧血,不治療恐影響預後,加速腎病惡化,甚至有致命風險。針對慢性腎病第五期嚴重貧血病友,健保已經給付施打紅血球生成素,有助提升生活品質、改善預後,延緩慢性腎疾惡化,是一大福音。 台灣慢性腎臟病盛行率與美國、日本等先進國家相當,約占10%左右,全國患者超過兩百萬人,其中大部分病友並未長期追蹤治療,不少人容易發展到末期腎病,這也是台灣洗腎比率世界第一的主因。慢性腎臟病可分為五期,越到晚期,心血管病變風險越高,臨床統計,心血管疾病為末期腎病患者死因第一名。 「腎臟病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互為因果關係。」郭豐吉主任說,腎臟是排泄、維持身體平衡的器官,可排除多餘的鹽分及代謝廢物。一旦腎功能不佳,體內累積鹽分與水分過多,就容易產生高血壓,血壓越高,腎功能下降越快,兩者惡性循環。 腎性貧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應及早對症治療 貧血也是慢性腎臟病患重要的併發症之一,臨床顯示,腎性貧血患者容易出現頭痛、頭暈、心悸、心絞痛、臉色蒼白、四肢無力、怕冷、疲勞、呼吸急促、運動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礙、食慾不振等症狀,生活品質當然極差。 如何改善腎性貧血?郭豐吉主任指出,首先應找出貧血原因,通常腎功能不佳者,腎臟無法製造紅血球生成素,而紅血球生成素是骨髓造血的訊號,因此,患者需接受血液檢查,觀察血球體積大小、病人體內鐵及維他命的儲存量是否足夠,然後對症治療。 施打紅血球生成素 助改善貧血症狀、延緩腎疾惡化 郭豐吉主任表示,若能針對貧血原因及早對症治療,施打紅血球生成素,患者活動力將明顯獲得改善,提高心血管功能,減輕心臟負荷,增加食慾,而慢性腎病的惡化可隨之延緩。以黃女士為例,在接受紅血球生成素治療後,活動力變好,現在經常參加社區活動,跟家人到處旅遊,不再整天唉聲嘆氣。 腎病患者易合併貧血症狀,郭豐吉主任提醒病友應定期抽血檢查,第三期患者至少每半年一次,第四期患者建議三個月一次,第五期最好每個月都檢查腎功能及貧血狀況,適時介入調整,患者應配合醫囑,不要擅自停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28817/view/

少吃這四種菜餚 有助預防糖尿病

少吃這四種菜餚 有助預防糖尿病#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一項研究發現,只要改變烹飪、飲食習慣,不吃油炸、烘烤、燒烤、乾煎菜餚,烹煮食物以水煮、清蒸、燉煮為主,長時間下來,就能預防糖尿病。此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線上版「糖尿病學」期刊(Diabetologia)。 油炸、烘烤、燒烤食物 含大量AGEs 研究顯示,肥胖、出現胰島素阻抗跡象的人,只要避免吃進「糖化終產物」(AGEs),就能改善胰島素阻抗現象,進而降低糖尿病風險。糖化終產物多出現於油炸、烘烤、燒烤、乾煎食物,或高溫加熱食物。 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高齡醫學、安寧緩和醫學名譽教授海倫.佛雷斯莎拉表示,在西方飲食中,食物很常出現糖化終產物,這次研究發現,避免食用含大量糖化終產物食物,可以扭轉身體所受傷害。這或許可以避免糖尿病前期病變進一步惡化成真正糖尿病。 水煮、清蒸、燉煮較理想 研究團隊將參與研究的肥胖民眾分成兩組,一組飲食照舊,這通常代表飲食含有大量糖化終產物;另一組則盡量少吃含糖化終產物的食物,研究人員建議這組人避免食用油炸、燒烤、烘焙食物,盡量選擇水煮、清蒸、燉煮類菜餚。 研究剛開始、快結束時,研究人員為這些人驗血、驗尿,以分析這些人的胰島素阻抗現象。研究剛開始時,兩組成員的胰島素阻抗程度不相上下,但研究結束時,少吃糖化終產物的人,胰島素阻抗現象明顯改善,不但體內糖化終產物濃度較低,體重也些微下降。反之,吃較多糖化終產物者的胰島素阻抗現象較嚴重。 另一位研究作者腎臟內科教授潔米.烏里巴爾里表示,從研究結果來看,這些患者就算體重沒有明顯下降,只要少吃糖化終產物,一樣可以預防糖尿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28794/

四物湯催生肌瘤引爭議 中醫師為您解密

四物湯催生肌瘤引爭議 中醫師為您解密#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最近有則新聞指出,有位沒有署名的中醫師在其診所FB分享一則貼文,文中直指女性應該要遠離四物湯、八珍湯與十全大補湯,因為這些湯會使子宮卵巢的腫瘤腺肌症增長;此文一出,立刻引起女性朋友關注。然而,有不少中醫師則是認為,有些危言聳聽! 婦科疾病常用四物湯中藥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黃浩瑞表示,四物湯中的藥品性味並不強,而且婦科疾病中,這些藥材常有在用;至於會有此論點,則是和之前有項研究有關,該研究是以大量的當歸萃取物做體外細胞實驗,結果發現,當歸雌激素萃取物會使子宮內膜細胞增生,因而懷疑當歸會誘發子宮肌瘤。 就好像喝咖啡會導致骨鬆? 然而,四物湯是否會造成子宮肌瘤,就好像喝咖啡會導致骨鬆,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黃浩瑞醫師指出,因為實驗室所做的當歸萃取量很大,濃度高,又沒有考慮到交互作用和吸收率,因而就污名化四物湯;而咖啡會導致骨鬆的研究也是如此,就是要每天喝二、三百杯才有可能發生骨鬆! 有人一輩子沒喝四物湯也得子宮肌瘤 中醫師余雅雯也指出,這樣的訊息爭議性很大,有很多的人在討論,只是這樣的說法有些偏頗;因為造成子宮肌瘤的原因很多,有人一輩子沒有喝四物湯,也一樣發生罹患子宮肌瘤的案例,不見得喝四物湯就一定會引起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也會用四物湯中藥做治療 四物湯是由當歸、川芎、白芍、熟地組成;其實,四物湯會用在血虛的患者,反而有些子宮肌瘤會用四物湯治療,而且會再加減其他中藥。余雅雯醫師進一步指出,四物湯經過炮製後,每味藥的性味也會不同,有些子宮肌瘤在治療時,除了四物湯之外,還會加上活血中藥桃仁、紅花,或是清熱藥黃連、黃芩。 四物飲是食品字號 但不要當三餐吃 那麼坊間有很多四物飲可以喝嗎?黃浩瑞醫師說,市售的四物飲是屬於食品字號,雌激素有效含量都在標準以下,若是想喝都可以喝,因為若是劑量太高,食品字號是無法過關的;但是不要將健康食品當三餐吃,因為有人反而把健康食品吃得比三餐還重要,那就本末倒置了!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28793/

皮膚專家說:養成自身抗曬力比外在防曬更重要!

皮膚專家說:養成自身抗曬力比外在防曬更重要!#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這個夏天,台灣熱爆!台北市的氣溫更曾創下120年的新高!伴隨高溫而至的,是強烈紫外線(UV)的毒害,環保署更多次發出紫外線指數危險級預報,提醒民眾出門前要做好防曬措施。以為做足防曬三寶:打傘、戴墨鏡、塗防曬就已經足夠?在紫外線肆虐的現代,不少專業人士均提出另外一個更重要的觀點,就是:「養成自身抗曬力,比外在防曬更重要!」 外用防曬品 未能全面阻隔紫外線 紫外線向來是皮膚老化的元凶,只要接觸紫外線15分鐘,肌膚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黑色素、老化、皺紋等問題。就算在陰天,也有40%紫外線直接到達地面,故紫外線在日間確實是無時無刻,無處不在。 美國皮膚癌協會報告指出,沒有任何外塗防曬產品可以全面有效阻擋紫外線,要向UV說不,就得先從內在滋養,提升身體的抗曬能力。研究報告說明,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食物,均可協助提升自身的抗曬力,當身體接觸紫外線時,會自動啟動防禦機制,從根本出發,對抗UV。到底甚麼食物有如此神奇的抗曬能力?  「植物性抗曬好物」五大食品 強化身體擋UV 番茄:番茄內含豐富的茄紅素,對抗紫外線極為有效。經烹煮後的番茄有更佳的抗曬功效。 葡萄:研究發現,葡萄中的黃酮類化合物能阻止紫外線進入肌膚後破壞份子的形成,減低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 ●草莓:當肌膚暴露於陽光下,草莓中的花青素就如保護罩般,保護皮膚細胞免受紫外線的破壞。 ●洋蔥:洋蔥中的多酚類除了已被證實能保護人體DNA外,更能修復已被破壞的組織。 ●咖啡:研究證實,咖啡因有效減低基底不良細胞形成達20%。 「動物性抗曬好物」內服羊胎盤 比植物更易吸收、抗UV最大防護網 說到改善自身抗曬防護能力,不得不提到在外國極流行、有強效修護防禦功能的羊胎盤。在古時候,羊胎盤都用作醫療用途上,近年科學家才將它廣泛利用到美容層面上。羊胎盤含有人體必需的胺基酸與生長因子,而且與人類的細胞結構相似,比上述植物性抗曬食品更易被人體吸收,若能每天吸收充足份量的羊胎素,就可時刻滋養內在、強化肌膚細胞,對抗紫外線對肌膚不同程度的傷害,對延緩衰老、改善膚質狀況有明顯的功效。 所以說,要美麗總得靠自己,只有強化根源,從內滋養,才能正面擊退任何外在環境對健康的侵害!今天起,就要養內抗外,一起UV說不,守護自己每一吋肌膚。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28778/view/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