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

最棒父親節禮物 新型多焦點人工水晶體讓老爸更帥氣

最棒父親節禮物 新型多焦點人工水晶體讓老爸更帥氣#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50多歲男性,兩眼都有高度近視,右眼1200度、左眼1500度,左眼曾動過視網膜剝離手術,結果日前發現左眼有很嚴重的白內障問題,經醫師評估可使用新型多焦點人工水晶體,術後視力恢復到1.0、0.8;如今,看遠、看中、看近視野都清晰,夜間開車也都沒有問題,大讚:「眼睛回春,好像回到了20歲!」 65歲以上 2人有1人有白內障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父親節,準備送什麼禮物孝敬辛勞的老爸呢?根據台灣眼疾流行病學研究,目前國內中老年人眼科門診就診率第一的疾病為白內障,65歲以上老年人的白內障盛行率約為6成,每2人中就有1人以上罹患白內障。 白內障視力未達0.4即可以手術 人工水晶體成需求 開業眼科院長林鴻源指出,白內障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眼睛退化問題之一,一旦有白內障問題,且視力矯正後未達0.4且影響視力甚至生活,建議可以接受人工水晶體置換術治療。以往單焦點人工水晶體,患者術後可能要準備多副度數不同的眼鏡以應付不同距離的需求,或使用多焦鏡片眼鏡,可能會讓原本沒有配戴眼鏡習慣者,造成許多生活上的不便,因此現在有愈來愈多人選用多焦點人工水晶體,以減少對老花眼鏡的需求。 傳統多焦點人工水晶體 容易分光 林鴻源院長表示,傳統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具有遠中近3種焦點,術後不需要配戴多副眼鏡,但卻會產生分光的現象,夜間容易出現眩光、光暈,尤其夜間開車會看不清楚,且有視網膜及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落患者,都不適合使用。 高清影像多焦點人工水晶體 使用限制變少、視覺更清晰 隨著新科技的推陳出新,「高清影像HD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大幅改善傳統多焦點人工水晶體的限制。林鴻源院長強調,高清影像HD多焦點人工水晶體是藉由遠焦、近焦兩個大區段,透過專利區域折射設計,改善過去傳統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各焦點間容易有屈光模糊的問題,更大幅改善分光的缺點,達到看遠、看中、看近影像清晰不分散,視覺清晰度、解析度明顯提升;且鏡片穩定度較高,讓許多原本不適合接受人工水晶體患者,如輕微的視網膜病變、黃斑部病變,也有機會能夠擁有看遠看近皆清晰的視覺。 高清影像多焦點人工水晶體 使用限制變少、視覺更清晰 眼睛回春不是夢 人生更睛彩 林鴻源院長建議,若視力明顯減退都應該盡快找眼科醫師詳細檢查是否為白內障;若經確認需要手術者,對於術後看近看遠都不想配戴眼鏡、有近距離用眼習慣(如閱讀、使用手機、平板電腦),以及有夜間視力需求的開車者,或輕微的視網膜病變、黃斑部病變者,都可以有機會使用「高清影像HD多焦點人工水晶體」,患者術後滿意度極高,更能讓眼睛恢復年輕時的帥氣、重拾睛彩人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28450/view/

化療不可怕 癌症治療有春天

化療不可怕 癌症治療有春天#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台灣之光!國內最新研究證實,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可改善癌症惡病質,並能降低化療所產生之副作用,成果已登上美國《腫瘤標靶》醫學期刊(Oncotarget),此研究也是全球首度發現小分子褐藻醣膠改善化療副作用之詳盡機轉。 動物實驗歷時5年 發現改善化療副作用 慈濟大學醫學科學研究所周志中教授指出,此動物實驗歷時5年,將惡性腫瘤小鼠分為兩組對照組,一組單純注射化學藥物治療,另一組化療合併餵食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結果發現,於化學治療時合併食用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之罹癌小鼠,顯著改善身體消瘦、肌肉萎縮及腸損傷等功能障礙,體重平均增加3.3公克,存活率提升至7成。 研究證實,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可大幅減少化療所引起的肌肉生長抑制素myostatin、活化素Activin A、促發炎細胞因子NF-κB活化,並抑制肌肉降解因子FOXO3、MuRF-1、MAFbx/atrogin-1,顯著降低肌肉蛋白分解酶活性,同時大幅提高促進組織生長及合成類胰島素生長因子-1(IGF-1)、mTOR/P70S6K / 4EBP-1等相關蛋白質合成。 8成癌症化療有副作用 惡病質增死亡風險 周志中教授進一步說明,高達8成癌症患者接受化療,都會出現肌肉萎縮、腸胃功能損傷、厭食、疲勞,以及抑制蛋白質吸收等副作用,最終造成惡病質而增加死亡率。最新研究發現,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可改善化療造成的腸胃功能損傷,還具有雙向調控的功能,在減少肌肉萎縮的同時,並且增加蛋白質生成,大幅改善化療副作用、提升存活率。 抑制血管新生 改善化療副作用 周志中教授強調,先前的研究已發現,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可抑制血管新生以達到抑制癌症的目的;而此次研究發現,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可改善化療誘發的惡病質,再次證實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具有應用於癌症輔助治療之發展潛力。 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 下階段4大研究方向 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目前已於教學醫院,完成大腸直腸癌患者的人體臨床收案,並正在進行解盲分析,周志中教授肯定,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對於癌症治療輔助的發展前景。他說,下一階段具有四大研究方向,第一,可針對不同癌症、不同期別進行人體試驗;第二,發現更多抑制癌症機轉的方法;第三,可望降低放射線治療的副作用;第四,加成化療、放療之效用。希望能讓癌友在治療期間,提高生活品質,順利完成癌症治療過程。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28677/view/

網路傳吃這6種食物舒壓心情好 真假解密

網路傳吃這6種食物舒壓心情好 真假解密#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網路傳言說,哈佛大學營養博士尚塔波特(Shawn Talbott)推薦6種食物,能舒壓抗疲勞,保持美好的心情,包括吃葡萄抗疲勞、吃巧克力帶來幸福感、感覺焦慮喝些茶、喝拿鐵可掃悲傷情緒、覺得痠痛吃鳳梨、憤怒時吃些堅果,到底這些論點是否有其根據?正確性又有多少?新竹國泰綜合醫院營養組營養師洪窕淇分析其中的營養成分,給您正確的食用建議! 1.覺得疲勞,吃葡萄: 維生素B群和支鏈胺基酸是最主要的抗疲勞營養素,主要存在全穀、牛奶、雞蛋和肉類食物當中,葡萄含量則較低。網路說黑葡萄可抗疲勞,僅是不同種類葡萄的比較結果,像是紅葡萄較多花青素可幫助抗氧化,綠葡萄的維生素A含量較高可護眼,維生素B1則在黑葡萄中含量較多。 2.壓力大,吃巧克力: 巧克力含有一種特殊的營養素-苯乙胺,當我們戀愛時,腦部的苯乙胺濃度增加,所以吃巧克力會連結到戀愛時的幸福感受。洪窕淇營養師表示,吃巧克力帶來的幸福感,是因為巧克力含有苯乙胺、還是因為巧克力的獨特風味使人感到心情愉悅?就很難判定了。 3.覺得焦慮,喝些茶: 茶葉中獨特的胺基酸-茶胺酸,促進大腦中樞神經系統釋放多巴胺,具有鎮靜、調節情緒等功效,其中又以綠茶含量最多。洪窕淇營養師指出,若最近壓力大、容易焦慮,不妨每天喝數杯綠茶舒緩一下吧! 4.感到悲傷,喝拿鐵: 咖啡因能刺激中樞神經系統,使人有精神、睡意消除,網路搜尋關於咖啡對人體的好處,幾乎已將咖啡視為「神藥」的地步,但每篇研究的咖啡飲用量與頻率都不同,咖啡本身的品種與沖泡濃淡度也可能會影響咖啡因的含量。衛福部食藥署建議,每人每日咖啡因攝取量以不超過300毫克為原則,若覺得情緒不佳、精神不濟,或許適量飲用咖啡,可使精神振奮,一掃悲傷情緒。 5.覺得痠痛,吃鳳梨: 鳳梨酵素(bromelain)含有豐富的蛋白酶,料理時可拿來醃肉讓肉質軟嫩,但鳳梨酵素吃進人體後,經腸胃道分解成胺基酸,大部分已失去酵素活性。因此肌肉痠痛時不妨做做伸展,讓肌肉多休息才是緩解之道。 6.覺得憤怒,吃堅果: 堅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鈣、鎂和色胺酸,這些營養素都與腦神經系統正常運作有關,可抑制神經興奮、減少焦慮、放鬆肌肉並引起睡意。洪窕淇營養師指出,覺得心情不佳時,吃些無糖堅果,可補充人體所需的必需脂肪酸,也可達到放鬆目的。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28636/

比「食安」更猖狂!肌膚「環安」危機來了

比「食安」更猖狂!肌膚「環安」危機來了#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有注意到嗎?食安問題還沒結束,隨著全球空氣品質逐年下降,環境安全問題出現了!在台灣,空調、汽機車、工廠排放的廢氣汙染,除了危害健康,也影響國人的肌膚。上班通勤者,在外走動,誰不是灰頭土臉?但回到家,冷氣繼續吹,不斷消耗肌膚的防護力。皮膚科吳佳真醫師醫師指出:「別對保養品抱有太高的期待!」做好保濕防曬、均衡飲食及補充膠原蛋白,才能徹底做好肌膚防護。因此想要維持美麗與健康,你必須要有正確觀念。 肌膚深呼吸:捨棄多餘化妝與保養品 許多女生習慣利用化妝來遮掉許多臉上瑕疵!殊不知,體內保養才是真正讓肌膚健康起來的關鍵。臺北長庚醫院皮膚科系主任楊志勛表示:「皮膚保養沒有什麼秘訣,最重要的是防曬及保濕。」防曬可防止皮膚老化、預防皮膚癌及預防微血管擴張;保濕則可增加皮膚保水度,讓皮膚不乾燥有光澤。 一般來說,若用洗面乳過度清潔,肌膚反而會越洗越乾,若沒有上妝時,用清水洗反而效果較佳。而化妝水的成分,也絕大部分都是水,頂多只能有幾秒鐘的潤澤感,對於整體保養不太加分。不如洗完臉後,直接使用保濕產品!另外,像乳液、精華液、面膜等等,也都被醫師歸類在非必要的補給品。因為皮膚擁有基本的自癒跟修護能力,保養品只是在補其不足,當皮膚面對外界環境轉換出現不平衡時,適時補充就好。所以,美眉們如果想要膚況常保健康,就該徹底落實防曬與保濕的工作! 為肌膚打好底與增加彈力:從補充膠原蛋白開始 防曬、保濕對於肌膚相對重要!但還要更重視肌膚的基底彈力。尤其現代許多人三餐外食,無法確定自己吃下的東西究竟是否含脂肪、油量過高,除了會對身體造成負擔,也會導致膚況每況愈下。這時除了多補充蔬果類外、也可多選擇豬腳、豬皮等含有豐富膠原蛋白的食物,來補充隨著時間、熬夜、曬太陽流失的膠原蛋白。與其花錢跟時間去買高級保養品,不如食補更實際。膠原蛋白是肌膚彈力的主要支架,適時補充可幫助肌膚彈力增生、不容易產生凹陷皺紋感。 弘光科大化妝品應用管理系張麗卿老師提到:「用擦的保養品膠原蛋白分子很大,食用膠原蛋白,其實更容易被吸收,因為經水解後,分子變小,也更容易吸收。」 若想讓膠原蛋白的效果翻倍,歐美女星間,很流行的羊胎盤膠原蛋白,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經過研究證實,羊胎盤有增加免疫系統、修護、減緩老化的作用,其與可維持肌膚彈力的膠原蛋白加在一起相得益彰。難怪能風靡全球愛美人士,讓它們頓時成為當紅炸子雞! 擁有好膚質沒有捷徑,除了平常該做好的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外,年過25歲,更要選對適當的保養品,並懂得補充好吸收之含羊胎盤的膠原蛋白,讓自己內外兼修,才是能對抗環安的主要關鍵!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28660/view/

消便秘除痔瘡 為何容易復發?

消便秘除痔瘡 為何容易復發?#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很多人都有便秘和痔瘡的煩惱!俗話說,十男九痔,十女十帶,可見便秘和痔瘡對於現代人的健康有多大的危害。有人出現便秘,每次上廁所都要超過半小時,甚至排便後,整個馬桶都是血,而且肛門還會掉出幾坨肉,還得用手把它推回去;然而,有不少人經由手術治療後,因為生活習慣不改,卻又可能再復發。傳統中醫認為,想要消便秘除痔瘡,應該要清熱活血、強健大腸直腸作用,提升肛門的力量使之逐漸消腫,使排出的大便成形、有力易排、保持腸道乾淨,那麼根治痔瘡是輕而易舉的事。 大便急不得 方式與力道要用對 大便是有學問的!李深浦中醫師年輕時也曾經深受痔瘡之苦,並從中體會到如何消痔,且根據古籍研發出改善便秘與痔瘡的中藥,從此之後就不再長出痔瘡;他表示,大便和小便不同,大便急不得,而且方式與力道也要用對,小便是液體可以快,大便是固體要慢,尤其是要用胃的部位出力擠壓大便來排大便,不可以用肛門出力,如果用肛門出力,就容易有痔瘡。 痔瘡息肉手術後 還會再長出來 肛門處長出痔瘡,原來是因為便秘且加上排便方式錯誤而造成。李深浦醫師指出,肛門用力排便,會使肛門處的血管像吹氣球般越吹越大,進而產生痔瘡,而且一用力,往往就會出血,血色鮮紅,而且痔瘡息肉用手術開掉之後,還會再長出來。所以,要想消便秘除痔瘡,一定得用對方法!李深浦醫師進一步指出,大便首先要用胃部力量出力收縮才對,有便意時再去大便,大不出來也不要用力,可吃藥來助排大便。 大便不順恐猝死 如廁後要多看一眼 千萬別小看大便,李深浦醫師指出,臨床上,因為大便不順暢而導致死亡的案例也很多,由於大腸與直腸是推升全身衛氣根源,氣不足,血也會不足,推升到心臟力量就會不足,心臟受到內外夾攻時,就有猝死之虞;所以,大便後應該要多看一眼,看看大便是否成條?是否有血?是否太硬?而痔瘡可分內外痔與痔漏,內外痔就是腫,瘡就是膿,也就是會產生痔漏,並會通到大腸與直腸,而且有痔瘡的人,大腸息肉的機率也較高;然而,經由吃中藥以及改善飲食與生活習慣,就可以使大便成條,以及使直腸撐開大便形狀變粗,進而改善消化系統。此外,人要懂得生命運作,珍惜生命,好好的尊敬肉體,不是隨心所慾,各器官都是神聖的,要小心尊敬的使用,身體才會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28664/view/

百斤宅女瘦成美魔女 彰濱秀傳減重團隊神救援

百斤宅女瘦成美魔女 彰濱秀傳減重團隊神救援#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宅女懶出門 體重兩倍跳 現年49歲的李小姐,身高158公分,體重50公斤,體態正常且於標準值內,令人難以相信四年前的她體重竟突破百公斤!李小姐回憶道,多年前由台北搬至南投居住,生活步調的改變,讓她變得越來越不愛動,甚至連出門都嫌麻煩,民生用品一律宅配到家,再加上對食物不忌口,短短6年間,李小姐的體重飆升近兩倍到116公斤。肥胖讓愛漂亮的李小姐常因買不到合適的衣服,也因怕熱易怒等問題常與先生起口角;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及關節炎等問題,更是對李小姐的健康造成威脅。 彰濱秀傳醫院減重與新陳代謝手術中心林建華主任表示,肥胖為目前全球亟需重視並解決之問題,台灣雖已洗清亞洲第一胖之污名,但因飲食西化、運動觀念不普及等因素,肥胖人口仍呈現遞增的趨勢。李小姐初診時,走到診間幾步路的距離已氣喘吁吁,經過縝密的評估與檢查,隨即安排了胃繞道手術。 微創手術復原快 接受度高 當年術後一週瘦下10公斤的李小姐表示,隨著身軀逐漸輕盈,以往的病痛也隨之消失,儘管這四年來無任何復胖跡象,還是維持定期回診的習慣。「林主任已經變得跟家人一樣,太久沒見到他我還會不習慣耶!」李小姐笑著說,言語之間充滿了對林主任的感謝。 林建華主任說明,曾碰到不少民眾問診時即指名要做減重手術,顯示近幾年台灣已較能接受透過手術來抑制肥胖,加上微創手術傷口小、疼痛感低、復原快等特點,只要民眾有正確的觀念與認知,一般都能維持良好的術後效果。 深知民眾需求 減重中心提供更完善服務 有鑑於有減重需求的民眾日漸增加,彰濱秀傳醫院減重與新陳代謝手術中心於今年二月更名開幕。獨立的減重中心,使患者擁有絕對的隱私;特製載重之病床、沙發、手術檯等,提供更友善的環境;營養師、個管師、瑜珈老師的加入,讓患者從術前到術後都有專業的諮詢。中心也會不定期舉辦各式座談會或講座,讓患者彼此交流意見、提升凝聚力,也藉以持續灌輸術後正確的保養概念。 越常回門診 減重效果越好 林建華主任提醒所有患者,並非減重手術後即可一勞永逸,仍有復胖的可能。換言之,術後的維持,其實比手術本身還要艱難,除了定期回診外,患者本身的家庭支持以及毅力更為重要。如何挑選對的食物並拒絕高熱量食物、如何養成運動的習慣、如何讓周遭的親友一起擁有正確的健康觀念,都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28647/view/

季節更換就易生病 免疫力低下惹禍

季節更換就易生病 免疫力低下惹禍#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很多人只要季節一更換,就很容易生病,追根究底則是和免疫力低下有很大的相關性;因為當免疫力低下時,病毒與細菌就會入侵身體。所以,該如何使免疫力提升,是防範疾病很重要的原則。醫師指出,食物就可以幫助保持健康的免疫系統,且根據研究發現,巴西綠蜂膠的類黃酮含量高,具有強力的強化免疫效果。 免疫系統有兩道關卡 免疫力低下易生病 為何人會有免疫力低下的問題呢?開業醫診所家醫科醫師楊淵琪表示,免疫系統是人體用來抵抗外來的細菌與病毒;所以,當免疫力低下時,就很容易生病。而免疫系統有兩道關卡,第一道關卡是黏膜皮膚可避免被病菌入侵,第二道關卡是人體對於病菌入侵後,可啟動現有的免疫系統運作來抵抗細菌。而隨著年紀增加,免疫力也會有老化現象;此外,環境影響也很大,忙碌疲勞、劇變的天氣、心情變化、飲食不良、睡眠及運動不足與壓力,也都易使免疫力低下而生病。而要提高免疫力最基本就是要從日常生活作息著手,方法包括:均衡且健康的飲食、多喝水、適度休息與運動、少吃甜食與油脂、少喝酒、不抽菸,並應維持心情愉快。 巴西綠蜂膠有四大功能 飲食更是使免疫力低下很重要的因素,由於有些食物可活化免疫系統,若缺乏這些食物成分,就會影響免疫系統的機能。楊淵琪醫師指出,巴西綠蜂膠有天然抗生素之稱,可以抵抗細菌病毒、促進傷口癒合,而且有抗發炎成分;巴西綠蜂膠是蜜蜂採集樹皮或嫩芽而來的黏性物質,內含植物精油、花粉、樹脂與蜜蜂的涶液,富含多種類黃酮成份,其中以黃酮醇類為主。 因為蜂膠可刺激巨嗜細胞以及淋巴系統而增強免疫機能,所以有四大功能:一為對抗細菌,二是對抗病毒,三可抗黴菌與滴蟲,四為改善口腔或傷口發炎,甚至有助修補受損細胞。不過,由於蜂膠從採集到製作過程很繁雜,所以要注意來源,以及生產過程是否被污染;因此,選擇優良的產品,應確認是否有檢測重金屬,以及有機化學物與農藥殘留檢測,並應選擇有信譽的廠牌,以及衛福部健康食品認證的產品。 如何吃出免疫力? 而要如何吃出健康的免疫力?楊淵琪醫師建議,飲食上營養均衡充足最重要,要攝取足夠優良蛋白質,可從牛奶、蛋、魚、肉、豆類均衡攝取;此外,大部份人蔬果營養素明顯攝取不足,可攝取抗氧化力強的蔬果,例如花椰菜、菠菜,富含有花青素與維他命A、C、E,或是茶葉中的兒茶素,以及番茄、木瓜、甜椒等,含有大量的β-胡蘿蔔素,這些都可以多攝取。另外,吃巴西綠蜂膠也可以提升免疫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28644/view/

降低非侵襲性呼吸器顏面壓瘡 提升臨床照護品質

降低非侵襲性呼吸器顏面壓瘡 提升臨床照護品質#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整理) 一般民眾對壓瘡(pressure ulcer)的認知,多數會知道病人無論在醫院或居家照護,長時間躺臥易導致尾骶骨或受壓部位循環不良,會導致壓瘡的產生。壓瘡已於2016年國際壓瘡組織統一修改為壓傷(pressure injury),目前國內仍較熟悉壓瘡,本文內容仍沿用壓瘡一詞。 壓瘡除了長時間的躺臥,若病人使用醫療裝置,受到醫療裝置相關配件長時間壓迫也會導致壓瘡產生。若醫療裝置用於臉部所產生的壓瘡又稱之為顏面壓瘡,例如:鼻胃管、氧氣面罩、非侵襲性呼吸器面罩等。 為提升醫療照護品質,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也將醫療裝置壓迫引起的顏面壓瘡納入各醫院臨床照護成效指標,其中非侵襲性呼吸器面罩有高比率的顏面壓瘡率,國外文獻約有3%-87%,也因此受到國內的重視。 非侵襲性呼吸器NIV 改善氧合通氣 雙和醫院胸腔內科呼吸治療室技術長蘇千玲表示,病人因疾病因素導致低血氧,或因通氣不足導致體內二氧化碳過高等,進而發生急性呼吸衰竭,此時病人使用非侵襲性呼吸器(non-invasive ventilator, NIV)可以增加體內氧氣、降低二氧化碳,病人換氣舒服能得到充分休息,待急性期過後,疾病獲得緩解,機器即可移除。 然而NIV面罩可能導致顏面壓瘡 為何病人使用非侵襲性呼吸器容易導致顏面壓瘡?NIV面罩透過頭帶固定於臉部,若因病人移動導致頭帶或面罩移位,形成漏氣會使機器發生警報,此時照顧者可能將頭帶繫得更緊,以避免漏氣。因此帶戴配戴過緊、壓迫時間過長、吸氣壓力高等因素都可能造成顏面壓瘡。特別是高齡、營養不良、疾病嚴重度高、面罩配戴時間長的個案是屬於高危險群。面罩長時間壓迫在同一位置,會造成受壓部位循環不良、皮下水腫,再加上面罩對皮膚摩擦,病人很容易產生壓瘡。 NIV面罩壓瘡的好發部位 蘇千玲技術長進一步指出,使用NIV面罩所造成的壓瘡,最常見部位就是鼻樑、下巴,以及臉頰兩側的顴骨骨突處,有時會同時發生數處。而且壓瘡情況會有分級,嚴重時會皮下組織受損發黑,真皮層皮下脂肪出現紫色及紫褐色,皮膚層會缺損,甚至出現傷口破皮流血。 敷料墊釋壓性有限 臨床上NIV病人經常使用人工皮或敷料墊保護病人臉頰,避免壓瘡。但對於吸氣壓力高、長時間配戴的病人,人工皮(或敷料墊)的釋壓性恐不足,加上未常規檢查皮膚,皮膚出油潮濕或皮下水腫,外加人工皮黏性佳經常因更換時拉扯皮膚,反而造成皮膚撕拉傷而加重皮膚傷害。其實臉部壓瘡的預防與其他部位壓瘡概念是相似的,應該每天檢查病人皮膚,並擦拭乾淨,使皮膚維持乾爽,必要時可使用保護噴劑,但對於疾病嚴重度高、皮層薄的病人,除了上述清潔乾爽措施外,一塊釋壓性佳的減壓墊也扮演重要的角色。 使用減壓墊可改善壓瘡 目前雙和醫院胸腔內科呼吸治療室和護理部提出NIV病人顏面皮膚保護策略: 1) 每日清潔皮膚,保持皮膚乾燥,必要時噴保護噴劑。 2) 面罩頭帶應拉平,且鬆緊度以二指寬度為宜,避免綁帶過緊壓迫更嚴重。 3) 使用減壓墊,國內外文獻指出適當敷料墊可減緩壓瘡產生,但目前敷料墊皆需裁剪,費時不易操作,若釋壓性不足仍無法保護病人。雙和醫院提出改善方案,利用面罩型高密度泡棉,不僅釋壓性優於敷料墊,而且操作簡易,有效縮短護理時數。 4) 不同的介面會在不同的部位造成壓瘡,因此建議理想上應該約2小時釋壓1次,以利受壓部位回復血循;也可交替使用不同款式面罩以改變受壓部位,但仍需定時釋壓。 5) 每日監測皮膚狀況,以即早介入適當處置策略。NIV病人顏面皮膚保護策略,讓顏面壓瘡率顯著降低。藉由跨領域共同合作,整形外科傷口照護指導,護理師細心照護,減少病人因身體不適住院還需承擔醫療裝置所造成的傷害和痛苦,更重要的是維持住病人身體心像,讓病人獲得身心靈舒適的照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28613/view/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