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

氣喘治療新進展!生物製劑:嚴重性氣喘的標靶治療

氣喘治療新進展!生物製劑:嚴重性氣喘的標靶治療#健康醫療網

2020-06-17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氣喘發作就使用氣喘吸入劑,是一般民眾熟知的緩解方式。其實成人氣喘治療有「升降階治療原則」,來到第四及第五階段,就屬於嚴重型氣喘,常見的兩個類型為免疫球蛋白E過高引起,或是嗜酸性白血球數目過多導致,醫師會根據患者狀況,以控制型藥物介入治療,預防急性發作,同時降低發作的嚴重程度。 台中榮民總醫院內科部副部主任陳怡行醫師表示,氣喘病人若是從未使用控制型藥物治療,且發現病患有控制不良的情形,就會直接從第三階開始治療,一些病患若是症狀更厲害,就會從第四階或第五階著手治療。 嚴重型氣喘難控制 生物製劑精準治療 氣喘控制型藥物需要長期規律服用,常見像是吸入性類固醇、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對抗發炎;或長效乙二型交感神經刺激劑、抗膽鹼類藥物擴張支氣管等治療。患者如果在使用這些藥物後仍控制不理想,則可以考慮搭配生物製劑治療。 陳怡行醫師說,目前有三類標靶生物製劑,第一種是抗免疫球蛋白E(IgE)的標靶生物製劑,使用這種生物製劑前,必須先確認病患是過敏性氣喘,因為這類病人的發炎狀態是由IgE所引起的,所以要找到對某種物質有過敏反應,才會是比較有療效的。 陳醫師進一步指出,另外兩種生物製劑分別是第五介白質受體(IL5R)拮抗劑以及第五介白質(IL5)拮抗劑。簡單來說,介白質就像是插頭跟插座,若不要讓電燈通電亮起來,不管是封住插頭或插座,都可以讓電流不會傳遞出去,藉此達到阻斷發炎訊號傳遞的作用。這兩種生物製劑,則適用嗜酸性白血球嚴重型氣喘患者。 嚴重氣喘每月3次掛急診! 生物製劑助改善 曾有一名42歲女性嚴重型氣喘患者,服用類固醇進行控制,副作用讓她體重上升,且每個月仍然有2至3次急性發作掛急診,經醫師評估,加上生物製劑治療後病情得以控制穩定,不用再頻跑急診,同時降低口服類固醇的使用。 生物製劑新納保 患者治療可選擇 針對嗜酸性白血球型的嚴重氣喘患者,健保原有給付每月1劑的拮抗第五介白質生物製劑,今年3月起,也將第五介白質受體拮抗劑(IL5R)的生物製劑納入健保,前三劑每月1次、之後每8週1劑,讓患者有不同選項,能在醫師判斷後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嚴重型氣喘是長期抗戰! 醫籲患者規律服藥 控制嚴重型氣喘是長期抗戰,醫師呼籲患者要長期規律接受藥物治療,才能減少氣喘急性發作,甚至有機會不再發作。若是服藥出現不適情形,應與醫師溝通,別擅自停藥,才能讓病情維持在穩定狀態。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6471/

美國染疫突破2百萬人 專家悲觀預測:至9月恐將再死10萬人

美國染疫突破2百萬人 專家悲觀預測:至9月恐將再死10萬人#健康醫療網

2020-06-17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 美國第二波疫情控再起!就在美國各州逐漸解封,設法復甦經濟之際,美國國殤日(5月最後一週)後共有數10州染疫人數開始上升,當地時間6月10日感染人數突破2百萬人。哈佛全球健康研究所所長Ashish Jha對此悲觀預測,到9月恐怕還將有10萬多人會死於新冠病毒。 紐約州疫情和緩 12州住院人數卻上升 根據《CNN》報導,美國在紐約州、紐澤西州等首波疫情熱區逐漸降溫後,為避免拖垮經濟,各州開始逐步解封,但隨著反種族歧視示威蔓延全國愈鬧愈大,在美國國殤日後,有12州的住院人數卻逐漸上升,包含阿拉斯加州、阿肯色州等。另外22個州則呈下降趨勢,而其他9個州則保持穩定。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University)統計,截至6月11日,美國確診人數突破2百萬人,死亡人數逾11萬人,顯示控制病毒傳播的難度。 專家悲觀預測 至9月恐將再死10萬人 「我不認為大部分美國人準備好迎接解封了,但我可以理解,許多人會願意與病毒共同生活,但總有底線。」哈佛全球健康研究所所長Ashish Jha悲觀預測,每天都會有800-1000名美國人死亡,表示美國到9月恐怕還將有10萬多人會死於新冠病毒。 他呼籲,美國務必釐清這些州為何感染人數再度上升。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預測,到6月27日,美國將有118,000至143,000人死於新冠狀病毒。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6462/

七旬翁攝護腺癌骨痛舉步維艱 新藥控制PSA指數300降到1

七旬翁攝護腺癌骨痛舉步維艱 新藥控制PSA指數300降到1#健康醫療網

2020-06-16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70歲的陳先生,發現罹患攝護腺癌時已經發生多處內臟以及骨頭轉移,疼痛難耐走路舉步維艱,日常活動也大受影響。 收治案例的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楊明昕主治醫師說明,治療陳先生時,除了荷爾蒙治療,另外加上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輔助治療,治療兩三個月後,患者就表示疼痛已經大幅改善,癌症病灶也都控制良好,原本攝護腺癌指數PSA也從原本的300多,降到了1以下。 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 延長疾病控制延緩化療 最新統計,攝護腺癌是台灣男性癌症死因第七名,而最重要的治療,是減少雄性激素來控制腫瘤的荷爾蒙治療,不過時間一久會產生抗藥性而影響整體存活率,所幸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問世,能延長存活期與疾病控制時間,也有助於延緩化療來臨。 楊明昕醫師表示,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對於PSA的降幅效果良好,無論在無轉移攝護腺癌或轉移性攝護腺癌病人身上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針對無轉移的病人,可延長疾病控制時間超過3年,在轉移的病人也有延長2年以上,可延後下一線治療如化療的時間。 楊醫師補充,化療需要每兩三個禮拜到醫院接受治療,每一次施打藥物都可能有一定的感染機率,還會讓病人變得更虛弱,伴隨許多副作用。另外像是傳統荷爾蒙治療,需要以類固醇輔助治療,可能會有腸道不適、降低免疫等副作用,但以目前新一代雄性素受體阻斷劑而言,不一定需要併用類固醇,病人也不需住院,只要口服就能完成治療,服藥量也減少,能減少不必要的副作用。 三總整合服務攝護腺癌患者 達文西手術能精準治療 近年來攝護腺癌患者不斷攀升,且多是中老年男性,三軍總醫院成立泌尿門診中心整合泌尿外科、血液腫瘤科、放射腫瘤科等醫師讓患者免於奔波各科,也早在2004年就率先全國其他醫院,引進全臺第一台的達文西機器手臂,傷口小、復原快,可為攝護腺癌患者做更精準的治療。 缺雄性激素患者易感憂鬱、體力差 醫籲多運動有助改善 醫師提醒,攝護腺癌治療需要阻斷雄性激素,患者特別容易憂鬱、體力差,多做運動增加肌肉量、戒菸戒酒能改善這樣的情形,提升生活品質。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6494

莫名昏倒原因竟是... 醫曝成功救「心」關鍵

莫名昏倒原因竟是... 醫曝成功救「心」關鍵#健康醫療網

2020-06-16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 不明原因昏倒別輕忽,小心可能是致命性心律不整!一名33歲幼兒園陳姓老師,去年二度莫名昏厥,送醫檢查卻無異狀。轉診至台大新竹生醫分院心臟內科門診,得知發病時情緒激動,且有家族史,懷疑是「心因性猝死症」,評估後裝置皮下微型心臟監控器,結合智慧醫療系統追蹤,返家兩周後,醫院偵測到患者已昏厥,紀錄顯示為心室頻脈型心律不整,緊急通知陳老師到院治療,成功挽回一命,為了預防猝死再發生,植入體內去顫器(ICD)至今半年,病況穩定並定期回診。 長期微型心臟監控器 精準揪出致命性心律不整 台大醫院生醫分院心臟科主治醫師林廷澤表示,八成以上的心因性猝死,由心室頻脈或心室顫動所引起,存活率僅10~30%,臨床上,昏厥原因複雜,心律不整發作時,更是稍縱即逝,常造成診斷不易。他強調,如果在病人經過一系列心電圖、心臟超音波等檢查,排除腦部神經問題,甚至進入導管室誘發,仍查不出病灶,此時建議採用長期性心臟監控器。 台大醫院生醫分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劉聖甫指出,這類微型監控器約小姆指長度,植入左胸皮下,可一年365天持續監測,使用時間達三年。對於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族群,可提供第一線診斷方法,一旦患者發作,系統會立刻將訊息傳至雲端,若出現「致命性心律不整」,醫療團隊馬上收到手機簡訊,即時給予相對應的治療。 植入體內去顫器防猝死 緊急時刻電擊救援 致命性心律不整發生怎麼辦?林廷澤醫師說明,因情緒壓力造成的心律不整,想要中止心室頻脈,必須以電擊的方式,讓心臟重新開機,因此才協助陳老師,透過健保給付植入心臟體內去顫器。除了能隨時隨地監測心臟情況外,若患者發作時,可於第一時間給予25焦耳電量,恢復正常的心跳脈搏。 不過,國內健保目前僅針對曾猝死急救回來的病患,給付體內去顫器,林醫師感嘆,不少病患連去顫器都來不及裝就離世,對家庭造成衝擊。建議健保擴大給付至初級預防,由於心因性猝死症奪命僅短短幾分鐘,若己知是高風險族群,更應該納入健保範圍。 心律不整難察覺 注意心悸、昏倒等警訊防猝死 林廷澤醫師指出,絕大多數患者在心室顫動、心室頻脈第一次發病前,完全沒有症狀,部分可能有心悸、昏倒等警訊,尤其是如陳姓年輕基因型的患者,幾乎難察覺症狀。為預防心律不整的猝死,醫師提醒有家族史的民眾當心;若是後天因為心肌梗塞、心絞痛造成的猝死,則必須控制三高,注意避免菸、酒等事項。 台大生醫分院創新導管室 守護竹竹苗民眾 台大醫院生醫分院余忠仁院長表示,針對高風險心血管疾病患者,運用醫院特有的智慧醫療和雲端系統,全天候掌握患者心臟情況,避免患者病情惡化或猝死,加上導管室的啟用,可在病人發生非預期性且突發的心臟疾病時,提供即時緊急醫療。 林廷澤醫師說,台大醫院生醫分院的心導管中心設備先進,更是竹竹苗地區唯一結合開刀房的導管室,擁有手術室無菌及落塵標準,確保病人手術時,大幅降低傷口感染風險。其先進的設備可執行3D立體定位系統,短時間內,完整建構心臟3D立體結構和電氣迴路,精準治療心房顫動和致命性心律不整。心律調節器的置放手術和心臟衰竭的再同步治療,也能夠勝任。 此外,正在建構混合式手術導管室(Hybrid OR),提供心臟內外科醫師合作平台,醫師將有能力處理複雜的結構性心臟病,透過內外科合作,達到微創手術,例如經導管主動脈置換術和經導管左心耳封堵術等先進技術,造福患者。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6491/

臨床心理師在做些什麼? 兩大重點讓你快速了解

臨床心理師在做些什麼? 兩大重點讓你快速了解#健康醫療網

2020-06-09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 你是否了解「臨床心理師」這個職業?臨床心理師黃天豪指出, 臨床心理師平常最主要的工作內容,大致分為二大類,一類稱為「衡鑑」,另一類則是「心理治療」。多數人在醫療體系服務之外,臨床心理師也在監獄、矯正所等地工作,甚至有越來越多人進入社區,前往企業、災難相關之心理衛生單位或自行開業之心理治療所,工作場域其實相當廣泛。 進行衡鑑標準化判定 心理治療改變個案 黃天豪指出,「衡鑑」簡單說就是製作標準鑑定個案,例如鑑定此人智力是否有缺損,長者是否有失智症,包括思覺失調、人格是否異常,或是注意力、記憶力等變化。判斷的工具多元包括心理測驗、會談技巧、行為觀察方式,爬梳歷史資料、病歷、家人提供的訊息等,進行整體評估,為個案進行「個案概念化」,撰寫一份「心理衡鑑報告」,並提供一些心理專業的相關建議。 至於「心理治療」部分,黃天豪說明,臨床心理師會運用心理學的原理與方法,透過醫療專業人員與個案所建立的專業性,以及治療性的人際關係,來改善個案的認知、情緒以及行為等問題,緩解臨床症狀,或是增進人格統整。 臨床心理師與其他相似系統 如何區別? 「精神科醫師是以醫學、生理學為基礎,而臨床心理師則是心理學,對於諮商心理師來說則是偏教育學,社會工作師多著重在社會學,由系統的角度來區分。」黃天豪表示,精神科醫師接受7年醫學院的訓練,可以用生理的角度去理解病人,並予以開藥;臨床心理師則是以生理、心理學和文化心理學,理解與改變一個人。 至於,臨床心理師和諮商心理師一般民眾難以區分,黃天豪指出,諮商心理師同樣運用心理學的背景,去轉化個案的認知行為,但工作場域大多是學校或社區,他強調,「他們也許信仰相同,歷史卻不同,但應該尊重彼此之間的差異及認同。」而社會工作師則是從系統的角度,看重家庭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有較多的家族治療訓練,以家庭為單位進行改變,能協助個案尋找豐沛資源。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6375/

主婦頻追劇導致視力衰退 竟是糖尿病惹的禍!

主婦頻追劇導致視力衰退 竟是糖尿病惹的禍!#健康醫療網

2020-06-10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一位約60歲家庭主婦有多年第二型糖尿病病史,因長時間使用3C產品追劇,某日發現兩眼視力模糊,視線也扭曲變形,卻自我安慰只是老花作祟,不以為然,直到視力突然急速下降,導致無法打理家務才就醫檢查,確診為「糖尿病黃斑部水腫」。彰化基督教醫院眼科部陳珊霓主任解釋,罹患糖尿病愈久,三高控制不佳,又同時長期使用3C產品缺乏適當休息,會加速視網膜病變機會,像上述患者長時間不理會眼睛病症,使眼底血管內水分與雜質堆積在黃斑部,便導致視力減退,再晚一步恐失明。 糖友缺乏照護認知 應積極避免「共病問題」發生 陳珊霓主任表示,類似上述的故事在眼科門診中相當常見,糖尿病患者常以為準時回診,定期服藥就能安然無恙,但正忽略了「共病問題」,共病是指已具有某一種疾病,但同時出現任何明顯不同於該疾病的另一種疾病。 陳主任補充,糖尿病是全身性疾病,牽連到小血管及大血管病變,容易引發多種慢性疾病,而眼睛特別受到影響,一般血管密度最高、最需要血液提供養份的地方就是眼睛,另外如腎臟、腦部、心臟等也不能忽視,建議糖友們與自己的糖尿病內科醫師討論,定期到各對應的各科部進行預防檢查,避免併發症無聲無息地影響健康。 黃斑部水腫治療新福音 健保給付轉換使用長效針劑 陳珊霓主任說明,現在治療糖尿病黃斑部水腫的主流方式是使用眼內注射藥物,主要分兩種,第一種是新生血管生成因子抑制劑,主要透過減少微血管滲漏而阻斷血管新生,但估計約有3成患者因發炎因子偏高,治療效果有限;所幸,健保給付可轉換注射新型眼內注射長效型類固醇,該藥可解決發炎因子偏高的問題,也可降低新生血管生成,施打1次藥效可維持4到6個月,是黃斑部水腫患者新的治療選擇。 有效預防、積極治療 勿當「鴕鳥」拖延病情 陳珊霓主任呼籲,現今黃斑部病變並不是絕症,重點是「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尤其是糖尿病患者,除了定期內科回診外,更應該遵從醫囑定期全身檢查,勿逞強,多注意,若遇眼睛出現任何狀況,請及早尋找專業眼科醫師諮詢和治療,保護靈魂之窗。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6416/

氣喘發作才用藥超NG 醫:保養型藥物定期控制

氣喘發作才用藥超NG 醫:保養型藥物定期控制#健康醫療網

2020-06-09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就算沒症狀,氣喘平時也要規律用藥好好控制!」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呼吸胸腔科系主任林恕民指出,根據全球氣喘倡議組織(GINA)2019年氣喘治療指引,氣喘應使用含「吸入性類固醇」之吸入劑,較嚴重要搭配「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作為保養藥物,待氣喘發作時才使用急救吸入劑,不過一年若使用急救吸入劑超過3支,恐增急性惡化風險,影響生命安危。 如何控制氣喘? 以具有抗發炎功效的吸入性類固醇做保養 林恕民醫師表示,氣喘是受到外界過敏原刺激,如空汙、病毒等,氣管產生收縮,造成咳嗽、喘等症狀。許多人不自覺有氣喘,沒有典型的「咻咻」喘鳴聲,提醒超過3週慢性咳嗽、胸悶、運動後呼吸困難,有可能就是氣喘徵兆,應就醫治療。 氣喘如何治療?林恕民醫師說明,藥物可分「保養型」和「急救型」,「保養型藥物」首選是「吸入性類固醇」,如果肺功能不好,嚴重度高,還要搭配「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每天規律使用控制。不過,當天氣變化等突發因素,引發急性發作,則使用「急救吸入劑」藥物,多為「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快速緩解症狀。 氣喘「無症狀」也要服藥 中斷增急性發作風險 林恕民醫師指出,許多輕度和中度氣喘患者,沒有持續症狀,偶爾才急性發作,容易擅自停用「保養型藥物」。醫師強調,就算沒症狀,呼吸道內的發炎仍然持續,一旦中斷用藥,恐增急性發作風險,容易跑急診、住院,安全疑慮堪憂。 即使號稱「無症狀」的輕度氣喘,仍有一定比例會急性發作,進而住院和要跑急診。他指出,氣喘不控制,氣管長期發炎恐引起恆久性阻塞,老年影響甚鉅,平時就要好好控制,別急性發作才依賴「急救型」藥物。 最新全球治療指引 不建議單用「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 根據全球氣喘倡議組織(GINA)2019年氣喘治療指引修訂,不再建議單獨使用急救型的「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SABA)」,因過度使用,會增加氣喘急性發作的風險。 林恕民醫師指出,「急救吸入劑」使用過量恐惡化氣喘,若1年使用超過3支,平均每天使用超過1.7次,就是過量。「很多人喜歡快速緩解的感覺,但藥物療效會越來越『鈍』,更掩蓋後續急性大發作,反而延遲就醫。」若每天使用超過兩次,就要回診與醫師討論。 原則上,使用吸入性類固醇,氣喘發生率,比單用「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來的低。然而,民眾多憂心「吸入性類固醇」,林恕民醫師說,「吸入性類固醇」主要只作用在氣管,全身性副作用的風險低,可以穩定控制氣喘,減少發炎。 醫院、診所攜手氣喘照護穩 助患者穩定控制 「氣喘的控制目標,是可以正常生活,肺功能正常,每月發作低於1次,且可用最小劑量控制。」林恕民醫師說,嚴重型氣喘可至大醫院就診,輕度氣喘可在診所治療,雙方也有雙向轉診制度,提供完善氣喘照護。提醒民眾,即使狀況良好,仍要規律服藥,減少急性發作風險,若狀況不錯,也可與醫師討論減低藥量。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6390/

植物人也能勃起? 不夠硬、硬不久大解析!醫:吃壯陽藥可能更慘

植物人也能勃起? 不夠硬、硬不久大解析!醫:吃壯陽藥可能更慘#健康醫療網

2020-06-09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許多男性不夠硬、硬度不持久雄風不在大受挫,醫師指出,很可能是身體出狀況,影響血流,或睾固酮不足,需要先辨別是「心因性」還是「器質性」性功能障礙,才能對症下藥。 性愛品質不及格? 醫解析勃起原理 男性行房不夠硬或硬不久,性愛品質不及格,到底哪裡出問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泌尿科、台大醫學院兼任助理教授許富順主治醫師解釋,在視覺、聽覺或觸摸等刺激下,副交感神經相比交感神經處於優勢時,陰莖動脈及小動脈血流量增加,血流灌注到海綿體內,靜脈閉鎖,血流只進不出,就會勃起。 值得一提的是,半身不遂、植物人,或酒後意識不清,也能在摩擦觸摸下勃起。而許多男性過了40歲,勃起硬度每況愈下,許醫師指出,常見是三高影響,動脈逐漸硬化,影響血流灌注到海綿體。而勃起硬度不持久,則可能是因為靜脈回流不正常增加,臨床上可透過都卜勒超音波測量血流灌注是否出問題。 找出源頭才能對症下藥 自行買壯陽藥小心出大問題! 若患者面對不同對象而有明顯不同表現,就屬於「心因性」性功能障礙;如果是因健康狀況影響,則屬於「器質性」性功能障礙,通常是代謝症候群、三高或其他疾病讓血管出問題造成,也可能是睪固酮下降,醫師比喻像「汽車沒油跑不動」,找出源頭才能對症下藥。 民眾自行購買壯陽藥改善是NG行為,許醫師說,某些壯陽藥有舒張血管的效果,若原本有服用慢性病藥物,可能產生交互作用,造成心悸、低血壓昏倒等危險狀況,應該諮詢專業,切勿自己當醫師。 運動才能有效改善! 公園散步?醫師:嘸效啦 想要從根本有效改善,醫師建議規律運動,不過公園散步的強度可不夠,要提高到每週3次,每次心跳超過130才有確實幫助,也能適量補充含鋅的綜合維他命,或左旋精氨酸等保健食品幫助改善。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6378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