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

中醫也能美的不著痕跡 中醫師解析美顏針

中醫也能美的不著痕跡 中醫師解析美顏針#健康醫療網

2020-06-03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拜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現代女性有了更多變美的方式,除平時保養之外,許多人會嘗試整形、雷射,以及近幾年極盛行的微整形。但術後的臉部表情讓人感覺僵硬、不自然,因此有許多人不敢貿進。假如你追求延緩衰老並維持自然柔和的容貌,中醫的美顏針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細如髮絲的針具 千年流傳的技術 王心眉中醫師表示,美顏針並沒有注入特殊藥劑讓皮膚變美,而是透過細如髮絲的針,刺激臉部肌肉、韌帶、筋膜、穴位,疏通氣血循環、促進新陳代謝,達到幫助延緩老化的美顏效果。 事實上,早在兩千多年前,老中醫們就已經將針灸應用在臉部穴位,治療疾病的同時也改善面部的氣血循環,使面部皮膚更加紅潤光澤。現代美顏針使用比一般針灸更細的針具,細度更甚髮絲、僅次於蚊子口器的0.10mm-0.12mm超細針,因此幾乎不會有感覺,極少數部位或體質較敏感的人可能會有蚊子叮咬般的微刺痛感。 健康自然的氣色 改善細紋黑眼圈 針灸能疏通筋絡循行,增進循環,著重在臉部的美顏針也是。王心眉中醫師提到,美顏針不但有助提升臉部代謝,更能刺激膠原蛋白增生,因此有幫助緊緻臉部肌肉、消除細紋、明亮膚色的效果。對於大小眼、臉部不對稱、皺紋、下巴線鬆弛、眼尾下垂、黑眼圈、黑斑等,都有很不錯的成果。有些人皮脂分泌過剩,導致皮膚油膩長青春痘,也可以藉由美顏針,調整皮膚的油脂平衡與幫助修復。 中醫師說,相較於其他方式,美顏針不需麻醉,僅扎針於皮下與肌肉層,安全性高,且無副作用。一般施作時間大約40-60分鐘,大部分人針完可以立即看到效果,且無傷口不需癒合期。美顏針與一般針灸一樣,幾乎無副作用,如果扎到細小微血管可能會有小範圍的輕微出血,通常不會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幾天後便會自然散去。 王心眉中醫師提醒,美顏針成效與醫師技術有關,建議找經驗豐富的醫師施作。若有特殊疾病,如洗腎、血液凝固缺陷患者,就不太適合接受美顏針療法,而有嚴重蟹足腫、懷孕、糖尿病、高血壓,則必須經過醫師評估才能施作。醫師還說,一開始臉部針灸就是運用於治療口眼歪斜、面部失和。所以美顏針不僅可以用於幫助延緩面部衰老,對於顏面神經失調、癌症放療後的顏面僵硬、創傷後的表情不對稱,都有幫助。 只靠針灸不夠 體質也要調理 一般而言,美顏針療程會因為每個人年齡、臉部肌肉張力不同而定,如果長期作息不正常或處於高壓環境,效果維持時間也會有所差異。王心眉中醫師說,假如有睡眠不佳、壓力過大或其他內科問題,還是必須搭配體質的調理。平時多吃深色抗氧化食物如莓果、葡萄、黑木耳、黑豆等,能補益腎精、滋陰養血;而當歸、丹參、白芷、白朮、薏苡仁等,能活化氣血、美白養顏,有時可以烹煮入菜。養成健康的飲食、正常作息、規律運動,才能夠裡應外合,真正的延緩衰老。維持美麗是很多人追逐的目標,運用中醫的方法,不但副作用風險低,還能擁有人人稱羨的自然面容。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6348

西瓜盛產!「茄紅素比番茄多」 教你3個原則挑到美味西瓜

西瓜盛產!「茄紅素比番茄多」 教你3個原則挑到美味西瓜#健康醫療網

2020-06-02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每年4月到9月是西瓜盛產季,大西瓜、小西瓜、紅肉、黃肉台灣都找得到。夏天來一口,不只清涼消暑,也有豐富的營養成分。 西瓜富含電解質 還有「這個」抗癌物質 長庚醫院營養師吳益銘說,西瓜超過9成是水分且富含電解質,適合運動後作為碳水化合物的補充。紅肉西瓜有比番茄更多茄紅素、而且有豐富的維生素A,其他營養成分還包括鈣、鎂、鉀及硒離子等人體所必需的礦物質。 茄紅素有助於保護心血管健康,提升免疫力,還能保護男性攝護腺健康,是天然抗氧化劑;維生素A對維持視覺及上皮粘膜的完整有幫助。 鈣、鎂、鉀離子能幫助穩定血壓、維持神經與肌肉的運作;硒則是人體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的必須營養元素,有助於降低癌症發生率。 吃西瓜別吐籽! 咬碎就有好營養 有些人吃西瓜會吐籽,吳益銘指出,西瓜籽內主要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及蛋白質,若是沒有咀嚼就直接吞下,西瓜籽就會隨糞便排出,建議可以把西瓜連籽一起打成果汁喝下,或是把籽咬碎才不會浪費了優質的營養成分。 美味西瓜3原則 蒂頭、紋路、聲音 營養師也傳授3個簡單原則挑選美味西瓜:選擇蒂頭青綠更新鮮;紋路粗而明顯的會比較甜、輕拍發出響亮清脆的聲音則表示熟度適中。不過一些人吃多了西瓜恐怕會導致腹瀉,因此建議民眾攝取水果適量即可。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6272/

安心好「新」情 新光醫院舉辦「世界經期衛生日」活動

安心好「新」情 新光醫院舉辦「世界經期衛生日」活動#健康醫療網

2020-05-29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每年5月28日是「世界經期衛生日」,台北新光醫院特別舉辦「WOMEN好美麗 安心好新情」活動,宣導子宮內膜異位症衛教知識,並表達對女性經期健康的重視與關心。活動除了邀請弦樂社表演及打卡抽獎活動外,洪子仁副院長更在現場發送玫瑰花給民眾及醫護人員,感謝大家在疫情期間辛苦的付出,雖然疫情拉開了人際距離,但透過這次活動拉近人心,並期待台灣早日擺脫疫情,重拾日常生活。 經痛苦不堪言 子宮內膜異位症增加不孕及癌症風險 新光醫院婦產科李毅評醫師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為一種慢性發炎疾病,每10位生育年齡女性就有1位,是常見的婦科疾病,約有八成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會伴隨經痛,但台灣女性通常將經痛視為正常而習慣隱忍或自行服用止痛藥,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及工作表現。 除了經痛外,最嚴重也是許多人最困擾的症狀之一,就是性行為疼痛,由於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骨盆腔慢性發炎與沾黏,可能導致女性在性生活的時候,先生或男友較深入挺進的同時,反而引起椎心刺骨的疼痛,長久下來,造成了男女失和、夫妻不睦、性愛恐懼、以及不孕症等問題,有30–50%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深受不孕症所困擾。 目前罹病原因不明,最被接受的說法是「經血逆流」,也就是說經血與剝落的內膜沒有流出體外,而是逆向透過輸卵管流到身體其他器官,造成發炎與疼痛,進而造成子宮內膜異位症。例如跑到卵巢,就是俗稱的「巧克力囊腫」;跑到子宮肌肉層,則為「子宮腺肌症」;跑到腸道,患者就會有便秘、大便解不乾淨的感覺,甚至出現腸絞痛;若是影響到膀胱或輸尿管等泌尿系統時,則會出現頻尿、急尿、血尿或排尿疼痛等問題。除了影響生活品質外,巧克力囊腫還會增加未來罹患卵巢癌的風險,因此女性朋友千萬不能掉以輕心,若有身體不適症狀,應及早就醫檢查,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期。 新型口服黃體素副作用低 為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新趨勢 李毅評醫師指出,對於五公分以上囊腫或懷疑有惡性囊腫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通常會採取手術治療,但術後復發機率高,2年20%,5年更高達40-50%,即開刀後5年,每2位患者就有1人復發,且反覆手術會嚴重傷害卵巢,降低懷孕機率,甚至可能造成不孕。因此目前的臨床治療建議「採取一次手術後搭配新型口服黃體素長期治療」,由於口服黃體素使用方便、副作用低,連續使用2年復發率大幅下降,因此廣為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接受,成為目前治療的新趨勢。 疫情趨於穩定 呼籲患者定期回診追蹤 洪子仁副院長鼓勵民眾,即始疫情拉開了人際距離,但新光醫院對患者的關懷從不間斷,目前疫情已逐漸穩定,醫院也做好各種防護措施,讓民眾可以安心回診追蹤及治療。李毅評醫師也呼籲,當經痛越來越嚴重、止痛藥越吃越多、性生活疼痛,甚至出現排便或排尿疼痛時,都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警訊,女性應提高警覺,及早就醫檢查,把握黃金治療期,重拾幸福人生!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6302/

新冠疫情趨緩...心血管疾病患者別大意 不規律服藥是大忌!

新冠疫情趨緩...心血管疾病患者別大意 不規律服藥是大忌!#健康醫療網

2020-05-29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趨緩,不過慢性疾病危險族群還是不能大意,因為歐洲研究發現,新冠肺炎住院患者中高達五成有慢性疾病, 當中四成是心血管疾病患者。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李貽恒醫師指出,慢性心臟血管疾病患者抵抗力、免疫力比較差,受到病毒侵入時,本身的抵抗力不足以清除病毒,因此若是染疫,預後較不理想。 服藥勿斷斷續續 停用降血脂藥恐增急性心血管事件再發率 心血管疾病的族群中,多數民眾熟知降血壓、降血糖藥不能停,而降血脂藥物其實也需要穩定服用,醫師說,如果服藥斷斷續續,有吃跟沒吃差不多,其實像一線的Statin(史他汀)類降血脂藥物一天只需服用一次,部分Statin類藥物更可以一天任何時間都可服用,讓民眾服藥能更便利。 李貽恒醫師表示,若病人發生過心肌梗塞,且正長期服用Statin類藥物控制血脂,維持很好狀態下,突然停止使用藥物,世界各國有很多研究報告皆指出,反而會增加急性心血管事件的機率。 李醫師說明,使用這類藥物的病患常見的副作用包括肌肉酸痛、肝功能異常等,不過對大多數病人而言發生率非常低。若有病患因服用這類藥物而產生不適副作用,建議病人應該要與醫師溝通討論,臨床上已有很多辦法能協助解決,譬如調整藥物劑量,或使用不同類型的Statin藥物等。 就醫領藥風險高?醫:高規防疫措施別擔心 很多病患擔心疫情期間到院領藥、就醫風險高,其實各大院所已經採取高規格防疫措施,患者能善用領藥得來速,也能憑慢籤在社區藥局領取藥物。 李醫師呼籲,服用降血脂藥物、降血壓藥物等心血管慢性疾病患者,別因疫情影響治療節奏,只要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及各醫院的防疫措施,到醫院來看病、拿藥,其實是非常安全的。 醫師提醒,除了規律服藥,避免併用成分不明的藥物以免發生危險藥物交互作用,也要每3個月回診追蹤,保持規律飲食及健康的生活形態。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6294/

夏日贅肉橘皮藏不住 車展辣模靠二代威塑抽脂找回筷子腿

夏日贅肉橘皮藏不住 車展辣模靠二代威塑抽脂找回筷子腿#健康醫療網

2020-05-27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天氣漸漸炎熱,許多人都陸續將厚重冬裝收起,換上清涼的夏裝準備迎接酷暑,台北市一名26歲車展辣模經過秋冬進補的熱量囤積後,牛仔褲扣不起來的腰腹肉、穿短褲被褲管勒出痕的大腿根部等肥胖部位,再也無法靠衣服遮掩,讓她屢屢遭廠商退通告,保守估計一個月損失近十萬元的活動收入,在進行二代威塑抽脂手術後,終於回復以往曼妙身型與韓國女團筷子腿,職業危機才獲得解套。 佳思優整形醫美集團資深整形外科李兆翔醫師說明,人體脂肪分為內臟脂肪與皮下脂肪,內臟脂肪過高對健康影響甚大,但能透過運動及飲食管理降低脂肪數值;皮下脂肪大多堆積在手臂、腰、腹、臀、大腿等部位,也是一般視覺上讓人感覺胖瘦的主要依據,而透過減肥只能讓皮下脂肪細胞體積縮小,脂肪細胞仍然存在,若要有效減少脂肪細胞單位量,「二代威塑抽脂手術」將會是一個快速便利的選擇。 二代威塑抽脂 深抽更巨量、淺雕更精緻 二代威塑抽脂專利的鈦金屬探針能釋放36,000赫茲音波,淺層能雕塑出宛如健身重訓才有的六塊肌、人魚線、馬甲線等健美線條,視覺上與天然肌肉幾無二異,同時由於二代威塑抽脂抽吸負壓較威塑一代減少了10%,不僅能更有效避免周邊非脂肪細胞的神經、血管、筋膜及結締組織損傷,手術抽出脂肪量多,術後恢復快、出血低、瘀青少,因而受到許多對身材曲線要求完美的族群歡迎。 非侵入音波拉提緊緻拉提效果佳 術後肌膚緊實細緻如少女 佳思優整形醫美集團劉佳政醫師進一步補充,若有身體局部脂肪性鬆弛,或有緊實拉提需求但暫時不考慮手術的患者,建議可採用非侵入第三代海芙音波的6.0mm和9.0m鉑金探頭,透過高強度的音波能量轉換為熱能,可以針對皮下脂肪細胞進行作用,除了可以改善肌膚的緊實度外,亦可促進膠原蛋白收縮及增生,雕塑完美曲線。 抽脂手術風險高 慎選專業整外醫師安心有保障 佳思優整形醫美集團總院長黃仁吳醫師提醒,由於抽脂手術的技術門檻高,但市場上醫美診所眾多,建議患者在接受抽脂手術前,都應先確認診所有無通過衛福部核准認證八大高風險手術,並與醫師進行詳細門診諮詢,透過資深整形外科醫師進行脂肪量分佈規劃,順著肌肉紋理,從點、線、面來設計,包含切口的位置、抽脂部位的先後、適當抽脂量的拿捏,才能精確控制患者每一吋肌膚底下的脂肪比例,同時患者術後更應注意個人飲食管理、運動健身等規劃並定期回診,讓醫師確切了解抽脂手術後恢復的狀況,方可使抽脂手術效果維持更理想。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supply/article/46266/

中風後訓練大腦要趁早 肉毒桿菌素舒緩復健手腳

中風後訓練大腦要趁早 肉毒桿菌素舒緩復健手腳#健康醫療網

2020-05-27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現年38歲的陳先生(化名)在6年前發生出血性腦中風,中度中風讓他癱瘓在床、肢體無力,而在復健過程中卻又因肌肉張力異常,出現嚴重的肢體痙攣。正逢盛年的陳先生雖然大受打擊,卻不屈服於命運的捉弄,他在住院期間便積極進行復健運動,連續四年持續施打肉毒桿菌素而順利地改善肢體痙攣的情況,目前陳先生的身體症狀已康復許多,手腳不再緊繃,也能完成很多細部動作,不管是生活瑣事或自行回院複診都難不倒他,成功拾回自理生活的能力。 黃金復健期不錯過 刺激大腦恢復功能 中風初期,中重症的患者會難以行動,但醫師都會建議患者要在6個月內積極復健。很多人以為中風後復健是為了訓練肢體肌肉,但亞東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莊博鈞表示,黃金復健期的關鍵是在「訓練大腦」,透過肢體動作刺激大腦受損神經細胞周圍的健康神經細胞,誘發神經細胞加強功能,把握大腦神經可塑性的機會,讓患者可以短時間內盡可能地恢復身體機能,但許多患者卻也在黃金復健期常常遇到肢體痙攣的問題,肢體痙攣會讓患部疼痛難耐、手腳無法伸展,除了增加衛生清潔的困難,嚴重的情況患者甚至會肢體變形、癱瘓在床。 肢體疼痛難復健 肉毒治療助舒緩 中風後肢體痙攣是因為大腦受損而導致,因此並沒有可以根治的方法,不過透過適當的治療,患者仍有機會順利舒展手腳、重新自理生活。針對中風後肢體痙攣,莊博鈞醫師分享目前常見的治療選擇,其中包含口服藥物、針劑藥物以及外科手術,目前施打肉毒桿菌素擺脫了口服藥物帶來的頭腦昏沉副作用,也避免了外科手術的麻醉風險,一次施打的療效可延續3-6個月,是更便利的治療選擇,且藥物成分可由身體自然代謝,持續施打可以舒緩患部緊繃的肌肉,幫助患者進行復健治療更順利,也減少照護者協助清潔患者身體的困難。 重視中風後肢體痙攣 改善復健效率 中風後的復原過程十分艱辛,而肢體痙攣則會更加重患者及家屬的負擔。因此在復健治療之外,莊博鈞醫師也建議,出現肢體痙攣的患者可同時進行藥物治療以達成整體的復原目標,更重要的是保持定期回診、持續遵從醫囑,患者仍有機會重新自理生活。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6268/

憂疫情感染在家化療、洗腎 「居家治療」需求量增

憂疫情感染在家化療、洗腎 「居家治療」需求量增#健康醫療網

2020-05-22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台灣新冠肺炎雖然趨緩,但全球疫情依舊嚴峻,民眾擔心到醫院被感染,讓居家治療成了選項之一,無論在家洗腎、化療、打靜脈營養輸液等,都能避免久待醫院又不中斷治療,成了防疫下的新趨勢。根據健保署統計,今年1、2月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較去年同期增加了近萬名需求者。 居家化療接受度高 可攜式提升方便性 根據媒體報導,在此次疫情中,居家治療或醫療的需求被凸顯出來,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暨營養醫療小組主委王照元表示,目前安排癌症病人回院接受化療有難度,患者不想在醫院停留太久,轉而建議改為居家化療,患者接受度高。 王照元舉大腸直腸癌患者為例,需要進行連續46至48小時的化療藥滴注射,以往須住院兩天,但因憂心疫情,患者極為擔心住院。居家化療的好處,只要當天進行約3至4小時的前置作業,裝置好藥物及機器就能回家,減少日常生活影響,有人甚至還可以去上班、運動等,相對便利。 癌末患者在家靜脈營養輸液 與家人多相處 靜脈營養輸液也是類似情形,尤其癌友也適用居家治療。王照元表示,癌症患者要接受下一次療程,可能需要先接受積極的營養治療2至3個月,「就會先幫病人裝上人工靜脈導管,患者把靜脈營養帶回家,照顧者幫忙接上即可。」 醫師舉例,曾經有位年輕大腸癌末期病人,因為營養不良無法進食,遲遲未出院,但患者想與家人共度最後時光。醫療團隊讓家屬將靜脈營養帶回家,雖然一個半月後患者過世,但家屬還特地回門診感謝醫師安排,王照元感動地說:「醫病之間,有時需要多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思考病人與家屬的期待。」 洗腎結合雲端管理 腹膜透析方便性高 至於居家洗腎部分,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主任田亞中指出,洗腎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到醫療院所進行血液透析,一種是在家中進行腹膜透析。在家洗腎除了躲疫情避免交叉感染,因腹膜透析方便性高,比較不影響到患者生活,年輕人接受度高。 田亞中指出,目前腹膜透析分為手洗及自動洗,手洗是可調整透析的時間,標準為白天三次及晚上一次灌液;自動洗則利用晚上睡覺時進行,近年更結合最新的「雲端醫療管理平台」,醫護人員可在遠端管理患者洗腎狀況,有助殘餘腎功能延長。 在宅醫療需求者 可打1966長照專線 健保署統計,醫師、護理師與呼吸治療師訪視對象自20,442人增至33,900人,訪視件數自76,980件增至112,333件,有需求的民眾可利用長照專線1966等管道洽詢。 媒體報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指出,台灣在宅醫療學會成立後,投入居家醫療的醫師愈來愈多。民眾家中有失能者需照護,但就醫不便,且認為就醫受感染風險較高等,可嘗試申請服務。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6194/

這5種關鍵「數字」 確保心臟健康你不可不知

這5種關鍵「數字」 確保心臟健康你不可不知#健康醫療網

2020-05-22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 這幾個心臟健康的關鍵數字你應該知道!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的心臟科醫師Michael Blaha表示,下列關鍵指標可以簡單幫助你了解心臟的健康,而且這些數字會隨日常不斷變化,你的醫師不只希望知道你的血壓是高或低,更要知道確切數字。 1每天走幾步 Blaha表示,大量的運動有助於改善許多心臟指標,更能降低疾病風險,因次醫師建議每天走1萬步,或者每天走8公里,另外,每週運動至少150分鐘也是另一個可追求的目標,「有運動絕對比沒運動好。」若新心血管疾病患者運動有疑慮,應先諮詢醫師。 2你的血壓 高血壓通常沒有症狀,只能量血壓才知道數值。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最佳目標是120/80mmHg,但許多人往往達到140/90mmHg,已屬於高血壓標準。較高的血壓,代表動脈對血管壁上的血液壓力沒有反應,進而增加了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風險。 3你的非HDL膽固醇 把總膽固醇減去好膽固醇(HDL cholesterol),剩下是可能造成血管阻塞狹小的壞膽固醇,最好低於130 mg/dL,若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更要低於70–100 mg/dL,才能減輕疾病風險。 4你的血糖 高血糖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血糖太高容易損害動脈。實際上,第1型和2型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最有害的危險因子。 5你每晚睡幾小時 Blaha說,儘管沒有明確的時間,顯示睡多久才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然而,對大多數人而言,每晚至少需要睡六到八個小時。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6222/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