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

作夥來檢測! 早期診斷治療遠離肺阻塞

作夥來檢測! 早期診斷治療遠離肺阻塞#健康醫療網

2019-11-28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十大死因第七名 肺阻塞早期症狀難察覺 根據國健署統計,台灣每年有超過5,000人死於肺阻塞,因早期症狀不明顯,發病時常已出現較嚴重症狀。病友羅先生表示,自己就是因為睡到一半因呼吸困難起床後,突然發生休克,被家人緊急送院急救,住院治療還長達15天之久,經過檢查後才發現罹患慢性肺功能阻塞與支氣管炎萎縮。 肺阻塞衛教篩檢週 倡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徐武輝醫師表示,為了幫助民眾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於11月中舉辦「肺阻塞衛教篩檢週」,設計集章闖關活動,提供民眾肺功能檢測與衛教諮詢服務。希望藉由活動機會,幫助民眾篩檢出一些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潛在的患者,透過及早確診就醫治療,減緩疾病進程,降低急性惡化之風險。 民眾求診率低 醫師呼籲正視肺阻塞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胸腔科主任涂智彥醫師指出,肺阻塞在全世界盛行率平均為6-10%,但在台灣健保資料庫顯示只有2.48%。因肺阻塞診斷主要是評估肺功能,一般病人如無嚴重症狀並不會到醫療院所求診,因此推測肺阻塞盛行率在台灣被低估,診斷率偏低。故在此次活動關卡設計,中國附醫除了鼓勵民眾填寫問卷自我評估,透過儀器檢測肺齡,也在現場進行衛教諮詢,幫助民眾更加了解自身健康狀態,及早發現肺阻塞徵兆。 肺阻塞用藥進步 提升病人治療品質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胸腔暨重症系陳家弘醫師說明,以往針對肺阻塞會使用氣管擴張劑做治療,因類型不同,有可能一天需吸兩至三次,甚至需要不同裝置才能順利用藥。現階段隨著藥物選擇漸趨多元,已進步到有同一裝置內含有三種不同氣管擴張劑,對病人而言,一天不需吸太多次藥物,也不需使用太多吸入性裝置,減少患者用藥上的不便。 遵醫囑持續用藥 助穩定肺阻塞病情 肺阻塞位居我國十大死因排行榜第七名,常見症狀有咳、痰、喘三大現象,發病時常讓人感覺喘不過氣,嚴重還可能導致休克。所幸目前臨床有多種治療方式,幫助患者改善病情、提升生活品質。醫師提醒,如長年有吸菸習慣,且出現長期持續咳嗽、有痰、呼吸困難症狀,就是肺阻塞高危險族群,應及早就醫診斷治療。只要遵循醫囑、持續正確用藥,都能將肺阻塞急性惡化的機率降至最低,穩定控制病情。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4306

乾癬西醫治療、中醫調理 我可以怎麼做?

乾癬西醫治療、中醫調理 我可以怎麼做?#健康醫療網

2019-11-27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乾癬是一種免疫系統失調的疾病,目前藥物僅能控制與改善症狀,無法將之「斷根」,因此不少病友除了接受西醫治療,也會尋求中醫調理。醫師提醒,無論是接受西醫或中醫治療,最重要是先確定診斷,才能對症下藥,另千萬別買來路不明的偏方,恐花錢傷身、得不償失。 乾癬的治療原則 評估病灶面積 台中榮總皮膚科主治醫師阮昭奎表示,乾癬的治療原則為先評估病灶所占的體表面積,一般而言,體表面積未超過10%者,屬於輕度乾癬,可用外用藥膏,再搭配照光治療,大部分都能達到不錯的改善效果。 倘若乾癬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或是病灶體表面積超過10%,皆屬於中重度乾癬,此時除了照光治療,也需要加上免疫調節劑等口服藥物幫忙。若傳統治療方式使用一段時間,卻未達到療效,健保則有條件給付新型生物製劑使用。 不過,除了西醫治療之外,也有不少乾癬病友是尋求中醫調理。台北長庚中醫部主任楊賢鴻說,正規的中醫治療也會先了解病程發展,看是否壓力太大或其他因素造成,再依各種臨床症狀和徵象表現的不同進行「辨證論治」。 「中醫的治療採內外兼顧。」楊賢鴻說,若是皮膚紅、脫屑症狀會四處出現,就屬於風邪,可用防風、蟬蛻等中藥材;而皮膚有滲出物就是濕氣症,就得用利濕藥材;皮膚乾裂會使用清熱涼血藥。當病程拖很久,身虛體弱則需補氣。 至於外用藥部分,楊賢鴻說,除了青黛藥膏已被大型臨床試驗證實安全且對皮膚症狀緩解療效佳之外,大黃、黃岑、黃柏製成的三黃外用藥也適合患者。 中醫治療若不見起色 建議尋求西醫 雖然臨床有個案報告顯示,中重度乾癬住院患者接受中西醫合併治療,有助病程的縮短,但阮昭奎澄清,這尚缺大型實證研究。阮昭奎認為,只要症狀緩解效果不錯,無論中醫或西醫皆可嘗試,但前提還是要先確診,以免未對症下藥。另外,當中醫治療後病灶沒有起色,或是反應愈來愈不好,建議回頭尋求西醫治療。 需提醒的是,有病友尋求的不是合格中醫師幫忙,而是買來路不明的中草藥偏方。楊賢鴻說,有民眾用偏方煎藥完拿來洗澡,但治療乾癬沒那麼簡單,不是洗一洗就不見。 對付乾癬要毅力 薑母鴨、麻油雞NG 阮昭奎說,壓力、受傷、感染、及情緒都是乾癬復發的關鍵,所以對付乾癬一定要有恆心毅力,配合處方藥物治療,同時維持正常作息、減少壓力和負面情緒,也別亂吃可能打亂或活化免疫系統的薑母鴨、麻油雞、牛樟芝等進補食物。「不要三天捕魚兩天曬網,乾癬多能有不錯的改善與控制。」 「癬」中求勝:中西合併行不行?-乾癬健康講座 免費報名:02-86925588轉2698、2974 網路報名:http://bit.ly/2qmAjAy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4284

每日苦吞藥血糖仍超標? 複方控糖筆助「胰」臂之力

每日苦吞藥血糖仍超標? 複方控糖筆助「胰」臂之力#健康醫療網

2019-11-25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一名40歲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因對胰島素有著根深蒂固的誤解,起初相當抗拒治療,長久下來不僅身體狀況越來越差,血糖控制日趨困難,即使每天服用十幾顆藥物也不見改善。在經過醫療團隊循循善誘下,終於嘗試接受胰島素治療,才發現胰島素原來沒有想像中的可怕,也不似過往必須帶著林林總總的藥物在身旁,治療迄今,血糖順利控制在糖化血色素(HbA1c)<7%的治療目標,不適症狀也獲得大幅改善。 勿信胰島素迷思 正規治療控血糖 收治該名患者的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林嘉鴻醫師表示,胰島素藥物與人體製造的胰島素作用相同,可以協助患者控制血糖,延緩併發症的發生。然而,普遍民眾難以接受胰島素注射的治療方式,除了害怕打針,也受坊間流傳許多錯誤迷思影響而對胰島素有所誤解,甚至認為只有病入膏肓的患者才會用到胰島素。如上述40歲患者曾坦言,他就是因為聽親友說使用胰島素將來會洗腎,才會拒絕接受治療。 面對這群對胰島素有著恐懼與排斥的患者,醫療團隊會透過詳細解說配合衛教教材,協助患者扭轉錯誤觀念。林嘉鴻醫師進一步指出,若放任血糖持續飆高,會加劇慢性併發症的發生風險,現在也有越來越多醫學證據顯示,相較於飯前血糖,飯「後」血糖對糖尿病併發症的影響更直接。 複方控糖筆 助控飯前、飯後血糖 此外,飯後血糖會因為用餐時間與進食量等因素而有所波動,患者往往不知道自己的飯後血糖超標,身處於併發症風險而不自知。所幸,對於控制飯後血糖困難的患者,現階段已有複方控糖筆可以協助患者同時調控飯前與飯後血糖,也無須擔心體重增加的副作用。 目標:糖化血色素<7% 未達標應與醫師討論 糖尿病是在多種生理機轉影響下的疾病,難以透過單一機轉藥物控制,隨著疾病進展,對於體內胰島細胞逐漸喪失機能的患者而言,為了達到糖化血色素(HbA1c)<7%的治療目標,藥量往往會持續增加,若患者願意放下成見,選擇接受胰島素治療,不僅有助於血糖控制達標,用藥更加便利,對治療也更有信心。建議患者平時應同步監控飯前與飯後血糖,若發現其一未達標準,應儘速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4255

流感高峰季將近 了解這些助你慎防嚴重併發症

流感高峰季將近 了解這些助你慎防嚴重併發症#健康醫療網

2019-11-26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大部分人感冒,多喝水休息就會痊癒,不過流感可不只是咳嗽、流鼻水、喉嚨痛這麼簡單,還會發燒、肌肉痠痛,可能嚴重到無法下床,不容忽視。馬偕紀念醫院一般內科暨感染科郭建主任解釋,流感病毒以A、B二型為主,A型流感包含禽流感、人流感、豬流感及其他哺乳類流感;B型流感較單純只有人流感。若醫師懷疑病患感染流感病毒,還會借助詳細的檢測進一步確認流感類型。 這些族群要注意! 抗流感病毒藥物治療選擇多 流感要小心併發重症,特別是老年族群、慢性疾病族群、肥胖族群、幼兒病患及孕婦,最常見的併發症除了肺炎外,其他還包括腦炎、心肌炎、敗血症。治療上以抗流感病毒藥物—神經胺酸酶抑制劑為主,其不只能夠抑制流感病毒擴散,也不容易產生抗藥性,還可以同時治療A、B型流感。 郭建主任表示,目前抗流感病毒藥物有三種:分別是口服型、吸入型及針劑型。口服藥早晚各吃1顆,吃5天,共10顆;吸入型藥物也是早晚各吸1次,吸5天也就完成療程;針劑型相對簡單,只要透過點滴靜脈注射1次,就完成整個療程了。 年底還有新藥上市,只要吃一次藥就能完成整個療程,是抗流感病毒藥物的重大突破。 針劑型藥物有助吸收 黃金48小時投藥最佳 劑型選擇因人而異,像是患者擔心忘記服藥,或小朋友有吞藥困難,都能與醫師溝通,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式。 郭主任說,根據病人的特性、屬性及需求,都有不同治療建議。譬如說,吸收不良、不喜歡吃藥,甚至採取吸入劑型,可能會導致氣喘發作,這些類型的患者就適合以單次注射藥物治療。還有像是在加護病房的重症病人,選擇單次注射藥物也能減少口服藥物的負擔,藥物在血液的吸收也會相對較好。 主任強調,發現類似流感症狀應儘早篩檢,確診後在黃金48小時內儘速投藥治療,能有最好的療效,不但能減少病毒傳播及縮短病程,也能降低併發症發生風險。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4267

看電視一定會近視嗎? 醫曝兩大關鍵主因

看電視一定會近視嗎? 醫曝兩大關鍵主因#健康醫療網

2019-11-25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 玩積木、看書寫字、背棋譜,竟也會造成高度近視!一名小男童從小愛下圍棋,長時間近距用眼,讓他小小年紀就近視5、600度,幸好經由診治才控制度數。知名眼科診所王孟祺院長表示,許多家長總會有錯誤迷思,以為只要不看電視就能避免近視;事實上,造成近視的兩個主要因素,就是「長期間」及「近距離」用眼所造成。 學童寫字需留意 姿勢不正確反而會近視 王孟祺表示,幼兒視力發育的黃金期在6歲以前,一直到國中畢業這段期間,學童近視度數容易快速增加,尤其是在寫字時,更要留意。例如小學生常需寫國文作業,拿筆的手容易遮到筆尖,當每個字都需練習,姿勢又不正確,常會頭偏一邊斜斜的看,會讓距離變得特別近。 臨床上也發現,右撇子寫字姿勢如果歪一邊,左邊近視都會比右邊深造成視差,就是因為寫字姿勢錯誤,家長如果沒有即時注意,小朋友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姿勢、光線等因素,都易引發近視。 適當距離勿用眼過度 確保幼童靈魂之窗 看電視是否一定會造成近視?王孟祺指出,假如小朋友保持一定的距離,乖乖坐著看不隨便亂躺、姿勢正確,至少保持2.5至3公尺的距離,每看30分鐘就要休息10分鐘,而且注意光線需充足。如果都能夠依照這樣的原則,未必需要完全限制孩子不看電視。另外他也建議,如果是看書、玩玩具,最好也能保持40~50公分的距離,才能避免過度用眼。 戶外活動達2小時 有效預防近視方法 王孟祺說,目前研究上,大家公認最簡單預防近視的方法,就是多做戶外活動。因為戶外有很多充足的光線,對視力發育也很重要,建議小朋友每天戶外活動能達到2小時。 不過,在台灣較難執行,因為多數小孩課業壓力大;比較簡單的方式,就是每天5次的下課時間,每次十分鐘前往操場活動,加起來就50分鐘,上學途中,在戶外走路的時間,可能也有10~20分,這樣累積下來,就可以比較接近預估的時間。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44247

驅車北上尿不停 針灸改善膀胱過動症

驅車北上尿不停 針灸改善膀胱過動症#健康醫療網

2019-11-25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一名住中部的女士,膀胱過動症已15年,每次尿量只有50毫升,幾乎每半小時就要跑廁所,不敢出遠門,不勝其擾。為挽救生活品質,她決定開車北上尋求楊龍駿醫師治療,起初每次北上,沿途就要找休息站上廁所。經楊醫師透過頭皮針、耳針治療,並請患者練習適當忍尿,兩個療程後,她漸漸可以3-4小時才上廁所,每次尿量都有正常的300毫升以上,中途不用再停車解放,擺脫膀胱過動人生。 膀胱過動症 廁所跑不停 楊龍駿醫師解釋,膀胱過動症是因膀胱逼尿肌不自主收縮,讓患者短時間內不停想上廁所,出現頻尿、夜尿、急尿,甚至尿失禁等症狀,也就是可能在30-60分鐘內排尿高達數次,每天清醒時排尿次數逾8次,晚上睡眠時超過2次以上,往往低於200毫升就想排尿,且幾乎忍不住。 膀胱過動的原因是膀胱神經不穩定、過度敏感所致,大多為不明原因,但腦中風、巴金森氏症、多發性硬化症等疾病都可能引發。目前女性患者稍多,而且膀胱過動症並非老人專利,各年齡層都可能發生,楊醫師直言年輕患者更非少數。 傳統治療只治本 生活品質、尿意都Hold不住 西醫對於膀胱過動症治療以藥物為主,透過抗膽鹼藥物、肌肉鬆弛劑、抗焦慮藥、鎮定劑等,但可能面臨口乾、舌燥、便祕、脹氣、精神不濟、嗜睡等副作用;外科手術則採取膀胱擴張術,撐開膀胱來增加尿容量,或施打玻尿酸、肉毒桿菌來鬆弛膀胱肌肉。然而,術後短期內膀胱雖可裝較多尿液,但無法解決神經問題,仍必須反覆手術或施打;至於傳統中醫治療較注重補腎調理,較無實質治療效果。 因此,許多膀胱過動症患者只能與疾病和平共處,常因為頻尿而不敢喝水,導致膀胱尿道感染、便祕;且晚上可能起床如廁超過2至8次以上,造成睡眠問題,久了會有憂鬱症,也不敢出遠門,社交行為、生活品質大受影響。 頭皮針、耳針治療 助恢復神經、肌肉功能 楊龍駿醫師認為,以西醫觀點來看,不僅是膀胱神經肌肉的問題,也與大腦皮質有關係,因膀胱神經感覺到膀胱尿量足夠時,會向大腦皮質傳送排尿意訊號,「不正常的神經持續刺激,讓大腦誤以為膀胱滿了,進而發出訊號使膀胱排尿。」因此大腦、膀胱都要治療,症狀才有機會改善,楊醫師使用頭皮針、耳針刺激腦部,加上骨盆穴位治療,直接放鬆膀胱的神經、肌肉,擒賊先擒王,獲得不同以往的治療效果。 根據楊醫師經驗,一個禮拜治療兩次,一個療程共10次,平均兩個療程就有助於改善,通常也不太會復發。而且,越早治療越好,許多好幾十年的膀胱過動症患者,仍有良好改善。最近也有一名20幾歲的年輕女性,每半小時就要排尿,治療7-8次就得以改善。 水要喝足量 配合治療逐步增尿量 楊龍駿醫師提醒,膀胱過動症患者雖然頻尿,仍要喝足水分(一天1500-2000毫升),避免膀胱發炎、便祕,也要減少菸酒、少吃辛辣食物,並配合治療,療程中可練習適當忍尿,慢慢增加膀胱尿量至300毫升以上,也要記錄排尿時間和體積,評估恢復狀態。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44253

七旬婦沙啞竟是罹癌?術中神經監測助回「聲」

七旬婦沙啞竟是罹癌?術中神經監測助回「聲」#健康醫療網

2019-11-27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一名75歲的婦人在三年前因聲音沙啞就診,不料竟發現頸部左側長了一顆2公分大的惡性腫瘤,原來是因為腫瘤壓迫至神經與聲帶,才造成沙啞。負責收治個案的嘉義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謝清川主任表示,手術是甲狀腺惡性腫瘤必要的治療方式,且患者已沙啞,建議術中搭配神經監測器來輔助定位,避免神經再次傷害。婦人術後沙啞症狀也逐漸恢復、預後良好,與家人享受著天倫之樂。 甲狀腺發生率高 高風險族群建議超音波檢測 根據衛福部2016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甲狀腺癌位居女性癌症第4位、癌症死亡排名第22位;甲狀腺癌發生率高,女性罹患比率又遠高於男性,大約是三比一,年齡中位數落在49歲,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不過腫瘤預後良好,只要及早發現與治療,20年的存活率高達九成以上。有家族病史、甲狀腺相關疾病史,或是小時候曾接受過放射線治療的民眾,需多加注意,建議半年至一年進行一次超音波檢查。 甲狀腺周圍佈滿神經 誤觸恐造成終「聲」遺憾 不過謝清川主任表示,甲狀腺癌雖然發生率高,由於預後良好,即使轉移至淋巴也還在第一期,毋須過度擔憂。唯值得注意的是,甲狀腺周圍遍布許多神經,若在手術中不慎誤傷,恐怕將造成患者呼吸困難以及聲帶損傷,影響生活品質。因此,謝清川主任強調,進行甲狀腺手術時應盡量避免上述併發症發生,可於術中搭配使用神經監測儀器,透過肌電圖來觀察神經分布,靠近神經周圍時也有警示聲提醒,避免傷及神經造成不可逆的傷害,也建議甲狀腺癌、二次甲狀腺手術或頸部結構改變、腫瘤過大的患者使用。 術後保養很重要 聽從專業醫療叮囑為上策 甲狀腺為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之一,影響人的生理機能與代謝反應;若甲狀腺全切除者,術後保養很重要,須終身補充甲狀腺素,避免出現甲狀腺低下的症狀。不過謝清川主任也呼籲,千萬別因為要終身服用甲狀腺素而拒絕手術切除,補充甲狀腺素如同服用維他命,每天服用時間不限,只要有記得吃生活都能正常運作,最重要的是聽從醫師指示、正確治療才是對健康最好的保障。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4285

痛到無法工作!類風濕性關節炎全方位照護 降低未來失能

痛到無法工作!類風濕性關節炎全方位照護 降低未來失能#健康醫療網

2019-11-22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A小姐是一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最初僅感覺早晨手指脹痛,沒想到數個月內情況惡化,嚴重影響工作及生活,才趕緊就醫治療,但隨著口服藥物而來的副作用讓她感到不安,而自行購買各式各樣的藥品和健康食品,越吃越多,卻也對治療失去耐心…… 類風濕性關節炎易延誤 影響關節、重要器官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由於免疫系統異常,引起以關節為主的發炎反應,若未即時獲得治療與照護,會造成不可逆的關節變形,甚至影響重要組織器官,例如間質性肺炎或血管炎,降低生活及工作能力,也將增加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及罹癌風險,影響存活。一般來說,類風濕性關節炎越早治療效果越好,但根據臨床觀察,病人在初期容易誤以為是其它軟組織疾病,例如:退化性關節炎、肌腱炎、腕隧道症候群,或是痛風,而未能適時獲得良好的醫療照顧。 雙和醫院風濕免疫科團隊 培養患者正確觀念 雙和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張又升表示,像A小姐這樣的案例並不少見,需要醫護團隊培養患者正確藥物觀念並定期追蹤,才能有效控制病情。雙和醫院風濕免疫科整合各職類醫事人員,幫助病人生活調整、疾病自主管理,並提供心理支持。個案管理師完整病情評估,能協助醫師做出更準確的醫療決策,並利用候診空檔,提供病人一系列完整衛教資訊。張又升說,超音波是風濕免疫醫師的第二個聽診器,可以廣泛的應用在各種風濕免疫疾病上,部份診次會搭配超音波檢查,即刻檢測關節結構及發炎程度,除了無須再耗時排檢之外,也能讓民眾了解疾病狀況。 現今藥物治療雖有大幅進步,但張又升發現患者常因不正確的訊息或不熟悉藥物,自行停藥或減藥,而無法有效控制病情。院內特有的「藥師門診」提供病人藥物諮詢,建立正確用藥觀念,對於多重用藥病人,也能給予詳細的整合評估,大大減少病人治療的不安感,增加用藥遵從性。除了藥物治療,復健運動也很重要,物理治療師協助病人降低不適感、提升關節活動度,進而提高生活品質。 免疫調節劑沒效 考慮生物製劑 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以免疫調節劑(DMARDs)為主,若已使用2種以上藥物治療,效果皆未達標,經醫師評估後,可考慮合併使用生物製劑,而目前也有單獨使用就有極佳療效的生物製劑,能降低患者用藥負擔。根據臨床試驗證實,生物製劑可以更精準幫助病情嚴重或是對傳統免疫調節劑療效不佳的患者,有效減緩關節破壞,並預防長期發炎造成的併發症。 張又升提醒,病人仍必須按時抽血檢驗,遵從醫師指示、持續治療,把病情控制到最好,才能享受生活好品質。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4239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