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

何謂生物相似藥? 肺癌名醫說給你聽

何謂生物相似藥? 肺癌名醫說給你聽#健康醫療網

2019-11-22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隨著醫學發展,許多「生物製劑」成為癌症治療利器,但「生物相似藥」與「生物製劑」有何不同?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肺癌團隊負責人暨重症醫學中心主任夏德椿表示,「生物製劑」專利過期後,各大藥廠可再開發出結構類似的「生物相似藥」,其療效同生物製劑,但價格相對低,可提供更多患者基本的醫療,是各國採用的國際趨勢。 複雜大分子藥物 生物相似藥不等於學名藥 夏德椿指出,生物製劑是利用細菌等細胞製作的大分子蛋白藥物,包含許多癌症標靶的單株抗體,這類大分子結構複雜,製作難度高,審查標準也很嚴格。不同於結構較簡單的小分子「學名藥」,這類在原廠藥專利過期後由他廠製作的藥物,結構相對簡單,製作成本、時間都無法與「生物相似藥」匹敵。 「生物相似藥其實也是一種原廠藥。」夏醫師舉例,如同複製一隻木雞,每隻可以都相同,但要複製一隻活生生的雞,有生命的東西受很多因素影響,且不見得比原來的差。即使知道生物製劑的藥物結構,但製作過程卻須另行摸索,藥廠仍要全新開發製程,並且花費許多時間做定性分系,證實該藥物與生物製劑結構相似,後續也要進行部分臨床試驗,經過完整審查才能上市,與模擬結構較簡單的學名藥,是完全不同的藥物類型。 價格便宜約15-20% 提高醫療可近性 因此,目前生物相似藥大多也是原廠製造。而生物相似藥與生物製劑差在哪?夏德椿說明,「生物製劑」經過相同開發程序後,若要治療不同癌別,則每一種癌症都要進行臨床試驗,但生物相似藥因做過關鍵品質屬性 (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 CQA) 定性分析,與原開發廠的生物製劑進行比較,允許只做幾種癌別的臨床適用,其他癌別可以類推使用。 近幾年很多單株抗體的標靶藥物,可有效對抗癌症,但這類單株抗體藥物費用昂貴,許多國家為了降低藥費成本,能提供更多的醫療治療病人,紛紛加快核准生物相似藥。 夏德椿提到,歐盟是最早發佈生物相似藥的審查流程的組織,台灣早於日本等國已屬進步,但法規仍較於保守。目前健保癌症藥費年年增加,造成很多新藥無法給付,生物相似藥有助於減輕健保財務壓力。 癌友團體盼標註完整資訊 保障患者權益 「許多癌友因標靶藥物健保給付限定,卻無力自費使用藥物,生物相似藥是一個希望。」社團法人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理事長林葳婕女士給予肯定,但也表示民眾對於生物相似藥的熟悉度仍不夠,呼籲藥廠與醫院提供病友更完整的生物相似藥資訊,比如標明外推適應症資訊,此外,生物製劑與生物相似藥,有相同藥物學名,處方的開立應讓病友知道是生物製劑還是生物相似藥。 另外,生物性相似藥能為生物製劑的治療替代方案,她建議,藥品仿單可標記是否可互換,給患者參考,也需明載藥物批號,建立後續監控和藥害回報機制。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4136

持續「低血糖」吃不飽 恐是神經內分泌腫瘤惹禍

持續「低血糖」吃不飽 恐是神經內分泌腫瘤惹禍#健康醫療網

2019-11-21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怎麼吃都還是餓」17歲的李同學即使餐餐正常飲食,還是時常感覺飢餓,加上持續性出現盜汗症狀,自我察覺有異狀,於是在家人陪同下,赴醫院就診。沒想到檢查發現胰臟有顆約2公分的腫瘤,經切片確診為「神經內分泌腫瘤」。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邱泰然醫師表示,該名患者及時在第一期早期確診,當時以手術切除就能康復。李同學後續仍持續定期追蹤,沒想到第四年發現復發,並轉移至淋巴結,但在醫師建議下,使用賀爾蒙搭配標靶藥物治療,目前病情控制良好。 留意十大警訊 早期發現治癒率高 神經內分泌腫瘤為罕見癌症,台灣每10萬人中僅1.5至1.8人會罹患該腫瘤,腫瘤分泌異常賀爾蒙,影響身體正常運作。發病範圍遍布全身,主要以腸胃道、胰臟為主,其次為肺部。邱泰然醫師表示,該疾病雖為罕見惡性腫瘤,不過惡性速度緩慢、惡性程度也低,所以第一期的治癒率高達九成以上,只要及早發現,就毋須過度憂慮驚慌。不過由於沒有單一、特異性的症狀,患者只會出現與其他功能性疾病類似的困擾,如胃潰瘍、腹瀉等,又或是不明顯的病徵,導致高達五成以上的患者確診時就已經進入了晚期轉移,存活率僅剩三成左右。邱泰然醫師呼籲,只要出現「持續性」且難以控制的臉部潮紅、低血糖、盜汗、反覆性胃潰瘍、慢性腹瀉、心悸、皮膚炎、氣喘、咳嗽、發熱,以及等十大症狀,就必須有所留意。 危險族群應當心 早期診斷治療降風險 年長者(尤以女性為主)、有家族病史,如腦下垂體與胰臟病變、免疫功能不良,抑或是長期暴露於砷的環境之中,如光電產業之勞工,為神經內分泌腫瘤的高危險族群。若出現十大症狀數週以上,必須盡早與醫師討論。現在影像檢查技術發達,輔以抽血、切片等病理分析,早期發現可增加治療成功率。 提高疾病意識 免去輾轉求診苦 邱泰然醫師強調,提高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疾病意識」為確診的關鍵因素;由於多數人對神經內分泌腫瘤陌生,使得多數患者平均需要花上5至7年才能確診。也因此,多位專科醫師在去年籌備成立「台灣神經內分泌腫瘤學會」希望能透過各種講座、刊物與大眾溝通,以提高大家對疾病的認識。 世界神經內分泌腫瘤日講座報名資訊: https://www.tnets.tw/news/2019-tnet-lecture/ 本衛教訊息由台灣諾華提供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4220

抽脂後不穿塑身衣 車展女模慘成凹凸不平橘皮腿

抽脂後不穿塑身衣 車展女模慘成凹凸不平橘皮腿#健康醫療網

2019-11-21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日前台北市一名26歲車展女模想要藉由抽脂手術雕塑身形,又顧忌工作服裝需求無法配合穿塑身衣,聽說有聲稱抽脂後不需穿塑身衣的醫美診所,便安排時間前去進行手術,豈料抽脂術後皮膚變得凹凸不平,抽脂部位表層宛如大片橘皮組織,整體膚況看起來也皺巴巴的、鬆弛無彈性,令她悔不當初。做完抽脂手術後塑身衣真的非穿不可嗎?塑身衣要怎麼穿、又必須穿多久呢? 藉塑身衣外力加壓作用 填補減脂術後肌理整平 佳思優醫美集團謝宇豪醫師表示,進行抽脂手術後,皮膚和肌肉組織中間的深淺層脂肪透過手術被抽出體外,因為脂肪單位量減少,而皮膚內的「空間」卻沒有改變,因此皮膚就會像漏氣的氣球一樣變得鬆弛。抽脂手術後穿塑身衣能將皮膚脂肪層固定在適當的位置,並幫助淺層脂肪與深層脂肪粘連,避免抽脂手術後皮瓣鬆脫或下垂。透過塑身衣持續的外力加壓作用,產生「接觸性抑制」,讓脂肪細胞較停止分裂、體積縮小,對於脂肪組織有塑形之作用,可減少位移,降低整體疼痛閥值,同時也能大幅改善腫脹淤血的程度及暫時性的凹凸不平,使抽脂手術的整體效果更加完美。 謝宇豪醫師說明,一般在抽脂手術後會建議穿一至三個月的塑身衣,以減低肌膚鬆弛及復胖的機率;第一個月每天穿24小時,第二、三個月每天穿12小時可維持抽脂手術後的穩定。剛開始穿塑身衣的時候會很緊,但隨著抽脂部位慢慢恢復,塑身衣就會感覺慢慢變鬆,到這時候就可以將塑身衣改小,維持塑身的效果。 抽脂技術 術後部位肌膚平整度 佳思優醫美集團李兆翔也補充,抽脂手術後會不會凹凸不平,其實在抽脂手術的當下就已經決定了;抽脂手術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醫師的抽脂技術是否純熟,如果醫師在力道掌握上把握度不足,會增加抽脂部位抽吸不均勻或是抽吸層次過於接近皮膚表層的機率,就有可能會發生抽脂手術後肌膚不平整的狀況,因此,挑選技術好、有口碑的整形外科醫師操刀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局部體雕形塑完美體態 調整飲食作息效果更佳 李兆翔醫師提醒,抽脂正確來說是「局部體雕」的概念,並不等於減肥,抽出的脂肪量也不是越多越好,應以抽取身體局部難以消滅的頑固脂肪為目標,減少多餘脂肪細胞的數量;由於靠抽脂手術抽走脂肪細胞後身體產生的代償作用,短時間內較容易讓體內的脂肪細胞體積變大,除應遵循醫囑穿著塑身衣外,也該同步控制健康生活型態,避免菸酒等刺激性食物及劇烈運動,可幫助抽脂手術的效果更持久、肌膚更緊實。 複合式抽脂方式 觸及深層脂肪兼具傷口隱痕 佳思優醫美集團總院長黃仁吳醫師建議,民眾可參考如新一代「黃金三合一抽脂雕塑」的複合式抽脂方式,運用雷射溶脂、水刀抽脂及微笑超音波抽脂三大體雕系統互相搭配,不僅傷口隱痕,針對深層脂肪能有效觸及,對於淺層脂肪的處理也相對細膩,術後皮膚自然收縮、不會鬆垮。 黃仁吳醫師最後叮嚀,單次脂肪抽出量達1500毫升或單次脂肪及體液總抽出量達5000毫升的抽脂手術屬於八大高風險醫美手術,建議病患要在教學醫院等級的無塵手術室內由抽脂專門整形外科醫師操刀,並有麻醉專科醫師全程照護,才能讓病患透過抽脂手術成功體雕之餘更加安全有保障。 本區內容是由個人維護,若有不當資訊請通知客服協助處理或移除,謝謝。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44225  

癲癇發作釀車禍 醫籲患者要服藥

癲癇發作釀車禍 醫籲患者要服藥#健康醫療網

2019-11-20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碰!」一場車禍,嚇壞四周路人、駕駛,在2019年9月底,台北市景福門附近一台休旅車突然失控,追撞等紅燈三名機車騎士,後來又撞上人行道,車才停止,所幸沒有釀成重大傷亡,原來是車上40多歲男性駕駛癲癇發作,才釀成意外。 當一個人癲癇發作,意外風險就會大幅增加,臺大醫院外科部神經外科副教授郭律廷表示,上述就是典型癲癇引發車禍病例,臨床上,也有癲癇患者沒有規律用藥,結果騎摩托車騎到一半,突然癲癇發作而撞樹,雖然情況少見,但卻非常危險,一旦出現車禍,龐大的撞擊力道,也可能傷害腦部,形成嚴重腦部外傷。 大腦脆弱如豆腐 外力碰撞易損傷 郭律廷醫師指出,大腦像一塊豆腐裝在盒子裡,一受外力撞擊,很容易就會受損,出現頭暈、頭痛等腦震盪症狀,也有人發生意識改變、昏迷,或因顱內出血,引起半邊手腳無力、複視等神經學症狀,當血塊或腦部腫脹壓迫到腦幹,就有生命危險,必須馬上清除血塊,進行搶救。有時,大腦受傷也會產生異常放電,造成癲癇,患者全身抽搐,若沒有及時診斷並給予藥物控制,預後狀況會受影響。 頭部外傷恐需手術 術後監測、追蹤不可少   當患者頭部外傷送醫,醫療團隊會依需要安排頭部電腦斷層檢查,或針對受傷部位安排其他檢查,再依檢查結果決定是否手術治療。主要手術方式包含開顱血塊清除術、顱骨切除術與顱內壓監測器置入手術等。 針對顱內壓監測,郭律廷醫師解釋,頭部外傷合併顱內出血時,醫療團隊雖然移除血塊,但手術後的一週內,腦部依傷害程度可能產生腫脹惡化問題,除了在手術後給予降腦壓藥物治療,避免腦壓升高,也會依據腦壓數值變化趨勢決定需要安排哪些後續檢查、治療,避免大腦進一步受到損害。 隨著時代進步,醫療團隊手術時除了可以進行顱內壓監測器置入手術,還可同時監測腦溫變化,在台大醫院神經外科,另可透過「穿顱超音波」、「腦組織氧分壓監測系統」與「腦血流量監測系統」等神經監測儀器輔助,讓醫師獲得更多資訊,以作為治療決策依據。 頭部受傷可能引癲癇 考慮預防性抗癲癇藥物 此外,頭部外傷、受損後,無論是否需要接受手術,都可能因不正常放電而產生癲癇症狀,尤其是有顱內出血、顱骨骨折或年紀較大的病患,發生機率更高。對於接受手術治療或出血量較多但不需手術的病患,醫師多會建議使用預防性抗癲癇藥物,用藥時間至少一週。若是意識清楚的患者,可使用口服抗癲癇藥物,如果病患昏迷,則可以使用靜脈注射給藥或以鼻胃管灌食、給藥,使癲癇發生機率得到良好的控制。研究顯示,若癲癇未獲良好控制,頭部外傷後的預後會比較差,未來發生慢性癲癇的風險也會增高。 醫籲癲癇病友 一定要規律用藥 至於有癲癇病史的病友,郭律廷醫師則建議病友,一定要規律服用抗癲癇藥物,若服用抗癲癇藥物,癲癇還是發作,可能就要考慮調整劑量或調整藥物類型,避免在駕車或騎車途中癲癇發作引發車禍,進而危及生命安全。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4098

別讓血糖白測了! SNQ專家教你控糖新思維

別讓血糖白測了! SNQ專家教你控糖新思維#健康醫療網

2019-11-20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SNQ品質標章 民眾健康的保護傘 白色色塊,串起黃綠,象徵明亮、活力、安全,許多人對SNQ國家品質標章很熟悉,但卻不知道許多產品為了取得SNQ認證,愈來愈注重以科學實證的方式,確認安全性與品質。因此,SNQ標章已經成為保健產品安全消費的重要識別。為了讓民眾更認識SNQ的產品,每年在台灣醫療科技展中,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 SNQ推廣中心專案經理林俞孜表示,活動期間會邀請獲選SNQ的優質廠商,現場會展示許多通過認證的產品,民眾可以憑入場券折抵部分消費。而SNQ除了認證保健產品,也會評鑑醫療服務,每一項都是替民眾健康把關的範疇,像一些長照單位,以及未來各類疾病族群,醫療跟照護方面的需求會越來越多,這都是SNQ成立的目的,讓民眾能更安心使用各類品項。 健康年度盛事! SNQ主題館「醫師講堂」開麥 近年來,SNQ每年都在台灣醫療科技展中展出,展示保健產品、醫療照護兩大主軸,特別在醫療照護館,還會舉辦醫師講堂,含括代謝疾病、癌症等7大疾病會有SNQ認證的各大醫院團隊親臨現場展示,是注重健康民眾所關心的年度盛事。 血糖白測了? 專家帶你解析背後原因 今年年底的醫師講堂現場邀請15位專家,為民眾帶來最新醫療資訊,其中一場就由中山附醫Sugar Cloud糖尿病團隊醫師,帶來全方位血糖管理新思維,讓糖友不要白白挨針測血糖,一起解析數據背後的意義,看見血糖波動的警訊。 楊宜瑱主任表示,糖尿病照護需要跟智能醫療接軌,希望可以跟科技共同陪伴病友。像是運用智能血糖機,能夠讓在測完血糖後就傳輸到手機裡,正確紀錄每一次的測量值,也透過手機APP的整理,將數值視覺化,更便於病患或照護者了解血糖值波動,也能上傳飲食記錄作為血糖值變化參考,有助於與醫護人員諮詢溝通。醫師講堂上,楊主任會分享如何利用E化科技做好血糖管理,也會分享更多控糖案例,歡迎民眾共襄盛舉。 線上報名卡位! 好產品、顧健康一次滿足 民眾可以預先線上報名SNQ醫師講堂,在12月5日到8日,體驗SNQ優質展會的同時,一起聽講座,賺健康。 報名網址:http://www.snq.org.tw/chinese/01_news/activity-detail.php?ndid=139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4212

標靶藥延命! 肺癌腦轉移需長治久安

標靶藥延命! 肺癌腦轉移需長治久安#健康醫療網

2019-11-19  健康醫療網記者/記者黃心瑩報導 有位45歲的趙先生被診斷出罹患肺腺癌,遵循醫囑治療,後因為常常感到頭暈目眩,醫師安排核磁共振檢查出癌細胞竟已轉移至腦部,更是晴天霹靂,腦部數顆小小的腫瘤彷彿宣判了死期將至,一般會以全腦放射治療來處理腦轉移,但會影響腦部認知功能,無法正常工作甚至需人協助日常,且先前使用的標靶藥物已產生抗藥性,因趙先生為家中經濟支柱,考量後決定使用新一代標靶藥物治療,本來住院臥床的他出院時還可以自己步行,至今已快3年,恢復良好。 早晚期治療目標不同 基因檢測很重要 肺癌高居癌症死亡榜首,若能在初期發現,便能以手術或化療盡量根除腫瘤,可惜早期症狀不明顯,發現多半為中後期,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及肺癌團隊召集人夏德椿主任表示,肺癌晚期病人盡可能以維持生活品質及延長存活期為目的,目前科技發達,一旦確診為肺癌便會進行基因檢測,再針對不同的基因標的安排後續治療方針。 EGFR突變延長存活期是關鍵 目前針對最常見的EGFR基因突變肺腺癌,有標靶藥物可治療,若非特定基因的話用標靶藥物療效不佳,需用化療。夏德椿主任說明,第一­、二、三代標靶都適用於第一線治療,第一代第二代藥物產生抗藥性時間約10-12個月,第三代藥物產生抗藥性時間約為19個月。在今年最新的歐洲腫瘤學會年會中發表的標靶藥物整體存活期更突破3年,是EGFR標靶藥物發明以來的一大進展,對於中樞神經及腦部轉移的病人也有適合的藥物可選擇,並延遲產生抗藥性的時間。如前述趙先生的案例,因藥物對腦轉移腫瘤有效,也可免去放療的不適。 延長生命也要顧品質 追求長治久安 目前肺癌治療會先使用第一、二代標靶藥物,待產生抗藥性後再使用第三代藥物,但研究也發現,第三代藥物用於第一線治療延遲疾病進展的時間,在晚期患者有限的時間中,應盡可能延長疾病控制時間,並且盡量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目前第三代藥物尚未納入健保給付,夏德椿主任建議患者可與主治醫師討論尋求適當的方案,切勿購買來路不明用藥,才能追求治療的長治久安。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4180

心房顫動患者 靠這三點脫離中風險境!

心房顫動患者 靠這三點脫離中風險境!#健康醫療網

2019-11-19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83歲的呂奶奶某日在家看電視,突然間半身乏力意識不清倒地,家屬緊急在20分鐘內將她送往衛生福利部旗山醫院急診,經診斷是缺血性腦中風,且呂奶奶因心房顫動有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血劑,若想要進一步接受中風緊急治療,需先恢復凝血功能才能避免大出血的風險。所幸,呂奶奶服用的新型口服抗凝血劑有反轉劑,能於短時間內恢復凝血功能,經反轉劑施打後接受靜脈血栓溶解治療,提升了治癒率。 把握中風「快送醫」原則 提升治療成功率 衛生福利部旗山醫院神經內科蔡松年主任表示,院內在短短兩個月內就協助了三起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血劑的心房顫動患者,因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經施打反轉劑,再接受靜脈血栓溶解劑成功治療的案例。首先是他們服用的抗凝血劑剛好有對應的藥物,在短時間內恢復了凝血功能,因此能及時接受靜脈血栓溶解治療,但最重要的是,他們把握了中風「快送醫」原則,皆於3小時內送達醫院急診,掌握急救黃金時機,因此能順利治療。 蔡松年主任解釋,心房顫動患者之所以容易發生中風,是因患者的心房收縮功能異常,因此容易形成血栓,而當這些血栓隨血液四處流動時,若流到腦部造成阻塞,便引發腦中風;若血栓流到肺部,便會形成肺栓塞,有相當高的致命風險。 遵從醫囑用藥 反轉劑為風險帶來多一層保障 因此,若確診有心房顫動,必須依照醫師囑咐用藥,切勿自行停藥或更改服藥次數,日常生活中更需留意跌倒、骨折等意外發生,若不慎受傷出血,會因為凝血功能被藥物延長,而有出血不止的現象;蔡松年主任提到,此時若使用的抗凝血劑有專一反轉劑,能有多一層的風險保障,快速恢復凝血功能。選擇用藥前,建議可以與醫師進行討論,評估適合的用藥。 蔡松年主任提醒,台灣心房顫動盛行率高,約有23萬人患有心房顫動,由於症狀不明顯因此常被忽略,呼籲若出現心悸、頭暈、呼吸困難等症狀,或雖無症狀但有危險因子的族群,例如年齡65歲以上、高血壓、糖尿病、心衰竭、曾發生過中風等等,應至醫院定期檢查,才能早期診斷、早期預防併發症發生。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4194

男童流「血淚」? 原來是「出血性結膜炎」作怪!

男童流「血淚」? 原來是「出血性結膜炎」作怪!#健康醫療網

2019-11-17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2歲謝姓男童,左眼出現紅腫癢情況,男童用手去揉眼睛,結果竟然流下了幾行血淚,媽媽見狀嚇壞了,擔心孩子的視力會不會受到影響,趕緊帶著男童到童綜合醫院眼科看診,經眼科主任陳沛仁醫師檢查後,確診男童罹患了出血性結膜炎,並且還增生了假膜(透明的膜),造成男童更不舒服。 病毒引起急性結膜炎 無併發症可自行痊癒 陳沛仁主任表示,急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症,是濾過性病毒感染所造成,以流行性的居多,感染後兩週內都具有高度傳染力,而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則是結膜發炎還伴隨結膜下出血情況。 陳沛仁主任指出,急性結膜炎的病程需要7-10天才會恢復,跟感冒相同,就算沒用藥物治療,大部分病人仍會慢慢痊癒。若併發細菌性的結膜炎,分泌物會變得更黃更黏稠,那就必須使用抗生素藥水;大多數急性結膜炎可以在2週內痊癒,病程較長就會產生角膜炎病變,症狀可以持續好幾個月,還會伴隨著視力減退、畏光等症狀。 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避免共用盥洗用品 陳沛仁主任呼籲,如果家裡有一個人罹患結膜炎,其他家人常常也無法倖免。勤洗手,避免與他人共用毛巾,是防止傳染的重要措施。要避免感染,有幾個原則要注意: 1.避免和紅眼症病人接觸。 2.不要用手揉眼睛。 3.不要使用公共場所的毛巾和浴巾。 4.盡量常洗手以保持雙手清潔。 5.游泳後可以點眼藥水避免感染。 急性治療用藥水 後續追縱看眼壓 急性結膜炎的治療,在初期時除了做好勤洗手的好習慣,還可以點用一些無防腐劑的人工淚液,有舒緩異物感和沖洗掉分泌物的效果;若過了兩三天症狀仍持續,可以考慮使用一些輕微類固醇的藥水,但若使用時間較長,要注意有無眼壓增高的情形。 治療方式先進行左眼局部麻醉,然後將假膜刮除下來,然後開立藥物請家長回家後按時幫男童點藥,觀察假膜是否有再增生;三天後男童再度回診,經醫師檢查後確認假膜沒有再增生,並且恢復狀況良好。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4170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