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寶寶

只要餵奶,不要塞奶!讓哺乳不再是產後夢魘!

只要餵奶,不要塞奶!讓哺乳不再是產後夢魘!#媽媽寶寶

文╱李藹芬 採訪諮詢╱臺安醫院護理師暨國際認證泌乳顧問IBCLC王麗玲 凡是餵母奶的媽媽,莫不擔心發生塞奶的狀況,因為這一塞,除了疼痛難耐,還會衍生可小可大的問題,有過塞奶經驗的媽媽無不視之為噩夢一場!為了不讓噩夢發生,母乳媽媽應該知道如何做有助預防塞奶。 臺安醫院護理師暨國際認證泌乳顧問IBCLC王麗玲表示,「塞奶」是指該移除的奶水未被適時移出,而讓奶水淤積在乳腺管內,漸漸地,滯留的乳汁就會變得黏稠而不好移出。當母奶中的脂肪酸凝結成凝乳塊時,就會塞住出口,使得後面的乳汁無法順利分泌及移出。不論是親餵或瓶餵,都有機會發生塞奶。 塞奶常見5原因 王麗玲泌乳顧問指出,的確有些人的體質很容易塞奶,但除了體質因素外,她提出常見塞奶原因如下: 1.寶寶吃錯位置未能有效移除奶水 若寶寶含乳方式不正確,就只能吸出乳房內少部分的奶水,讓其他的奶水淤積在乳腺管內。 2.奶餵得不夠多 餵奶的時間及次數不夠,沒能讓奶水移出。尤其是在還未供需平衡時,寶寶不吃奶,媽媽又未將奶水移出,很容易就塞奶。 3.穿著衣物太緊或躺著壓到乳房 若媽媽穿著太緊的衣物或胸罩,或躺著壓到乳房,這都會阻塞一部分輸乳管,而影響乳汁的流出。她補充,「媽媽在餵奶時,若以指頭壓住部分的乳房,也會阻塞奶流」。 4.乳房大 由於乳房大且又垂著的關係,會讓乳房下方的引流較差,未能移出的奶水將成為塞奶的元凶。 5.乳管阻塞或乳腺炎導致塞奶 不論是輸乳管阻塞或乳腺炎,都會阻礙奶水無法順利流出,塞奶與乳腺炎互為因果,可能是因塞奶而導致乳腺炎,也可能是乳腺炎造成塞奶。 塞奶可先自救 雖然塞奶可能引起大問題,王麗玲泌乳顧問建議,可先以下方法進行自救: 讓「最佳吸乳達人」寶寶不限時間及次數的有效吸吮,可望改善塞奶的情況。 先擠出一些奶水,讓寶寶好含住乳暈 若無法直接餵奶(或嬰兒吸吮不佳),就應該將奶水擠出。 餵完奶或擠完奶後,若仍感到脹奶不適,可冷敷或用冷藏的高麗菜葉敷乳房。 需要就醫的狀況 塞奶往往令人感到疼痛不已,如果自救可解決問題,再好不過,但王麗玲泌乳顧問提醒,若出現以下狀況,請儘快就醫: .奶水被排出後24小時內,狀況仍未明顯改善。 .乳頭破皮皸裂、乳房局部疼痛、皮膚發紅。 .有疲憊感,並出現體溫超過38℃的症狀。 王麗玲泌乳顧問表示,若不及時處理塞奶狀況,淤積的乳汁將容易變成細菌的溫床,進展為乳腺炎,嚴重時,可能形成乳房膿瘍,必要時,需要外科手術處理膿瘍部分。 預防塞奶的方法 只要是以母乳哺育的媽媽,人人都有機會在任一時間點碰上塞奶的問題,撇開有些人的體質就是容易塞奶外,還是可依發生原因找出預防方法,王麗玲泌乳顧問說明如下: .產後儘快哺餵 .頻繁地哺餵 .有脹奶就要移出奶水 .不時讓寶寶變換姿勢吸奶 .留意容易造成乳管阻塞的食物   ※原文刊載於2019年2月號《媽媽寶寶》384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pregnacy/breastfeeding/articles/14650 ※延伸閱讀:哺乳是否存有禁忌?媽咪們從更新思維開始 ※延伸閱讀:4方法.有效維持泌乳量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封面人物】金馬獎最佳女配角-丁寧.努力扮演人生「母親」角色

【封面人物】金馬獎最佳女配角-丁寧.努力扮演人生「母親」角色#媽媽寶寶

文/高凡淳 第55屆金馬獎,丁寧榮獲最佳女配角獎,得獎感言讓觀眾熱血沸騰;卸下演員身分,丁寧是三個孩子的媽媽。在台下,丁寧依然扮演不同的角色,面對三個孩子,她各有一套教育方式;面對老公馬修,則是努力維持好感情,她期望,未來花上更多時間,扮演好孩子人生中的「母親」角色。 不斷反思.變成更好的自己 丁寧39歲時,身為演員的她,面對工作需要很大的成熟度,以及能顧及所有層面,丁寧自以為很穩定、很有耐心及包容力,但自從有了孩子,丁寧忽然有種「登大人」的感覺,原來過往的耐心、包容力算不得什麼,雖然帶養孩子的過程很累,卻給了她很多不一樣的學習。 丁寧提到,在「原諒」這件事上,大人的定義比較表面,認為只要原諒了,下次不要再犯就好,但對於年紀還小的孩子,就是會不斷地犯錯,父母只能一直原諒、一直表現出還是會繼續相信孩子。丁寧漸漸開始思考孩子需要什麼類型的父母,進而去改變自己的教養方式。丁寧發現,透過這樣的反思,自己變得比以前更有同理心,也變得更加柔軟,更能體會他人的辛苦。 良好的夫妻關係.維持家庭穩定的重要基礎 與美國籍老公馬修結婚近10年,剛有第一個小孩時,丁寧很容易將時間花在孩子身上,而現在則是越來越在乎彼此的相處時間。丁寧都會等老公下班回家,一起喝點小酒聊聊天,分享當天家裡及孩子發生的狀況;每個月也儘可能抽出只屬於她與老公的一天,出去看電影或是吃個飯,並在不影響孩子情緒的狀況下,安排在外過夜的小旅行。 對於目前的夫妻生活,丁寧表示與老公有共識「教養孩子是現階段的任務,但也不能把所有時間、力氣都花在裡頭,不然很容易磨損夫妻之間的感情」,她認為夫妻之間的好感情,才是維持家庭穩定的最重要基礎。 挪出更多時間.好好陪伴孩子 對於丁寧來說,2018年是個忙碌的一年,加上老三的出生,身心方面都產生變化,多數媽媽會在乎該如何保有屬於自己的時間,但丁寧表示,其實出外工作很開心,可以不用顧忌他人,享受當下所做的事,「只要是在處理自己的狀態,那就是自己的時間!」 現在的她,反而希望將多出來的時間,用來多陪陪孩子。孩子每天上下學,面對的是不同的阿姨來接送,或是到同學家做作業,不停在適應不同的狀態,由於丁寧的工作型態,讓孩子勢必要適應這樣的生活模式,幸運的是,孩子都表現得很好。丁寧藉此提醒各位爸媽,「不需要把孩子打造得多完美,或是替他們規劃出多完整的生命計畫,孩子會順應著父母親不同的狀態去調整學習。」   ※原文刊載於2019年2月號《媽媽寶寶》384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mom-tv/celebrity/momtv_articles/408 ※延伸閱讀:從伸展台到尿布台,名模「詹乃蓁」甜蜜育兒不喊苦! ※延伸閱讀:狄志杰&顏嘉樂喜迎龍鳳胎,歡迎伊哥、伊姐來報到!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與孩子開口談性好尷尬?幼兒性教育的4大疑問

與孩子開口談性好尷尬?幼兒性教育的4大疑問#媽媽寶寶

文/劉敏涵 採訪諮詢/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學院助理教授高松景 在華人社會中,「性」是私密、長期避談的話題,多數人從小就沒有接受過性教育,現在要重新學習,教導自己的孩子自然是一大難關。針對家長常見的困擾,我們特邀專家給予精闢解答。 Q1:我希望和孩子健康談性,但覺得好尷尬…… 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學院助理教授高松景說道,「首先,家長要釐清自己對於性的態度。」很多大人容易將性教育跟「性侵害防治」劃上等號,以害怕、焦慮的心情教導孩子,或者認為是純粹教導生理知識。他強調,性教育即是愛的教育,「性」和情感教育是相輔相成的,若家長理解正確的性教育內涵、意義,更能以輕鬆自在的心情和孩子談性。 Q2:孩子不小心撞見父母親熱時,該怎麼辦? 當孩子不小心看見父母在親熱,可能會感到好奇、或受到驚嚇,以為爸爸在欺負媽媽。當夫妻行房被孩子撞見,許多人因為當下感到尷尬、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如何向孩子解釋,便以各種理由搪塞,例如:做瑜珈、摔角、玩遊戲等等。但高松景指出,不應迴避孩子的疑惑,要用健康的心態應對,告訴孩子事實:「爸爸媽媽很相愛,在做親密的行為。」在孩子3歲以前,不需要談到性交的細節、跟孩子做過度的解釋,重點是安撫孩子的情緒,不讓孩子在心裡留下陰影,產生錯誤的聯想。 若孩子已經年紀比較大,仍然感到好奇,會進一步追問,家長可以尋找合適的繪本,讓他了解性行為是愛的表現,也能藉機介紹生命的誕生。但他提醒,雖然夫妻之間的性行為是一種愛的展現,但夫妻在做愛時仍不宜讓孩子看見,因為性是隱私的事情。    Q3:小孩很愛玩生殖器,和摸我的胸部,該怎麼辦? 孩子在3~6歲會進入「性器期」,在這個階段,會有很多孩子撫摸自己的性器官,也會想要偷看、或摸別人的身體,但孩子其實並沒有抱持情色的想法,而是感到好奇,想進行探索。家長不應強行禁止孩子摸性器官,否則會讓孩子感到愧疚、產生自卑感。但是要讓孩子有隱私的概念,並且學習尊重、不隨便碰觸他人。高松景說道,孩子聽不懂何謂「隱私」,因此要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向孩子解釋,例如說:「這是你的『祕密』,所以不能隨便給別人看,若不希望別人看到你的祕密,也不應該看別人的。」 Q4:哪些時候適合和孩子談性? 性教育和生活息息相關,家長不必很嚴肅的替孩子「上課」,而是抱持自然的心情教導孩子,藉由一些生活情境,自然和孩子提起性。例如:替孩子洗澡時,順道介紹孩子的身體部位;或者當孩子認知到自己與他人的差異,介紹男女生的不同。 學習最大的動力源自於「好奇心」,孩子一出生即會對世界感到好奇,許多事物對於孩子而言都是新奇、新鮮的,因此當孩子開始發問,也是展開性教育的契機。   ※原文刊載於2019年2月號《媽媽寶寶》384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parenting/education/articles/14649 ※延伸閱讀:用「愛」打造基礎.建立孩子正確性教育 ※延伸閱讀:【與幼兒談性】面對幼兒性教育,你要有的十八般武藝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品萱辣媽的雙寶生活日記:來場生日派對吧!

品萱辣媽的雙寶生活日記:來場生日派對吧!#媽媽寶寶

文‧圖/吳品萱 朋友問我該不該幫孩子辦生日派對,因為她認為不但花錢,加上年紀小,長大後根本不會記得。但我毫不猶豫地回答:「要!當然要辦!」 幼兒園生日會.兒子興奮不已 Mitch和Marty所就讀的幼兒園,每個月都會替壽星舉辦生日會。除了老師帶領壽星做小點心分送給同學之外,重頭戲則是家長要替孩子準備全開海報,貼上十到二十張的成長照片,並在生日會上,讓壽星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的故事。 我洗出了將近一百張的照片,再來排版刪減,但看著看著覺得每張都好值得紀念,於是決定多花點時間,把所有照片全數放上去。當Mitch跟Marty看到成品時,都興奮極了。第一次急著要上學,想要趕快帶生日板給老師和同學看。在生日會上,他們不只認真解說,往後幾天還常常在生日板前,一站就是十幾分鐘。現在這兩張全開海報,變成了Mitch和Marty最喜歡帶客人參觀家裡的重要景點之一,而且一定會說:「是我媽媽做的!」 改變想法.轉送外婆的超級大禮 兒子們生日的前兩個月,我正猶豫著要不要幫他們舉辦生日派對,當時也是覺得既花錢,孩子也不會記得,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我的母親和兒子們的生日只差三天,以往都是一起慶祝,但母親去年初意外離世,我沒有心情也沒有動力。 就在兒子們生日前的兩個星期,我轉念一想,外婆一定希望他們能有個很棒的生日派對,我媽可是最寵他們了!於是臨時決定規劃舉辦,且一定要辦得更用心,邀請更多人,因為這是外婆要送給他們的超級大禮物。 「超級英雄」派對.變成難忘回憶 此次的派對主題是「超級英雄」,從邀請卡、佈置、蛋糕通通是他們最喜歡並且自己挑選的。辦完生日派對到現在將近兩個月,他們不但記得來參加的每一個大人及小孩,也常常提起派對上發生的趣事。也許他們之後會慢慢淡忘,但我相信只要看到照片,一定會想起這個最棒的生日派對。 有意義的生日派對 值得一提的是,好朋友主持人李培禎一月剛為兒子Ian辦三歲生日派對,為了響應環保減塑、不製造垃圾,現場不提供一次性餐具,賓客們自備餐具,大人與小孩一起達到垃圾減量愛地球,還提議把生日禮物改成現金,全數捐助給弱勢兒童。環保和捐助慈善從身教做起,不僅教育孩子,也讓賓客們上了寶貴的一課。一場成功的生日派對,除了熱鬧,還有絕對是充滿愛和用心的。   ※原文刊載於2019年2月號《媽媽寶寶》384期。 ※延伸閱讀:品萱辣媽的雙寶生活日記.一起當個會「說話」的大人 ※延伸閱讀:小柔媽咪的育兒趣.原來小孩要的並不多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小柔媽咪的育兒趣:照顧三個孩子.其實很幸福

小柔媽咪的育兒趣:照顧三個孩子.其實很幸福#媽媽寶寶

文‧圖/黃小柔 很多人問我怎麼有這麼大的勇氣生三胎?說真的,我一開始只想生兩胎,老三其實是個意外!聽過很多人的經驗,老三通常都是意外來的。 犒賞之旅.意外懷上老三 剛生完女兒小桃,我跟先生安排了香港之旅,希望能好好犒賞我生孩子的辛苦,也因為這個犒賞之旅蹦出老三。這一個突如其來的驚喜,改變我們原本的計劃。才剛卸貨不到兩個多月就又懷孕,我必須要再承受10個月的孕期,所有安排好的工作跟計畫全部要變動;而兩個孩子的教育費用,也因為老三小米的到來,必須重新安排。再來,孩子的房間安排跟照顧者的時間配合也令人感到棘手,到底該怎麼做才好?面對所有的改變,心臟一定要夠有力,我只能邊生、邊忙、邊安慰彼此「一切都是最好的祝福!」 對於孩子的擔憂是多餘的 老三誕生之後,我們才發現到所有的擔憂都是多餘的,還好當初堅持把他生下來。小米剛出生時,最擔心的就是孩子間會不會吃醋,除了年紀相仿還不太能溝通之外,哪個孩子不希望自己是獨一無二的,但沒想到是我們多慮了!小桃非常愛小米,把他當做自己的小寶寶一樣愛護著,可能是因為習慣有哥哥的存在,再多一個弟弟好像也沒造成太大影響,老大小橘也因為妹妹的出生,他發覺自己不再是孤獨的一個人,對他而言,小米的到來更是令他開心。 但我開始擔心著,到底能不能照顧好這三個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我是不是有這樣的耐心能因材施教?有人說「老大照書養,後來的隨便養」,這句話還說得一點也沒錯!剛生小橘時,全家待命;生了小桃,全家就比較沒有那麼緊張;而小米的出生,則讓我們真實感受到什麼叫熟能生巧,該經歷、該了解的都已經明白,所以老三特別好照顧,只要吃飽睡飽,生活作息跟狀態都比哥哥姊姊還要精準,可說是個天使寶寶。 彼此互相陪伴.家庭幸福美滿 前些日子小米剛滿一歲,就開始努力想學走路,果不其然,超前哥哥姊姊的進度,媽媽感到非常的欣慰。我覺得寶寶都是上帝給的祝福與禮物,現在的家裡很熱鬧,看著他們互相陪伴,一起起床、睡覺、吃飯、玩耍,不用擔心沒有玩伴,之前所有的辛苦都很值得,因為我們一家五口full house相當的美滿幸福。所以想生的姊妹們不要再猶豫,只要能力足夠,多生幾個絕對不會後悔。   ※原文刊載於2019年2月號《媽媽寶寶》384期。 ※延伸閱讀:王以路蛋妹教養經.媽媽的教養挫折 ※延伸閱讀:小柔媽咪的育兒趣.原來小孩要的並不多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孕期乳房變化正常嗎?哪些是病變徵兆?

孕期乳房變化正常嗎?哪些是病變徵兆?#媽媽寶寶

文/周滋靜 採訪諮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主任王文科 懷孕因荷爾蒙的影響,通常生理會出現許多不同以往的變化,像是常見的孕吐、容易疲勞、皮膚暗沉等,但每個人的體質不同,症狀的輕重程度不一,而乳房變化幾乎所有女性都非常有感,哪些乳房變化可能是病變的徵兆? 很多女性在月經來潮前或經期時會感到乳房脹痛、敏感,甚至覺得摸到硬塊,其主要是受荷爾蒙影響所致,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主任王文科指出,懷孕時乳房脹痛、變大,主要是受雌激素與黃體素刺激,使乳房乳管及乳葉增生。 孕期乳房常見變化與原因 女性在懷孕時期對身體變化會特別敏感,有些日常不曾留意的細節,孕期察覺難免會覺得緊張,王文科主任指出以下8種孕期乳房常見的變化與原因,說明如下: 1.乳房變大 懷孕時乳房變大是很常見的改變,但罩杯升級多寡因人而異,多數孕婦在懷孕初期約增加1/2個罩杯,到了懷孕中後期變大兩個罩杯,甚至更大也有可能。 2.乳房脹痛 通常懷孕6~8周就會漸漸感受到乳房脹痛,疼痛感類似月經來潮前的不適,因乳腺持續增生,整個孕期都可能不時感到脹痛。 3.血管明顯 通常肌膚較白皙的女性,很容易看見一條條青綠色的血管,王文科主任表示,懷孕時發現乳房皮膚上的血管變得明顯,主要是血液循環增加,加上乳房脹大所致。 4.乳暈、乳頭顏色變深 黑色素沉澱讓許多孕媽咪聞之色變,懷孕時因荷爾蒙影響,黑色素細胞會變得更活躍,尤其是腋下、脖子、胯下、乳暈、乳頭等處黑色素細胞較多,就會明顯出現膚色暗沉、變黑。 5.乳暈皮脂腺增加 乳暈上的「小疙瘩」為皮脂腺體,有些媽咪在懷孕時會發現乳暈上的小疙瘩變多,王文科主任指出,孕期乳暈上的皮脂增加,能幫助滋潤皮膚,不需過於擔憂。 6.乳頭分泌物 懷孕中期時,母體就會開始分泌初乳,此階段孕媽咪會發現乳頭上出現白色或偏黃的微量分泌物,甚至出現細微血絲,王文科主任提醒,孕期尚無哺乳需求,儘量別刺激乳頭或乳暈,若分泌物顏色出現改變或持續有血樣分泌物,建議應至乳房外科評估是否有其他病變的可能。 乳房病變徵兆 王文科主任表示,若是孕前就存在的良性腫塊,像是罹患乳房纖維腺瘤的女性,在孕期有3%的機率會面臨纖維腺瘤受雌激素刺激而變大,一般增大幅度可至20%左右,甚至約有2%的纖維腺瘤在孕期或哺乳期可能於短期內快速變大,超過5公分,所以若腫塊增大幅度超過20%,建議接受進一步的切片診斷。 他提醒,孕期荷爾蒙改變,乳房有可能因為乳腺組織增生,而出現暫時性的硬塊,如果硬塊持續兩周,甚至有變大的跡象,最好至乳房外科檢查。此外,當乳頭持續有血樣分泌、分泌物顏色改變、乳房皮膚凹陷凸起、乳頭變形或出現乳房不對稱等情況,可能是乳房病變的徵兆,應立即安排相關檢查。   ※原文刊載於2019年2月號《媽媽寶寶》384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pregnacy/notes/articles/14639 ※延伸閱讀:孕期乳房檢查不輕忽 ※延伸閱讀:孕期乳房照護大小事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專題報導】副食品階段.關乎寶寶身心發展

【專題報導】副食品階段.關乎寶寶身心發展#媽媽寶寶

文/洪郁鈞 採訪諮詢/部立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職能治療師曾雅鈴 從抓取食物到使用餐具,對寶寶來說不只是練習使用餐具而已,背後更包含著上肢肌肉與關節運用的熟悉,看似簡單的練習,對寶寶的動作發展來說卻意義重大。 寶寶學吃飯.從模仿開始 寶寶剛出生時,如同一張白紙,甚至對於自己具有軀幹與四肢都尚未有認知,隨著月齡增加,對軀幹與四肢的存在逐漸有感覺,即會開始練習並學習運用身體與四肢的肌肉,以完成各部位動作的發展。對於吃飯這件事也是,部立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職能治療師曾雅鈴表示,寶寶對於「吃飯」的認知,也是透過學習而來,從寶寶隨著大人同桌吃飯或是經常看到大人吃東西,寶寶會逐漸開始建立關於「吃飯」的認知,例如:食物放進嘴巴,嘴巴會動、大家坐在一起吃飯很開心等,同時,寶寶也會開始模仿大人的口腔動作。 堆疊動作經驗.從基礎到進階 曾雅鈴職能治療師指出,寶寶的副食品時期,大致可分成3個階段,分別為家長餵食、寶寶抓食與使用餐具餵食自己,此3個階段都有各自的動作發展進程,一一分述如下: 1.家長餵食 從出生後看著大人吃飯,會逐漸開始建立「吃飯」的概念,口腔動作也持續發展,從單純吸吮到練習上下唇閉合,以及後來的牙齦咀嚼能力。寶寶開始吃副食品之後,當家長將食物靠近寶寶嘴巴,寶寶會認知要張開嘴巴、接受食物,其中「看」到食物、對準食物張開嘴巴,也是寶寶發展視動整合的部分過程。 2.寶寶抓食 約於孩子7個月大左右,寶寶坐在餐椅上,開始會想抓食物往嘴巴塞,啟動的是手眼協調、手口協調與全掌抓握的動作練習,其中,全掌抓握的動作,包括用手指將碗中的食物抓進手掌後握住。而隨著抓握的動作逐漸熟悉,「放手」的動作也會逐漸出現,孩子在該階段,經常會出現抓起東西又放下的動作練習,因此,日常生活中,可為孩子多準備一些安全的手掌玩具,讓他練習全掌抓握與放下的動作練習,同時,也可以慢慢開始給予較小塊的食物或米餅,讓寶寶練習以2~3根手指頭拿取食物。這些動作經過重複練習後,寶寶手部近端關節(肩膀與手肘)的穩定度也會隨之提高。 3.使用餐具 透過使用器具來獲取食物(約1歲左右),這對寶寶來說,算是比較高階的動作練習,其中,使用湯匙可練習手腕和手指的靈活度,喝水時,雙手抓握水杯,則可達成雙側整合的動作練習。在這個階段,也常見寶寶雙手捧著點心碗,雙手一舉、仰頭就把碗中的點心撒了滿臉,曾雅鈴職能治療師解釋,寶寶雙手捧碗是在練習雙側整合的動作,撒了滿臉則是因為遠端關節(手腕)的控制尚不成熟,因此是運用近端關節主導行為所導致的結果。 寶寶的動作發展由近而遠,原則上會先練習雙側一致的動作,之後才會進階到雙手各自做不同的事,例如:一手拿碗,一手拿湯匙餵食自己;而近端關節(肩膀與手肘)的力量控制穩定後,才會逐漸開始練習遠端關節(包含手腕與手指)的穩定度與靈活度。因此,透過副食品階段,提供寶寶大量的練習機會(自己抓取食物、使用餐具),能幫助他更順利地學習控制與熟悉身體關節的使用。   ※原文刊載於2019年2月號《媽媽寶寶》384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parenting/babycare/articles/14613 ※延伸閱讀:搞定孩子的胃!從副食品開始 ※延伸閱讀:換掉餐盤內容,解決寶寶「過胖」或「過瘦」的困擾!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莫慌張莫擔心!與寶寶共度洗澡時光

莫慌張莫擔心!與寶寶共度洗澡時光#媽媽寶寶

文/高凡淳 採訪諮詢/台北耕莘醫院新生兒中心護理長馮鈺婷 幫寶寶洗澡,對於新手爸媽而言不是件簡單的事。台北耕莘醫院新生兒中心護理長馮鈺婷表示,若爸媽能清楚了解寶寶洗澡的環境準備及步驟,提前留意可能存在的危險因子,多少能減少心裡的緊張及擔憂,進而與寶寶度過一段美好的洗澡時光。 步驟.確實做好不慌張 1.抱好寶寶:先將衣服脫下,包上包巾並以橄欖球式的抱法,將寶寶夾在腋下,之後手托住其脖子跟頭部,避免寶寶洗澡時雙手揮動。這時媽媽也能沾點水在寶寶身上,並說聲「我們要洗澡囉!」避免寶寶驚慌失措。 2.先洗臉部:接著,利用小方巾的四個角,分別擦拭寶寶的眼睛、耳朵及臉。切記擦拭眼睛時,擦過一次即可,不需來回反覆擦。 3.清洗頭部:用虎口將寶寶的耳朵壓住,避免洗頭時耳朵進水。先用水打濕頭部,使用清潔用品搓洗,動作儘量放輕,避免寶寶眼睛進水,沖洗乾淨後,記得將頭部擦乾。 4.清潔身體:脫下包巾,並確保已抓穩寶寶。在清洗的過程中,注意像是脖子、腋下、鼠蹊部等皺摺處要確實清潔,避免長出濕疹。翻至背面繼續清洗時,膝蓋後的皺摺處、腳趾頭也要加以搓揉,才算清潔完畢。 5.穿好衣服:清洗乾淨後,利用大毛巾將寶寶身體各處及皺摺處,確實擦拭乾淨,之後在屁股塗上厚厚一層的護膚膏,並穿上尿布,避免突然大、小便。 利用臍帶護理包消毒肚臍時,消毒範圍約50塊硬幣大小即可,依序穿上衣服就完成清洗步驟。 洗澡危機.不讓寶寶離開視線 新生兒的皮膚又嫩又滑,對於環境任何刺激物都很敏感,若是水溫控制不當,寶寶就可能燙傷,馮鈺婷護理長提醒,要記住「先放冷水再加熱水」的原則,將溫度控制在37℃~40℃。若無法準確掌握水溫,在將寶寶放入洗澡水前,爸媽可利用觸覺較敏感的手肘試水溫。 而體型較大的寶寶,馮鈺婷護理長建議爸媽一起洗較妥當,避免抓握力道不足,造成寶寶滑落受傷。另外,她也提到,市面上所販賣的洗澡網架,部分爸媽認為短時間把寶寶放在上頭很安全,殊不知一個揮手、踢腳的動作,寶寶就會翻覆、溺水,馮鈺婷護理長強調,即使洗澡網架方便,但將寶寶放上去後,不要輕易的讓寶寶離開自己的視線範圍,爸媽要做其他事情之前,都要先將寶寶抱到安全的地方,避免遺憾發生。   ※原文刊載於2019年1月號《媽媽寶寶》383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parenting/babycare/articles/14477 ※延伸閱讀:幫寶寶洗澡囉!但你有這些疑難雜症嗎? ※延伸閱讀:寶寶皮膚保養原則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