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寶寶

出生開始學教養:bobo口腔愛乾淨.健康全都in

出生開始學教養:bobo口腔愛乾淨.健康全都in#媽媽寶寶

文/星願樹職能治療所負責人暨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陳宜男職能治療師 寶寶約莫6個月開始長牙,但口腔清潔卻早在尚未有牙齒之前,就已經如火如荼地展開,例如開始使用口腔清潔棉、紗布巾或濕紙巾幫寶寶清潔口腔內膜與軟顎。 口腔清潔目的與益處 1.保持寶寶口腔清潔,避免口腔積存奶垢與食物殘渣造成口腔異味。 2.讓寶寶熟悉口腔清潔的感覺,有助於長大後學習與適應刷牙。 3.1歲以前,寶寶處於口腔期階段,容易將玩具等物品放入口中,造成口水殘留在物品上而滋生細菌,如果反覆放入口中吸吮,將可能導致細菌在口中滋生,進而影響健康。 4.讓寶寶習慣口腔乾淨、舒服的感覺,促進對於口腔狀況的覺察與清潔動機。 試著這樣做,有助於寶寶適應口腔清潔 1.口腔外部按摩:從耳朵下方的顳顎關節處開始進行按壓(應於單一區塊施加些許壓力,避免輕觸或來回搓揉),接著往臉頰處進行按壓,最後再到嘴唇的周圍。按壓方式:以大拇指或食指指腹以「畫圈」的方式進行按壓,每個區塊可反覆按壓5至10次。此外,嘴唇的部分,以雙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分別抓住嘴唇,並施壓使其緊閉。 2.口腔內部按摩:口腔外部按摩完畢後,可進而用按摩牙齦,按摩順序可從門齒的牙齦開始,逐漸往內到臼齒牙齦部分。按壓方式為以「螺旋」的方式就上述的順序分別按摩上、下排的牙齦。舌頭按摩則以按壓舌頭的表面為主。 3.調整餵食及刷牙工具:所使用的餵食或刷牙工具亦須調整,建議初期可使用材質較軟的橡膠湯匙或牙刷,避免一開始就用金屬材質的湯匙或刷毛太硬的牙刷。 4.養成喝水的習慣:若寶寶初期無法接受紗布巾或牙刷等物品進入口腔或還不會漱口,至少得讓寶寶養成餐後喝白開水的習慣,才能維持口腔的清潔。 如何讓寶寶喜歡刷牙? 寶寶大約在2歲半開始會對於拿刷牙感到興趣,並開始模仿大人刷牙,在這個階段可以使用一些方法,有助寶寶將這股熱情與動機延續下去。 1.經常在遊戲中融入刷牙的情境,例如使用牙刷幫忙玩偶清潔牙齒,以輕鬆有趣的方法了解刷牙方式、步驟與口腔清潔意義。 2.善用繪本來讓寶寶學習如何刷牙、刷牙的好處、不刷牙造成的後果等,如《我會刷牙有聲繪本》、《大家來刷牙(立體書)》、《鱷魚怕怕牙醫怕怕》等。 3.搭配刷牙相關的歌曲,一邊刷牙一邊聽歌,如果能將歌曲時間長度設定為一次刷牙所需的時間長度,那就更棒囉! 4.使用卡通造型的牙刷與漱口杯,也有助於誘發刷牙的動機。 5.不強迫刷牙,初期可以試著讓寶寶選擇「刷牙或漱口」來進行口腔清潔,再逐步透過上述方法引導寶寶習慣使用牙刷。 寶寶不會漱口怎麼辦? 建議嘗試在日常生活中多以遊戲的方式引導吹氣的動作,例如吹畫、吹動紙張賽車、吹動乒乓球、吸管吹透明杯子中的水使其發出泡泡、玩吹奏式的樂器等。 口腔感覺過度敏感.影響口腔衛生與營養問題 所謂「感覺過度敏感」即是對於外來的感覺刺激產生過度反應,這可能是感覺訊息因「感覺調節」功能失調而產生過度的「感覺定向」,例如小朋友在遊戲當中經常會與他人產生皮膚上的接觸,如果感覺調節功能失調,就可能無法將這些因正常皮膚接觸而產生的感覺訊息調整成舒適且可接受的程度,反之,可能造成錯誤的解讀,因而產生不舒服感,甚至是威脅感。   ※原文刊載於2018年12月號《媽媽寶寶》382期。 ※延伸閱讀:出生開始學教養:培養bobo食育觀念. 從飲食傳遞父母的愛 ※延伸閱讀:出生開始學教養:bobo愛露營.提醒事項別忘記!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孩子長高關鍵.孕期營養影響基因表現

孩子長高關鍵.孕期營養影響基因表現#媽媽寶寶

文/洪郁鈞 採訪諮詢/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劉明發 傳統上,多數父母以為孩子的身高可以等到孩子開始上學後再開始努力,最新研究卻發現,孩子的長高關鍵,除了基因影響之外,其實從孕期就已經開始奠定基礎。尤其懷孕初期的營養攝取,對寶寶未來的身高具有關鍵性的影響,亦即,即便孩子有基因支持足以長到180公分,但若孕期與幼年時期營養不足,也可能讓孩子的身高無法達到預期的水準。 孕期營養.為寶寶身高奠基 劉明發醫師指出,除了遺傳因素之外,營養目前也被認為是影響身高的關鍵因素,2017年的研究發表中,發現孕期營養(尤其是第一孕期)對寶寶未來身高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胚胎時期,所有器官的細胞呈倍數生長,在此關鍵期如果孕期營養有所不足,就可能抑制基因原本該有的表現。進而影響各器官的正常發育,這也包括了小孩未來的身高。」 若以較極端的例子舉例,臨床上,孕媽咪因疾病因素或營養不良的情況,導致寶寶出生為低出生體重兒者(小於2,500克),其未來罹患疾病的機率不僅偏高,且若再因為照顧不周、營養不足,使生長未能追趕上預期進度,則未來成為矮小兒童與矮小青少年的機率大幅增加。 曬曬陽光.孕期重均衡 約於妊娠8~12周,胎兒的骨板逐漸成形,並在妊娠後期,會累積約80%的骨質密度,因此孕期確保攝取足夠的鈣質與營養素,不只為寶寶的健康奠基,也有助孩子未來身高的良好發展。劉明發醫師解釋,營養之所以不能偏廢的原因在於:如果孕媽咪只補充鈣質,忽略維生素D,那麼鈣質的吸收效率不會好,或是忽略蛋白質的攝取,也無法啟動鈣質在骨骼生長的利用。 根據統計,國人在妊娠期與哺乳期所攝取的維生素D大多不足,建議孕媽咪或哺乳媽媽除了補充錠劑、魚油、牛奶、媽媽奶粉或多吃魚之外,可選擇每日11點~2點的正午時間,在太陽下曝曬3~6分鐘,研究發現,正午時間的豔陽比其他時間的陽光更容易幫助身體合成維生素D,但若需避開中午11點~2點的時段,則可能必須增加曝曬時間至15~30分鐘。因此,若日後想哺育母乳,除鈣質之外,建議哺乳媽媽要更留意維生素D的攝取。 寶寶的太陽浴 寶寶出生後,如果想讓孩子曬曬太陽,6個月以下,為避免孩子皮膚脆弱、造成曬傷或皮膚病,可透過家中一般玻璃窗(非強化玻璃或反光玻璃)接受陽光的照射,若寶寶已超過6個月,則可以同樣的方式接受陽光洗禮,或是外出適量曬曬太陽,正午11點~2點、每日約3~6分鐘即可。 妊娠初中期.營養補給最要緊 研究人員以同樣基因組成的老鼠進行實驗,在鼠媽媽肚子中,分別給予不同劑量的營養素,發現營養充足的老鼠,出生後骨頭長得比較好,營養缺乏的老鼠骨頭結構,則有較差的表現。劉明發醫師補充,懷孕期間的營養攝取,尤以妊娠初期到妊娠32周間需要特別重視,若孕媽咪32周前營養都有顧及,胎兒需要的支持大致已獲得,若孕媽咪此時突然發現胎盤功能不好,可能影響胎兒營養的攝取,可比較不用擔心,只要寶寶出生後再持續加強供應即可。   ※原文刊載於2018年12月號《媽媽寶寶》382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pregnacy/notes/articles/14297 ※延伸閱讀:孩子的長高祕密?3歲前就要努力 ※延伸閱讀:評估寶寶成長不是靠比較,善用「兒童生長曲線」才是專業!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狄志杰&顏嘉樂喜迎龍鳳胎:歡迎伊哥、伊姐來報到!

狄志杰&顏嘉樂喜迎龍鳳胎:歡迎伊哥、伊姐來報到!#媽媽寶寶

文/彭曉薇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y5f2eNbaWsM 當1個人變成2個人,又要從2個人變成4個人會是怎樣的景象?婚後生活幸福美滿的演員夫妻檔狄志杰(本名伊適杰)及顏嘉樂,獨缺孩子來做伴。終於在結婚4年之際,如願成為準父母,46歲的顏嘉樂懷上龍鳳胎,夫妻倆開心直呼:「歡迎伊哥、伊姐來報到!」 婚姻生活要幸福.挑對人就對了! 提及婚姻幸福的祕訣,顏嘉樂甜蜜地笑說:「婚後要幸福沒有祕訣,只要挑對人就對了!」顏嘉樂透露婚前兩人很常吵架,但婚後找到默契,體會到不要浪費時間在不開心的事上,意識到夫妻吵架,即使爭贏了也沒用,另一半不開心,自己也不會開心,兩個人在一起「過日子比較重要」,雖然彼此很少有人先低頭道歉,但一定會有一方先向對方示好,因為婚前就約定好不吵隔夜架。 狄志杰也認真地說,「不能因為結婚時間變長,把任何事情當成理所當然,無論是對老婆的照顧及兩人的相處,都還是要維持熱度,千萬不要覺得成為家人後就鬆懈,對老婆要始終如一,維持戀愛的感覺。」狄志杰強調,「我就是要讓嫁給我的這個女人,被我逗得樂不可支,讓感情永遠不降溫!」 生孩子就是跟時間賽跑! 顏嘉樂以過來人的身分,提醒所有女性,過了一定的年紀,卵子的數量與品質急速下降,當初,她重視工作沒有想太多,天真地認為只要結婚,自然就會懷孕生小孩,沒想到生小孩卻是她人生中最受挫的事情,因為生小孩不是努力就會成功,完全找不到方法去努力。她覺得自己運氣好,才能順利懷孕,因此希望確定想要有婚姻及小孩的女性,35歲前就趕快凍卵,即使無法做決定是否要小孩,也可以防萬一。 狄志杰也感慨地說:「我們不知道年紀大生小孩這麼困難,強力建議想要有小孩的夫妻,手腳真的要快,不要以為結婚就會有小孩,更不要排斥人工生殖,無論如何,這都是自己的孩子!」他解釋,顏嘉樂懷孕後,很多人第一時間都問是「自然的」還是「做的」,他覺得這樣的心態上並不對,現代醫學發達,在夫妻倆還有機會生孩子,有需要就可以跟醫師討論看看,因為生孩子就是跟時間賽跑的事情。 關關難過關關過.開心喜迎雙胞胎 當第一時間驗孕確認有兩條線時,顏嘉樂完全不敢相信,也很害怕會失敗,擔心後續是否會有問題,內心的擔憂不敢讓狄志杰看到,當兩人一同回診時,醫師也請他們保持平常心,不要開心得太早,結果沒想到下一秒超音波就傳來胚胎的心跳聲,更發現不僅是一個寶寶,而是兩個寶寶,讓她倍感欣慰。 狄志杰也吐露真心話,他認為,在求子過程中,更重要的是老婆而不是小孩,因為顏嘉樂在過程中吃了許多苦,當第一次人工授精失敗時,打擊非常大,所以當時他甚至覺得不要小孩也沒關係,捨不得看著顏嘉樂如此辛苦,但顏嘉樂為母則強,願意繼續堅持下去。這一次試管嬰兒等待結果時,他抱持平常心,認為孩子要不要來到身邊完全是緣份,但也害怕若失敗,當下表情的變化,被另一半看出端倪,所以裝不在乎的用手機回訊息,「沒想到就突然聽到如此奇妙的聲音,期待這麼久根本沒有心理準備,原來這就是小孩的心跳聲!」   ※原文刊載於2018年12月號《媽媽寶寶》382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celebrities/coverstory/articles/14288 ※延伸閱讀:「只要跟妳們在一起,我就會笑!」梁又琳與孩子的甜蜜相處之道 ※延伸閱讀:從彤彤姐姐升級孕媽咪,貝童彤甜喊:「小孩是世界上最美的禮物!」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王以路蛋妹教養經.教孩子時遇到的困擾

王以路蛋妹教養經.教孩子時遇到的困擾#媽媽寶寶

文.圖/王以路 教養中還有一種困擾,那就是大家都要來幫妳教小孩!而且是從親戚到路人都有,沒當媽時,根本沒想過連路人都要來跟我下指導棋,這真的太妙了呀! 過多的路人關心 蛋妹還是baby時,就會有很多路人阿姨、阿嬤來關心我們,她們會看著我說:「小姐啊!妳給孩子穿太少了,臉不要露出來、吹風要抱起來啦!」然後竟然伸手要把蛋妹的頭、臉蓋住,可是我的孩子把臉蓋起來,她就會哭啊。 等到蛋妹1歲半時,她自己想要背小背包出門,這時又會有人跑來說:「孩子那麼小,不要給她背那麽重啦!」我心想:包包裡只有2小包米餅,我有錯了嗎?關於這類的路人關心,我真的是收到不少。 面對親戚.依舊堅持態度 也遇過親戚更是直接在妳教小孩時說:「妳不要這樣殘忍啦!」、「不要罰她站啦!」這時,我會先說:「不好意思,我在教孩子。」然後把小孩帶回房間教。如果是在家裡以外的地方,我會將蛋妹帶離有親戚在的現場,讓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我身上,讓我能好好地跟她溝通。 我也時常發生當我告知蛋妹不吃糖跟零食時,親戚完全無視妳,丟給孩子餅乾、糖果等零食,還表示「吃個糖果又不會怎樣」,真的讓我這個媽媽心一沉,但在我堅持的原則下,立刻把零食收起來還給她們,並說聲:「謝謝妳,但我們要先吃正餐。」如果又硬來,我真的也不想把態度放軟,就表示「現在要帶小孩出去走走或去公園玩一下,小孩要放電之類」的說法。 尊重孩子的爸媽.就是最好的做法 我真的常常覺得很困擾,帶小孩已經很難了,站在堅持原則的立場更難,為什麼親戚還有路人甲乙丙,根本不知道前因後果就要說三道四,然後一堆人都要來插手呢?肯定我不是第一個遇到這種問題的媽媽,而這樣的問題也會一直不斷地發生,我們未來的挑戰應該只會更多,只能見招拆招了。 但真的希望大家尊重孩子的主照顧者,尊重孩子的爸媽。當爸媽在教導小孩時,能不出聲就是最大的幫忙,如果孩子跟你們討拍求饒時,你們可以說:「這個要問你爸爸或媽媽喔!」這麼做,我們真的會感激不盡。   ※原文刊載於2018年12月號《媽媽寶寶》382期。 ※延伸閱讀:王以路蛋妹教養經.媽媽的教養挫折 ※延伸閱讀:王以路蛋妹教養經.讓「打招呼」熟悉成自然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孕前、孕期、產後.性知識大考驗

孕前、孕期、產後.性知識大考驗#媽媽寶寶

文/周滋靜.高凡淳 採訪諮詢/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宇琪.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不孕症科專任主治醫師譚舜仁. 鍾婦產科主治醫師曾郁文.嵩馥性健康管理中心性健康管理師陳建臨.嵩馥性健康管理中心性健康管理師柯玟卉 (依內文出現順序排列) 即使孕期可否有性行為的相關迷思早已被破解,但許多夫妻仍因為懷孕而減少性行為次數,或許是受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觀念所誤導。本次將分享孕前、孕期與產後等3個階段的性知識,解答準爸媽內心的疑惑。 【孕前】性知識知多少:別只為了做人而做愛 想必許多夫妻聽過各種能提高受孕率的方法,如:在排卵期從事性交,抑或讓男性頻繁射精等,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宇琪指出,受孕率可能受情緒壓力、身體狀況等影響,須確保夫妻雙方生殖功能皆正常,才有可能增加懷孕機會。 而很多人抓排卵期「按表操課」,嘗試各種性愛姿勢,只為了想要快點懷孕,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不孕症科專任主治醫師譚舜仁表示,目前並無研究顯示哪種姿勢能提高受孕率,他提醒,無壓力的性愛很重要,夫妻應彼此溝通、協調,享受過程「別為了做人而做愛」。 【孕期】性知識知多少:不擔心性高潮誘發的宮縮 懷孕時可不可以有性行為?答案是肯定的。鍾婦產科主治醫師曾郁文指出,孕期從事性行為應更加注重「衛生與清潔」,尤其是私密處清潔,因為孕媽咪抵抗力比較差,相對較容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或陰道感染。她提醒,孕期雖然不需要避孕,但還是建議性交時使用保險套,一來是為了衛生,二來則是預防精液裡的前列腺素可能誘發子宮收縮。 此外,也有很多孕媽咪擔心「性高潮」誘發宮縮而造成出血或早產等狀況,曾郁文醫師提醒,若孕媽咪本身有早產、子宮頸過短或子宮頸閉鎖不全等,不建議於孕期從事性行為的族群之外,其他仍可維持房事。雖然性高潮會讓子宮收縮,但孕媽咪多只會感到腹部有點硬硬的,此宮縮頻率及強度尚不致造成其他問題,只要稍作休息就能得到緩解。 【產後】性知識知多少:恢復性事應循序漸進 產後迫不及待想重溫夫妻間的甜蜜房事嗎?身為新手父母的嵩馥性健康管理中心性健康管理師陳建臨與柯玟卉表示,很多夫妻可能在孕期中完全沒有性行為,產後,媽咪又難免擔心傷口疼痛問題而增加對性的恐懼。 陳建臨老師認為,「性行為的目的不應侷限於如何『完成』,而是雙方想從性愛過程中獲得什麼?想要傳達什麼給對方?是體貼的感覺,還是愛的感覺?」他建議,產後可先從廣義的性行為做起,像是:擁抱、撫摸、接吻,再慢慢恢復性交,相信會有助降低女性對性行為的恐懼。   ※原文刊載於2018年12月號《媽媽寶寶》382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pregnacy/notes/articles/14289 ※延伸閱讀:大錯特錯.你以為這樣就能「提高」受孕率?! ※延伸閱讀:老公想「開機」!老婆怕傷口痛.哪些觀念我還需要再釐清?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伊萊家的萌力生活.媽媽放輕鬆

伊萊家的萌力生活.媽媽放輕鬆#媽媽寶寶

文.圖/伊萊媽  前幾週,因為伊菲有些鼻塞、咳嗽的症狀,我就帶著她到診所看診。在等待的過程中,剛好有位粉絲媽媽認出我們,就過來打聲招呼! 當時伊菲正吃著嬰兒小點心,那位媽媽用了很羨慕的眼神問我說:「真好!她是不是吃很多東西,胃口很好呢?」、「她現在應該是九個月大了吧?奶量喝到多少呢?」、「我的寶寶都十個多月了,還吃得不是很多,我好擔心!」我看著她,其實很想給她一個擁抱,那種焦慮的感覺,我懂,我也曾經歷過。 整天煩惱的新手媽媽 剛生哥哥伊萊時,第一次當新手媽媽,有任何一點點小狀況,我都會覺得天要塌下來了!剛開始吃副食品時,若吃得好,我就能開心一整天,但如果稍微抗拒不吃,我就會覺得「一定是我煮得太難吃了」、「不吃是不是會長不大?」一整天都為這些事而煩惱。 別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直到有次帶伊萊去打預防針,醫師檢查過後,表示各項發展都沒問題,但我仍憂心忡忡地問他:「有時副食品都吃不好怎麼辦?」醫師則說:「他的生長曲線沒有問題啊!有時候就連大人都有沒胃口吃不下的時候,何況是小嬰兒。」我又問:「他有時會感冒生病,是不是在照顧上出了什麼差錯,或是消毒沒做確實呢?」 醫師看著我說:「媽媽,就衝著妳問的這些問題,我很肯定妳一定是個很用心、盡責的媽媽。但是有時候小孩的胃口真的不是那麼容易控制,只要生長曲線符合標準,妳真的不要給自己那麼大的壓力!生病其實也是一種在收集細菌,產生抗體的過程,只要配合專業治療,媽媽可以放鬆一點。」 有愉快的爸媽.才有快樂的孩子 醫師再來對我說的話,讓我印象很深刻,他說:「妳知道嗎?其實媽媽的心情,在身邊的孩子都能感受得到,也會受到影響。如果妳常常在小孩吃副食品時,表現出憂心的狀態,很容易讓孩子把媽媽壞心情以及吃東西這兩件事連結在一起,長久來說並不是件好事。」 醫師說完這件事後,我整個豁然開朗!的確孩子今天這餐吃不好,也不是什麼大事,為什麼我要一直這麼糾結,不放過他,也不放過自己呢?而且在育兒生活中,的確有身心愉快的爸媽,才會養育出快樂有安全感的孩子。所以那位媽媽,如果妳有看到這篇文章,獻給妳,也送給所有認真盡責的媽媽們:「有時候,適時的放鬆一點,或許育兒的道路會更順遂喔!」   ※原文刊載於2018年12月號《媽媽寶寶》382期。 ※延伸閱讀:伊萊家的萌力生活:放手!他們才有成長的空間 ※延伸閱讀:伊萊家的萌力生活:如何加強孩子的安全意識?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孕婦也想一夜好眠睡到自然醒

孕婦也想一夜好眠睡到自然醒#媽媽寶寶

文╱李藹芬 採訪諮詢╱國軍新竹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侯文健 睡覺不是什麼難事,但能好好睡一覺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肚子愈來愈大的孕媽咪,愈接近「卸貨」的日子愈難一夜好眠。當睡眠品質不佳時,不只精神不好,連帶也會影響情緒,還可能因此造成不少健康問題,因此,不論是誰,都應該重視睡好覺這件事! 其實,睡覺是人生大事,因為光是睡眠時間就占了人生的三分之一,如果睡不好,豈不是讓三分之一的人生就此虛度了?虛度時光的同時,還會造成以下的影響: .睡眠不佳的影響。 .記憶力衰退。 .內分泌、自律神經失調。 .免疫功能下降。 .容易疲勞。 .情緒不穩定、焦慮。 根據2017年世界睡眠學會數據顯示,全球有45%的人口正被睡眠問題所苦,而台灣擁有相同困擾的約有200萬的人口,研究證實,女性比例高於男性,且高年長者具明顯增加趨勢。而在睡不好的女性中,孕婦可說是一個明顯族群!相信不少人本來是好睡一族,卻因為懷孕而讓睡眠品質滑落;至於原來就睡不好的,可能情況因懷孕而更加惡化,尤其,隨著「卸貨」的日子愈來愈接近,對大多數的孕媽咪來說,更是愈來愈難輕鬆入睡,更不要說能夠一覺睡到自然醒。 孕期睡不好有原因 孕期睡不好,導致白天嗜睡、血壓也會變高,還有全身痠痛,甚至讓人容易覺得抓狂,但會這樣其來有自!國軍新竹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侯文健指出,孕婦未能好好睡上一覺大致有以下原因: 生理變化 懷孕所分泌的荷爾蒙改變了不少生理狀態,初期的害喜可能在任一時間點發生,當然睡眠中也會有突如其來的噁心想吐,讓人從睡夢中醒來。到了中、後期,肚子愈來愈大,睡得不好的狀況似乎慢慢成為孕婦的日常,「因子宮被胎兒撐大,下背部承受了較大的壓力,讓下肢血液循環變差,而身體所承受的重量壓迫腰部、背部,隨之容易有腰痠背痛的困擾」。 .頻尿 侯文健醫師說,「因為子宮貼著膀胱,動作大力,就易對膀胱造成壓力,到了後期,子宮增大和胎頭下降,讓頻尿的症狀更為明顯,有時一晚要起身三、四次」。 .小腿抽筋 孕媽咪的血液循環不良或體內鈣離子偏低,都有可能發生抽筋,尤其愈到後期,胎兒對鈣質的需求量增加,若母體的鈣質不足,更容易經常抽筋。如睡夢中出現抽筋狀況,自然會干擾睡眠品質。 .環境溫度 孕婦的體溫較高,若睡眠環境的溫度不夠讓孕媽咪覺得舒適宜人,不是難以入睡,就是睡到一半被熱醒,然後,想要再入睡就成了一件困難的事!侯文健醫師提醒,「請人夫務必配合孕婦的體溫,設定空調的溫度」。建議溫度可調低一點,再蓋上薄被,確保不會被熱醒。 .情緒不佳、易胡思亂想 懷孕,讓體內的荷爾蒙分泌有所改變,侯文健醫師表示,「荷爾蒙改變不只改變了生理狀況,心理上也出現了變化,情緒波動起伏明顯,從孕婦容易覺得沮喪即可觀察出情緒上的不穩定」,再加上生理變化也會影響情緒,無形中,更是增加了對睡眠品質的影響程度。 改善孕期睡眠品質 睡得好,精神好,做什麼事都覺得充滿希望;睡不好,不只白天精神不好,更容易讓情緒暴走,也對自己與胎兒的健康大有影響,因此,有必要透過方法予以改善,侯文健醫師建議: 1.睡前.水少喝+點心吃少少 2.入睡.改變睡姿+伸展肢體 3.平日.補充鈣也要注意鎂和鉀 4.白天.適度活動+睡前.簡單活動 5.全程.保持穩定心情   ※原文刊載於2018年12月號《媽媽寶寶》382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pregnacy/notes/articles/14293 ※延伸閱讀:用對方法降低孕期睡眠困擾 ※延伸閱讀:孕期熬夜與睡眠問題.找出原因有效改善睡眠品質!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流感季節來臨.孕婦該注意什麼?

流感季節來臨.孕婦該注意什麼?#媽媽寶寶

文/劉敏涵 採訪諮詢/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 黃立民 參考資料/《台灣周產期醫學會訊》.衛福部疾病管制署.《高醫醫訊》 孕婦由於體內荷爾蒙變化,以及營養需求的改變,使得抵抗力下降,因而成為流感的高風險群。醫師聯合呼籲,最好的預防方式為接種疫苗。但許多孕媽媽會擔心接種疫苗的副作用並對胎兒造成影響,其實只要了解疫苗的性質、自身身體狀況,即使孕婦也能放心施打流感疫苗。 流感常見症狀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黃立民表示,如果要判斷一人是否有得流感,可以觀察是否有以下三個典型的徵兆:發高燒、全身痠痛,以及產生腸胃道症狀。 普通感冒 VS. 流感   流感 一般感冒 影響範圍 全身性 呼吸道局部症狀 症狀 呼吸道症狀、發高燒、肌肉痠痛、腹瀉、頭痛、疲倦 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發燒 併發症 肺炎、腦炎、心肌炎等 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竇炎 病程 1~2周 2~5天 程度 較嚴重 較輕微 傳染途徑   飛沫傳染、接觸傳染   飛沫傳染、接觸傳染 參考資料/衛福部疾病管制署、《高醫醫訊》 流感對孕婦、胎兒的影響 流感是呼吸道疾病中傳染力最強的病毒,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指出,孕婦及未滿5歲的幼兒皆為罹患流感的高風險群,這是因為孕婦的免疫系統、心肺功能與常人不同,大大增加得到流感產生併發症、住院或死亡的風險,如果孕婦不幸得了流感,可能產生的影響包括讓子宮蠕動造成早產、胎兒體重變輕等。 預防流感的方法 在流感盛行的季節,少去公共場所、經常洗手,或出入人多之處可戴上口罩,能降低得到流感的機率。「但最好的流感預防方式,仍為施打疫苗。」黃立民主任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孕婦列為流感疫苗第一優先接種對象,目前政府也已將孕婦納為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對象。孕婦施打疫苗後,所產生的抗體,可以藉由臍帶進入胎盤,讓胎兒未出生時,就能獲得一些基本抵抗力。 施打疫苗的時機 如果孕婦要施打流感疫苗,在第二孕期後段,到第三孕期中段之間施打疫苗能產生最好的效果,因寶寶能獲取的抗體較高,且由於未滿6個月的寶寶無法施打疫苗,恰好為孩子提供最好的保護力。但黃立民主任強調,施打疫苗仍應以季節為主要考量,因施打流感疫苗之後,還需要兩周以上的時間才能產生抗體,如果懷孕初期就碰上流感高峰期,也不應顧慮太多,儘快施打疫苗仍可以讓胎兒受到一定保護。他補充,家中若有6個月以下的寶寶,父母或主要照顧者,都應接種流感疫苗。 接種疫苗有副作用? 根據研究資料顯示,孕婦接種流感疫苗,一般來說,對其本身及胎兒均無特殊危險性,因此孕媽咪不用過度擔憂。但流感疫苗與其他疫苗或藥品相同,的確可能發生副作用,包括頭痛、肌肉痠痛等,一般會在發生後1~2天內自然恢復,但引起嚴重反應如立即性過敏反應等,發生的機率極低。黃立民主任指出,流感疫苗為一種死菌疫苗,作用方式為將死去的病原體片段接種到人體,讓人產生抗體,由於不會引起身體感染,因此相對上是非常安全、溫和的。「值得注意的是,施打疫苗的人要在相對健康的狀態。」他提到,如果孕婦有嚴重、尚未治癒的中重度疾病,如糖尿病、妊娠高血壓,或已知對疫苗的成分過敏、曾產生嚴重不良反應,如:呼吸困難,或者皮膚長水泡等則不適合施打。   ※原文刊載於2018年11月號《媽媽寶寶》381期。 ※延伸閱讀:【Doctors call in】毛爸爸診療台:懷孕期間感冒了怎麼辦? ※延伸閱讀:仔細確認.孕前建議接種的疫苗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