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珮綺.洪郁鈞 採訪諮詢/木生婦產科診所兒科部醫師邱彙雅.亞東醫院小兒部兒童病房主任高銓宏.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兒科部主治醫師楊爵源.亞東醫院小兒部新生兒科主治醫師王詩欣(依文章出現順序排列) 迎接新生命的到來,不僅讓父母的肩膀多了分甜蜜的負擔,掌握寶寶的健康也是初為人父、人母的你最在乎的大事。出生後的所有的檢查,無不希望確認寶寶健康無虞,如果發現問題也能及早予以治療。 PART1公費新生兒例行檢查.寶寶健康的第一道防線 在醫學定義中,出生28天以內的寶寶稱為「新生兒」,1~12個月大的寶寶則稱做「嬰兒」。一般新生兒的例行檢查會安排於離開嬰兒室前進行,木生婦產科診所兒科部醫師邱彙雅以該院為例,約在寶寶出生後24小時之內進行。 在理學檢查中,醫師一開始會先透過視診、觸診及聽診的方式,確認寶寶是否有異常表現。而目前常見的新生兒聽篩是採用自動聽性腦幹反應儀(AABR)操作,觀察新生兒大腦對刺激音的腦波反應進行基礎判讀,檢查方式為在寶寶的額頭及後頸貼上貼片,並於兩耳帶上耳罩進行。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一向是治療疾病的重要原則。亞東醫院小兒部兒童病房主任高銓宏說明,以足月新生兒為例,新生兒代謝異常疾病篩檢在寶寶出生滿48小時或是必須在餵母奶24小時之後,採集寶寶少量(約0.2~0.3c.c.)足跟血放置在特殊血片上,送至國健署指定之新生兒篩檢中心做化驗。 PART2自費新生兒超音波篩檢.破除「異常」的檢查結果 除了公費檢查項目外,醫療院所也提供自費的新生兒檢查項目,讓家長更能掌握寶寶的健康狀況。其中的新生兒超音波篩檢,包含腦部超音波、心臟超音波、腎臟超音波、腹部超音波及髖關節超音波。透過超音波檢查,可以提供家長更進一步確認寶寶健康狀況。 PART3疫苗先修班.鞏固寶寶健康 寶寶出生後,按時接種疫苗有助後天免疫力的形成,再搭配飲食、睡眠與運動,則更可鞏固寶寶的免疫系統。 楊爵源醫師強調,打造寶寶的免疫系統,從媽咪懷孕的第1天到第1,000天內,是重要的關鍵期,並非口號。寶寶身上來自母體的免疫球蛋白、抗體與其他免疫因子,雖然在月齡6個月後濃度會下降,但若持續哺餵母乳,則有助免疫球蛋白、抗體與免疫因子維持濃度。 帶寶寶前往注射預防針之前,家長須攜帶寶寶健康手冊,若寶寶有輕微感冒症狀或正在睡眠中都無妨,仍可接受預防針注射,但寶寶如有高燒傾向,或是嚴重的病症使體力耗弱、精神狀況不佳,就建議暫緩預防注射的時間。 ※原文刊載於2018年10月號《媽媽寶寶》380期。 ※延伸閱讀:新生兒滿月健檢.充分掌握寶寶身體的大轉變 ※延伸閱讀:寶寶離開子宮後必要的「新生兒健康檢查」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