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寶寶

伊萊家的萌力生活:如何讓孩子不吃糖跟不看電視?

伊萊家的萌力生活:如何讓孩子不吃糖跟不看電視?#媽媽寶寶

文‧圖/伊萊媽  伊萊目前五歲半了,但一直到現在,只要有人聽到伊萊幾乎不吃糖或是在家不看電視,就會露出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彷彿我們是這世上碩果僅存的稀有人種! 讓孩子不吃糖或不看電視,其實不難!主要就在於習慣的養成,一旦建立這樣的習慣,他自然而然就不會想到這件事情,也不會對這些事情產生渴望。現在他比較大了,我採用的方式是跟他分析事情的利與弊,鼓勵他獨立思考再做出選擇,並要他對自己的抉擇負責任。 把關嚴格‧以身作則 在他小時候還沒辦法辨別時,我真的把關蠻嚴格的。因為我非常清楚吃糖果跟看電視對發育中的孩子會帶來的傷害,所以在他三歲之前,完全沒有吃過市售的含糖零食跟看過電視!當然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就需要花費一番心力了, 因為不鼓勵他做這些事,所以我跟伊萊爸也因此戒掉吃零食跟看電視的習慣(總不好嘴上唸著孩子,自己卻在孩子面前一直做吧!) 增加有趣事物‧拒絕誘惑 不吃糖還算簡單,基本上就是絕不購買,當有人請他吃糖時,堅定立場地拒絕;但不看電視這方面,就需要爸爸媽媽再多花一些功夫了。因為孩子很容易覺得無聊,所以我買了許多有趣的童書、積木跟桌遊,一起陪他遊玩跟閱讀! 久而久之,他在家的習慣就是玩玩具、自發性的閱讀跟邀約我們一起玩桌遊,有這麼多有趣好玩的事情可以做,自然不會想到要看電視。 轉換方式‧培養好習慣 當然,他現在比較大了,也有在幼兒園上課,難免有時候同學間會聊到看電視上的卡通,所以我們現在會開放週末的一小段時間,讓他看篩選過後的卡通,前提是在光源充足跟電視保持適當距離下進行,確保不會對視力帶來傷害。 與其嚴厲禁止孩子做家長不希望他們做的事情,不如換個方式讓他們自然而然的養成好習慣,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一起共勉之!   ※原文刊載於2018年9月號《媽媽寶寶》379期。 ※延伸閱讀:伊萊家的萌力生活:We are a team! ※延伸閱讀:伊萊家的萌力生活.兩胎孕期比一比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獨家專訪】幼兒托育新制上路.你一定要知道的權益

【獨家專訪】幼兒托育新制上路.你一定要知道的權益#媽媽寶寶

整理╱李藹芬 台灣106年的整體生育率1.13%,只比新加坡跟澳門高,位居全球第三低。政府將人口危機視為國安問題,期望以務實的對策解決問題! Q:此次的托育補助新制具有何種意義?預期可達到的效益為何?您認為一個可長可久的托育政策應具有哪些內涵? 賴清德院長:人口危機是國安問題,去年的新生兒數目大概19萬多,今年的上半年比去年同期還要少。台灣去年的整體生育率1.13%,只比新加坡跟澳門高,比其他國家都低。如果趨勢不改變的話,大概在2030年,人口就會達到高峰,然後反轉往下。在2045年至2050年之間,台灣的人口數會跌破2千萬人。這將讓未來國家的整體競爭力出問題,因為產業找不到人力。在這種狀況下,誠實面對這個問題,也務實提出對策,踏實解決問題,這是第一個目標。 同時,我們也希望能兼顧降低家長的負擔,讓大家有意願生兒育女之外,也能達到幾個目標:加速托育公共化、減輕家長的托育負擔、改善教保人員的薪資、穩定教保品質、提高家外的托育率。特別是提高家外的托育率,有助於讓婦女留在勞動市場,因為婦女離開勞動市場,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生兒育女,二是孝順父母。養兒育女用國家的力量來幫助她們,孝順父母也要用國家的政策(長照2.0)來幫助她們。在這麼多的目標中,有最高的願景,就是提高生育率,解決人口危機的國安問題,以維持國家的競爭力並兼顧這些方向。 Q:對偏鄉或部分地區而言,不只公共托育機構不足,私立托育機構也甚為缺乏,對此,政府應如何為這些地區的父母解決托育問題? 賴清德院長:這個問題比較極端的是,如果連私立的幼兒園都沒有,就不可能有準公共化,就只有去蓋公立幼兒園或非營利幼兒園。對此,我的回答是,如果全國的鄉鎮市區沒有公幼,當然要由政府推動公共化,0到2歲可用保母制度,也可推動公共的托嬰中心或托育家園,2到5歲就是推動公幼。 由於每個縣市的狀況不同,在都會地區設立公立的托育家園,在交通上比較沒有問題,可是在數量上也沒辦法滿足。簡單講,都會地區人口多,生育率高,新生兒一定多,需求也一定多,政府推動公共化的速度很難趕得上,因此,單純用公共托育家園是無法解決0至2歲的托育問題,必然要搭配社區保母。我舉台南市的例子,37個行政區中,有山區,有海邊,就有好幾個行政區的人口不到1萬人,如龍崎、左鎮、大內和山上,要私立去開業,根本無法生存,所以要推動公共化,但公共又收不滿,或是有的住比較遠,就一定要用保母制度。台南縣市在合併初期,要很迅速地不分城鄉去滿足家長的托育需求,就是優先推保母制度,公共的托育家園放在比較後面,但也逐步地推動。要解決偏鄉或幼兒教育的交通問題,大概就是用這樣的方式。 Q:整體而言,對於托育機構的品質掌控,政府是否有完整的管理配套措施? 賴清德院長:各縣市政府對這部分都有相關規定,要求0至2歲的保母或私立托嬰中心,或是2到5歲的私立幼兒園,都有一定的規範要求,包括收費價格要送到縣市政府的審議委員會。但我們推動這套制度時,還有一些規定,包括改善教保人員的薪資、對教保的品質有所要求,自然而然就不會有教保品質參差不齊的情況。這套制度固然要提高生育率以解決國安問題,也希望一併解決現行制度上已經出現的問題。 我們推動補助之後,將對其經營有所幫助。簡單講,0到2歲的家外托育率到111年,從10.57%提高到28.88%,2到5歲的幼兒園入園率從61.7%提高到68%,換句話說,幼兒園收生數會增加,當收生數增加,就有餘力去解決薪資問題。(政務委員林萬億補充:目前幼兒園教保人員薪資仍有很多只24,000元起,期望未來可調整到29,000元,因為學生來源數增加,可望增加營收。) (有的媽媽覺得送出去很貴,寧願自己帶,可是領得又變少了?)沒有比較少,送出去托育的費用本來就比較高,不能與家裡自己帶相比,應該是在一樣的條件下互相比較,過去的0到2歲是領2,500元,現在是延長到4足歲,總之0到4歲通通是每年至少有3萬元(註:每月2,500元╳12個月);再來就是放寬規定,以往在家自己帶不見得可領到2,500元,要看祖父母是否有受過訓練?也要看父母是否都有在上班?現在都取消限制,一個去上班也好,兩個都去上班也好,反正是要降低家庭負擔,就讓你可領2,500元,而且延長領取年齡,就家長而言,自己在家帶孩子,領得比過去多。 制度施行前,費用上有所差別,現在針對每一種制度,我們都有增加補助。另外,希望鼓勵把孩子送家外托育,背後有許多用意,其一是讓父母可持續留在職場上。(政務委員林萬億補充:8月1日之前的舊制是父母一方未就業,留在家裡照顧小孩,才能領取2,500元;如果父母雙方都就業的雙薪家庭,有兩個情況:一是送到托育中心,一是由受過126個小時訓練的長輩照顧,都可領到2,000元。我們現在把父母就業條件取消,也取消祖父母受過訓練才能領取2,000元的資格,因為過去只有受過126個小時的祖父母照顧孫子女才能領到2,000元,若有保母技術士證照者,才能領到3,000元,大家忘記了大約80%的祖父母是領2,000元,而現在不需要訓練或證照,都是領2,500元,比原來的2,000元更高。若有保母技術士證照的祖父母是合格的保母,可以帶其他小孩,其實收入沒減少。) Q:關於「少子女化對策計畫」,還有哪些值得與民眾分享的內容? 賴清德院長:我們為了這個制度假設一套理論,經濟收入多寡是決定是否生兒育女的原因,我們認為這個答案是對的,所以朝這個方向做,就是降低家長負擔,也配合加薪和減稅,特別是減稅,薪資特別扣除額從每人每年12萬8千元變為20萬元,標準扣除額本來是每人每年9萬元,現在變12萬,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從每人每年12萬8千元變為20萬元,所以,月薪3萬元以下的任何一個人,一年領13.5個月,全年不必課稅。如果是四口之家的雙薪家庭,兩個孩子在5歲以下,每年家庭總收入123萬以內不用課稅,意思就是說,夫妻倆的收入加起來平均1個月10萬元,可以不用課稅,這個就是政府所做的事情。為何是5歲呢?因為念小學之前的托育費用很貴。這就是我說的,透過加薪和減稅,讓家庭可支配所得高一點,再加上降低家外托育的負擔,到家戶可支配所得的10%至15%,這樣就有意願或有能力養兒育女,這就是這套制度的理論基礎,我們不是只有降低托育負擔,還有加薪和減稅,以多管齊下的方式提振生育率。 (有讀者反應,即使家庭收入比123萬高,卻又高不了多少,也是一樣養孩子……)不到免稅門檻但會減少繳稅額度,綜所稅最高稅率是從45%降到40%,課稅比率是5%到40%,當各種扣除額提高時,就會降低繳稅的比率。   ※原文刊載於2018年9月號《媽媽寶寶》379期。 ※延伸閱讀:【獨家專訪賴清德院長】因應公托公幼供不應求.以「準公共化政策」提高效率 ※延伸閱讀:【獨家專訪賴清德院長】2到3歲公共托育空窗期.期望增加公共化空間 ※延伸閱讀:【獨家專訪賴清德院長】完善托育政策.提高女性勞動參與率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出生開始學教養:音樂饗宴‧培養bobo學習好能力

出生開始學教養:音樂饗宴‧培養bobo學習好能力#媽媽寶寶

文/曾任醫學中心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組長、 彰化縣職能治療師公會第一、二屆創會理事長陳宜男職能治療師 「音樂」伴隨著許多人一起生活,無時無刻都圍繞在你我的生活之中。早上起床,聽首輕快的音樂、動一動身體,可以讓人充滿活力;工作煩悶時,聽音樂休息一下,有助於紓壓與提振精神;經過忙碌的一天回到家後,聽音樂、做自己喜歡的事,可以放鬆心情,紓解一天的疲累。 音樂對於大人而言,具有許多的正向幫助,那麼對於寶寶呢?仔細回想,音樂是否也伴隨著你我成長呢?透過兒歌學習英文字母,在帶動唱的活動中學習各種動作技巧,藉由吟唱詩詞輕而易舉將長篇的詩詞背了起來,在學校活動中演奏樂器成為同學崇拜的大明星而充滿成就感……,這些都是音樂伴隨我們成長的鐵證。 接觸音樂對寶寶好 1.提供豐富的聽覺刺激,進而提升對於聲音的敏銳度與判斷力。 2.音樂可以調整寶寶的情緒,許多研究指出,透過歌唱、彈奏樂器、將音樂與繪本故事融合等方式,對於幼兒的情緒調節發展有正向的幫助,此外亦對於感受自我與他人情緒有正向的影響。 3.音樂相關活動提供多感官的刺激(聽覺、視覺、動作覺、觸覺等),有助於活化大腦,進而促進肢體動作發展、語言發展與認知發展等。此外,寶寶在玩奏樂器時,經常需要手眼並用與雙手並用,因此也可以促進手眼協調與雙手協調能力。 4.音樂有助於寶寶培養專注力。根據注意力缺失過動症與音樂治療的相關研究指出,讓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的孩子接觸結構化的音樂團體,有助於提升選擇性注意力、持續性注意力與分散性注意力。 音樂分齡遊戲‧促進寶寶全方面發展 0歲~1歲:提供音樂饗宴,讓寶寶在自然環境中習慣聽音樂,並透過音樂增進與父母的互動與情感連結。 1歲~2歲:透過音樂讓寶寶在歡樂的氣氛中玩遊戲,增加寶寶對於動作與認知相關學習的意願。 2歲~3歲:利用音樂搭配動作與認知相關活動,讓寶寶持續在歡樂、有趣的情境中培養動作能力、協調能力、認知能力與節奏感。   ※原文刊載於2018年9月號《媽媽寶寶》379期。 ※延伸閱讀:出生開始學教養:帶bobo律動.動出好腦力與好活力 出生開始學教養:掌握如廁要領.寶寶放心上學去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早產因素多.「安胎」要注意什麼?

早產因素多.「安胎」要注意什麼?#媽媽寶寶

文/周滋靜 採訪諮詢/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蔡亞倫 在婦產科醫學上,懷孕滿20周、不滿37周分娩稱為早產。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蔡亞倫表示,有很多原因可能造成早產,但什麼狀況下必須安胎?安胎有哪些方式,本文為你一一道來。 出現早產徵兆要安胎嗎? 安胎最主要的目的在於:降低早產風險,延長胎兒待在子宮內的時間,讓胎兒發育更加健全。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蔡亞倫說明,在出現早產徵兆的狀況下,如不影響母胎安全,可進行安胎;懷孕34~37周時,胎兒器官發育皆已具備可於子宮以外的環境生存,此階段出現產兆則可安心待產。依據美國婦產科醫學會建議,懷孕24~34周合併早產現象,生產前建議施打類固醇刺激寶寶肺部成熟,務求減少寶寶肺部併發症、提高存活率;超過34周合併早產現象,則可依宮縮強度與子宮頸變化,評估是否進入產程。她提醒,並非所有狀況都可以透過安胎來預防早產,如:破水、子癇前症患者血壓無法有效下降或使用安胎藥物出現嚴重副作用等。 安胎方式 安胎方式,有些狀況只需要多休息、規律服用藥物,但也有些情況必須住院治療,蔡亞倫醫師表示,採取何種方式安胎,婦產科醫師會依照妊娠周數與母胎狀況評估,例如:懷孕不滿20周,能使用口服或針劑黃體素;懷孕20周後至足月生產前,則給予可抑制子宮收縮藥物。她進一步說明,抑制宮縮、預防早產的藥物有很多選擇,且每一種藥物都會有不同的適應症與副作用,像是作用於全身交感神經的β受體阻斷劑Yutopar、僅作用於子宮上的催產素受體Atosiban、屬於鈣離子阻斷劑的Nifedipine等,需依懷孕周數、孕媽咪的健康狀況及病史,評估用藥方式、劑量等細節。 安胎.注重居家生活照護 通常不需住院安胎的情況下,日常起居要注意哪些細節呢?蔡亞倫醫師表示,當婦產科醫師建議在家安胎休養時,有工作者最好能請假在家休息,居家生活也要注意,儘量不要四處走動,能躺著休息最好,同時應避免從事增加腹壓的家事活動。不過如廁、起身伸展、用餐等,仍可維持正常動作;如僅需服用安胎藥物,除了在家多休息之外,也要留意工作不宜過度勞累、四處奔走,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儘量坐著,她提醒,必須安胎的狀況下,性行為也需要暫停,盡可能避免進行誘發宮縮的行為。   ※原文刊載於2018年9月號《媽媽寶寶》379期。 ※延伸閱讀:善用檢測掌握母胎狀況.察覺早產傾向 ※延伸閱讀:好好安胎這樣做…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女兒Tammy來報到!嚴立婷湊足「好」字.讓人生更完整

女兒Tammy來報到!嚴立婷湊足「好」字.讓人生更完整#媽媽寶寶

文/周滋靜 「在經歷了3次流產後,內心已經放棄生第二胎時,女兒就突然來了!」從嚴立婷生兒子的慘烈經驗至好不容易有了女兒的這段過程中,所面臨的身心考驗,令人深感不捨。歷經近6個年頭,「好」字終究如願湊足。 最重視「品格教育」 嚴立婷自認從小是個很叛逆的小孩,讓爸媽相當頭痛,但現在的她對父母的關心絕對不亞於其他兄弟姐妹,她和老公一致認為,學業成績絕對無法評斷一個孩子的好壞,而是「人品」最重要,如果要讓孩子懂得對身邊的人有禮貌,最重要的是父母以身作則,讓孩子從小耳濡目染,而不是強迫。 她以自己小時候面臨的狀況為例:「以前逢年過節回鄉的時候,大人總會要求孩子看到人要打招呼問候,但自己可能根本不認識某些人,無形中會變得很抗拒這件事。」她教導孩子的方式是,自己先和對方打招呼,然後再告訴孩子「這個人是誰」,或是與每天都會碰面的警衛寒暄,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懂得,碰到認識的人要如何與對方打招呼。 男孩女孩大不同 談起才5個多月大的Tammy和Willson有什麼最像的地方時,嚴立婷張著大眼,毫不猶豫地說:「長相,他們根本就是雙胞胎」,一個是男孩、一個是女孩,竟有著如此相似的外表,不難想像小萌娃Tammy,未來一定也是個小美女。除了外表之外,嚴立婷表示,男孩女孩真的不一樣:「Tammy是個很穩定的孩子,很少哭鬧,也很容易安撫,有時候還會突然來個天使般的笑容,讓你的心瞬間融化,再煩、再累也都不重要了。」雖然相較之下,嬰兒時期的Willson較磨人,但或許也是因為有了收服小磨娘精的經驗,才讓嚴立婷照顧雙寶更顯游刃有餘。 有了女兒讓嚴父也失去威信? 人總常說:「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情人」,嚴立婷在有了女兒之後也非常認同,她擔心未來老公會被女兒吃死死,星座專家唐綺陽老師曾經告訴她:「你們夫妻兩個土象星座,生了兩個風向星座的孩子就注定要被吃死死,妳只要記得一句話,兒孫自有兒孫福,要學會早點放手!」 她笑說:「有了女兒之後,真心覺得我老公有人格分裂症,他可以一臉嚴肅的指責我,下一秒面對女兒卻又充滿愛意。不過,以我自己目前的狀況來說,也是對女兒完全沒有抵抗力。」 過去的荒唐.造就現在的成熟 「經歷過3次流產的經驗後,我告訴自己,或許命中注定就只有1個孩子,但當發現自然懷孕,而且又是個女孩,那種從地獄回到天堂的感覺真的難以言喻。」嚴立婷認為有了女兒後,勢必要更努力,雖然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但這卻也是她的動力來源。 她說:「父母對我非常疼愛,但自己卻很叛逆,15、16歲時就開始外出賺錢,就此也不曾拿過家裡的零用錢。或許,從小過得比較辛苦,加上在演藝圈的生活,讓自己成為一個獨立且面對危機處理的應變態度更為成熟。」 為此,她以自己為出發點,期許可以給孩子一個無後顧之憂的環境,讓他們能更勇敢活出自已的人生,她說:「感謝過去的荒唐,讓成為雙寶媽咪的我,可以在打拚工作與照顧家庭中取得平衡,造就現在成熟的自己。」   ※原文刊載於2018年9月號《媽媽寶寶》379期。 ※延伸閱讀:有一種友情叫做「林志傑和田壘」,直擊男孩.奶爸蛻變史! ※延伸閱讀:Egan來了!Janet&George全面接招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了解孕期超音波‧感受新生命的到來

了解孕期超音波‧感受新生命的到來#媽媽寶寶

文/高凡淳 採訪諮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譚舜仁 孕期中,不同階段的超音波檢查,可以看出胎兒不同階段的成長狀況,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譚舜仁提醒,雖然超音波的準確度可達到60%~80%左右,但它並不是萬能的工具,胎兒的一些功能性問題仍無法透過超音波診斷。 超音波‧確認胎兒結構問題 超音波依探頭不同可分為陰道超音波和腹部超音波,醫師會根據不同的檢查目的來使用,譚舜仁醫師補充說明,產檢時的超音波檢查,重點在於觀察胎兒的構造,確認是否正常,若是功能上的問題,像是寶寶未來聰不聰明、聽力是否正常等,就無法透過超音波診斷出來;等到胎兒越長越大,骨頭密度越來越高,超音波回波反射就會受到干擾,會看不清楚部分構造,對於醫師來說,要發現問題就會有一定的難度,因此不代表超音波檢查沒有問題,之後生下來的寶寶就會沒問題。但醫師強調,超音波是孕婦產檢重要的篩檢工具,即使準確度不到100%,還是能檢查出很多胎兒異常。 不同類型‧針對不同檢查目的 產檢超音波依使用的探頭不同,可分為陰道及腹部超音波。譚舜仁醫師表示,懷孕8週前,懷孕囊較小,利用陰道超音波較容易觀察,之後的孕期大多都使用腹部超音波。到了懷孕後期,醫師建議若要檢查子宮頸長度和確認是否有前置胎盤,使用陰道超音波準確度會較高。 依照超音波成像立體程度,可分為2D、3D、4D超音波,但譚舜仁醫師提醒,並不是越多D越好,3D超音波只是將許多平面2D影像用軟體重組起來,而4D超音波則是可以錄下胎兒活動,其中2D超音波準確度最高。 超音波可再依照顏色分為黑白超音波及彩色超音波。彩色超音波也就是都卜勒超音波,主要是用來觀察血流狀態、胎盤功能,以及臍動脈的阻力分析。 超音波‧不是萬能工具 總是會有準媽媽擔心,超音波檢查對於胎兒會不會有影響,譚舜仁醫師表示,超音波是個安全的檢查工具,對於胎兒本身沒有影響,也不會造成任何傷害,懷孕初期流產可能還是胚胎本身不健康所導致。 有時陰道超音波會比腹部超音波來的準確,但許多人心中難免有些恐懼,譚舜仁醫師表示,陰道超音波所使用的探頭比較小,檢查過程中並不會造成太多不適,懷孕初期能清楚地觀察胚胎著床的狀況。另外,譚舜仁醫師也特別提醒,超音波並非萬能的工具,不同週數、胎兒姿勢、羊水量多寡等因素都會影響判斷,但儘管如此,對於婦產科醫師來說,超音波還是最重要的檢查工具,可以透過每次的產檢超音波,早期發現胎兒可能有的狀況。   ※原文刊載於2018年9月號《媽媽寶寶》379期。 ※延伸閱讀:貝童彤曬寶寶超音波照,分享為人母的喜悅!但「生長密碼」你都看懂了嗎? ※延伸閱讀:【Doctors call in】需要照高層次超音波嗎?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王以路蛋妹教養經】旅行豐富孩子人生‧也豐富父母的心

【王以路蛋妹教養經】旅行豐富孩子人生‧也豐富父母的心#媽媽寶寶

文‧圖/王以路 有了蛋妹後,有機會我都會帶著女兒一起旅行,不見得一定要出國,我也非常喜歡帶她來個台灣小旅行,讓蛋妹了解台灣的美好。 旅行是生活‧也是人生 每次的旅行就跟生活一樣,你準備的再周全,有時就是會來場意外,破壞大家旅遊的興致,可能是一場雨或突然的病痛,也許是不小心掉了東西、遇上了扒手等。 但旅行就是生活也是人生呀!可能一場雨阻擋了去處,卻可以讓我跟孩子穿上雨衣,在雨中玩水、踩水,還看到了彩虹,有時突然的病痛卻可以讓我放慢腳步,更珍惜自己的健康,掉了東西、遇到扒手,讓我知道自己要更小心謹慎,凡事都有兩面,就看我們怎麼看不是嗎? 不經意的感動 常常在旅行時讓我感動的都是不經意的路程,可能是走在香港街道時,蛋妹突然吊起單槓,在澳門的餐廳裡,蛋妹跟爸爸玩起Peekaboo的甜笑,還有去花蓮時,路邊轉個彎突然出現的美麗海景,又或是在無人的沙灘盪鞦韆,可以讓母女不限時間玩得笑呵呵,還有路邊巧遇的黃牛在大叫,蛋妹第一次聽牛叫的表情,以及台東的熱氣球升空,讓我們家人都興奮不已。 反思旅行的意義 很多人都問我為什麼不等孩子大了再出國,為什麼不等孩子懂事後再去旅行呢?又說孩子那麼小沒有記憶、孩子旅行又累她又記不住、她長大後就會忘了,帶孩子旅行沒必要啦! 這些都對,帶孩子旅行是不輕鬆,但帶孩子本身就不輕鬆,不管是不是去旅行。   ※原文刊載於2018年9月號《媽媽寶寶》379期。 ※延伸閱讀:王以路蛋妹教養經.「堅持」的重要 ※延伸閱讀:王以路蛋妹教養經.媽媽心好累之「吃飯」怎麼這麼難!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伊萊家的萌力生活.Weareateam!

伊萊家的萌力生活.Weareateam!#媽媽寶寶

文‧圖/伊萊媽  五年後的第二胎,老實說,真的輕鬆許多!除了伊菲跟哥哥一樣,滿月開始能睡過夜,伊萊爸和我從上一胎培養出的育兒默契,加上這次還有伊萊可以幫忙,剛滿五個月的第二胎育兒之路,一路走來算是十分順遂! 出發點相同‧愛孩子也愛對方 回想起第一胎的心情跟這次截然不同,雖然伊萊已經是大家傳說中的好帶天使寶寶,但是當時我跟伊萊爸卻常因為不同的育兒小事而爭吵(老實說就是我對爸爸發脾氣。)他幫忙做的任何事我都看不順眼,例如:拍嗝的姿勢、包尿布的手勢、餵奶的方式等,在我看來都是錯誤百出! 直到有一天,我看著沮喪的伊萊爸坐在旁邊,一臉想幫忙卻又害怕的樣子。我突然想通了,一直以來是我太過於緊張,才剛當上新手媽媽,加上剛生產完的身體跟荷爾蒙都變化太大,對於一切的改變都還不適應。 伊萊爸非常有心想要跟我一起在育兒路途上攜手共進,即使他無法做得很完美,即使偶爾會犯錯,但是我要相信他已經盡了全力,想要學習如何照顧伊萊,因為我們是一個團隊,「We are a team!」我們的出發點都是因為我們很愛孩子、愛對方!有了這幾個認知,我突然豁然開朗了。 相互扶持‧走在育兒之路 孩子的爸在我眼中再也不是那笨手笨腳的絆腳石,有了我的鼓勵,他也開始越做越順手、越來越厲害。到現在伊萊五歲了,看起來在育兒路上,我跟伊萊爸攜手共進得蠻不錯的,哈哈哈!前陣子因為我工作的關係,伊萊爸也獨自帶了伊菲好幾天,小妞被養得白白胖胖的,每天也都是笑口常開,看來第二次的新手奶爸,現在已經相當幹練! 「We are a team.」不是隨口說說,在生活跟心靈上,我們隨時相互扶持、支持對方,育兒路走起來也輕鬆許多。   ※原文刊載於2018年8月號《媽媽寶寶》378期。 ※延伸閱讀:伊萊家的萌力生活.兩胎孕期比一比 伊萊家的萌力生活.小孩才藝課選擇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Menu